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国画莲花的论文题目

国画莲花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国画莲花的论文题目

【和和美美】谐音,【荷韵抚风】【凌波出尘】【清凉世界】【芙蕖逸幽】【廉溪诗意图轴】等等,,,看着办吧

1,《古风·其五十九》唐代:李白

原文: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白话文释义: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颓色。

2,《莲花》唐代:温庭筠

原文: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白话文释义: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出自《洛神赋》“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3,《采莲曲》唐代:白居易

原文: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话文释义: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4,《赠荷花》唐代:李商隐

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话文释义: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5,《荷花》清代:石涛

原文: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白话文释义: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知道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或间色变化,素有“花中君子”之称,有品格高尚、纯净美好等寓意。莲花有并蒂同心者,为一蒂两花,且“莲”与“怜”谐音,是男女好合、夫妻恩爱的象征;莲花多子,故可寄托多子多福的愿望,多子的莲蓬也象征着多多生子。国画中荷花有很多的不同寓意象征,周敦颐的《爱莲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支的君子形象;“一品清廉”,“莲”通“廉”,荷花寓意公正廉洁,是对清官的赞扬;“本固枝荣”,荷花枝繁叶茂,用荷花丛生比喻根基牢固,兴旺发达,世代绵延,家道昌盛。画家笔墨下写意大气的墨荷或是形象逼真、色彩鲜亮的工笔荷,我们都能从中读出荷的美丽与纯洁。亭亭玉立、玉肌水灵的荷是我们心中的圣洁仙女,无人时,静静的观赏画中的荷,总会让人心中愉悦、神清气爽,想起属于我们美丽的梦。

《浅析文人画的多元化发展》可以从文人画的起源、发展、衰落、复兴谈起《“水墨中国”的世界影响》从中国特有的水墨画与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外国绘画对比研究 或者简单点就你喜欢的写意画家,比较有影响力的,做个人分析如《论任伯年的时代影响》只要找准一点进行展开就可以了。

国画荷花论文题目

国画荷花的题词有很多,一般都是从国画荷花的寓意,品性,风格,外形等来选,比如清雅图(王一容作品),荷塘清趣(仇谷作品),出淤泥而不染(王一容四条屏),雨后荷花,高洁图等等,你可以搜下看看。

国画的论文题,论某张作品?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还是当代的?山水?人物还是花鸟?工笔还是写意?古代的你可以说说山水画啊,五代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写意山水)是巅峰啊,唐朝的仕女画(工笔类)也可以有很多写的。近现代的吴昌硕的《三千年结实》什么的(写意花鸟),吴昌硕不是近现代”海派“代表嘛,好写的啊,他的作品大写意花鸟啊。当代的吴冠中啊,范曾啊,都可以的。论中西方绘画融合也可以的啊,近现代国画就是融入了西方的素描造型和透视啊。中西融合做出巨大贡献的有林风眠徐悲鸿等人啊。加油吧,写论文是件痛苦的事儿

独浴清风;远香;香远益清

我看还是侧重当代国画新的走是,比如传统中国在当代的走是 对新的文化中如何发扬传统的技法 或如何用综合材料体现中国画意境 比如国美上次用综合材料体现中国画 正面是国画的效果 反面是植物呢

花鸟画的论文题目

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

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时间紧急,那就随便找一个参考文献,然后用和这个参考文献相关的文献,拼出一篇,再改改。

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

参考文献去中国知网搜索,校园网免费下载。

不懂可追问

合适请采纳

给你一份选题

供参考,免财富值下载

先三个题目,具体更详细回答见下方的附件,手机可能看不到,得电脑上网看

浅析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及技法变化

图式与艺理:写意花鸟画创作琐议

浅析写意花鸟画的构图

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梅兰竹菊(一) 林翁爱梅 孤傲的梅花/用生命的力量/冲破矜持和羞涩/用美丽的花瓣/向我们报告春天快到了! 朽木爱兰 花如白玉/冰肌玉骨/宛如翩翩起舞的仙女/淡淡馨香/绵绵情意/让多少脚步不愿离去! 坡翁爱竹 虽然/在你的身边匆匆而过/但/你那生机勃勃的竹茎/你那婀娜多姿的叶子/却深深留在我的心中! 陶翁爱菊 喜欢/不是你的色彩/而是/你那风中飘逸的姿态/你那不畏寒霜的风采

在中国花鸟画绘画史上,一个画派的产生、发展与衰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政治的、哲学的、宗教的、文化的因素,更有艺术本身的元素。不管何种因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有一批风格相近的画家组成的画家群(自觉的或自发的);其二、必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及创作主张,或由于气质上的接近,或由于取材范围的一致,或由于表现方法、艺术技巧方面的类似而与另一批风格相近的画家群相区别;其三、必须有画派的开派人物,是一个具有延续性并有师承关系的画家群①。从上述三个条件简析新中国写意花鸟画五大家,我们发现:新中国写意花鸟画五大家已分别拥有纵向延续性和师承关系的画家群,在前节《新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文化传承》已有详论了。本节将分别论述新中国写意花鸟画五大家的创作思想、艺术表现方法与技巧。1.新中国写意花鸟画五大家创作思想概论我们先了解“野逸派”郭石夫先生的创作思想。郭石夫先生没有受过传统的、正规的美院教育,完全靠自己对绘画的灵性与悟性,得到苦禅老的赏识与点拨。20世纪60年代,“顽石子”郭石夫先生就在北京牵头创建“北京百花画会”,张立辰、黄云、崔瑞鹿、李燕诸先生热烈回应,积极参与,名盛京华,颇得苦禅老激赏。郭石夫先生在创作思想上最主要的观点:一是表现“中国文化的精神性”;二是“文长风骨,老缶精神”,传统是鲜活的传统;三是“中国绘画的哲学性”。他的创作思想①周积寅编著:《中国历代画论》(下编),,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散见于《有芳室谈艺》和《郭石夫谈艺》①,颇得自学成才的学生苏高宇、贾世永、许朝旭等激赏,并时而习之,发扬之,广大之。我们再分别了解一下新中国写意花鸟画“学院派”的创作思想。张立辰先生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早在欧风美雨正盛的1983年,他就高举“传统文化”的大旗,力倡“中国画的笔墨结构”。简言之:一是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拉开中西绘画的距离;二是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三是中国画的题材创新;四是中国画的笔墨结构,包括一笔造型规律,中国画的章法布局规律,中国画笔墨结构中需注意的黑白、虚实、浓淡、强弱诸关系。他认为:中国画的笔墨结构是中国画审美的内在主魂。他的创作理论主要见于《中国画的笔墨结构》与《不要动摇中国画的根本基础》两文中。郭怡琮先生同样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其创作主张有别于张立辰先生。他高举的是“大花鸟精神”的大旗。何谓“大花鸟精神”?一是花鸟精神内涵大:“花鸟画作品要描写生命,不是浅层次的肖似,而是表现大自然的生命律动;要突出精神性,表达作者的情感精神及其所感所悟;要有较深的内涵,在反映人与生存环境等诸方面着力,要高扬社会属性。”②二是花鸟画题材范围大,传统花鸟题材“花”主要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外加牡丹、荷花、紫藤、凌霄、芭蕉。“鸟”主要是雀、鸡、雉、鹤、鹰,外加虎、鹿、驴、马。而郭怡琮将这些题材大大拓展了,石榴花、山茶花、海棠花、莺尾花,以及形美气盛的众野花众野草皆入郭画,所以他自豪地放言“你的野草,我的花园”。其创作思想代表作有《怡园谈艺》等。述完京都郭石夫、张立辰、郭怡琮,再述津门霍春阳。霍春阳先生一度是“新文人画”的领军人物,他的创作思想主要表现在:一是“新文人画的精髓”——静、淡、虚、简、松。他认为“文人必须具备这样的一种精神内涵:顺应天而办,顺应自然而办,不违背天道,不违背人道。文人应该是松快的,应该是坦荡的,应该是自如的。”二是“学国学,画中国画”。他认为“中国画的文脉来自国学,来自孔子、孟子、庄子……中国画的根是传统民族文化。”三是“中国画要有中国的艺术境界”。①《大家访谈·郭石夫卷》,海口市文联,《椰城》,2006(6)。②郭怡琮著:《中国现当代画家作品集·郭怡琮卷》,,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他所谓的“境界”,是指人的精神所达到的万物归一的无对之境,它是永恒的“道”。境界最为关键的内核是“天人合一”。他的主要创作思想散见于《春阳九辨》、《霍春阳访谈》(2005年11月18日天津美院)、《中国画笔墨的文化背景》和《中国画要有中国的艺术境界》。述完北方的京派与津派,我们该南下述浙派了。浙派花鸟,当以何水法先生为领军人物。他的创作思想主要表现为:一是“笔墨是中国画的生命线”。他认为“画家并非只画笔墨,而更重要的是画思想。”①二是“水是中国画的灵魂,水的妙用是笔墨的核心”。三是“写生是画家与生活的对话”,写生要注意被写生对象的物情、物理与物态。为画好牡丹,他在30年间11次去山东菏泽写生。四是“画家也要有与世俱进的精神”。他的创作思想散见于《抱华楼谈艺》、《抱华楼谈艺二》和《何水法访谈录》等。

.画艺有道,勤奋为先------------傅和任xx美术作品集序笔墨随时代 丹青悟人生----看中青年画家xxx的画诗意斑斓与画风墨骨“清新隽永感天地 璞玉如琢静如水”----记志同道合的青年画家xxx君运用生活修炼格调,假以激情创作生活侧身仰看师长,纵横皆成文章--透过《洛神赋》长卷看xx先生的精神世界其情质朴如洗,其画婉如其人----书画家姜栋梁点滴印象中国花鸟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辉煌的业级,五代是我国山水,花鸟画灿烂辉煌的时代,花鸟画从山水,人物画科中分离出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传统。选择兔年的新春,断续而认真地观摩过栋梁仁兄带来不多的作品集、精致小品和巨幅构制,命闲暇之余写上几句,对于同乡同好的我当然要遵崇。姜栋梁,字耘砚,斋号河洛居人。曾用名枚,雨溪,如溪楼主人,河南省洛阳人,自幼酷爱书画,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国画院画家,洛阳书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花鸟画研究院会员。栋梁仁兄学艺之路说来相当曲折,可谓千辛万苦。小的时候为没有钱去买画笔和纸张而犯愁,不是在作业本背面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常常将院子里的泥地浇湿做纸,而后用干树枝画想象中的艺术品。稍大一些参加工作时候,只有在繁忙的工余星期天才能高兴的背起画夹出门去写生。当时,在许多人眼里那是一件十分浪漫而又有品位的事。事实上,艺术创作探索的过程并非只有浪漫情怀和幸福感。你要抵得住生活中的喧嚣和多种诱惑去投身艺术,伴随而来的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创作过程的寂寞、周而复始的基本功训练的枯燥和胡乱糊口后的清贫生涯,栋梁仁兄的沉寂和坚持一下子就是近三十年,期间办过艺术商店,做过设计策划人,私募人画师等。当终于有那么一天面对许许多多满意的作品和获奖证书时,是种别样的精神享受,就像池塘河边静静期待中的垂钓者在寂寞中恒心守候到收获一样。自由自在的想象和摸挲着作品充实感以及件件精彩作品问世后的欣喜,那种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奢华享受也难以比拟和替代了的。栋梁仁兄于绘画上甚是谦虚,曰:“余之画,根基甚浅,既少科班,亦无章法,更少师承,因蒙艺术不弃,怀着敬畏去创作,遂得上苍的恩赐”。这“画得恩赐”四字,用的何其精妙!曾经有一段时间,参展和获奖成了栋梁仁兄摩顶追求,甚至顽强到非全国性的赛事不屑于参加的地步!虽然入选和获奖后的兴奋会激起了更大的创作欲望,但随之却发现个性化的艺术探索和自然表达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评委们“权威”的评判所约束,创作方向也会随之改变,虚荣和功利之心也随之萌生。于是,艺术本身被搁置一旁,评委的“权威标准”替代了自我。栋梁仁兄猛然惊觉,艺术必须回到初衷,去应和那质朴心灵深处的轰鸣。创作犹如种花。有人为消磨时光,就像上午晒太阳一样;有人是追求时尚,为了展示身份高贵,就像穿金戴银。而栋梁仁兄则把养花看作是自己的生活的必要程序,就像穿衣吃饭。在生活常态化的艺术创作状态中,经典的文化内涵悄然转化为他个人的艺术气质修炼和扎实基本功的凝固,生活中诸多常人看来熟视无睹的现象和经历源源不断地转换成艺术养分,无需粉饰、无需伪装、无需绞尽脑汁,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真真切切,那个本真不经意间便在其创作的画面上悄然浮现。“你现在的基本功是扎实的,笔墨线条都很好,况且没有受到学院派的框架拘束,下面要进行的是创新,是以你心灵深处的激情去进行创作,这样出来的作品肯定很好。”这是人民艺术家鲁慕迅先生看了栋梁仁兄的画作后的评价。自古以来,牡丹花凭借其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成为文人墨客填词作画,唱和雅集的主体,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然而栋梁对着大幅花卉制作说,画牡丹为主体的作品是为了应景,丝毫萌动不了刻骨铭心的创作动机。栋梁仁兄又曰:“每当有所悟,则怡然欲书”。此句妙极,而又准极!栋梁仁兄是画家,画是创作,当然由情生发。古人云:“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有了才情自然画意传神。作画是有了画后才题款配诗。也即“所悟所得,遂成逸品”也!五代、北宋时期的董源、关仝,荆浩、巨然、范宽,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元代卓有成就的画家赵孟頫 、吴镇、黄公望、王蒙、倪瓒,明代的沈周,唐寅的浅绛山水等斐然不同,清代有“四王”也有“四僧”,主流和边缘的艺术,创新和继承,从古到今天都有的现象。可能今天更明显更张扬一些而已。纵观历史,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自身的审美价值,放眼不同朝代艺术品创作的任何时间段,你就会更清楚的看到怎样去对待这个问题了!清代书画圣手郑燮说:“必极功然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逾于法外。甚矣,石公(涛)功夫之不可及也。功夫气候,潜差一点不得。”古往今来,写字作画,欲自成一家面貌,不易也。如果你的作品不用署名,开卷即知其人,鼎盛宋元以后,达此境者甚稀。修炼到如此程度,真乃大不易也,栋梁仁兄已走在这条路上了。

有关金莲花的毕业论文

金莲花简介金莲花为一年生草本,为承德的特产,花有金黄、橙红、淡黄、深红和玫瑰红等色,承德野生的金莲花为金黄色。为金莲花科金莲花属植物。金莲花蔓茎缠绕,叶形如碗莲,乳黄色花朵盛开时,在承德坝上的深山中,有大片的天然野生的金莲花地,在金莲花盛开的季节,群花开放,景色非常壮观,又如群蝶飞舞,别具风趣。金莲花金黄璀璨,口感清爽,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养阴清热和消火杀菌的作用,长期饮用可清咽润喉嗓音清亮。尤其对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和声音嘶哑者有消炎,预防和治疗作用,对从事播音,声乐,教育和通讯等语音职业者有特殊的保健治疗作用,可放适量的白糖,枸杞子,甘草,玉竹等一起饮用,效果更佳。金莲花茶是承德百姓家里的常备茶,为优质的民间茶。金莲花被称外“塞外龙井”,民间还有“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的说法。冲泡后不仅茶水清澈明亮,还有淡淡的香味。金莲花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和提神的功效。金莲花是有一定药性的,所以在冲泡饮用时,用量不能过多。金莲花味苦,性寒,无毒,产地河北承德、内蒙等,多年生草本,无毛,含生物碱、黄酮类,有清热解毒,治上感,扁桃体炎,咽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口疮等功效,但金莲花是一种药物植物,需要按照方法小心服用,方能发挥其作用,切不可胡乱服用,不加节制,下面介绍金莲花的几种功效与饮用服用方法。金莲花的功效之清热解毒干金莲花5克,将金莲花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剂,能清热解毒,同时治上呼吸道感,扁桃体炎,咽炎,主要用于咽喉肿痛、慢性扁桃体炎、痈肿疮毒、口疮、目赤等症,如遇急性可以加量,但切勿长期加量饮用,长期饮用会伤肾。金莲花的功效之美容养颜据传金莲花曾使萧太后皮肤细白,容颜亮丽,故被称为养颜金莲花,列为宫迁贡品。清代康熙曾提诗“迢递从沙漠,孤根待品题,清香指槛入,正色与心齐,磊落安山北,参差鹫岭西,炎风曾避暑,高洁少人跻”。民间还有“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的说法。金莲花的其他功效作用1.金莲花枸杞茶:金莲花、枸杞子、甘草、玉竹、冰糖适量,开水冲泡,长期饮用可清咽润喉,提神醒脑,消食去腻,使人精神振作,嗓音清亮。2.金莲菊花茶:金莲花、贡菊各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清暑解热3.柠檬金莲花茶:金莲花3克,沸水冲泡后,兑入几滴柠檬汁,即清热解毒,苦酸爽口,常喝可去口臭。4.金莲薄荷茶:金莲花2朵,薄荷3克,薰衣草半匙(一杯为量),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可以滋润舒缓喉咙,防止喉咙沙哑干涩。

一 1.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 历史: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品种:北京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上部红色,花白色。花开较早,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左右。结藕较早。7月下旬,将新藕二次翻盆,花期可延续到10初左右。有自然变异的红娃莲和粉娃莲。 厦门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尖部带红色,花粉白色,初开时类端微红。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其花瓣细长,花托细小,叶茂花繁,极易开花。 广泛栽培的著名品种。重瓣花型。花蕾圆桃形,紫红色,着花较多,花红色。6月中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花色鲜艳,盆栽易开花。 古老的碗莲品种。重瓣花型。花蕾圆桃形,粉红色,花粉白色,花瓣尖端边缘为红色。着花较繁,6月下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盆栽极易开花。 由浙江杭州花圃选育品种。植株矮小。单瓣花型。花蕾长桃形,绿色,花小,白色。非常适于在盆、碗中栽培。开花多,群体花期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用途: 莲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的肥大根茎,原产印度和中国,我国栽培约有三千年历史,至今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除含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天门冬素外,还含天冬碱、氨基酸、胡芦巴碱、焦性儿茶酚、新绿原酸等生物碱。莲藕在秋冬春初采挖,以肥白纯甘为良,生吃宜鲜嫩,煮食宜壮老。 莲子有效成分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莲子的生物碱有抗自由基作用。●莲子心水煎液通过室性血球聚集实验证明对该模型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莲子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含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莲子中的生物碱对大鼠脑细胞膜上的ADT酶有抑制活性。 莲的叶(荷叶)可清热解毒;根茎节部(藕节)可止血、消瘀;雄蕊(莲须)可固肾涩精;花托(莲房)可化瘀止血。 莲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疗佳品。据科学家研究,干莲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作为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有补脾、益肺、养心、固精、补虚等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泻等症。医书载它“补中养神”、“治夜寐多梦”等。晚餐饮一碗莲子汤,或莲子与猪心炖汤服,或莲子糯米煮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应用:至秦汉时代,先民们还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 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 饰和造型。荷花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3.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一千多年前结的莲子,到现在如不早已腐朽,也已变成化石,早已没有生命,怎能发芽开花?千年古莲子能开花听起来真像是《天方夜谭》里的神话,是难以置信的。然而,这竟是事实! 多年来,我国报刊上曾多次报道,在辽宁省旅顺附近的新金县普兰店东五里处的泥炭土层中发现尚有生命力的古莲子。至今此古莲子的故乡被称为莲花泡。 早在1923年,日本学者大贺一郎在我国辽宁新金县普兰店一带进行地质调查时,在当地泥炭层中采到古莲子,并使它发了芽。 1953年,有人将从普兰店莲花泡地层里的泥炭中挖到的五粒古莲子送到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的徐仁教授手中。这五粒古莲子经在实验室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然后栽入花盆中。使人惊奇的是,这五粒古莲子,在潮湿的水土条件下,过了几天便都长出了幼小的荷叶。以后,将此五棵幼荷从花盆中转移到池塘里。一个多月后,它们竟都绽蕾开花,二白,二粉红,一紫红,花瓣与现代的莲荷,几无任何区别。到了秋季,花瓣凋谢,都结出了含有莲子的莲蓬。 1975年,大连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工作者在新金县东泡子公社附近的泥炭土层中,也采集到古莲子。后由大连市植物园进行培植,于5月初播种,到8月中下旬竟开出荷花。市民争相观看,古莲开花,一时传为奇谈。大连自然博物馆还先后将古莲子赠送给中国科学院和日本北九洲自然史博物馆。经这些单位播种、培育,也都能发芽、长叶、开花、结子。 直至最近,还有用普兰店古莲子播种后开出荷花的报道。1997年7月13日《羊城晚报》第4版报道,在北京香山脚下的中科院植物园中用普兰店古莲子种出的莲荷,于1997年6月下旬开始开花,到7月初已开了一百多朵。 辽宁新金县普兰店一带的古莲子究竟有多古?据1951年美国科学家李贝发表的用碳14测定世界上古代植物和含碳古文物所处年代的论文,其中提到有一种古代植物即我国普兰店的古莲子,他测得的年代是1041年左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于1974年用碳14测得古莲孢粉的结果是1014年左右。两者的结果非常相近。 我国在地下发现古莲子并不限于辽宁新金县普兰店一带。在本世纪初,在山东省济南城北白鹊山临烁口地下60余丈(原文如此,疑为尺)的泥炭层中,也曾发现过许多古莲子。古莲子种植后能开花,在明代也即有记载。据明人著《北游录记闻》(卷五十五)记述:“赵州宁晋县有石莲子,皆埋土中,不知年代。居民掘土,往往得之数斛者,状如铁石,肉芳香不枯,投水中即生莲。” 经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深人研究,古莲子的发芽率可达90%以上,有的接近100%。 一殷植物的种子在常温条件下的有效寿命为二三年左右。埋在地下上千年的古莲子为什么能活着,经过处理、培育还能发芽开花,这确实是个谜。科学家说,莲子所以能有此惊人的生命力主要是因其自身的结构特殊。莲子外表的一层果皮特别坚韧,果皮的表皮细胞下面有一层坚固而致密的栅栏状组织,气孔下面有一条气孔道,果实(莲子)未成熟时空气可以自由出入;果实完全成熟后,此孔道即缩小,因而空气和水分的出入受阻,甚至微生物也不易进入,使果皮内成了一个“密封仓”。植物生理学家认为,种子失去生命的原因是由于种子里胚的原生质发生了凝固,如果种子的含水量保持不变,则种子的生命力就能延长。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便是温度。地面一米以下泥土中温度比地面空气中的温度低,且较稳定,这些条件也都有利于种子长期保存其生命力。普兰店一带气温较低,雨量又不多(湿度低),氧含量在泥炭层里又很多,因此当地古莲子能保持其生命达十个世纪,可以得到解释。 莲子胚芽内含有特别丰富的氧化型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等物质,对保持莲子的生命力也起重要作用。当莲子萌发时,它所含的氧化型抗坏血酸逐渐转变为还原型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这对莲子胚芽的萌芽有促进作用。谷胱甘肽是一种还原剂,它能使氧化型抗坏血酸转变为还原型抗坏血酸。 在无氧、无菌、低温以及地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产生,种子内部化学成分稳定,未遭受破坏,因此能发芽。 以下为摘要,详情见该网页 另,该资料搜索方便,更深层次的原因不明,许系属专业性太强之由 四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申女士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她的实验室里培育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是她最珍爱的却是两棵古莲——它们的年龄都在500年左右。 “普通的花卉只能存活几年。”申女士介绍说,“这两棵古莲却大不相同,它们的种子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洗礼,现在居然发芽开花了。” 沉睡千年的古莲醒了 数年前,申女士到北京访问中国植物研究所;临回美国时,北京的同事送给她7粒莲花种子。“据说这些种子是从东北的湖底泥士中挖掘出来的,我知道它们的年龄很老,但是不知道确切的数字。”申女士说,“当时它们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倒是我的实验室同事约翰•萨森发现了它们的价值。” 约翰•萨森利用碳同位素测试仪,对古莲种子的年龄进行鉴定,发现它们竟然是1200年前遗留下来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当申女士用刀片切去种子的外壳并把它们浸泡在培养液中后,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发芽了! 遗憾的是,这些种子发芽后存活的时间很短,但是它们已经被列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能够发芽的种子。 千年的种子能够发芽?!这激起了申女士极大的兴趣,她决定再次返回中国寻找这些神秘的生命。当时申女士已经是国际植物学界的知名学者,许多科学家愿意协助她完成此项研究工作。 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 申女士带到美国的第二批古莲种子有21粒,年龄都在200岁到500岁之间。1997年,申女士在德国研究莲花培育技术,通过实施“小手术”,第一粒种子发芽了,但是它只存活了不到3个月。 “随后三年中,我在美国加州植物研究所培育了另外三粒种子,但是它们都没有开花——很明显,我使用的方法不当。”申女士回忆往事说,“后来好像很幸运,这两粒种子都开花了,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两棵,其中一棵的年龄是408岁,另一棵则是466岁。” 尽管古莲开花了,但是它们与现代的莲花有许多不同,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的环境。“我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使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据申女士介绍,莲花能够如此长寿,应该有其特别的原因;如果能发现莲花长寿的内在机制,人类将会受益匪浅,例如可以解决粮食储存问题,减少世界饥饿人口,还有可能延长人类的寿命。 关键问题是:莲花长寿的秘密是什么呢?申女士称,可能与土壤的辐射有关。 盖曼•哈伯特是一名化学家,他是申女士的工作同事。哈伯特发现,古莲种子周围的土壤能够发出轻微的辐射。“尽管辐射的强度很低,但是数百年之后其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申女士解释说,“这或许是古莲种子为何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 据悉,申女士目前还剩下15粒古莲种子,她准备提供给其他科学家,使得该科研项目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它在佛教中它代表着特殊的意义。”申女士说,“现在我们要找出莲花长寿的秘密,造福于全人类。” 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莲怎么还会开花呢?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二: 关于莲的成语,谜语,歇后语: 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 藕断丝连: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又可写作「藕断丝牵」。 出淤泥而不染:形容从恶劣的环境中出身,或处在不良的环境中,却没有受到坏的影响。 三寸金莲:原来古代称妇女缠足的用语,现在则用来形容人的脚很小。 柳腰莲脸: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歇后语。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荷叶包钉子——个个想出头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谚语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名言佳句。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弄舟去曷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 艳歌笑斗新芙蓉, 戏鱼住听莲花东。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莲的含义与品质中国人的六月花神,迎着夏日骄阳正展示着她的绝世秀色,“轻轻资质淡娟娟,点缀园池亦可怜”:拙政园“四壁荷花三面柳”,艺圃池中香暗度,怡园正绿香红舞、拥莲媛三千,退思园也有冷香飞上诗句……晴日里,好似水上张青盖,罩却红妆吐彩莲,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古人云:“游莫美于春台,花莫盛于芙蓉”,诚不虚也。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也是三教共赏之物。《群芳谱?荷花》云:“花生池泽中最秀。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表,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成为美丽、纯洁、坚贞的代表。《诗经》有“灼灼芙蕖”,美其形,屈原“制芰荷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取其洁。 魏晋以降,荷花渗入了佛教意蕴。佛教创自干旱、酷热的印度,印度人的绿荫碧水情结与生俱来,自然喜爱那绿叶如盘的出水芙蓉,相传婆罗门教的大梵天即是坐在莲花上出生的。佛教迎合大众的爱莲心理,借以弘扬佛法。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片秽土污泥,而佛教则使人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达到清净无碍的境界,所以用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为喻。 佛教有步步生莲的传说,据《佛本行集经树下诞生品》载,释迦牟尼在兰毗尼园“生已,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花”。另有鹿女步步生莲的传说。《杂宝藏经?莲花夫人缘》记载说,在雪山边学仙的婆罗门提婆延,“常石上行小便,有精气流堕石宕。有一雌鹿,来舐小便处,即便有娠。”足月后生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称“鹿女”,长大“即能行来,脚踏地处,皆莲花出”。鹿女后为乌提延王王妃,生五百子,皆成“辟支佛”。步步生莲花寓有走向清净解脱之道的神圣意义。这应该是园林中莲花铺地的神圣涵义。 荷花,在道教中又成为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手中的法器。亦僧亦道的朱耷,选择的居住环境也是“竹外茅斋橡下亭,半池莲叶半池菱”(《题荷花》)。 中华自古爱莲,早在周代的青铜器和陶器上,就有荷花的装饰图样,它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清张潮称“莲以濂溪为知己”(《幽梦影》),指的是以“濂溪自号”的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上,写了情理交融、风韵俊朗的《爱莲说》。周对莲作了细致传神的描绘,赞美莲花的清香、洁净、亭立、修整的特性与飘逸、脱俗的神采,比喻了人性的至善、清净和不染。把莲花的特质和君子的品格浑然熔铸,实际上也兼融了佛学的因缘,构成了拙政园“远香堂”、“藕香榭”等苏州园林景点意境。周敦颐《爱莲说》犹一曲不朽的“莲花颂”,“赢得芳名万载传”。 莲花雅洁,成为传递爱情之象征物。古有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著名的南朝爱情长诗《西洲曲》,以“藕”双关“偶”,以“莲”双关“怜”,情味隽永,表达了对爱人的怀念深情。 莲之可口已如前述,但以莲入馔,中国文人也吃得风雅。三国时,就有人用荷叶制成酒杯,使“酒味杂莲气”。清代乾隆皇帝用荷叶上的晨露来烹茶,叫莲露清茗。苏州人沈复的妻子,在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她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这是喝的雅韵,是“化世俗为非凡”的审美。沈复还饶有趣味地描写了培养碗莲的过程:“以老莲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捣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浮生六记》)美学哲理的深刻性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中的灵逸之气全在这娓娓叙写中自然流露出来。荷花“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李渔《闲情偶寄》),不事张扬,委实可敬、可爱.

莲的用途: 莲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的肥大根茎,原产印度和中国,我国栽培约有三千年历史,至今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除含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天门冬素外,还含天冬碱、氨基酸、胡芦巴碱、焦性儿茶酚、新绿原酸等生物碱。莲藕在秋冬春初采挖,以肥白纯甘为良,生吃宜鲜嫩,煮食宜壮老。 莲子有效成分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莲子的生物碱有抗自由基作用。●莲子心水煎液通过室性血球聚集实验证明对该模型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莲子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含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莲子中的生物碱对大鼠脑细胞膜上的ADT酶有抑制活性。 莲的叶(荷叶)可清热解毒;根茎节部(藕节)可止血、消瘀;雄蕊(莲须)可固肾涩精;花托(莲房)可化瘀止血。 莲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疗佳品。据科学家研究,干莲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作为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有补脾、益肺、养心、固精、补虚等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泻等症。医书载它“补中养神”、“治夜寐多梦”等。晚餐饮一碗莲子汤,或莲子与猪心炖汤服,或莲子糯米煮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应用:至秦汉时代,先民们还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 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 饰和造型。荷花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花。

芙蓉 1、莲花的别称。《尔雅》:“荷,芙蕖,别名芙蓉,亦作夫容。”《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未为夫容。”李时珍《本草纲目 》:“芙蓉,敷布容艳之意。”2、指拒霜花。南朝陈·江总《南越木 槿赋》:“千株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燃。”宋代苏轼《和陈述古 拒霜花》:“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为有别于莲花亦称芙蓉,又称木 芙蓉、地芙蓉、木槿花。 芙蕖 荷花的别称。《尔雅·释草》:“荷、芙 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疏:“皆分别莲茎、叶、华、实之名。芙蕖,未发为菡萏。”汉王褒《九怀·尊嘉》:“抽蒲兮陈坐,援芙蕖为盖。”魏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绿波。”晋潘岳《莲花赋》:“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刘宋傅亮《芙蓉赋》:“考庶卉之珍丽,实总美于芙蕖。” 莲 原指莲子结实之子和莲蓬。《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实莲,莲谓房也。”《说文》云:“夫蕖之实也。”郭云“莲谓房者,房即其壳,此户相连,莲之犹连也。”《本草纲目》:“莲者,连也,花灾相连而出也。”《古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乐府·采莲曲》:“采莲者,窈窕舞佳人。”都是指的莲子与莲蓬。到南北朝时便开始指莲花及其全株。如梁武帝萧衍《子夜夏歌 》:“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梁元帝萧绎《折杨柳》:“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藕花 即荷花。谓由藕所发之花。唐张籍《送从弟之苏州》诗:“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宋曹勋《八音谐·赏荷花》:“望处藕花密,映烟汀沙渚。”宋陆游《同何元立赏荷 花追忆镜湖旧游》:“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 水芙蓉 即荷花。《群芳谱》:“荷花亦称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称,为明其区别,故又称荷花为水芙蓉。称拒霜花为木芙蓉。 草芙蓉 莲花。《广群芳谱》“荷 花:荷 花芙蕖花,一名水 芙蓉。”注云:“杜诗注云:产于陆者曰木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水花 即莲花。亦作水华,华古通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莲花”释名:“芙蓉、芙蕖、水华。”宋朱熹《圭父为彦集置酒白莲沼上,彦集有诗,因次其韵呈座上诸友》诗:“共怜的白乐”水花净,并倚离 披风盖凉。” 水芝 莲之别称。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华,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纲目》:“《本经》谓莲子为'水芝丹'。”金元好问《泛舟大明湖》:“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鉴湖女侠秋瑾《独对 次清明韵》诗:“喜散奁资夸任侠,好吟词赋作书痴。浊流纵处身原洁,合把前生拟水芝。” 泽 芝 莲之别称。《类聚》82引晋郭璞《尔雅图赞 ·芙蓉赞 》云:“芙蓉丽草,一曰泽芝,……”《古今注》亦载莲别名泽芝。刘宋鲍照《芙蓉赋》:“访群英之艳绝,标高名于泽芝。”刘宋颜延之《碧芙蓉颂》:“泽芝芳艳,擅奇水属。”梁江淹《莲华赋》:“若其华璞各名,根叶异辞,即号芙蕖,亦名泽芝。” 灵草 莲花之别称。魏曹植《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吴闵鸿《芙蓉赋并序》:“乃有芙蓉灵草,栽育中川。”故有“灵草”之称。 玉环 莲花之别称。《本草经》载:“荷花又名玉芝。” 君子花 即莲花。北宋周敦颐著《爱莲说》,谓莲为花中之君子,故 莲又称“君子花”。黄宅中《希濂堂留诗》:“是时夏六月,莲沼吐 芳 芬,我爱君子花,遗花如甘棠。”清湖南宝庆知府李益阳《爱莲池》诗:“劫后亭斯在,花闲犹是莲,此花号君子,其人 斯在焉。”清释敬安《咏莲》:“濂溪一赏后,君子德弥芳。”清蒲松龄《锦边莲》:“花中表之为君子,羞被六郎步后尘。” 六月花 即莲花。莲花盛天在六月,民间将名月最盛之名花按月排列,莲花为六月花。如湘潭民歌《十二月花》:“……三月桃花朵朵红,四月石榴在园中,五月栀子配绿叶,六月荷 花塘中歇……”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红粉 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金赵沣《荷花》:“谁离玉滥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 水宫仙子 莲之别称。因莲生水中,莲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好似仙女飘然而行,故名。宋张耒《鸡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轻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潜波踏明镜。” 净友 莲花之别称,又称净客。莲花洁净不染,因此人们称其为净友。明都印《三余赘笔》载:宋代曾端伯择十种花为友,并各赋以雅号,称为花友。荼蘼为韵友,茉莉为雅友,瑞香为殊友,荷花为净友,岩桂为仙友,海棠为名支,菊花为佳 友,芍药为艳友,梅花为清友,栀子为禅友。后有人以兰花为芳友,蜡梅为奇友,蒲桃为禅友,而无茉莉、芍药、栀子。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禅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宋代陈亮《新荷叶》词:“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研。”宋代刘过《贺新郎》词:“水浴芙蓉净。”王十朋《点绛唇·清香莲》:“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 子莲 1、指以结子为主要用途之莲花。莲之用途分类,大类分为子莲、藕莲、花莲三类。子莲结子为主,适宜于湖泊浅处、农田中栽种。全国以湖南 湘 莲、福建建莲、浙江宣莲称为中国三大莲子。其中又以湘 莲中的湘 潭寸三莲最优。有“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湘”之誉。 2、指小莲花。清代吴仪《徐园秋花谱·子莲》中,“子莲”指用莲子所种,茎叶花朵细小的莲花,即今所称之缸莲、盆莲、碗莲。 藕莲 以产藕为主要用途的莲种。藕莲中又有以脆嫩见长的水果藕和含粉量多的制粉藕,脆粉适中的菜藕。藕莲在钱国分布面积很广,各地均有自己长期栽培的传 统品种。较有名的有:湖南汉寿的毛节、玉臂莲;杭州近郊出产的白花藕(又称三家村)菜藕;湖北孝感出产的泡子;武汉沙湖出产的青毛节;安徽庆市潜出县城内雪湖出产的雪湖贡藕;苏州市 郊出产的苏州塘藕;广东出产的海南州藕。 花莲 莲共分类之一种。花色艳丽多样,有 粉红、桃红、紫红、白、淡绿、淡黄、金黄、黄绿等多种颜色。花形多姿,有单瓣、重瓣、并蒂、三蒂、四面等,有植株细小的盆莲、缸莲、碗莲。多不结子或结子少,莲子质量低,藕质亦劣,主要以花卉供观赏,故称花莲。现我国已有花莲品种160多种。传统品种有千叶、重台、并蒂、品字、四面观音、碧莲、锦边、金莲等。在培育的品种中有中国科学院武汉16片左右的“黄飞舞”等。 盆莲、缸莲 可在花盆、花缸中栽种的植株较小的莲花。此品种我国晋时已培育出。东晋王羲之《柬书堂帖》载:“……敝宇 今岁植得(莲花)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绝,今已开十十余 枝矣。” 这是我国最早盆栽莲花的记载。因缸栽、盆栽莲花能够搬动,适宜造景,故成为近全国荷花展览中的主要品种,现我国已有160多个品种,花径12—14厘米,花瓣有数十,数百乃至二、三千不等。其中较突出的有“西子争妍”、“波焰”、“春晖”、“飞红”、“红千叶”、“绮丽”等。 碗莲 花株小,可在小盆或碗中栽种的莲花。碗莲的品种在现代科技栽培下,日益增多,有锦碗、红碗莲、菊红、绛莲、小夜菊、贵妃、绯碗、娇容、艳阳浮酒、佳蕾、小天使、圆舞曲、皎洁、花神如意、玉碗、厦门碗莲、小舞妃等数十种。花径一般8—12厘米,花瓣多为复瓣,从15—17瓣(小舞妃)或110瓣(红碗莲)和125瓣(玉碗)不等。 百叶莲 即重瓣莲花,古为奇异品种。晋崔豹《古今注》载:“芙蓉,一名荷华,华中最 秀异者也。大者华百叶。”现在我国花瓣超过百叶者达数十种。如“绮丽”,红色,花瓣126片左右;“丹焰托珠,”红色,花瓣135片左右;“红台莲”,花红色,花瓣在200片左吉;“扬州碗莲”,花粉红色,瓣在143片 左右;“白雪公主”,花白色,花瓣在145片左右。 千叶莲 又名千瓣莲,指花瓣多的莲花。佛教以此作为宝莲。《楞严经》:“光中生出千叶宝莲。”唐李群玉《题金山寺石塘》诗:“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千叶莲品种我国晋时已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柬书堂帖》载:“……敝宇今岁植得(荷 花)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 绝。”我国夏天时所谓的千叶莲,并非莲瓣实达到片,而是指花瓣很多的重瓣莲花。如名为“红千叶”的莲花,花瓣132片左右;“粉千吉”花瓣116片左右;“白千叶”花瓣118片左右。花瓣实数超过千叶者,只今江苏昆山培育的“千瓣莲”,花红色,杯状,花瓣达2000至3000片,花径18至21厘米。 五种天华 佛教对各种莲花的总称。佛教中的莲花含义是广义的,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佛经上对莲花的颜色,分为白、青、红、紫、黄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为尊贵。并说片五种莲花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坐,佛经说: 东方福智虚空藏,坐青莲花,乘银牛; 南方能满虚空藏,坐赤莲花,乘金象; 西方施顾虚空藏,坐白莲花,乘琉璃马; 北方无垢虚空藏,坐紫莲花,乘狮子; 中央解脱虚空藏,坐黄金莲花,乘水晶龟。 七宝莲花 汉译佛经中对七种莲花的总称。印度梵文及巴利文佛典中莲花的含义是广义的,对今天的科学分类 不同,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实际上“七宝莲华”中只有两种现在分类的莲花,即红莲与白莲,其余五种指睡莲。莲花与睡莲的显著区别是:莲花的花与叶高出水面,睡莲的花与叶浮在水面。 人华 佛教中以花瓣多少所分的莲花品种,此指花瓣仅十余瓣的莲花。 天华 佛教中指花瓣达数百片的莲花。 菩萨华 佛教中指花瓣多达数千的莲花。这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莲花,即所谓佛国莲华,也就是佛的象征。 优钵罗 梵语音译莲花的佛教名称,简称优钵,作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刺。意译为青莲花、黛华、红莲花,又为龙王之一。 千叶白莲 即多瓣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数百,又名“百叶华”。佛经说:此花生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 称“稀有之花”。佛祖释迦牟尼称它为“人中好华”。佛经中说:释迦牟尼的舌根中闪出千道金光,每道金交化作一朵千叶白莲花,每朵白莲花坐着一位盘脚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所以千叶白莲便是佛的象征。宋苏辙《千叶白莲花》诗:“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清泉养芳洁,为我三日住。蔫然落宝床,应返梵天去。”现在我国花瓣超过百叶的白莲花,有“白千叶”、“白雪公主”、“云蕾”、“玉碗”等多种。 青莲花 莲花品种之一,因色青而得名。梵文音译为'优 体罗',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形似眼睛,佛教以其象征菩萨佛眼,故称佛与菩萨的眼睛为“莲眼”。梁简文帝《佛像铭》:“满月为面,青莲在眸。”即是以青莲喻佛眼。佛教又以其作僧和寺的代称,唐代陈子昂《酬晖上人夏日林泉》诗云:“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即是以青莲喻佛寺。唐杨巨源《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诗:“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便是以青莲喻僧人。青莲花在我国唐代已经出现。唐柳宗元《礼部贺白龙并青莲花合欢莲子黄瓜等表》言:“伏见今月日内出……又出西内定礼池中青莲花。” 碧莲 莲花品种之一。《长物志校注》卷37“藕花”注7:“碧莲—碧莲花,为荷花品种之一,花被呈白绿色。”《花镜》:“碧莲花千瓣丛生,香浓而藕胜。”此品种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刘宋颜延之《碧芙蓉颂》:“泽芝芳艳,擅奇水属。”现在所见碧莲品种中有“嵊县碧功”,花重瓣,白色,碗状,花瓣103片左右,内轮花瓣之尖绿色,花径16至20厘米,能结实,但结实率低。 红莲 红色莲花。我国文字记载最早,品种最多,诗家吟咏也最多。《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金莲花 花名,又名金芙蓉、旱地莲。始见于辽。《辽史·营卫志中》:“道宗每岁先幸黑山,拜圣宗、兴宗陵,赏金莲,乃幸子河避暑。”清《帝京岁时纪盛》载:“六月六日,避者山庄金莲映日处,广庭数亩,金莲万本,天下无二。”《广群芳谱》载:出山 西五台山,塞外尤多,花色金黄,七瓣两层,花心亦黄色,碎蕊,平正有尖,小长狭,黄瓣 环绕其心,一茎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烂然,至秋花干不落,结子如粟米而黑,其叶绿色,瘦小而长,五尖或七尖。《五台山志》:“山 有旱金莲,如真金,挺生陆地,相传 是文殊圣迹。”查慎行《人海记》:“旱金莲花五台山,瓣如池莲较小,色如真金,曝干可致远,骨分饷者以点茶,一瓯置 一朵,花开沸扬中,新鲜可爱,后扈从出古北口外,塞外多有之,开花在五六月间,一入秋茎株俱萎矣。” 金边 即金边莲。莲花品种之一。《长物志》“藕花”注八:“金边与锦边通。锦;这莲为荷花品种之一。花被边缘呈紫红色,而其它部分呈白色。”《群芳谱》:“金边莲周围一线色微黄。”《花镜》:“锦边白色,每边上有一线红晕或黄晕。”清蒲松龄《赞锦边莲》诗云:“雅淡妆成照 眼新,宿酲初解带余春。慵妆一线红生肉,画黛连 山绿效颦。” 低光荷 莲花品种之一。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前汉下》载:“昭帝始元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状如骈盖,日照则叶低荫根茎,若葵之卫足,名‘低光荷 ’。实如玄 珠。可以饰佩。花叶难萎,芬馥之气,彻十余里。食之令人口气常香,益脉饰佩。宫人贵之,每游宴出入,必皆含嚼。或剪以为衣,或折以蔽日,以为戏弄。” 夜舒荷 一种月出叶展的荷 花。晋王嘉《拾遗记》载:反汉灵 帝西园,“渠中植莲大如盖,长一丈,南国所献。其叶夜 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曰‘夜舒荷 ’。”又载晋武帝司马炎“太(泰)始十年,有浮支国献望舒草,其色红,叶如荷。近望则如卷荷,远望则如舒荷,团团似盖。亦云月出则荷舒,月没则叶卷。植于宫中,因穿池广百步,名曰‘望舒荷 池’。愍(晋愍帝司马邺)之末,移入湖,胡人将种还胡中,至今绝矣,池亦填塞。”莲的用途: 莲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的肥大根茎,原产印度和中国,我国栽培约有三千年历史,至今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除含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天门冬素外,还含天冬碱、氨基酸、胡芦巴碱、焦性儿茶酚、新绿原酸等生物碱。莲藕在秋冬春初采挖,以肥白纯甘为良,生吃宜鲜嫩,煮食宜壮老。 莲子有效成分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莲子的生物碱有抗自由基作用。●莲子心水煎液通过室性血球聚集实验证明对该模型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莲子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含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莲子中的生物碱对大鼠脑细胞膜上的ADT酶有抑制活性。 莲的叶(荷叶)可清热解毒;根茎节部(藕节)可止血、消瘀;雄蕊(莲须)可固肾涩精;花托(莲房)可化瘀止血。 莲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疗佳品。据科学家研究,干莲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作为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有补脾、益肺、养心、固精、补虚等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泻等症。医书载它“补中养神”、“治夜寐多梦”等。晚餐饮一碗莲子汤,或莲子与猪心炖汤服,或莲子糯米煮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应用:至秦汉时代,先民们还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 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 饰和造型。荷花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花。

国画花鸟论文开题报告

国画开题报告

范文一

题目:中国画《家乡山水》

1.设计(创作)主题灵感源、设计(创作)理念阐述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向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通过对山水画的深入的了解,于是萌发了山水画的创作。创作主题灵感来源于家乡的山山水水,美丽的人文景观。画中主要画了巾山,以它为主体,进行加工创作的,向他人展现我的家乡,其中也表达了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对完成课题任务已具备的条件概述;

一、要参考大量的相关用书、研究其绘画的特点和绘画要领、增加自己的绘画知识。为我的山水画找到适合的画风。

二、大学里学了中国画,让我对它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图书馆查阅资料,听课、观摩网上课程等收集资料

3. 设计(创作)的思路;

我创作的国画,主要是表达了我对家乡的山水一种热爱之情。画面中大量采用了披麻岑来表现山体的宏伟之势,在构图上运用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中的深远、高远、平远,从不同的角度上观看有不同的感觉。我选择了加上颜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整幅画面显示得更气势雄伟,让感官上得到更大的冲击了。

1、准备材料资料:毛笔、生宣、国画颜料,借阅、购买画册等资料。

2、初稿:把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构思让老师点评,定下初稿。

3、定稿:先打小稿,把自己想表达的事物都表达出来,让老师评点后进行修改。

4、画稿(1):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大致的结构。(画小幅的画稿)

5、画稿(2):画好后由老师指出不足后修改,修改后放大至原稿一样大。

6、定稿后先在宣纸上画出黑白稿,其中进行第一遍积墨。

7、进行第二遍积墨第四遍积墨,以此进行多次积墨。其中进行外形的修改,

8、大致完成了黑白稿。

10、在对黑白稿进行上色。

4.预期目标;

完成创作,参加毕业答辩、展览。

5.进度安排等内容,

(一)、2011年1月4日--2010年1月10日 布置任务,进行选题

(二)、2011年1月11日--2010年1月17日 资料收集,师生交流,绘制初稿构思

(三)、2011年3月1日--2010年3月7日 绘制小稿,确定构思

(四)、2011年3月8日--2010年3月14日 绘制正稿

(五)、2011年3月15日--2010年3月21日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六)、2011年3月22日--2010年3月28日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七)、2011年3月29日--2010年4月4日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八)、2011年4月5日--2010年4月11日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九)、2011年4月12日--2010年4月18日 作品装裱,布置展厅

范文二

成果形式 国画

一、毕业教学环节 课题的主要内容、任务和目标、基本要求等: 主要内容: 毕业创作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最后一次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在老师指导下, 学生自己选题、构思、创作并展示。是学生走向相关工作岗位的一次全面训练。 任务和目标: 1、训练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动手绘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间的 协作能力。 2、要求学生自己选题、构思、创作,并绘制完成,作好成品的后期工作。 3、要求学生独立(合作)完成毕业创作,并在绘制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作。 4、毕业创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整体构思、画面组织、绘画能力。 基本要求: 1、国画作品尺寸不小于四尺对开,必须画在宣纸或绢上,形制不限。 2、创作题材不限,要积极健康,符合国画审美要求,独立完成,主题自定。 3、草稿:手绘构思小样或白描稿、作品构思说明。 4、制作:创作稿要求手绘,作品要求本人完成。 5、作品要求毛笔落款,钤印,并装裱。 6、作品展览:根据实际情况举办的毕业展览。

二、实践要求 : 1、去图书馆、书店查找购买参考资料,或对创作对象进行写生。 。 2、草稿:手绘构思小样、作品构思说明。 3、制作:创作稿要求手绘,作品要求本人完成。

三、进度安排 2011 年 12 月 19 日至 2011 年 3 月 18 日进行毕业创作, 本次毕业创作分以下几个 阶段进行: 1、在 2011 年 12 月 19 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2、选题、收集素材阶段: 2011 / 2012

学年第 1 学期第十七周

根据公布的选题学生进行选题,资料收集,了解知名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及市场信 息,整理资料,确定毕业创作方向,绘制初稿构思。 3、创作稿定稿阶段:2011 / 2012 4、创作阶段:2011 / 2012 5、2011 / 2012 四、推荐的主要参考资料

《美术》《中国美术教育》《美术研究》 、 、 《美术观察》《世界美术》《中国画》

《荣宝斋》《艺术 、 、 、 、 世界》《艺术文献》《美术大观》《中国少儿书画》《鱼的设色方法》《工笔花蝴蝶渲染实用方 、 、 、 、 、 法》 、等以及古代和现代的国画名家的画册

学年第 1 学期第十八周,创作指导教师

辅导学生绘制正稿,确定创作方案。方案确定后,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得随意更改。

学年第 2 学期第一周至第三周

根据初稿进行创作,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大体完成作品。

学年第 2 学期第四、五周完成作品的调整及装表工作。

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表 A-2 金华职业技术毕业教学环节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学 院 国画《》 专业/班级 联系电话 1

学生

主要内容:

一、 课题背景和意义,课题任务的主要内容;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 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 ,具高洁、清雅的特点。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 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 喻为“兰客”。在我小时候,父亲也曾经养过一株墨兰;我通常也会有意无意的观察一下 它。于是我翻阅了关于兰花的各种书籍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 最终决定画兰花。

所以此次创作我想将通过兰花和石头以及蝴蝶之间的结合,来传达兰花所透露给人 的一种高雅的气息。以长轴的形式,表现兰花。毕业创作是一个艰辛、缓慢、摸索的 过程。从白描到分染、晕染最终到装裱,完成创作,让自己对中国画有更深一层的了 解,对工笔画的基本技法有一定掌握,并为以后再次画中国画打下了基础。

二、对完成课题任务已具备的条件概述;

(一)、国画工笔、国画写意、书法等相关美术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为这次创作奠定了 基础。

(二)、大二的教育见习对美术教育有了初步了解。

(三)、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图书馆查阅图书等。

(四)、听课、观摩网上课程等收集资料。

三、课题任务实施的思路与方案 我要创作的国画工笔画,是通过花与石头与蝴蝶的结合为主的作品。主要是通过 明快,高雅的颜色表现兰花盛开的画面,表现兰花高雅的画面。以兰花为画面的主色 调,石头做修饰的作用,再加上蝴蝶得动赖衬托静,以兰花疏密的形式千姿百态的动 态表现兰花开的极为美丽动人。体现出兰花花中君子的姿态,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 方!确定画什么后,经过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交流,我构思出了一幅兰花的大致画幅, 之后又经过不断的修改、探讨,逐渐形成了一幅我心目中的<<雅风>>

1、准备

材料资料:买宣纸、毛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初稿:把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构思让老师点评,定下初稿。

3、画稿(1):用铅笔按照小稿画在大的素描纸上。

4、画稿(2) :淡墨勾线。完成白描稿,对老师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5、染色:进行第一遍染色。 (兰花:用浓淡赭墨勾出兰花和叶子;中淡墨勾山石,淡 墨勾蝴蝶翅膀,重墨勾蝴蝶身体。 )

6、染色:进行第二遍染色(调整:用胭脂和花青染两组不同颜色的兰花结构,汁绿 平涂正反叶用赭墨染出蝴蝶和山石的结构。 )

7、染色:进行第三遍染色。 (调整:对局部画面的中心事物进行晕染,突出主题,表 现层次感。 )

8、落款、盖章。 四、预期目标 完成创作,参加毕业展览

五、进度安排 (1) 、2011 年 12 月 19 日学年第 1 学期第十七周开题报告。

(2) 、2011 / 2012 学年第 1 学期第十八周 资料收集,绘制初稿构思。

(3) 、2011 / 2012 学年第 2 学期第一周绘制小稿,确定构思

(4) 、2011 / 2012 学年第 2 学期第二周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5) 、2011 / 2012 学年第 2 学期第三周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6) 、2011 / 2012学年第 2 学期第四周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7) 2011 / 2012 、 学年第 2 学期第五周 调整作品 完成作品及装裱

(8)、2011 / 2012

指导教师审定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如何面对中国画创新问题绘画是创造性的艺术,绘画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创新。绘画的创新与自然科学中的发明创造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绘画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绘画的创新除了能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外,其艺术内涵要与观赏者的心灵沟通,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绘画艺术的创新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也就不存在什么价值了,绘画艺术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向前发展。中国画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创新的问题,然而,当今的中国画家面对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认识。绘画的创新决定于技法的变化与艺术风格的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多数画家都倾向于在“术”的环节中煞费心思,其结果,要么是局部的改良,要么是人为的制作,要么是嫁接西方的油画技法。尽管如此,其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面对如此结局,有时连作者本人也为之感到惭愧。更有甚者,为了强夺人意,硬要为其冠以“现代”或“前卫”的名头,实际上恰恰暴露了一些人的浮躁与急于求成的心态。从这个现象中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失去理论指导或根本就没有理论作为创新的基础,抑或只刻意在“术”中求“术”的框框中寻求创新,最终只能使中国画的发展走向衰落。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出现了这么多不尽人意的现状,其主要原因是,一些画家虽然深知只有解决了技法这一最基本的要求,才能够达到创新的目的,但是却不知解决技法创新的问题并不是单凭着画家的主观臆造可以获得,中国画技法的创新与变革来自于“理”,没有“理”作为研究技法创新的基础,很难实现创新的目的。创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技法表现形式是件十分严肃的学术问题,因此面对中国画的技法创新问题必须认识到一个事实:要以中国画发展之“理”认识中国画的技法创新问题。这样可以从理论上看到中国画技法创新之根本,产生有理论根据的中国画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表现技法。现在有许多中国画家面对创新问题,很少有人以中国画发展的根源研究中国画的创新,更谈不上以哲学与史学的理念认识中国画的创新问题,这就造成了看不到中国画创新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导致一些人忘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而以人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心态去面对一个十分严肃的学术问题,这种既没有理论根据,又没有正确的艺术思维主导的所谓创新,又怎么会达到创新成功的目的?尤其那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无知的鄙视、无原则的失落,这不仅反映出了一些画家由于自身知识的肤浅而造成的偏见,更多的是对自家文化的不负责任,故此也就不难理解当今中国画界出现的那些所谓的“前卫”艺术,为什么会有变相抄袭西方之嫌的问题了。所谓创新应体现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创新方法,其二是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其艺术内涵的深度。解决创新方法的问题最重要是要建立起新的艺术体系,使其更加完善,这是中国画建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技法表现的最基本条件,离开了这个条件,以其主观臆想而产生的某种技法与风格都难以成立。只有在符合中国画发展的艺术体系与艺术思维的指导下,才能够产生出全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与表现技法。然而,这一切直接触及到的就是如何对待“笔墨”的问题,有人认为过分强调“笔墨”,会窒碍中国画的发展;也有人认为强调“笔墨”,中国画就无法“转型”等等,以至近百年来多数人对此一筹莫展,莫衷一是。事实上这种提法非常主观臆断,缺少足够的理论依据,中国画的“笔墨”一直是随着“理”的原则在改变,以中国画之“理”来认识中国画的“笔墨”问题:“意象”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意象”笔墨之方法;“象意”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象意”笔墨之方法;“悟象”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悟象”笔墨之方法。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即中国传统文化,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就无法表现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艺术风格。面对中国画创新问题,只有沿着中国画艺术规律而行才能顺利向前发展。中国画家如果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没有深入彻底的认识,那将永远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当今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当然也不可能在中国画界以及中国画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此理而论,中国画发展并不存在怎么“转型”的问题,实际这种所谓“转型”的提法,完全是由于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匮乏,对西方文化的一知半解而产生的主观臆断。除此,还有人在中国画发展出现问题的今天,提出了中国画应与西方艺术“接轨”的论调,然而他们并未搞清楚,中西方存在着不同的哲学理念。中西绘画无论是哲学体系,还是艺术体系,它们不仅是独立的,而且均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特性、文化底蕴与思维形式。一些中国画家及理论家面对中国画的前途问题,提出“接轨”的论调是不切合实际的,表现出他们对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悲观心态。中西绘画是在两种不同的艺术思维与艺术体系引导下产生的艺术形式,那种不问其“理”,只谈“接轨”的论调,只会将中国画的发展引向歧途。如何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出新的艺术思想,即表现出艺术作品之灵魂,这是画家们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一个没有成熟艺术见解的画家,不可能创作出具有深厚内涵的艺术作品,更不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前一些青年画家对中国画创新问题,多倾向于所谓的“实验”,甚至一些评论家对此也大加欣赏、极力鼓吹,然而这种实验的结果又当如何呢?事实并不乐观,反而却给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更大的困惑。何谓“实验”?“实验”即是一种尝试,或成功,或失败。积极地看,当前出现的所谓“实验”美术,客观上反映出了一些关心中国画发展前途的画家为之做出的努力。然而由于这种“实验”是在一种缺乏理论依据的前提下出现的产物,不可能形成一种体系,更无法表现出更深刻的艺术内涵,因此,这种“实验”无法成功,不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成了一种失去理性的盲动,其唯一可以依靠的理论,即画家的所谓“感觉”或主观臆测,这种缺少理论根基的谬误之“理”,又如何能够成其为“实验”美术的理论支柱呢?因此也就很难达到其“实验”的目的,以及具有理论性的说服力。面对这种所谓的“实验”作品,不难看出一些作者无非是受了当代西方抽象思潮的影响,将西方所谓的抽象转嫁到中国画的宣纸上而已。因此可以断定,这些画家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与现状,并未从理性上去认识,只是在表面得到某种偏激的启示,岂不知自己已经跟随西方绘画走向无奈。浮浅的认识带来了错误的理解,错误的认识必然导致不伦不类的作品,其表现出来的东西要么奇丑无比,要么糊涂乱抹,甚至连作者本人也说不清自己在表现什么,对此还能有什么艺术内涵而言,更谈不上以创新而论。虽然有人将这个现状看作是与西方艺术的“接轨”,但是以吾之见,这种所谓的“接轨”实则是在“搭车”,是在步西方早已失去理论支柱的所谓“前卫”的后尘。当前在中国画发展中出现的这种毫无理念与理性,盲从“接轨”、盲目实验的结果,最终导致的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变相否定与放弃,得到的则是非中非西的“夹生饭”,很难产生独立的艺术体系与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画艺术。另有一种以标“新”的文字游戏而出“新”的所谓“新文人画”,更是令人啼笑皆非,细观其作品,无论从“字”到“史”,从“意”到“雅”,都难以与“文”搭上关系,更不可能与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古代文人画相提并论。甚至有些“文人画”作者标榜为绝句的诗,竟连平仄都分不清楚,还如何谈得上“文”,更不要品其艺术内涵了。真不知如今的“新文人画”究竟“新”在哪里,也不知其中的“文”是超越了古人,还是落后于古人,对此其作者是否真的搞清楚了?无论是“实验”出的作品,还是“新文人画”,为什么很少博得专家的赏识,以及人们的喜爱呢?其原因并不是欣赏者的水平差,重要的是人们需要的是美的艺术,需要的是能与人心灵相沟通的艺术,需要的是有深邃艺术内涵的作品以及货真价实的艺术作品。并不喜欢那种丑陋、脏乱、说文不文、说雅不雅、不伦不类的作品。事实说明,无论丑与美,重要的是与人的心相通皆可谓之美,那些并不知道丑中之美为何物,缺乏理性的以丑为美的所谓作品,只能使人感到一种狂燥与变态的心理在宣纸上的自我发泄,以及江郎才尽的表现。可以说人的意识、学识、心态决定了画家作品中的艺术含义,那种对西方艺术肤浅认识,以及不文充文的半瓶醋作风很难登上艺术的顶峰。中国画的发展越是到高级阶段,所体现出的艺术内涵就应该愈加深刻,这就要求一个画家必须具备真才实学,才可能体现出在当今文明发达的时代中,一个画家所应该具有的艺术深度。自古以来,绘画创新一直是画家通向成功的唯一出路,同时也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这就要求画家必须建立起良好的艺术心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够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向成功。然而历史上有成千上万的画家在这条道路上摔倒,甚至至死不悟,就算是有成就的画家,往往都是耗尽了大半生的精力才获得成功,这足以证明绘画创新的艰难程度。绘画艺术是天才加勤奋的事业,无论谁,只要拿起画笔将其作为事业,就意味着在用自己毕生的精力赌其成败,故切慎之。

你不如买块豆腐撞头,这都要代写?真是不厚道.

  • 索引序列
  • 国画莲花的论文题目
  • 国画荷花论文题目
  • 花鸟画的论文题目
  • 有关金莲花的毕业论文
  • 国画花鸟论文开题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