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me代谢工程期刊

me代谢工程期刊

发布时间:

me代谢工程期刊

ME : Middle East中文全称:中东词条简介:无ME : Middle English中文全称:中古英语词条简介:无ME : Medical Examiner中文全称:法医,医学检查者,验尸者词条简介:无ME : Millennium Edition (Microsoft Windows)中文全称:千禧年版(微软视窗)词条简介:无ME : Maine (US postal abbreviation)中文全称:缅因州(美国邮政缩写)词条简介:无ME : Mechanical Equipment中文全称:机械设备词条简介:无ME的其他相关缩略词条,共有 14 条。ME: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美]ME:Mechanical Engineer 机械工程师ME:Molecular Electronics 分子电子学ME:Main Engine 主(发动)机ME:Microcode Engineer 如微码工程师ME:Maine 缅因ME:Medical Engineering 医疗工程学ME:Mobile Equipment 移动式设备ME:Methodist Episcopal (基督教)卫理公会主教派教会ME:Military Engineer 工程兵,军事工程师ME:Manufacturing Engineer 制造工程ME:Multimedia Extension 多媒体扩展ME:Magnetic -Electric 磁电的ME:Mechanical Efficiency 机械效率

建筑模数,建筑设计中,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

建筑模数是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其目的是使构配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我国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须遵循《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50002-2013)。

扩展资料:

一、相关使用

建筑物及其构配件(或组合件)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并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称为建筑模数单位。在建筑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当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均以此为基本模数。

基本模数的整数值称为扩大模数。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称为分模数。模数是一种度量单位,这个度量单位的数值扩展成一个系列就构成了模数系列。模数系列可由基本模数M的倍数得出。

模数系列在建筑工业化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借助于它才可能分割某些部件或半成品不剩零头,并把它们的尺寸准确地送进机器中去。模数可以作为建筑设计依据的度量,它决定每个建筑构件的精确尺寸,它决定体系中和建筑物本身内建筑构件的位置。

模数在建筑设计上表现是模数化网格。网格的尺寸单位是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在建筑设计中,每个建筑构件都应与网格线建立一定的关系,一般常以建筑构件的中心线、偏中线或边线位于网格线上。

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建筑构件如承重墙、柱、梁、门窗洞口都应符合模数化的要求,严格遵守模数协调规则,以利于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

二、尺寸

1、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如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层高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

2、构造尺寸:是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情况下标志尺寸减去缝隙为构造尺寸。缝隙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

3、实际尺寸:是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尺寸。这一尺寸因生产误差造成与设计的构造尺寸有差值,这个差值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模数

建筑模数指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它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就象随便来个尺寸,建筑构件就无法标准化了,难统一。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以M表示,即1M= 100mm。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共6个;分模数的基数为1/10M,1/5M, 1/2M共3个.使用3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统一模数制》中为了既能满足适用要求,又能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而规定的。

在高等植物中,光合碳同化主要有3种类型:C3途径,C4途径和景天酸代谢途径(CAM)。C3植物中,CO2的固定主要取决于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的活化状态,因为该酶是光合碳循环的入口钥匙。它催化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羧化,将大气中的CO2同化,产生两分子磷酸甘油酸,可见RuBPCase在C3植物中同化CO2的重要性。C4植物是从C3植物进化而来的一种高光效种类。与C3植物相比,它具有在高光强,高温及低CO2浓度下,保持高光效的能力。C4植物固定CO2的酶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与C3作物中RuBPCase相比,PEPCase对CO2的亲和力高。C4植物的细胞分化为叶肉细胞和鞘细胞,而光合酶在两类细胞中的分布不同,如PEPCase在叶肉细胞固定CO2,生成草酰乙酸(OAA),OAA进一步转化为苹果酸(Mal),Mal进入鞘细胞,脱羧,被位于鞘细胞内的RuBPCase羧化,重新进入卡尔文循环。这种CO2的浓缩机理导致了鞘细胞内的高浓度的CO2,一方面提高RuBPCase的羧化能力,另一方面又大大抑制了RuBPCase的加氧活性,降低了光呼吸,从而使C4植物保持高的光合效率。正是因为C4途径具有高光合能力,自60年代以来,试图利用C4光合特性来改进C3植物的光合效率,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问题。多年来,人们希望通过C3植物与C4植物杂交,将C4植物同化CO2的高效特性转移到C3植物中去,但至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其杂种F1和F2代的光合效率均比任何一个亲本都低,基于上述情况,试图通过杂交将具有C3途径的许多作物(如水稻、小麦,大豆)改造为具有C4途径植株的可能性极微。但却可能从C3植物中筛选出有PEPCase及C4途径表达较高的变异株,并加以遗传改进,从而提高C3植物的光合效率。所以几十年来,人们设想在那些利用杂种优势不明显的品种内,如C3作物大豆、小麦中筛选高光效品种。Winter(1974)指出C3植物(如小麦、大麦)不同的绿色器官中,PEPCase,RUBPase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这不仅表现在碳同化速率上,同时也表现在碳素同化的途径上。随着人们发现C3植物中存在C4途径,根据这一特点,寻找C4途径表达强的C3植物逐渐成为光合研究的一个侧重点。为此,大量的工作已经被开展并已取得许多令人欣喜的成果。不仅证明了在C3植物中C4途径的存在,而且发现同种植物中不同品系间C4途径的强弱有较大差异。但是有关C4途径在C3植物中的表达方式及途径的研究开展还很少,人们仅发现C3植物中C4途径的客观存在,至于C4途径在C3植物中的作用机理及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所占的比例,均有争议,但无论如何,有关C3植物中C4途径存在的发现及由此进行的筛选高光效品系工作,为基因工程改造培育新品种和高产农作物提供了理论依据。1 C3植物中C4途径的发现及研究现状C3植物中C4途径的发现是伴随着C4途径的发现而发现的。1953年Calvin确定了植物体内C3途径的存在,1965年Kortschack等在夏威夷甘蔗试验中观察到CO2固定的初期产物是四碳酸,1966年,澳大利亚的Hatch在甘蔗研究上获得了证实,并提出了C4途径。从此植物界光合碳同化方式有了C3途径和C4途径的区分。但是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们发现C3植物和C4植物的区分并非绝对的。Duffus等(1973)报道在C3植物大麦颖片中,具有高于叶片中的PEPCase含量,而PEPCase是C4途径中关键性酶,因此提出了C3植物中可能有C4途径的存在。Nutbeam等(1976)发现,非成熟的C3作物大麦种子固定CO21 min后,84%的14C分布在苹果酸中,其余的在戊糖磷酸和蔗糖中。固定后2 min,主要标记产物是蔗糖,6分钟后,蔗糖中的14C占整个固定14CO2的94%。从而进一步证实了C3植物中C4途径的存在。在粟米草属(Mollugo nudicaulis)中同一植物内可同时存在光合作用的C3和C4途径,嫩叶属C3途径,老叶属C4途径,中部叶属于中间类型。在其它C3植物中,亦发现有C4途径的存在,如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和芫荽(Coriandrum sativum)(刘振业等,1983)。Cheng等(1988),Moore等(1989)和Ku等(1991)曾报道,在黄花菊属(Flaveria)中有类似C4途径的种类,它们表现出C4植物的特征;另外Bowes等(1989)指出在水韭属(Isoeres)种类中也具有同样的现象。Reiskind等(1997)发现一种两栖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在冬季C3代谢很旺盛,而在夏季水生条件下,尽管不具有“Kranz”结构,但仍有活跃的C4代谢。看来,高等植物CO2的两种类型代谢途径,C3和C4途径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Hatch等(1990)经过数年的观察,他们认为判定植物体内是否具有C4途径,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①酶学研究,即C4途径有关的酶PEPCase,NAD(P)-苹果酸酶,NAD(P)-苹果酸脱氢酶,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及碳酸酐酶等,与C3植物体内相应的同功酶比较,活性较高。②14CO2示踪试验证明:CO2的最初产物为C4酸即苹果酸(Mal)和天冬氨酸(Asp),而且这些有机酸脱羧后,CO2转移到有机物如糖类、淀粉中去。 酶学研究近几十年来,人们围绕着C3植物中C4酶的存在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成果。PEPCase是C4途径的最初固定CO2的酶,大量研究表明,PEPCase不仅存在于C4植物中,而且也广泛存在于C3植物中。Ting等(1973)认为C3植物PEPCase对底物PEP,HCO3的亲和力也比C4植物中同功酶的亲和力约高6倍。因此PEPCase在C3植物中碳代谢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当植物体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如烟草感染花叶病毒时,RUBPase被抑制,其功能可部分地被PEPCase代偿;小麦和大豆在干旱条件下,PEPCase活性可被显著提高。近来,Jenkins(1989)用PEPCase专一性抑制剂3,3-2氯-2-(二羟膦甲基)-丙烯酯(DCDP)证明,C3植物中C4光合酶PEPCase对CO2的同化有一定的贡献。郝乃斌等(1991b)的研究表明,大豆不同器官中的PEPCase/RuBPCase的比值差异显著,其中叶片中的比值最低,为,而种皮中的比值最高为,子叶中为,这说明大豆种皮和子叶中PEPCase活性要比该器官中的RuBPCase活性高出几倍。而且还证明,PEPCase不仅大量固定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同时还可以通过C4途径固定CO2。C4途径的存在标志着细胞有可能通过“CO2泵”的方式提高光合碳循环的CO2浓度,使RuBPCase的催化方向朝着有利于形成碳水化合物的方向运转。Kelly(1977)等认为与C4植物中的PEPCase相比,C3植物体内的活性较低,但与碳同化中的一些限速酶的活性相比,C3植物中的PEPCase的活性仍然是可观的。碳酸酐酶(CA)在C4光合中是种很关键的酶,它催化CO2到HCO3的快速转化,而HCO3是PEPCase的底物。Hatch等(1990)利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发现,CA有两种,即细胞质CA和叶绿体CA,C4植物体内的CA主要是细胞质CA,而C3植物的CA主要是叶绿体CA,这2种CA动力学性质及对CO2的亲和力和对抑制剂的敏感性相似。Popova等(1990)发现CA位于C3植物的叶绿体中,它的浓度变化因植物种类而异,一般在86%~96%的范围,在C3植物中,CA同样有效地将CO2转化为HCO-3,为PEPCase提供底物,从而为C3植物中的C4途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途径的专一性酶,Duffus等(1973)在大麦颖果的青色种皮中,Kisaki等(1973)在烟草的幼苗及Meyer(1982)在未熟的小麦颖果中相继发现PPDK的存在。Aoyagi等(1986)年也证实在C3植物中,存在着与C4植物同样的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Hata等(1987)及Aoyagi等(1984)证明,PPDK不但位于叶绿体中,而且还存在于小麦种子的细胞质中;Imaizumi(1991)通过Northern blot分析发现,在水稻种子的细胞质中有PPDK存在。Rosche等(1994)认为PPDK是C4光合作用的关键酶,它催化固定CO2的最初受体PEP的再生。PPDK大部分位于叶肉细胞,它的活性已在C3植物的光合组织中被测定。Imaizumi等(1997b)发现水稻开花6天后,外稃中的苹果酸中14C分布比开花初期高,而外稃中的PPDK在开花6 d的含量也相应地高于开花初期,这些结果显示,PPDK的功能与外稃中的C4代谢有关。已报道C3植物中的PPDK与C4植物中的PPDK具有相同的酶学特征,如被光激活(Aoyogi等,1984),对冷胁迫的敏感(Aoyogi等,1984),催化性质(Meyer等,1982)等。Hata等(1987)发现C3植物水稻幼苗体内的PPDK与C4植物玉米的PPDK无论在蛋白分子量,抗原决定簇和蛋白质结构等方面都相同。Edwards等(1983)认为NAD(P)-苹果酸酶是催化L-苹果酸脱羧的酶,在C3,C4及CAM植物中广泛存在。Scheibe(1990)发现NADP-苹果酸脱氢酶是催化草酰乙酸转化为Mal的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因此认为C3植物的NADP-MDH在碳代谢中与C4型植物的NADP-MDH同样重要。在大豆的豆荚,西红柿的果皮,小麦及水稻的颖果中存在着一种C3-C4中间型或类似C4的光合途径(Edwards等,1983)。有关C4途径的光合酶,如PEPCase,PPDK,NAD(P)-ME及NAD(P)-MDH在这些器官中具有较高的活力。在大麦和小麦的穗中,在大豆的豆荚中有较高的PEPCase和RuBPCase活性,在西红柿的果皮中也具有相同的现象。Imaizumi等(1991,1997a)指出在水稻的园锥花序的外稃和内稃中,有关C4途径的酶(PEPCase,PPDK,NAD(P)-ME及NAD(P)-MDH)的活性分别是在RuBPCase活性的67%~171%之间浮动。因为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是多重的,例如Latzko等(1983)认为C3植物体内的PEPCase的作用不仅行使C4途径,固定外界CO2,生成苹果酸,而且生成的Mal还可以用来维持细胞的pH,也还可以作为三羧酸循环(TCA)的中间产物来参与呼吸代谢。 CO2同化后的最初产物及转换Hatch等(1961)提出,在C4途径中固定外界CO2的最初产物为苹果酸(Mal)和天冬氨酸(Asp),为此许多人用14CO2示踪技术,来证明C3植物中不仅存在高活性的C4途径光合酶,同时从CO2同化产物方面来证实C4途径的存在。Nutbeam等(1976)证明,在C3作物大麦中不仅具有高活性的PEPCase,而且利用14CO2示踪还证明14C的最初固定产物为四碳酸—Mal,而不是3-磷酸甘油酸(3-PGA)。在小麦穗中,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也同样发现,CO2的最初产物为Mal和Asp。Imaizumi等(1997b)发现水稻圆锥花序显示出高的CO2同化速率(在叶绿素含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在水稻圆锥花序中,不仅存在较高的C4途径酶活力,同时采用14C脉冲12C追踪实验,发现外稃中有大约35%和25%的14C分别固定在3-PGA和Mal中。在C4酸中大约有一半的14C转移到卡尔文循环的中间产物中去。这个结果表明,在水稻外稃中,光合途径主要表现为C3途径,然而它们可能有某种程度地利用PEPCase固定CO2。Imaizumi等(1997b)利用LED技术研究CO2同化产物在水稻圆锥花序的外稃中的代谢,其结果也证明在水稻中存在C4途径。所谓LED技术,就是在外界空气条件下,植物组织接受光照20分钟后,将其移入一个密闭系统,然后关掉光源,注射进14CO2,使14CO2的浓度达到。在暗中固定14CO2 120 s后恢复光照,同时用含12CO2的空气代替14CO2。在不同的时间间隔,杀死叶片组织,然后测组织中的14C含量。Samejima等(1978)曾报道说,利用LED技术,在玉米叶片中,大量的14C被固定在Mal和Asp中,并且在LED技术的暗处理过程中,14C水平保持恒定。C4植物玉米叶片的特征之一是C4酸的C-4位置的14C的转移是严格光依赖的。在水稻的外稃中,暗中固定的大部分的14C积累在Mal和Asp中,并且没有转移到其它产物中去,这一点与玉米的14CO2固定结果相同。Samejima等(1978)报道,利用真空渗入法把NaH14CO3溶液直接饲喂给玉米叶片的鞘细胞,14CO2的光合起始产物为3-PGA;然而通过LED技术,14CO2的最初产物为Mal和Asp。他们认为,用真空渗入法技术得到的结果是由少量的RuBPCase造成的,而非玉米叶片的PEPCase作用结果。如果存在预光照期或通过预光照中止法,RuBPCase活力迅速减少。因此,在水稻的外稃中,尽管主要以C3途径固定CO2,但由于存在比RuBPCase活力更高的PEPCase以及其它C4途径光合酶,同时利用LED技术已经证明,在水稻的外稃中可产生大量的14C标记的C4酶,而且Mal中的14C主要转移到3-PGA和蔗糖中,因此可说明在水稻外稃中确实存在着C4途径。下一个问题是C3植物中被固定到四碳酸的CO2是否像C4植物那样直接由PEPCase催化固定而来的;或像来自RuBPCase所催化固定的,即空气中的CO2先被C3植物中的RuBPCase固定在产物如蔗糖中,然后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产生的CO2被PEPCase重新固定。Hatch(1976)证明,在C4植物中,95%的Mal中的14C位于C-4位置上。然而在C3植物中,Mal的14C只有60%位于C-4位置,33%位于C-1位置。Imaizumi(1997b)采用14CO2示踪和LED技术证明水稻外稃中,分别有90%和71%的14C出现在Mal中。在14CO2示踪试验中,光照10分钟后,水稻外稃中,90%的14C被标记在Mal的C-4位置;然而在水稻的旗叶中,Mal中的14C只有72%在C-4位置上。这些结果表明,水稻外稃中的14CO2是通过PEPCase被直接固定下来的。Samejima等(1978)用示踪试验证明,C4植物叶片中几乎所有的C4酸中的14C都转移到其它产物,而水稻外稃中四碳酸的14C,大约50%进入到3-PGA,然后转移到磷酸糖中,大约另一半的14C在其它的生化途径中缓慢代谢,如参与氨基酸合成或糖异生途径等。实验结果还表明水稻外稃的C4酸代谢像C4植物那样是光依赖性的。Usuda等(1973)认为14C从Mal到3-PGA的转化,至少有2种可能途径:1)Mal脱羧,形成的14CO2被RuBPCase重新固定,产生3-PGA;2)Mal脱羧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经磷酸化再产生3-PGA。若Mal中的14C完完全全位于C-4位置,则第二种可能性可忽略不计。Imaizumi等(1997b)的试验结果显示,在光合作用固定14CO2 10 s和LED的110 s后,Mal中的14C分别有90%和83%位于C-4位置。这种比例还不足以排除第二种可能,但却有力地支持了第一种可能性的存在。Nutbeam等(1976)也发现,通过14CO2饲喂发育中的大麦颖果,在颖片中有一些C4途径的特征。水稻开花后30 d,从圆锥花序中分离颖片(开花后60 d,谷粒成熟),在饲喂14CO2 1 min后,标记的产物是Mal,长时间喂饲14CO2,14C标记出现在蔗糖中,进一步研究证实Mal中的C-4位置的14C转移到3-PGA的C-1位置,证明了C4途径的存在。综上所述,无论从酶学,还是从四碳酸代谢均可充分地证明在C3植物中确实存在着C4途径。2 C4途径在C3植物中作用机理的探讨 C4途径的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随着C3植物中C4途径存在的证实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的运用,人们更深刻地了解C4途径酶类的分子机理及它们在C3植物体内的表达。Agarie等(1997)认为,近年来研究最为成功的例子是PPDK在一种两栖类植物荸荠(Eleocharis)体内表达的研究。荸荠在陆生条件下,进行C4型光合作用,而在水生条件下,进行C3方式CO2同化。通过对陆生和水生条件下,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的同源基因ppdk1和ppdk2的研究证明,尽管同源基因同源性极高,但却不完全相似。PPDK1蛋白是cDNA的核序列编码的,包含一个特殊的N端区域,可能作为叶绿体的转移肽,然而PPDK2缺乏这个特殊区域。因此ppdk1和ppdk2分别编码一个叶绿体PPDK1和一个细胞质PPDK2。基因组的Southern印迹分析显示,在荸荠的基因组中存在小的ppdk基因家族。Northern印迹分析显示无论叶绿体PPDK1或是细胞质PPDK2同时在同一光合器官—空心秆中表达。但不同的生态环境下,这些基因的表达不同。荸荠缺乏叶片,原来的空心秆表现出所有的光合功能。这种植物依赖环境条件发育成不同的光合器官(即C3类型空心秆和C4类型空心秆),当水生空心秆露出空气中,空心秆就迅速死掉,而长出新的空心秆就具有Kranz结构和C4光合特征。相反地,如果具有C4途径的陆生空心秆被淹没在水中,植物就会发育成过渡态新空心秆,几个月后,就有C3方式光合,即从C4方式逐渐向C3方式转化。在C4植物中,PPDK位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在那里催化丙酮酸向PEP的转化。PPDK基因的细胞专一性表达是在转录水平上调控。PPDK是核DNA编码,基因从两个不同的起始点转录。在两个不同的起动子的控制下,大的转录产物是叶绿体PPDK,包括转运肽;小的产物是细胞质PPDK。两栖类型的荸荠,其光合特征的独一无二的进化方式为阐明C4途径的基因表达机理提供了有用的系统。由于有关同一基因组的多种基因的不同表达依赖于生长环境,正如两栖类荸荠的基因表达,也为分子水平上研究C4途径的代谢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另外,人们对PEPCase基因也作了许多研究,对C3,C4,C3-C4的PEPCase基因进行克隆,基因结构分析和调控表达进行广泛的研究。Hermans(1990)在黄花菊属(Flaveria)中发现有C3,类似C3,类似C4,C3-C4,C4等不同代谢类型,分析它们的PEPCase基因,发现同源性极高,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由于表达不同,所以活性高低不同,C4植物PEPCase基因与C3植物PEPCase基因有71%的同源性。Gupta等(1994)通过诱导,使C3植物冰叶日中花()中PEPCase的同源基因转录水平大大提高。Hermans等(1990)通过研究C3和C4植物中特殊酶专一性同源基因,发现同种黄花菊属种类中的PEPCase基因具有相同的序列段,研究表明这些同源基因是由共同的原始基因进化而来,只是在不同的植物中有不同的表达。前面谈到在植物中CA有C4型(细胞质CA)和C3型(叶绿体CA),它们基因的不同仅仅是表达水平的不同,细胞质基因高水平表达,而叶绿体基因低水平表达。Badger等(1994)指出两种CA的启动子区域不同导致了两种CA的不同表达。有关C4植物与C3植物PEPCase基因表达区可能为启动子作用不同而使不同种类的PEPCase表达不同,即C4植物高水平表达,而C3植物则低水平表达,说明光调节光合酶基因的表达具有复杂的机理。由于同源基因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不同,因此能否通过人为的方法修饰启动子,使C4途径的酶在C3植物中大量表达呢?如果这种设想取得成功,那么C4途径在C3植物中的表达将大大提高,C3植物光合效率也将会有较大改变,从而为作物改良提供了新的分子生物学途径。 影响C3植物中C4途径的出现和表达的因素 环境因子 Ueno等(1988)发现两栖类植物荸荠已经进化成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光合类型。在陆生条件下,表现为C4碳代谢特征;而在水生条件下,则表现为C3植物特征。Teese(1995)发现在高温下,黄花菊属的lineanis类似C4途径特征的表现增强,同时提高CO2同化效率。Reiskind(1989)发现,在低浓度的CO2条件下,能使C3植物诱导出类似C4植物特征,随着类似C4途径的出现,它们的光呼吸强度和CO2补偿点降低。Reiskind等(1997)发现黑藻(Hydrilla)虽然没有复杂的细胞内区域化,但极易通过诱导出现类似C4途径特征,从而提高CO2同化率,所以在研究C3植物诱导出现C4光合途径,黑藻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材料。 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影响C4途径表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外,不同的植物发育阶段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现象已在许多植物中被发现。在粟米草属(Mollugo nudicaulis)中同一植物内,嫩叶进行C3途径,老叶属C4途径,中部叶植物中间类型。甘蔗本来为C4型植物,但植物老化时,出现C3植物的特征。Khanna等(1973)报道过高梁在开花后其光合碳同化向C3途径的转变,此时RuBPCase活性大于PEPCase活性,而且初期产物中磷酸甘油酸(3-PGA)较多,但叶片仍保持有Kranz构造。这些说明不同的发育阶段确实影响C4途径的表达。 几种C3植物中C4途径的作用机理尽管人们已经发现环境因子的诱导对C4途径表达很重要。但是C3植物既不具备C4植物的Kranz结构,也没有C4途径酶的区域分隔,即叶肉细胞和鞘细胞之分。那么,C3植物中的C4途径又如何运行的呢?对此许多研究工作者作过探索,并提出几种设想。 碳酸酐酶作用机理 在C4植物中CA定位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在鞘细胞中只有极微的CA活力。在C3植物中CA定位于叶绿体中,在不同植物中,叶绿体CA含量占整个细胞CA含量的比例为86%~95%。Popova等(1990)发现在低CO2条件下,CA参与C3植物对低CO2浓度的适应。CA和叶肉细胞中的PEPCase联合起来,反应过程如下:CO2→HCO3→OAA,CA位于叶绿体中,OAA通过NADP-苹果酸脱氢酶被还原成Mal,并且Mal能被脱羧;另一种反应也可能是OAA直接被脱羧,并生成底物PEP。在这两种情况下脱羧生成的CO2将加强CO2被固定,伴随着CA的参与,CO2与H2O反应,会生成HCO3,通过这种方式,CO2进入细胞质,并且运转到叶绿体的RuBPCase作用的部位。在C3植物中,这种反应将作为一种CO2同化适应机理运行。

现代工程科技期刊

是CSCD核心期刊-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现代化工

分析和预测化工产品的市场状况。 《现代化工》报道范围涵盖石油、天然气、石化、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等各个方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改进,《现代化工》已在化工系统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多次获...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解析: 是的 本刊是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领域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纳米技术、微机电系统、精密加工和精密测量方面用中、英文撰写的具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以及重要学术问题讨论和综述等.办刊宗旨在于反映国内外该领域及相关领域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科学技术发展.读者对象为国内外理工科高等院校师生、科研人员和广大工程技术工作者.欢迎国内外作者踊跃投稿. 本刊为美国《工程索引》EI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期刊。 《现代制造工程》 ( 原《机械工艺师》) 中文核心期刊

工程技术期刊即《工程技术研究》,属于市级期刊。

工程科技ii影响因子:

据2020年2月9日中国知网显示,《工程建设》总下载234649次、总被引7652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20年2月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工程建设》被引量为5615次、下载量为28026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4363名。

工程科技ii办刊条件:

主要栏目《工程建设》设有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装备、工程管理、工程环保、项目信息等栏目。

报道内容《工程建设》主要刊登工程建设领域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高效设备、新型材料、工程项目理经验等。

读者对象《临床外科杂志》主要读者对象为工程建设各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和科研人员。

现代制造工程期刊

现代制造工程是ei。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现代制造工程》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EI收录期刊(部分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所以现代制造工程是ei。ei是指EI检索期刊。EI(工程索引)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数据库,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文献,包括期刊以及会议文献,另外也收录一些科技报告、专著等。

现代制造工程审稿周期由多个因素影响,例如投稿期,指派审稿人员的时间,审稿人员的反馈速度以及论文修改的时间。一般来说,审稿周期通常需要数周或数月,具体时间取决于期刊和审稿人的数量和工作量状况。但是,一些期刊会提供快速审稿服务,以缩短审稿周期。此外,作者提交的论文的质量也会影响审稿周期,如果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和调整,那么审稿周期自然就会更长。

代谢领域期刊

内分泌与代谢方向的期刊推荐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美国医学期刊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ISSN: 1664-2392)是本年轻的期刊,2016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发表了严格的、经过同行评审的内分泌相关研究,由国际著名出版社Frontiers发行,主编是英国布里斯托尔Jeff MP Holly教授。 1)收稿范围:内分泌学前沿包括以下专业部分:骨研究;癌症内分泌学;细胞内分泌学;临床糖尿病;糖尿病:分子机制;内分泌衰老;实验内分泌学;肠内分泌学;分子和结构内分泌学;神经内分泌科学;肥胖;小儿内分泌科;垂体内分泌学;繁殖;系统内分泌学;甲状腺内分泌学;转化内分泌学 2)影响因子: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拥有影响因子的时间并不长,2016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此后几年一直维持着3分+的水平,2016-2019年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 3)审稿周期:我们看了2020年发表的论文,平均3个月左右接受 4)版面费:作为一本开放获取期刊,作者只能选择OA,A类文章(原始研究、综述等)版面费2950美元,约合人民币19500元. 回答参考资料

《药物化学》和《ACS药物化学快报》这两个是很不错的期刊,另外ACS里还有一些期刊也是有涉及的,你可以去看看美国化学学会详细的期刊列表,这里好像有,希望能帮到你,看来你是搞药物临床研究的。

代谢期刊推荐

以下是北大中文核心的目录,在北大的目录里级别其实难度,级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找合适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可以,没有容难的区别。因此优助推荐从目录里找:中华医学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医学争鸣 复旦学报(医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全科医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 卫生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医院管理 营养学报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 现代预防医学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 卫生经济研究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疫苗和免疫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 针刺研究 中成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国针灸 中药药理与临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病毒学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华护理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生殖与避孕 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肿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癌症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中国肺癌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眼科新进展 眼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放射学实践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毒理学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医学与哲学(B)

《欧洲药物科学杂志》、《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杂志》。药代动力学,全称“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的学科,英文期刊有JournalofPharmacokineticsandPharmacodynamics《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杂志》、《欧洲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杂志》、《欧洲药物科学杂志》。国际英文期刊简单理解就是是国外以英文为出版语言的期刊,其实国际英文期刊与国内期刊在概念和类别上有很多类似之处,国际英文期刊也可以整体分为两大类,那就是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很多作者一提到国际英文期刊首先想到SCI、EI、ISTP等,这几类期刊可以算作是国际期刊的核心期刊。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反映我国当代内分泌代谢研究的高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在内分泌代谢领域中,国内和与国外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在强调刊出文章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的实用性和论文的可读性,力图为提高我国内分泌代谢病学的医、教、研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 索引序列
  • me代谢工程期刊
  • 现代工程科技期刊
  • 现代制造工程期刊
  • 代谢领域期刊
  • 代谢期刊推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