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有关雪国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有关雪国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有关雪国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这就是《雪国》的开篇,我们跟随主人公岛村穿过长长的隧道,来到雪国的世界。 岛村以旁观者的视角俯视着雪国的一切,而在他眼里, 生命本是徒劳,一切本无意义。 赶鸟节不过是孩子们嬉戏的徒劳,驹子写读书笔记和日记也是徒劳,每天晚上奔走于各式各样的酒席,陪酒、表演,为病重的未婚夫行男筹钱治病更是徒劳。就连她对自己的思念爱恋也不过就是徒劳二字。 面对竭尽自己所能认真生活的驹子:“连要洗的衣服也叠得整整齐齐的……”“不把日常生活安排得妥妥贴贴,是安不下心来的……”“虽然明知收拾好,还会给弄乱的,但总得去管它,否则放心不下……”她尽全力追求生命之美,每次见岛村,都要换一件不同的赴宴服。家里的“衣柜虽旧,却是上等直纹桐木造的……”“朱漆的针线盒闪闪发亮,显得十分奢华……”“她从十六岁起就把读过的小说一一做了笔记,因此杂记本已经有十册之多……”她写日记,“不论什么都不加隐瞒地如实记载下来,连自己读起来都觉得难为情哩。” 岛村内心也确实一次次被驹子的爱打动,特别是当驹子弹起琴时,驹子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连无为徒食、把一切都看作虚无的岛村也在驹子的琴声中深受触动。一向文风冲淡平和的川端却把这一段写得慷慨激昂: 这不仅仅是弹拨的力量,更是她旺盛的生命本能在向这世界呐喊咆哮。而这种热烈的对生命的爱虽然确实在某一个时刻打动了岛村,但终究,对于没有能力承受这样生命热情的岛村来说,爱如捕风,求而不得,一切不过是场徒劳: 在《雪国》中,徒劳一词前后一共出现了十二次之多,几乎是从头至尾在岛村空荡的躯壳里回响着、撞击着。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作者川端康成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外在映射。 徒劳是一种经历生离死别后在生命深处留下的创伤。生命总是向死而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的挣扎不过是徒劳。 2岁丧父,3岁丧母,7岁祖母亡,15岁时祖父亡。 [1] 川端康成在15岁时就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孤儿,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留给他的是不知所措的孤独以及亡者远去的背影。 过早接触死亡,使得后来,死亡与徒劳的主题成为他创作中挥之不去的一抹阴霾。尽管身为作家的川端康成十分厌恶在作品中表现出这一点,然而毫无疑问,这种情结在川端的笔下不自觉地流淌,形成一股隐蔽的暗流,波涛暗涌。 川端在祖父生命的最后时刻并没有守在祖父身边,而是跑去隔壁房间,取出一只蜡迹斑斑的白木烛台,点燃蜡烛,开始阅读日本著名诗人岛崎藤村和土井晚翠的诗集。过于深刻的悲伤使川端康成无法目睹亲人在自己眼前死亡。但是这一举动直到一年后还遭到一位表姐的责难,表姐说:祖父只剩下你一个亲人,那种时候你不守候在他身旁边,这也太薄情了! 笔者认为这一经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川端《雪国》的创作过程。正是由于那个夜晚那个孤独无依的少年始终住在川端心里不曾离去,所以川端在写作《雪国》时,设计了这样一段情节:驹子固执地拒绝去看望临终的行男,面对岛村的指责,驹子说:“不,你误解了。”“不,我不愿意看一个人的死,我怕。”这话在岛村听来“好似冷酷无情,又好似过分多情,岛村有点迷惑不解了。”外人看来难以理解,但驹子的所思所想,驹子的恐惧想来应该是源于川端康成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安颤栗。 幼年的体验使川端的内心深处对死者以及他们所存在的国度,在满怀恐惧的同时,又充满了温柔的眷恋。在《雪国》中,叶子在大火中坠落死亡是整个小说的最高潮,叶子坠落的瞬间被拉伸成为一个长长的慢镜头,连她肌肉痉挛的细节也没有错过: 作者安排的这场意外的火灾,使得叶子在大火中丧生。但是失去生命的叶子,却获得了灵魂上的超脱。 此在世界肉体生命的消失意味着彼岸世界新生命的诞生,叶子的死恰恰维护了其自身的纯粹与洁净。 我们可以认为,川端出于“生是无常的,而死亡才是永恒的。因此,生是徒劳,死是必然的”这一无常思想,安排了这一场火灾,让最美好最纯粹仿佛世间不应有的生命——叶子走向消亡,在悲凄而凛冽的死之间摆脱人生的徒劳与命运的无常,在死后的世界获得永恒的安宁。 川端说过,《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因怜惜美丽的浮舟而让她奔赴清净的境界,因而,我们可以认为《雪国》的结局或许是川端对于叶子最温存的安排了。【注释】 [1] 参见叶谓渠:《川端康成传》第一章《独影自怜》,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著,叶渭渠,唐月梅译《雪国》,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 [2]叶谓渠《川端康成传》,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3]叶渭渠,唐月梅《20世纪日本文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 [4]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说艺术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5]乔迁《川端康成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3月 [6]千叶宣一、唐纳德•金、叶谓渠《不灭之美——川端康成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6月 [7]长谷川泉《川端康成作品研究》,八木书店1969        来来来,随手打赏一块钱,给睡不醒公子攒钱买星巴克的樱花杯。最最心水左二。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是东方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1968年 “由于他的高超的叙事文学以非凡的锐敏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继印度作家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东方作家。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三部作品《雪国》(1935—1947)、《古都》(1962)和《千只鹤》(1951)从而成为东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下面就这三部作品对川端康成的艺术风格进行探讨。 1.《雪国》 :虚无的哀歌 小说以平静和缓的语调记叙了主人公岛村——一个已有妻室的纨绔子弟与一个山村艺妓驹子复杂微妙的情感故事。岛村第一次来到山村“雪国”,与尚未成为艺妓的驹子——一个“洁净的出奇的山村姑娘”——相爱;第二次来到雪国,在火车上岛村认识了年轻美丽的叶子,她正护送生命垂危的情人行男回雪国,岛村被她悲戚的美所吸引,而此时驹子为了救治未婚夫行男已沦为艺妓;翌年秋天,岛村三到雪国,行男已病故,岛村更加恋慕陷入无限悲哀的叶子,同时和驹子都看到了两人关系的摇摇欲坠。然而此时叶子突然在一场大火中坠楼身亡,岛村陷入无限的空虚中。 《雪国》的艺术世界,是通过虚实交织的手法加以展现的。在此过程中,川端康成在技巧上成功的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要特点,运用意识流、象征和暗示、自由联想等手法” 剖析人物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同时又与日本传统文学的严谨格调相结合,增加了人物情绪的感觉色彩和抒情特点。在小说开头对岛村在火车上所见所感的描述,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窗玻璃的衬底,是流动着的暮色。就是说,镜面的映像和境底的背景,恰似电影中的迭影,不断变换。出场人物与背景之间毫无关联。人物是透明的阴影,背景则是飞驰而过的日幕野景,两者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不似人间的象征世界。尤其是姑娘的脸上,叠现出寒山灯火的那一瞬间,真是美的无法形容,岛村的心都为之震颤。 然而贯穿《雪国》全文的仍然是川端康成对于日本传统的“悲哀与冷艳结合的余情美” 的阐释。女主人公驹子的情绪、精神和心灵世界始终贯穿着哀与艳,驹子的爱情没有肉欲化,而是精神化和人情化的。表面上看,作者将驹子装饰的十分妖艳放荡,但是没有过多的展现她的肉感世界,而是反映了她内在的悲伤,带有深沉的哀叹。而全文所表达的那种深沉忧郁的情感基调,更是日本文学的传统特点的体现。 这种对传统文化依恋和追求,在《古都》中得到了更加彻底的诠释。

[摘 要]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以其精致细巧的表现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来分析作品传达的纯真感情是本文的目的。[关键词]质朴 孤寂 平等 纯真 信任《伊豆的舞女》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全文不到一万八千字,却以其精致细巧的表现力,展现给读者一副清新、质朴的画卷。本文结合川端康成的创作背景和文章所要表达的平等亲切的纯真感情,来探讨这部拥有超时空艺术魅力的作品。一、 川端康成的创作背景和执笔动机《伊豆的舞女》是以作者19岁(1918年)之时的伊豆之旅为素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我”既是高中时代的川端康成。所以说到作品背景首先要从作者的身世开始入手。作者2岁丧父 ,3岁丧母 ,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在姐姐和祖母相继去世后,16岁时他最后一个亲人---双目失明的祖父去世。从小体弱多病的川端常年幽闭家中,心理十分的敏感和寂寞,而父母双亡, 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种孤僻的“ 孤儿气质” 、“ 受恩惠者气质” 。这种性格以及它所带来的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在东京的喧嚣对比下显得愈发明显,为了从这种压抑的情绪中逃脱,作者踏上了伊豆的旅程。作者在途中被一名十四岁的舞女的纯真和美丽相貌所牵动, 不由自主地随同舞女等一行巡回演出的艺人, 从修善寺经汤岛、汤野一直辗转到了伊豆本岛南端的下田港, 才怀着依依之情, 告别了舞女。这其中的经历就是《伊豆的舞女》的故事来源。而小说的发表是在距伊豆之行的8年后(1926年),其间作者经历了感情的挫折,并曾在1922年怀着“不堪忍受的自怜”心情重返伊豆,并在此创作了《汤岛的回忆》一篇未完成、也没发表的长篇写生文,并且以它为原型创作了《伊豆的舞女》和《少年》这两篇小说。这样一个有着“孤儿气质”的人,第一次来到一个没有负担和恩惠的地方,第一次得到舞女一行的平等相待, 尤其是得到舞女的赞誉, 便油然对她们产生了纯洁的感情。 同样, 社会地位低下、受人岐视和凌辱的艺人们遇到这样一位友善的年轻人, 以平等待已, 自然也感到了长久以来没有的亲切。两者产生了深厚的友谊。而对于感情纤细、忧郁的川端来说在经历了亲人的离去、感情的挫折后,寻找生活中的温暖和友谊就是创作的最主要的动机,从某种意义上看《伊豆的舞女》是作者在经历过情感挫折后去重新审视的美好回忆,这不仅是当时旅途的如实描写,也寄托了作者欲借舞女纯洁的感情来治愈他受伤心灵的愿望。二、平等亲切的纯真感情长久以来,很多人都把文中的“我”和舞女间的感情理解为一种朦胧的爱恋,我却认为这种感情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纯真友情。“我”虽然在现实中是一个有着“孤儿气质”的忧郁学生,但也是社会上受人尊敬的读书人。而艺人们则处处受到歧视。茶馆的老婆婆对我殷勤的说,“唉呀,少爷浑身都湿透啦。到这边来烤烤火吧,来呀,把衣服烤烤干。”而谈到艺人们的时候则是换作轻蔑的口气 “这种人嘛,少爷,谁知道他们住在哪儿呀。哪儿有客人留他们,他们就在哪儿住下了。有什么今天夜里一定的住处啊?”村庄前甚至竖起牌子乞丐与艺人不得入内。虽然在世人的眼中“我”和舞女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可是在“我”看来,“我”和舞女们虽然身份不同, 职业各异, 但彼此都有着类似的命运,都是受人怜悯和恩惠而生活的人,我们是“一类人”。所以“我”对他们的“不好奇、不轻视,完全忘掉他们是巡回演出的艺人”使他们感受到不寻常的好意,这种感情深深渗进了他们的心田,于是对“我”格外地尊敬。正处在情窦初开年龄的舞女,对“我”产生了朦胧的好感,一路上十分照顾“我”。如后来与“我”同行停下休息时,不顾自己身上的尘土“, 却冷不防地蹲在我跟前,替我抖了抖裤裙下摆”,“我”自是过意不去,下意识的后退“, 舞女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索性弯着身子给我掸去身上的尘土”,然后又“将挽起的衣服下摆放下”,让我坐在上面。看到路边有捆好的竹子,她又挑了最粗的一根于“我”做手杖……但其实对“我”照顾的何止舞女。当得知“我”愿与艺人同行时,荣吉的反映是“喜出望外”,在旅馆中也是长时间和“我”呆在一起,对于“我”的馈赠开始是坚决不收,后见“我”一片诚心,也不再推辞,待“我”走时特意买了柿子,四包敷岛牌香烟和熏牌清凉剂送给我。还特意说“因为我妹妹的名字叫薰子”, “在船上桔子不大好, 柿子对于晕船有好处,可以吃的”。千代子邀“我”共浴,以期可以为我搓背他们这种彼此同情与关怀, 是建筑在互相尊重人格的基础上, 也是建立在彼此平等、信任的关系上的。这种情谊是纯洁而高尚的。当然“我”对舞女还是有着与其他艺人不同的情谊,她是“我”要和艺人结伴而行的主要原因,她的行动也一直吸引着“我”的视线,可是这种感情更多的来源于舞女对“我”格外照顾和赞誉后我的一种感情回报和对舞女境遇的担心和同情,而同样, 受人岐视和凌辱的舞女遇到这样一位友善的年轻人, 以平等待已, 自然激起了感情的波澜。可以说, 《伊豆的舞女》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作者的化身“ 我” 和舞女之间的情谊与同情。当然不可否认在最初的时候“我”对舞女有一些超越了“友谊”界限的想法,可是当我看到浴场里因为看到我而开心的赤身跑出来的裸女时“我眺望着她雪白的身子,它象一棵小桐树似的,伸长了双腿,我感到有一股清泉洗净了身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嗤嗤笑出声来.她还是个孩子呢。是那么幼稚的孩子,当她发觉了我们,一阵高兴,就赤身裸体地跑到日光下来了,踮起脚尖,伸长了身子。我满心舒畅地笑个不停,头脑澄清得象刷洗过似的。微笑长时间挂在嘴边。”所有的答案都在这时揭晓了,我对舞女的感情不在“爱情”范畴内。以至于作者在故事发生了二十二年之后所写的长篇小说《少年》里, 进一步详尽回忆了他当时的心境,“我二十岁时, 同巡回演出艺人一起旅行的五六天, 充满了纯洁的感情, 分别的时候, 我落泪了。这未必仅仅是我对舞女的感伤。就是现在, 我也以一种无聊的心情回忆起舞女, 莫不是她情窦初开, 作为一个女人对我产生了淡淡的爱恋不过, 那时候, 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自幼就不象一般人, 我是在不幸和不自然的环境下成长的。因此, 我变成了一个顽固而扭曲了的人, 把胆怯的心锁在一个渺小的躯壳里, 感到优郁与苦恼。所以别人对我这样一个人表示好意时, 我就感激不尽了。”《伊豆的舞女》当之无愧地奠定了川端康成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作者带给我们的平实、恬淡 、纯净、清新的意境,在一代又一代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显示了其久远的艺术生命力。参考文献[1]川端康成著 叶渭渠译 《雪国·伊豆的舞女》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2]川端康成著 叶渭渠译《文学自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3]李翠霞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增刊001[4]张石《伊豆舞女》论外国问题研究1992,1[5]川端康成《少年》宝文馆丛书昭和54年版[6]福田清人 《川端康成》清水书院1982

与滑雪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展伦理学视野中的乡村旅游.pdf川滇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滇东北与川南区域旅游合作为例.pdf36东北方言研究.doc北戴河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pdf旅行社网络营销的交互性研究——以宁波四家国际旅行社为例.pdf沿海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研究——以辽宁为例.pdf中国冰雪旅游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pdf哈尔滨冰雪旅游开发模式研究.pdf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竞争力研究.pdf哈尔滨创建世界冰雪旅游名城的战略研究.pdf 课题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更多联系扣扣121785896浅谈冰雪旅游的发展

学术论文已冬奥会为主题的你可以参考这些参考文献王雪琴, 孙晓, 于向阳. 2022年北京冬奥会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 体育科学进展, 2018, 6(3): 108-114.包路林, 贾皓, 周威. 历届冬奥会投资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社会科学前沿, 2015, 4(3): 165-174.米中伟. 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程与发展趋势[J]. 体育科学进展, 2019, 7(3): 75-80.

1.中国滑雪协会编:《中国滑雪运动资料选辑》,内部资料,1991年3月。【2】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滑雪协会编:《中国滑雪运动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5月。【3】徐文东、朱志强主编:《中国冬季运动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12月。【4】王博、单兆鉴主编:《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新疆·阿勒泰》,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年1月。【5】单兆鉴编著:《雪·鉴:人类滑雪的摇篮》,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年7月。

中国滑雪协会编:《中国滑雪运动资料选辑》,内部资料,1991年3月。【2】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滑雪协会编:《中国滑雪运动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5月。【3】徐文东、朱志强主编:《中国冬季运动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12月。【4】王博、单兆鉴主编:《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新疆·阿勒泰》,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年1月。【5】单兆鉴编著:《雪·鉴:人类滑雪的摇篮》,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年7月。

与深雪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描写雪的诗句有: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不管身处哪个时代,人们对雪景存在相同的观感——美不胜收。故而,在赏雪听雪时,那些文人骚客们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那么,古代流传下来的与雪景有关的美丽诗词都有哪些呢?如果您对此也感兴趣的话,赶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小时候读唐代韩愈所作的这首《春雪》时,只觉得文字优美,还不曾体会到它的意境有多梦幻,多让人沉迷。这首诗的构思特别巧妙,而本文所截取的其中两句诗主要是讲白雪穿过树木而成为飞花的一幕幕盛景,让一个盼望着春天的人幻想出一片春色来。白雪变成飞花,是将人的美好愿望寄托其中,也是将雪的那种美态很好地展示出来。整首诗拥有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唐代柳宗元所写的《江雪》。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意境是:千山万岭已经没有了飞鸟的痕迹,在任意的一条小道上也找不出人的踪迹。只看见在一只小船上,有一位老者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漫天飞雪中享受独钓的乐趣。这样的画面,实在是太美了,让人不忍心去打扰那位老者。而诗中所展现出来的意境除了与雪景有关,作者还以老者来暗喻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

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这句诗描写的是雪后春景。作者将春花来比作冬雪,让人们可以幻想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明媚风光。在这一句诗中,人们感受的不是下雪的寒冷,而是春天的暖意和欣喜。“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实在是让人很有画面感,将春景比作冬景,也亏作者想得出来。不过恰是这样的巧思,才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雪景究竟有多美,有多么的震撼人心!

关于雪的诗句简单如下:

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3、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4、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5、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6、残雪楼台,迟日园林。——韩疁《高阳台·除夜》。

7、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8、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9、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10、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4、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15、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16、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罗邺《早发》。

17、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18、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9、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陆游《金错刀行》。

20、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处】宋·卢梅坡《雪梅》【鉴赏】梅花与雪花相比,在颜色上至少要差三分白;但雪花比起梅花来,却也输上一大段的芳香。雪花与梅花在诗人的眼中,两者各有优劣:雪花色白,梅花芳香。通常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各有千秋。“平分秋色”这句辞语的意思,也是代表两者皆有其可爱之处。

关于冰雪运动的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公共体育滑冰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 在现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滑冰教学在北方高校中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但有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发生意外损伤情况,给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也降低了学生对滑冰的学习兴趣。因此,加强对滑冰教学中学生意外损伤的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有效预防措施,对高校体育滑冰教学的良好开展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 高校公共体育;滑冰教学;意外损伤;原因;预防措施

滑冰运动历史悠久,其对机体的锻炼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体质提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以及生理机能等,在北方高校中是公共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但在学习滑冰过程中,足跟擦伤、踝扭伤、髌骨损伤等意外损伤情况经常出现,挫伤学生对滑冰学习的积极性,危及学生身心健康,是滑冰教学需要重视和预防的问题。

一、高校公共体育滑冰教学中学生意外损伤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原因。滑冰对场地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器材等都有着一定要求,必须在达到一定的标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降低意外损伤的发生率。具体来说,场地的问题体现为未能进行有效、及时的维护,导致冰面上出现过多冰沫,一些冰面裂缝、凸起以及其他杂物等没有被发现并处理,且影响学生视线,在滑冰过程中遇到阻碍倒地,发生损伤;气候因素是指温度过低,影响学生动作灵活性,许多滑冰动作容易变形导致损伤;器材因素主要有冰鞋破损、冰鞋号码选择不当以及冰刀生钝等,影响滑冰动作效果,造成意外损伤[1]。

(二)学生方面原因。学生自身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心理方面因素,包括心理紧张、心理准备不足等,当在冰上站立、滑行时,由于身体状态与平常不同,紧张心理下,容易出现动作失调,进而摔倒,产生意外损伤;二是身体方面因素,一些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相对较差,身体协调性不足,踝关节力量较小,这些会给滑冰学习带来一定难度,滑冰动作、技巧学习锻炼经常失误,在摔倒过程中发生损伤;三是意识方面因素,许多学生缺少安全保护意识,为减少身体负担,经常不穿戴滑冰帽、滑冰手套等,没有防寒、肢体保护器具,增大意外损伤发生概率;四是准备活动因素,许多学生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对滑冰运动认识不到位,认为准备活动无关紧要,对准备活动采取无视或者敷衍的态度,其机体并未处于良好运动状态,无法满足滑冰肌肉高协调性的`要求,意外损伤自然也会出现。

(三)教师方面原因。教师作为滑冰教学的重要引导者、参与者,其教学中的问题包括:一是自身教学能力问题,一些教师虽然具备熟练的滑冰技能,但对于滑冰具体的动作技巧、关键点等并不了解,无法将滑冰知识与自身经验良好结合起来,只能照本宣科,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理解困难,对于学生滑冰动作中出现的错误难以及时发现、纠正,进而造成滑倒摔伤等情况;二是缺少良好教学组织,由于每个学生在滑冰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教师忙于一一指导时,部分学生会在冰上相互嬉闹,当教师未加以有效管理时,意外损伤的现象就较容易发生。

二、高校公共体育滑冰教学中学生意外损伤预防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升。首先,对于滑冰教学的教师而言,应当由专业的滑冰运动员来担当,保证其对滑冰运动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等都有足够的掌握,充分满足高校公共体育滑冰运动的教学,为其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其次,加强滑冰教师的培养,通过各种考核方式来了解教师教学能力,发现其滑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比如不良习惯、不标准动作等,要求其进行改善,减少滑冰教学中的失误;同时,要定期开展教师间的交流、各种培训活动等,借鉴先进经验,不断丰富、改进教师的滑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滑冰教学的质量,降低意外损伤的概率[2]。

(二)加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水平。在滑冰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不宜采取直接上冰学习的方式,应该先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加以训练,可以采取的方式为:组织学生进行2—4周的陆地模仿,结合滑冰教学视频、相关比赛影像等资料,加深学生对滑冰运动的了解,认清滑冰学习的难度,端正态度,减少轻视、紧张等情绪,并通过模仿初步掌握滑冰的动作要领、技巧,为其冰上学习提供有力帮助;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个性化差异给与其专项素质训练,比如协调性训练、下肢和踝关节力量加强训练能,保证学生身体素质更好地适应滑冰运动要求,奠定良好教学基础。此外,还要做好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其对滑冰的危险性、易发生事故有深刻认识,在上冰学习时穿戴相应护具,增强自身保护,减少滑冰中意外损伤现象。最后,在上冰开始前,必须进行准备活动,让学生进行热身,调整身体状态,然后引导学生在冰上慢滑几圈,在熟悉滑冰场地后,再进行自己技术动作的锻炼、掌握。

(三)重视冰场、冰鞋的维护管理。冰场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冰沫厚度过大、表面凸起或者裂缝等,维护人员需要制定合理的检查、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冰场情况,对于易处理问题,与场地工人相互配合清理;对于无法及时处理的情况,需要加以明确标记,避免滑冰学生进入此部分场地发生意外,在事后进行有效维护,保证场地环境良好。对于冰鞋,除了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大小外,还需要检查刀刃、鞋钉情况,保证冰鞋安全,预防冰鞋隐患导致意外损伤发生。

(四)做好滑冰教学课堂中的管理在高校公共体育的滑冰教学中,通常是多个班级同时进行的,在有限场地条件下,为减少矛盾和滑冰冲撞,各班教师间要加强沟通、良好配合,根据学生水平不同分别归入快滑、慢滑和出滑区域中,减少彼此间的干扰,对学生滑行方向、轨迹严格控制,通过共同管理,来维持良好教学秩序,有效降低意外损伤情况的发生。

三、结语

综上,滑冰作为一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由于其技巧性、专业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影响,意外损伤情况是较为容易发生的,会极大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妨碍滑冰教学开展。所以,充分了解滑冰教学学生意外损伤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策略加以预防,有助于推动高校滑冰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邢末.浅谈高校公共体育滑冰课技术教学重点[J].亚太教育,2015,(17):181.

[2]郭凡清.从运动损伤角度谈普通高校滑冰课教学的改革[J].冰雪运动,2013,35(05):61—64.

冰雪运动翻译的英文是Ice and snow sports。

《冰雪运动》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主管,中国滑冰协会、中国滑雪协会、中国冰球协会主办的体育运动科技期刊。

据2019年第05期《冰雪运动》期刊内页显示,《冰雪运动》编委会有编委20人,编辑部有责任编辑3人、编辑2人、英文编辑1人、英文校对1人。

据2020年5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冰雪运动》共出版文献5836篇,总被下载524966次、总被引32549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20年5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冰雪运动息》载文量为3103篇、基金论文量为636篇,被引量为25894次、下载量为48249次;2017年影响因子为。

雪用作名词造句:

1、Snow falls in flakes.雪花飘降。

2、The following morning, the snow stopped and the clouds scattered.第二天清晨,雪不下了,云散了。

3、The thick snow slowed her progress.厚厚的积雪使她前进速度缓慢。

4、It is abnormal if snow falls in October here.这里在10月份下雪是反常的。

5、In the high altitudes snow and ice remain all the year round.在海拔高的地方,冰雪终年不化。

6、There was adequate rain and snow last winter.去年冬天雨雪充足。

7、The boy snatched up a handful of snow and stuffed it in his friend's collar.那孩子抓起一把雪往朋友的衣领里塞。

8、We expect snow before morning.我们估计天亮以前会下雪。

9、A trail of blood spotted the snow.雪上血迹斑斑。

10、Scraping the snow away, they found a car buried underneath!铲去积雪后,他们发现下面埋着一辆汽车!

《冰雪运动》设有冰雪体育教育、理论探索、冰雪体育经济、速度滑冰、滑雪、冰雪经济、花样滑冰、冰球、短道速滑、冰壶、冬奥会论坛、封面人物、运动与健康、运动人体科学、轮滑等栏目。

《冰雪运动》主要刊登冬季体育运动和轮滑运动训练、竞赛、科研、教学、健身、器材、产业、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科学论文、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和信息动态等,重点发表与其相关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实践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

《冰雪运动》读者对象为教练员、科研工作者、院校体育教师与学生、体育管理人员和冰雪体育爱好者。

影响因子

据2020年5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冰雪运动》总被下载524966次、总被引32549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20年5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冰雪运动》被引量为25894次、下载量为48249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冰雪运动》影响因子为,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282名。

学术论文已冬奥会为主题的你可以参考这些参考文献王雪琴, 孙晓, 于向阳. 2022年北京冬奥会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 体育科学进展, 2018, 6(3): 108-114.包路林, 贾皓, 周威. 历届冬奥会投资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社会科学前沿, 2015, 4(3): 165-174.米中伟. 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程与发展趋势[J]. 体育科学进展, 2019, 7(3): 75-80.

与雪丰谷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雪的诗句古诗1、《白雪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李花二首》唐·韩愈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3、《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4、《南秦雪》唐·元稹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5、《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6、《苦寒吟》唐·刘驾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8、《喜祖三至留宿》唐·王维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不枉故人驾,平生多掩扉。行人返深巷,积雪带馀晖。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9、《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0、《送卢员外》唐·薛涛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11、《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12、《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13、《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4、《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5、《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16、《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7、《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8、《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19、《村雪夜坐》唐·白居易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20、《子夜四时歌》南北朝·南朝民歌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21、《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唐·刘禹锡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旗竿。22、《寒梅词》唐·李九龄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23、《长安冬日》唐·杜荀鹤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24、《独酌》唐·杜牧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25、《风雪中作》唐·白居易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26、《商州客舍》唐·孟郊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泪流潇湘弦,调苦屈宋弹。识声今所易,识意古所难。声意今讵辨,高明鉴其端。27、《钟陵夜阑作》唐·韦庄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28、《大雪歌》唐·李咸用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谢客凭轩吟未住,望中顿失纵横路。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归太素,不知归得人心否?29、《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唐·张义方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30、《雪中忆李楫》唐·王维积雪满阡陌,故人不可期。长安千门复万户。何处躞蹀黄金羁。31、《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王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这首《春雪》,构思新巧。“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着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 “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而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现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和“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现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赏析: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董大,即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高适《别董大》诗的第二首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别诗二首·其一》【南朝齐】范云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赏析:用分别时雪花飞舞的凄凉和重逢时百花盛开的温暖做对照,抒发重逢的快乐。

《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雪梅·其二》【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赏析: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雪: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小。

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充满他们心头的,只有为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因此,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就象美丽的春天突然到来。“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此时的雪景分外迷人。

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赏析:“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4.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赏析:我想起旧事仍然感到有点惆怅,你初出远门一定非常辛苦。

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赏析: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6.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赏析: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

7.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8.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赏析:《苑中遇雪应制》诗中说:“不知庭霰(xiàn)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他说他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比喻生动、贴切。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扩展资料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采薇》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 索引序列
  • 有关雪国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 与滑雪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深雪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冰雪运动的论文参考文献
  • 与雪丰谷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