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科学通报英文版生物编辑

科学通报英文版生物编辑

发布时间:

科学通报英文版生物编辑

是的被SCI收录的期刊有1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2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30无机材料学报3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31无机化学学报4代数集刊(英文版)32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5地球物理学报33物理化学学报6地质学报、土壤圈(英文版)34物理学报7分析化学35物理学报—海外版8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36稀土学报(英文版)9高等学校化学学报37稀有金属(英文版)10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38稀有金属与材料工程11高分子科学(英文版)39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12高分子学报40有机化学13高能物理与核物理41植物学报14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42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15光谱学与光谱分析43中国化学(英文版)16红外与毫米波学报44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17化学学报45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18计算数学(英文版)46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19结构化学47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20科学通报(英文版)48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21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49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22力学学报(英文版)50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23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51中国文学(英文版)24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52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25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53中国药理学报26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54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27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55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8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56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29数学学报(英文版)

2个名字,怎么可能是一个期刊。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查询结果:科学通报,只有2个版本,分别为:科学通报 11-1784/N ;科学通报(英文版) 11-1785/N 而中国科学的版本特别多:中国科学:数学 11-5836/O1 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 11-5837/O1 中国科学:化学 11-5838/O6 中国科学:化学(英文版) 11-5839/O6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11-5840/Q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11-5842/P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 11-5843/P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11-5844/TH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 11-5845/TH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11-5846/TP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11-5848/N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英文版) 11-5849/N 很明显《中国科学》是一个系列的期刊。而《科学通报》是一本期刊。通过核心期刊的检索:中国科学的系列刊物和科学通报都在北大核心期刊之列。都是国内重要的核心期刊。

⒈ 张虎才,张林源. 兰州城市地貌及社会环境问题,兰州学刊,1987,No. 6,105 - 111(Zhang Hucai & Zhang Linyuan,Lanzhou Urban Geomorphology and Soci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Journal of Lanzhou,No. 6,105 - 111,in Chinese,1987)⒉ Zhang Linyuan & Zhang Hucai,Quaternary system in Gongwangling Area,Lantian,Shaanxi.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Special Issue on the Lanzhou Field workshop on Loess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and Hazards. 27-36 (in English,1989)⒊ Zhang Hucai & Chen Fahu,Jiuzhoutai Loess profile in Lanzhou,Gansu. PR China.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Special Issue on the Lanzhou Field workshop on Loess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and Hazards,72-80 (in English,1989)⒋ Zhang Linyuan & Zhang Hucai,Danxia Landforms in Northeastern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Special Issue on the Lanzhou Field workshop on Loess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and Hazards,120 -121 (in English,1989)⒌ 张虎才,张林源,张维信,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碳氧同位素及黄土沉积环境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6⑶.117-1⒍ 张虎才,张林源,Mahany,W. C.,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化学.1991⑴.79-86⒎ 张虎才,九州台黄土剖面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及其气候意义,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9⑶.232-240⒏ 张虎才,钱方.元谋盆地元谋组地层的裂变径迹年代数据,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0⑴.147-148 (Zhang Hucai,Qian Fang and Chen Huailu,Fission tract dating data of Yuan Mu Formation in Yuan Mu Basin,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30 ⑴,147 - 148,in Chinese,1994)⒐ 张虎才,干旱区地学问题及晚更新世气候环境全球对比-特殊例证研讨会简介,国际学术动态.1994⑵.12-12,11⒑ H. -J. Pachur,B. Wünnemann,Zhang Linyuan,Zhang Hucai and Ma Yuzhen,Floodplain sediments on the divide between Huang He and Chang Jiang,Gansu Province,NW China,Geojournal 34 ⑴,97 - 106⒒ H. -J. Pachur,B. Wünnemann & Zhang Hucai,Lake evolution in the Tengger Desert,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the last 40,000 years,Quaternary Research 44,178 - 180(1995)⒓ 张虎才,武都黄土剖面稀土元素研究,地球化学.1996,25⑹.545-551 (Zhang Hucai,A study on REE of Wudu Loess. Geochemica. 25⑹. 545-55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6)⒔ 张虎才,撒哈拉沙漠东北部苏丹境内东西断面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成因与环境,中国沙漠1996,16⑶.241-245 (Zhang Hucai,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grains from Northeastern Sahara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nvironment.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16⑶,246-25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6)⒕ 张虎才,武都黄土堆积及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迁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⑴,105-114,1997 (Zhang Hucai,A study on loess sedimen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since Late Pleistocene in Wudu area,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33 ⑴,105 - 11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7)⒖ 张虎才,B. Wünnemann。腾格里沙漠晚更新世以来湖相沉积年代及高湖面期的初步确定。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⑵,87-91,1997 (Zhang Hucai & B. Wünnemann,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hronology of lacustrine deposits and determination of high paleolake level in Tengger Desert since Late Pleistocene,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33 ⑵,87 - 9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7)⒗ 张虎才。沙哈拉沙漠东北部全新世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中国沙漠。17⑶,291 - 294,1997 (Zhang Hucai,Holocene climatic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Northeastern Sahara Desert.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17⑶. 291-29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7)⒘ 张虎才,李吉均,马玉贞,曹继秀,王乃昂。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沉积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学报。15⑷,152 - 158,199 (Zhang Hucai,Li Jijun,Ma Yuzhen,Cao Jixiu & Wang Naiang,A study on Elemental Geochemical characters of Wuwei Loess Section in South vicinity of Tengger Desert.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15 ⑷,152 - 15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7)⒙ 张虎才,史正涛,戴雪荣。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的气候记录:武都黄土剖面与极地冰心,深海沉积同位素记录的对比。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⑷,107-115,1997 (Zhang Hucai,Shi Zhengtao & Dai Xiurong,The climate records of deep sea oxygen isotope stage 5: a detailed correlation between Wudu loess,ice core from polar glaciers and deep sea,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33 ⑷,107 - 11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7)⒚ 王乃昂,张虎才,曹继秀,李吉均,马玉贞。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初步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⑷,144-146,1997 (Wang Naiang,Zhang Hucai Cao Jixiu,Lijijun & Ma Yuzhen,Primary study on paleomagnetochronological stratigraphy of Wuwei loess section in southern vicinity of Tengger Desert,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33 ⑷,144 - 146,in Chinese,1997)⒛ B. Wünnemann,H. -J. Pachur & Zhang Hucai,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deserts of Inner Mongolia,China,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In Quaternary Deserts and Climatic Changes (Alsharhan,A. S.,Gleenie,K. W.,White,G. L. and Kendall,C. G. St. C. eds.),Balkema,Rotterdaman and Brookfield,1998,381 - 394)21. 张虎才,马玉贞,李吉均,B. Wünnemann。腾格里沙漠南缘全新世古气候变化初步研究。科学通报。43⑿,1252 - 1257,1998 (Zhang Hucai,Ma Yuzhen,Li Jijun & B. Wünnemann,A primary study on the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 in southern vicinity of Tengger Desert,Chinese Science Bulletin,in Chinese,)22. 张虎才。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稀土元素及黄土沉积模式。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⑷,1998 (Zhang Hucai,The REE of Wuwei loess at south vicinity of Tengger Desert and a model for loess accumulation,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23. 张虎才,沙哈拉沙漠东北部全新世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中国沙漠,17⑶,291 - 294,199724. Zhang Hucai,Climatic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f Northeastern Sahara in Holocene,Acta Geographica Sinica,. 马玉贞,张虎才,李吉均,Pachur,H. -J,Wünnemann,B.,腾格里沙漠晚更新世孢粉植物群与气候环境演变,植物学报,40⑼,871 - 879 (Ma Yuzhen,Zhang Hucai,Li Jijun,H. -J. Pachur & B. Wünnemann,A study on the palynoflora and climatic environment during Late Pleistocene in Tengger Desert,Acta Botanica Sinica,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 879)26. Peng Jinan,Zhang Hucai & Ma Yuzhen,Late Pleistocene limnic ostracod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in the Tengger Desert,northwestern China,Acta Micropalaeontologica Sinica (微体古生物学报,in English), - 3027. H. C. Zhang,Ma Yuzhen,Li Jijun & B. Wünnemann,The Holocene palaeoclimatic change in southern vicinity of Tengger Desert,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英文版,in English,1999, - 556)28. H. C. Zhang,Y. Z. Ma,B. Wünnemann,H. -J. Pachur,A Holocene climatic record from arid Northwestern China,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162,2000,389 - 40129. H. C. Zhang,Pachur H. -J.,Wünnemann B.,Li J. J.,Ma Y. Z.,J. X. Cao,D. F. Mu,Chen G. J.,and Fang H. B.,Late Quaternary development and levels of palaeolakes in Tengger desert,NW China,2004,(Palaeogeo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in printing)30. H. C. Zhang,Bernd Wünnemann,Yuzhen Ma,Hans -J. Pachur,Stephen Stokes,Jijun Li,Yuan Qi,Guangjie Chen,and Hongbing Fang,Lake level and climate change between 42,000 and 18,000 14C years BP in Tengger desert,NW China,2002 (Quaternary Research 58,62-72)31. H. C. Zhang,Yuzhen Ma,Bernd Wünnemann,Hans -J. Pachur,Jijun Li,Yuan Qi,Guangjie Chen,and Hongbing Fang,Abrupt climate changes during last glacial period in NW China,2001,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320632. Mischike S.,Riedel,F.,Schudack,M.,and Zhang,H. 2000,The Holocene History of some Lakes in the Chinese Gobi Desert: Review and New Data. In 8Th International Paleolimnology Symposium,Kinston (Canada),Abstract: 6333. 冯兆东,陈发虎,张虎才,末次冰期-间冰期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对全球变化的重要贡献,中国沙漠,20⑵,172 - 177 (Zhao-dong Feng,Fa-hu Chen,Hu-cai Zhang and Yu-zhen Ma. 2000,Contribution to global change of Mongolian Plateau and Loess Plateau in the Last Glaciation and Interglacial periods.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172 -177)34. Zhang Hucai,Ma Yuzhen,Pen Jinlan,Li Jijun,Cao Jixiu,Chen Guangjie,Fang Hongbing,Mu Defen,H. J. Pachur,B. Wünnemann & Feng Zhaodong. 2002,Palaeolake and palaeoenvironment between 42 - 18ka BP in Tengger Desert,NW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张虎才,马玉贞,彭金兰,李吉均,曹继秀,祁元,陈光杰,方红兵,穆德芬,H. J. Pachur,B. Wünnemann,冯兆东. 2002,距今42~18 ka腾格里沙漠古湖泊及古环境。科学通报,第47卷,第24期,1847-1857。36. Ming Tan,Tungsheng Liu,Juzhi Hou,Xiaoguang,Qin,Hucai Zhang,Tieying Li,Cyclic Rapid Warming on the Centennial-Scale Revealed by a 2650-year Stalagmite Record of Warm Season Temperatur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3,30⑿,. MA Yuzhen,ZHANG Hucai,. Pachur,B. Wünnemann,LI Jijun & FENG . Late Glacial and Holocene vegetation history and paleoclimate of the Tengger Desert,northwester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Yuzhen Ma,Hucai Zhang,Hans -J. Pachur,Bernd Wünnemann,Jijun Li,Zhaodong Feng. 2004. Modern Pollen-Base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Middle Holocene Paleoclimate (8500 to 3000yr cal BP)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Tengger Desert,NW China. (The Holocene,in printing).39. 汪卫国,冯兆东,李心清,张虎才,马玉贞,安成帮,郭兰兰. 蒙古北部Gun Nuur湖记录的全新世气候突发事件。科学通报,2004,49⑴,27 - 3340. . Wang,. Feng,. Lee,. Zhang,. Ma,. An,L. L. Guo,Holocene abrupt climate shifts recorded in Gun Nuur lake core,Northern Mongoli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4,49⑸,520 - 526 ⒈ 张虎才编著,1997。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及理论基础。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pp456 (Zhang Hucai,1997. Superficial Elemental Geochemistry and Theoretical Principles,Lanzhou University Press,Lanzhou,PP456)⒉ Co-editors (Zhang Linyuan,et al) of Special Issue on the Lanzhou Field Workshop on Loess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and Hazard,COMTA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China,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supplementary,1989⒊ 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张林源等编,1991,pp330(Co-editor (Zhang Linyuan,et al) of Quaternary glacier and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ern China,Scientific Press,Beijing,PP330,1991)⒋ 元谋第四纪地质与古人类。钱方,周国兴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1,pp222 (Co-editor (Qian Fang & Zhou Guoxing,et al) of Quaternary Geology and Palaeoanthropology in Yuan Mu,Scientific Press,Beijing,pp222,1991)

微生物通报回复编辑格式

是Nature综述新一代微生物学研究方法,单细胞水平生物技术“显身手”。微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力,并与几乎所有的多细胞生命形式(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相关联,因此对微生物的了解研究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微生物学研究方法面临着颇多挑战。研究表明,即便是处于同一种群中的微生物细胞,在基因转录和翻译、蛋白活性、以及代谢物丰度等多个水平都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微生物细胞间存在着多个层次上的异质性。与此同时,传统微生物学研究方法需要将所研究的微生物对象在实验室实现再次培养,然后对纯培养的微生物种群进行研究,这样往往造成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无法真实地反映微生物细胞在自然界中的原始状态,所以急需发展新的原位研究手段。此外,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目前只有极少部分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仍有大量微生物无法通过传统方法进行发掘和研究。

设置的栏目有:研究报告、研究快报、研究简报、专论与综述、生物实验室、高校教改纵横(原高等院校教学)、名师名课(原名师讲堂)、主编点评、显微世界以及企业高科技信息与新产品介绍、专题专栏、专家论坛、书讯、会讯等。

各位: 写了篇文章,想投稿微生物学通报,想问一下这个期刊是不是核心期刊?一般的版面费是多少?审稿需要多长时间?一般什么时候能得到录用通知?这个期刊的水平怎么样?急求!谢谢举报删除此信息ellieyin (站内联系TA)我学姐投过 说一个月审稿euteamo (站内联系TA)是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杂志,很规范,要求也较严格,建议回复提问时注明引用,是货真价实的核心期刊,不过没微生物学报级别高,如果感觉不错的话,改投后者更佳,我五年前投了一稿,审稿2个月左右,gl19860312 (站内联系TA)微生物学通报,是核心期刊一般的版面费是200 或者250 期刊主页上面有审稿国内一般要30天左右 收到录用通知 从投稿到接受一般2 3个月这个期刊的水平 很不错 核心期刊awvc (站内联系TA)五、发表费和稿费论文一经录用,将在发表前根据版面收取一定的发表费(200 元/面,彩图另加500 元,不计数量),并酌付稿酬(50 元/面)。期刊出版后给每篇文章的作者寄送2 本样刊。编辑部会及时开据发票、并以挂号信邮寄给作者。编辑部会留有发票的复印件、并保留3 个月,逾期编辑部将不再负责提供任何收据。六、联系方式地址: (100101)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 号中科院微生物所内awvc (站内联系TA)投稿方式 我刊现已启用远程投稿系统,投稿时请登陆我刊新网址,首次远程投稿需要先注册,然后按照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点击稿件管理—投稿,按照提示提交您的稿件,作者必须在网站投.doc格式的电子稿,添加行号,图与文字编好页码、图号后合成一个文件上传。凡不符合要求〈书写要求〉的文稿,本刊恕不受理。本刊所有通知会同时发给投稿作者和通讯作者(能对稿件负责的人,导师或课题负责人),所以注册和投稿时请务必正确填写其E-mail邮箱;必要时编辑会通过电话联系作者,所以投稿作者或第一作者最好填写手机号以确保及时联系。我们收到贵稿后一般会在当日或次日(节假日除外)给您发去“收稿回执”;通过编辑部内审后您将收到“审理费通知单”,请您根据要求补寄150元审理费。作者网上注册流程:首先登录我刊网址,点击页面左上方作者稿件查询下的〔注册〕,在出现的页面中逐一填写个人信息,标有*输入项为必填项,输入完成后点击页面下方的〔注册〕,系统会提示:“注册成功! 点此登录本系统!”注册和投稿时若出现问题,请及时联系编辑部(Tel: ; E-mail: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

水生生物学报编辑部

呵呵,我没怎么太关注核心和一级,但我可以给您介绍一下,藻类学(主要是分类学,因为本人研究侧重)的论文一般在哪里发表。在国内,藻类学的文章一般发表在《植物分类学报》(有几年2002-2004似乎是,不接收低等植物文章,近几年又开始接收);《水生生物学报》(武汉水生所),这个最多,因为水生所集中了国内研究藻类最多和最高水平的专家;《湖泊科学》(南京地湖所)这里头编辑多是地湖所和水生所的;以及各大学学报,比如《中山大学学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等。以及各植物学会所办的刊物,如《武汉植物研究》等等。希望能尽自己码字的微薄之力于你有些许帮助。 By 藻博士 淘~~宝ID chunlizhou

生物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表1、生态学报 2、应用生态学报 3、生物多样性 4、生物工程学报 5、遗传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微生物学报 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9、水生生物学报 10、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1、中国科学.C 辑,生命科学 12、生态学杂志 13、微生物学通报 14、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5、生物物理学报16、古脊椎动物学报 17、古生物学报 18、微体古生物学报 19、生物数学学报20、生物技术 21、生命的化学 22、实验生物学报(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3、生物技术通报 24、生命科学 25、生物学通报

计算生物学、微生物前沿、生物过程、生物物理学这些都可以,不过,只有微生物前沿是本武大核心期刊,其它的是普刊,但是都录用率很高

水生生物学报,海洋科学,动物学报,水产学报1、动物学报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杂志,虽然在80年代中期被踢出SCI,目前尚未恢复,但是感觉动物学报比某些SCI杂志还难投中,而且修改特别细致,本人前年的一篇文章,一来二去在编辑部和本人之间往返了6次,耗时1年2个月才发表。如果做水生海洋的战友的文章偏重生态、生理和行为学方面,不妨试试动物学报,但是实用性太强的文章是不可能被接受的。目前动物学报的英文稿开始增多,希望它能早日回到SCI的怀抱。2、水生生物学报水生生物学的权威杂志,但是往年很多国内高校的相关学者对其颇有微词,原因是该杂志几乎成为武汉水生所的所刊,1期刊物往往绝大部分是水生所的文章,而外部的文章发表不仅难,而且发表周期太长。我们实验室有过一篇文章等2年多才发表的记录,从此基本不投该刊物。近年来该刊水生所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所改观,发表周期也有所缩短,希望它能早日呈现百花齐放之胜景。3、水产学报水产类杂志的一级学报,也是目前较为活跃,文章档次上升很快的一个杂志,倒退10年,水产学报与水生生物学报尚不能相提并论,目前水产学报已经成为水产研究领域的前沿杂志,已经与水生生物学报并驾齐驱,而且与水生生物学报相比,水产学报发表周期短,是广大学生战友发表高档次中文文章的好杂志。目前我们实验室如果有中文佳作,一般都投往水产学报。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编辑

国家一级医学刊物中没有医学院的院刊。国家一级医学刊物有以下:

1、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血液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血液学与输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包括血液学基础理论研究、血液病临床病理、输血血液制品、代血液研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

2、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的消化专业医学学术期刊。1981创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月刊。

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高级专业性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的中高级医学科学工作者。主要报道泌尿外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且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

4、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1981年创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麻醉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麻醉学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中华麻醉学杂志报道麻醉学领域领先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麻醉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麻醉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

5、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为我国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的专业性的学术性期刊。前身为《显微外科》,1985年更名为《显微医学杂志》,1986年改为现刊名。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出版的政策、法令;遵守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严守国家机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办刊方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百度百科-中华麻醉学杂志

百度百科-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百度百科-中华消化杂志

百度百科-中华血液学杂志

物理学报》:发展与成就《物理学报》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创刊于1933年,原名“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创刊初期用英、法、德三国文字发表论文。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份物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53年易为现名的中文期刊。《物理学报》首任主编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与丁燮林,随后担任主编的有吴大猷、王竹溪和黄祖洽,现任主编是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乃彦院士。70余年的变迁,《物理学报》从初创到成长、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现代物理学崛起与发展的梗概和脉络。现在,《物理学报》已成为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在国内外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物理类学术期刊,赢得了国内外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和信誉,受到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内的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权威性的物理刊物”,奠定了它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重要地位。由中国科技信息所统计, 2003年《物理学报》被SCI-CD,SCI-E,EI-P,CA,INSPEC,JICST,AJ和MR等检索系统收录。根据SCI数据库统计,2003年《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2410次。特别是该统计显示,在本学科国际同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位于中上水平,在68种国际上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物理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位居第23和第28。其中,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居中国物理类期刊第1位、中国科技期刊第1位,影响因子为中国物理类期刊第2位。这几年来,本刊继续以提高质量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线,在办刊理念、学术品位、编辑质量、出版发行与宣传,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特别是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准,《物理学报》面向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依托,跟踪热点课题加强组织和征集优秀稿件,进一步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导向性和权威性。主要刊登由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组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批最新科研进展或取得科技成果的优秀论文。其中,在2004年《物理学报》刊登的论文中,基金资助论文比例为。这表明《物理学报》吸收前沿科学和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提高了期刊自身的整体学术水平。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物理学报》被引相对较多的论文,其学术内容按国际物理学分类来看,主要涉及混沌系统的理论和模型、量子光学、流体力学、量子论、离散系统的经典力学、黑洞、点阵理论和统计学、介观体系和量子干涉、表面电子态、聚合物、薄膜与低维结构、光电效应、固体团簇结构与碳纳米管及纳米结构材料、超导电性、分子运动论、辐射的发射与吸收及散射、自旋电子学、磁熵变材料等研究领域,其中反映了当今物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新的方向。目前,对国内外发行和交换约1700份,光盘发行量约为600多个平台。2003年《物理学报》在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期刊网站中论文下载为3080篇次;在清华同方数据中,本刊2003年web下载余万篇次,印刷版总被引频次2845次,其web扩散系数为倍,在物理类期刊中,下载论文篇次居第1位。该统计显示,《物理学报》2003年即年指标,web影响因子。本刊2003年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并在2001-2003年中,《物理学报》平均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近几年来,《物理学报》先后获得第一、二、三届国家期刊奖,2001、2002、2003年度百种杰出期刊奖,以及中国科学院特别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2003年10月《物理学报》创刊7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题词祝贺:“格物唯实,推理求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题词为:“格物致知、勇创一流”。题词的著名科学家还有彭桓武、黄昆、杨振宁、李政道、冯端、陈佳洱、李荫远、黄祖洽、白春礼、王乃彦、赵忠贤、杨国桢、李方华、梁敬魁等。《物理学报》主管部门与主办单位及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也以各种方式表示祝贺。这些都表明《物理学报》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物理界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其中除杨振宁教授上述对《物理学报》的评价外,我国著名超导专家赵忠贤院士指出:“《物理学报》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权威发性的高层次刊物之一,刊载的论文大多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审稿制度严格,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编辑出版严谨细致认真”。“《物理学报》是我国物理学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期刊,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刊物之一,一直受到国际物理学界专家的注目和好评。《物理学报》创刊71年来为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称:《物理学报》是我国物理学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刊物,所登的许多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编辑出版质量高,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权威性的高层次刊物之一,受到国际物理学界专家的注目和好评。当今,科技期刊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看到,面对我国入世后激烈的挑战,中国期刊的使命更加艰巨。时代呼唤期刊工作者与科学家、出版社和信息系统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合作,在我国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组织的协调下,共同营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优良环境,为创办国际一流的学术刊物作出积极贡献,让中国科技期刊加快融入国际学术交流。《半导体学报》简介 《半导体学报》是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它报道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科学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领域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内容包括半导体超晶格和微结构物理,半导体材料物理,包括量子点和量子线等材料在内的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及性质测试,半导体器件物理,新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CAD设计和研制,新工艺,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和光电集成,与半导体器件相关的薄膜生长工艺,性质和应用等等。本刊与物理类期刊和电子类期刊不同,是以半导体和相关材料为中心的,从物理,材料,器件到应用的,从研究到技术开发的,跨越物理和信息两个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半导体学报》发表中、英文稿件。《半导体学报》被世界四大检索系统(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半导体学报》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每期190页左右,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均有英文目次,每篇中文论文均有英文摘要。《半导体学报》主编为王守武院士。国内定价为35元。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半导体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国内读者可直接到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可以登录ei 中国网站查询最新的收录名录,2013年删除了好多期刊,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等好几个大学学报都给取消收录了,同时也新增了一些收录,比如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学报 10地球物理学报 11地震学报 12地质科学 13电子科学学刊 14电工技术学报 15电子学报 16电信科学 17动力工程 18动物学报 19法学研究 20分析化学 21复合材料学报 22钢铁 2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4高分子学报(中英) 25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6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8国际问题研究 29光电工程 30工程热物理学报 31固体力学学报 32管理世界 33国际贸易 34光学学报 35光子学报 36硅酸盐学报 37航空学报 38环境科学学报 39海洋学报 40海洋与湖沼 41化学学报 4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3化工学报(中英) 44化学物理学报 45会计研究 46计量学报 47经济研究 48机械工程学报 49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5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5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5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计算机学报 55计算数学 56建筑结构学报 57金属学报 58近代史研究 59金融研究 60建筑学报 6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2科学学研究 63科学通报 64科研管理 65矿物学报 66空气动力学学报 67控制理论与应用 68历史研究 69力学学报 70马克思主义研究 7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72煤炭学报 73磨擦学学报 74内燃机学报 75内燃机工程 76汽车工程 77情报学报 78软件学报 79热力发电 80燃料化学学报 81日语学习与研究 82社会学研究 83社会科学战线 84水力发电学报 85声学学报 8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87生物工程学报 88生物化学杂志 89生物物理学报 90生理学报 91实验生物学报 9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93世界经济 94世界历史 95世界宗教研究 96水利学报 97石油学报 98数学年刊(A、B辑) 99数学学报 100数学进展 101太阳能学报 102体育科学 103天文学报 104通信学报 105土木工程学报 106外国文学研究 107外国语 108外语界 109外国文学评论 110外语教学与研究 111文学评论 112文艺理论研究 113文艺研究 114文艺遗产 115物理学报 116物理化学学报 117微波学报 118微生物学报 119无机化学学报 120无机材料学报 121现代外语 1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23细胞生物学杂志 124心理学报 125学术月刊 126应用数学学报 127仪器仪表学报 128遗传学报 129有机化学 130岩土工程学报 131哲学研究 132自动化学报 133振动工程学报 134植物学报 135自然科学进展 136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37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138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139新华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140中国高教研究 14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42中国法学 143中国翻译 144中国机械工程 145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46中国公路学报 147中国环境科学 148中国农村经济 149中国激光 150中国科学(A~E辑) 151中国劳动学 152中国体育科技 153中国社会科学 15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55中共党史研究 156中国史研究 157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58中国图书馆学报 159政治学研究 160中国音乐 161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162中国语文 163中华放射学杂志 16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65自然辩证法研究 16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可以自己看着找需要的文章

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

1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反映国内外该领域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本刊文字以中文为主,附英文文题及摘要,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刊载栏目: 论文:字数不超过8000字为宜。除正文外,包括中英文的文题、作者和单位、摘要及关键词(3~5个)。 研究简讯:字数不超过3000字为宜。报道具有原始性、创造性,但工作量不大或阶段性的成果。不需要英文摘要,但要附有中文摘要,中英文的文题、作者和单位及关键词(3~5个)。 综述:字数不超过6000字为宜。除正文外,包括中英文的文题、作者和单位、摘要及关键词(3~5个)。欲投稿者请将电子版发至编辑部邮箱预审。2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文稿应为作者创作的首发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文责由作者自负。作者享有文稿的著作权。 投稿时请邮寄打印稿一份并附单位介绍信(证明无一稿多投、无泄密、作者署名无争议),再附另页,提供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真实姓名、联系地址和电话、E-mail,同时注明性别、学历、职称和工作单位等信息。投稿时需交纳审稿费100元(邮局汇款)。 论文采用通栏排版的格式, 倍行距。 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类型及编号。 来稿需标明通讯作者,并在首页脚注中提供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要求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精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书写规则。外文需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 论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字数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内容须与中文摘要一致。 文中作者单位的英文部分要求提供标准译名,作者姓名的英文部分采用汉语拼音。 论文插图应为清晰的激光照排图,图题需中英文标注;照片应具有高清晰度和适当地反差效果,照片题目需中英文标注。图和照片的尺寸要求规范化,双栏图和照片宽度以6~7cm为宜,不超过7cm;通栏图和照片宽度以13~14cm为宜,不超过15cm。同时应标明图和照片的确切位置。插图和照片图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论文中表一律采用三线表格式,并标明在文中的确切位置。表题需中英文标注。 名词、术语请用统一正规的学术语言,如系新的术语名词,应在译名后附外文原名。 文中引用他人文献,只择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编排,并在文中相应位置用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格式附后)。3 对确定录用的文稿酌收版面费。依照《著作权法》,本刊可以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涉及内容的修改要征得作者同意。文稿刊登后,按篇致薄酬,并赠送当期期刊2册。本刊所支付稿酬已含纸版、网络版杂志。4 如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说明。5 来稿和汇款交纳审稿费请寄: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100730) 电话: E-mail:

生物安全学报曾用刊名:华东昆虫学报主办单位:华东昆虫学会;福建农林大学出版周期:季刊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一个普通期刊!!普通的省级期刊!!

应该是生物工程领域最好的,生物科学综合类期刊排名第4位 1、生态学报2、应用生态学报3、生物多样性4、生物工程学报5、遗传

《生物工程1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的,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 索引序列
  • 科学通报英文版生物编辑
  • 微生物通报回复编辑格式
  • 水生生物学报编辑部
  •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编辑
  • 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