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生理健康方向毕业论文

生理健康方向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生理健康方向毕业论文

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62 MYKJ文化教育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杨静(内蒙古财经学院职业学院计算机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大学新生刚刚进入一种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和以往的中学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能否很快适应,关系到他们能否正常健康发展。在大学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发现,学生的学习智力并不等同于他们的人生智慧,学习好,并不等于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正是因为对主、客观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少大学新生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出现情绪困扰,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活动效能。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抓住教育契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1引导大学生以辩证的观点认识自我和客观环境,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后,多数学生会出现适应性问题。作为中学的佼佼者,曾经是教师、家长、同学心目中的宠儿,是同学仰慕的对象,围绕的中心。但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学习竞争,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可能像中学时一样出类拔萃,他们要面对在新的班级体中重新自我定位的问题。但这对于一贯“优秀”的大学新生来说非常艰难,很多学生一时难以接受这种突来的变化,于是陷入了无尽的苦恼之中。甚至怀疑“是不是我的脑子出现了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用“认识环境———认识自我———调整自我”的模式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首先,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苦恼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之所以内心感到痛苦,是环境改变带来的心理落差———由原来的“优秀”变为“平凡”造成的。然后,和他们一起探讨大学和中学学习的特点和差异,引导他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经历进行对比,使他们对大学的学习产生较为全面的认识,对自己和新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实力对比进行重新估计,指导他们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周围环境的变化。其次,使他们明确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对自我的重新认识、重新定位。要看到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的变化来重新评价自己,确定自己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和他们具体讨论,掌握正确定位,建立合理努力目标的科学方式。调整好心态,早日适应新的学习,并且执著努力,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2进行人际交往的指导,提高人际适应能力作为中学优秀的学生,是班级的焦点人物,他们中的多数人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交往心态。进入大学后,这种“自我中心”被动等待的交往心态,使他们出现了认识偏差。因此,只有及时进行交往心理和具体技能的指导,才能使他们尽快摆脱苦恼,走进成功交往。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强化交往意识———正确交往观念———指导交往行为”。首先,要调动学生积极交往的强烈愿望。让学生认识到宽松、和谐、友好、互助的人际交往氛围是对我们的一种心理支持,是心情愉快、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主动地去建设良好的班级交往环境。其次,矫正学生思想认识中不合理的交往观念和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我中心”和“被动等待”的交往观。中学时他们都是别人主动接近,缺乏主动地交往意识,习惯于接受而忽视付出,认为友谊首先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关心而开始。教师要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彼此之间共同付出,只是付出或只是获得的交往

社会的变迁对我国的高等 教育 也带来了巨大影响,在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机遇的同时,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巨大的变化,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1500字篇1 当今社会,健康是人们最为热议的话题,而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大群体,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但近年来,我们中的很多人为了成绩而不懈努力,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等等,等等。而近些年,不断有年轻人过劳死的事情见诸报端,可见我们对自身健康还不够重视。我想这正是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我自己,在完成了课程之后也是收获颇丰,对于健康教育课程有了自己的理解。 第一,关于急救知识方面。 关于突发事件的自救与互救常识,主要分为生命体征的观测法、常用急救知识、意外创伤急救法、意外事故灾害急救法和急性中毒解救法这几个部分。急救时,首先急救人员应认真观察,人体的六大体征,即意识、呼吸、体温、脉搏、血液、瞳孔,并作出初步判断,以采取针对性的抢救 措施 。在病人需要采取相应急救术时,按照国际的最新规定,由原来的“ABC”改为现在的“CAB”,即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再开放气道,最后人工呼吸。 如果说急救初期的“CAB”是在与死神争分夺秒的话,那么运送与简单处理伤员则是在为病人筑起一道防护墙,帮助他们更加远离死神。严重的创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而在意外事故中,大部分人并非死于本身的创伤,而是死于创伤造成的大出血,所以处理好伤口止好血就等于帮患者保住了生命。止血之前应先判断出究竟是静脉出血、动脉出血或是毛细血管出血,再根据不同的种类在不同的位置采取措施。止血法又分为加压包扎止血法、间接指压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按照相应 方法 的要求止血,再进行简单包扎或骨折固定,便可进行搬运。搬运时,应注意根据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搬运方法,减少因救助而产生的二次伤害。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突发事件,要求我们既要勇敢地去解决,又要冷静地运用相关知识,时刻做好准备与死神争分夺秒! 第二,关于传染病的预防。 开学之初,我们就在校医院接种了一些疫苗,但当时其实并不了这些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按其 报告 的病种类别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而SARS、艾 滋病、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等等均属于乙类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为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确可怕,但只要做好防护工作,传染病就能远离我们。预防传染病首先要加强我们自身的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及时注射相应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做好预防工作。但是,一旦被传染,我们也不应恐慌,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现在的医疗发达程度,我们几乎已经可以治愈大部分传染病,所以不要过度恐慌,影响了治疗。 作为我们健康人,不应该歧视传染病病人,应给他们更多关爱,帮他们恢复健康! 第三,关于饮食健康。 “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把豆子”是我从这一章节学到的最有用的保健方式。近年来人们兴起了一股“保健热潮”,各种保健专家的学说、各种保健书籍的观点扑面而来。其实平衡膳食才是最重要的,既要平衡摄入与消耗的能量,又要使各种营养素供给充足,比例合理。中国居民的膳食指南中要求“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只有做到了这些,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才能真正保持健康。 作为大学生,不仅要把好饮食关,更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讲,后者可能更为重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并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这样才能让自已离成功更进一步! 第四,关于性健康教育。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一直是困扰世界的一大难题,它的可怕从人们对它的称呼便可见一斑,它被称为“史后世纪瘟疫”、“超级癌症”、“世纪杀手”。它的可怕不仅仅是对艾滋病人的健康的蚕食,还在于目前并没有完全根治的有效药物,只有一些方方暂时抑制其发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以防范,主要的三大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近年来婚前性行为变得越来越广泛,许多人为了追求一时的快意,而不顾以后的生活,由此也产生许多不良的生活现象。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要把好自己的道德观,拥有正确的性观念,作为社会风气的带头人。 对于艾滋病患者,我们大学生不应歧视他们,他们也是受害者,饱受病魔摧残。既然已经知道,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那么,就更应该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积极投入到关爱艾滋病患者的行列之中! 健康是一门最具深度的学科,努力丰富自己的 健康知识 ,并将健康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为他人、为自己建起一道道保护屏障!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1500字篇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而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受到大家的热切关注。大学生们的学习固然重要,但身体健康却是好好学习与未来生活幸福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的健康。假设一个人有1000000财富,前面的1代表健康,后面的0代表他的房子、车子、妻子、儿子、金子,若没有前面那个代表健康的“1”字,后面一切都等于0,有了健康就会有一切。可是,就有很多人总在弥留的时候,才体会到健康和生命的宝贵,可一切都晚了。 何为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四维的健康观“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把生理需求作为基础,这就是说,追求健康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 我们知道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土壤、空气、水质、气候、居住、战争、瘟疫)意外因素等等,大量研究证实,在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内因的作用只占15%,而外因作用却占85%,其中社会因素10%,医疗因素8%,气候地理因素7%,而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占60%。由此可见,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人们寿命和疾病的主要原因。 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间接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时间不正常,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等等问题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一些同学时常睡到中午才起床,晚上不到断网不睡觉;早餐午餐合为一餐,简称早午餐。周末懒得出门,直接饼干、方便面凑数,零食当主食;偶尔晚上还去吃夜宵,饱餐一顿;每天坐在桌前上网,严重缺乏锻炼,身体抵抗力越来越差,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在这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疾病,归根到底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如果我们坚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避免生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4.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5.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6.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7.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8.头发光洁,无头屑 9.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10. 足趾活动性好,足弓弹性好,肌肉平衡能力好,脚且没有疼痛、没有拇外翻 生理健康评判的标准: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 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健康问题有以下几点: 1. 睡眠不规律 由于当代大学生住集体宿舍,干扰大,睡眠时间和睡眠深度得不到保证。有人对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睡眠困难、睡眠片断化和早醒等睡眠障碍的学生约占。 2.缺少体育锻炼 部分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不少学生虽然有较强的欣赏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欲望,但没有直接参与体育锻炼的要求。据调查统计。业余锻炼时间按每次30min计算,约有24%的男生每周锻炼2次,还有18%的男生根本就没参加体育锻炼。女生锻炼次数则更少,有31%的女生认为体育活动没有必要,每周活动2次以上的仅占。 3.饮酒、吸烟及不良嗜好 有些学生不注意饮食卫生,有些人出现酒瘾、烟草依赖等等。结果表明,大一学生抽烟率为10%;大二学生为50%;大三学生为75%;大四学生为95%。有的 毕业 班是100%,只是抽烟量多少而已。有喝酒、打 麻将 等不良生活习惯及不良嗜好者约占60%~70%。 4.不合理饮食 有研究表明,大约有27%的学生不吃早餐,其主要原因是不能按时起床。有少数误认为不迟早餐可以保持体形优美苗条,因此有很多学生一天只吃两餐或更少,从而导致体质下降。而另有相当一部分暴饮暴食,也引发了一系列急性疾病。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努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句话、十六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中风、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三分之一,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第一, 合理膳食。 健康的饮食是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中必不可少的。现在的大学生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非常注意外表。而健康均衡的饮食比任何的护肤品都来的有效。 合理膳食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一”是每天睡前喝一袋牛奶。“二”是二百五十克至三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六两至八两主食。“三”是蛋白。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大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三两鸡和鸭,或者半两黄豆。“四”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是一天500克蔬菜和水果。“红”是红色的蔬菜。“黄” 红黄色的蔬菜。“绿”既指蔬菜,也包括绿茶。“白”是燕麦粉、燕麦片。“黑”是黑木耳等黑色食品。 第二,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让你精神百倍。电脑前坐多了,你会感觉眼睛酸痛,腰酸背痛。而只时哪怕你站起来抖抖手脚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运动的人患感冒病的几率低25%。空闲的晚上女生可以找几个同学去逛逛校园,聊聊天,买点水果,好不惬意。男生还可以去操场跑几圈,出一身汗,再回去冲个热水澡,全身轻松。 第三, 戒烟限酒。 吸烟不仅使人成瘾,还会促发高血压、冠心病,引起肺癌等多种癌症和气管炎、肺气肿等,因此,吸烟是健康的大敌。任何年龄的戒烟都可获得健 康上的真正收益。如戒烟一时有困难,每天吸烟应限制在5支以内,逐步减少吸烟量直至彻底戒烟。酒可少饮,经常或过量饮酒则伤肝,容易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注意做到不要喝高度烈性酒,低度白酒也不可常喝,黄酒、葡萄酒也要有节制。一日饮酒量不宜超过 15克酒精,相当于葡萄酒60—100毫升,白酒25—30毫升,啤酒 —1瓶。 第四, 心理平衡。 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主钥匙。做到“三个快乐”:第一助人为乐;第二知足常乐;第三自行其乐。常年坚持十二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瘁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任何时候,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袭击健康的杀手,而健康习惯则让生命受益。所以,健康更取决于习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1. 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2.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吃零食 3. 天天喝水八大杯 4. 每天一颗苹果让自己有个干干净净的肺 5.每晚睡眠6~8小时,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6. 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 7.感恩生活 8. 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9. 少喝奶茶,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0.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1. 帮助头发生长:多食用包心菜、蛋、豆类,少吃甜食 12. 不抽烟,拒吸二手烟 13. 适量饮酒,不拼酒、不醉酒 14.减少食用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15. 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16. 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五谷类及豆类 17.维持理想体重,不过胖 18. 保持规律的生活与运动,每周做三次缓和的运动 19.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的生活态度 20. 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健康来自于健康的生活习惯,更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好心情,用微笑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把健康带给自己,也给他人。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1500字篇3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是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症状 或是疾病表现的状态,还是指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人的全面发展应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和谐,追求人的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高境界。这学期,我学习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通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心理和生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更好的认识健康理念。 关键字: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促进影响 正文 在如的社会中,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人格魅力的评判标准,就是看他的全面发展程度、融人社会的积极性和社会价值的体现程度。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正是朝气蓬勃、自我发展意识强烈的时期。但其中也不免会有些人是急于求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缺乏对社会系统整体价值的认同,缺乏对自然的关爱和环境保护意识。马克思则曾经将“真、善、美”统一的思想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哲学基础。而实现真善美的基础就是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这学期的《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我的确是受益良多。对健康理念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心理和生理两个大方面,还包括运动的促进作用、营养促进作用、心理(抗压能力)的作用等。 首先来谈心理健康认识上的促进影响。 健康的心理,从心理方面看,就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对工作和生活积极进取、心胸坦荡、豁达开朗。我们可以从情绪和心理上来实现,首先我们要决心努力要健康,然后不断培养正常工作与承担责任的能力、结交关系的能力、实事求是的认知。 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第一次了解到积极心理的三大支柱是: 1.知道你的需要; 2.阐明或澄清你的价值观; 3.追求自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我在生活中逐渐对待事物、看待事物从积极心理的三大支柱着眼时,会最大程度的避免一些多余的负面情绪。让幸福感、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得以提升,越来越多的得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更多看得到食物阳光的一面。 像我这般年纪的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是走读形式,进入大学后,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于平时习惯于依靠家庭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中学时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语言、习俗各不相同,这对部分大学生是极不习惯的,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大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 一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感到压力大。所以曾有一段时间产生了以下心理问题: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二是失望与失宠感。作为曾经的学习尖子,老师的宠儿,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产生失宠感。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我尝试了以下的做法:1.了解大学期间的身心发展,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对大学生活的茫然和无助感。2.通过各种 渠道 认识自己,充分悦纳自我;接纳别人,欣赏别人的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培养自己多方面的 兴趣 爱好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适当的方式疏导积郁的情绪。4.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拥有健康的心理,从个体角度来说,心理健康促进身体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从社会角度来说,心理健康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是精神放松。 精神性,市一中有些人称为“更高能力”的信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训练自己注意哪些好的事情,无论大小;每天为感激抽出一段时间;开发一个好的“记忆”,存放成长道路上的所遇到的仁慈之举与安慰;传递简单的友好表示; 2.宽容。写封 道歉信 ,,跳过一段不友善的时光,与“安全的人”讲话,原谅人而不是事等; 3.做好事。从本质上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直到方针; 4.感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保持自主自信。 再者,从《道德经》的健康之道理解和谐心态的构建。 体悟以“道”致“和谐心态”的理念:营魄抱一——身心合一 少思寡欲——身心清净 名与身孰亲——珍爱生命 以“行”致“和谐心态”的理念:平衡的物欲、权欲观 兼容并蓄 发展和谐 接着,由课程习得压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永久的压力、暂时的压力、简单自然眼里、重要事件压力、长期压力等等都是生活中压力的主要来源。而良性的压力会激励我们成长,适应环境并帮助我们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相反负面影响则会耗尽甚至是毁灭生活力量。 对待压力的处理办法则有: 1.放慢生活节奏; 2.“留心”感激与感恩; 3.量力而行; 4.开怀大笑; 5.学会说“不”的艺术。 然后,谈谈运动健康的促进作用。 1.运动能增加体适能。美国对体适能的解释为:对日常身体需要作出反应的能力,以及有充足的储备能量去对应突发危机。 2.运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疾病。锻炼能预防癌症,锻炼能预防心肌梗塞和心脏病。 3.通过走、跑、爬山、有氧舞蹈、 武术 、水中健身、 球类运动 、骑自行车、健身路径、有氧搏击、有氧踏板操等心血管运动能减肥塑形,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改善生活等。 4.柔韧性锻炼,能最大限度的活动关节能力。通过颈部伸展,肩部伸展,胸部伸展,躯干伸展,腿部伸展来减少活动损伤、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健美塑身、放松身心。 另外,重新认识了科学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中人的身体的各个器官得到最大限度的休息与调整,科学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一整天的高效率身体机能的运作。故常有言说:缺什么不能缺觉。 常见的睡眠障碍缘由的来自于:1. 压力和焦虑; 2.身体上的疼痛; 3.咖啡因; 4.烟酒; 5.药物等。 睡眠的七要素有:减压;冥想;饮食(如睡前一袋奶,不吃刺激性的);睡前半小时 放松精神;(有氧)运动;心态;营养素。故改善睡眠可由这七处开始,加之持之以恒。 此外, 还有就是在生理健康上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每个人都有个生物钟,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通过了解,许多大学生养成的有害健康的生活习惯有:1.饮食不节,饥饱无常,特别是暴饮暴食,在男生中更为多见。2.任凭喜好,饮食偏嗜,营养不均衡。3作息时间混乱,游戏玩乐,昼伏夜出,反常的生活方式,势必扰乱人体的生物钟。等等。 健康的身体是正常生活的前提条件,为此大学生应做到:1.饮食要定时定量,起居要规律有常,学习生活有劳有逸,这样身心才能健康。2.在学习后或闲暇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已经被大量科学实验所证实。3.尽量避免性行为,大学生生理还未完全发育完成,性行为会对健康不利;且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性行为会对学习造成负担。4. 远离毒品 守护健康。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当代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毒品及其危害性,增强抵御毒品的能力,珍爱生命,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最后,在营养理念上也具有认识上的促进作用。 之前就有人主张“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这就是在膳食营养上提出来的一种对健康与健康实现途径的信任是与新体验。 首先我了解到科学饮食“八字方针": “调整”:先吃水果后吃饭 “维持”:高纤维摄入,保证食物多样性 “控制”:控制肉、油、烟 "增加”;增加蔬菜、水果、奶、谷物以及薯类食物 然后,从日常开始从小处着手开始“认真”吃,然健康从“口”中来。 上面这些就是我通过一学期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对我的生活方式产生的改变,和在健康理念的认识上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所拥有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可表现在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运动的促进作用、营养促进作用、抗压能力的促进作用、精神性的促进作用等多方面。

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强壮一个民族,虽然其教育价值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体现的,但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健康教育给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健康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高校健康教育》

【摘要】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强壮一个民族,虽然其教育价值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体现的,但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健康教育给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对大学生存在生理、心理等问题的分析,针对性的开展高校健康教育,达到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健康教育;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健康教育是21世纪卫生保健的基本策略,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国内外健康教育发展史表明,健康教育是从学校开始再推广于社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是社会性的公益性服务,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促进身心正常发育。学校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一是增进青年学生的卫生知识,明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提高青年学生的自我保健、自我预防意识。二是使青年学生逐步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增进身心健康,为终生健康奠定基础。三是在普及卫生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并能理论联系实际。

至2010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预计将稳步达到3000万,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7~22岁,处在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心理发展正处于从青年中晚期向成年期过渡的转折时期,他们往往又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由于他们还缺乏丰富的经验,心理发展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一些复杂问题面前还会表现出幼稚或片面,产生矛盾心理,甚至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在高校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对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避免和减少各种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常见的生理、心理问题有①自卑: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评价过低,对自己没有信心,心理承受力很差,经不起刺激,经常多愁善感,容易产生猜疑心理,瞻前顾后。有报道,某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有57%的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②社交障碍:主要是自我防御心理过强,过于关注自己,自信心不足。有报道,高校大学生中84%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其中57%学生存在社交困难。③懒惰:大学生普遍存在懒惰的表现。④狭隘:很多大学生喜欢斤斤计较,对一点小事都耿耿于怀,好嫉妒,好挑剔,心胸狭窄。如云南大学生物系学生马加爵,因为和同学打牌时被同学怀疑作弊,就对同学怀恨在心,将3名同学残忍杀害。⑤抑郁:抑郁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据调查,广州医学院学生抑郁症检出率为。每年全国各地高校都有大学生自杀的报道。⑥焦虑: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竞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⑦过分自我: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娇生惯养,常常以自己为中心,缺乏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的精神。大学生独立生活自我照料能力差,健康知识匮乏,缺乏心理卫生知识和性生理知识。

大学生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有①不良的饮食习惯:大学生经常晚睡晚起,早餐不吃,早、中餐合并,造成暴饮暴食,饮食无规律;有些学生偏食,喜欢的食物多吃,不喜欢的食物少吃甚至不吃;还有些学生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而节食。由于不规律和不平衡的饮食行为,长此以往会引起胃炎、胃溃疡、厌食症等;营养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等;营养摄入不足会引起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从而导致精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身体疲劳感加重等现象。②不良的生活嗜好: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青年人共有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情感丰富、复杂和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为了表现成熟,模仿成人行为,吸烟、喝酒甚至吸毒,还有些学生追求虚幻的刺激,无节制的上网,不仅荒废了学业、伤害了身体,甚至还有少数学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③不良的卫生习惯:我国大学采取寄宿制管理,大学生以集体生活为主,大学生群体也就成为各种疾病传播的易感人群。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主要表现和影响有:长时间不洗澡,不换洗衣服,不定期理发剪指甲,不定期晾晒被褥毛巾,会引发接触性传染病,如各种皮肤病、沙眼;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饭前便后不洗手,随意使用他人生活物品,会引发消化道和呼吸道及接触性传染病,如肺结核、流感、甲肝、菌痢、结膜炎、霉菌感染引起的脚气等等;不注意保护口腔卫生,不早、晚刷牙,会引发牙周炎、牙龈炎、龋齿、口腔溃疡等疾病。虽说这些都是很小的事,但不注意个人卫生,却是引发多种传染病的温床。④不良的情绪:不良的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在压抑、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消极情绪的长期作用下,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罹患各种传染性疾病,同时内脏器官尤其是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到影响。大学生中常见的偏头痛、心律失常、胃溃疡等疾病与不良情绪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疾病大多与持久的消极情绪有关,如神经衰弱的病因就与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有直接联系。有些大学生还因无法调适、消除不良情绪,长期陷于苦闷、压抑、抑郁等状态中,感到悲观、痛苦,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甚至会走上自杀的道路,酿成悲剧。⑤缺乏体育锻炼:信息时代,学生学习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加大,为了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久坐不起,很少参加课外活动。许多年轻人认为,年轻就是本钱,年轻就是竞争力,锻炼是浪费时间。这一错误的观点导致如今年轻人患病率增加,身体素质下降,富贵病发病率上升。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生理心理问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高校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生理健康:人体解剖生理知识;营养卫生知识;健康的生活方式;安全及自我防卫的知识;环境卫生知识;常用药物知识;常见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②心理健康:青春期性心理卫生保健;学习心理卫生保健;交往心理辅导及其他心理卫生辅导。③社会适应:生理迅速生长发育的适应,尤其是性成熟的适应;学习生活的适应;人际交往的适应;升学或择业的适应;挫折的适应等。

同时,要使大学生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解决课时问题是关键。没有必要的课时保证,健康教育就无从谈起。另外,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教材、教学模式等都是做好健康教育课程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必须明确,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强壮一个民族,虽然其教育价值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体现的,但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健康教育给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作者单位:235000淮北市健康教育所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健康教育的论文

健康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方向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各级医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卫生监督机构中的环境、食品、药品和职业卫生等卫生监督岗位;企事业单位医务保健室、健康保险公司的健康管理服务岗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生活保健等健康服务产业中的相关岗位;卫生法律服务机构中医疗纠纷理赔、调解、事务处理岗位等。

健康管理与服务专业是干什么的

健康服务与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它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生物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

健康管理学在我国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的健康管理人员就业的主要方向包括健康管理公司、营养保健公司、体检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健康管理师现在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个新职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相关知识,接受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方面的技术训练,具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卫生保健、卫生信息管理、医疗监督、疾病的预防控制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1、健康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后可从事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促进、疾病防控等相关领域工作,致力于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等工作。 2、健康服务与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它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生物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 3、健康管理学在我国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的健康管理人员就业的主要方向包括健康管理公司、营养保健公司、体检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健康管理师现在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个新职业。 4、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相关知识,接受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方面的技术训练,具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卫生保健、卫生信息管理、医疗监督、疾病的预防控制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心理健康方向论文题目

心理健康 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 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心理学方向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_心理健康论文题目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1、 农村小学寄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2、 浅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3、 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4、 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管理探析

5、 谈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6、 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7、 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8、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以张掖市中小学为例

9、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10、 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

11、 小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兰州市安宁区某城区小学为例

1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13、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4、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辅导策略——以兰州市安宁区某小学为例

15、 浅谈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16、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小学数学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绩为例

1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8、 浅析心理健康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的价值

19、 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有效性研究

20、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初探

21、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以沈阳市__小学为例

23、 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

24、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25、 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6、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涂鸦”语言

27、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8、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设计的思考

29、 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究

30、 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31、 甘肃省偏远山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评估

32、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33、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34、 关于小学思品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35、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36、 自主、自觉、自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举行幸福村学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展示活动

37、 小学语文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思考

38、 浅谈庆阳市合水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

39、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40、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

41、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42、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

4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44、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方法

45、 情境育心 相伴成长——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46、 实践型小学心理健康社团活动的尝试

47、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综述

48、 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49、 小学体育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50、 每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1、 素质教育观念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2、 接纳承诺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应用与展望

3、 上海市高危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5、 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网络行为

6、 艺术疗法及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7、 中华优秀 传统 文化 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路径探析

8、 关注、关心,静待花开——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9、 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0、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改进

1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12、 青少年睡眠习惯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13、 汶川地震10个受灾市县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4、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群体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

15、 功能性音乐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

16、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17、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遵医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18、 生态系统理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9、 社会情绪学习对 儿童 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影响探析——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

20、 积极青少年发展视角下的心理健康预防与促进

21、 加强心理干预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2、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

23、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经济环境分析

24、 瑜伽 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述评

25、 武清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26、 儿童青少年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27、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青少年轻度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

28、 移动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29、 积极 家庭教育 理念下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路径初探

30、 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31、 基于“三位一体”思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32、 浅析手机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

33、 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34、 基于希望感研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35、 创建专业支持性环境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美丽心灵”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与应用浅谈

36、 新希望 新构想——抚顺市留守、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关爱“新希望”项目构想

37、 关爱与守护——抚顺市留守、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关爱“新希望”项目实施

38、 以美术教学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39、 主观生活质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40、 基于素质教育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1、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非生态问题的治理

42、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成长

43、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44、 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45、 自我同情有益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46、 希望感研究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47、 青少年学习焦虑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建构

48、 浅析在思想政治学科中渗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49、 青少年抑郁症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50、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题目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探讨——以高中生认识自我心理辅导课设计为例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开展效果

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弱势群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浅议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探讨

6、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

7、浅析校园心理剧在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8、美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9、关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探讨

10、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究

1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效果

12、试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3、创设情景法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4、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状及对策

15、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6、素质 拓展训练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17、微探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8、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9、多媒体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与分析

20、探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1、心理健康教育漫画多模态话语分析

22、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

23、浅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技巧

24、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25、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初探

26、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7、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8、萨提亚治疗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9、浅析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

30、探讨同伴教育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

31、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护理教学全程的价值分析

32、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探讨

3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34、“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35、试论“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36、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7、短视频传播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38、艺术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9、中英两国中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异同分析

40、新形势下山东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41、批评教育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中的应用价值

4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探讨

43、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研究

44、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45、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46、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47、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为例

48、基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49、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50、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论文题目2021相关 文章 :

★ 演讲心理健康主题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大学生心理健康优秀论文题目3篇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关注心理健康演讲稿2021

★ 2021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5篇

★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感悟2021

★ 2021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范文

★ 202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格式5篇

上完大学生心理学课程,都要求我们写一篇论文,但是我们在写作论文前不能忽略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的选题,好的题目是一个好的开始。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2017大学生心理学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2017大学生心理学论文选题(一) 1. 当前中学生择业心理调查及现状分析 2. 高中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3. 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实验研究 4. 中学生考试焦虑干预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5. 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7. 当代教师职业成熟的探索与追寻 8. 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的研制 9. 教师“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10. 创新 教育 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11. 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全国数学骨干教师调查 报告 12. 论教师组织的知识管理 13. 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4. 论教师成为研究者 15. 论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其培养 2017大学生心理学论文选题(二) 1.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人格特征之关系研究 2. 创造性个性特征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 3.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4. 高中生自尊研究 5. 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 儿童 的有意注意稳定性研究 6. 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 漳浦县学业中等生自我监控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 8. 安溪县学业中等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 9. 网络时代与中学生健康人格 10. 论语文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 11. 中学生阅读心理及教学对策研究 12. 科学稳妥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3. 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 14. 我国中小学情感教育探析 15. 中学生学业负担态度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16. 人格塑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7. 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18. 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19. 私立小学学生心理状况及其生活学习环境的调查研究 20. 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理论与 方法 体系的研究 2017大学生心理学论文选题(三) 1. 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 2. 走向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性——教育工具的一个目标 3. 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成就目标定向与人格特征的研究 4. 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一项个案研究 5.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6. 当代大学生心理自立问卷的初步编制 7.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教育观 8. 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 9. 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 10.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结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 11. 中学生社会责任心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 12. 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后大学生的应激障碍及应对策略 13. 大学生自恋人格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4. 个性的意义及其培养 15. 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编制与实测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心理健康参考论文800字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1500字左右 3. 关于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的有哪些 4. 关于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论文1500字 5. 大学生心理健康关于爱情的2000字论文

1.忧郁症的预防;2.怎样增强自己的自信心;3.精神分裂症的最佳监护方法 ;4.自卑也是一种“病 ”。

这是我自己综合几篇论文写的 ,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帮到你啊!嘿嘿浅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却面临着高于其他同龄群体的多重压力。近年来高校不断出现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恶性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大学生家庭教育,发挥其应有作用。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他们志向高远,胸怀博大,能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融入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宏图伟业中,这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心理问题走上极端的大学生呈上升趋势。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至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没有紧迫感,适应困难。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沉溺于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看武侠小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考试焦虑。第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一些大学生寻求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找到交际的满足,有的甚至染上网瘾,迷恋于网络世界,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第三,恋爱心理困惑。情绪和情感不稳定,情绪起伏大,情感变化快,恋爱不成或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第四,抑郁心理。多呈现在特困生、学习困难与自我认知不良的学生中。第五,就业心理困惑。在择业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急功近利,部分学生从众心理严重。第六,意志不坚定。有压力但动力不足,有信心但不能持之以恒,人生目标不明确,等等。二、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大学生在学校发生问题,有许多是在其早期成长过程中就埋下了种子,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家庭的配合与参与。家庭因素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原生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状况等。(一)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行为发育和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王玉洁2004年对郑州铁路职业学院医学院分院的165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青年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影响。父母的温暖、关怀、体贴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羞辱、自卑、自罪、无助,办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害怕被他人拒绝,不懂什么是爱,更不知道被爱的滋味的心理。父母过分干涉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人格特点。父母惩罚严厉教养方式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和不安全感。特别是惩罚严厉教养方式易使子女丧失自尊,产生焦虑和强迫症状。(二) 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卢勤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家庭信息问卷对成都市某大学5090名2009级新生进行调查表明:家庭结构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3个因子得分均具有显著影响。寄居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的学生与人交往时更加敏感,单亲家庭学生的抑郁程度更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更差。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障碍较严重,心情抑郁、性格孤僻、自卑多疑、逆反心理严重,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子女往往会失去与父母中的一方进行交流的的可能,相对只能获取部分关爱,与正常家庭的子女相比较,其心灵会蒙上一层阴影,很容易产生敏感、自卑心理。(三) 家庭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因素。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子女身心愉悦,心理压力减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不和谐家庭中,争吵、溺爱、冷淡和家庭暴力都会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溺爱和暴力两种家庭氛围尤为突出。(四) 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影响有一定限度。据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要承受更多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大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视野有限和交往能力欠缺,一时又无力改变现状,易产生敏感、自卑、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特点。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也可能与贫困生一样出现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三、 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意见及建议常说心理素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家庭是培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遭遇挫折出现心理危机时的疗养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重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一)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承担教育义务。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对个人素质的贡献方式比较特殊,更多是家人之间相互交流中的潜移默化、相互浸染,这种印刻在内心深处的“素质”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家庭教育一旦出现误区,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因此,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大学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二)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大学生子女能够敞开心扉。家永远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长需要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大学生子女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子女的诉说,让子女能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关爱滋润子女心灵,使家庭真正成为大学生避风的港湾,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三) 针对大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家庭教育。1、 更新教育观念,让大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大学教育与早期教育的目的不同,学生的学习已不再仅限于对知识的积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和创新,在于全面发展。因此,家长要提升自己对大学教育的了解,更新教育观念,而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要积极支持子女走出课堂,参加各种学校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子女今后发展目标指明方向,增强其学习目的和动力,总之,家长既要关注子女专业学习,又要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2、 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在家庭中进行人际交往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广泛交良友益友,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魅力,提升自己,并遵循真诚、平等、尊重、理解、互助互利的人际交往原则,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积极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家长应该认真去倾听子女倾诉,并给予开导,帮助子女化解生活问题,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向子女传授交往技巧。3、 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困惑,在家庭中进行情感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创建和谐家庭,做好子女的楷模。其次,在爱情观教育上应开门见山,不应遮遮掩掩,教育子女要理性,不应感情用事;如果子女已经恋爱,家长不要冲动,要善于疏导,而不是一味责难,同时要加强性健康教育。教育子女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指导子女注意恋爱的心理和生理卫生,避免因性冲动而带来严重后果。再次,要加强网恋教育,提醒子女增强安全意识,不要迷恋网络,不要轻信网络信息。4、 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在家庭中进行就业教育。家长在学生选报专业时就应该开展就业教育,提醒子女结合自身爱好和机会发展需要选择专业方向。同时,家长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以减轻子女压力,并在财力方面给予合理支持。另外,家长也应接受新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并不意味着工作将不再变化,而是会随着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因此,家长不应让子女局限于工作的稳定和专业的对口,要让子女深入接触社会,最终明确自身就业方向。(四)家长、学校双方积极主动沟通,了解身心发展状况。家长要主动经常浏览孩子所在学校的网页或学校寄发的有关通知,及时了解孩子大学的动态,与孩子的辅导员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到学校探望孩子,在于同学和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学校也要与家庭保持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为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提供条件。参考文献:[1] 周留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与对策 [J].中国高教研究,2006(7):67-68.[2] Lutenbancher M. Relationshipps between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abusive parenting attitudes in low-income single mothers [J]. Nurs Res 2002,51(3):158-167.[3] 王玉洁.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J].中国临床康复,2005(32).[4] 卢勤.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107-110.[5] 陈雯,陈新.家庭背景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J].社会•行为•心理,2008,11,(6A):966-968.[6] 刘春玉.浅谈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作用 [J].教育与职业,2008(8):127-128..[7] 闫玉.大学生家庭教育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06(27).[8] 谢沫珠.大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 [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0(2):109-111.[9] 姜超,罗良针.论当前实施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6):38.[10] 程路.大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及着力点 [J].教育与职业,2008(8):189-190.[11] 谢沫珠,尤嘉.大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773-775.

小学生体质健康方向论文范文一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摘 要 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根据个人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改革性建议。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目标 内容 方法 改革建议1 体育教学的目标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身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是通过体育达到以下四个目标:①身体的发展。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岗位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对疲劳的抵抗力;②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工作劳动的效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③掌握科学的健身养生知识,提高智力素质;④培养正确的社会情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的意识,能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概括地说就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个性。2 现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弊端中学体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十分抽象、深奥,并且系统性不强,比如针对初一学生讲人体的ATP、CP、葡萄糖、脂肪氧化供能,似乎为时太早,太深奥。实践课包括队列队形、基本体操、跑、跳、投、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民族传统体育、篮球及韵律体操和舞蹈等。体育课是身体活动课,而身体活动是以身体素质与思想素质作基础的。学生基础不同,要掌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这也成了体育教师的一大难点。另外限于条件,体育实践课受场地影响大,背越式跳高少不了海绵包,篮球教学要有很多的球与球场,遇大风、下雪、落雨、强日光,体育课变更的随意性则更大。教学内容完不成,学生身体得不到锻炼,结果体育课成了学校的“搭头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度,而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阶段。体育课必须改革,与之相适应。过去有的教师上课“放羊式”,因为目标太高无法实现,教师心中茫然学生亦然,场地器材条件差,加之天气等原因,体育课一盘散沙。过去考什么练什么,对于教材规定的十二项必修教材则抛在一边,吏无选修课与素质练习课,仅仅是为应付教学竞赛和教学检查才上几次考试项目之外的内容,学生学得少、练得也不多。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3 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初中学生正处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学生身体迅速成长,骨胳肌肉发育很快,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都有较大发展,神经兴奋过程占优势,反应快易激动,但心脏发育稍滞后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运动持续能力差,易疲劳。尤其是性机能的迅速发展,体态上出现了新的变化,男女生差别更为明显。男生声音变粗,喉结突出、出现胡须、体型纵向发展;女生月经出现,声音变高,乳腺发育,皮下脂肪增多,身体开始横向发展。生理方面的这些突变,引起心理、行为也发生相应变化:第一,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充满朝气,活泼好动,喜爱体育运动及竞赛以表现自己。第二,由于身体发育不均衡,加之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所以动作笨拙、别扭、不灵活,而且容易头晕和疲劳,干事情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第三,由于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意识觉醒,开始注意异性,产生好奇心,并且爱表现自己来吸引异性。第四,成人感产生并逐渐对身体形态产生意识,开始评价别人和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心理矛盾更为明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自尊心与自卑感矛盾,反抗性与屈从性的矛盾,理想与挫折的矛盾,这些矛盾使他们表现出偏激或逆反心理,所以应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不可打击其自尊挫伤其人格。4 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适合的方法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自由活动余地的运动,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与数量,比如双人摇绳跳,只不允许踩死跳绳,而进出的方向、跳动的次数均不加限制;“网鱼”游戏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而跑直线还是折线、曲线,是急停急起还是跑跳结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动者不被围捕者逮住即可。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的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度自己控制。比如“贴膏布”,速度快与追捕者离得远可以多绕几个圈,速度慢可就近处置;三是在练习中学习,不会作游戏的人,只要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会作这个游戏了,学习效率比单纯的组织学生学要高很多。其基本过程是“练习一学习一练习”,实用性大,练习次数多,而不是学示范动作那样“学习一练习”;四是不同气候不同场地条件下均可作游戏,受外界的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活跃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比如篮球投篮练习,将球篮降低到2.2至2.5米高度,学生易于投中,还可练习扣篮,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内容,学生很愿意投入。体育课中使用游戏法,可以激起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其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激情,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游戏;素质练习很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如追逐跑练奔跑能力、听信号追逐跑练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跳深”与蛙跳的竞赛练跳跃能力,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可用来练障碍跑和跳高。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跳迪斯科来放松肢体,或用听信号大声笑的游戏放松情绪。班级体育活动中亦可引入体育游戏,比如跳绳、登山、小群体的竞赛等均可协调学生关系,增强凝聚力。全校性的拔河比赛,球类比赛,擂台赛,可以促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可以扭转后进生,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学习兴趣;健美操、韵律操、体育舞蹈是女生们喜爱的内容,可以促进机体的发展,展示美好的姿势,培养自信心。业余运动队的选材和训练,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训练是艰苦、枯燥的事情,如果手段不发生变化,极易造成学生伤痛发生和成绩下降,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则既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又可以调节精神和情感,防止运动损伤。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实施游戏法教学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及参与者,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体育中应大力推广游戏法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42 雷志灶.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湖南体育科学》编辑部编辑出版,1998.63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高教出版社,1995.44 梁文忠,徐新启.素质教育必读,1997还有些其他的速度素质练习的方法、手段 试论排球发球技战术的变化及对策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篮球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及其培养 篮球运动员不良罚球心态及其矫正 跨栏步摆动腿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 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激发之我见 体育节 我们的节日____关于我县高级中学举办“学生体育节”的构想及意义 企业赞助中学高水平运动队处探 关于我市居民体育生活现状的思考和研究 论200米跑运动员的生化特点和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代中小学体育特点分析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在体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详细资料自己看吧

儿童少年的健康关系到我国的兴衰和民族的未来,要提高民族的健康水平,就必须从小学生做起,使学校成为育人园地。校医是第一位教师,培养有道德、有知识、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接受系统的卫生知识教育,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学们通过健康教育的学习,卫生行为逐步养成,使他们懂得了清洁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体育锻炼卫生和防病常识有关知识。 完成教学的基础上,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首先做好传染病预防,因学校是一个集散场所容易有传染病流行,提前做好预防是校医的责任。在本年度无传染病发生。 在2002年基础上,又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六病预防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体检后对沙眼同学投了药进行治疗,使生病率更进一步下降,对近视同学都投了近视灵眼药水进行跟踪矫治,使假性近视恢复正常,近视同学也有所改善。而使我校的近视率形成逐年下降趋势。 学生接受了卫生知识教育,从培养良好卫生行为习惯,建立文明生活方式,要落实在行动上,必须从平时做起。每当我看到学生单纯幼稚的小脸,就感到他们天真可爱。学生因为年龄小,来自不同条件的家庭,有着他们不同的卫生习惯,有的学生咬手指甲、用嘴咬衣服领及红领巾、抠手等不良习惯,都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养成。发现他们这些行为,我在卫生课上讲这些习惯的害处,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他们的行为,随时随地地给他们矫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要从小做起,指导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经常提示他们养成刷牙的习惯。 学生体检后,对体检表进行了合理的评价,按要求填好健康教育档案,有关数字上了资料板,促进今后的工作更好的进行。 今年春季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非典型肺炎”传染病。全国上下齐动员对“非典”进行预防、排查可疑对象工作。在此项工作中,我校坚决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在实处。卫生室是学校抗击“非典”的前沿阵地,校医自然就是守护这块阵地的排头兵做了大量的工作。 (1)、收集大量有关“非典”的资料,对全校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要求做到“三勤”“三带”等具体要求。 (2)、到保健所领取抗“非典”物资,校内购买抗“非典”物资,并做好保管、使用工作,都设有记录备查。 (3)、每天对全校各房间进行一次消毒工作,虽然累了一些,但我认为只要能保卫大家的健康还是值得的。 (4)、做好学校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教学环境清洁卫生,不留死角。 (5)、每天对全校师生进行体温排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并做好上报工作。 (6)、对教师学生及他们家属是否与外地人接触或是否去过外地进行调查,发生情况后及时做好隔离,将一切可能消灭在萌芽之中。 (7)、负责全镇村小教师、学生体温情况的统计与上报情况,所有情况均有记录、建档备查。 总之本学年的工作在保健所领导、学校领导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下,较好的完成了我校的卫生工作任务。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关心爱护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家长把学生交给我们就要负起责任。我所关心的问题是把防病治病放到首位,为学生创造出身心健康的条件,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来才能为社会服务。 现代的健康观 一、健康(Health)的概念 自古至今,健康成为各朝各代人们谈论的永久话题,并被视为人生的第一需要。然而什么是健康?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健康的确切内涵?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该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事隔多年后,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physicalhysi。alhealtl)、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会ychological。alth)、社会适应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这种新的健康观念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_社会医学模式。这个现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是对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补充和发展,它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 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 躯体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3.社会适应良好 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注重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对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怨天尤人,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当发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时,能够迅速地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发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4.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指能够按照社会规范的细则和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表现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 二、健康的标准(health standards) 健康的标准包括: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⑥体重适当,身材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按照以上的健康标准,只有15%的人能达到该标准,而15%的人有病。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状态,即没有疾病又不完全健康的状态,也就是说处于机体无明显疾病状态,但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出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如乏力、头昏、头痛、耳鸣、气短、心悸、烦躁等。这种中间状态即为“亚健康”(subhealth)状态(第三状态)。 人人都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怎样才算健康呢?很多人对此不太清楚,包括大学莘莘学子.过去人们都认为身体没有生病就是健康,这种认识是非常肤浅的.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的进步发展,现代人对健康有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新确定的定义是:‘人的身体、精神与社会的最佳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没有生病”。 新的健康观认为,没有生病只是健康的一个基本方面,主要是机体的正常状态,同时还包括心理健康和对社会、自然环境适应上的合谐.也就是说人的机体、心理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均处于协调和平衡的状态.这就是新的健康的完整而全面的观念. 那么,如何恒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其共同标准是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对健康定了10条准则: 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二、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 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五、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六、体重适当,身材发育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睛不易发炎。 八、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十、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这10条准则亦即健康的标准,是就一般情况和普遍情况而言的,但对不同年龄的人还有不同的标准. 新的健康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任何集体的、个人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及不道德、不讲卫生的行为,不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危及他人的健康.这种健康观是“机体一心理一社会一自然一生态一健康’的一种整体观,是一种社会协调发展型的健康观. 我国传统医学中,也有一套健康的标准。 这一整套健康标准主要是针对中年人而盲,因此也可以视为中年人的10大健康标准.这]0大标准是: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无呆滞的感觉,说明精气旺盛,脏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跃. 二、声息和:声如洪钟,呼吸从容不迫,心平气和,反映出肺脏功能良好,抵抗力强. 三、前门松:指小便通畅,说明泌尿,生殖系统大体无恙. 四、后门紧:大便每日一次,有规律,无腹痛、腹泻之虑,说明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丰:保持体型匀称,注意不宜过胖,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女性减l00)。 六、牙齿坚:注意口腔卫生,基本上无龋齿,反映肾精充足。 七、腰腿灵:表现肌肉、骨骼和四肢关节有力或灵活,中年知识分子因工作性质尤其要保持腰腿灵。 八、脉形小:指每分钟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次/分),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九、饮食稳:饮食坚持定时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饱食滥饮,无烟酒嗜好,注意饮食养身法。 十、起居准: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兴旺的保证。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维护全体公民的健康和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健康教育则是一项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其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并被列为初级卫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 (一)健康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及生活水平的进步,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对健康内涵的全面理解有助于指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即是使教育对象知识、观念、行为改变的统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1988年第13届世界健康大会提出的新概念: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它重点研究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的理论、规律和方法,以及社区教育的组织、规划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通过传播和教育手段,向社会、家庭和个人传授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养成健康行为,纠正不良习惯,消除危险因素,防止疾病发生,促进人类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三)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控制影响健康因素,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所负的责任。是指以健康教育、组织、立法、政策和经济等综合手段对健康有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以促进人类的健康。 健康促进模式(略) 我国的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三个阶段。三者的关系是后者包容前者,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其不同点在于: 卫生宣传=知识普及+宣传鼓动 健康教育=知+信+行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社会支持 (四)健康促进的领域 健康促进涉及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 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的含义已超出卫生保健的范畴,把健康问题提到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者的议事日程上。明确要求非卫生部门实行健康促进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更容易作出更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2、创造支持的环境 健康促进必须创造安全的、满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系统地评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证社会和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 3、加强社区的行动 提高社区人们生活质量的真正力量是他们自己。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挖掘社区资源,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发展个人技能 通过提供健康信息,教育并帮助人们提高作出健康选择的技能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学校、家庭、工作单位和社区都要帮助人们做到这一点。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中的卫生服务的责任由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专业人员、卫生部门、工商机构和政府共同分担。他们必须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有助于健康的卫生保健系统。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 1、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和决策层转变观念,从政策上、资源上对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政策。健康教育作为全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已经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以政府行为和行政干预来支持和推动健康教育工作,是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使人们在面临个人或群体健康相关的问题时,能明智、有效地作出抉择。通过提高社区自助能力,实现社区资源(人、财、物等)的开发。 3、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必须以广泛的联盟和支持系统为基础,与相关部门协作,共同努力逐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把社区、学校、企业等建成“健康促进社区”、“健康促进学校”、“ 健康促进工厂”等。 4、积极推动医疗卫生部门观念与职能的转变,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其作用向着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向发展。 5、在全民中开展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相关学科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依据和专业技术,主要来源于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传播学、科普学、统计学、美学等学科。在诸多相关学科中以预防医学、社会医学、教育学、传播学、健康心理学、健康行为学等关系最为密切。 1、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基础医学、环境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流行病学、统计学、毒理学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及作用的规律,采用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科学。 2、社会医学: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以制定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借鉴社会医学研究医学问题时所侧重的战略性、理论性、方向性和思维观念,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和分析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不同层次的干预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3、教育学:健康教育是健康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人群从接受健康信息到行为改变,就是一个教育过程。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教育对象的需求,熟练掌握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文化,设计教育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技术,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并进行效果评价。 4、健康传播学:主要研究健康信息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传播策略的选择与拓展。 5、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是在行为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心理学分支,健康心理学要在研究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供心理保健的理论、策略、具体措施和方法学方面发挥其特殊的功能。 6、健康行为学:健康行为学是近年来随着健康教育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也可以说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着眼于个人、群体乃至组织行为的改变。因此,健康行为学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础学科。 四、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⑴知信行模式(KABP) “知信行”模式是行为改变的较为成熟的模式: 信 息 → 知 → 信 → 行 → 增进健康 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图 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以吸烟有害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把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引发的疾病以及与吸烟有关的死亡数字等知识传授给群众;群众接受知识,通过思考,加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烟的健康行为模式。 (2)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它以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健康信念模式在产生促进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行为方式感到害怕(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其次,让人们坚信一旦改变不良行为会得到非常有价值的后果(知觉到效益);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最后,使人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努力改变不良行为。 2、健康传播技巧 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是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健康传播是一般传播行为在医学、卫生学领域的具体和深化,并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 人类的传播活动多种多样。但按传播的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不同及其特征,大致可分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自我传播”四种基本类型。健康传播也离不开这几种传播方法。 (1)人际传播 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一种直接的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由于人际传播具有针对性强、交流充分、反馈及时等优点,这种传播方式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尤为常用和有效,社区全科医生、卫生工作人员应该是该社区健康问题的权威和 健康传播者,可以应用在诊病时、病人咨询时、出诊家访时——“个人与个人”;组织专题讲座、授课、演讲——“个人与群体”;座谈、讨论——“群体与群体”这几方面进行人际健康传播。 人际传播要获得好的效果,传播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人际传播要成为互动式的而不是单向的说教的。首先,人际间要沟通、理解、信任和尊重、保护对方的隐私;第二,对社区内人群的健康情况应有所了解,回答咨询、专题讲座、授课、座谈等都应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使对方产生兴趣、共鸣;第三,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如果对不懂医学的人使用了很多医学术语,对方理解不了医学术语的含义,也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最后要有科学性。 (2)大众传播 是指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标语、板报、宣传单张、互联网等大众媒介向社会人群传播信息的过程。大众传播的特点是要借助一定的媒体;其信息是公开的、面向全社会人群;信息传播距离远、覆盖面广、速度快;大众传播是单向的,双方信息反馈不足。 (3)组织传播 是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而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即发展为公共关系学。 (4)自我传播 是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这是人类进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生物学基础。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3、健康相关行为干预模式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是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⑴日常健康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睡眠适量、积极锻炼、有规律作息等。 ⑵保健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等合理应用医疗保健服务。 ⑶避免有害环境行为,“环境”既指自然环境(环境污染),也指紧张的生活环境。 ⑷戒除不良嗜好,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 ⑸求医行为,觉察自己有某种病患时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的行为。如主动求医、真实提供病史和症状、积极配合医疗护理、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⑹遵医行为,发生在已知自己确有病患后,积极配合医生、服从治疗的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信息传播、组织与法规、环境改变、培训与指导、咨询以及从行为医学移植过来的行为矫正等。这些方法与策略分别作用于影响行为的产生、保持与发展的各个环节,是健康教育方法学的重要内容。行为干预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改变已养成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自觉采纳促进健康的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行为矫正技术是本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用于矫正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指导建立各种促进健康的行为的系列性技术,在健康教育领域内广泛运用的矫正技术主要有脱敏法、示范法、厌恶法、强化法和消除法。 五、常用的健康测量及指标 健康测量是将健康概念及与健康有关的事物或现象进行量化的过程,即依据一定的规则,根据被测对象的性质或特征,用数字来反映健康概念及健康有关的事物或现象。健康测量从对死亡和疾病的负向测量逐步扩大到以健康为中心的正向测量;从对生物学因素的测量扩大到对心理、行为因素和生活因素的综合测量。 1、健康测量指标: 为适应现代健康的需要,一方面引入了很多新的指标,如心理指标、行为指标;另一方面也不放弃原有的死亡指标和疾病指标,对他们进行改进和发展,如利用死亡资料和疾病、残疾资料计算减寿年数(YDLL)、无残疾期望寿命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旨在反映死亡的不合理性和人们的生存质量。 单一指标:群体健康测量指标(如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死因构成比等);个体健康测量指标(如心率、血压、肺活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在这些健康测量指标基础上演变的指标(如期望寿命)。 综合指标:是通过某种方法或法则将多个单一指标结合起来所产生的一个新指标。其特点是将反映健康状况的多方面资料概括起来,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以提供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的多维测量和简单评价。如生存质量指数、无残疾期望寿命、伤残调整生命年、心理量表评分等。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常用的健康指标 ⑴死亡指标:包括总死亡率、性别年龄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期望寿命; ⑵残疾指标:残疾率、残疾原因构成; ⑶疾病指标:发病率、病死率、生存率; ⑷营养状况指标:日摄入某营养成分总量; ⑸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肺活量、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等,可计算这些生长发育指标的年增长值和增长率,或进行相关分析; ⑹心理指标:包括对人格、智力、情绪、情感测量,如MMPI量表、艾森克个性量表、Beck抑郁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UCLA孤独量表、个人评价问卷等; ⑺行为指标:行为模式(A型行为与B型行为的测量、得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生活方式(生活丰度、生活频度、活动谱、生活满意程度等得测量)、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数)、个人地位和个人经历的测量指标; ⑻人口指标:人口数、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人口的文化构成、文盲率或识字率、人口的职业构成; ⑼综合指标: 症状和功能指标:常用症状和功能调查量表包括CMI、GHQ、MMPI和SRQ。 生活质量指标:包括生存质量指数、功能状态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 其他:减寿年数(YDLL)、无残疾期望寿命、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等。

关于健康的论文3000字篇3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增强,人们对于饮食更为关注,单纯吃得饱已经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如何能吃得好吃的健康已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 科学饮食是非常有讲究,根据现代医学概念,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饮食 方法 应具备:早餐宜早:人体经过一夜睡眠,肠胃空虚,清晨进食,精神才能振作,因此早餐宜早。 宜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助于唾液分泌,帮助消化,且能减轻胃的负担。 宜暖:俗话说:“一热三解”,暖食味道好。中医认为,胃喜肯恶寒,寒易伤脾胃。食用生冷食品及瓜果均宜适量,应利于胃的消化、吸收;否则,会造成腹疼、呕吐、腹泻等病症。 宜少:在日常饮食中,少吃多滋味,忌暴饮暴食,要做到善食还要善节。 宜软:坚硬的食物难以消化,尤其是老年人及胃弱者,一日三餐烹煮饭菜应以烂熟为好。 宜淡:中医认为,多食咸,伤心伤骨;多食辣,伤肝伤脉;多食酸,伤脾伤筋;多食甜,伤肾。因此,节制饮食,多吃淡味,于健康大有益处。 宜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吃蔬菜、豆制品有利健康,也不易发胖;常吃素食,还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宜坐:饮食保健专家指出,边走边吃,不卫生;蹲着进食,不利于消化。因此,坐着用餐,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宜静:用餐时,宜安静地品尝美味;而谈笑进食,非常容易呛咳;哭着用餐,或者生气吃饭,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非常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 措施 。 (l)合理分配三餐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如果一天吃l·斤粮食的话,早晚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有些合适。 (2)荤、素搭配适当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所以,荤食与素食适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 (3)不挑食和偏食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量多大, 营养如何丰富,也不可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因此,在饮食中,不可长时间挑食或偏食。 (4)不暴饮暴食俗话说:“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和急性胰腺炎,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发生生命危险。所以,任何时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饮暴食。 一年当中,由于四季的气候不同,存在着春温、夏热、暑湿、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等不同特点,人的生理、病理也会受到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健康的情况下还是在疾病过程中,都要注意食物的选择应与气候相适应。 春季 阳气生发,人的精力也易于奋发,好像只有外长之势而无内藏之功,易发生热性传染病。因此,春季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食油腻烹煎之物,应当选食一些鸭梨、橘子、甘蔗等果品为辅助。常食绿豆汤、绿豆芽,取其清淡、甘凉,以免积热在内。 夏季 气候炎热,万物华实,身体热量不易外散,有中暑的可能,所以饮食宜甘寒、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暑热兼湿之时,汗出易多,使人常易贪食生冷、寒凉之物,过食则伤脾胃。因此,在炎暑之季,切忌过食生冷,更不可多食油腻厚味,饮食宜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常选食西瓜、冬瓜、绿豆汤、酸梅、冰糖煎水代茶饮等,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功。凉拌苦菜可防止肠炎;海带丝凉拌更适合老年,既化痰去湿又可增加锌、碘,预防癌症。此外,还可常吃绿豆粥、荷叶粥、薄荷粥。在盛夏季节,平日阴虚的人,即使常服参、茸等温补之品者,也应减服停服。 秋季 气候由热转凉,处处有干燥的征兆,人体也同样有燥感,如鼻干、口干、皮肤干,甚至干咳等。此时的饮食不要过分清淡,应适当增加些油腻,常饮银耳汤、梨汁及其它果汁,尤其是梨汁。一般多在午饭后或午觉后喝,以养肺阴。 冬季 水冰地冻,万物闭藏,这时就应去寒就温。饮食上宜多食肉、蛋、枣、仁之类。天寒季节,血流缓慢,血液变得粘稠,抗病能力减退,所以少饮些酒和喝些附子羊肉汤是有利于身体的。有高血压的病人,冬季可常服些山楂水。 合理的烹调是增强食欲,保证营养不被破坏的关键。那么正确合理的烹调方法是什么? (l)主食的烹调淘米时要轻洗,不宜次数太多,也不宜用力搓,以减少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丢失。对于存放过久的米,则要多淘洗几遍。米的吸水率在浸泡两小时后最大,所以,先将米浸泡两小时,然后再煮饭为好。米浸泡后煮饭,不但时间可节省 4 0%,米中的维生素 B;也只损失 35%。最好采用炯饭或带水蒸饭,如做捞饭,米汤也应当饮用。煮饭、煮粥、煮豆、 炒菜 、都不宜放碱,因为碱容易加速维生素C及维生素B;的破坏。 (2)蔬菜的烹调选购新鲜的蔬菜,含维生素和无机盐有些多,如蔬菜存放过久,则营养素会大量丢失。蔬菜宜先洗后切,烹调之前现切,这样可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切菜时一般不宜太碎,可用手拉断者,尽量少用刀,因为铁会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炒菜时要急火快炒,避免长时间炖煮,且要盖好锅盖,防止溶于水的维生素随蒸汽跑掉。炒菜时应尽量少加水,煮菜时应先将水烧开,然后再放菜。炖菜时在油中先加盐增强温度,或适当加点醋,既可调味,又可保护维生素C少受损失。做肉菜时适当加一点淀粉,可以不可以保护肉中的蛋白质,不至使其过于变硬,既好吃、又容易消化。烹调时尽可能不用钢锅、铜铲。因为铜可以不可以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用铝锅烹调,维生素c损失最少。 人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合理的膳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 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此期生长发育旺盛,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为了使儿童能健康地发育成长,除了要注意营养要求以外,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的营养要求:儿童活泼好动,肌肉系统发育有些快,故对热能和蛋白质的需要量有些高。在蛋白质中,赖氨酸对生长发育更为重要,要供应充足的钙和磷,同时还应保证维生素C、D、B1和B2的食入量和铁、碘、锌、镁等元素的供给量。 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这时期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渐发育成熟。为使青少年能健康地成长,在饮食中要注意如下特殊要求: (l)热能青少年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故对热能的需要量有些多,平均每天需要热能大约2800卡。 (2)蛋白质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且在质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约需要蛋白质80~90克。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动物性蛋白,如蛋类、乳类、瘦肉类及动物肝脏。另外,还应将动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一顿饭吃,以防增加胃肠道负担。 (3)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如果长时间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B;缺乏,会患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会患口角炎、舌炎;维生素C缺乏,会患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则影响其骨能发育等。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 (4)无机盐青少年需要有足够的钙、磷、铁、碘等元素。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钙和磷,骨骼发育就会出现障碍,严重时可患软骨病。铁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增长,血量逐渐增多,需要的铁也就有些多,如果缺铁就容易发生贫血。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代谢和神经骨骼的发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会出现身材矮小,智力迟钝。 人到老年以后,由于消化器官衰退,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渐减弱,再加牙齿脱落,咀嚼有些困难,故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吃得太饱:老年人活动量少,消化功能差,吃得过他不仅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还会造成身体发胖,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增加心脏负担。因此,适当节制饮食,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 (2)不要吃得太成:老年人的食盐量,以每日不超过10克为宜。食盐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浮肿,钠盐储留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庄、冠心病、脑溢血的发病率。 (3)不要吃糖和脂肪过多:老年人运动量少,吃糖过多不仅会引起或加重糖尿病,且糖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老年人胰腺功能有些低,吃多了脂肪易造成消化不良,动物脂肪中胆固醇含量有些高,会造成动脉硬化和肝脏掼害。 (4)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防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这对预防便秘,肠道肿瘤和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维生素有健身、抗衰老和预防癌症的作用。 (5)要合理调整膳食:老年人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也不宜进食非常干和非常烫的食物。宜多食些易消化的菜泥、羹汤、果汁类食物和含钙、磷、铁有些多的食物。在保证营养要求的基础上,务求清淡。 (6)要少食多餐: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有些差,易感饥饿和头晕,故易少食多餐。每餐可吃七分饱,在睡前或两餐之间酌情进食少量食物,如牛奶、糕点等。 以上谈了这么多饮食与健康的问题,我觉得这些均我们应该了解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健康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让我们都看是关注我们的饮食吧,只有人们健康了,我们的民族才会兴盛,国家才会富强,明天愈来愈美好。 关于健康的论文3000字篇4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是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症状 或是疾病表现的状态,还是指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人的全面发展应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和谐,追求人的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高境界。这学期,我学习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通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心理和生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更好的认识健康理念。 关键字: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促进影响 正文 在如的社会中,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人格魅力的评判标准,就是看他的全面发展程度、融人社会的积极性和社会价值的体现程度。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正是朝气蓬勃、自我发展意识强烈的时期。但其中也不免会有些人是急于求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缺乏对社会系统整体价值的认同,缺乏对自然的关爱和环境保护意识。马克思则曾经将“真、善、美”统一的思想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哲学基础。而实现真善美的基础就是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这学期的《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我的确是受益良多。对健康理念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心理和生理两个大方面,还包括运动的促进作用、营养促进作用、心理(抗压能力)的作用等。 首先来谈心理健康认识上的促进影响。 健康的心理,从心理方面看,就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对工作和生活积极进取、心胸坦荡、豁达开朗。我们可以从情绪和心理上来实现,首先我们要决心努力要健康,然后不断培养正常工作与承担责任的能力、结交关系的能力、实事求是的认知。 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第一次了解到积极心理的三大支柱是: 1.知道你的需要; 2.阐明或澄清你的价值观; 3.追求自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我在生活中逐渐对待事物、看待事物从积极心理的三大支柱着眼时,会最大程度的避免一些多余的负面情绪。让幸福感、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得以提升,越来越多的得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更多看得到食物阳光的一面。 像我这般年纪的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是走读形式,进入大学后,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于平时习惯于依靠家庭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中学时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语言、习俗各不相同,这对部分大学生是极不习惯的,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大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 一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感到压力大。所以曾有一段时间产生了以下心理问题: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二是失望与失宠感。作为曾经的学习尖子,老师的宠儿,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产生失宠感。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我尝试了以下的做法:1.了解大学期间的身心发展,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对大学生活的茫然和无助感。2.通过各种 渠道 认识自己,充分悦纳自我;接纳别人,欣赏别人的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培养自己多方面的 兴趣 爱好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适当的方式疏导积郁的情绪。4.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拥有健康的心理,从个体角度来说,心理健康促进身体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从社会角度来说,心理健康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是精神放松。 精神性,市一中有些人称为“更高能力”的信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训练自己注意哪些好的事情,无论大小;每天为感激抽出一段时间;开发一个好的“记忆”,存放成长道路上的所遇到的仁慈之举与安慰;传递简单的友好表示; 2.宽容。写封 道歉信 ,,跳过一段不友善的时光,与“安全的人”讲话,原谅人而不是事等; 3.做好事。从本质上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直到方针; 4.感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保持自主自信。 再者,从《道德经》的健康之道理解和谐心态的构建。 体悟以“道”致“和谐心态”的理念:营魄抱一——身心合一 少思寡欲——身心清净 名与身孰亲——珍爱生命 以“行”致“和谐心态”的理念:平衡的物欲、权欲观 兼容并蓄 发展和谐 接着,由课程习得压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永久的压力、暂时的压力、简单自然眼里、重要事件压力、长期压力等等都是生活中压力的主要来源。而良性的压力会激励我们成长,适应环境并帮助我们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相反负面影响则会耗尽甚至是毁灭生活力量。 对待压力的处理办法则有: 1.放慢生活节奏; 2.“留心”感激与感恩; 3.量力而行; 4.开怀大笑; 5.学会说“不”的艺术。 然后,谈谈运动健康的促进作用。 1.运动能增加体适能。美国对体适能的解释为:对日常身体需要作出反应的能力,以及有充足的储备能量去对应突发危机。 2.运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疾病。锻炼能预防癌症,锻炼能预防心肌梗塞和心脏病。 3.通过走、跑、爬山、有氧舞蹈、 武术 、水中健身、 球类运动 、骑自行车、健身路径、有氧搏击、有氧踏板操等心血管运动能减肥塑形,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改善生活等。 4.柔韧性锻炼,能最大限度的活动关节能力。通过颈部伸展,肩部伸展,胸部伸展,躯干伸展,腿部伸展来减少活动损伤、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健美塑身、放松身心。 另外,重新认识了科学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中人的身体的各个器官得到最大限度的休息与调整,科学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一整天的高效率身体机能的运作。故常有言说:缺什么不能缺觉。 常见的睡眠障碍缘由的来自于:1. 压力和焦虑; 2.身体上的疼痛; 3.咖啡因; 4.烟酒; 5.药物等。 睡眠的七要素有:减压;冥想;饮食(如睡前一袋奶,不吃刺激性的);睡前半小时 放松精神;(有氧)运动;心态;营养素。故改善睡眠可由这七处开始,加之持之以恒。 此外, 还有就是在生理健康上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每个人都有个生物钟,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通过了解,许多大学生养成的有害健康的生活习惯有:1.饮食不节,饥饱无常,特别是暴饮暴食,在男生中更为多见。2.任凭喜好,饮食偏嗜,营养不均衡。3作息时间混乱,游戏玩乐,昼伏夜出,反常的生活方式,势必扰乱人体的生物钟。等等。 健康的身体是正常生活的前提条件,为此大学生应做到:1.饮食要定时定量,起居要规律有常,学习生活有劳有逸,这样身心才能健康。2.在学习后或闲暇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已经被大量科学实验所证实。3.尽量避免性行为,大学生生理还未完全发育完成,性行为会对健康不利;且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性行为会对学习造成负担。4. 远离毒品 守护健康。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当代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毒品及其危害性,增强抵御毒品的能力,珍爱生命,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最后,在营养理念上也具有认识上的促进作用。 之前就有人主张“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这就是在膳食营养上提出来的一种对健康与健康实现途径的信任是与新体验。 首先我了解到科学饮食“八字方针": “调整”:先吃水果后吃饭 “维持”:高纤维摄入,保证食物多样性 “控制”:控制肉、油、烟 "增加”;增加蔬菜、水果、奶、谷物以及薯类食物 然后,从日常开始从小处着手开始“认真”吃,然健康从“口”中来。 上面这些就是我通过一学期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对我的生活方式产生的改变,和在健康理念的认识上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所拥有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可表现在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运动的促进作用、营养促进作用、抗压能力的促进作用、精神性的促进作用等多方面。

生活方式与健康毕业论文

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奔波劳碌的人,尤其重要。任何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建基於两大原则: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均衡的饮食,能帮助你保持理想的重量,并减低患心脏病或中风的机会。服用市面上的减肥产品,绝对不是保持健美的良方。虽然,这些货品可使你在短期内减去两、三磅赘肉;不过,如果你未能同时纠正自己的饮食习惯,你的重量又会迅速回复昔日的水平。其实,最有效的「keep fit之道」,就是清楚明白导致增磅的原因,和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每个人都会按著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和活动量等需要不同的热量。一个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2000-3000卡路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身体能量的吸收与消耗不平衡,引致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於体内。健康的饮食原则在乎均衡营养(见饮食金字塔)。如果你想有效地减去身上多余的脂肪,要诀是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和多做运动。以下七点饮食之道或许会有助你「Keep Fit」:-多吃复合碳水化合物---饭、面、面包、薯仔和豆类都是热量低、含纤维量高而又容易「饱肚」的食物。人们常误以为吃马铃薯会令人肥胖,其实关键在於烹调方法及进食分量。100克炸薯片比起同分量的烚薯多出133卡路里,而炸过的即食面及用油蒸的饭,都会使食物的热量骤升。改吃低脂食品---新鲜水果和拌了沙律酱的杂果的脂肪含量,可谓大相迳庭。瘦肉、去皮的鸡肉、鲜角、蔬果和谷类食品,花些心思、简单烹调后,都可以做出既不单调又能满足口腹之欲的美食。跟油脂说再见---请谨记:油脂是健美身材的头号敌人,某些生油虽然不含胆固醇,却含大量脂肪,应减少使用。最健康的烹调方法包括炆、白灼、焗或清蒸。坚拒零食的诱惑--戒除宵夜和边吃零食边看电视的坏习惯。不要把家里看成储存汽水或零食的货仓。水果、脱脂奶或梳打饼都是一些健康的小点。不要把孩子吃剩的食物灌进自己的肚里---这样不会令你的孩子长胖,却会为自己添了脂肪。多餐小吃远胜一餐大吃---不吃早餐或午饭,只会让饥饿的感觉推使你吃得更多。此外,细嚼慢咽比狼吞虎咽更能控制食欲。密切留意进展---尝试记录一星期内的饮食,并备注分量和情绪。如果你发觉精神紧张时会按捺不住食欲,那你便应想办法解决问题或减去压力。首先选出较易实践的习惯,订立短期目标和实行办法。例如建立「每天进食两份水果」的习惯,可先尝试订立实行两星期,每天经过公司楼下的水果店时买一杯鲜果汁,和每晚饭后吃一个冰冻的杂果刨冰。当这些饮食习惯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才去改变其他的饮食陋习。健康饮食亦要配合个人口味而适当调整。若要增加钙质的摄取量,我们不会强迫一个从不喝牛奶的人每天喝2杯牛奶,即使每天勉强饮一杯牛奶,这习惯亦难以维持下去。我们可找其他食物补充摄取量,尝试从加钙豆奶和深绿色蔬菜中吸收更多钙质,方能令健康饮食更加长久。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促成的,不要奢望一步登天。若认定健康饮食为生活态度,可从简单处入手,如减少餐后高糖饮品或外出用餐时多叫一碟油菜。每个人对「均衡饮食」的理解都会有些差异,重要是配合个人喜好,慢慢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享受均衡饮食所带来的点点益处。健康生活和运动很有关系.可以说很多疾病都因缺乏运动而产生.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排毒,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更可减低精神压力.运动可增加新陈代谢.因为新陈代谢增加了,身体不易肥胖. 体适能与健康生活 体适能这个名词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体能及适应能力。怎样才算有足够的体适能?最为广泛接受的条件包括: •对日常生活及工作的体力要求应付自如 大家每天生活、工作,未必觉得需要付出任何体力,只有当失去了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例如:自己上厕所、沐浴、穿衣),才惊觉原来身体已如此不济,有人开始需要别人协助自理,或要入住护理院。•能充分享受余暇活动的乐趣 每个人所享受的活动都不同,一个爱远足的人的体适能未必好过一个爱打哥尔夫球的人,但如果一个爱打哥尔夫球的人,未打完一局,已经累得要弃权的话,他就没有足够体适能来享受打哥尔夫球。•能应付突发事件 突发的事件可能只是日常发生的小事,例如在街上滑倒,有人可以立即扎马不让自己跌倒;有人跌倒后能即时抓起身,拍拍裤管再继续上路;亦有人跌倒后骨折,之后要住好几日医院,当然最后一类人士的体适能是不足够的。一般而言,有助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体适能指标有以下几方面: ‧ 对日常生活及工作的体力要求应付自如大家每天生活、工作,未必觉得需要付出任何体力,只有当失去了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例如:自己上厕所、沐浴、穿衣),才惊觉原来身体已如此不济,有人开始需要别人协助自理,或要入住护理院。 ‧ 能充分享受余暇活动的乐趣每个人所享受的活动都不同,一个爱远足的人的体适能未必好过一个爱打哥尔夫球的人,但如果一个爱打哥尔夫球的人,未打完一局,已经累得要弃权的话,他就没有足够体适能来享受打哥尔夫球。‧ 能应付突发事件突发的事件可能只是日常发生的小事,例如在街上滑倒,有人可以立即扎马不让自己跌倒;有人跌倒后能即时抓起身,拍拍裤管再继续上路;亦有人跌倒后骨折,之后要住好几日医院,当然最后一类人士的体适能是不足够的。一般而言,有助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体适能指标有以下几方面:‧ 身体组合身体的组织大致上可归纳为:肌肉、脂肪、骨及其他(主要是内脏)。身体组合是指这些组织在一个人体的相对比例,通常以百分比为单位。脂肪的百分比尤其重要,因为现在我们知道,如果体重超标,但只要脂肪百分比适中,是不会增加将来患病的机会。它是比体重更可靠的健康指标。‧ 心肺耐力身体的所有组织都需要氧气才能正常运作,肺部负责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再由心脏把氧气运到其他组织消耗。心肺耐力不足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未必有徵状,但遇到突发事件,例如要突然追巴士的话,肺心功能不能应付突然增加的负荷,引致身体组织缺氧甚至坏死。‧ 柔软度关节可活动的幅度愈广,柔软度愈高。每个关节结构不同,所以不可以互相比较。基本上,关节能舒适地在应有的范围内活动,就有足够的柔软度。肩膀是其中一个随年龄增加,而柔软度容易下降的关节,俗称「五十肩」。‧ 肌耐力肌耐力是指肌肉持续收缩而不觉疲劳的能力。长期要保持一个姿势工作(例如终日坐著打电脑),亦是肌耐力的考验。肌耐力不足的话,容易感觉腰酸背痛,需要复完的时间也较长。‧ 肌力肌力是肌肉可产生的最大力量,它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抱起婴儿、买菜回家、搬动文件、上落楼梯等等,都需是有相当的肌力才能完成。以上各项对增进健康有益的体适能指标,每一项都同样重要,可是通常不能靠单一种运动去改善全部,例如跑步对改善心肺耐力及身体组合作用较大,但对柔软度、肌力及身体上肢的肌耐力作用较少,所以最好是轮流做些其他的运动如举重、瑜珈等,才能全面提升体适能。

健康行为: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如充足的睡眠、平衡的营养、运动等。健康行为不仅在于能不断增强体质,维持良好的心身健康和预防各种行为、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而且也在于它能帮助人们养成健康习惯。因为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生多与行为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而且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最终都可找到行为、心理因素的相关性,通过改变人的不良行为、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习惯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可见,健康行为是保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关键所在。

依据1978年WHO阿拉木图宣言中健康概念,健康应包含四个层次:

①生理健康;②心理健康;③道德健康;④社会适应健康。

①健康行为应概括人的身、心、社会方面均健康时的外在表现。比如,躯体健康的人,行为反应灵敏,活动精力充沛;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活动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力,思维言语符合理性,精神面貌正常;社会健康的人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②健康行为要求不影响自己、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比如一个基本符合身、心、社会健康的人,其诸方面的行为都在常态水平及正向方向上;

③能及时准确感受外界条件的改变,正确调整自己的行为。人处于不断变化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的情况下要以相应的行为对外界条件发生反应。

根据以上的概念和含义,健康行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①有利性:即行为表现对自身、他人、环境有益;

②规律性:如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③符合理性:即行为表现可被自己、他人和社会所理解和接受;

④行为强度在常态水平及有利的方向上,如语言表达行为、情绪行为、工作行为等;

⑤行为同一性,表现在外在行为与内在思维动机协调一致,与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冲突;

⑥行为整体和谐性,即个人行为具有的固有特征,与他人或环境发生冲突时,表现出容忍和适应。

在932名被调查者中,只有96人每周都固定时间锻炼,68%的人选择了“几乎不锻炼”。这极易造成疲劳、昏眩等现象,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人在有病时自己买药解决,有1/3的人则根本不理会任何表面的“小毛病”。 许多上班一族的疾病被拖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一些疾病被药物表面缓解作用掩盖而积累成大病。

932人中,有219人从来不体检。

随着工作节奏加快,吃上符合营养要求的早餐已经成为办公室白领的奢求。被调查者中,只有219人是有规律、按照营养要求吃早餐的。不吃早餐或者胡乱塞几口成为普遍现象。

有超过41%的办公室人群很少和家人交流,即使家人主动关心,32%的人也常抱以应付的态度。在缺乏交流、疏导和宣泄的情况下,办公室人群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

在上班时,超过7成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外出办事外,几乎常年窝在空调房中。“温室人”的自身肌体调节和抗病能力下降。

被调查者中,有542人的工作习惯是一旦坐下来,除非上厕所,就轻易不站起来。久坐,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引发很多新陈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坐姿长久固定,也是颈椎、腰椎发病的重要因素。

有超过6成的人经常不能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另有7%的人经常失眠。

31%的人经常每天使用电脑超过8小时。过度使用和依赖电脑,除了辐射外,还使眼病、腰颈椎病、精神性疾病在办公室群体中十分普遍。

有超过1/3的人不能保证按时进食三餐,确保三餐定时定量的人不满半数。

健康重于泰山——健康是易碎品,健康是第一财富:卫生部的报告称,15年间,我国的患病人次数增加了20%,疾病经济负担增速超GDP。2005年我国疾病总的经济负担为万亿元,而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万亿元,疾病经济负担相当于GDP的。与1999年相比,2005年疾病经济负担增加了倍,同期GDP则只增加了倍。2010年,全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高于国际上至的水平。201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共计亿人次,连续6年增加。在2001年时,医疗费用负担个人支付(全国平均)要占到60%,尽管到2011年时个人支付下降到,但仍有“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的阴影在。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比重降低到15%至20%,才能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卫生部发布《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中显示,去年公立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元,其中药费为元,检查治疗费为元,占医药费用的比例分别为和。具体来看,药费和检查治疗费分别从2007年的元和元,增加到2011年的元和元。在住院费方面,2011年公立医院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为元,其中药费元,检查治疗费用元,药费所占比重连续两年下降,检查治疗费用占比则连续3年上升。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我们究竟从经济增长中收获了什么?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带来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健康状况,赢得了世界,失去了自我,拼命挣钱有多少意义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不用透支健康、透支未来?过去30多年,我国人口疾病死亡模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及其相对死亡比大幅度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及其相对死亡比迅速增加。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全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已经占到了因病死亡总数的80%以上,而这些慢性病多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如中国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蔬菜与粮食摄入量不足,肉类摄入过量从而导致了很多的慢性疾病,全国超重人口已经超过3亿,而肥胖人口也超过1亿。【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生命是一场不停向空中丢掷五个球并努力不让它们落地的游戏。这五个球分别为: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心灵。其中,只有工作是一个有弹性的橡皮球。而家庭、健康、朋友和心灵四个球是用玻璃做成的易碎品。一旦失手,留下的是无法挽回的损坏,难以复原。这四个玻璃球中,健康是1,其他的球又均为1之后的一个个0。没有健康这个1作保障,再多的0都只是0。【马戏团的小丑玩球,总是笑着下舞台,我们可别哭着提前离开人生舞台。】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几个方面:1、营养全面均衡: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合理的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均衡膳食包括:A、控制总热量,每餐以八分饱为度,每日总热量控制在30千卡/千克体重左右;B、减少动物脂肪和甜食的摄入,增加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富含钾、镁食物的摄入;C、多进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D、减少钠盐的摄入。2、有规律而适量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是消除疲劳的另一个要素。体育锻炼贵在坚持,重在适度,至于运动项目不必强求,应因人而异。3、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除了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勤理发、勤洗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卫生习惯外,还要自觉养成不吸烟、不饮酒、多喝茶的良好健康习惯。4、学会自我心理调整:“欢笑使人少,烦恼催人老”,“多愁必有病,多病必短寿,若要想长寿,切莫多忧愁”。这两句谚语说明,做好自我心理调整,也是健康行为的重要一环。

  • 索引序列
  • 生理健康方向毕业论文
  • 健康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方向
  • 心理健康方向论文题目
  • 小学生体质健康方向论文范文一
  • 生活方式与健康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