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有关学术规范的论文

有关学术规范的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学术规范的论文

关于标准学术论文格式规范力求不出空白页,如有,仍应以有页作为单页页码。 如在一个总题下装成两册以上,应连续编页码。如各册有其副题名,则可分别独立编页码。 报告、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 A。 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 A1;表B2;式(B3);文献〔A5〕等。 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 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正文 报告、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编排序号(见)。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 表应编排序号(见)。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附注序号的编排,见。表内附注的序号宜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象的右上角,如:×××1),不宜用星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相混。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缩略调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因“-”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见),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示例1: ---------------------------(1) 示例2: ----------------------------------(2) 示例3: -------------------------------(3) 小数点用“.”表示。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对于纯小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 示例:应该写成94 567; 325 不应写成94,,567; .314,325 应注意区别各种字符,如:拉丁文、希腊文、俄文、德文花体、草体;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字符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上下角标(特别是多层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 示例:I,l,l,i;C,c;K,k,κ;0,o,(°);S,s,5;Z,z,2;B;β;W,w,ω。 计量单位 报告、论文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中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附录 B所列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符号和缩略词 符号和缩略词应遵照国家标准(见附录B)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中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固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印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结论 报告、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学术规范,不仅是指建立各种形式的规则,而且还涉及到学术内容的实质性规则,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学术规范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学术规范的法学思考

[摘要]大学内部学术失范的根源在于学术权力的滥用,具体体现为学术权力的程序合法性欠缺、学术权力的公共性缺失、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文章立足法学视角,以大学中的学术权力为基点,探析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并为学术权力的规范化行使提供制度设计,即学术权力应遵循程序正义原则,恪守学术性特质以及健全学术权力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学术权力 学术规范 学术责任

[作者简介]夏民(1967- ),男,江苏镇江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江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教育法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完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法治思考”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SJD820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87-02

大学中的学术失范现象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其性质、原因及其解决路径的分析并不完全相同,但却颇有见地。本文试图从法学的视角,以大学中的学术权力为基点,探析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并为学术权力的规范化行使提供制度设计。

一、学术权威与学术失范

大学是知识之府,大学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在大学,个体之间拥有的知识并不等同,某位学者在其专业领域内学术造诣深、学术水平高、学术影响大,成为其他学者心目中受尊敬、受崇拜的人物,就会被称为学术权威。学术权威的影响力既非出自于行政组织中的地位,也非沿袭传统的家族权力,而是以学术人员自身的学术修养、学术成就、学术魅力等因素为基础的个人威信和威望。通常没有保障其作用发挥的制度机制,也没有明确的法定影响对象。学术权威一旦与校长、院长、处长等大学中的行政地位相结合,就会使其影响力明显增强,既出于个人的权威,又源于组织的因素。

学术权威是大学名望的象征。世界范围内大学的声誉与排名,往往取决于其具有的享誉海内外的学术权威的质量与数量。恰如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齐先生所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术权威作为大学中学术和学科的带头人,对大学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学术权威能立足学科发展的前沿,洞察学科发展的脉络,引领学科发展的走向,推陈学科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学术权威作为大学中左右学术权力的重要因素,在众多学术人员汇集的学术组织中,能平衡学术人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促进学术组织内部形成合理的梯级人员结构,保持学术组织的和谐稳定。因此,大学应该善待学术权威。但学术权威本身特殊的地位容易引发封闭、偏执和保守的倾向,甚至出现学术权威挤占学术资源、垄断学术话语体系、限制学术研究空间等不良现象。对此,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曾明确提出批评:“科学创新最大的障碍往往来自于某些具有影响力的权威学者,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术话语权,同时有自己成熟的研究框架,所以有时会无法接受新的思想,后者可能被看作是对他们学术地位和权威的挑战。”事实上,作为传统学术圣地的大学,目前在学术研究计划、经费申请、研究行为、研究评审和研究报告等学术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背离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现象,尽管不能完全归责于学术权威,但与学术权威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

二、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

1.大学学术权力的程序合法性欠缺。这里提及的学术权力程序合法性主要指从权力产生的基础和行使方式来看,学术权力是否遵循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大学内部相关的自治性规范文件所规定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我国大学的学术权力,其合法性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学术权力来源的角度看,学术组织成员组成欠缺合法性。大学中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学术组织行使着教授治学的职能,决定着教师职称的评定、学生学位的授予、教学科研成果奖项的推荐等重要学术事项。但学术组织成员的组成不是由教师或教师代表选举产生,而是由大学中的党政部门指定产生。这样产生的学术组织很难真正代表教师群体的意愿,学术组织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受到置疑。二是从学术权力行使的角度分析,学术权力未能遵循透明、公平、回避等程序要求。由于学术组织的成员指定产生,缺乏选举所要求的准入与更换机制,人员更迭比较缓慢,学术组织成为遍布“熟人”的机构,彼此之间容易形成利益链,进行利益的勾兑与交换,透明、公平、回避等程序要求则往往成为摆设。以学术管理中的项目遴选为例,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许多环节的匿名评审与回避原则被规避,评审专家对于自己工作单位的申报者、或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申报者并没有做到回避原则,直接导致了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

2.大学学术权力公共性的弱化。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性”包含了权利与义务的均等性原则,即“特定文化传统中成员所共享某种利益,并继而一同承担对应义务的性质”。学术权力植根于学术,而“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所以,就应然的意义而言,学术权力是学术共同体的公共权力,应当公平地赋予学术共同体中的每位成员,以体现权力的公共性和公正性,彰显学术自由和平等的理念。遗憾的是,这种理论逻辑并没有转化为实践行为。在学术权力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学术权力的主体通常是某个社会体制中的成员,其日常行为主要与该体制发生联系,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维护自我利益的行为倾向,继而或潜在或明确地将这种行为趋向带到学术事务管理与资源分配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术权力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这方面显著的例证是西方大学讲座制度的变迁。讲座教授制度曾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教授权力的膨胀,该制度消极的一面,如垄断研究资源、压制新生力量等不断浮现。到19世纪末,西方大学讲座制已变得僵化,讲座制的教授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对其研究领域内新兴专业采取打压措施,不允许其成立新的研究所或开设独立的讲座,严重阻碍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为了捍卫学术权力的“公共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讲座制逐步瓦解,转向系科制。 3.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权力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既然学术组织及其成员被授予一定的权力,就应当对相应的权力行使的结果负责。责任机制缺位学术权力,必然导致权力行使的无序与无度。美国著名的学者、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就曾对现代大学学术权力缺乏监督机制、责任机制有着深刻的认知,他在《学术责任》一书中提到:“回顾历史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方面,即使科学家们对某些学术不端行为有着清楚的认识,但他们宁愿保持缄默,也不将此类行为公之于众。另一方面,某些专门委员会或小组在调查具体事件时行为也比较浮夸草率,在制度执行中也没有遵循严格的程序。”在肯尼迪看来,学术失范问题的处理机制所表现出来的软弱和无奈,根源在于责任机制的缺位。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大学内部弥漫着对学术权力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使得大学中最重要的学术组织――学术委员会,被戏称为“学术居委会”。“大学内部的学术委员会应该捍卫学术研究的尊严,但在当下高校权力框架下,学术委员会经常出现失语的现象,无法具备应有的严肃性、权威性,发挥其效力,更像是‘学术居委会’。”

三、学术权力的规范行使

1.学术权力要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程序正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程序正义理念下的法律制度,坚信实体正义是无懈可击的,并且只是程序正义结果的衍生物或副产品。程序正义维护的是程序规则的权威,程序公平体现的是任何人没有超越程序规则的特权。学术权力要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术组织成员的产生要体现民主原则,即要将学术组织成员选拔的时间、地点、规则和条件公开,选举产生,防止组织或个人指派,杜绝暗箱操作,以消解权力相对人对学术组织权力正当性的质疑。学术权力运作要遵循严格的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旨在消除权力运行过程中利益关联人造成的不利影响,依此原则,在学术权力行使过程中,与权力相对人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学术组织成员应自行或强行退出,以公正权力行使的公正性。保障权力相对人的相应权利,现代行政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对象不是单纯的行为客体,也不是简单的受动者,为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程序的双向互动,将管理对象纳入权力行使过程中,使其通晓权力行使的状况。完善相对人申诉及对话制度,对话渠道的畅通是保障相对人权利的重要因素。当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学术决议时,应及时告知其该决定的理由,听取其意见并告知其享有的法定权利救济渠道。

2.学术权力要恪守学术性特质。学术权力恪守学术性特质的根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力行使的主体只能是学者,而不能是行政官员。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基于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而不是源于行政职务和职级。二是学术权力作用的范围只能是学术事务,而不能是对其有重大利益诱惑的非学术事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大学权力的两种不同取向,两者在取得方式、性质、地位、作用范围、外部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不可混同。三是学术权力作用的目的是保障学术自由。保障学术自由既要完善保护学术自由的外在制度,建立保障学术自由的法律规范,反对滥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术自由,又要培育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彰显学术独立精神,提升学术道德水准,严惩学术失范行为,营造宽容学术氛围。

3.健全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认识到学术责任的重要性,曾就加强学风建设问题提出了“八个提倡、八个反对”,其中有“提倡学术批评、学术责任,反对一团和气、恶语伤人”的提法。实际上,将大学学术权力放置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不难发现,大学自身所具备的历史责任感,大学不能再简单地以学术自由为借口逃避责任。“既然现代大学在科学创新和学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我们认为,责任感是大学固有的内涵,大学不应回避该问题,它应该对实验开发中的研究成果承担一切责任。”健全的权力责任机制是大学存续、持久并担负起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为了将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落到实处,建立学术纠纷解决机制不可或缺。要审视现行的司法解决机制,法官长于案件事实认定和诉讼程序的掌控,但对于超越自己专业知识之外的学术判断则束手无策。因此,司法介入学术纠纷的法律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对此,完善学术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途径在于设立学术纠纷仲裁制度。“仲裁制度源于公民之间的私法领域,并最终延伸至与权力相关的公法领域,它同时具备公法与私法的双重特点。这一特质与学术纠纷兼具公私特征是耦合的,也是仲裁制度得以介入学术纠纷领域的情感基础。”学术纠纷仲裁制度通过设立仲裁委员会及仲裁庭来裁决纠纷。仲裁委员会在具体裁决案件时,由争议当事双方从仲裁委员会设立的专家库里选择仲裁员组成仲裁庭,仲裁庭根据案件事实,在公开、回避、自愿、充分辩论的基础上,依照法律规定和科学原理作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公正裁决。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学术自由、“官本位”及学术规范[J].读书,2004(1).

[2]陈韶峰.试论学术评审中的委员会决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3]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J].社会学研究,1997(4).

[4](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魏英杰.患有软骨病的“学术居委会”[N],中国青年报,2005-12-26.

[6]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李昌祖.高校学术纠纷的司法有限介入[J].教育评论,2008(4).

学术规范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关于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的讨论并未对“学风”、“学术规范”等概念进行准确定义。学术研究一旦失范,可能会导致学术腐败。如果对学术腐败现象的危害性没有清醒认识,便会对学术自身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学风 学术规范 学术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关于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的讨论,被誉为是“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①以社会科学界、人文科学界为主,包括自然科学界在内诸多学科的学者广泛参与,对学术研究中的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

最早对学风问题、学术规范讨论进行梳理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先生。1998年《中国书评》复刊号发表了杨玉圣《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一文,第一次提出学术规范讨论是“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也正是这篇《备忘录》,基于当时种种学术失范现象的描述,对什么是学术规范化,要不要规范化和如何规范化等问题,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意见。2000年9月,《学术界》杂志第5期发表了井建斌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九十年代学界新的关注热点》一文,该文在《备忘录》的基础上,“补充了1999~2000年学术规范讨论的材料和作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一些材料”。②2002年2月28日,杨玉圣主办的“学术批评网”发表了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胡杨的《建树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自然辩证法通讯〉“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讨论综述》一文,该文对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进行了现象总结,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树学术规范、打击学术腐败的具体措施,并对《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开展的持续一年多的大讨论中提出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思考。2002年4月16日,“学术批评网”发表了周祥森《新旧中西的冲突――大变革时期的学术规范讨论及其启示》一文。与前面三篇文章客观地介绍各方观点、描述学术失范现象,并加以适当点评所不同的是,周祥森对学术规范讨论究竟肇始于何时、学术规范讨论的深层背景究竟是什么、如何界定学术规范等有关学术规范讨论的实质性、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并明确提出:“这场历时十余年并仍在发展着的学术大讨论,是新旧中西冲突和大变革时期学术范式转换的必然产物,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诸学科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学人关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诸学科本土化、国际化努力的有益探索”。③笔者认为,这篇文章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关于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讨论分析较为透彻、考证较为确凿、总结较为全面。与此同时,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杂志社或编辑部还与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织召开了关于学风问题、学术规范的研讨会,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建设的宏观角度来研讨学风和学术规范问题,从而推动了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讨论的不断深入。

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的讨论在整个学术界虽未形成统一认识但却普遍得以开展的同时,由于学风不正、违反学术规范所导致的学术腐败事件却在近年内屡被批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术规范”相关概念及其解读

学风。就个体而言,学风是学习者主观的精神因素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内在和外在的综合表现。它既反映了学习者学习素养的高低、学习意志的强弱和学习志向的远近,又反映了学习者在选择研究方法、构建思维模式中的某种倾向,还在某种程度上直接预示着学习者学习探究活动的成败。就某个正常的学术领域或某个正常的学术共同体而言,学风是沟通交流的桥梁、团结协作的纽带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动力。从事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的大学教师,应有身正为范的崇高师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研究精神、明确合理的治学方法,否则不仅做不好学问、做不好学者、做不好教师,还要误人子弟。因此,学风问题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是涉及科学精神、治学态度、教书育人,事关教育成败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学术规范。邓正来认为:“所谓规范化问题,不仅是指建立各种形式的规则,而且还涉及到学术内容的实质性规则,比如如何建立学术评价机制,如何建构学术研究范式,如何营造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增长传统,等等”。④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陆学艺研究员和景天魁研究员对社会学研究的规范化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社会学规范化的学术建设应当包括科研和管理两个方面。在科研方面,规范化的学术建设涉及到:操作层面,要有研究者基本认同的研究方法;知识层面,要有基本的、大致为学者所接受的理论和概念系统;道德层面,研究者应当具有自律精神。在科研管理方面,课题论证要符合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发表论文要有正规的审稿制度,成果评价要有科学标准等等。⑤在众多的讨论文章中,以上这两种观点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术规范涉及的具体范围,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笔者认为,学术规范的界定既应当包括理念和价值的层面,也应当包括程序和操作的层面。因此,所谓学术规范,可以认为是学术共同体在一定时期形成的、并为学术共同体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学术价值观念和学术行为模式,具体包括学术道德规范、学术研究规范、学术管理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五个方面。这样的界定避免了对学术规范琐碎的现象性描述,将学术规范具体化在不同的学术研究阶段,同时便于对学术失范现象加以明确的分类。

学术腐败。学术研究中不遵守规范,产生“失范”行为,并超越了某种界限,就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即可能进一步堕落为当前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重点揭露和批判的“学术腐败”。笔者认为,所谓学术腐败,是指违反了学术共同体在一定时期形成,并为绝大多数教科研人员认可的学术道德准则、学术价值观念和学术研究规范,采取一切不正当手段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学术堕落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导致当前高校学术腐败行为日益为社会所严重关注的原因,是由于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场所、是探究学问的地方,大学教师学风不正引发的学术失范现象甚至学术腐败行为不仅有可能使我们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落空,学术研究丧失最宝贵的原创性,还有可能击穿社会的道德底线、导致全社会的道德“雪崩”。这种灾难性的后果或许不会马上得以表现,但却并非没有可能。

学术为何需要规范

学术腐败尤其是高校学术腐败不仅亵渎了学术尊严,玷污了学界圣洁,腐蚀了大学教师队伍,违背了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阻碍了学术发展创新和人才健康成长,更严重的是影响到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落实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学术发展的严重妨碍。学术活动作为知识的传承、研习、探索和应用活动,需要对于客观真理的热诚追求和忠实服膺。学术的发展,离不开那种奠立在客观性、诚实性和无私利性基础之上的高尚的学术道德,离不开追求原创性的强烈的创新动机。政治求公、经济求利、学术求真。学术共同体是一个以“求真”作为自己主导价值的共同体,其运作秩序主要是靠学者所特有的精神气质来维持。

对于社会进步的阻碍。在每一时代,站在探求知识和真理前沿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教师的精神气质,总是起着引领时代思想的作用。特别是近代,自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中国的人文思想开始具有了它的现代形态。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以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为标志的无产阶级新文化把中国的人文思想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具有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人文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转型期发轫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也与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由于此,知识分子才得以被称为社会的精英和时代的精神脊梁。如果这些人腐败堕落,将严重阻碍社会的整体发展。

潜移默化而又极其顽固的渗透性、蔓延性和扩散性。有人曾对中国的职业声望进行过调查,选择了当时(1998年)社会上最有代表性的14种职业,对国内7所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城市的被调查人均将科学家和大学教授排在职业声望排行榜的第一、二位。⑥这充分说明整个社会对知识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的信任和期望。如果连为人师表的大学教师也难以抵御社会腐败的侵袭,那么,何以通过教育去教化社会?要避免或拯救学术腐败所可能或已经导致的学术发展危机、社会精神危机和人的发展危机,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抵制和反对学术腐败的任务,无论这是未雨绸缪也好,还是亡羊补牢也罢。(作者分别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副教授)

注释

①杨玉圣:“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②③周祥森:“新旧中西的冲突――大变革时期的学术规范讨论及其启示”,http://www.省略,2002年4月16日。

④邓正来:“社会科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辑刊》出版座谈纪要”,《东方》,1995年第2期。

⑤陆学艺,景天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⑥夏学銮:《转型期的中国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题目规范:题目要简单明了,能够概括所写的内容,要用标准三号黑色字体,并且居中;如果有副标题,就要在副标题前面加上破折号,用小三号黑色字体。

摘要规范: 句子要精简短小,能够概括文章的全部内容,要说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使用的方法和结论,注意不要有错别字。摘要的字数可以在几十到几百个,但是最好不要超过三百字。

关键词规范:关键词是出现在文章中的词语,这几个词语必须是文章中重点强调并且能够提现文章主要内容的词语。关键词可以选择在五个左右。

正文规范:是论文的主体,要包括自己论述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结论。正文的语句要通顺,有依据,并且层次分明。汉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正文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12号,

参考文献规范:参考文献是指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所参考的资料或者是引述在论文中的资料,标注时必须要标注清楚作者,标题,出版信息。

论文的纸张要采用标准的A4纸,行距在倍。

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格式哦

论文具有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不仅是指建立各种形式的规则,而且还涉及到学术内容的实质性规则,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学术规范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学术规范的法学思考

[摘要]大学内部学术失范的根源在于学术权力的滥用,具体体现为学术权力的程序合法性欠缺、学术权力的公共性缺失、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文章立足法学视角,以大学中的学术权力为基点,探析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并为学术权力的规范化行使提供制度设计,即学术权力应遵循程序正义原则,恪守学术性特质以及健全学术权力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学术权力 学术规范 学术责任

[作者简介]夏民(1967- ),男,江苏镇江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江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教育法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完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法治思考”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SJD820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87-02

大学中的学术失范现象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其性质、原因及其解决路径的分析并不完全相同,但却颇有见地。本文试图从法学的视角,以大学中的学术权力为基点,探析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并为学术权力的规范化行使提供制度设计。

一、学术权威与学术失范

大学是知识之府,大学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在大学,个体之间拥有的知识并不等同,某位学者在其专业领域内学术造诣深、学术水平高、学术影响大,成为其他学者心目中受尊敬、受崇拜的人物,就会被称为学术权威。学术权威的影响力既非出自于行政组织中的地位,也非沿袭传统的家族权力,而是以学术人员自身的学术修养、学术成就、学术魅力等因素为基础的个人威信和威望。通常没有保障其作用发挥的制度机制,也没有明确的法定影响对象。学术权威一旦与校长、院长、处长等大学中的行政地位相结合,就会使其影响力明显增强,既出于个人的权威,又源于组织的因素。

学术权威是大学名望的象征。世界范围内大学的声誉与排名,往往取决于其具有的享誉海内外的学术权威的质量与数量。恰如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齐先生所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术权威作为大学中学术和学科的带头人,对大学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学术权威能立足学科发展的前沿,洞察学科发展的脉络,引领学科发展的走向,推陈学科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学术权威作为大学中左右学术权力的重要因素,在众多学术人员汇集的学术组织中,能平衡学术人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促进学术组织内部形成合理的梯级人员结构,保持学术组织的和谐稳定。因此,大学应该善待学术权威。但学术权威本身特殊的地位容易引发封闭、偏执和保守的倾向,甚至出现学术权威挤占学术资源、垄断学术话语体系、限制学术研究空间等不良现象。对此,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曾明确提出批评:“科学创新最大的障碍往往来自于某些具有影响力的权威学者,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术话语权,同时有自己成熟的研究框架,所以有时会无法接受新的思想,后者可能被看作是对他们学术地位和权威的挑战。”事实上,作为传统学术圣地的大学,目前在学术研究计划、经费申请、研究行为、研究评审和研究报告等学术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背离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现象,尽管不能完全归责于学术权威,但与学术权威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

二、学术失范的权力因素

1.大学学术权力的程序合法性欠缺。这里提及的学术权力程序合法性主要指从权力产生的基础和行使方式来看,学术权力是否遵循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大学内部相关的自治性规范文件所规定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我国大学的学术权力,其合法性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学术权力来源的角度看,学术组织成员组成欠缺合法性。大学中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学术组织行使着教授治学的职能,决定着教师职称的评定、学生学位的授予、教学科研成果奖项的推荐等重要学术事项。但学术组织成员的组成不是由教师或教师代表选举产生,而是由大学中的党政部门指定产生。这样产生的学术组织很难真正代表教师群体的意愿,学术组织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受到置疑。二是从学术权力行使的角度分析,学术权力未能遵循透明、公平、回避等程序要求。由于学术组织的成员指定产生,缺乏选举所要求的准入与更换机制,人员更迭比较缓慢,学术组织成为遍布“熟人”的机构,彼此之间容易形成利益链,进行利益的勾兑与交换,透明、公平、回避等程序要求则往往成为摆设。以学术管理中的项目遴选为例,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许多环节的匿名评审与回避原则被规避,评审专家对于自己工作单位的申报者、或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申报者并没有做到回避原则,直接导致了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

2.大学学术权力公共性的弱化。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性”包含了权利与义务的均等性原则,即“特定文化传统中成员所共享某种利益,并继而一同承担对应义务的性质”。学术权力植根于学术,而“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所以,就应然的意义而言,学术权力是学术共同体的公共权力,应当公平地赋予学术共同体中的每位成员,以体现权力的公共性和公正性,彰显学术自由和平等的理念。遗憾的是,这种理论逻辑并没有转化为实践行为。在学术权力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学术权力的主体通常是某个社会体制中的成员,其日常行为主要与该体制发生联系,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维护自我利益的行为倾向,继而或潜在或明确地将这种行为趋向带到学术事务管理与资源分配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术权力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这方面显著的例证是西方大学讲座制度的变迁。讲座教授制度曾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教授权力的膨胀,该制度消极的一面,如垄断研究资源、压制新生力量等不断浮现。到19世纪末,西方大学讲座制已变得僵化,讲座制的教授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对其研究领域内新兴专业采取打压措施,不允许其成立新的研究所或开设独立的讲座,严重阻碍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为了捍卫学术权力的“公共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讲座制逐步瓦解,转向系科制。 3.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权力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既然学术组织及其成员被授予一定的权力,就应当对相应的权力行使的结果负责。责任机制缺位学术权力,必然导致权力行使的无序与无度。美国著名的学者、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就曾对现代大学学术权力缺乏监督机制、责任机制有着深刻的认知,他在《学术责任》一书中提到:“回顾历史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方面,即使科学家们对某些学术不端行为有着清楚的认识,但他们宁愿保持缄默,也不将此类行为公之于众。另一方面,某些专门委员会或小组在调查具体事件时行为也比较浮夸草率,在制度执行中也没有遵循严格的程序。”在肯尼迪看来,学术失范问题的处理机制所表现出来的软弱和无奈,根源在于责任机制的缺位。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大学内部弥漫着对学术权力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使得大学中最重要的学术组织――学术委员会,被戏称为“学术居委会”。“大学内部的学术委员会应该捍卫学术研究的尊严,但在当下高校权力框架下,学术委员会经常出现失语的现象,无法具备应有的严肃性、权威性,发挥其效力,更像是‘学术居委会’。”

三、学术权力的规范行使

1.学术权力要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程序正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程序正义理念下的法律制度,坚信实体正义是无懈可击的,并且只是程序正义结果的衍生物或副产品。程序正义维护的是程序规则的权威,程序公平体现的是任何人没有超越程序规则的特权。学术权力要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术组织成员的产生要体现民主原则,即要将学术组织成员选拔的时间、地点、规则和条件公开,选举产生,防止组织或个人指派,杜绝暗箱操作,以消解权力相对人对学术组织权力正当性的质疑。学术权力运作要遵循严格的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旨在消除权力运行过程中利益关联人造成的不利影响,依此原则,在学术权力行使过程中,与权力相对人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学术组织成员应自行或强行退出,以公正权力行使的公正性。保障权力相对人的相应权利,现代行政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对象不是单纯的行为客体,也不是简单的受动者,为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程序的双向互动,将管理对象纳入权力行使过程中,使其通晓权力行使的状况。完善相对人申诉及对话制度,对话渠道的畅通是保障相对人权利的重要因素。当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学术决议时,应及时告知其该决定的理由,听取其意见并告知其享有的法定权利救济渠道。

2.学术权力要恪守学术性特质。学术权力恪守学术性特质的根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力行使的主体只能是学者,而不能是行政官员。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基于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而不是源于行政职务和职级。二是学术权力作用的范围只能是学术事务,而不能是对其有重大利益诱惑的非学术事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大学权力的两种不同取向,两者在取得方式、性质、地位、作用范围、外部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不可混同。三是学术权力作用的目的是保障学术自由。保障学术自由既要完善保护学术自由的外在制度,建立保障学术自由的法律规范,反对滥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术自由,又要培育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彰显学术独立精神,提升学术道德水准,严惩学术失范行为,营造宽容学术氛围。

3.健全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认识到学术责任的重要性,曾就加强学风建设问题提出了“八个提倡、八个反对”,其中有“提倡学术批评、学术责任,反对一团和气、恶语伤人”的提法。实际上,将大学学术权力放置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不难发现,大学自身所具备的历史责任感,大学不能再简单地以学术自由为借口逃避责任。“既然现代大学在科学创新和学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我们认为,责任感是大学固有的内涵,大学不应回避该问题,它应该对实验开发中的研究成果承担一切责任。”健全的权力责任机制是大学存续、持久并担负起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为了将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落到实处,建立学术纠纷解决机制不可或缺。要审视现行的司法解决机制,法官长于案件事实认定和诉讼程序的掌控,但对于超越自己专业知识之外的学术判断则束手无策。因此,司法介入学术纠纷的法律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对此,完善学术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途径在于设立学术纠纷仲裁制度。“仲裁制度源于公民之间的私法领域,并最终延伸至与权力相关的公法领域,它同时具备公法与私法的双重特点。这一特质与学术纠纷兼具公私特征是耦合的,也是仲裁制度得以介入学术纠纷领域的情感基础。”学术纠纷仲裁制度通过设立仲裁委员会及仲裁庭来裁决纠纷。仲裁委员会在具体裁决案件时,由争议当事双方从仲裁委员会设立的专家库里选择仲裁员组成仲裁庭,仲裁庭根据案件事实,在公开、回避、自愿、充分辩论的基础上,依照法律规定和科学原理作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公正裁决。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学术自由、“官本位”及学术规范[J].读书,2004(1).

[2]陈韶峰.试论学术评审中的委员会决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3]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J].社会学研究,1997(4).

[4](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魏英杰.患有软骨病的“学术居委会”[N],中国青年报,2005-12-26.

[6]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李昌祖.高校学术纠纷的司法有限介入[J].教育评论,2008(4).

学术规范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关于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的讨论并未对“学风”、“学术规范”等概念进行准确定义。学术研究一旦失范,可能会导致学术腐败。如果对学术腐败现象的危害性没有清醒认识,便会对学术自身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学风 学术规范 学术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关于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的讨论,被誉为是“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①以社会科学界、人文科学界为主,包括自然科学界在内诸多学科的学者广泛参与,对学术研究中的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

最早对学风问题、学术规范讨论进行梳理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先生。1998年《中国书评》复刊号发表了杨玉圣《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一文,第一次提出学术规范讨论是“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也正是这篇《备忘录》,基于当时种种学术失范现象的描述,对什么是学术规范化,要不要规范化和如何规范化等问题,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意见。2000年9月,《学术界》杂志第5期发表了井建斌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九十年代学界新的关注热点》一文,该文在《备忘录》的基础上,“补充了1999~2000年学术规范讨论的材料和作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一些材料”。②2002年2月28日,杨玉圣主办的“学术批评网”发表了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胡杨的《建树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自然辩证法通讯〉“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讨论综述》一文,该文对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进行了现象总结,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树学术规范、打击学术腐败的具体措施,并对《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开展的持续一年多的大讨论中提出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思考。2002年4月16日,“学术批评网”发表了周祥森《新旧中西的冲突――大变革时期的学术规范讨论及其启示》一文。与前面三篇文章客观地介绍各方观点、描述学术失范现象,并加以适当点评所不同的是,周祥森对学术规范讨论究竟肇始于何时、学术规范讨论的深层背景究竟是什么、如何界定学术规范等有关学术规范讨论的实质性、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并明确提出:“这场历时十余年并仍在发展着的学术大讨论,是新旧中西冲突和大变革时期学术范式转换的必然产物,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诸学科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学人关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诸学科本土化、国际化努力的有益探索”。③笔者认为,这篇文章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关于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讨论分析较为透彻、考证较为确凿、总结较为全面。与此同时,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杂志社或编辑部还与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织召开了关于学风问题、学术规范的研讨会,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建设的宏观角度来研讨学风和学术规范问题,从而推动了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讨论的不断深入。

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学风问题和学术规范的讨论在整个学术界虽未形成统一认识但却普遍得以开展的同时,由于学风不正、违反学术规范所导致的学术腐败事件却在近年内屡被批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术规范”相关概念及其解读

学风。就个体而言,学风是学习者主观的精神因素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内在和外在的综合表现。它既反映了学习者学习素养的高低、学习意志的强弱和学习志向的远近,又反映了学习者在选择研究方法、构建思维模式中的某种倾向,还在某种程度上直接预示着学习者学习探究活动的成败。就某个正常的学术领域或某个正常的学术共同体而言,学风是沟通交流的桥梁、团结协作的纽带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动力。从事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的大学教师,应有身正为范的崇高师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研究精神、明确合理的治学方法,否则不仅做不好学问、做不好学者、做不好教师,还要误人子弟。因此,学风问题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是涉及科学精神、治学态度、教书育人,事关教育成败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学术规范。邓正来认为:“所谓规范化问题,不仅是指建立各种形式的规则,而且还涉及到学术内容的实质性规则,比如如何建立学术评价机制,如何建构学术研究范式,如何营造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增长传统,等等”。④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陆学艺研究员和景天魁研究员对社会学研究的规范化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社会学规范化的学术建设应当包括科研和管理两个方面。在科研方面,规范化的学术建设涉及到:操作层面,要有研究者基本认同的研究方法;知识层面,要有基本的、大致为学者所接受的理论和概念系统;道德层面,研究者应当具有自律精神。在科研管理方面,课题论证要符合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发表论文要有正规的审稿制度,成果评价要有科学标准等等。⑤在众多的讨论文章中,以上这两种观点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术规范涉及的具体范围,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笔者认为,学术规范的界定既应当包括理念和价值的层面,也应当包括程序和操作的层面。因此,所谓学术规范,可以认为是学术共同体在一定时期形成的、并为学术共同体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学术价值观念和学术行为模式,具体包括学术道德规范、学术研究规范、学术管理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五个方面。这样的界定避免了对学术规范琐碎的现象性描述,将学术规范具体化在不同的学术研究阶段,同时便于对学术失范现象加以明确的分类。

学术腐败。学术研究中不遵守规范,产生“失范”行为,并超越了某种界限,就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即可能进一步堕落为当前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重点揭露和批判的“学术腐败”。笔者认为,所谓学术腐败,是指违反了学术共同体在一定时期形成,并为绝大多数教科研人员认可的学术道德准则、学术价值观念和学术研究规范,采取一切不正当手段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学术堕落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导致当前高校学术腐败行为日益为社会所严重关注的原因,是由于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场所、是探究学问的地方,大学教师学风不正引发的学术失范现象甚至学术腐败行为不仅有可能使我们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落空,学术研究丧失最宝贵的原创性,还有可能击穿社会的道德底线、导致全社会的道德“雪崩”。这种灾难性的后果或许不会马上得以表现,但却并非没有可能。

学术为何需要规范

学术腐败尤其是高校学术腐败不仅亵渎了学术尊严,玷污了学界圣洁,腐蚀了大学教师队伍,违背了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阻碍了学术发展创新和人才健康成长,更严重的是影响到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落实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学术发展的严重妨碍。学术活动作为知识的传承、研习、探索和应用活动,需要对于客观真理的热诚追求和忠实服膺。学术的发展,离不开那种奠立在客观性、诚实性和无私利性基础之上的高尚的学术道德,离不开追求原创性的强烈的创新动机。政治求公、经济求利、学术求真。学术共同体是一个以“求真”作为自己主导价值的共同体,其运作秩序主要是靠学者所特有的精神气质来维持。

对于社会进步的阻碍。在每一时代,站在探求知识和真理前沿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教师的精神气质,总是起着引领时代思想的作用。特别是近代,自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中国的人文思想开始具有了它的现代形态。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以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为标志的无产阶级新文化把中国的人文思想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具有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人文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转型期发轫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也与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由于此,知识分子才得以被称为社会的精英和时代的精神脊梁。如果这些人腐败堕落,将严重阻碍社会的整体发展。

潜移默化而又极其顽固的渗透性、蔓延性和扩散性。有人曾对中国的职业声望进行过调查,选择了当时(1998年)社会上最有代表性的14种职业,对国内7所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城市的被调查人均将科学家和大学教授排在职业声望排行榜的第一、二位。⑥这充分说明整个社会对知识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的信任和期望。如果连为人师表的大学教师也难以抵御社会腐败的侵袭,那么,何以通过教育去教化社会?要避免或拯救学术腐败所可能或已经导致的学术发展危机、社会精神危机和人的发展危机,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抵制和反对学术腐败的任务,无论这是未雨绸缪也好,还是亡羊补牢也罢。(作者分别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副教授)

注释

①杨玉圣:“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②③周祥森:“新旧中西的冲突――大变革时期的学术规范讨论及其启示”,http://www.省略,2002年4月16日。

④邓正来:“社会科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辑刊》出版座谈纪要”,《东方》,1995年第2期。

⑤陆学艺,景天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⑥夏学銮:《转型期的中国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学术写作注意事项:

一、结构

二、基调

三、措辞

四、语言

关于学术规范的英文论文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特点:第一,内容齐全,涵盖面广。包括论文写作的主要方面。选题、材料收集及评估、提纲、遣词造句、衔接与连贯、文献引用及其标注、论文写作、修改、定稿以及摘要写作等。第二,切合实际,针对性强。主要针对如何在国外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问题,充分考虑在校研究生及广大在职专业人士的现实需要。第三,练习众多,实践性强。在糅合现代写作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引领读者写出符合学术规范的高质量论文。第四,注重规范,倡导标准。专辟一章论述论文写作规范,帮助读者了解学术写作的要求,避免抄袭或剽窃的陷阱。第五,行文简洁,例证丰富。《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包括大量的写作指南和策略,例证大都选自《自然》等知名刊物,立意较高。刘润清教授就《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内容选择、结构体例等方面提供了宝贵意见。

学术论文写作用英语写学术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宣讲,促进学术交流;二是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使国外同行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样也是出于学术交流的目的。 不同的学科或领域、不同的刊物对论文的格式有不同的要求,但各个领域的研究论文在文体和语言特点上都有许多共性。了解了这些语言共性,便会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对我国青年学者或学生来说,用英语写作的难点不是没有写作材料,不是不熟悉专业词汇,也不是没有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用英语写论文难,是因为不太了解学术英语的语言特点。关于学术英语写作的语言技巧,我们已在第一部分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此部分讨论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包括学术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句型结构,我们都在此作较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模仿练习,将写作工作化难为易。 一般来说,一篇完整规范的学术论文由以下各部分构成:Title(标题) Abstract(摘要) Keywords(关键词) Table of contents(目录) Nomenclature(术语表) Introduction(引言) Method(方法) Results(结果) Discussion(讨论) Conclusion(结论) Acknowledgement(致谢) Reference(参考文献) Appendix(附录) 其中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Method,Result,Discussion,Conclusion,Reference等八项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内容根据具体需要而定)。在这八项内容中,读者最多的是Title,Abstract和Introduction部分,读者会根据这些内容来决定是否阅读全文。也就是说,一篇研究论文赢得读者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itle,Abstract和Introduction写得好坏。因此这三项内容将各分章详细加以讲述。 学术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Method,Result,Discussion三个部分。这三部分主要描述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方法,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条件,并如实公布有关数据和研究结果等。Conclusion是对全文内容或有关研究课题进行的总体性讨论。它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反映一个研究课题的价值,同时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标题的写法论文标题是全文内容的缩影。读者通过标题便能够预测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意图,从而决定是否阅读全文。因此,为了使文章赢得有关领域里众多的读者,论文的标题必须用最精炼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体现全文的主题和核心。本章主要探讨英语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特点及写法。 标题的长度标题单词总数名词数介词数形容词等1) Fire Resistant Steels for Construction: Design, Properties and Microchemistry 9 6 1 2 2) Damping Capacity of Shape Memory Alloy 6 5 1 0 3) Microelectronic Assembly and Packaging Technology: Barriers and Needs 8 5 0 3 14) Solid Oxide Fuel Cell: A Survey 6 4 0 2 5) Progress on Fuel Cell and Its Materials 7 4 1 2 6)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ld Shut During Mold Filling 11 5 2 4英语科技论文中,标题不宜过长,大多为8—12个单词左右。表和表列出了一些学术论文的标题的字数及词性统计资料。 表 学术论文标题中字数及词性统计(一) 标题单词总数名词数介词数形容词等7) On the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of Spot Welded Components 9 5 2 2 8) Absorbable Implants in Finger Fractures: A Biomechan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y 10 4 1 4 9) Acoustics of Long Spac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7 4 l 2 10) Investigation of Air Bags Deployment Forces on Out-of-Position Occupant 7 2 0 11) Semi-Integral Abutments in Bridge Seismic Design 6 3 l 2 12) High Speed Flow Sensor and Fluid Power Systems Modelling 9 7 0 2 13 ) Surface Engineering of Polymer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 7 4 2 l 14) The Design of User-Oriented Database of Material Performance Based on Client/Server Model 13 7 3 3. 15) Impingement Heat Transfer of Diesel Flames in a Rapid Compression and Expansion Machine 13 8 2 3平均(约)9 2来源:中国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标题单词总数名词数介词数形容词等1) Use of 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s by the Elderly 9 5 2 2 2) Dietary Supplement and Body Image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9 6 l 2 3) Knowledg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University Students 7 4 2 l 4) Severe Weather and the Automobile 5 2 0 3 5) Heavy Weight Contenders:a Look at Fat 7 4 1 2 6) A1uminutn:Is It Hazardous to YourHealth? 7 3 1 3 7)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a National Survey 11 5 2 4 8) Sustaining the Discussion:Ecology in the Humanities Classroom 8 4 l 3 9) Diversity in the Future WorkForce 6 4 1 l 10) Models of Sustaining Human and Natural Development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11 3 2 6 11) Variation in Acorn Production and Chemistry of Two Oak Oak Species with respect to Topography 14 8 5 1 12) Traditional Versus Adult StudiesStudents: the College Experience 8 5 0 3 13) Solving the Food Shortage Problem in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Africa Using Hydroponically Grown Peanuts & Solarly Distilled Water 18 10 1 7 14) Impact of Cancer:Coping Process and Quality of Life 9 5 2 2标题单词总数名词数介词数形容词等15) Application of Digital Image Analysis for Helping to Define the Prognosis Of Selected Malignancies 14 6 3 5平均(约) 5 3来源:The Ohio Journal of Science Vol. 96(2) 表中列出的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15篇英文论文的标题,平均9个单词。表列出的是从The Ohio Journal of Science中随机挑出的15篇论文的标题,平均个单词。要想用有限的字数概括全文的主旨,用词必须仔细斟酌和推敲,选择最简练、最准确、最贴切的词来表达全文的主要内容。 标题的用词从表和表可以看出,标题中用得最多的是名词(包括动名词),平均占总单词数的50%~60%之高。其中有的标题中80%以上的词为名词。除名词外,用得较多的是介词,有时使用形容词、冠词、连词、副词。 标题是对全文重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用词要贴切、中肯,不能有任何随意性。为了便于检索,标题中所用的词尽量使用表达全文内容的关键词,下面举例说明标题中关键词的出现率。例1 a.标题:On the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of Spot Welded Components b.关键词:fatigue spotweld automobile life prediction .疲劳点焊汽车寿命预测b.标题:Computer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ld Shut During Mold Filling关键词:mold filling computer simulation cold shut casting铸件充型计算机模拟冷隔铸造c.标题:Investigation of Air Bags Deployment Forces on Out-of Position Occupant关键词:air bag out-of-position occupant安全气囊离位乘员c.标题:New Fatigue Test and Statistical Method for Metallic Materials Used in Vehicle Transmissions关键词:fatigue test statistical method test specimens疲劳实验统计方法试样分析:例1a中,有4个关键词,在标题里出现了3个,而标题中出现的两个名词词组fatigue life prediction 和spot welded components都是文章的关键词。 在例1b中,有4个关键词,其中3个出现在标题里。标题中用了4个名词词组:computer simulation,experimental study,cold shut,mold filling,其中3个是关键词。 例1c中有2个关键词,在标题里都出现。标题中用了3个名词或名词词组:investigation,air bags deployment forces,out-of-position occupant,其中两个是关键词。 例1d中有3个关键词,其中2个出现在标题里。 从上面四个例子可以看出,标题中的用词多是文章的关键词,明确、精炼,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予以高度概括。 标题中用得最多的是名词或名词词组,一般不用动词或动词词组。如果用动词,则用非谓语动词形式,如动名词、不定式或分词。 从表和表可以看出,在标题平均9个单词中,有个是名词,占一半以上。除名词外,用得较多的是介词of,in,on等,再其次是连词and和形容词。偶尔也需要用一些其他词性的词,如副词、冠词等。 标题的结构学术文章的标题主要有三种结构:名词性词组(包括动名词),介词词组,名词词组+介词词组。间或也用一个疑问句作标题(多用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一般不用陈述句或动词词组作标题。 (1)名词性词组名词性词组由名词及其修饰语构成。名词的修饰语可以是形容词、介词短语,有时也可以是另一个名词。名词修饰名词时,往往可以缩短标题的长度。以下各标题分别由两个名词词组构成。 例2 Weather and the Automobile(名词词组) (名词词组) Behavior and Critical Soil Mechanics(名词词组) (名词词组) Speed Flow Sensor and Fluid Power Systems Modelling(名词词组) (名词词组) Versus Adult Studies Students: the College(名词词组) (名词词组) Experience(2)介词词组介词词组由介词十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如果整个标题就是一个介词词组的话,一般这个介词是“on”,意思是“对……的研究”。 例3 the Distribution of Sound in a Corridor the Crushing Mechanism of Thin Walled Structures(3)名词/名词词组+介词词组这是标题中用得最多的结构。 例4 of Flow Measurement .(名词) (介词词组) Sound and Reverberation on Gity Streets and in Tunnels(名词词组) (介词词组) Supplement and Body Image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名词词组) (名词词组) (介词词组)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University Students(名词) (介词词组) (介词词组) in the Future Work Force(名词) (介词词组) on Fuel Cell and Its Materials(名词) (介词词组) Capacity of Shape Memory Alloy(名词词组) (介词词组) of Long Spaces:Theory and Application(名词) (介词词组) (名词词组) i. Investigation of Air Bags Deployment Forces(名词) (介词词组) on Out-of-Position Occupant(介词词组) j. Models of sustaining Human and Natural Development(名词) (介词词组) in an Urban Environment(介词词组) 标题中的介词词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限定某研究课题的范围。这种结构与中文的“的”字结构相似,区别是中文标题中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英文正好相反,名词在前,而作为修饰语的介词短语在后。 例5 on Fuel Cell and lts Materials燃料电池及其材料进展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1d Shut During Mold Filling铸件充型中冷隔过程计算机模拟及其实验研究c. On the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of Spot Welded Components点焊汽车构件疲劳寿命预测 of Air Bags Deployment Forces on Out-Of-Position Occupant安全气囊对离位乘员作用力的分析与研究(4)其他形式对于值得争议的问题,偶尔可用疑问句作为论文的标题,以点明整个论文讨论的焦点。 例6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ffect the Way Plants Grow? Specific Ambient Odors Enhance Short Term Memory Function? Heterotrophic Protozoa Release Major Quantities Of 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ous in Lake Water? 有的标题由两部分组成,用冒号(:)隔开。一般来说,冒号前面一部分是研究的对象、内容或课题,比较笼统,冒号后面具体说明研究重点或研究方法。这种结构可再分为三种模式。 模式1 研究课题:具体内容例7 Assembly and Packaging Technology:Barriers and Needs Resistant Steels for Construction:Design,Properties and Microchemistry of Long Spac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Cancer:Coping Process and Quality of Life模式2 研究课题:方法/性质例8 Oxide Fuel Cell:A Survey b. Absorbable Implants in Finger Fractures. A Biomechan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y c.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a National Survey d. Development of New Public Water Supply Well-fields Using Electromagnetic Conductance: Two Case Studies模式3 研究课题:问题焦点a. Aluminum: Is It Hazardous to Your Health? b. Noise: Good? Bad? Maybe Both? c. Manure: Friend or Foe? 思考题下面这写论文标题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请修改。 1. Auditory Perspectiv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2. Electromagnetic Fields Have Harmful Effects on Humans 3. How to Use Water Resources for Irrigation in Semiarid Land 4. Water Quality Can Be Protected Through 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Education 5. The Single Community Concept: A Model for Adul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6. Physics and Art: Conceptual Linkages Can Be Uncovered 7. Diamond Is Used for Electronic Devices 8. Yellow Fever's Effect o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erce 9. The Nature of Student Science Project Is Compared with Educational Goals for Science 10. A 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Institute at Cornell University 11.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y Act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the Mentally Ill, Human Immune-Deficiency Virus a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Populations: A Statistical Analysis参考答案下面这写论文标题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请修改。 1. Auditory Perspectiv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合适) 2. Electromagnetic Fields Have Harmful Effects on Humans (不合适) 改为:Harmful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n Humans 3. How to Use Water Resources for Irrigation in Semiarid Land(不合适) 该为: Using Water Resources for Irrigation in Semiarid Land 4. Water Quality Can Be Protected Through 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Education( 不合适) 该为: Protecting Water Quality Through 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Education 5. The Single Community Concept: A Model for Adul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合适) 6. Physics and Art: Conceptual Linkages Can Be Uncovered(不合适) 改为: Physics and Art: Uncovering Conceptual Linkages 7. Diamond Is Used for Electronic Devices(不合适) 该为:Use of Diamond for Electric Devices 8. Yellow Fever's Effect o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erce (合适) 9. The Nature of Student Science Project Is Compared with Educational Goals for Science(不合适) 改为: The Nature of Student Science Projects in Comparison to Educational Goals for Science 10. A 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Institute at Comell University (合适) 11.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y Act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the Mentally Ill, Human Immune-Deficiency Virus a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Population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 不合适) 该为: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y Act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the Mentally Ill, Human Immune-Deficiency Virus and AIDS Population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格式及写作技巧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出版业的进一步规范化,英文摘要已成为国际间知识传播、学术交流与合作最直接的窗口,成为我国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对英文摘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公开发行的学报,其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 1-1998)也对英文摘要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文献标识码为 A(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B(应用性成果学习经验总结)、C(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3 类的文章均应有英文题名,其中 A 类文章还应附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为提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更好地满足国际数据库的检索要求,掌握必要的英文摘要编辑技巧,对英语摘要的语言和结构进行修改与润色,使英文摘要规范、准确、简洁,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英文摘要的组成

学术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主要由英文题名、作者名与单位、英文摘要内容、英文关键词 4 个要素构成,是国际重要检索系统中的核心内容。英文摘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术期刊论文被 SCI、EI 等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数量、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继而影响到学术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因此,对于学术期刊而言,英文摘要的质量就非常重要。高质量的英文摘要可增加论文被国际同行阅读和引用的机会、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2 英文摘要的编辑技巧

把握好格式的规范性。

了解主要标准规范。

关于学术期刊论文中英文摘要的规范性,目前的主要依据是两"标准"和两"规范".

两"标准"指的是国际标准 ISO214-1976《文献工作(E)》和国家标准 GB/T 6447-1986《文摘编写规则》。前者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了规范文献写作于 1976 年颁布的国际标准,是英文摘要编写的依据;后者是我国为了与国际接轨于 1986 年公布的国家标准,是中文摘要写作的准绳。

两"规范"指的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1998)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它们对摘要的写作要求均是基于国际标准 ISO214-1976《文献工作(E)》和国家标准 GB/T 6447-1986《文摘编写规则》。

注意区分大小写。

英文题名的大小写。

学术论文英文题名的大小写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一般来说,题名中第 1 个单词的首字母、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均应大写,虚词(冠词、连词、介词)的首字母应小写,但 5 个字母及以上的虚词首字母应大写,如 Around,Between,Based on 等。有连字符的合成词只有第 1 个词的首字母大写,连字符后的词首字母应小写。

作者署名的大小写。

作者署名通常在题名之下,关于作者署名的大小写,按照两"规范"的规定,中国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拼写,姓氏和名均不缩写,姓前名后,中间空 1 格。为了避免姓和名混淆,表示姓氏的拼音全部字母大写,复姓应连写,表示名字的第 1 个拼音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双名中间宜用连字符隔开,以避免音节混乱。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关键词的大小写。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 3~8 个,除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外,其余均小写,除必须用复数形式外,一般均用单数形式,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正确使用英汉标点符号。

学术期刊英文摘要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问题很普遍,主要原因是作者沿用汉语标点符号的习惯。

中英文标点符号在形式、功能和用法方面有许多差异,在进行英文摘要编辑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中文句号是个圈".",而英文句号是一个实心点".".

(2)中文省略号有 6 个点"……",而英文省略号有 3 个点"…".

(3)中文用顿号 "、"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而英文用逗号","表示。

(4)中文书名号用"《》"表示,而英文书名用斜体表示。

(5)中文表示数值的范围用浪纹线"~"表示,连接相关的数字,但英文中表示数值的范围用短破折号"-"表示。浪纹线"~"在英文中主要用于逻辑上或数学上表示否定、近似,或作为代字号用在词典和书籍中表示单词或短语的省略等。

(6)中文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一般用破折号"-"分隔,而英文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用冒号":"分隔。

把握好内容的一致性。

关于学术期刊论文中英文摘要的一致性,两"规范"都明确规定:"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可见,中英文摘要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含义、内容、数量和顺序的一致性。英文摘要应忠实、准确地反映中文摘要的内容,不能随意更改或删去中文摘要的重点内容或重要信息,不能随意增补中文摘要中未提及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硬性对译,如果受汉语思维的影响生硬地按照中文字面意思直译或进行句对句、词对词的一一对译,一个词也不改动,这不仅会导致在表达上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而且会使英文摘要用词重复累赘、句子繁杂冗长、语义不流畅。

因此,在进行英文摘要的编辑时,要把握好中英文摘要内容的一致性,英文摘要应忠实地再现中文摘要的内容,但英汉 2 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一样,英文摘要不应拘泥于中文摘要的形式,译文要通顺、得体,语言要简洁明了,尽量选择简短、语义具体明确的词汇,避免使用重复多余、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和繁杂冗长的句子。此外,中英文关键词的数量和先后顺序也应保持一致。

把握好句法的简洁性。

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结构。

题名是学术期刊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主题内容的直接反映,是检索论文的关键。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语言务必要简练,不能太长。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英文题名通常为 10个实词以内,不宜超过 15 个词。

英文题名一般不用完整的句子,而是以短语为主要结构,常见的有 4 种类型。

(1)名词短语类。题名以表达论文核心内容的名词为中心词,前后加上前置和(或)后置定语进行修饰,前置定语通常是形容词,后置定语通常是介词短语。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前置定语或后置定语应与其所修饰的名词紧密相邻,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影响读者正确理解题名的真实含义。

经统计发现,学术论文题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心词"有:研究(Research/Study on …)、试验/实证/案例研究(Experimental/Empirical/Case Study on …)、分析(Analysis of …)、可行性/可靠性/误差分析(Feasibility/Reliability/Error Analysis of)、探讨(Discussion on…)、调查(Investigation of…)、启示(Enlightenment of…)、影响(Effect of … on …)、比较(Comparisonof … with …; Comparison Between/Among … and …)、应用(Application of …in …)、变化(Change of …)、进展(Development of …)、作用(Role/Function of …)等,只要掌握它们较为固定的译法,题名翻译就容易得多。

(2)动名词短语类。由动名词加宾语构成,有时前后会有状语。

(3)介词短语类。由介词加名词或动名词短语构成。

(4)疑问句。一些评述性、综述性、驳论性文章或对于值得争议的问题,常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可以点明论文讨论的焦点,使题名显得比较生动,易引起读者兴趣。

英文题名和关键词可省略冠词。

在英文中,冠词分为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2 种形式,当表示所指对象是特定的且能够识别时,便用定冠词(the)表示特指,即当使用定冠词(the)时,读者已经知道所指的是什么。由于汉语中没有冠词的用法,定冠词(the)在英文中很容易被误用或漏用,这一点在进行英文摘要编辑时需特别注意。

但是,由于冠词属于无实际检索意义的词,为提高论文的被检索率,英文题名和关键词中的冠词有简化的趋势,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可以省略,并且英文题名开头的第一个词前尽量少用冠词 The,An或 A.

尽量采用主动语态。

恰当使用语态是英文摘要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摘要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前提。

相关研究和统计表明,在语态使用上,国内外期刊英文摘要相差较大,国内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占主导,主动语态使用相对较少;而国外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中主动语态占主导,被动语态使用相对较少。

国内期刊英文摘要多使用被动语态,主要原因如下。

(1)与国家标准 GB/T 6447-1986《文摘编写规则》对中文摘要的规定有关,它规定中文摘要撰写要用第三人称,要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很多作者在中文摘要译成英文摘要时往往使用被动语态;(2)被动语态不必强调动作的施行者甚至可以省略动作的施行者,可以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以减少主观因素,使行文显得客观;(3)被动语态可以使需强调的事物做主语而突出它们的地位,有利于说明事实。

而国外期刊英文摘要多使用主动语态,主要原因如下。

(1)与国际标准 ISO214-1976《文献工作(E) 》对语态使用的规定有关,它明确规定应尽量采用主动语态,因主动语态有助于文字的清晰、简洁及有力地表达。然而,在指示性甚至报道性陈述中,为强调动作承受者,也需采用被动语态,由此可见,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在结构上更简练,表达更直接有力;(2)过度使用被动语态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英语句子头重脚轻,结构笨拙,影响读者的阅读效率。

可见,当前国外学术期刊英文摘要的写作趋势是主动语态多于被动语态,为了充分发挥英文摘要的导向功能、报道功能、检索功能以及促进科研成果的国际交流功能,国内学术期刊英文摘要应当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写作惯例。在符合英语语法规则、满足表达需要的情况下,我国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应尽量使用主动语态,以"this paper"、"the author(s)"等作为主语,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期刊发展的`主流趋势,满足国际数据库的检索要求。同时,为强调动作承受者,也可使用被动语态,需注意的是:

(1)为了保持句子结构的平衡,被动句的主语不宜太长;(2)当被动句的主语太长时,为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句子结构,可采用"It is+动词过去分词+that"的结构,用"it"作形式主语,代替句子的逻辑主语,把要强调的事物放在句子后部。

把握好语篇的连贯性。

衔接和连贯是语句成篇的重要保证,主要体现在结构和形式上。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注重功能和意义的完整,主要通过语句的先后顺序与逻辑关系实现词语和句子的连接,很少借助连词,以神统形;句子之间的停顿靠标点符号来体现,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结束后的停顿。

而英语重形合,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和形式的规范,以主谓框架为核心,以形显义;只要一个句子有完整的主谓结构,就用实心点"."表示一句话结束后的停顿;2 个或 2 个以上的句子之间若使用逗号,是需要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词)将前后句子的语义联系起来,以清晰体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的连贯性。需注意的是,英语句子讲究主谓一致,即主语和谓语在人称(第一、第二或第三人称)和数(单数或复数)的形式上必须保持一致,意义为单数的主语后的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意义为复数的主语后的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语法规则。

恰当使用连接词使语义更连贯。

英语句子从结构来看有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简单句是只有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并列句和复合句都包含由连词连接的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句子,各句都有完整的主谓结构,所不同的是,并列句中各句可以独立存在,各句的意思一般可以单独理解,复合句由 1 个主句和 1 个或 1 个以上的从句构成,主句可以独立存在,而从句不能独立存在,主从句之间的意思是紧密相连的,不能简单地把主从句拆开来看,而必须将主从句综合起来进行理解。

英文摘要一般不分段,但句式结构多样且复杂。过多使用简单句会使句子结构显得松散,语义不连贯,而恰当使用连接词或过渡词作为语篇衔接手段可以使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句子之间的衔接更紧凑、语义更连贯、译文更通顺、逻辑性更强。

在英文摘要中,常用表示对等、选择、时间顺序、转折、列举或解释说明、比较或对比、递进或增补、目的、因果、让步、总结的连接词或过渡词将语篇有机衔接起来。

(1)表示对等关系的连接词:and(和),both…and…(两者都),neither…nor(既不……也不……),aswell as…(也)等。

(2)表示选择关系的连接词:or(或者),either…or…(不是……就是……)等。

(3)表示时间顺序的连接词:first(第一),second(第二),third(第三),…finally(最后);first of all(首先),next then(其次),lastly(最后)等。

(4)表示转折关系的连接词:but/however(但是)等。

(5)表示列举或解释说明的连接词:for example/ for instance(例如),namely /that is/ in otherwords(即、也就是说),take…for example(拿……来说),such as(如)等。

(6)表示比较或对比的连接词:compared with/in comparison with(与……比较),on the contrary(正相反), different from(与……不同),in contrast with(相比之下),while(而)等。

(7)表示递进或增补关系的连接词:not only…but also(不但……而且),what's more(而且、更重要的是),what's worse/ worse still(更糟糕的是),besides(此外,还),in addition/moreover/furthermore(此外),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apart from(除了……之外),including(包括)等。

(8)表示目的的连接词:in order to/to(为了),so that(以便)。

(9)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because(因为,由于),so/ therefore/ as a result(因此、所以),because of/due to/owing to/ thanks to(多亏、由于),for this reason(由于这个原因)等。

(10)表示让步关系的连接词:though/although(虽然、尽管)。

(11)表示总结的连接词:in a word/ in short/ in a few words/ in brief/ briefly(简言之),onthe whole/in all/to sum up/ in summary(总之),generally speaking (一般说来)等。

需注意的是:(1)当连接 3 个及以上的句子时,只在最后 1 个句子前使用连词 and(和),否则容易造成结构与意义的混乱。(2)汉英 2 种语言中都有表示因果和让步的连词,但在用法上有所不同。在汉语中,表示因果的连词 "因为、由于(because)"与"所以、因此(so)"、表示让步的连词"虽然、尽管(though)"与"但是(but)"是要同时用的。但在英语中,当表达"因为/由于……所以/因此"的因果关系,以及表达"虽然/尽管……但是"的让步关系时,在 1 个句子中是不能同时用 2 个连词的,只能用其中 1 个连词。

3 结语

英文摘要作为学术期刊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语言和结构的修改和润色是永无止境的,掌握一定的英文摘要编辑技巧对提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文摘要编辑应把握好格式的规范性、内容的一致性、句法的简洁性、语篇的连贯性,使我国的英文摘要在格式、语言和结构上都尽可能地遵循国际标准规范和通用惯例、符合英语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提高学术论文在国际权威检索系统中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促进学术成果的广泛交流与传播,更好地与国际期刊接轨。

学术论文的规范

学术写作注意事项:

一、结构

二、基调

三、措辞

四、语言

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求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求,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求

1、论文标题设计

有的同学把老师印制给你的选题即作标题,这样简单省事。其实标题与选题是有区别的:标题设计要吸引人,而选题无需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论文的标题给人的是第一印象,因此,要精心设计。这就如男人和女人相对象,精心打扮自己努力给对方好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一篇论文,有无兴趣让人读下去,题目十分重要。标题是否吸引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指导老师给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判定。

依据一个选题,论文写出来后,其标题存在3种情况:

(1)选题即标题,简单省事,但往往缺乏吸引力。

(2)标题太大,文章内容论述太浅,可改标题,使文与题更贴切些,否则,只有充实内容,增加文章篇幅。

如题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探索”一文,正文论述主要从企业文化概念引进回顾,到我国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总结,分成几个阶段,并论述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及典型经验,还有一系列统计数字。整篇文章无对中国企业文化创新性的见解。显然文与题不符,应改为“中国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文化”.

(3)围绕一个选题写出论文后,定题较困难,待文章完成第一稿后,再仔细定题。大部分学生,通常采用的是“试论……”、“浅析……”、“……探索”、“……初探”,这样的标题无吸引力,而且显得论文档次较低,千篇一律,笔者建议尽量少用或不用。

2、论文摘要

摘要是反映内容梗概,是供文献检索数据库做重复传播的情报资料,是相对独立的部分。其写作要规范,要求简洁明了,能概括地、不加注释地表述写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结果或结论。摘要要不分段落,写法上提倡省略主语而节约文字,不宜用非公知的外语缩写语,要用通俗的语言。一般一篇4,000~8,000字的论文,其摘要部分在100字以内。

3、关键词

每篇论文(字数在4,000-8,000字之间),有关键词3-8个之间;一般5,000字左右的论文有3-4个关键词即可。关键词一般是在论文题目或要点中反复出现的词。

4、引言或引论(即开头)

这部分引导读者理解论文部分,其地位十分重要,一定要引起作者的重视。

引言即开头可以采用直接切入式(开门见山)和间接导入式(引用案例或从某事件谈起)的方法。一般对于初学写论文的学生宜采用直接切入式开头,间接导入式开头不易把握,容易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弄得不好,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破坏了整篇文章。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开头,其引言部分即开头的写作应当包括这么几个部分的内容应涉及到:

(1)为什么要选此论题?研究该问题的意义?有时还要简要介绍前人的研究状况;

(2)论文中主要应用了哪些理论,采用了哪种方法(如调查研究方法);

(3)介绍论文包括哪些部分以及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这样会给读者一个论文整体印象;

(4)论文的贡献。也就是说你写作此论文能给企业或人们带来什么启示,得到什么借鉴等。

5、正文的写作

正文的内容和结构的写作应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论题集中,重点突出。

一篇论文应围绕论题展开不能写散了,因为毕竟篇幅有限,要在有限的篇幅内把主题写深写透。要考虑什么内容该往上摆,什么内容不该往上摆。如笔者去年指导的高职市场营销毕业班的一篇论文,其初稿有1万多字,洋洋洒洒。但论文存在以下问题:只是对所有的'相关案例进行罗列,没有自己的语言,而且内容太繁杂,不能突出主要论题。

同时,文章的每一部分内容,每一段内容之间要各有侧重,不能来回交叉、重复。笔者编审过的许多稿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语言啰唆,部分之间、每段之间反复重复其内容。

一般情况下,本领域所皆知的常识,不要再介绍。一篇论文一般性论述应少一些,着重论述论题的重点。如有一篇论文“论企业集团制度创新”,其内容包括:什么叫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作用,如何组建企业集团,实践中要解决哪些问题,而论题的重点是企业集团制度的创新,而对如何创新则没有说清楚。

(2)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类论文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了大量案例的文章才更显生动,更具价值。纯理论的经济类文章没有太大的应用价值,除非是创新理论和某一学科的工具书。如一篇论文“中小企业战略研究”,整篇文章照般西方理论,泛泛而谈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而没有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进行研究。这样的文章无价值可言,只有修改,充实现状这部分内容,而且必须作为这篇文章占篇幅大的部分。

(3)思路顺畅,语言通畅。

毕业论文不是散文,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论文的各部分之间的内容应存在逻辑联系,不能相互割裂。正文论文的最基本的结构如下:一是提出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问题(引用大量案例来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些问题,原因何在);三是解决问题(对策和建议部分)。如笔者的一个省级课题“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其结构如下:一是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二是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县域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与县域工业增长方式的粗放式经营有关,列举许多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要转变增长方式才是确保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三是发展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对策及建议部分)。三个部分内容衔接紧密,围绕中心议题来展开论述。

6、后论(结尾)

可有可无,要根据文章的情况而定。这一部分主要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或者此论文可能带给人们的启示或借鉴。简简单单,就几行字或几句话即可,千万不要再哆嗦重复文章中的内容,否则,会破坏文章的整体性。笔者在审稿中发现许多文章,根本无须再有结尾,还啰啰嗦嗦用大半页纸重复文章中的内容,纯粹为了凑字数,画蛇添足,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判定论文价值的重要依据。在撰写论文的后面,附上写作论文时参考的期刊、着作、报纸、电子文献等名称、日期,这样一篇论文的写作才规范。

期刊: 作者.文章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着作: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报纸:作者.文章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 作者。文章题名[J/OL]或[EB/OL].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此外,写作毕业论文时,文章的序号也有规范。对于文科尤其是经济类论文而言,其基本序号如下: 一、二、三……→(一)、(二)、(三)……→1、2, 3……→(1)、(2)、(3)……→①、②、③……按这样的基本序号写作,那么毕业论文写出来后,层次感就会特别清晰。哪怕文章内容论述欠缺层次,修改起来也较容易。

总之,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做好二方面的工作:一是遵循一定的选题思路,做好选题;二是按要求规范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格式规范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取得成果的主要体现,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质量,做到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规范化,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内容须完整准确,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除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外,其余部分都应该用规范的简体中文撰写。

留学生学位论文的目录、正文和致谢等可用英文撰写,但封面、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应用中文撰写,摘要应中英文对照撰写。

二、学位论文的书写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应由10个主要部分组成,顺序依次为:

1.封面,2.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3.目录,4.中文摘要,5.英文摘要,6.符号及缩略语说明(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7.论文正文,8.参考文献,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0.致谢。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学位论文须采用研究生院印发的统一封面格式,博士学位论文封面排版格式见附件1、附件5;硕士学位论文封面排版格式见附件2、附件3、附件

4、附件5。

密级:保密论文的密级确定办法参照《中国药科大学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保密管理的规定》执行,须直接注明“及时公开”或者保密的年限。

论文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能概括整个论文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内容。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名称为准,并与教育部招生录取库备案的专业名称保持一致。

指导教师:研究生原则上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且应为研究生院招生录取时规定的导师。专业学位和“4+2”校企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另有1名校外导师。“4+2”校企联合培养硕士论文封面使用“附件2”,并在此栏填写的导师姓名后加“()”,来标注校内导师及校外导师;专业学位硕士如没有校外导师可以不填写“校外导师”一栏。如有其他协助指导的教师应全部填在“协作指导”一栏内。

毕业时间:按授予学位时间填写,上半年申请者填写当年6月,下半年申请者填写当年12月。

2.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的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的内容和格式见附件6,必须由作者、指导教师亲笔签名并填写日期。

目录按章、节序号和标题编写,一般为二级或三级,目录中应包括中英文摘要、论文主体、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致谢等,详见附件7。

4.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的内容应涉及本项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结论及意义,注意突出学位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的部分,文字应简短明了。另选择3~5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中文摘要排版格式参见附件8。

5.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相对应。中国姓名译为英文时用汉语拼音,按照姓前名后的原则,姓、名均用全拼,不宜用缩写。姓全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用双中文字时两个字的拼音之间可以不用短划线,但容易引起歧义时必须用短划线。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英文摘要排版格式参见附件9。

6.符号及缩略语说明(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

论文中所用符号及缩略语所表示的意义及单位。未用或所用符号不多的论文可省略此部分。符号表排列顺序按英文字母或其它相关文字顺序排出。

7.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一般应包括绪论(或前言)、正文主体、结论等部分。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绪论(或前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

论文正文是核心部分,应包含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等,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构成。文中若有与他人共同研究的成果,必须明确指出;如果引用他人的结论,必须明确注明出处,并与参考文献一致。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出。可以列在各章末尾,也可以列在正文的末尾。在引用他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不可将别人的数据、结论或推论窃为已有,杜绝抄袭。

参考文献格式的具体要求参照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详见附件11。

注意事项:

◇只有3位及3位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共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页码不可省略,起止页码间用“-”相隔,不同的页码引用范围之间用“,”相隔;

◇正文中参考文献标引一律用上标形式的方括号内数字表示,例如[3],方括号和数字不必用粗体。所引文献序号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

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列出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含录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发明专利、著作、获奖项目等,书写格式与参考文献格式相同。

10.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措辞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庸俗之词。

三、学位论文的打印要求

1.论文打印规格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律编排并打印在标准A4纸(210 ×297mm,80g)幅面白纸上,封面、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采用单面印刷,从目录开始采用双面印刷(学位论文必须双面印刷,对于页数较少无法制作书脊的论文可以省去书脊的制作),须便于阅读、复制和存档。封面要求使用铜版纸打印,其中校徽标志要求为红色,其余字体均要求为黑色。

2.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参照附件1-4;

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节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条标题:小四号黑体居左;

正 文:小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 首行无缩进;

页 码:五号宋体;

(一)题名

题名又称标题或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是标题明确规定了论文论述的问题,即概括了论题,这样的标题明确显示了论文的研究课题,可使读者对论文的基础内容有个大概了解。

二是标题明确概括了论文的中心观点,即研究结论,标题概括了论文的研究结论,使观点鲜明、突出,可使读者对学术观点一一了然,因而有助于论文价值的实现。

(二)作者及工作单位

论文作者是指参与论文的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并对论负责的人。论文的作者必须是论文的现在作者,而与职务、职称无关,应按贡献大小确定署名次序。

对只参加少量工作而对论文不能负责的,不宜名,可采用题注方式说明,或在致谢部分肯定他们的贡献,名要写在题名下,在作者署名下要标明工作单位。

(三)摘要

摘要,亦称提要,它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在论文完成后,要将论文的主要研究途径、要观点和结论,用极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和提练,起到“立片言,以撮要”的作用。如果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摘要,外文摘要一般置于文后。

(四)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主题词。为了方便文献检索信息贮存,应从论文特别是从题名和摘要中选取最能表达论文中心内容、标志论文主题的若干单词、词组成术语,以显著字符,排写在摘要的左下方。

关键词应精当,每篇论文一般选择3一8个,应是各学科中规范的,有特定含义的、通用的名词术语,如有可能尽量选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

(五)引信

称前言、信或绪论。它的任务是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缘起、目的、范围及相关领域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等,提出研究课题,提示并限定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途径。

规范的学术论文要素有哪些

按不同的逻辑标准区分,学术论文有许多种,有为了完成学业而创作的学位论文、课程论文;有为了完成某项课题而创作的研究报告,有为了表达研究某个专门问题的新收获而创作的专题论文,还有为了出席某个学术会议而创作的演讲稿,为了向出版社投稿而创作的学术专著,为了给学术期刊投稿而创作的普通论文,等等。只要是合格的学术论文,无论长短,都有下面一些共同特征:学术态度诚实;遵守学术规范;有创新点;有严密的分析论证过程;语言规范、简明、流畅。在学术期刊编辑眼中,除了上述五点之外,还要加上一点,叫篇幅适中。给期刊投稿,就要写为他们喜欢的篇幅适中的论文。换言之,编辑们审稿,常常注意这六个方面。一、学术态度诚实所谓学术态度诚实,就是要讲学术德行,就是讲真话、实话,不讲假话、虚话。搞学术,应以诚实厚道为本,以求真向善为的,不抄袭,不剽窃,不作假,有利于美的产生与传播,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树立诚实的科学研究与创作态度。诚实厚道、求真向善,是人的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要写出好的论文,必须学会诚实做人,具有诚实品质。诚实,是每个研究人员应该具有的基本的做人操守,不具备诚实品格的人不配搞科学研究。一篇论文,从头至尾要一目了然地显示出哪里是自己的,哪里是人家的。不含糊,不隐晦,不偷,不装,不抢,敢讲真话,不说假话、虚伪的话,不故弄玄虚,不吓唬人。诚实的学术态度如同血液流淌在论文的字里行间,是保证学术论文具有生命力的第一要素。文如其人。人品、文品从来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注意人品、文道的修养。二、遵守学术规范所谓遵守学术规范,用当下流行一点的话说,就是恪守学术界的“游戏规则”。学术规范是学术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的统称,大体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学术管理规范等形式。其中,学术研究规范处于诸规范的基础和核心位置。学术研究规范至少应包括下述内容:必须充分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必须给自己的研究成果定位;必须对自己提出的命题进行严谨的论证;语言规范、简洁、流畅,无错别字,无病句。学术规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相对性、发展性,若从学科角度考察,起码分为两个层次,一曰在各学科都通行的基础规范;二曰在某一学科内使用的学术规范(赵景来:《关于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学术界》,2005年第2期,第268-278页)。我国高校文科教师和研究人员要学习、执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养成遵守学术规范的好习惯。三、有创新点所谓有创新点,就是有与众不同的东西。在学术论文中,通常体现为观点新、方法新或材料新,一般有七种表现形式。1、提出新观点,创立新理论。指经过学术研究提出了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新观点,或在一系列新观点、新见解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理论。这是学术创新最典型的形式,是对已有理论的突破。2、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由分散的零碎的研究成果,通过归纳、综合与整合及进一步研究,形成一种理论体系,使对问题的认识更为系统,更为全面。这是对已有成果的全面拓展与升华。3、确立认识的新高度。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同一问题同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深化的成果,使认识有了新的高度。4、开辟新视角。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同一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科学的、富于真知灼见的见解,使研究对象能更全面更清晰地为人所认识。5、提供了研究的新材料。对同一问题,对既有研究,虽然不能从观点、视角上有所建树,但却找到了新鲜的材料,并借这些新鲜的材料,有利于对这个问题产生新的看法与认识。这是对拓展同一问题研究的锦上添花。6、对新方法的运用。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新的结论。7、开创新领域。大致有两种情形。一方面是对未被研究的领域进行拓荒性研究,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填补了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对同一对象的研究范围,给人开创认识该事物的新的空间。论文中上述七点只要有一点就是一篇优秀论文。有文章指出,决定能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思维方式,虽然文化底蕴、知识背景、学术环境、研究传统、和社会制度等因素,以及研究者本人的智慧、创造力、思想、信念、激情、意志、批判意识、冒险精神等品性,都有利于创新,但较之于思维方式都不足为道。因此,科学研究中突破常规思维方式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比如,不因于经验而敢于运用直觉、想象;不怕失败而敢于怀疑、否定、探索;不以科研为苦而把它当作快乐的游戏;不因于定势而取发散思维;不因于教条而采用多元方法;不因于传统而不排斥后现代思维;等等。总之,为了创新,可以“怎么都行”(张之沧:理论创新的关键在思维方式,新华文摘,2005年第21期,36-37)。四、有严密的论证过程学术论文都要有严密的论证过程,不经过论证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论文常见的毛病是教材化、讲义化、公文化,中心不集中、不突出,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分析,花很大的篇幅去谈一些ABC的东西。不同学科的论文,对此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定。举例来说,针对近年来不时有人宣称要建立某某经济学的现象,《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发表田国强先生的文章指出,这些所谓的经济学研究往往只给出了观点,既没有明确的前提假设条件和分析框架,也没有逻辑推理和严格证明;既拿不出周密可靠的数据作依据,又不引用基本的经济理论,随随便便地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将“自己创新的观点”的作用无限放大。田先生指出,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要由五个部分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作者认为,经济学研究的产品是经济论断和结论。一篇规范的经济论文的创作一般由下面三个部分组成:1、提出问题,给出重要性,确定研究目标;2、建立经济模型,严格表达并验证论断;3、通俗表达论断并给出政策含义。这就是说,一个经济结论的产生,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非数学语言阶段——数学语言阶段——非数学语言阶段。第一阶段提出经济观念、想法或猜想,这些观念、想法或猜想可能由经济直觉产生或根据历史经验而来,由于还没有经过论证,人们可将它们类比为一般生产中的初等品。这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理论研究和创新的来源。第二阶段需要验证所提出来的经济想法或论断是否成立。这种验证需要经济学家通过经济模型和分析工具给出严格的证明,只要可能,还需要得到实际经验数据的检验。所得出的结论和论断往往都是由数学语言或专业术语来表达的,非专业人士不见得能理解。这些由技术性较强的语言所表达的结论和论断可以类比为一般生产中的中间产品。第三阶段就是将由技术语言所表达的结论和论断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使得一般的人也能够理解,用通俗语言的形式给出这些结论的政策含义、深远意义及具有洞察力的论断。这才是经济学的最终产品。五、语言规范、简明、流畅一篇合格的论文应该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语句通顺、流畅,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运用各种科学公式、计量单位,不随意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词语。六、篇幅适中如果用学术期刊编辑的眼光看,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是就某个学科的某个问题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它有点像研究生写的课程论文,也有点像为了表达研究某个专门问题的新收获而创作或为参加某个会议而创作的专题论文。它主题鲜明单一,内容真实扎实;它论证严密,结构严谨;它语言规范,富有个性;它体例符合刊物要求,特别重要的是篇幅不大,五六千字,长也不过七八千字,最适合期刊发表。学术期刊的编辑,就喜欢这样的论文。通俗点说,我们做了什么研究,研究中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收获,把它如实记下来,并选择自己驾轻就熟的表达方式,就成了一篇合格的受编辑们喜欢的论文。在论文创作过程中要注重的七个要点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创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创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论文创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论文创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创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创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二、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创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创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创作尤为重要;3、创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创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创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三、实验与观察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创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巴甫洛夫语)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有些护理论文创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四、资料搜集与处理资料是构成论文创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创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论文创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创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创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五、论文创作提纲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创作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创作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第三,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创作者来说,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创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创作时即可得心应手。六、执笔创作执笔创作标志着科研工作已进入表达成果的阶段。在有了好的选题、丰富的材料和详细的提纲基础上,执笔创作应该是顺利的,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内容当然要充实,但形式也不可不讲究,文字表达要精炼、确切,语法修辞要合乎规范,句子长短要适度。特别应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医学科技语体,用陈述句表达,减少或避免感叹、抒情等语句以及俗言俚语,也不要在论文的开头或结尾无关联系党政领导及其言论或政治形势。论文创作也和其他文体创作一样,存在着思维的连续性。因此,在创作时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使思维活动连续下去,集中精力,力求一气呵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论文,也要部分一气呵成,中途不要停顿,这样创作效果较好。七、论文创作定槁论文创作完毕,便进入定稿阶段。编辑部或出版社的收稿要求是“齐、清、定”。齐,即稿件齐全,不能缺这少那;清,指清楚不乱;定,指定稿,不能将草稿寄给出版部门。

学术论文的四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述的过程、结论。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扩展资料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3、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学术论文的写作应该遵循的规范如下:

1、一篇学术论文应该围绕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展开,无论文章长短都要遵循这个原则,而且这个原则最好凸显在论文的标题上,“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要论述的是什么”。

2、一篇学术论文的核心论点之下要有分论点。分论点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具有问题意识,时刻提醒自己“我在论述一个什么问题,我自己能不能看得懂自己的文章”。

3、一篇学术论文的所有论点要有论据支持,包括理论、个案、作品等方面的论据。引用论据时,一定要注意相同的引述在一篇文章中不能重复出现;引述内容后一定要有自己的深入分析;引述内容在论文中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以不超过30%为宜。

4、一篇学术论文应该要有细致的文本分析。无论是理论文本还是作品文本,都要渗透自己的问题意识,进行文本细读,“谈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

5、一篇学术论文的选题要小而具体,论述和分析要深入而细致。阎嘉教授讲到,许多学生喜欢宏大的命题。但是一篇好的论文应该“从小问题中谈出大问题”,提纲挈领,以点带面。

6、一篇学术论文选题(标题)应该具有前沿性和冲击性。论文选题最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现状中的薄弱环节,研究的空白领域,研究中存在文献缺陷的状况,研究中存在普遍误解的状况,新的解读、新的视野等。

7、一篇学术论文的绪论和结语的写法。绪论的写作包括五个方面的问题: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结语主要是对论文中谈到的问题的归纳。

  • 索引序列
  • 有关学术规范的论文
  • 论文具有学术规范
  • 关于学术规范的英文论文
  • 学术论文的规范
  • 规范的学术论文要素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