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编号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编号

发布时间: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编号

主要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一)课题:(1)主持,国家民委自筹课题《和谐社会构建中民族地区城市化制度演化研究》【课题批准号:08GX06】(2)主持,广西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西民间商会与广西非公有经济发展》【课题批准号:08BJY018】(3)参与国家软科学课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边境省区区位优势再造研究——以广西为例》【2007GXQ4D180】(4)参与2006年自治区社科规划课题《WTO条件下农业信息化在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应用研究》【06BJY013,2006年9月立项,未结题】(5)参与2006年自治区社科规划课题C类《广西加快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战略研究》【2006年9月立项,未结题】(5)参与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加入WTO后高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2003-B-32),2003年9月-2006年5月,已经结题】(6)参与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B类课题《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矫治》【2006年9月立项,未结题】(7)参与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A类课题《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12月立项,未结题】(8)参与广西民族大学校级重点课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2007年7月立项,未结题】(9)参与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度校级精品课题(2008-8)《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2008年立项,2010年结项】(二)论文1、独著:(1)文岚,《论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与服务贸易的稳态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8(11)】(2)文岚,论文《论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结构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商场现代化(北大核心期刊)》2008年11期】(3)文岚,《论CAFTA进程中广西创意产业的发展》【[J].《商业时代》.2008(10)】(4)文岚,论文《论信息化基础上的农业优势产业资源的时空配置——以广西为例》【《农业现代化研究(北大核心期刊)》2008年5期568-572页】(5)文岚,《论中国—东盟经济互补网络组织系统的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北大核心期刊CSSCI)》2008年3期99-104页】(6)文岚,《论广西区位优势系统的演化》【《特区经济(北大核心期刊)》2008年1期199-201页】(7)文岚,《中泰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市场不确定性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7(10)】(8)文岚,《高等教育大众化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思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增刊)》209-211页】(9)文岚,《课题教学信息优控与创新能力培养》【《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期67-69页】(10)文岚,《略论消费运行规律》【《学术论坛》1998年12月31-33页】(11)文岚,《构建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的权利制衡制度》【《法制与经济》1998年4期9-10页】(12)文岚,《公务员录用考试命题难度的把握》【《广西高教研究》1998年3期108-109页】(13)文岚,《试论我国税务代理的非对称信息与激励问题》【《广西税务理论版》1998年1期82-83页】(14)文岚,《金融创新与法律风险------金融法律体系的经济思考》【(1998年1月35-37页)】(15)文岚,《浅论消费运行机制》【《世界经济文汇(北大核心期刊)》1994年2期57-63页】2、以第一作者身份参与论文写作:(1)文岚,《论面向东盟的广西创意产业竞争优势的实现》【《广西民族研究(北大核心期刊)》2008年3期146-152页】(2)文岚,《跨文化交流中信息制度的渐进》【[J].《改革与战略(北大中文核心)》2007年7期23-27】(3)文岚,《培养创新性人格是创新教育的重中之重》【《社科与经济信息》2000年4期41-43页】3、以第二作者身份参与论文写作:文岚,《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创新》【《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4期161-164页】4、以第五作者身份参与论文写作:论文《加入WTO后高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高教论坛》2006年4期10-15页】

该校源于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

​1941年南宁、梧州、桂林三个区医药研究所合并为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

1942年创立了广西省立中医院和药物种植场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1945年9月,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改名为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是当时全国的一所公立中医学校,培养本科层次高级中医药人才。

该校于1956年恢复办学,南宁中医学校、梧州中医学校相继建校。次年2月两校合并为广西中医学校。

1958年更名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

1964年恢复本科教育,学校升格为广 西中医学院。

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并入,组成新的广西中医学院;

197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

197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

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6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09年联合培养博士后。

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3年9月搬迁到仙葫校区。

2015年12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 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协定共建广西中医药大学。

2006-2010年,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970项,其中国家级61项。2011年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项,跻身广西高校及全国中医药院校前5强。2006年-2012年,获科技成果奖111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4项。2006-2010年出版专著268部,发表科技论文6751篇。

2009年-2014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069项,其中国家级147项,省部级课题393项,厅局级934项,平均科研契约经费每年万元。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98项,获得各类奖励126项,其中国家行业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申报专利67项,获得授权专利23项。出版专著185部,发表科技论文10091篇。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12个,自治区金源单位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1个,广西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1个和 “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基地2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共3个,中国-东协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1个,中-泰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1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 中(壮)药化学与质量分析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瑞康临床医学院)

自治区(省)级科技创新金源单位(1个): 中药药效筛选研究中心

自治区(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 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中医基础研究实验室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 药学中心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中医临床研究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12个): 神经行为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药药效筛选研究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中药提取纯化与质量分析实验室、中药生药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医学实验室、肝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脑病免疫生化实验室、细胞分子生物医学实验室、消化内镜与病理实验室、骨伤生物力学实验室

广西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基地(2个): 老龄化社会健康服务模式协同创新中心、农作物废弃物功能成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有馆藏文献79万册,其中38万电子书,以收藏医药、生物文献为主,特别是中医药文献收藏的品种比较齐全,是广西中医药信息资料中心。馆藏数字资源提供用户利用的有:《本馆馆藏书目资料库》、《超星全文电子图书》、《中数图全文电子图书》、《中国知网CNKI全文资料库各子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全文资料库和子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资料库》(CMCC)、《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LINK)电子期刊全文资料库》等,用户可以利用任何一台校园网终端检索、浏览、阅读、下载和列印以上资料库中所需的信息。在馆内提供用户利用的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库》(CBMdisc)、《中国药学文摘资料库》、《中国药品专利说明书》、《中国医药及化工产品专利文献资料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资料库》、《中国中医药报刊资料库》、《中国中药资料库》、《中国藏药资料库》、《非处方药物OTC资料库》、《临床医学资料库》、《中国医药产品资料库》、《国家基本药物资料库》、《方剂现代套用资料库》、《中药新药资料库》、《全国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成果资料库》等数字资源。

《广西中医药》杂志是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77年,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为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以医疗为主,侧重临床,兼顾学术理论。开辟有临床研究、临床报导、手法医学、针灸经络、学术理论、民族医药、经验总结、八桂名医精方、中药方剂、实验研究、综述及验方集锦等栏目。曾先后荣获广西第三届优秀报刊、第二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第三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和广西第六届优秀报刊、广西第七届优秀报刊等称号,被12种重要资料库和文摘收录。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为《高等中医教育研究》,创刊于1983年,刊期为半年刊,至1985年更名为《高等中医教育研究》,2012年广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学院学报》刊名经批准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曾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广西高校优秀学报,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等收录。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共主办、承办了2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学术会议、中泰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东协传统医药高峰论坛等已经举办多届,架起了与国际医药界教育、医疗、科研等合作的桥梁,促进了中医药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在国际传统医学界和东协国家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该校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还面向港台地区开设了“传统中医班”,形成了面向东协和港澳台为主的对外教育格局。

据学校官网2015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有14个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壮医药学院、瑶医药学院、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处)、骨伤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个独立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设有3个教学部:外语部、体育部、信息网路中心; 10所附属医院(其中2所直属附属医院);有24个普通本科专业。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3个;广西优势特色学科4个以及广西重点学科6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广西重点中医建设专科14个;学校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学重点学科(14个): 中医各家学说、中药药理学、临床中药学、民族医学(壮药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皮肤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全科医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3个): 中医传染病学、中医预防医学、海洋中药学

广西优势特色学科(4个): 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民族医学(壮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广西重点学科(6个): 壮药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5个):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脑病学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骨伤科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 肝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脑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

广西重点中医建设专科(14个): 中医肾病科、中医内分泌科、中医脑病科、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儿科、中医妇产科、中医眼科、中医肝病科、中医肛肠科、中医推拿科、中西医结合肾病科、中西医结合肺病科、中西医结合乳腺病科、中西医结合消化病科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5个): 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21个):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内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急诊医学、中药学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各类在职正高职称313人,副高职称558人,博士学位209人,硕士学位845人。有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603人。其中, 原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老中医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广西名老中医20人、广西名中医64人、“桂派中医大师”24人、广西优秀专家4人、广西“优秀教师”2人、广西“八桂名师”2人、广西高校“八桂学者”4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4人;广西“中药研究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自治区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4个、广西首批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人选3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7人。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 中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刘燕平)、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唐农)、壮医药教学团队(林辰)

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 广西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创新团队(梁 健)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

广西“八桂名师”(2人): 韦贵康、刘燕平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自治区级试验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级重点教材5部,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 中药学、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

自治区级试验示范中心(5个): 中医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中西医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中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4门): 中医诊断学、壮医药学概论、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药学、中国医药史、药物分析学、壮医药线点灸学、中医骨伤科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生理学、中药商品学

自治区级重点教材(5部): 中医中药基础学、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中医院校医学生实践技能操作指导、壮医经疗法、老年护理学

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中药理论与现代技术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壮医药学科构建与人才培养

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中医诊断学》PBL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弘毅自强,传承创新

注释:

“弘毅”——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弘毅自强”鲜明地强调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抱负远大、意志坚强,更要通过自己的学习与践行,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传承创新”——语出胡 ***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一表述充分说明要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对文化所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及时代使命感。“传承创新”对于中医院校来说尤为必要,其具体的要求,就是传授、继承、发扬、创新中医药文化以及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自觉,进而达到文化自信。

文字内容:

上方是中文“广西中医药大学”字型是由中国著名书法大家欧阳中石为学校提字。

下方是英文“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的英文翻译。

图示意义:

三个艺术变形的字母“P”,是“脉搏”(英文译作“Pulse”)的变形。“脉搏”是一个基本的生命体征。古老的中医学运用“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神奇理论,创造出独步医林的脉诊方法,由表知里,见微知著,能够从脉动的细微差别中揭示出生命的奥秘。

三个“P”既像一只中医号脉之手,牢牢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脉搏,广西中医药大学发展的脉搏,生生不息,跳动不已;又如一面面鲜艳的红旗,迎风猎猎,高高飘扬,指引著广西中医药大学前进的方向,召唤著千万名中医药学人奋然前行。

《弘 毅 曲》

作者:唐 农

大哉中医,源远流长,

我们走在求索的路上。

悠悠古风,拂煦胸膛。

浩浩岐黄,灿若星汉。

今天我们博采勤求,

明天立心天地续写新章。

啊!看吧,青山为我们祈愿!

听吧,邕江为我们放唱!

为继往圣的绝学,

为助完美的健康,

为应时代的呼唤,

我们任重道远,弘毅自强!

任重道远,弘毅自强!

歌词注释:

整首歌词仅近百字,但用典出处达八处之多,蕴义厚重,且通俗明了,易记易诵。

词中“大哉中医”语出《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医乃医道,亦属圣人之道,故取之,使整个歌词整体风格更趋一致。

词中“我们走在求索的路上”,乃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词中“岐黄”狭义指《黄帝内经》中的“黄帝”和“岐伯”,广义指中医药文化的先圣们及其经论。

词中“博采勤求”语出《伤寒论》原序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此处“博采”可以理解为除传统中医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外,还包括现代医学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词中“为往圣继绝学”语出中国哲学思想界著名的“横渠四句”,即宋儒张载(字横渠)所言“为天地立新,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感其浩然正气而取焉;“往圣”既指古代圣贤,再此亦可与前文“岐黄”呼应,特指中医药文化的先圣们;词中的“绝学”指中国夏商周三代以来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接续,继承,复兴,发扬中国文化的主流传统,亦即努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此提法可以在相关权威学术资料中找到出处。兄弟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其《杏林学子训词》中亦有:“大道泱泱,福泽四方,克绍弘扬,绝学乃昌。”故知“绝学”一词在中医院校所用不孤也。

词中“为助完美的健康”,乃出我国目前《医学生誓词》“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完美之健康当指身与心两方面俱全的完善状态。

词中“为应时代的呼唤”乃谓尚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勿固步自封耳。

词中“任重道远,弘毅自强”,鲜明地道出了歌曲的主题,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医为仁术,故任重道远唱出了中医院校的学生终身奉行以仁为己任的心声,这亦与时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呼应。

参考文献格式及药学的参考文献

引言: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参考文献格式及药学的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Chiambaretta F,Garrafo R,Elena PP concentrations of azithromycinfollowing topical administration of a single dose of , ,and eyedrops(T1225)in healthy volunteers[J].Europe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08,18(1):13 20.

Terrence antibiotic efficacy using pharmacody namic measures.

[1]刘燕.重型颅啮损伤患者的临床监护[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7(4):.

[2]姜玉善.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吉林医学,2008,25(9):64.

[3]徐防,徐小川.紧急气道处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早期抢救中的意义.重庆医学,2008,34(11):1637 1640.

[4]徐培坤.李长元,冯春国.等.重型颅脑损伤7O例死亡原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6):489.

[5]程金贵.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J].安徽医学.2008,29(5):5l2 513.

[6]漆建.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愈后的关系[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2(1):25 26.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靳婷,高军.药店回收过期药暗藏百姓用药危害.首都医药CAPITALMEDICINE.

广西医学期刊

一般是1-3个月。如果是自己投稿的话请做好等待3个月的准备, 如果是该期刊的论文刊发机构的话,最多一周会给消息,因为论文刊发机构都有自己的审稿人员,会先过一遍稿子,辅导作者修改不合适的地方,稿件符合编辑部要求了才投稿,编辑部是比较欢迎这样的稿件的,能够优先录用。所以,选择一个靠谱的刊发机构是能省不少时间的。

不是核心期刊。《广西医学》主管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它并没有被评选为核心期刊~

审稿较严且投稿人数居多。《广西医学》杂志的审稿周期较长,需要6个月时间,每期的投稿人数非常多,但审稿上一直秉持严格的要求,所以进度缓慢。《广西医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是正规刊物吗

1982年12月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医疗专业,2000年晋升教授,主任医师,2003年卫生厅和人事厅授予广西名中医称号,现任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卫生厅重点建设学科中医脑病科学科带头人,广西中医学院重点学科中医(中西医结合)脑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康复医学会副秘书长,广西中医心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5年余,在神经内科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和水平,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专长和特色,善于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和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痴呆、癫痫、震颤麻痹、失眠、抑郁症、眩晕、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率先使用中药穴位烫疗治疗脑卒中偏瘫等神经系统疾患;对脑血管病和痴呆疾病无论是在诊断、中、西药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针灸治疗及其它治疗或是在预防健康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受聘于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康复》、《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中华医药杂志》常务编委;受聘于《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广西中医药》、《广西中医学院学报》等五家杂志编委。近五年发表主要论文35篇,其中国家级26篇,省级9篇,核心期刊25篇,独著21篇,第一作者14篇。编著《简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和《脑梗塞》专著各一部,做为副主编编著新世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第一版)。先后开展科研课题17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4项,厅级3项,学院级5项。主持7项,主研10项。其中有五项科研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广西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广西中医学院优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是科技核心期刊!

《中医学报》(原《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于1976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1-1411/R,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8999。《中医学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与河南中医学院联合主办,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办刊宗旨:探讨中医药学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以及各相关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编辑方针: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医政策为指导,以中原浓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为立足点,以中医典籍的学术思想及医教研各学科尖端热点论题为突破口,全面地报道学术发展动态,促进中医药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四年评价出版一次,最新的版本是2008年版。医药卫生类属于该目录的第五篇第五篇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R9 药学详细刊名一览可到我的百度文库下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药材新中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针刺研究辽宁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天然药物等等,太多了,在期刊导航网可以查到,而且一目了然。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1.1 一般规范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导向性,论点明确,资料真实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按“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做统计学处理。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提供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论著、综述、讲座等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在内(按所占版面计)一般不超过5000字,临床研究、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500字。1.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1.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第一作者需写出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和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只列1位,由投稿者自己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1.4 摘要 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作者应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在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ng,LU B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1.5 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号分隔。1.6 医学名词 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名名称应使用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3-1997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该校源于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

​1941年南宁、梧州、桂林三个区医药研究所合并为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

1942年创立了广西省立中医院和药物种植场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1945年9月,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改名为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是当时全国的一所公立中医学校,培养本科层次高级中医药人才。

该校于1956年恢复办学,南宁中医学校、梧州中医学校相继建校。次年2月两校合并为广西中医学校。

1958年更名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

1964年恢复本科教育,学校升格为广 西中医学院。

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并入,组成新的广西中医学院;

197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

197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

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6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09年联合培养博士后。

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3年9月搬迁到仙葫校区。

2015年12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 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协定共建广西中医药大学。

2006-2010年,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970项,其中国家级61项。2011年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项,跻身广西高校及全国中医药院校前5强。2006年-2012年,获科技成果奖111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4项。2006-2010年出版专著268部,发表科技论文6751篇。

2009年-2014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069项,其中国家级147项,省部级课题393项,厅局级934项,平均科研契约经费每年万元。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98项,获得各类奖励126项,其中国家行业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申报专利67项,获得授权专利23项。出版专著185部,发表科技论文10091篇。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12个,自治区金源单位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1个,广西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1个和 “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基地2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共3个,中国-东协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1个,中-泰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1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 中(壮)药化学与质量分析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瑞康临床医学院)

自治区(省)级科技创新金源单位(1个): 中药药效筛选研究中心

自治区(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 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中医基础研究实验室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 药学中心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中医临床研究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12个): 神经行为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药药效筛选研究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中药提取纯化与质量分析实验室、中药生药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医学实验室、肝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脑病免疫生化实验室、细胞分子生物医学实验室、消化内镜与病理实验室、骨伤生物力学实验室

广西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基地(2个): 老龄化社会健康服务模式协同创新中心、农作物废弃物功能成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有馆藏文献79万册,其中38万电子书,以收藏医药、生物文献为主,特别是中医药文献收藏的品种比较齐全,是广西中医药信息资料中心。馆藏数字资源提供用户利用的有:《本馆馆藏书目资料库》、《超星全文电子图书》、《中数图全文电子图书》、《中国知网CNKI全文资料库各子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全文资料库和子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资料库》(CMCC)、《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LINK)电子期刊全文资料库》等,用户可以利用任何一台校园网终端检索、浏览、阅读、下载和列印以上资料库中所需的信息。在馆内提供用户利用的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库》(CBMdisc)、《中国药学文摘资料库》、《中国药品专利说明书》、《中国医药及化工产品专利文献资料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资料库》、《中国中医药报刊资料库》、《中国中药资料库》、《中国藏药资料库》、《非处方药物OTC资料库》、《临床医学资料库》、《中国医药产品资料库》、《国家基本药物资料库》、《方剂现代套用资料库》、《中药新药资料库》、《全国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成果资料库》等数字资源。

《广西中医药》杂志是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77年,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为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以医疗为主,侧重临床,兼顾学术理论。开辟有临床研究、临床报导、手法医学、针灸经络、学术理论、民族医药、经验总结、八桂名医精方、中药方剂、实验研究、综述及验方集锦等栏目。曾先后荣获广西第三届优秀报刊、第二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第三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和广西第六届优秀报刊、广西第七届优秀报刊等称号,被12种重要资料库和文摘收录。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为《高等中医教育研究》,创刊于1983年,刊期为半年刊,至1985年更名为《高等中医教育研究》,2012年广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学院学报》刊名经批准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曾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广西高校优秀学报,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等收录。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共主办、承办了2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学术会议、中泰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东协传统医药高峰论坛等已经举办多届,架起了与国际医药界教育、医疗、科研等合作的桥梁,促进了中医药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在国际传统医学界和东协国家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该校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还面向港台地区开设了“传统中医班”,形成了面向东协和港澳台为主的对外教育格局。

据学校官网2015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有14个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壮医药学院、瑶医药学院、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处)、骨伤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个独立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设有3个教学部:外语部、体育部、信息网路中心; 10所附属医院(其中2所直属附属医院);有24个普通本科专业。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3个;广西优势特色学科4个以及广西重点学科6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广西重点中医建设专科14个;学校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学重点学科(14个): 中医各家学说、中药药理学、临床中药学、民族医学(壮药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皮肤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全科医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3个): 中医传染病学、中医预防医学、海洋中药学

广西优势特色学科(4个): 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民族医学(壮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广西重点学科(6个): 壮药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5个):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脑病学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骨伤科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 肝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脑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

广西重点中医建设专科(14个): 中医肾病科、中医内分泌科、中医脑病科、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儿科、中医妇产科、中医眼科、中医肝病科、中医肛肠科、中医推拿科、中西医结合肾病科、中西医结合肺病科、中西医结合乳腺病科、中西医结合消化病科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5个): 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21个):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内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急诊医学、中药学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各类在职正高职称313人,副高职称558人,博士学位209人,硕士学位845人。有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603人。其中, 原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老中医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广西名老中医20人、广西名中医64人、“桂派中医大师”24人、广西优秀专家4人、广西“优秀教师”2人、广西“八桂名师”2人、广西高校“八桂学者”4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4人;广西“中药研究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自治区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4个、广西首批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人选3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7人。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 中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刘燕平)、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唐农)、壮医药教学团队(林辰)

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 广西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创新团队(梁 健)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

广西“八桂名师”(2人): 韦贵康、刘燕平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自治区级试验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级重点教材5部,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 中药学、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

自治区级试验示范中心(5个): 中医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中西医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中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4门): 中医诊断学、壮医药学概论、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药学、中国医药史、药物分析学、壮医药线点灸学、中医骨伤科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生理学、中药商品学

自治区级重点教材(5部): 中医中药基础学、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中医院校医学生实践技能操作指导、壮医经疗法、老年护理学

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中药理论与现代技术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壮医药学科构建与人才培养

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中医诊断学》PBL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弘毅自强,传承创新

注释:

“弘毅”——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弘毅自强”鲜明地强调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抱负远大、意志坚强,更要通过自己的学习与践行,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传承创新”——语出胡 ***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一表述充分说明要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对文化所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及时代使命感。“传承创新”对于中医院校来说尤为必要,其具体的要求,就是传授、继承、发扬、创新中医药文化以及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自觉,进而达到文化自信。

文字内容:

上方是中文“广西中医药大学”字型是由中国著名书法大家欧阳中石为学校提字。

下方是英文“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的英文翻译。

图示意义:

三个艺术变形的字母“P”,是“脉搏”(英文译作“Pulse”)的变形。“脉搏”是一个基本的生命体征。古老的中医学运用“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神奇理论,创造出独步医林的脉诊方法,由表知里,见微知著,能够从脉动的细微差别中揭示出生命的奥秘。

三个“P”既像一只中医号脉之手,牢牢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脉搏,广西中医药大学发展的脉搏,生生不息,跳动不已;又如一面面鲜艳的红旗,迎风猎猎,高高飘扬,指引著广西中医药大学前进的方向,召唤著千万名中医药学人奋然前行。

《弘 毅 曲》

作者:唐 农

大哉中医,源远流长,

我们走在求索的路上。

悠悠古风,拂煦胸膛。

浩浩岐黄,灿若星汉。

今天我们博采勤求,

明天立心天地续写新章。

啊!看吧,青山为我们祈愿!

听吧,邕江为我们放唱!

为继往圣的绝学,

为助完美的健康,

为应时代的呼唤,

我们任重道远,弘毅自强!

任重道远,弘毅自强!

歌词注释:

整首歌词仅近百字,但用典出处达八处之多,蕴义厚重,且通俗明了,易记易诵。

词中“大哉中医”语出《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医乃医道,亦属圣人之道,故取之,使整个歌词整体风格更趋一致。

词中“我们走在求索的路上”,乃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词中“岐黄”狭义指《黄帝内经》中的“黄帝”和“岐伯”,广义指中医药文化的先圣们及其经论。

词中“博采勤求”语出《伤寒论》原序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此处“博采”可以理解为除传统中医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外,还包括现代医学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词中“为往圣继绝学”语出中国哲学思想界著名的“横渠四句”,即宋儒张载(字横渠)所言“为天地立新,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感其浩然正气而取焉;“往圣”既指古代圣贤,再此亦可与前文“岐黄”呼应,特指中医药文化的先圣们;词中的“绝学”指中国夏商周三代以来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接续,继承,复兴,发扬中国文化的主流传统,亦即努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此提法可以在相关权威学术资料中找到出处。兄弟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其《杏林学子训词》中亦有:“大道泱泱,福泽四方,克绍弘扬,绝学乃昌。”故知“绝学”一词在中医院校所用不孤也。

词中“为助完美的健康”,乃出我国目前《医学生誓词》“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完美之健康当指身与心两方面俱全的完善状态。

词中“为应时代的呼唤”乃谓尚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勿固步自封耳。

词中“任重道远,弘毅自强”,鲜明地道出了歌曲的主题,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医为仁术,故任重道远唱出了中医院校的学生终身奉行以仁为己任的心声,这亦与时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呼应。

论文完成初稿以后,需要上传到查重网站进行检测,如果查重率偏高就需要重新修改,才能够通过审核。有些同学无论怎样修改,查重率仍然比较高。但是也有的人就修改一两次就顺利通过了,很多人都想要了解规避论文查重率过高的方法,小编在这里可以负责任的说,想要掌握其实并不难。  规避论文查重率高的方法一 同学们在撰写论文的时候都有个不良习惯,他们往往先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搜集资料,然后再根据这些资料决定观点,这种情况就很难规避论文查重率高的问题。因为这样很容易会和别人的观点相近,内容也有可能重复。所以,最好先想好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来查阅相关的资料,重复率便可有效控制。 规避论文查重率高的方法二 如果想要规避论文查重率高的问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确定好提纲,然后慢慢展开来撰写,根据提纲上的要求来翻阅资料,这样写作思路也会更加的清晰,也不会因为赶时间交稿,而选择拼凑一篇质量较差的论文上去。 规避论文查重率高的方法三 规避论文查重率高的方法还有就是用正规权威的论文查重系统,市面上有很多类似的平台,但是准确率都相差比较大。有时候同学们即使用了,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着手修改,因为查重报告不够人性化。PaperPass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的问题,拥有海量数据的对比库,优秀的计算能力,准确率可以保证在99%以上,专业的查重报告能够清晰让各位同学了解那些部分是需要修改的,为用户考虑得十分周到。 上述介绍的几种方法能够帮助大家规避论文查重率高的问题,而且掌握起来也不难,将几种方法结合一起来使用,可以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让查重率大大降低,一次性通过学校查重的检测,并且能够顺利参加答辩。 以上就是关于“规避论文查重率高的方法掌握其实并不难”的内容了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1. 独著:《分工、结构演进与城市化》(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2. 独著:《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3. 主编教材:《区域经济学》,(2012年,广西高校十一五重点教材) 1. 刘俊杰、张露:我国是否进入刘易斯转折点”——文献述评及思考,《人口与经济》,2011年4期2. 张露、刘俊杰: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与广西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3. Liu Jun-Jie. Jia Xing-Mei: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STIRPAT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sia-Pacific Low Carbon Economy & The 9th NAAN(APLCE 2010)November 26-27 ,2010(ISTP检索)4. 刘俊杰、贾兴梅: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基于AWD分解因素模型,《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年会专辑)5. 刘俊杰、刘家铭: 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全国30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 刘俊杰、张祥庭: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兼论两广的产业互补合作路径,载《环中国圈疆域国家合作机制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8月版7. 刘俊杰、王海洋:我国农村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因素与制度创新,《开发研究》,2009(6)8. 刘俊杰、李华丽: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广西的实证研究,《广西人才发展报告》,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9. 刘俊杰:当代全球城市的产业转型:理论与趋向,《城市》,2009(10)10. 刘俊杰、肖岳峰、高明:桂林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探析,社会科学家,2008(12)CSSCI11. 刘俊杰、王述英: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聚集扩散效应与城市功能转型分析,《太平洋学报》,2007(1)CSSCI12. 高明、刘俊杰:环北部湾旅游圈协同发展动力机制探讨,旅游论坛(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8(01);13. 刘俊杰、王述英:全球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及对中国的启示,《太平洋学报》,2007(2)CSSCI14. 刘俊杰: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及其研究范式的演进,《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CSSCI15. 刘俊杰:技术创新、规制重建与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 《当代财经》,2005(5)CSSCI16. 刘俊杰:加速转型期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重建,《生态经济》,2005(9)CSSCI17. 刘俊杰:扩散与聚集:全球产业空间整合新态势,《开发研究》,2005(2)CSSCI18. 刘俊杰:竞争、垄断与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社会科学家》,2005(3)CSSCI19. 刘俊杰: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效应及结构转型,《经济前沿》,2005(1)20. 刘俊杰:信息化精准农业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载段应碧主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394-405页21. 刘俊杰、王述英:中国制造业竞争因素评价及适应性调整,《亚太经济》,2004(4)CSSCI22. 刘俊杰:制度变迁的基本属性与转型路径比较,《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CSSCI23. 刘俊杰:市场结构与竞争效率之争及SCP范式的发展,《学术前沿》,2004(10)24. 刘俊杰:制度变迁的动态分析及国际比较,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经济学科分论坛,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5月27日)文集,第145页25. 刘俊杰:粤港澳区域整合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及调控,《人文地理》,2002(4)CSSCI26. 刘俊杰:华南沿海地区人地关系态势与调控机理,《生产力研究》,2002(6)CSSCI27. 刘俊杰:人地关系思想流变:后顾与前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CSSCI28. 刘俊杰:珠江三角洲旅游业若干问题与对策,《旅游学刊》,2000(5)CSSCI29. 刘俊杰:粤西海洋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战略构想,《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0(2)30. 刘俊杰:区域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创新探讨,《中国地理》2000(9)(人大复印资料)31. 刘俊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与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9(6)32. 刘俊杰:雷州半岛自然灾害类型特征与减灾对策,《广东史志》,2000(3)33. 刘俊杰:珠三角旅游业的创新与优化发展,《西江大学学报》2000(1)34. 刘俊杰:雷州半岛地域开发与产业布局研究,《中国地理》,(人大复印资料)1999(1)35. 刘俊杰:雷州半岛自然资源利用条件与建立持续农业构想,《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36. 刘俊杰:区域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1)37. 刘俊杰: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价值与体系建构,《中国地理》,(人大复印资料)1997(6)38. 刘俊杰:雷州半岛区位评价及开发战略思考,《经济地理》,1996(1)年会专辑CSSCI39. 刘俊杰:地缘政治经济与国际地缘关系,《经济地理》,1995(9)年会专辑40. 刘俊杰:中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及其战略选择,《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3)41. 刘俊杰:兰州市七里河区土地资源特性及其利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42. 刘俊杰:论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高度化,《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3. 刘俊杰:甘肃区域工业专门化部门的选择及结构调整探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44. 刘俊杰:甘肃现代农业集约化发展研究,《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993,2-3期45. 刘俊杰:从全球化视野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11月27日(记者访谈) 1. 《桂林市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研究》(调研报告)获2010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本人主笔)2. 《广西生产力再布局研究》(著作)获200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3.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调研报告),获200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4. 《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获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第12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独立)5. 《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分析》,获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6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独立)6. 获2011年度桂林市“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7. 获2000年度广东省教育厅、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联合授予的“广东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荣获广东中华文化基金金质奖章8. 2003年评为广西师范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人选9. 获1998年广东省高校校级“教坛新秀”荣誉称号10. 2001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11. 1997年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2. 1996、2002年先后入选广东省第一、二届“千百十工程”校级教学、科研骨干培养对象13. 2003年、2005年、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第五届、第七届、第十届“创新杯”大学生科学技术竞赛(指导教师)三等奖,广西师范大学14. 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评建创优工作先进奖;15. 另外,获各类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多项。

  • 索引序列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编号
  • 广西医学期刊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是正规刊物吗
  •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