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音乐心理学论文文献

音乐心理学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音乐心理学论文文献

在写作音乐论文过程中,正确地标注以及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不仅关系到音乐论文的质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态度。下文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付娜. 儿童 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 河南大学 2014

[2] 王扬扬. 唐代教坊考述[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3] 王珣. 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4] 汪怡帆.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5] 张倩. 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6] 杜化丽. 《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7] 刘欢. 义务 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 贵州师范大学 2014

[8] 李建荣. 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9] 桑玉婷. 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1] 王越. 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2] 陈兆君. 钢琴即兴演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3] 柴森.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 河北大学 2014

[14] 孙近钧. 新乡市小学生管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与途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5] 陈晓静. 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16] 王哲. 临清时调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17] 徐忠奎. 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特征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18] 栗晓洋. 民间音乐-西平大铜器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19] 于琼芳. 河南浚县庙会中“踩高跷”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1]郝红英。九十年代中国 文化 中的怀旧倾向[D].华南师范大学 2002.

[2]郑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

[3]刘可欣。流行音乐研究[D].北京大学。2003

[4]张婧。论大众文化中的怀旧情结[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贾永平。审美中的怀旧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6]王志辉。“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价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7]郭星星。大陆校园民谣与台湾校园民歌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8]王耀宗。中国当代校园歌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9]张秀娟。大众传播语境下流行歌词的古典回归[D]福建师范大学。2012

[10]魏蕾。唐宋诗词在现代流行歌曲中的潜行与显现[D]中南民族大学 2012

[11]丁洁。电影音乐类型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

[12]王丽娟。大众审美情趣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D]陕西师范大学,2010

[13]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4]王黎。流行音乐与文化消费[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

[15]吴磊。关于中国流行音乐与大众传媒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4

[16]李广平。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特征[J].北京:词刊。2004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赵玲玲。《文学与怀旧--论民族记忆的艺术传承》[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4][苏]列。谢。维戈茨基着,周新译《。艺术心理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5]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6]杜洪泉。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概论。[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7]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

[8]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9]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0]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1]孙蕤。中国流行音乐简史[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12]陶辛。流行音乐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13]周志芬,赵一萍。 音乐与戏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

[14]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15]陶东风。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1. 2017年音乐论文文献

2.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3.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4. 音乐方面论文综述范文

5. 艺术类论文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论文篇1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创新 摘要:在德智体美教育的全面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得到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创新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学;教学措施 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也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走出偏重于知识灌输、专业技能训练的误区,转为对学生兴趣、素质、能力、个性的全面培养。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注重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创新音乐教育方法。 一、树立创新音乐教学意识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教学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评价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发展和创新,及时的了解并汲取新的知识,探索新 教学方法 的运用,重视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用音乐的动作和音乐的语言向学生传递音乐美感、音乐情感和音乐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音乐教学素材 目前,由于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课本以外优秀的音乐歌曲层出不穷,有的作品学生很是熟悉,也有的作品学生很是陌生,教师可自行补充教学素材,可以多教授学生感兴趣又比较熟悉的音乐歌曲。例如:优秀儿童频道中的主题曲《大风车》或者 其它 脍炙人口的歌曲,如《蔬菜歌》、《灰姑娘的梦》等作品,既好听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利于学生体会歌曲蕴含的情感和崇尚真善美的世界。会器乐的老师还可以把吉他、口琴、小提琴等乐器带入教室,给学生演奏助兴,为音乐教学素材又注入学生喜欢的一抹色彩。又如,在教授《森林的歌声》一课时,学生为歌曲伴奏环节,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元素为歌曲伴奏,借助森林动物的各种形象,让学生在角色板眼中进行音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教学,接着让学生读一读书中“布谷鸟”和“青蛙”按节奏标记的叫声。这样,巧妙地加入自创伴奏,更利于学生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 三、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 唱歌 曲,一般是教师先范唱,然后,再逐句教唱学生,通过反复教唱,达到会准确演唱歌曲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既单一又缺少创新性。笔者认为,音乐学科本身就是需要欣赏和体验的艺术,在音乐艺术的聆听体验之中,让小学生得到启蒙,从而感兴趣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音乐教学教唱歌曲环节中,可以让学生以听觉为中心,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丰富情感,掌握基础的 乐理知识 。例如,在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时,这首曲子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无限的慈爱和真挚的母子之情。教学中,先欣赏音乐,在体验音乐中引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反复聆听后,学生已基本能哼唱旋律,师生展开交流探讨:(1)“这是一首怎样情绪的歌曲?”(可以从作者抒发的情感、音乐的节奏等角度去思考)(2)“从这首歌当中体会到了什么?”交流完毕,让学生带着情感再次复听,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感受真挚的母爱和轻轻的扶慰,最后,舒缓地演唱这首歌曲。又如:在教授《重庆小景》一课时,让学生反复观看课件中关于重庆的一些照片,比如朝天门,解放碑等夜色,并结合重庆自然特色,如小桥、流水、等美丽的画面,充分领会音乐背景,欣赏完后,反复播放歌曲的同时,可让学生用重庆方言朗诵歌词片断,感受巴渝音乐浓郁的风格特征和重庆方言的独特韵味。以这样聆听、体验音乐的方式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课堂,走进音乐世界。 四、有效应用多媒体进行创新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贯彻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不断激发探索精神,善于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创新性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制作与教材配套的音效动画,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学习,全面开辟学生的多项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达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 总之,创新教育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要求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音乐的艺术特性、情感特性,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陶醉在艺术活动的欢娱之中,学习音乐的过程即是对艺术乐趣的追求过程,这一优势是音乐学科独具的。在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遵照创新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优势,致力创新音乐教育的新方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松.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措施探微[J].教育,2016(9):00019。 [2]刘慧.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2):00034。 [3]陈洪珍.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研究[J].北方音乐,2014(8):161。 音乐教育论文篇2 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德育寓于音乐艺术美之中,充分挖掘和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音乐教育,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可望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德育功能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和实践,体验感受音乐,发展自身的音乐能力,而不光是单纯的培养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育“人”而非仅育“才”是普通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德育的“德”字的本义“道德”或“品行”。“德”也是一个人的品格和价值观。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德的活动。音乐教育与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者互相辅助、密不可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音乐教育通过生动的音乐艺术方式,寓德育于音乐艺术教育之中。蕴含伦理道德内涵的音乐作品,能使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表现 学校音乐教育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莫过于乐”,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都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笔者从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这三点展开论述: (一)以乐辅德 音乐德育的功能,从古到今倍受重视,无一不以音乐作为滋养,浸润心灵。音乐运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都很大。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寓德育于音乐教育之中显得尤为重要。 1.以乐引情,抒发情怀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激发人的崇高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流畅优美的旋律、鲜明清晰的节奏、真挚完美的情感、和谐完整的结构、清新质朴的音乐风格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极具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鼓舞着整个民族,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每当给学生范唱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心里总涌动着一股暖流,心潮澎湃。音乐家郑秋枫用行云流水的音乐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歌词勾勒出中国大地春华秋实、山海壮阔的雄伟景色。学生透过老师洋溢着激情的脸和深情的歌声,深深被打动了,歌词“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抒发了豪迈的爱国情怀,感人肺腑、震撼心灵。又如《再唱山歌给党听》、《浏阳河》、《龙的传人》、《国家》、《中国人》等,这些歌曲洋溢着对中国共产党、人民领袖、新中国、社会主义热爱之情。学生在聆听、歌唱时,感受激情的旋律、品味歌词的内涵,内心的情感得到丰富和滋养,进而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2.以歌励志,乐学善思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 文化 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音乐素养和情感态度,形成乐学善思的品质。五年级的《红星歌》是七十年代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课前,笔者让学生在家上网观看这部经典电影,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通过预习,了解历史,积淀人文知识。课堂上,教师通过挖掘歌曲音乐要素中的节奏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节奏在表现歌曲情绪的作用。 通过原谱与把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改为八分音符节奏型的 歌谱 作对比,在演唱中感受到附点音符更能贴切地表达小主人公潘冬子加入红军的激动心情。接着又让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了重音、f、渐强等记号,对表现歌曲有何作用?有的说:表达了潘冬子立志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有的说:让歌曲更加雄壮有力,精神更饱满。在 学唱歌 词时,又让学生思考: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为何还要学这首歌?“闪闪的红星传万代”传承的是什么精神?引导学生边学边思考,形成乐学善思的品质。 3.以曲为媒,凝神聚气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唱是多声部演唱的歌唱艺术,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情感,它通过多种题材、体裁,以音响为表现手段,抒发情感,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笔者曾指导学生参加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小学合唱节比赛的训练,为使所有学生所发出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不厌其烦地示范、讲解、并逐一辅导,让学生努力做到个人的发声与整体的发声揉为一体。在一次次的磨合中,学生慢慢懂得了声部间彼此合作的重要性,注意力高度集中,听从指挥,努力达到各声部之间均衡和谐,创造至善至美的境界。经过角逐,最终荣获了广州市总决赛特等奖的殊荣。可见,凝神聚气的团队精神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二)以乐促智 智力是在认知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 记忆力 、 想象力 和思维能力。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古今中外名人如孔子、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音乐对于他们的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1.开启心智,想象创造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使人们在头脑中产生想象而获得听觉形象。三年级《音乐中的小动物》的教学内容为欣赏一组以小动物音乐形象为题材的歌(乐)曲。在欣赏管弦乐曲《公鸡和母鸡》中,让学生充分熟悉主题音乐后自由创编表演动作。当听到母鸡报蛋声的主题音乐,有的学生蹲下身子、张开手臂随乐曲扇动着,有的摇摆着身体神气地转着,有的曲着手臂一张一合模拟母鸡的翅膀拍打着,形态各异。当听到公鸡报晓声的主题音乐,学生变换了动作,或伸长脖子引亢高歌、或在嘴巴前张开手掌做出小喇叭的模样叫着、或是左手放在头顶模拟鸡冠、右手伸展在体侧模拟公鸡漂亮的羽毛,创意十足。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下,学生随着美妙的音乐尽情表演,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编中得以培养。 2.训练听觉,促进记忆 记忆,是过去 经验 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记忆就无法学习,离开记忆,人的复杂心理活动不复存在,知识经验无法积累。音乐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这种能力是指人经历听音乐的过程,对音高、音强、节奏、音色等所形成的音乐在头脑中有所反映、再现,从而产生了音乐记忆力。音乐教学活动都以聆听为前提,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会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并促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跑调(音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原因就是记不住音高。教学中发现,听音模唱能帮助记忆音高解决音不准的问题。刚练习时每次听一小节单声部旋律,如:①135-||②1b35-||③246-||④2#46-||然后凭记忆用lu音哼唱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原先唱不准的学生基本能唱准了。于是听唱两小节,之后听唱四小节,记忆力强的学生听唱音程、和弦。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内心听觉能力和记忆力明显增强了。 (三)以乐怡性 1.高雅审美,唯美至善音乐作品之所以具有感染力,是因为它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蕴含在作品中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审美因素能激起听众的审美感情。小学音乐教材的歌(乐)曲或表达孩子们的心声,或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百听不厌,百唱不烦。欣赏教学中,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奔放热情的旋律、明亮高亢的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曲调,可使学生联想到生气勃勃大自然景象,抒发美好欢乐的心情。名曲《二泉映月》哀伤的曲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的不幸和那份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欣赏《 春节 序曲》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跟随明快的旋律做着敲锣打鼓的动作表现人们在节目里热闹欢腾、载歌载舞的场面。欣赏这些音乐文化精萃的作品,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修养、审美情趣会越来越高雅。 2. 才艺展示 ,自信阳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因此,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自我表现机会,给予自由发挥的舞台恰恰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的好办法。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其心理素质与思维力、抗挫力、行为力等。音乐教学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歌唱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长为其提供表演的机会。如:识谱能力强的学生示范演唱旋律,节奏感强、拍子准确的学生指挥全班歌唱,声音美、表情好的学生带唱歌词,竖笛音色美、指法准确的学生为歌曲伴奏,以点带面,激发全体学生的表演热情。在分组练习时让他们与性格内向、表演能力弱的同学合作,帮助同学克服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因素,增强自信。久而久之,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从一点一滴中培养出来了,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实践证明:经过长期音乐熏陶的学生,其性情、精神、气质以及思想意识、 思维方式 乃至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能让其一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发挥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的美育功能,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杨九诠.学生发展素核心素养三十人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彭小虎,王国峰,朱丹.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戚万学.国家精品课程系列教材:学校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音乐教育论文篇3 试论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摘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诞生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它既是当今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本文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和表现形态入手,浅析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打造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内在基础、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这三个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如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客观上促使了世界各地文化多元化浪潮的兴起,同时也促进了各种异域文化的大融合。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领域,不论是不同阶段的音乐教育,还是音乐的具体表现形态,都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一方面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和表现形态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属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分支,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又起源于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结构、成分日益复杂,信息交流沟通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各种文化形态更新、变化加速,新兴文化形态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教育必须帮助性别、种族、宗教、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学生平等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主流文化以及亚文化,以此既能获得在主流社会生存的能力,也能获得在本民族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这就是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广泛接触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音乐作品,感受各类异域风格的音乐特色,从而拓宽音乐审美视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掌握音乐的本质和深层次内涵。在表现形式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和音乐审美观,以平等的心态和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厚此薄彼,疏忽怠慢亚文化音乐形态;其次需要在传统的音乐教材和教学内容上增加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和学术视野;再次需要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形态之间自由探索、创作,通过实践深化学生对不同音乐形式的领悟、理解;最后需要通过更多的音乐艺术交流和实践来夯实学生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基础,如座谈、访谈、采风、汇演等。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内在基础。 我国的民族音乐本身就具有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特征,56个民族的音乐艺术共同构成了我国多元民族音乐文化,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本来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的现实中,我国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一直都存在主流与边缘的区别,这是由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是要求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主流与边缘的音乐形态,从内在保证了多元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可能性,也奠定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良好基础。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影响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又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土壤和平台,可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思想上主张、鼓励受众体验不同民族音乐艺术的魅力,在现实中又以实际教育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民族音乐,这就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种系统化、概括性的音乐教育,它将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加以 总结 、提炼,然后传授给学生,这就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劲。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增强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任何一种民族音乐文化,只有充分融入了社会,获得受众的喜爱和支持,才会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也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使学生甚至民众以更宽广的艺术胸襟和更丰富的审美趣味,来对待不同民族的音乐以及音乐文化,使得人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建立一致的音乐价值观,获得同样的情感熏陶和共鸣,进而共享一种音乐文化,拉近了不同民族音乐受众的心理距离,强化了不同民族人民的认同感,也就强化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让各种类型和形态的民族音乐文化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这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三、结语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学生甚至民众开辟了新的音乐视野,丰富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力的内在基础和外部环境,可以说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值得广大音乐教育者仔细学习研究,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于新洁,乌尔茜娅.多元文化主义视野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37-140. [2]魏韶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265-266. [3]周干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119-121. 猜你喜欢: 1.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 2. 关于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3.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4. 有关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5. 浅谈音乐教育论文 6. 音乐教育系毕业论文

音乐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音乐可以通过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个人情绪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使个体维持心理健康。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音乐与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

[摘要]音乐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音乐可以通过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个人情绪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使个体维持心理健康。国内音乐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显著的缺陷,例如过于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对课外音乐活动重视不够以及课程单一和缺少变化,这些都阻碍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鉴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音乐与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未来的音乐教育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缺陷入手,推动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 心理健康 措施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国家各界人生的普遍关注,而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跳楼事件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变得更为紧迫。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2009)专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五个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指出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多角度,多层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音乐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缓解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的证实。时敏和于惠敏蚌(2000)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他们让学生参加了为期一年的音乐教育,其中包括声乐、器乐、音乐艺术欣赏、审美教育等活动,结果发现这些活动可以明显的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Wong等人(2001)的研究也发现,听30分钟音乐可以明显的降低个体的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国外心理学家Delucia和Gellman(2007)通过音乐作为一种干预手段,结果发现音乐可以极大的缓解离婚家庭中儿童的焦虑和抑郁,并且这种效果会持续到干预结束的三个月后。

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Harter和Buddin (1987)认为,年幼的儿童很难通过语言识别和表达同时存在的两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诸如父母离婚等情景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父母离婚,儿童既会感到悲伤,也会觉得是一种解脱(大多数离婚的家庭之前就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对于儿童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感,音乐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释放。Gladding(2005)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语言的匮乏和个性原因,非言语的治疗方式往往比“谈话疗法”更有效。

二、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那么音乐是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呢?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音乐使人放松,从而促进了心理健康。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律,当音乐的节奏和这些节律相吻合时候,就会使人放松(Saoerston,1995)。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处于紧张的生活状况之中,因此放松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音乐都可以使人放松;使人放松的音乐应该大致符合以下要求:小于心跳的节奏,音乐节律变化较小;音乐中可以包含弦乐,长笛,吉他等,最好是旋律优美的协奏曲(Robb,Nichols, Rutan, Bishop, & Parker, 1995)。音乐还可以促使个体分泌有益于放松的物质来促进心理健康(曹理等,2000)。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通过音乐来放松自己。

第二,音乐通过表达和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来促进心理健康(詹薇,2004)。音乐起源于很久远的人类社会,其最初就是为了抒发情感,发泄情绪;音乐被称为“情绪的语言”。心理学家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释了音乐是怎样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周世斌,宫正,2007。他们认为音乐提供的刺激使“本我”得到满足。“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强有力的,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驱力和生存驱力(林崇德,2002)。当本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紧张的状态,滋生焦虑的情绪;而本我需要的满足则能够消除紧张状态是个体产生快乐。心理学家还认为,获得音乐欣赏和表扬的技能,同样还能满足“自我”的需要;“自我”属于认知,协调和掌握社会技能的那部分。音乐通过文化和审美的交融则可以使“超我”得到满足;“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第三,音乐通过促进人际关系来维持心理健康。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个人健康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我国心理学家佐斌(199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由于人是社会群居的,所以天然倾向于同社会中的他人取得和谐,音乐艺术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起聚合作用,推动人际关系趋向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熟悉的歌曲,如周华健的《朋友》,张学友的《祝福》等,总是出现在大型毕业的联欢会,或朋友饯行的告别会上,这些旋律既能打动我们的内心,又可以促进了朋友之间的友情。

三、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第一,课堂活动为主,弱化教化功能,强化情绪抒发。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太过于强调教化功能,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活动。《乐记》记载,“乐也者,圣人子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建国以来,音乐教育常常用来抒发爱国情感,表现革命的理想,无视个人对音乐的需要和音乐对个人情感的满足。其实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就注意到了音乐对人类情感的满足作用。他在《乐论》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子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虽然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可以满足情感需要,促进心理健康,但可惜的是这种思想没有得到重视。

要弱化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强调其对情感满足的作用,就需要在教材的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音乐教育中减少意识形态的内容,引入流行的元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流行音乐是指一切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的通俗的大众化的音乐。王震宇(2009)认为,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当引入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自我,易于沟通交流,引起共鸣,且与时代紧密相联,内容通俗易懂,对那些了解音乐理论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学习、演唱或演奏起来比较容易。当代中学生处于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的气氛之中,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很好的抒发压抑内心的紧张和抑郁情绪。

第二,课外活动为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现在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室里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这种形式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在坚持课堂活动为主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而且要突破以往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以往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群众性教歌活动、歌咏比赛、专题音乐欣赏讲座、综合性音乐比赛、音乐会和校内音乐社团等。这些传统的课外音乐活动都比较正式,参与的学生有很强烈的受限制的感觉,不能很好的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绪。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非正式主题和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以往学校的歌咏比赛等都与革命和爱国主题紧密相连,如校内红五月歌咏比赛,歌咏比赛;开展此类活动虽然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但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在今后的课外音乐活动中,可以放宽对主题的要求,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只需要进行较少的监督和管理,但不宜在主题上限制过严。另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如卡拉OK比赛,自组乐队等。这些形式是学生所喜欢的,可以让他们挥洒青春,释放自我,也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三,课程和活动的安排应该更具有针对性。目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和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变化性比较小,没有考虑到社会事件的发生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当发生社会重大事件时,为了缓解这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可以举行一些特殊的音乐活动,来释放个体的情绪。例如在大地震以后,中央电视台就举办了赈灾义演活动,一方面可以为灾区人民筹措资金,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国人悲伤的情绪得以释放。在国外,教堂也履行相似的职责。当发生恶性社会事件,如校园枪击案等,人们可以在宗教音乐中寻求安慰。在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重大社会事件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增加,在这些事件发生以后,学校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音乐活动来应对这种重大事件的影响。此外,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也可以结合起来。当学生面临一些重大的个人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家人去世等,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特殊的小型活动来帮助学生应对危机,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1]DeLucia-Waack ,., & Gellman, . (2007). The ef?cacy of using music in children of divorce groups: Impact on anxiety,depression, and irrational beliefs about divorce.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1(4), 272 282

[2]Gladding, S. T. (2005). Counseling as an art: The creative arts in counseling (3rd ed.). Alexandria,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3]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25(9): 401-402.

[4]周世斌,宫正.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和分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5]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时敏,于惠敏蚌.音乐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 21(4): 29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音乐与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000字

音乐心理学论文

音乐表演存在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音乐表演存在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音乐表演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由艺术本身特点决定的,是音乐艺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进行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音乐表演成果和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问题属于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音乐表演的心理问题涉及到表演者对音乐本身的理解,表演人员的天赋问题、演奏天赋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当音乐表演者出现心理问题,仅仅依靠自身是无法有效克服的,需要专业导师进行引导,使其走出心理误区,继续探索音乐表演艺术的内在规律。文章就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音乐表演;心理问题;对策;

引言:

音乐表演是艺术领域中一朵美丽的花,能够给大众带来不同的体验,满足大众对音乐艺术的需求。在音乐表演中,表演者的心态会直接影响表演的效果,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表演心理才能帮助表演者实现最优表演效果。在实际音乐表演中,经常会由于表演者的心理问题导致表演效果不理想,因此加强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表演心理内涵

音乐表演心理是对表演者心理素质的一种直接反映,表现为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的心理状态,是表演者的一种心理活动。音乐表演是对艺术的再创作,是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和重构再现的过程,音乐表演的效果会受表演者心理影响,表演者的心理则会受到其自身技能熟练程度以及对环境刺激反应的影响。音乐表演心理包含了表演者对音乐各方面的感知,如对音乐的感觉、音乐想象、情感表达等等,这些都对提升表演效果,凸显艺术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体来说,音乐表演心理就是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过程中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例如初登舞台的表演者,经常会产生胆怯的心理,这是情绪紧张在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反应,比如心跳加速、呼吸失调、肌肉群僵硬等等。而经常登台的表演则能够有较强的适应力,会在表演的过程中尽情发挥,进而奉献创造性的表演等。

二、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

(一)音乐表演中存在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音乐表演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表演的正常进行,是指表演者在心理层面上出现焦虑、畏惧、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状态。表演者这种心理问题一般会与摄像镜头、直接面向大众表演等原因有着直接关系,由于心理上的焦虑和畏惧,如果表演者往往无法顺利进行表演。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当中,表演者预期无法得到实现,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产生恐惧的心理。音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烦躁、手脚不协调、面部表情僵硬等表现,这些都会影响表演活动的正常进行。音乐表演焦虑心理,不仅会出现在一般群体当中,在一些艺术家身上也会出现,甚至在一些有较高造诣的艺术家上也会出现。焦虑心理问题的出现会使音乐表演者产生烦躁心态,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无法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因此表演的效果往往也达不到预期要求。

(二)音乐表演中的消极心理

音乐表演心理关系着表演者投入表演的积极性,是对音乐表演活动呈现出的音乐情绪状态。音乐表演者往往存在着消极心理,直接表现为表演者对音乐表演活动不主动不积极,由于外因或内因影响产生的不利于正常表演的情感,包含忧愁、悲伤、紧张、恐惧等等。比如有些表演者会在一些伤感的音乐环境中,产生悲伤情绪,但是找不到发泄出口,进而在表演过程中产生消极的表演行为,影响音乐表演的效果。对同一音乐表演者来讲,不同表演心理会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消极心理导致表演者产生消极心理,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积极心理则能够使表演者充满自信心,进而在表演过程中超常发挥等。一些表演者虽然在表演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是在实际表演者仍旧容易产生消极心理,无法积极投入到表演当中。

(三)音乐表演中存在的退缩心理

退缩心理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状态,退缩心理的持续性会影响表演者的积极性。比如在音乐表演中,一些表演者会在登上舞台时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产生质疑,并在思考中越来越缺乏自信,不断否定自己,最后在实际表演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进行音乐表演时,需要表演者全面掌握和理解音乐作品,然后主动表现出来。但是退缩心理的出现,会使其害怕参与表演,也会出现表演者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怀疑自己是否能顺利表演完成等情况。这些都不利于表演的进行。音乐表演过程中,无论是想要表现出快乐的、悲伤的还是婉转的,都需要表演者先有自己的体验,然后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表演当中传递给大众,引起大众的共鸣,这样才能取到良好的表演效果。但是音乐表演中的退缩心理总会在表演中的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合形成,持续跟随表演者,进而影响到表演者正常水平的发挥。表演者的这种退缩心理,不仅仅与表演者的个性有关,也与表演者对作品的.掌握程度、实际表演能力以及表演环境等因素有关。

三、音乐表演中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音乐心理知识储备

音乐心理学包含音乐感、音乐记忆、音乐才能以及音乐创造等多方面的知识[1]。开展音乐表演需要表演者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表演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提高表演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加强音乐心理知识储备,能够帮助表演者掌握音乐表演中的各种心理,针对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及时自我调节,进而回归到舞台当中,主动且积极地参与音乐表演活动。除了要注重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储备的增加,还需要注重培养表演者健康的表演心理,让表演者对音乐表演心理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树立正确的音乐表演思想,用思想决定行动,逐渐消除表演者的恐惧心理、退缩心理等等,对表演心态及时加以调整进而更主动地投入到实际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表演的效果。

(二)提高表演者自信

音乐表演中表演者的自信是取得表演成功的重要因素。表演者具备充足的自信才能在表演的过程中游刃有余。音乐表演是表演者通过音符传达形成与大众心灵上的共鸣的过程,因此在实际表演中,表演者首先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与作品需要传达的思想结合起来,明确自身在舞台表演中应如何表演,将这种心灵以及思想上的共振传递到观众心灵,进而完美地将作品内涵和意境表达出来[2]。要提高表演者的自信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培养,一个是通过不断的专业训练提前做好准备,无论是具备良好经验的艺术家还是初登舞台的音乐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时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在登台之前熟练掌握表演技巧,才能在表演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在日常训练时应及时发现表演者的不足并加以纠正,在碰到困难时应做好技术上的引导,通过不断学习和模仿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树立自信。在进行表演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反复练习将表演技巧与情感融于作品当中,不断提升表演自信;其次,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会受到各种内因或外因的影响,当心理承受压力时便会产生各种情绪。因此表演者应学会对自身的情绪有效调节,特别是一些不良情绪,在实际表演中呈现出正确的心理情绪,进而发挥出最大潜力。

(三)端正表演态度

音乐表演中,表演者应为自己的艺术表演负责,端正自己的表演态度,不存在侥幸心理,也不对自己表演效果有过高的要求。不同的表演态度会形成不同的表演结果。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在实际表演中表演者应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表演,将表演当做严肃的事情,将每一次的表演都当作重要的表现,将自己的才能在舞台上完美地表演出来,争取在每一次表演中都能进最大努力正确良好效果,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四)增加实践演出锻炼

增加表演经验能够提高表演者在突发状况中的应对能力,最大化降低现场失误程度[3]。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应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可以利用录像机拍摄和回放,找出自己在表演中的不足,也可以在家人朋友之间进行表演,增加表演经验;经常参与公众表演实践活动,消除表演中的不良心理问题。音乐表演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与表演中的舞台实践经验紧密相关,表演中参与的实践活动越多,形成的表演心理问题就越少。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应积极参与公开音乐表演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践积累经验,在每一次的实践过程中调节自己的心理,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善,提高应对各种环境的能力,用正确的心理去面对每一次的表演,进而提升音乐表演的质量。

四、总结

音乐表演是对音乐的在创作活动,想要在舞台中取得良好的表演效果,表演者不仅需要具备高扎实的表演技能,还需要拥有个人艺术风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其中表演者的心理对音乐表演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涉及到了表演者的舞台天赋,需要通过专门教师的有效引导,以展示优秀表演为目的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表演技能,通过两者的协调统一,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能力,完善自身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纪开.浅述音乐表演中的几个心理问题[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课程改革[C].2018:2.

[2]赵菲.浅谈音乐表演心理素质——以声乐表演中“怯场”为例[J].黄河之声,2018(9):101-102.

[3]李爱梅.音乐表演中的几个心理问题分析[J].戏剧之家,2020(8):70.

从三次研讨会看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趋向 论文关键词:音乐心理学发展趋向论文摘 要:本文主要就我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向,对我国音乐心理学未来研究的走向做一个简单的勾画。 2002—2009年期间,分别在北京、广州、上海举行了三届音乐心理学研讨会,从三次研讨会来看,中国音乐心理学科在不断地进步,并且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本文立足于此,展望21世纪,对我国音乐心理学未来研究的走向做一个简单的勾画,展望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趋向与现实意义。 回顾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将发生重大变化,音乐心理学将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趋向之一,注重理论思辨,形成和完善学科理论构架,拓宽并深化基础理论研究 。音乐心理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除了具有音乐学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还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性质与理论构架。对音乐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性和研究内容范围的界定,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加强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能有效的避免研究者们认识上的混乱,有助于更加深入的研究。张前、赵宋光、罗小平等学者就针对我国当前的研究对音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做了勾划,罗小平和黄虹先生的《音乐心理学》也基本形成了音乐心理学大的理论构架,这些将更有助于学术研究的进一步规范和深入。在第二届研讨会上,音乐心理学研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如郑茂平的《音乐心理学及其研究的方法学讨论》、蔡黎曼、黄虹的《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再如邵桂兰、王建高的论文《音乐心理学及其方法论的再讨论》中对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强调实证化倾向的批评就引发了讨论的高潮。 而研究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属性。针对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音乐心理学也不应一味套用心理学上的研究方法,而应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或者创造新的研究方法,使之适合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者应尽量提高自身素质、避免质性研究结果中的主观性、量性研究中片面性和偶然性,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 二、趋向之二,加强实证研究,重视科学实验,拓展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就学科的双重性质而言,研究必须重视心理科学实验与音乐实践的结合,并强调音乐的艺术性特点,不仅符合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还要找到心理学与音乐学之间科学论证的平衡点,并逐步扩大音乐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学者周海宏在他的文章中说“音乐心理学作为一种以科学实证方法为基础的科学,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采用的科学实证的方法。在这样一个主观精神活动的领域中,去获得具有客观性、可证明性、可重复检验性,与可推广性的科学认识的结论是非常困难的,然而是必须的。” 目前,我国音乐心理学实证方面的研究绝大部分还只是传统实验,对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等新方法的运用还不多。今后,音乐心理学也将拓展更多的技术应用研究,在新的国际形势背景下研究和解决新问题。 三、趋向之三,重视国际学术交流,继承发扬中国古代音乐心理思想,形成独有的理论和研究模式。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对外交流。研究学者们也积极的参与国际的学术交流,比如,陆小玲、蒋聪等学者在第九届音乐感知和认知国际会议上提交了论文,张前与周世斌等学者出席了第十届音乐感知与认知国际会议,不仅在会议上介绍了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情况,还承接了2011年第四届亚太地区音乐认知科学大会的承办权。在第二届研讨会上,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张善熙教授在会议上作为亚太音乐认知协会的负责人和国际音乐认知协会的常务理事出席,促进了中国与国际音乐认知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学思想是前人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财富,是对传统音乐心理思想的总结。在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研究方面,罗小平、黄虹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梳理,杨和平对于我国20世纪音乐心理学文献的解读,张静对于《乐记》中音乐心理学思想的解析等,都为音乐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做了有益的铺垫。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更应该不断汲取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的思想精髓,批判的借鉴西方音乐心理学的成果,更加关注民族特点,时刻关注国外的前沿研究,形成多维的研究视角,逐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逐渐形成我国音乐心理学独有的理论和研究模式,引导中国音乐心理学健康、科学的发展。 四、趋向之四,研究更加细致深入,贴近生活和工作,跨学科研究逐渐广泛21世纪科学技术正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学科交叉将更加广泛。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还应该重视学科的交融性,汲取发展成熟的交叉学科的营养,加强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音乐心理学的发展不仅要遵循心理学和音乐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还应关注民族心理的异同,区别我国同国外音乐心理研究的特殊性,揭示中国人音乐心理发展的规律。在今后的研究中,学科交叉与叠加也将更加明显,比如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与音乐心理的相互渗透,教育学、医学、美学等与音乐心理的交叉,跨学科的研究也逐渐广泛开来。学者罗小平在老年精神音乐学方面做出的探索就是音乐心理学与老年心理学交融的结果、张璇从音乐心理学与民族音乐学的双视角角度对于意溪镇民俗活动中潮州大锣鼓观众态度研究的思考都为我们跨学科的研究做出了很好的范例。 五、趋向之五,合作性团队的建立,预测性研究的出现,将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现代科技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的传递更加迅捷,使中西方的资源和知识能够有效地优势互补,这就为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可借鉴的材料。同时,建设好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网站、网上论坛也刻不容缓,有了这样的交流平台,便能及时的关注到国内研究的已有成果以及国外研究现状,使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能够与国际接轨。在科研和教学中,研究者的联合、合作性团队的建立,也能够形成知识结构的互补,加快对音乐心理问题的研究。音乐心理学内部分支学科的出现,也为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拓宽了思路,而许多尚未萌芽和正在萌芽的小的预测性研究也将随着音乐心理学大的发展趋势而迅速发展起来;音乐心理学内部分支学科的快速发展、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都将会推动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愿音乐心理学取得更大的成果! 注释: 1周海宏.音乐心理学:走向实证的音乐学研究.黄钟.2001、1 参考文献: [1]蒋存梅: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 [2]郑茂平、张大均:自上而下与下下而上及其互补—对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关于研究方法趋向的元认知反思[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3]罗小平:在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J],音乐艺术, [4]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音乐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音乐可以通过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个人情绪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使个体维持心理健康。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音乐与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

[摘要]音乐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音乐可以通过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个人情绪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使个体维持心理健康。国内音乐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显著的缺陷,例如过于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对课外音乐活动重视不够以及课程单一和缺少变化,这些都阻碍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鉴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音乐与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未来的音乐教育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缺陷入手,推动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 心理健康 措施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国家各界人生的普遍关注,而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跳楼事件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变得更为紧迫。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2009)专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五个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指出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多角度,多层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音乐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缓解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的证实。时敏和于惠敏蚌(2000)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他们让学生参加了为期一年的音乐教育,其中包括声乐、器乐、音乐艺术欣赏、审美教育等活动,结果发现这些活动可以明显的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Wong等人(2001)的研究也发现,听30分钟音乐可以明显的降低个体的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国外心理学家Delucia和Gellman(2007)通过音乐作为一种干预手段,结果发现音乐可以极大的缓解离婚家庭中儿童的焦虑和抑郁,并且这种效果会持续到干预结束的三个月后。

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Harter和Buddin (1987)认为,年幼的儿童很难通过语言识别和表达同时存在的两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诸如父母离婚等情景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父母离婚,儿童既会感到悲伤,也会觉得是一种解脱(大多数离婚的家庭之前就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对于儿童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感,音乐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释放。Gladding(2005)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语言的匮乏和个性原因,非言语的治疗方式往往比“谈话疗法”更有效。

二、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那么音乐是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呢?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音乐使人放松,从而促进了心理健康。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律,当音乐的节奏和这些节律相吻合时候,就会使人放松(Saoerston,1995)。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处于紧张的生活状况之中,因此放松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音乐都可以使人放松;使人放松的音乐应该大致符合以下要求:小于心跳的节奏,音乐节律变化较小;音乐中可以包含弦乐,长笛,吉他等,最好是旋律优美的协奏曲(Robb,Nichols, Rutan, Bishop, & Parker, 1995)。音乐还可以促使个体分泌有益于放松的物质来促进心理健康(曹理等,2000)。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通过音乐来放松自己。

第二,音乐通过表达和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来促进心理健康(詹薇,2004)。音乐起源于很久远的人类社会,其最初就是为了抒发情感,发泄情绪;音乐被称为“情绪的语言”。心理学家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释了音乐是怎样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周世斌,宫正,2007。他们认为音乐提供的刺激使“本我”得到满足。“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强有力的,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驱力和生存驱力(林崇德,2002)。当本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紧张的状态,滋生焦虑的情绪;而本我需要的满足则能够消除紧张状态是个体产生快乐。心理学家还认为,获得音乐欣赏和表扬的技能,同样还能满足“自我”的需要;“自我”属于认知,协调和掌握社会技能的那部分。音乐通过文化和审美的交融则可以使“超我”得到满足;“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第三,音乐通过促进人际关系来维持心理健康。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个人健康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我国心理学家佐斌(199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由于人是社会群居的,所以天然倾向于同社会中的他人取得和谐,音乐艺术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起聚合作用,推动人际关系趋向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熟悉的歌曲,如周华健的《朋友》,张学友的《祝福》等,总是出现在大型毕业的联欢会,或朋友饯行的告别会上,这些旋律既能打动我们的内心,又可以促进了朋友之间的友情。

三、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第一,课堂活动为主,弱化教化功能,强化情绪抒发。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太过于强调教化功能,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活动。《乐记》记载,“乐也者,圣人子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建国以来,音乐教育常常用来抒发爱国情感,表现革命的理想,无视个人对音乐的需要和音乐对个人情感的满足。其实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就注意到了音乐对人类情感的满足作用。他在《乐论》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子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虽然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可以满足情感需要,促进心理健康,但可惜的是这种思想没有得到重视。

要弱化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强调其对情感满足的作用,就需要在教材的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音乐教育中减少意识形态的内容,引入流行的元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流行音乐是指一切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的通俗的大众化的音乐。王震宇(2009)认为,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当引入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自我,易于沟通交流,引起共鸣,且与时代紧密相联,内容通俗易懂,对那些了解音乐理论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学习、演唱或演奏起来比较容易。当代中学生处于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的气氛之中,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很好的抒发压抑内心的紧张和抑郁情绪。

第二,课外活动为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现在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室里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这种形式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在坚持课堂活动为主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而且要突破以往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以往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群众性教歌活动、歌咏比赛、专题音乐欣赏讲座、综合性音乐比赛、音乐会和校内音乐社团等。这些传统的课外音乐活动都比较正式,参与的学生有很强烈的受限制的感觉,不能很好的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绪。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非正式主题和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以往学校的歌咏比赛等都与革命和爱国主题紧密相连,如校内红五月歌咏比赛,歌咏比赛;开展此类活动虽然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但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在今后的课外音乐活动中,可以放宽对主题的要求,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只需要进行较少的监督和管理,但不宜在主题上限制过严。另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如卡拉OK比赛,自组乐队等。这些形式是学生所喜欢的,可以让他们挥洒青春,释放自我,也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三,课程和活动的安排应该更具有针对性。目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和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变化性比较小,没有考虑到社会事件的发生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当发生社会重大事件时,为了缓解这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可以举行一些特殊的音乐活动,来释放个体的情绪。例如在大地震以后,中央电视台就举办了赈灾义演活动,一方面可以为灾区人民筹措资金,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国人悲伤的情绪得以释放。在国外,教堂也履行相似的职责。当发生恶性社会事件,如校园枪击案等,人们可以在宗教音乐中寻求安慰。在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重大社会事件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增加,在这些事件发生以后,学校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音乐活动来应对这种重大事件的影响。此外,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也可以结合起来。当学生面临一些重大的个人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家人去世等,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特殊的小型活动来帮助学生应对危机,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1]DeLucia-Waack ,., & Gellman, . (2007). The ef?cacy of using music in children of divorce groups: Impact on anxiety,depression, and irrational beliefs about divorce.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1(4), 272 282

[2]Gladding, S. T. (2005). Counseling as an art: The creative arts in counseling (3rd ed.). Alexandria,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3]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25(9): 401-402.

[4]周世斌,宫正.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和分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5]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时敏,于惠敏蚌.音乐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 21(4): 29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音乐与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000字

音乐表演心理学论文

音乐表演存在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音乐表演存在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音乐表演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由艺术本身特点决定的,是音乐艺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进行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音乐表演成果和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问题属于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音乐表演的心理问题涉及到表演者对音乐本身的理解,表演人员的天赋问题、演奏天赋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当音乐表演者出现心理问题,仅仅依靠自身是无法有效克服的,需要专业导师进行引导,使其走出心理误区,继续探索音乐表演艺术的内在规律。文章就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音乐表演;心理问题;对策;

引言:

音乐表演是艺术领域中一朵美丽的花,能够给大众带来不同的体验,满足大众对音乐艺术的需求。在音乐表演中,表演者的心态会直接影响表演的效果,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表演心理才能帮助表演者实现最优表演效果。在实际音乐表演中,经常会由于表演者的心理问题导致表演效果不理想,因此加强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表演心理内涵

音乐表演心理是对表演者心理素质的一种直接反映,表现为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的心理状态,是表演者的一种心理活动。音乐表演是对艺术的再创作,是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和重构再现的过程,音乐表演的效果会受表演者心理影响,表演者的心理则会受到其自身技能熟练程度以及对环境刺激反应的影响。音乐表演心理包含了表演者对音乐各方面的感知,如对音乐的感觉、音乐想象、情感表达等等,这些都对提升表演效果,凸显艺术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体来说,音乐表演心理就是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过程中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例如初登舞台的表演者,经常会产生胆怯的心理,这是情绪紧张在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反应,比如心跳加速、呼吸失调、肌肉群僵硬等等。而经常登台的表演则能够有较强的适应力,会在表演的过程中尽情发挥,进而奉献创造性的表演等。

二、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

(一)音乐表演中存在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音乐表演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表演的正常进行,是指表演者在心理层面上出现焦虑、畏惧、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状态。表演者这种心理问题一般会与摄像镜头、直接面向大众表演等原因有着直接关系,由于心理上的焦虑和畏惧,如果表演者往往无法顺利进行表演。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当中,表演者预期无法得到实现,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产生恐惧的心理。音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烦躁、手脚不协调、面部表情僵硬等表现,这些都会影响表演活动的正常进行。音乐表演焦虑心理,不仅会出现在一般群体当中,在一些艺术家身上也会出现,甚至在一些有较高造诣的艺术家上也会出现。焦虑心理问题的出现会使音乐表演者产生烦躁心态,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无法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因此表演的效果往往也达不到预期要求。

(二)音乐表演中的消极心理

音乐表演心理关系着表演者投入表演的积极性,是对音乐表演活动呈现出的音乐情绪状态。音乐表演者往往存在着消极心理,直接表现为表演者对音乐表演活动不主动不积极,由于外因或内因影响产生的不利于正常表演的情感,包含忧愁、悲伤、紧张、恐惧等等。比如有些表演者会在一些伤感的音乐环境中,产生悲伤情绪,但是找不到发泄出口,进而在表演过程中产生消极的表演行为,影响音乐表演的效果。对同一音乐表演者来讲,不同表演心理会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消极心理导致表演者产生消极心理,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积极心理则能够使表演者充满自信心,进而在表演过程中超常发挥等。一些表演者虽然在表演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是在实际表演者仍旧容易产生消极心理,无法积极投入到表演当中。

(三)音乐表演中存在的退缩心理

退缩心理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状态,退缩心理的持续性会影响表演者的积极性。比如在音乐表演中,一些表演者会在登上舞台时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产生质疑,并在思考中越来越缺乏自信,不断否定自己,最后在实际表演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进行音乐表演时,需要表演者全面掌握和理解音乐作品,然后主动表现出来。但是退缩心理的出现,会使其害怕参与表演,也会出现表演者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怀疑自己是否能顺利表演完成等情况。这些都不利于表演的进行。音乐表演过程中,无论是想要表现出快乐的、悲伤的还是婉转的,都需要表演者先有自己的体验,然后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表演当中传递给大众,引起大众的共鸣,这样才能取到良好的表演效果。但是音乐表演中的退缩心理总会在表演中的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合形成,持续跟随表演者,进而影响到表演者正常水平的发挥。表演者的这种退缩心理,不仅仅与表演者的个性有关,也与表演者对作品的.掌握程度、实际表演能力以及表演环境等因素有关。

三、音乐表演中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音乐心理知识储备

音乐心理学包含音乐感、音乐记忆、音乐才能以及音乐创造等多方面的知识[1]。开展音乐表演需要表演者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表演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提高表演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加强音乐心理知识储备,能够帮助表演者掌握音乐表演中的各种心理,针对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及时自我调节,进而回归到舞台当中,主动且积极地参与音乐表演活动。除了要注重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储备的增加,还需要注重培养表演者健康的表演心理,让表演者对音乐表演心理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树立正确的音乐表演思想,用思想决定行动,逐渐消除表演者的恐惧心理、退缩心理等等,对表演心态及时加以调整进而更主动地投入到实际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表演的效果。

(二)提高表演者自信

音乐表演中表演者的自信是取得表演成功的重要因素。表演者具备充足的自信才能在表演的过程中游刃有余。音乐表演是表演者通过音符传达形成与大众心灵上的共鸣的过程,因此在实际表演中,表演者首先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与作品需要传达的思想结合起来,明确自身在舞台表演中应如何表演,将这种心灵以及思想上的共振传递到观众心灵,进而完美地将作品内涵和意境表达出来[2]。要提高表演者的自信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培养,一个是通过不断的专业训练提前做好准备,无论是具备良好经验的艺术家还是初登舞台的音乐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时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在登台之前熟练掌握表演技巧,才能在表演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在日常训练时应及时发现表演者的不足并加以纠正,在碰到困难时应做好技术上的引导,通过不断学习和模仿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树立自信。在进行表演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反复练习将表演技巧与情感融于作品当中,不断提升表演自信;其次,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会受到各种内因或外因的影响,当心理承受压力时便会产生各种情绪。因此表演者应学会对自身的情绪有效调节,特别是一些不良情绪,在实际表演中呈现出正确的心理情绪,进而发挥出最大潜力。

(三)端正表演态度

音乐表演中,表演者应为自己的艺术表演负责,端正自己的表演态度,不存在侥幸心理,也不对自己表演效果有过高的要求。不同的表演态度会形成不同的表演结果。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在实际表演中表演者应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表演,将表演当做严肃的事情,将每一次的表演都当作重要的表现,将自己的才能在舞台上完美地表演出来,争取在每一次表演中都能进最大努力正确良好效果,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四)增加实践演出锻炼

增加表演经验能够提高表演者在突发状况中的应对能力,最大化降低现场失误程度[3]。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应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可以利用录像机拍摄和回放,找出自己在表演中的不足,也可以在家人朋友之间进行表演,增加表演经验;经常参与公众表演实践活动,消除表演中的不良心理问题。音乐表演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与表演中的舞台实践经验紧密相关,表演中参与的实践活动越多,形成的表演心理问题就越少。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应积极参与公开音乐表演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践积累经验,在每一次的实践过程中调节自己的心理,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善,提高应对各种环境的能力,用正确的心理去面对每一次的表演,进而提升音乐表演的质量。

四、总结

音乐表演是对音乐的在创作活动,想要在舞台中取得良好的表演效果,表演者不仅需要具备高扎实的表演技能,还需要拥有个人艺术风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其中表演者的心理对音乐表演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涉及到了表演者的舞台天赋,需要通过专门教师的有效引导,以展示优秀表演为目的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表演技能,通过两者的协调统一,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能力,完善自身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纪开.浅述音乐表演中的几个心理问题[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课程改革[C].2018:2.

[2]赵菲.浅谈音乐表演心理素质——以声乐表演中“怯场”为例[J].黄河之声,2018(9):101-102.

[3]李爱梅.音乐表演中的几个心理问题分析[J].戏剧之家,2020(8):70.

音乐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音乐可以通过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个人情绪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使个体维持心理健康。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音乐与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

[摘要]音乐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音乐可以通过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个人情绪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使个体维持心理健康。国内音乐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显著的缺陷,例如过于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对课外音乐活动重视不够以及课程单一和缺少变化,这些都阻碍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鉴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音乐与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未来的音乐教育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缺陷入手,推动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 心理健康 措施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国家各界人生的普遍关注,而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跳楼事件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变得更为紧迫。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2009)专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五个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指出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多角度,多层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音乐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缓解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的证实。时敏和于惠敏蚌(2000)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他们让学生参加了为期一年的音乐教育,其中包括声乐、器乐、音乐艺术欣赏、审美教育等活动,结果发现这些活动可以明显的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Wong等人(2001)的研究也发现,听30分钟音乐可以明显的降低个体的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国外心理学家Delucia和Gellman(2007)通过音乐作为一种干预手段,结果发现音乐可以极大的缓解离婚家庭中儿童的焦虑和抑郁,并且这种效果会持续到干预结束的三个月后。

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Harter和Buddin (1987)认为,年幼的儿童很难通过语言识别和表达同时存在的两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诸如父母离婚等情景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父母离婚,儿童既会感到悲伤,也会觉得是一种解脱(大多数离婚的家庭之前就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对于儿童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感,音乐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释放。Gladding(2005)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语言的匮乏和个性原因,非言语的治疗方式往往比“谈话疗法”更有效。

二、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那么音乐是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呢?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音乐使人放松,从而促进了心理健康。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律,当音乐的节奏和这些节律相吻合时候,就会使人放松(Saoerston,1995)。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处于紧张的生活状况之中,因此放松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音乐都可以使人放松;使人放松的音乐应该大致符合以下要求:小于心跳的节奏,音乐节律变化较小;音乐中可以包含弦乐,长笛,吉他等,最好是旋律优美的协奏曲(Robb,Nichols, Rutan, Bishop, & Parker, 1995)。音乐还可以促使个体分泌有益于放松的物质来促进心理健康(曹理等,2000)。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通过音乐来放松自己。

第二,音乐通过表达和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来促进心理健康(詹薇,2004)。音乐起源于很久远的人类社会,其最初就是为了抒发情感,发泄情绪;音乐被称为“情绪的语言”。心理学家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释了音乐是怎样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周世斌,宫正,2007。他们认为音乐提供的刺激使“本我”得到满足。“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强有力的,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驱力和生存驱力(林崇德,2002)。当本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紧张的状态,滋生焦虑的情绪;而本我需要的满足则能够消除紧张状态是个体产生快乐。心理学家还认为,获得音乐欣赏和表扬的技能,同样还能满足“自我”的需要;“自我”属于认知,协调和掌握社会技能的那部分。音乐通过文化和审美的交融则可以使“超我”得到满足;“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第三,音乐通过促进人际关系来维持心理健康。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个人健康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我国心理学家佐斌(199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由于人是社会群居的,所以天然倾向于同社会中的他人取得和谐,音乐艺术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起聚合作用,推动人际关系趋向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熟悉的歌曲,如周华健的《朋友》,张学友的《祝福》等,总是出现在大型毕业的联欢会,或朋友饯行的告别会上,这些旋律既能打动我们的内心,又可以促进了朋友之间的友情。

三、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第一,课堂活动为主,弱化教化功能,强化情绪抒发。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太过于强调教化功能,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活动。《乐记》记载,“乐也者,圣人子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建国以来,音乐教育常常用来抒发爱国情感,表现革命的理想,无视个人对音乐的需要和音乐对个人情感的满足。其实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就注意到了音乐对人类情感的满足作用。他在《乐论》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子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虽然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可以满足情感需要,促进心理健康,但可惜的是这种思想没有得到重视。

要弱化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强调其对情感满足的作用,就需要在教材的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音乐教育中减少意识形态的内容,引入流行的元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流行音乐是指一切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的通俗的大众化的音乐。王震宇(2009)认为,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当引入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自我,易于沟通交流,引起共鸣,且与时代紧密相联,内容通俗易懂,对那些了解音乐理论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学习、演唱或演奏起来比较容易。当代中学生处于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的气氛之中,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很好的抒发压抑内心的紧张和抑郁情绪。

第二,课外活动为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现在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室里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这种形式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在坚持课堂活动为主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而且要突破以往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以往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群众性教歌活动、歌咏比赛、专题音乐欣赏讲座、综合性音乐比赛、音乐会和校内音乐社团等。这些传统的课外音乐活动都比较正式,参与的学生有很强烈的受限制的感觉,不能很好的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绪。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非正式主题和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以往学校的歌咏比赛等都与革命和爱国主题紧密相连,如校内红五月歌咏比赛,歌咏比赛;开展此类活动虽然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但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在今后的课外音乐活动中,可以放宽对主题的要求,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只需要进行较少的监督和管理,但不宜在主题上限制过严。另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如卡拉OK比赛,自组乐队等。这些形式是学生所喜欢的,可以让他们挥洒青春,释放自我,也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三,课程和活动的安排应该更具有针对性。目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和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变化性比较小,没有考虑到社会事件的发生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当发生社会重大事件时,为了缓解这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可以举行一些特殊的音乐活动,来释放个体的情绪。例如在大地震以后,中央电视台就举办了赈灾义演活动,一方面可以为灾区人民筹措资金,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国人悲伤的情绪得以释放。在国外,教堂也履行相似的职责。当发生恶性社会事件,如校园枪击案等,人们可以在宗教音乐中寻求安慰。在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重大社会事件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增加,在这些事件发生以后,学校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音乐活动来应对这种重大事件的影响。此外,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也可以结合起来。当学生面临一些重大的个人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家人去世等,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特殊的小型活动来帮助学生应对危机,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1]DeLucia-Waack ,., & Gellman, . (2007). The ef?cacy of using music in children of divorce groups: Impact on anxiety,depression, and irrational beliefs about divorce.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1(4), 272 282

[2]Gladding, S. T. (2005). Counseling as an art: The creative arts in counseling (3rd ed.). Alexandria,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3]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25(9): 401-402.

[4]周世斌,宫正.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和分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5]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时敏,于惠敏蚌.音乐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 21(4): 29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音乐与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000字

谈音乐的心理学意义

论文关键词:愉悦感调节身心健康

论文摘 要: 音乐是融入了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乐音组合,是传达感情的。人们可从音乐中获得巨大的愉悦感,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现代表明,人类的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固然与身体素质、物质条件、,乃至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但艺术的感染力也不可忽视,其中音乐愉悦感的心理调节作用尤为显著。现代医学还把音乐与身心健康的治疗密切联系起来,创立了音乐治疗学科,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对某些有心理疾患的人来说,音乐已是良方妙。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的,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我们把音乐本体视为一种产生于主客体之间的“感性对象”,即音乐家在对自然与社会的观照中的产物。音乐主体不是单纯的音响,而是融入了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乐音组合。它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因而,音乐是传达感情的艺术。 音乐美存在于音乐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与完美结合之中,缺一不可。音乐内容主要指音乐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反映的社会生活。音乐的形式美主要是指音调、节奏、曲式、和声、结构、声部等表现要素的有机组合。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获得巨大的愉悦感。乃至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达到理性升华,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这种审美艺术活动集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于一身的,称之为“自娱性”;音乐创作供他人欣赏的,称之为“他娱性”,两者有所侧重,但也不能截然分开。音乐的审美功能是极其复杂而广泛的,我们常说“寓教于乐”,它通过引起愉悦而达到的、的、思想的、认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艺术和科学所不能替代的。 的创始人是首倡礼乐的,认为音乐既表现人的情感又陶冶人的情感,最终能感化人心,使人走向人格的完善。孔子的音乐观植根中国古代土壤,而这一文化的特质是礼乐并存。礼是人类行为的规范,乐是人的心理或生命的沉醉。在礼与乐中, 孔子把乐看作是人人格完成的最高境界。礼与乐结合使人参与个体人格的完成过程,而导致社会和谐发展。可以说,一方面孔子充分肯定了满足个体官能心理欲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努力把这种心理欲求的满足向符合于社会伦理的道德规范。孔子十分重视音乐对个体心理的感染悦作用,同时又强调这种作用只有在能够导向群体的和谐时才有真正意义和价值。个体心理欲求和社会的伦理规范两者之间的融合成为孔音乐最显著的特点。孔子提出创作音乐的标准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音乐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必须有一定的节制,适度而不分。 目前,不少心家指出:对于心理不健康的人,音乐是最有效的调适方法之一。音乐可以使人达到一种高峰体验。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观点,高峰体验即是一种超然状态,使我们在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动下感觉到世界是那样的和谐。古典的或浪漫的音乐和节奏鲜明的音乐易于诱发高峰体验。高峰体验会带来重大的结果,它能消除人的焦虑、沮丧和忧郁感,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在中国古代家那里叫天籁。其实天籁就是人心自己的一种悟性升腾到很高境界的一种自我反观,或者说是依赖于音乐又超脱于音乐之后所达到的一种生命直觉。 具体来说,音乐具有一下心理学意义: (一)调适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每个都发展出各自独特音乐。不同音乐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与影响,不论是何种种族、背景、、文化、信仰,一人的一生都和音乐有紧密连结。音乐与生活的连由一些歌曲就可以看出,例如摇篮曲、生日快乐歌儿歌、民谣、国歌、校歌、毕业歌、流行歌曲、结婚进曲、宗教歌曲、离别歌等。可见音乐伴随一个人的生、成长,伴随着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抒发情感、情绪、经验,温暖心灵、感情,也帮助个人放松、忘掉愉快的经验,并借音乐得到内心深处的力量。 音乐与个体生理、心理有密不可的关系。借音乐,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和扰,可以促使学生的身心向一种和谐、平衡的状迈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 (二)消除人际障碍,增进自我表达 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具有表达障碍和心理困扰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我表达障碍和自我评价的低下,他们不能够正确地接受自己,也不能成功地与其外部世界建立正确的联系,因而表现出人际关系适应障碍,采用音乐疗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音乐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自我表达的媒介,成为丰富自我情感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途径。特别是在集体音乐活动这种无威胁的、安全的人际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意念和思想。在音乐调适中使用的各种音乐活动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感的体验对于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协作精神,改善人际关系 活动的一项功能是调动人的情绪,而情绪系统控制着生活中大量的效能感和满足感。这些正面的感觉能减少人对社交的焦虑。听听音乐,玩玩乐器,能建立与世界的连接。音乐活动一般都要通过表演来进行,既是活动的最生动的方式,也是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音乐具有一定的性,可以训练个人的社会合作、协同能力。通过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合奏,等等,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让他们逐渐地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和提高他们的人际能力,能力,正确的社会行为,行为的自我克制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评价。 另外,音乐活动通常是集体参与的活动,包括课堂教学,这种共同的参与活动过程又常常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并进一步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为音乐的本质要求参加者的密切配合和精确的合作,任何合作上的失误或失败都会马上导致音乐效果的不和谐与失败,而且这种不和谐与失败会立即反馈给每一个参加者的耳朵,造成听觉、、甚至生理上的不快感,因此音乐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强迫所有参加者进行完全的合作,并迫使人们控制可能破坏音乐和谐的任何自我冲动和不良个性表现,因此,参加者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和技巧,这种在音乐中的合作能力最终会泛化和迁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另外,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也会吸引那些社会性退缩的学生参与到音乐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其自我封闭的状态。 (四)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是通过声音的活动过程来呈现形态,接受音乐形象有赖于记忆能力,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连接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思维沟通,创作者不断推出的新作,欣赏者也要不断地想象,一个人漫不经心,不可能得到完整的印象。音乐本身的特性使得它的表达不象语言那样直白清楚,人们要通过音响运动的形态去感受、领悟作品所比拟的客体,要通过想象、联想调动过去的积累,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视觉意象群与感觉意象群来丰富欣赏的体验。音乐的内涵还具有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性,可使人产生多样性的联想,在音乐欣赏中,人们的想象、联想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科学的思维;一是通过的形象思维。脑生理科学告诉我们,人脑是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的不对称是人脑结构和认知的主要特征。左脑是理性与计算之脑,主要起语言、逻辑、和次序作用;右脑是感性与艺术之脑,主要起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象和幻想,即创造性活动。就我们的以及人们关注的重点来说,主要是在发展人的左脑功能,这就产生了很多弊端:只能使用不到1%的脑力;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体加快衰老,并易患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使人认知不够全面、深入,判断无法顾及整体形势;过分执着个人成败、得失、祸福;创意少,忽视宇宙力量的大智慧。所以现在人们开始重视右脑功能的开发,而音乐调适是开发右脑的最佳途径,它不仅可以减轻左脑负担,延缓衰老,和治疗因过度使用左脑而导致的各种身心疾病,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道广.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 赵鑫珊.贝多芬之魂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3]西方家家音乐家论音乐[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09. [4]我的音乐生活[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92. [5]论音乐的美[M]. 人们音乐出版社,1980,73-74. [6]林崇德.发展心[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音乐心理学论文题目

音乐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音乐可以通过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个人情绪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使个体维持心理健康。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音乐与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

[摘要]音乐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音乐可以通过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个人情绪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使个体维持心理健康。国内音乐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显著的缺陷,例如过于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对课外音乐活动重视不够以及课程单一和缺少变化,这些都阻碍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鉴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音乐与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未来的音乐教育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缺陷入手,推动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 心理健康 措施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国家各界人生的普遍关注,而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跳楼事件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变得更为紧迫。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2009)专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五个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指出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多角度,多层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音乐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缓解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的证实。时敏和于惠敏蚌(2000)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他们让学生参加了为期一年的音乐教育,其中包括声乐、器乐、音乐艺术欣赏、审美教育等活动,结果发现这些活动可以明显的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Wong等人(2001)的研究也发现,听30分钟音乐可以明显的降低个体的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国外心理学家Delucia和Gellman(2007)通过音乐作为一种干预手段,结果发现音乐可以极大的缓解离婚家庭中儿童的焦虑和抑郁,并且这种效果会持续到干预结束的三个月后。

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Harter和Buddin (1987)认为,年幼的儿童很难通过语言识别和表达同时存在的两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诸如父母离婚等情景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父母离婚,儿童既会感到悲伤,也会觉得是一种解脱(大多数离婚的家庭之前就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对于儿童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感,音乐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释放。Gladding(2005)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语言的匮乏和个性原因,非言语的治疗方式往往比“谈话疗法”更有效。

二、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那么音乐是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呢?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音乐使人放松,从而促进了心理健康。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律,当音乐的节奏和这些节律相吻合时候,就会使人放松(Saoerston,1995)。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处于紧张的生活状况之中,因此放松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音乐都可以使人放松;使人放松的音乐应该大致符合以下要求:小于心跳的节奏,音乐节律变化较小;音乐中可以包含弦乐,长笛,吉他等,最好是旋律优美的协奏曲(Robb,Nichols, Rutan, Bishop, & Parker, 1995)。音乐还可以促使个体分泌有益于放松的物质来促进心理健康(曹理等,2000)。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通过音乐来放松自己。

第二,音乐通过表达和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来促进心理健康(詹薇,2004)。音乐起源于很久远的人类社会,其最初就是为了抒发情感,发泄情绪;音乐被称为“情绪的语言”。心理学家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释了音乐是怎样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周世斌,宫正,2007。他们认为音乐提供的刺激使“本我”得到满足。“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强有力的,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驱力和生存驱力(林崇德,2002)。当本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紧张的状态,滋生焦虑的情绪;而本我需要的满足则能够消除紧张状态是个体产生快乐。心理学家还认为,获得音乐欣赏和表扬的技能,同样还能满足“自我”的需要;“自我”属于认知,协调和掌握社会技能的那部分。音乐通过文化和审美的交融则可以使“超我”得到满足;“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第三,音乐通过促进人际关系来维持心理健康。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个人健康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我国心理学家佐斌(199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由于人是社会群居的,所以天然倾向于同社会中的他人取得和谐,音乐艺术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起聚合作用,推动人际关系趋向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熟悉的歌曲,如周华健的《朋友》,张学友的《祝福》等,总是出现在大型毕业的联欢会,或朋友饯行的告别会上,这些旋律既能打动我们的内心,又可以促进了朋友之间的友情。

三、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第一,课堂活动为主,弱化教化功能,强化情绪抒发。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太过于强调教化功能,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活动。《乐记》记载,“乐也者,圣人子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建国以来,音乐教育常常用来抒发爱国情感,表现革命的理想,无视个人对音乐的需要和音乐对个人情感的满足。其实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就注意到了音乐对人类情感的满足作用。他在《乐论》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子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虽然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可以满足情感需要,促进心理健康,但可惜的是这种思想没有得到重视。

要弱化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强调其对情感满足的作用,就需要在教材的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音乐教育中减少意识形态的内容,引入流行的元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流行音乐是指一切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的通俗的大众化的音乐。王震宇(2009)认为,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当引入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自我,易于沟通交流,引起共鸣,且与时代紧密相联,内容通俗易懂,对那些了解音乐理论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学习、演唱或演奏起来比较容易。当代中学生处于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的气氛之中,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很好的抒发压抑内心的紧张和抑郁情绪。

第二,课外活动为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现在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室里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这种形式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在坚持课堂活动为主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而且要突破以往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以往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群众性教歌活动、歌咏比赛、专题音乐欣赏讲座、综合性音乐比赛、音乐会和校内音乐社团等。这些传统的课外音乐活动都比较正式,参与的学生有很强烈的受限制的感觉,不能很好的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绪。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非正式主题和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以往学校的歌咏比赛等都与革命和爱国主题紧密相连,如校内红五月歌咏比赛,歌咏比赛;开展此类活动虽然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但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在今后的课外音乐活动中,可以放宽对主题的要求,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只需要进行较少的监督和管理,但不宜在主题上限制过严。另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如卡拉OK比赛,自组乐队等。这些形式是学生所喜欢的,可以让他们挥洒青春,释放自我,也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三,课程和活动的安排应该更具有针对性。目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和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变化性比较小,没有考虑到社会事件的发生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当发生社会重大事件时,为了缓解这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可以举行一些特殊的音乐活动,来释放个体的情绪。例如在大地震以后,中央电视台就举办了赈灾义演活动,一方面可以为灾区人民筹措资金,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国人悲伤的情绪得以释放。在国外,教堂也履行相似的职责。当发生恶性社会事件,如校园枪击案等,人们可以在宗教音乐中寻求安慰。在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重大社会事件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增加,在这些事件发生以后,学校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音乐活动来应对这种重大事件的影响。此外,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也可以结合起来。当学生面临一些重大的个人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家人去世等,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特殊的小型活动来帮助学生应对危机,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1]DeLucia-Waack ,., & Gellman, . (2007). The ef?cacy of using music in children of divorce groups: Impact on anxiety,depression, and irrational beliefs about divorce.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1(4), 272 282

[2]Gladding, S. T. (2005). Counseling as an art: The creative arts in counseling (3rd ed.). Alexandria,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3]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25(9): 401-402.

[4]周世斌,宫正.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和分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5]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时敏,于惠敏蚌.音乐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 21(4): 29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音乐与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000字

很多呀,我就分享几篇心理学进展这本期刊上的论文标题吧: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有调节的中介作用、社会排斥后的行为反应研究综述、从“完全理性”到“生态理性”——人类决策智慧的演进、乡镇地区高年级小学生同伴关系与同胞接纳的关系、大学生社会节奏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四年纵向研究、母亲积极评价对幼儿掌控动机的影响研究等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

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音乐心理学论文模板

谈音乐的心理学意义

论文关键词:愉悦感调节身心健康

论文摘 要: 音乐是融入了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乐音组合,是传达感情的。人们可从音乐中获得巨大的愉悦感,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现代表明,人类的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固然与身体素质、物质条件、,乃至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但艺术的感染力也不可忽视,其中音乐愉悦感的心理调节作用尤为显著。现代医学还把音乐与身心健康的治疗密切联系起来,创立了音乐治疗学科,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对某些有心理疾患的人来说,音乐已是良方妙。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的,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我们把音乐本体视为一种产生于主客体之间的“感性对象”,即音乐家在对自然与社会的观照中的产物。音乐主体不是单纯的音响,而是融入了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乐音组合。它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因而,音乐是传达感情的艺术。 音乐美存在于音乐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与完美结合之中,缺一不可。音乐内容主要指音乐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反映的社会生活。音乐的形式美主要是指音调、节奏、曲式、和声、结构、声部等表现要素的有机组合。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获得巨大的愉悦感。乃至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达到理性升华,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这种审美艺术活动集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于一身的,称之为“自娱性”;音乐创作供他人欣赏的,称之为“他娱性”,两者有所侧重,但也不能截然分开。音乐的审美功能是极其复杂而广泛的,我们常说“寓教于乐”,它通过引起愉悦而达到的、的、思想的、认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艺术和科学所不能替代的。 的创始人是首倡礼乐的,认为音乐既表现人的情感又陶冶人的情感,最终能感化人心,使人走向人格的完善。孔子的音乐观植根中国古代土壤,而这一文化的特质是礼乐并存。礼是人类行为的规范,乐是人的心理或生命的沉醉。在礼与乐中, 孔子把乐看作是人人格完成的最高境界。礼与乐结合使人参与个体人格的完成过程,而导致社会和谐发展。可以说,一方面孔子充分肯定了满足个体官能心理欲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努力把这种心理欲求的满足向符合于社会伦理的道德规范。孔子十分重视音乐对个体心理的感染悦作用,同时又强调这种作用只有在能够导向群体的和谐时才有真正意义和价值。个体心理欲求和社会的伦理规范两者之间的融合成为孔音乐最显著的特点。孔子提出创作音乐的标准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音乐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必须有一定的节制,适度而不分。 目前,不少心家指出:对于心理不健康的人,音乐是最有效的调适方法之一。音乐可以使人达到一种高峰体验。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观点,高峰体验即是一种超然状态,使我们在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动下感觉到世界是那样的和谐。古典的或浪漫的音乐和节奏鲜明的音乐易于诱发高峰体验。高峰体验会带来重大的结果,它能消除人的焦虑、沮丧和忧郁感,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在中国古代家那里叫天籁。其实天籁就是人心自己的一种悟性升腾到很高境界的一种自我反观,或者说是依赖于音乐又超脱于音乐之后所达到的一种生命直觉。 具体来说,音乐具有一下心理学意义: (一)调适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每个都发展出各自独特音乐。不同音乐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与影响,不论是何种种族、背景、、文化、信仰,一人的一生都和音乐有紧密连结。音乐与生活的连由一些歌曲就可以看出,例如摇篮曲、生日快乐歌儿歌、民谣、国歌、校歌、毕业歌、流行歌曲、结婚进曲、宗教歌曲、离别歌等。可见音乐伴随一个人的生、成长,伴随着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抒发情感、情绪、经验,温暖心灵、感情,也帮助个人放松、忘掉愉快的经验,并借音乐得到内心深处的力量。 音乐与个体生理、心理有密不可的关系。借音乐,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和扰,可以促使学生的身心向一种和谐、平衡的状迈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 (二)消除人际障碍,增进自我表达 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具有表达障碍和心理困扰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我表达障碍和自我评价的低下,他们不能够正确地接受自己,也不能成功地与其外部世界建立正确的联系,因而表现出人际关系适应障碍,采用音乐疗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音乐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自我表达的媒介,成为丰富自我情感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途径。特别是在集体音乐活动这种无威胁的、安全的人际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意念和思想。在音乐调适中使用的各种音乐活动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感的体验对于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协作精神,改善人际关系 活动的一项功能是调动人的情绪,而情绪系统控制着生活中大量的效能感和满足感。这些正面的感觉能减少人对社交的焦虑。听听音乐,玩玩乐器,能建立与世界的连接。音乐活动一般都要通过表演来进行,既是活动的最生动的方式,也是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音乐具有一定的性,可以训练个人的社会合作、协同能力。通过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合奏,等等,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让他们逐渐地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和提高他们的人际能力,能力,正确的社会行为,行为的自我克制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评价。 另外,音乐活动通常是集体参与的活动,包括课堂教学,这种共同的参与活动过程又常常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并进一步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为音乐的本质要求参加者的密切配合和精确的合作,任何合作上的失误或失败都会马上导致音乐效果的不和谐与失败,而且这种不和谐与失败会立即反馈给每一个参加者的耳朵,造成听觉、、甚至生理上的不快感,因此音乐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强迫所有参加者进行完全的合作,并迫使人们控制可能破坏音乐和谐的任何自我冲动和不良个性表现,因此,参加者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和技巧,这种在音乐中的合作能力最终会泛化和迁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另外,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也会吸引那些社会性退缩的学生参与到音乐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其自我封闭的状态。 (四)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是通过声音的活动过程来呈现形态,接受音乐形象有赖于记忆能力,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连接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思维沟通,创作者不断推出的新作,欣赏者也要不断地想象,一个人漫不经心,不可能得到完整的印象。音乐本身的特性使得它的表达不象语言那样直白清楚,人们要通过音响运动的形态去感受、领悟作品所比拟的客体,要通过想象、联想调动过去的积累,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视觉意象群与感觉意象群来丰富欣赏的体验。音乐的内涵还具有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性,可使人产生多样性的联想,在音乐欣赏中,人们的想象、联想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科学的思维;一是通过的形象思维。脑生理科学告诉我们,人脑是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的不对称是人脑结构和认知的主要特征。左脑是理性与计算之脑,主要起语言、逻辑、和次序作用;右脑是感性与艺术之脑,主要起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象和幻想,即创造性活动。就我们的以及人们关注的重点来说,主要是在发展人的左脑功能,这就产生了很多弊端:只能使用不到1%的脑力;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体加快衰老,并易患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使人认知不够全面、深入,判断无法顾及整体形势;过分执着个人成败、得失、祸福;创意少,忽视宇宙力量的大智慧。所以现在人们开始重视右脑功能的开发,而音乐调适是开发右脑的最佳途径,它不仅可以减轻左脑负担,延缓衰老,和治疗因过度使用左脑而导致的各种身心疾病,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道广.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 赵鑫珊.贝多芬之魂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3]西方家家音乐家论音乐[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09. [4]我的音乐生活[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92. [5]论音乐的美[M]. 人们音乐出版社,1980,73-74. [6]林崇德.发展心[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音乐表演存在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音乐表演存在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音乐表演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由艺术本身特点决定的,是音乐艺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进行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音乐表演成果和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问题属于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音乐表演的心理问题涉及到表演者对音乐本身的理解,表演人员的天赋问题、演奏天赋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当音乐表演者出现心理问题,仅仅依靠自身是无法有效克服的,需要专业导师进行引导,使其走出心理误区,继续探索音乐表演艺术的内在规律。文章就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音乐表演;心理问题;对策;

引言:

音乐表演是艺术领域中一朵美丽的花,能够给大众带来不同的体验,满足大众对音乐艺术的需求。在音乐表演中,表演者的心态会直接影响表演的效果,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表演心理才能帮助表演者实现最优表演效果。在实际音乐表演中,经常会由于表演者的心理问题导致表演效果不理想,因此加强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表演心理内涵

音乐表演心理是对表演者心理素质的一种直接反映,表现为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的心理状态,是表演者的一种心理活动。音乐表演是对艺术的再创作,是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和重构再现的过程,音乐表演的效果会受表演者心理影响,表演者的心理则会受到其自身技能熟练程度以及对环境刺激反应的影响。音乐表演心理包含了表演者对音乐各方面的感知,如对音乐的感觉、音乐想象、情感表达等等,这些都对提升表演效果,凸显艺术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体来说,音乐表演心理就是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过程中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例如初登舞台的表演者,经常会产生胆怯的心理,这是情绪紧张在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反应,比如心跳加速、呼吸失调、肌肉群僵硬等等。而经常登台的表演则能够有较强的适应力,会在表演的过程中尽情发挥,进而奉献创造性的表演等。

二、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

(一)音乐表演中存在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音乐表演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表演的正常进行,是指表演者在心理层面上出现焦虑、畏惧、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状态。表演者这种心理问题一般会与摄像镜头、直接面向大众表演等原因有着直接关系,由于心理上的焦虑和畏惧,如果表演者往往无法顺利进行表演。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当中,表演者预期无法得到实现,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产生恐惧的心理。音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烦躁、手脚不协调、面部表情僵硬等表现,这些都会影响表演活动的正常进行。音乐表演焦虑心理,不仅会出现在一般群体当中,在一些艺术家身上也会出现,甚至在一些有较高造诣的艺术家上也会出现。焦虑心理问题的出现会使音乐表演者产生烦躁心态,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无法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因此表演的效果往往也达不到预期要求。

(二)音乐表演中的消极心理

音乐表演心理关系着表演者投入表演的积极性,是对音乐表演活动呈现出的音乐情绪状态。音乐表演者往往存在着消极心理,直接表现为表演者对音乐表演活动不主动不积极,由于外因或内因影响产生的不利于正常表演的情感,包含忧愁、悲伤、紧张、恐惧等等。比如有些表演者会在一些伤感的音乐环境中,产生悲伤情绪,但是找不到发泄出口,进而在表演过程中产生消极的表演行为,影响音乐表演的效果。对同一音乐表演者来讲,不同表演心理会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消极心理导致表演者产生消极心理,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积极心理则能够使表演者充满自信心,进而在表演过程中超常发挥等。一些表演者虽然在表演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是在实际表演者仍旧容易产生消极心理,无法积极投入到表演当中。

(三)音乐表演中存在的退缩心理

退缩心理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状态,退缩心理的持续性会影响表演者的积极性。比如在音乐表演中,一些表演者会在登上舞台时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产生质疑,并在思考中越来越缺乏自信,不断否定自己,最后在实际表演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进行音乐表演时,需要表演者全面掌握和理解音乐作品,然后主动表现出来。但是退缩心理的出现,会使其害怕参与表演,也会出现表演者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怀疑自己是否能顺利表演完成等情况。这些都不利于表演的进行。音乐表演过程中,无论是想要表现出快乐的、悲伤的还是婉转的,都需要表演者先有自己的体验,然后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表演当中传递给大众,引起大众的共鸣,这样才能取到良好的表演效果。但是音乐表演中的退缩心理总会在表演中的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合形成,持续跟随表演者,进而影响到表演者正常水平的发挥。表演者的这种退缩心理,不仅仅与表演者的个性有关,也与表演者对作品的.掌握程度、实际表演能力以及表演环境等因素有关。

三、音乐表演中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音乐心理知识储备

音乐心理学包含音乐感、音乐记忆、音乐才能以及音乐创造等多方面的知识[1]。开展音乐表演需要表演者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表演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提高表演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加强音乐心理知识储备,能够帮助表演者掌握音乐表演中的各种心理,针对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及时自我调节,进而回归到舞台当中,主动且积极地参与音乐表演活动。除了要注重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储备的增加,还需要注重培养表演者健康的表演心理,让表演者对音乐表演心理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树立正确的音乐表演思想,用思想决定行动,逐渐消除表演者的恐惧心理、退缩心理等等,对表演心态及时加以调整进而更主动地投入到实际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表演的效果。

(二)提高表演者自信

音乐表演中表演者的自信是取得表演成功的重要因素。表演者具备充足的自信才能在表演的过程中游刃有余。音乐表演是表演者通过音符传达形成与大众心灵上的共鸣的过程,因此在实际表演中,表演者首先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与作品需要传达的思想结合起来,明确自身在舞台表演中应如何表演,将这种心灵以及思想上的共振传递到观众心灵,进而完美地将作品内涵和意境表达出来[2]。要提高表演者的自信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培养,一个是通过不断的专业训练提前做好准备,无论是具备良好经验的艺术家还是初登舞台的音乐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时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在登台之前熟练掌握表演技巧,才能在表演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在日常训练时应及时发现表演者的不足并加以纠正,在碰到困难时应做好技术上的引导,通过不断学习和模仿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树立自信。在进行表演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反复练习将表演技巧与情感融于作品当中,不断提升表演自信;其次,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会受到各种内因或外因的影响,当心理承受压力时便会产生各种情绪。因此表演者应学会对自身的情绪有效调节,特别是一些不良情绪,在实际表演中呈现出正确的心理情绪,进而发挥出最大潜力。

(三)端正表演态度

音乐表演中,表演者应为自己的艺术表演负责,端正自己的表演态度,不存在侥幸心理,也不对自己表演效果有过高的要求。不同的表演态度会形成不同的表演结果。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在实际表演中表演者应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表演,将表演当做严肃的事情,将每一次的表演都当作重要的表现,将自己的才能在舞台上完美地表演出来,争取在每一次表演中都能进最大努力正确良好效果,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四)增加实践演出锻炼

增加表演经验能够提高表演者在突发状况中的应对能力,最大化降低现场失误程度[3]。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应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可以利用录像机拍摄和回放,找出自己在表演中的不足,也可以在家人朋友之间进行表演,增加表演经验;经常参与公众表演实践活动,消除表演中的不良心理问题。音乐表演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与表演中的舞台实践经验紧密相关,表演中参与的实践活动越多,形成的表演心理问题就越少。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应积极参与公开音乐表演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践积累经验,在每一次的实践过程中调节自己的心理,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善,提高应对各种环境的能力,用正确的心理去面对每一次的表演,进而提升音乐表演的质量。

四、总结

音乐表演是对音乐的在创作活动,想要在舞台中取得良好的表演效果,表演者不仅需要具备高扎实的表演技能,还需要拥有个人艺术风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其中表演者的心理对音乐表演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涉及到了表演者的舞台天赋,需要通过专门教师的有效引导,以展示优秀表演为目的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表演技能,通过两者的协调统一,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能力,完善自身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纪开.浅述音乐表演中的几个心理问题[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课程改革[C].2018:2.

[2]赵菲.浅谈音乐表演心理素质——以声乐表演中“怯场”为例[J].黄河之声,2018(9):101-102.

[3]李爱梅.音乐表演中的几个心理问题分析[J].戏剧之家,2020(8):70.

  • 索引序列
  • 音乐心理学论文文献
  • 音乐心理学论文
  • 音乐表演心理学论文
  • 音乐心理学论文题目
  • 音乐心理学论文模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