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比较文学形象学相关研究论文

比较文学形象学相关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比较文学形象学相关研究论文

形象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在比较文学学科萌芽时就已经产生,主要研究一国文学中异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近年来,对形象学进行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热点之一。接受学,文学接受的发生从对本文的阅读开始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影响下展开的。期待视野是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新闻记者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姚斯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与先在知识,任何新东西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

比较文学形象学学论文标题可以从选题方面切入:1、分析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比较其相互影响的具体过程、特点、结果和意义。2、选择具有可比性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分析其在文学或美学等方面的异同关系、表现,探讨有利于深化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的共同性问题。3、将某些引进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结合本民族的传统理论,对某些现象、作家、作品进行阐发性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新的认识。4、选择中外文艺理论的某些接近、相似或具有可比性的概念、范畴和理论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质及共同的规律性问题。5、将文学中的某种问题,与非文学学科的理论相结合,比较和分析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学的趋势是走向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它特有的研究对象及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对研究世界文学并对抑制 文化 霸权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比较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比较文学论文 范文 一:浅谈“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的文明相通性

异质性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华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作为东西方不通文化代表的老庄学说“天人合一”同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人天合一”同样具有相通的跨文明异质性,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坚持传统老庄学说中的同时还能不断接受西方文明中的合理成分。然而,虽然这两种精神具有异质性而同时他们又是各自独立的。

一、“天人合一”中的“天”与“人天合一”中的“天”

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天”的概念最早出自于远古时代的神话 传说 “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千字文》开宗名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时的“天”是一个浑沌不清的大园筒,先民们把“天”看成一种绝对的力量来崇拜;到了周朝,对“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周文王作《易经》卦一:“乾。元享,利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天”是一个相当于河图、洛书的天园地方的宇宙,相当于“太极”阴阳两极相抱旋转的球,是一个造生万物的主体“一”。所以古人造字的时候,把“天”写作'天'就是一人头顶“一”,“一”就是“天”,“天,颠也。至高无上”;老子庄子则把它与“人”联系起来,多指是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老庄的“天”多指与人类共存的自然,按造字会意拆字讲“天”字可有二种理解:(1)“一大”就是“天”最大;(2)“一人一”就是“天人合一”之意。“人”,按文字学看它由一撇一捺组成。按《易经》的观点这一撇一捺就是一阴一阳、一男一女的相互支撑与相互抵抗,它是阴阳相斗相和的产物。按现在观点讲人是自然界中有智慧有意志的高级主体。在老子、庄子思想中“人”是相对于“天”的一个概念,还有很多新的意义,《庄子·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就有“人”意义的延伸。

按现代的理解则是,老庄中的“天”是至高无上的代表,人应该顺应而存在,自然万物皆是一样,要按自然规定的天命运转。

然而,与老庄不同的是,在希腊神话中,“天”并不是最至高无上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与“天”有着同等的地位。希腊神话精神强调“人天合一”,强调人本主义,认为人即是神,而神即是代表天,神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主宰着一切生灵的地位与命运。希腊神话体现了一种尚武的精神,崇尚力量,它更加侧重以自我为中心,鼓吹冒险、占有、自我满足的思想,所赞扬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人天合一的本位主义。原始幻想中最有力者是希腊的天神,是创造一切支配一切的能者。希腊崇拜力量和知识的精神最初表现为崇拜最有力的天神,希腊神话是以利作为推动历史的杠杆的。天并不代表一切,也并不是天主宰人,人与天地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忍有时还能控制天。

二、关于“人”的地位

老子庄子认为,在天、地、人的相互关系上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自然,杜绝人们自以为是,和“不知常,妄作凶”的行为。反对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人,更反对那些将政治强人与圣贤将主张、教条强加于社会与自然的主张。这是老庄“无为而治”、“ 大道自然”的“天人合一”。人应该要顺应自然而发展,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都同时要遵循天的规则。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低也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高一等,每个人都是顺应天命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地位一样的不同个体,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

也许仅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到,老庄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是将“天”放在首位的,天就是一切,人必须要顺应天命。而在希腊神话所体现出来的“人天合一”精神则是将“人”凸现出来的,“人“与”天“同等重要,甚至超越了”天“而存在,它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的。

希腊神话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个人的价值,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甚至认为为了获得功名利禄,为了个人尊严,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甚至走极端的做法。古希腊神话,因为它的肯定人欲,所以就非常注意个体的独立,个体的利益,所以就非常多的宣扬个

体性。希腊神话就向一出正在上演的社会剧,活灵活现,有立体的真实感,如对宙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等行为描写的欣赏笔调;如赫拉克勒斯完成了12件大事,最后被宙斯接纳成了永在的天神,终于成就了辉煌的人生业绩。正因如此,赫拉克勒斯在西方文化中成了个人奋斗的典型。而在《奥德修记》中,更加侧重对冒险、征服和占有的赞美,充满了来自金钱、美女、奇珍异宝的诱惑,这类 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大有文化原型的意义,如阿伽门农率众从遥远的希腊千里迢迢奔赴特洛伊,除了复仇和征服,更重要的目标则是珠宝财富和俘虏,以及能带来更大财富的东方贸易市场。借助神的形象,表达“人定胜天”的思想。

总之,在希腊神话中,回荡着一个由奋斗指向占有的主旋律,那就是对自我中心的推崇,对冒险占有的肯定,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这可能也是西方社会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理念的最早根源。

这也许就是老庄学说和希腊神话各自所代表的东西方文明差异最大的一点。

三、文化相通性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东西方文明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而她们同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就是比较文学中常说的跨文明的异质性。

首先在于对人的价值的认同上。老庄学说虽然是把“天命”看得高于一切,但他同时也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与利益。比如他们的“无为而治”。老庄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人。希腊神话所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更是对人的利益的维护。只是两者维护人的利益的程度不同而已。

其次在于对天的权利的肯定上。老庄哲学主张顺应自然变化,人不能试图去强行改变自然,而是应该在自然所赋予的权利下生活,天道自然才是一切。希腊神话中,将天的权利赋予到了神的神上,而神具有着不可亵渎的权利,其实他也只是天的权利的一种变异而已。

四、小结

无论是老庄学说中的“天人合一”还是希腊神话体现的“人天合一”的人本主义都具有着不可否认的长处与有点。我们应该在遵循天道自然的同时,充分保护个人的合理利益。在坚持老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辩证地学习希腊神话中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精神。“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有着相通的跨文明的异质性,只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将东西方文化实现互补,辩证吸收精髓,这样才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二:比较文学之课程 心得体会

这学期,《比较文学》这门选修课讲的主题是“性而上的寻求:《围城》与《简·爱》对读”。对于《围城》,我的了解并不多,这本书我没有通篇读过,只是读过有关于它的书介和书评,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围城”。方鸿渐旅欧回国,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识分子(主要是部分欧美 留学 生、大学教授等等)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他们不属于那个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行列,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职业和婚姻恋爱等问题,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这也是场战争,虽然不见硝烟,却处处闪现着旧社会你抢我夺的刀光剑影,腾跃着情场、名利场上的厮杀和火并;虽然没有肉体的伤亡,却时时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样蚕食着人们的年华和生命,那恶浊的空气又是怎样腐化着人们的操守和灵魂。自然,这里也有真诚的友谊,善良的愿望;但这些在那个强大的旧社会壁垒面前,是显得多么软弱和无力。在那随处都可以陷入“鸟笼”或“围城”的人生道路上,哪里是这些还没有消磨尽人生锐气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呢?这是这部深刻的现实主义小说留给人们深思的一个严肃问题。

至于《简爱》,很幸运的是高中在旧书店徘徊时无意中看到了并买了回去,因此,《简爱》我读过,也看过一些有关于它的书评,《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三姐妹作家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所著。这是一本用自己的心与强烈的精神追求铸炼成的一本书,含着作者无限的情感和个性魅力,为女性赢得了一片灿烂的天空。“你以为,就因为我穷,低微,不美,我就没有心,没有灵魂吗?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也赐予我美貌和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每次读《简爱》的时候,都会被这段话所震撼。

这是两本不同国度的作者写的书,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心路历程,挣扎与奋斗,徘徊与盲目,《围城》里主要围绕男主人公方鸿渐写的,写他的历程。长篇小说《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做四个单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个单元,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江南某县)的生活情景,以写上海为主。在这个单元中,方鸿渐和苏文纨的“爱情”纠葛占了重要的分量。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个单元,是“过渡性”或“衔接性”的。在这个单元中,在个人生活上分别吃了败仗的方鸿渐和赵辛楣,从“爱情”牢笼中冲了出来,他们由假想的情敌变为真正的挚友,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闾大学谋事。第六、七章是第三个单元,主要描写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我们这里所选的第六章是这个单元之中的重场戏。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甚至还有家属,都卷入了一场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纠纷。职业上的排挤,情场上的竞争,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见不得人的谣诼诽谤、阴谋诡计,一时间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第八、九章是第四个单元。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这对双方来说,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动的结合,加以失业造成的对于前途的焦虑,使他们婚后不断发生争吵。这种争吵在返沪途中还较为单纯,定居上海后,由于双方家庭和亲族的介入,矛盾更复杂了;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纷。

而《简爱》主要写的是女主人公的的心路历程,简对于女性精神追求的历程,控诉男性的压迫,塑造作为强者的女性形象,大胆坦率地描写妇女的感情生活。在19世纪的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是天使般的纯洁、美丽、甜蜜、是被动的、玩偶式的、无自我的尤物。然而,就在这天使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怪物:具有破坏性的、冲动的、疯狂的女性,她使男性感到恐惧,正如《简·爱》中疯女人时时威胁罗切斯特一样。男性出于对女性既渴望又恐惧的心理,才创造出天使与恶妇的形象,后者充满了女性自身的原貌,代表着一种颠覆男性统治的竞争性力量。从伯莎烧掉桑菲尔德即可看出这一力量的威力。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伯莎,成了简爱的另一重自我,女性的反叛者。盖茨海德是她旅行的起点,家的丧失,寄人篱下;劳渥德学校是她受 教育 和精神成长的地方。在此,简的“狠狠地回击”与海伦·彭斯的“以德抱怨”, “我还是觉得海伦·彭斯是借着一种我的眼睛所看不到的光亮来看事物的。”简的人生是一个逐渐归向上帝的历程。桑菲尔德是简的乐园,在这儿也失去了快乐,后来又回到了乐园, 简的出走到荒原,再到沼屋,再到回归,最后与罗切斯特走向他们永远的家。

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

形象学研究的是“他者”吧!

【推荐】比较文学的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整理的【推荐】比较文学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

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有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团结与合作,有利于各民族吸取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创造世界性文学。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民族文化 交融

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及特定历史时代赋予的意识形态的载体。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商品交换的日趋频繁,各民族的文化也随着贸易往来、战争、迁徙而相互渗透、融合、影响。但是,这种渗透、融合以及影响直到十九世纪初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无意识的,缓慢的。一个民族吸取外民族的文化也是感性的,不自觉的。自从1816年法国在大学课堂开设比较文学教程后,人类才开始自觉地理性地将本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学与外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比较出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品,从而辩证地快捷地吸取前人创造的文化精髓。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机器大生产的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文明与落后的差距越来越大,各民族的性格特点暴露无遗。于是,吸取本民族的经典文化和外民族的精品文化,使本民族强盛、在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当务之急,创造世界性文学将纳入议事日程。为此,作为民族文化精神比较的比较文学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在各国大学开设和发展壮大起来。

首先,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有利于我们对外民族文化去伪存真,他为我用,创造世界性文学。一个民族的文学总离不开本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地域环境。文学存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各民族文学都有相对稳定的阵地,起初接受外来文化是被动的,不自觉的,缓慢的,这是因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支配着自己。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争鸣,汉魏六朝时的佛教,都足以说明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而蒙古族统治时的元朝,满州族统治时的清朝,中原人虽然成了他们的“俘虏”,但他们却成了中原文化的俘虏(汉化)。“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元文类鲁斋遗书》卷七),“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州旧制”(《清世祖实录》卷八四),体现了中国文化非同寻常的坚韧性,向心力,化合力。正因为这一特点,才使国人盲目地处在“举世皆浊,惟我独尊”的自我陶醉之中,使得一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儒家文化已经走过了辉煌时期,走进了死胡同。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七十年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艰难期,渐进期,当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碎了紧闭的国门时,有识之士认为应向西方人学习现代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尽管这种出发点是报仇雪恨的“制夷”,在某些国人看来过于委屈,但这却是思想意识的一次解放,它至少让国人睁眼看世界,看到了因自身落后惨败的甲午中日海战,泱泱大国输在历来向自己学习的弹丸小国手下,使国人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有先进的技术是不足以拯救国家的,要富国强兵还必须从制度上变革。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国人再次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当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民族精神上变革。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反省的过程中,鲁迅挖掘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国民的劣根性;柏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酱缸文化”,它很容易让人变成“酱缸蛆”。二十世纪上半叶翻译文学的兴盛,正是国人大量吸取外来文化有力的例证。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的文学,除了少量的苏联文学翻译外,又迈入了闭关自守的误区,改革开放后的思想大解放,翻译界才又活跃起来。

从二十世纪初到世纪末,不管是作家的创作还是广大读者以及国民的思想意识无不受西方文化强劲的冲击和影响,他们无一不在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影响,借狂人之口发泄内心的激愤;郭沫若的《女神》形式上受美国自由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在思想上受印度诗人泰戈尔泛神论和德国诗人歌德的影响。王蒙五十年代曾说:“我们这一代是吸苏联文学的奶长大的。”就王蒙等人当时的创作来说无不在模仿苏联文学,而王蒙新时期的创作《春之声》、《蝴蝶》等一系列作品受到西方意识流作家作品的影响,这些关系与其说是中国作家在跟进摹仿外国作家的创作方法,不如说外国作家作品为中国作家提供了观察审视社会现实人生的新视角,他们不但为国人创造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启迪了国人的思想。不过,作家也好,读者也罢,他们生存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土壤,在吸取外来文化精髓时不可能完全西化,因为还有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滋养着他们。他们从中西文化交融中吸取有价值的.养料。

比较文学正是站在理性的高度对各民族文化进行客观的比较,让作家继承借鉴有价值的创作手法及创作风格,让读者去伪存真,吮吸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各民族在共同吸取前人文化的过程中对生存、生态、环境、发展等方面的认识会逐渐趋于一致,时间一长,作家自然会创作出人类共同关注关心的文学作品,世界文学的大同时代也就不远了。

其次,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了解,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与合作。在当今经济一体化与世界多格局的国际环境下,各国民间往来、商品贸易、政治外交日趋频繁,互助互利的合作得到不断加强。但是,团结与合作的前提是了解,由于民族、地域环境、政治制度、历史渊源的差异,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质,要交往与合作就必须互相了解对方的特质,进而理解包容他们的这种特质,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互相间的隔阂,建立互助互利的关系。日本大和民族,他们在侵华战争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心灵创伤,但是,我们在不忘耻辱的同时,还应该理性地看到大和民族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他们从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一步一步跃入世界强国之林。因此,我们不要停留在痛恨仇视的民族感情上,应找准契机学习他们的民族精神。文学上,日本平安和江户时期曾大量吸取中国的古典文化,但二十世纪,日本文学已走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前面。日本江户时期的文学――世界上最短的诗歌形式――俳句,与中国的唐诗宋词在创作上的音韵格律意境有惊人的相似。

再次,开展比较文学,可以为文学研究开辟新道路,有利于其他学科如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学科研究的深入。这里比较文学已超过了这门课程本身,而是作为一种方法论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使研究更为深入、成就更为显著。以前,我国是文学与理论研究大多局限在历时性的单线条的承袭与发展关系之中,极少把它放在世界文学及理论的大背景下考察,忽略了各国文学及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使我国的文学研究难以取得新的成果。我们的文学批评多是感性的直观的,缺乏西方文学批评的逻辑性、思辨性和理论深度。在这方面晚清著名文学理论家王国维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大胆运用了康德、黑格尔的思想,采用比较的方法,把《红楼梦》放在世界文学背景下进行研究,在研究宋元杂剧时自觉与西方戏剧进行比较,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学术著作《人间词话》、《宋元戏剧史》。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更不能只是纵向研究,而应将其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这样,就可以避免孤立的研究,使研究更为深入、客观。

形象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在比较文学学科萌芽时就已经产生,主要研究一国文学中异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近年来,对形象学进行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热点之一。接受学,文学接受的发生从对本文的阅读开始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影响下展开的。期待视野是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新闻记者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姚斯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与先在知识,任何新东西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

人物形象比较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王熙凤被称作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塑造成功形象之一。王熙凤不但有着美丽的容貌,还有着超凡的管理才能,且心机深重、阴险歹毒,成为女性世界中一只杰出的“凤凰”。本文从王熙凤的侧面描写反映出封建贵族的罪恶本质,以及封建家族走向灭亡必然趋势的命运。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王熙凤 能力才干 阴险歹毒 随着社会的变化,不同时代对王熙凤的理解与评价各有差异。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描述代表着时代性,基于经济市场下背景分析王熙凤的处事风格及人物性格。对王熙凤为人处世的分析,可以看出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因此必须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分析人物真实的性格特征,为《红楼梦》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容貌风华,恍若神妃 王熙凤人物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一语未了,只听到后院中有人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其装扮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作者通过直接描写人物外表,把王熙凤塑造成雍容华贵的美人,赋予了她迷人的风采,使她在众多美女的贾府突显而出。 笔者除了直接描述外,还从侧面衬托凤姐的美貌。在“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两回中,笔者一方面突出了王熙凤的心机和手段,另一方面显现出王熙凤的光彩照人。 二、伶牙俐齿,巧言善辩 王熙凤伶牙俐齿的口才也让读者印象深刻。从她开口的与众不同,“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时时不忘。”从王熙凤话中,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不忘讨好“老祖宗”,这一席话可谓“一石三鸟”。应了周瑞家那句话“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 “刘姥姥进荣国府”这回,王熙凤超常的巧言善辩才能及处事的应变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来意心知肚明,刘姥姥在诉说家道艰难的时候,也不失时机地告诉刘姥姥:“不过借赖着祖父的虚名,作个穷官罢了……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王熙凤尽量的贬低自己,目的是在自身利益不损失的同时,又不至于得罪刘姥姥。简短的几句话王熙凤的表现既让刘姥姥不失颜面,又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充分展现了她异于常人的语言才能。 三、心思细腻,善于心计 在人际关系繁中复杂的家族中,处处都需要防备外人的算计,捍卫自己的地位,王熙凤可谓机关算尽。一边对“老祖宗”奉承巴结、极力讨好,一边对王夫人甜言蜜语,对周围平辈也极力拉拢关系,对待下人打压收买,对触及自身利益的人置之死地而后快。 在小月不能管家的时候,王夫人委托贾探春代为管理。当王熙凤得知探春能力后,对贾府平辈赞美了一番。从中看出她缜密的心思,平时留心观察身边每一个人,在熟知每个人弱点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对付他们。在贾琏偷娶尤二姐事上,王熙凤在得知此事后,马上讯问家童打听尤二姐住处。巧言令色的将尤二姐入贾府,指使家奴到官府去告状,借机大闹宁国府。在贾母面前假装好人,瞒贾琏,将尤二姐逼死。整个过程,将她善于心计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做事干练,争强好胜 王熙凤自幼充当男孩子教养,行事风格与那些闺阁女子自然不同。在刘姥姥进荣国府时,听说熙凤管理贾家,就对她称赞有加。在宁国府,无人敢惹焦大,王熙凤却敢说:“还不早打发了没这王法的东西!”协助管理宁国府时,对下人说:“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置!”不难看出她雷厉风行的作风。 笔者在表现雷厉风行时,也体现出她争强好胜的性格。宁国府办丧事她本可以不出面,但她极力主动请缨去宁国府帮忙。在铁槛寺,老尼求王熙凤帮退守备家的定礼,熙凤本不想管,可被老尼的话相激,便发起了兴致。从中不难感受到她喜欢卖弄的性格。 五、两面三刀,阴险歹毒 贾瑞起色心时,熙凤本就十分痛恨,却满脸微笑,还以语言相挑逗。对尤二姐的巧言令色,博取尤二姐的同情,让尤二姐“认她作是个极好的人”,跟随她进入大观园。另外,熙凤指使家奴到官府告状,大闹宁国府后,说此事只用五百两银子平复。在尤二姐面前,又以姐妹相称,背地里却叫丫鬟欺侮尤二姐,并不断咒骂二姐,使二姐最后被逼死。 为了得到三千两银子,熙凤与官府勾结使得张家女儿、守备儿子同时自尽;为了除掉情敌,又用借刀杀人将尤二姐活活逼死;因为贾瑞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她便说贾瑞“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如此对待别人的生命,让人不寒而栗。 作品中,作者一面通过对人物形象美丽、泼辣、伶俐、歹毒的描写,赞扬女性的聪明才智,呼吁提高女性地位;另一面又表现对她善于算计,心狠手辣的厌恶之极,揭露并鞭挞了封建时期的主子的罪恶本质。单从作者给王熙凤判词中,不难看出笔者对这个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

人物形象作为形象广告片中最活跃的因子,对形象片能否成功意义重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物形象对比学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浅谈人物形象塑造

摘 要:《荞麦记》是黄梅戏优秀传统剧目,人物形象很有特色,各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其中“王安人”这个角色是黄梅戏老旦行的看家戏,表演状态丰富,观众喜闻乐见,其人物走向从荣华富贵到乞讨求生,这一故事情节的变化,矛盾冲突的安排,通过剧中事件一串一串的反映,把王安人灵魂深处的情与恨、爱与怨、怒与悔的变化诠释在黄梅戏的舞台上,给人以极大的反思和启示。排演时,我在该剧中接受了扮演“王安人”的任务,从读剧本到分析剧本,分析人物后,我就爱上了这个人物,因为她有血有肉,有人物个性,脑子里始终思索着我该如何恰如其分地来塑造“王安人”这一舞台艺术形象,如何赋予角色之灵魂。

关键词:《荞麦记》;黄梅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0-02

作为一个演员,最初接触到一个新剧本、新角色,能否激发她的创作欲,原因当然很多,如:故事情节的组织,矛盾冲突的安排,文学语言的锤炼,唱腔的情感表现等等,都会使演员产生兴趣与情绪冲动。但是,直接能够发生感情的还是人物性格以及角色在重要事件中所担负的任务。更确切地说:首先浮现在演员脑子里的是她所扮演的角色有没有戏的问题,可塑性强不强,当然考虑问题不止这些,但主要是应从塑造人物着手。

正因为《荞麦记》中“王安人”在全剧中的形象很有特色,性格描写又非常鲜明,有个性,把一个拥有百万富翁的当家主妇“刻薄”、“嫌贫爱富”的势利心态,反映得淋漓尽致,也加深了我对这个人物的理解,这里我想谈一点我塑造这个人物的浅滴体会。

一、狠抓戏眼,重笔添彩

要想塑造好这个角色,首先要进入“王安人”性格的内心世界,认清她性格的鲜明性,人物的思维走向,体验她矛盾的心理,体现她表演的行为,我觉得既要突出她嫌分爱富的扭曲心理,又不能忘记她作为豪府安人的矜持庄重。在对待贫与富的态度,包括她对三个女儿的态度上,既要突出她刻薄,又要突出她的慈祥,抓住她势利心态,在性格上既要突出她的刚毅,又不忘突出她柔弱的一面。她把可憎与可爱,热烈与冷冰,欢乐与抑郁,傲慢与乖戾,善良与无奈,高贵与渺小,狂妄与乞求,灵与肉动人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性格,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我喜欢演这个人物——王安人。在排演的过程中,极力寻找王安人的生命与灵魂,努力塑造一个完整的“王安人”舞台艺术形象,同时又极力寻找人物的双重性,把握人物的核心点。

“王安人”的戏是从第三场“寿堂风波”开始,当观众看到一个慈祥的主妇手拿龙头拐杖,荣耀的上场后,寿堂的喜悦给观众带入非常和谐的氛围中,开场的摆宴渲染了五百万夫妇开门庆寿的欢乐景象,接着大姑娘带上寿桃、寿糕、金寿星、貂鼠皮袄送双亲,二姑娘带着寿糕、寿果、珍珠玛瑙还有石榴红裙送给母亲,老安人看着耀眼的贺礼,兴高采烈,赞叹不已。左一个儿子宝宝,右一个心肝宝贝,把一个贪财之心的老太太体现得很到位,在欣喜若狂之际,院公报信:“三姑娘回府”,这一报信带来骤变,造成一个极大跌宕(挡),当见到三女儿送的荞麦馍丢到地上,连金狮犬都不瞧上一眼,一声长“叹”,埋怨自己怎么生养着这么一个没有福气的穷鬼。为了在客人面前不丢人现眼,把她打发到厨房烧火。中间的拜寿、祝酒,在喜怒交织的情景中形成了更激烈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及喜怒漩涡,于是最后用拐杖将其三姑娘母子赶出府门,连马棚都不给住,这就迸发了更大的愤慨和不可理喻的矛盾心理,把世俗的人间之情通过人物情感的表露,深层次的表现得更加鲜明,因此“以喜悦衬怨怒”、“以欢乐衬气愤”。通过“乐、怒交衬”达到“以怒衬乐”、“以乐衬怒”之效果,到后来落难时又“以悔恨衬求诉”,应该说这个人物的特点。从表演角度看,恰如其分地达到了“衬”的舞台效果,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演员对于剧情发展是清清楚楚的,哪里是高潮,哪里为高潮“铺垫”更是胸中有数的,“衬”的不够,到后来“乞求”的效果也就要受影响了。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起初在演出中我知道“以喜衬怒”的“衬”的作用,但确没有掌握好分寸,认人“喜”的气氛渲染越突出,“怒”的情绪就越浓郁,于是又往往在表演“喜”的阶段时,不知不觉做了过分夸张,为喜而喜,当然就会离开戏,这些都是对于“以喜衬怒”作了形式的理解,而不是从人物性格出发的结果。为了深层次的、准确地把握好这个人物的表演尺度,根据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兴趣的提高,我采取狠抓戏眼,重笔添彩,在不断演出过程中,通过踹磨,思考、摸索、体现,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以“衬”找戏,以“衬”托情

《荞麦记》的剧作意蕴是旧时礼教,封建意识,人伦道德的写照,又是一部讲道德,激人奋进的好作品,虽是一部讽刺体裁的剧,但确给人以极大的回味、反思和教育,震撼人心,催人奋进。在整个剧情发展中,各个人物都是贯穿于人情、生活之中,对人、情的理解,对各阶层人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各有不同对待方式。而“王安人”的行动贯穿线是不讲道义、不讲亲情、不看人的主流,只看一时荣耀的势利心态,此乃“王安人”的思想主脉。由于她的刻薄、势利、无义、绝情激起三女婿一家同心相连艰苦度日,坐破寒毡,磨穿铁砚,发奋攻读,最后得中头名状元,而王安人万贯家财被几场冲天大火烧得片瓦无存而沿门乞讨,这种变化带来很大的戏剧性的讽刺效果。“府门耻笑”一场戏是“王安人”的重头戏,这场戏她以演唱为主,以情为线,在演唱中有夸耀、有哀求、有懊悔、有求诉、有悔恨,用“诉苦”之例“衬”母女之情,在“衬”中找戏,在“衬”中托情,最后母儿相认。开始她跄颠上场就被三女婿的中高官而暗自庆幸称赞状元及第门前的荣耀风光,“适才经过大街上,鸣锣开道热闹洋洋……”。这段唱腔我在演唱处理上,对每句唱词极力寻找准确的感情色彩,把行云流水般的旋律和赞美夸耀,指指点点的明晰动作连成一体,显示出王安人由沿街乞讨的无奈,急切想见女儿,求女儿饶恕、收留,来突出王安人的个性,她似乎忘记以前的所作所为,在表演处理上,由于在乞讨的路上形成时空逼迫感,又有大幅度的夸赞身段和唱段的处理。首先是稳定人物心境,把乞讨的感受压抑住,用真情实感唱出心声,“以喜衬乐”、“以乐托情”,同时还要用忏悔之意“衬”自己的诚意之心,这段戏在这场整个情节流程来看,虽是重头戏之一,此时此刻,但只是个大铺垫,还未到倾注全力之时,还是“衬”的作用,所以在表演处理上留着后劲,把打重点这关。 当王三姐看见这恨惊扰母亲落入如此地步,与以往旁若两人,又喜又恼,又气又怜,一场讽刺性的明晰对白和对唱,逐渐显示了感情变化的复杂层次:王安人从竭力陈述到苦苦哀求,从万念俱灰到一线转机,直到无奈用“十月怀胎”来“诉求”。在总体讽刺性的氛围底色中,我在演唱时细腻地调节着不同声音色彩,此中所谓调节,全在于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种种具体感受,判断与反应上,如:“女儿她心慈嘴头硬,我不免数怀胎打动她心”,当唱到“心慈”在高音区中用一点装饰音然后急停顿,再轻声唱出“嘴头硬”带点忏悔之意,如果不加装饰音,不停顿,一口气唱上去,就显得无“味”,就达不到过加赞叹的艺术效果,紧接着无奈而深切地唱出“我不免数怀胎……”,大换一吃,用气声加一点泣声唱出“打动她心”。这段演唱一共是74句唱词,在旋律反复、相同的情况下,每一小段我采取不同的演唱方式,用多种演唱方法来完成人物的心声,唤起三女儿在怨恨的心情中给予同情之感,同时也用声音情感来感染观众给王安人一点怜惜之意。这段唱腔音乐旋律韵味无穷,起伏得当,情感极为深切,演唱中对“王安人”的心灵撞击很大,震撼很深,沟起她人生酸甜苦辣的追忆和养儿育女的辛酸之苦,加之懊悔之意,全部凝结在一起,促使观众形象直观地看到人物灵魂的苦痛之处及悔过之心。我体会到要唱好这段唱,首先是潜入角色之中,不是以“衬”找戏,以“衬”托情,以情带声,在平仄韵的咬字上,有的地方我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柔出来唱,极力做到声断气不断,以求声情并茂,最大限度的发挥演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为这原是一个势利、刻薄的老安人生活中所遭受的一个缩影,此时又是一个处在生命游丝上的孤弱老太婆极力想要振作起来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做最后(无奈)选择,也是对那些势利、刻薄者一种鞭挞。

根据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兴趣,这段戏后来在演出中特别要注意鲜明真挚的人际情感,唱腔上要体现情、声相柔的黄梅戏韵味,极力将演唱艺术与角色的个性征合二为一,相互融合,努力做到形体动作,表演神韵和声腔艺术相互兼顾达到统一,这种结合是演中对角色之间交流的理解。一个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想把角色活生生地表现在观众面前,不仅仅是演唱的功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演中对角色的理解与体现,而这种理解,体现程度主要是从人物之间的交流中和声音的表达中展现出来,以寻求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塑造人物当中,我特别感触在舞台行动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处喜、怒、哀、乐的表现都能够有根寻,有据可依,有感而发,对于表演分寸,我极力要求自己要准确的塑造人物,着力挖掘人物情感真实,把握人物内心的情感脉搏,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典型思想,典型行动,把她带入角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段唱腔之中,真正体现人物的神韵。因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高度的提炼生活,用最精炼、最典型的表演方式和感人的演唱艺术去展现剧中人物的生命,给观众以生活的启迪,高品质享受。找到剧中人物的生命与灵魂,塑造的角色就不会只是一个表演情绪的躯壳,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这是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锁匙。

以上是我在《荞麦记》一剧中扮演“王安人”的直接感受,也有间接启发,既无系统又难保正确,谬见看法,在所难免,希望读者多多指正。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人物形象对比学术论文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相关论文

【推荐】比较文学的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整理的【推荐】比较文学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

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有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团结与合作,有利于各民族吸取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创造世界性文学。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民族文化 交融

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及特定历史时代赋予的意识形态的载体。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商品交换的日趋频繁,各民族的文化也随着贸易往来、战争、迁徙而相互渗透、融合、影响。但是,这种渗透、融合以及影响直到十九世纪初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无意识的,缓慢的。一个民族吸取外民族的文化也是感性的,不自觉的。自从1816年法国在大学课堂开设比较文学教程后,人类才开始自觉地理性地将本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学与外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比较出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品,从而辩证地快捷地吸取前人创造的文化精髓。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机器大生产的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文明与落后的差距越来越大,各民族的性格特点暴露无遗。于是,吸取本民族的经典文化和外民族的精品文化,使本民族强盛、在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当务之急,创造世界性文学将纳入议事日程。为此,作为民族文化精神比较的比较文学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在各国大学开设和发展壮大起来。

首先,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有利于我们对外民族文化去伪存真,他为我用,创造世界性文学。一个民族的文学总离不开本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地域环境。文学存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各民族文学都有相对稳定的阵地,起初接受外来文化是被动的,不自觉的,缓慢的,这是因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支配着自己。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争鸣,汉魏六朝时的佛教,都足以说明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而蒙古族统治时的元朝,满州族统治时的清朝,中原人虽然成了他们的“俘虏”,但他们却成了中原文化的俘虏(汉化)。“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元文类鲁斋遗书》卷七),“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州旧制”(《清世祖实录》卷八四),体现了中国文化非同寻常的坚韧性,向心力,化合力。正因为这一特点,才使国人盲目地处在“举世皆浊,惟我独尊”的自我陶醉之中,使得一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儒家文化已经走过了辉煌时期,走进了死胡同。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七十年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艰难期,渐进期,当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碎了紧闭的国门时,有识之士认为应向西方人学习现代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尽管这种出发点是报仇雪恨的“制夷”,在某些国人看来过于委屈,但这却是思想意识的一次解放,它至少让国人睁眼看世界,看到了因自身落后惨败的甲午中日海战,泱泱大国输在历来向自己学习的弹丸小国手下,使国人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有先进的技术是不足以拯救国家的,要富国强兵还必须从制度上变革。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国人再次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当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民族精神上变革。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反省的过程中,鲁迅挖掘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国民的劣根性;柏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酱缸文化”,它很容易让人变成“酱缸蛆”。二十世纪上半叶翻译文学的兴盛,正是国人大量吸取外来文化有力的例证。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的文学,除了少量的苏联文学翻译外,又迈入了闭关自守的误区,改革开放后的思想大解放,翻译界才又活跃起来。

从二十世纪初到世纪末,不管是作家的创作还是广大读者以及国民的思想意识无不受西方文化强劲的冲击和影响,他们无一不在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影响,借狂人之口发泄内心的激愤;郭沫若的《女神》形式上受美国自由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在思想上受印度诗人泰戈尔泛神论和德国诗人歌德的影响。王蒙五十年代曾说:“我们这一代是吸苏联文学的奶长大的。”就王蒙等人当时的创作来说无不在模仿苏联文学,而王蒙新时期的创作《春之声》、《蝴蝶》等一系列作品受到西方意识流作家作品的影响,这些关系与其说是中国作家在跟进摹仿外国作家的创作方法,不如说外国作家作品为中国作家提供了观察审视社会现实人生的新视角,他们不但为国人创造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启迪了国人的思想。不过,作家也好,读者也罢,他们生存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土壤,在吸取外来文化精髓时不可能完全西化,因为还有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滋养着他们。他们从中西文化交融中吸取有价值的.养料。

比较文学正是站在理性的高度对各民族文化进行客观的比较,让作家继承借鉴有价值的创作手法及创作风格,让读者去伪存真,吮吸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各民族在共同吸取前人文化的过程中对生存、生态、环境、发展等方面的认识会逐渐趋于一致,时间一长,作家自然会创作出人类共同关注关心的文学作品,世界文学的大同时代也就不远了。

其次,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了解,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与合作。在当今经济一体化与世界多格局的国际环境下,各国民间往来、商品贸易、政治外交日趋频繁,互助互利的合作得到不断加强。但是,团结与合作的前提是了解,由于民族、地域环境、政治制度、历史渊源的差异,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质,要交往与合作就必须互相了解对方的特质,进而理解包容他们的这种特质,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互相间的隔阂,建立互助互利的关系。日本大和民族,他们在侵华战争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心灵创伤,但是,我们在不忘耻辱的同时,还应该理性地看到大和民族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他们从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一步一步跃入世界强国之林。因此,我们不要停留在痛恨仇视的民族感情上,应找准契机学习他们的民族精神。文学上,日本平安和江户时期曾大量吸取中国的古典文化,但二十世纪,日本文学已走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前面。日本江户时期的文学――世界上最短的诗歌形式――俳句,与中国的唐诗宋词在创作上的音韵格律意境有惊人的相似。

再次,开展比较文学,可以为文学研究开辟新道路,有利于其他学科如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学科研究的深入。这里比较文学已超过了这门课程本身,而是作为一种方法论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使研究更为深入、成就更为显著。以前,我国是文学与理论研究大多局限在历时性的单线条的承袭与发展关系之中,极少把它放在世界文学及理论的大背景下考察,忽略了各国文学及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使我国的文学研究难以取得新的成果。我们的文学批评多是感性的直观的,缺乏西方文学批评的逻辑性、思辨性和理论深度。在这方面晚清著名文学理论家王国维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大胆运用了康德、黑格尔的思想,采用比较的方法,把《红楼梦》放在世界文学背景下进行研究,在研究宋元杂剧时自觉与西方戏剧进行比较,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学术著作《人间词话》、《宋元戏剧史》。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更不能只是纵向研究,而应将其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这样,就可以避免孤立的研究,使研究更为深入、客观。

比较文学研究因其研究物件是文学文字或文学现象,这就需要立足于文学现象或事实的文学性,不能脱离语言艺术层面或诗学,把审美现象替代为历史、哲学、宗教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中国比较文学的转向分析

摘要:中国比较文学在它的成长之路上经历了全面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关注比较文学自身文学性问题,再次回转归向东方的实践探索历程。但回归并不是一种倒退,反而体现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不断成熟与发展的良好趋势。学界在开放与退守、文化研究还是文学研究、向西方看齐还是向东方回转等诸多问题上相互争鸣,各抒己见,共同把握著衡量比较文学“度”的围栏与框架,使得比较文学在平衡中不断发展,走向繁荣。

关键词:比较文学;对外开放;文学性;回归东方

时至今日,比较文学之跨界色彩鲜明,包容范围之深之广有目共睹。在其开放性和国际性不断滋养下的民族交流之树日益繁茂,但学科发展中也存在着学科边界日益泛化,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创新思维固化以及因缺乏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立足点而成为西方理论阐释的注脚等问题,这使得比较文学经历了一次深刻而严重的危机。对此,比较文学走向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首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导高层论坛”提出了中国学者应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自觉的命题。叶舒宪也在其论文《论西方思想的“东方转向”问题》中谈及“比较文学学者研究的兴趣点发生了转移,因而呈现出一种‘自西向东’方向性的改变,‘东方转向’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具有其双重颠覆性,它既颠覆著西方沙文主义的知识现状,又质疑其社会科学的基本假设和思维方式,进而引发人们对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的探寻热潮,以及对其文化价值的重估”[1]。由此可见,针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现状,学界基本上采取从东方文化与文学自身内部寻求未来发展的途径,这种“向内转”的趋势已然成为一种潮流,逆向与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比较文学的“人类学”转向等潮流沟通交流,双向疏通比较文学国际性之河。本文旨在归纳梳理转向时期的重要文献,勾画出一条近些年来比较文学转向路线。

中国比较文学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此时探讨重点还集中在学科建设是否具有合理性、学科的本体论究竟为何、比较文学的名与实等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上。同时,一些民族主义者丢掷“不忘国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等尖锐命题来挑战比较文学界因年幼而暂时的无所适从。中国学派所应对的方式就是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吸纳法国影响研究学派和美国平行研究学派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的同时,自创阐发法研究,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文学,从而推动中国文学国际化程序。正如曹顺庆所展望的那样:“在构建文化软实力上,他国化也给我们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研究路径。当前,如果要想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对软实力的两翼———‘拿来’和‘送去’的他国化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探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规律,分析既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资源基础,又能提高我们的文化影响力的文化传播规律。”[2]

由此可见,比较文学学者的确具备开放性的眼光,在研究过程之中立足比较文学这一根本特性,可以说没有开放性,比较文学自身难以为继,开放性是比较文学的动力之源。有三位学界权威无疑促进了比较文学未来发展的对外开放性。一是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带头人乐黛云先生,她提出在当前文化转型时期比较文学研究应当更加关注“新的人文精神”,即以文化传统中“和而不同”思想为基,大力促进世界异质文化相互交流,多元共生。二是王宁教授,他在《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一书中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国际一体化的当下,人文学者应当充分顺承这一浪潮,推动中国文化与文学走向国际化。三是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孟昭毅教授,他在论文中谈及从文化多元主义的思想来分析,人们企图以强调不同族群艺术表达的多样性,来改变民族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而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连线,又以消解民族性的反作用在全球化时代表现得异常强大。因此,新的族群离散与族群融合也形成了一种冲击民族的力量[3]。

他认为,一个民族能够成立的前提是应具有相同的语言文字,独特的文化传统,积淀到一定程度的文化情结以及审美准则。而文化全球化恰恰在极力冲刷这一切,它让人们通过各种交流媒介了解他者文化,效仿他者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字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但是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主流的文化强者的偏好以及审美准则往往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文化弱者的头脑,因而造成其学术心态的失衡,在一味学习中忘记了自己研究的立足点。而这个问题恰恰是值得注意的,因为正是它敲响了比较文学开放性的警钟,学界应该反思对外开放“度”的问题,以及自身研究“质”的问题。在文化交流的程序之中,在强势的“他者”眼中,中国比较文学为欧洲中心主义所轻视,所扭曲,安门立户的阐发法不过被其当做一种注脚而非一门学派来对待。在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程序中,应正视其所存在的问题,一是阐发法既然过度依赖于对文学文字进行生搬硬套的理论分析,因此很容易成为西方先进理论的注脚,同时也局限了学界研究方法的创新。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比较文学研究应当从关注自身的“文学性”转向关注比较文学跨文化的特性,即文化转向。叶舒宪认为,由于比较文学具有跨语言、跨学科的重要特性,所以它能较早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形形 *** 的理论资讯,领先于一般的学科研究,较早地把握学科探索变异的节奏与趋势[4]。刘贵珍在评论王宁新著《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时介绍了王宁本人对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之间关系的看法。王宁认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并非单纯是对抗性的关系,其间也能达成通力合作。他们认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不是对立性的,而能构成一种张力,互相推动双方的发展。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关注“文学性”,关注“经典”的做法有失恰当。因为当某些作品一旦被认为是“经典”,其中的某些杰出表达就具有了“文学性”。

而这种认定不过是特定审美情趣在读者的脑海中固化,它的背后竖立著某种具有统治秩序的意识形态之墙。人们呼吁“回归文学性”,“回归文学性经典”,他们实际上是希望能退回到这面墙体之后保护自己。但是文化研究则恰恰相反,它恰恰质疑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试图从整体的历史关系中探寻其形成过程。持此观点的研究者必然是站在文化研究的立场上,而不是一个文学人的眼光看待此问题。二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泛化问题值得关注,并且有待改善。比较文学在其文化转向阶段虽然日胜一日,但渐渐脱离开了它的文学本质,从而使比较文学学科模糊泛化,边界不明。比较文学虽然具有包容性的特点,但又不是无所不包,否则就不能作为一个正统学科来界定它的内涵与外延。因此,孟昭毅教授在极为认真地反思比较文学本体论意义之后,提出比较文学学者应当关注对文学文字的细读。他认为,比较文学归根结底还是关于文学的研究,无论它包含的范围有多广,文字研究还是其最终的根基。离开文学的特性来谈比较文学研究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方式,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当代学界去反思。此外,还有一些文章也关涉到这一问题,如王志耕提出:“比较文学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学科边界的泛化,其出路在于找到与文化研究分而治之的可能性。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其实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都具有明显差别。

文化研究的物件是文化系统中文化诸要素与艺术文字的隶属关系,比较文学则是文化系统中艺术文字的并置结构关系;文化研究致力于破解文化系统中非文学因素与文学的各种隐喻关系,是一种纵向研究;比较文学致力于破解文化系统中不同文学因素之间的各种转喻关系,是一种横向研究。基于此,比较文学应当放弃跨科际研究的属性,通过退守的形式维护其学科的完整性。”[5]这篇文章更为系统地分析了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在物件、范围、研究重点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文学应当更加关注对文学要素的研究。笔者认为如此的倡导自然有其合理的因素,但“退守”是否就真正把握了比较文学的脉搏?无论是走出去也好,退回来也罢,比较文学自身的特性决定着它发展变化的轨迹,学界需要认真体会它的“度”到底在哪里。因为比较文学在中国属于新兴学科,它还像个未发育成熟的孩子,自身的特征并未充分表现出来。

至于退守到何种程度,学界见仁见智。但较为权威的观点认为,回归后的“文学性”有了某种升级的意味,它不仅涵盖历史与传统,而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富有人文关怀。不仅注重文字中呈现的“个体”的生存境遇,更加关注其“人类学”走向。叶舒宪在《“世界文学”与“文学人类学”》中表示,原来人们关注“文学性是什么?”,现在则思考“族群的种类与各自的文学性”,还有“到底哪一种文学性具有普适性?欧洲中心主义标榜的文学标准是否能一直延续下去?”答案不言自明,因为欧洲中心论已经阻碍了比较文学健康平衡的发展,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内部的多样性构成,理所当然成为未来研究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仅为中国学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还成为国外研究者转换新视角的巨大宝库。

于连的《对比较的重新思考》中谈及不应将“远东”视为一种欧洲理性的神话式反面,要研究这样的反面还要关注自身内部。这与叶舒宪提到的比较文学研究东方转向不谋而合。可见比较文学的转向趋势已经为中外学者所觉察。其实,当人们去关注比较文学“文学性”这一要素时,自然而然的会界定出“文学性”的范围。它的根基是文字,但是不止文字研究那样简单。它研究文学内部要素的问题,也关注文学研究的安身立命,发展趋势,独立地位等重大课题。简单讲就是比较文学是研究自身存在以及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而关注“文学性”问题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东方转向的问题”。叶舒宪认为,西方世界虽然依靠强大的科技力量走上了繁荣之路,但是工业革命的成功却扭曲、异化了现代西方人的灵魂,很多人都经历了重大的精神危机,但是他们却不能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来治疗,因此,东方文化便成为他们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解毒剂。20世纪西方哲学也同样在质疑自身传统的形而上学观。他们主张承继并发扬舒本华、尼采的悲剧意识,进而探寻东方智慧的神秘乐园,在伊甸之中寻找精神慰藉,开掘苦难之源。

这可以看做是比较文学实现其“东方转向”的外在条件。此外,叶舒宪在《再论20世纪西方思想“东方转向”》中,分别从哲学、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心理学、女性主义等方面论证了东方转向与中国密不可分。上述几种思潮已为中国学者广泛借鉴并加以运用,几乎研究任何一个稍有名气的文人学者,抑或诗人理论家,都要从这几种思潮择取一二加以分析,成为注脚解读的典型现象。但是这些典型的西方思想在经历了历史的冲蚀之后,也开始转向东方,关注东方,因为东方的特质是如此的明显,蔓延范围是如此的深广,存在数量是如此的巨大,它不可能因为距离的遥远而被永远忽视。比较文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它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全面学习西方、对外开放———回归文学性———再次回转归向东方的历程,这种回归并不意味着是一种形式上的倒退,反而体现出它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学界在开放与退守,文化研究还是文学研究,向西方看齐还是向东方回转等问题上相互争鸣,各抒己见,共同把握著衡量比较文学“度”的围栏与框架,使得比较文学在平衡中不断发展,走向繁荣。

这条回辙型的流动轨迹,体现出中国比较学界在学科体系中,在如此曲折的探索中不断地自我完善与自我更新,它仿佛一条长河一样沟通南北,跨越东西,将比较文学流动成一种国际性的学科。在交流之中不断重视自身的特性,不断丰富发展,精益求精。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广大学者能够真正做到求同存异,海纳百川,探索钻研,共同促进比较文学之大兴盛、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舒宪.论西方思想的东方转向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2***.

[2]曹顺庆.“他国化”:构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有效方式[J].当代文坛,2014***1***.

[3]孟昭毅.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2012***4***.

[4]叶舒宪.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后文学时代”的文学研究展望[J].新东方,1995***2***.

[5]王志耕.比较文学:在退守中得到生机[J].中国比较文学,2006***1***.

范文二: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构建思路

[摘要]自比较文学这门课程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开设以来,由于比较文学这一学科自身及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特点,比较文学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在建构主义理念下,立足于教学物件的实际特点,以蒙古文学为基点,不断增强学生民族文学认同感和责任感,努力培养比较研究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营造开放的课堂,是今后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建构主义;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

从1978年华东师范大学施蛰存教授开设比较文学讲座开始,比较文学在中国开始复兴。全国许多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进而设立了比较文学系。内蒙古民族大学于2010年将比较文学作为专业选修课***24学时***,面向蒙汉双语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并在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40学时***。从比较文学教学实践来看,以往比较文学课程都是在中文系或外语系开设,其物件大都是汉族学生。比较文学能够走进少数民族学生课堂,让少数民族同学了解比较文学,进而培养文学比较意识方面奠定了初步基础。这对于比较文学的全面发展和演进来说也是一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事情。比较文学教学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同时,在蒙汉双语专业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比较文学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有些问题是全国所有开设比较文学专业的高校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有些则是蒙汉双语专业所独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丞须教育工作者反省并着力解决。

一、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原因

比较文学教学一直是众学科教学的难点之一,从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及实践效果来看,大多数中文系的学生都觉得“有点难”、“没什么兴趣”,对于蒙汉双语专业的蒙古族学生来讲,这样的情况更为普遍而深刻。从学理层面讲,比较文学属于新兴学科又是“舶来品”,中国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尚处于建设阶段。比较文学始于欧洲,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滥觞。在法国比较文学理论产生之初,研究的是两国或两国以上文学的相互影响关系;美国学派作为法国学派的对立面,将没有“事实联络”和“相互影响”的文学关系研究方法———平行研究引入比较文学领域,从而大大发展并更新了比较文学的观念,开拓了比较文学的领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比较文学努力克服“欧洲—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虚心地向先行者学习。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摸索著适合自己的比较文学道路,从而努力构建“中国学派”。然而无论是从比较文学的理论建设还是从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实践来讲,我们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欧洲的、西方的。所以作为这一新兴学科的产物———比较文学课程,对于授课教师及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都需要一个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讲,或许更加漫长,更为艰辛。从比较文学学科性质来讲,比较文学的跨界性、开放性和巨集观性、抽象性等特点,导致这一门课程教学中的难度加大。“比较文学的研究物件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1]14。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者可以着力从某一角度,即从某一种或两种跨界角度去研究文学关系。

对于本科生来讲,在有限的课时中,要求他们全面了解比较文学的跨界性特点,无论是抽象的理论学习,还是初步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都很难达成;比较文学研究比以往的文学研究更具开放性和自由性。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更具有广泛的内容。这样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难度的加大。从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来看,比较文学教学难度要更高一筹。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牧区。他们一直接受母语教学,来到大学之后则改为汉语授课。蒙古族学生接受汉语授课,并且所学内容大致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相同,加之比较文学课程本身所存在的难度。因此,对于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谓是难上加难。另外从课程设定上来讲,许多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大都安排了公共必修课,而专业必修课则一般都安排在三四年级。由于比较文学课程对各门课程内容都有所涵盖,因此常常安排在三四年级的学习阶段。这样的安排应该是合理的,但由于三四年级是学生着手考研、实习和找工作的阶段,好多学生已经无暇顾及这门课程的学习;另外,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晚,所以对于授课教师来讲,所积累的教学经验较少,可借鉴的案例不多;适合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编写出版。

二、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即充实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导致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建构主义十分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知识。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对学习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许多新的观点。因此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学,可以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结合被施教者原有知识经验的特殊性,可以大胆地构拟出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设想。任何理念最终只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有了科学合理的理念,更应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彰显民族文学特色,营造开放课堂。唯有如此,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才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基于蒙汉双语学生实际特点,建立民族特色比较文学教学模式。“跨民族比较的根本意义在于跨文化”[1]12,“民族”才是文化的表现,不论是文化还是文学,各民族之间的差别才是极其鲜明的。因此“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应该顺理成章地划入比较文学的范围之内”[1]12。蒙古族与其他民族文学关系的比较研究是我国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领域,蒙古族学生责无旁贷。因此,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蒙古族比较文学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虽说汉语水平及汉文学素养不及中文系的学生,然而他们却有着自身独特优势,即蒙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掌握。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这是比较文学教学的有利先天条件。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思考蒙古文学、文化同其他民族文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不断强化学生民族文学认同感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学好民族文学的同时,努力具备多元文化知识储备,为比较文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学,首先要基于学生特点,善于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蒙、汉文学方面的优势。在巨集观上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概念,掌握比较文学基本常识的同时,还让学生以蒙古族文学为中心,比较蒙古族文学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蒙古族有着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文学传统,因此,在比较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建构主义的理念,在学生原有的蒙古族文化和文学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通过将蒙古族文学同其他民族文学的比较中,构建新的比较文学知识经验,从而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比较文学教学模式。教师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打造开放课堂。比较文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因此比较文学教学,对授课教师来讲,是一项综合能力的挑战,他们需要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同时又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工作。主讲教师搭建课程教学网路辅导站或微信教学群,有效利用该平台,上传为课堂改革教学制作的特色电子教案、微课视讯及习题、讨论题等,与学生进行互动,为学生经常性学习创造便利条件。理论联络实际,多以实际案例代替理论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将有限的课时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为学生勾勒出该课程总体脉络的同时,又要突出重点,将比较文学基本原理的讲解同具体典范的案例相结合,改进传统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继而营造开放课堂。如,讲到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时,我们可以以学生熟知的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和哈斯宝作为例子,谈他们对汉文化的吸收、借鉴以及创作情况。其重点在于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依据现有的知识储备,来印证作家是如何对汉文学、汉文化吸收借鉴的。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会开动脑筋主动思考,进一步强化所学内容。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供点拨和提醒,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观点,有效控制课堂节奏,进而营造开放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对比较文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比较文学意识。布置小论文或提炼小提纲。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以一篇小论文或提纲的形式将自己的观点或结论进行总结提交。这将是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有效途径。通过准备作业,学生可以主动查询资料,进一步充实知识体系,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激发学术研究兴趣。例如,可以选取当今比较热门的话题作为探讨的切入点。如,《狼图腾》电影的热映,再次引起了各界对“狼是否是蒙古民族图腾”的话题。教师可以围绕这一话题,设定与比较文学相关的问题,如《狼图腾》文学作品与同名电影之间的联络与区别,以及其他民族的图腾是什么,各民族图腾的特点及图腾之间的联络与区别。最后要求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将所讨论话题进行总结提交。这样教师以实际生动的话题引入教学讨论中,再结合教材上的经典案例进行补充讲解。结合教学经验,组织编写蒙古比较文学教材。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蒙汉双语专业虽已开设比较文学必修课,甚至一些高校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也已设立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授予点,但至今还没有《蒙古比较文学》一类的教材出版。纵观国内比较文学教材,其主体内容庞杂,抽象理论知识偏多,实际案例分析相对较少,学生极难消化和吸收。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都是针对中文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所编写的,因此对于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理解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与内蒙古地区讲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的蒙汉双语专业或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一线骨干教师通力合作,编写一本面向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材,促进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势在必行。总之,在民族院校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历史的多样性的同时,在建构主义的理念下营造开放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蒙古文学为基点,在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中,比较研究蒙古文学同其他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比较文学在民族地区高校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对不起,没空给你做作业。谢谢

晴雯与小红形象比较研究论文

也正是由于晴雯心里容不得一点肮脏,使她认为其他人也应该和她一样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如果出现了“不妥之处”,晴雯就觉得很有必要“调-教”一番。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丫环姊妹们少有没和她拌过嘴、挨过她打的,老婆子也基本上被她骂遍了。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中,晴雯一听到坠儿偷了虾须镯,立刻“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尽管宝玉劝了又劝,晴雯到底没能忍住,没过多久就将坠儿叫到身旁,“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晴雯的疾恶如仇由此可见一斑。 (二)自卑自重、高傲自尊。晴雯身世卑微,让她或多或少地有自卑心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激发了她对于自由与平等的渴求。因为“心比天高”,使她懂得自省自重。她从不曾也不愿去讨好她的主子,宝玉屋里的小红巴结了王熙凤,她就冷笑讥讽小红“爬上高枝儿”。例如在第37回中,秋纹得到王夫人赏的两件衣服而得意忘形时,晴雯立刻就说:“呸!好没见识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冲有脸呢!一样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 高傲自尊可在晴雯与贾宝玉的关系中可窥一斑。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宝玉参加宴会归来,因金钏儿被逐,又因挨了宝钗的讥讽,心中闷闷不乐,偏偏此时晴雯上来为宝玉换衣时失手跌折了扇股,宝玉便借此出气,责骂晴雯为蠢才,并训斥了一番。晴雯也不甘示弱顶起嘴来,她之所以敢和宝玉如此,是因为晴雯和宝玉之间有着密切的友谊,让她感觉到精神上的平等,而现在宝玉却一反常态,这就让晴雯格外伤心。晴雯的伤心,是因宝玉挫伤了她的自尊心,损害了他们之间那种平等相处的友谊,而这种真情也只有宝玉能够省悟,于是便有了紧接着的“撕扇”这一《红楼梦》中最动人的情节。此时的宝玉满怀歉意,比平日更显得谦和和宽容,他对晴雯说:“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这里的隐含之意实际上是只要你高兴就成。没想到晴雯果真痛快利落地几下撕碎了宝玉的扇子,接着又撕碎了宝玉从麝月手中抢过来递到她手中的扇子。伴随着“嗤、嗤、嗤”的响声,他们二人都放声大笑。在这里不难看出,晴雯是借撕扇之事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来证明宝玉对她的情谊并未有所改变。在这笑声中,宝玉趾高气扬的主子身份消失了,晴雯也为自己找回了尊严,晴雯的自由个性和自身价值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三)英勇果敢、心灵手巧。最能体现晴雯“风流灵巧”的是第52回“勇晴雯病补孔雀裘”,这一章节与撕扇一节遥相呼应,一撕一补,重在反映晴雯身上的那个“勇”字,也是她心灵手巧的最充分显现。贾母赏给宝玉一件产自俄罗斯国用孔雀毛捻成线后织成的雀金裘,这件披衣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衣服,堪称稀世珍宝。不料宝玉刚披上就被手炉中迸出的炭火烧了一个指顶大的洞。恰巧第二天是正日子,老太太嘱咐了要穿去见她。宝玉心急火燎,让婆子拿出去缝补,能工巧匠们没有一个敢揽这个活。此时的晴雯正在生病,“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待不做,又怕宝玉着急,少不得狠命咬牙捱着。”她带着病体,补不上三五针,便伏在枕上歇一会。即便这样,她还担心宝玉,见宝玉不过意,围着她打转转,急得央道:“小祖宗, 你只管睡罢,再熬上半夜,明儿眼睛抠搂了,那可怎么好?”而她自己则撑到天明补完时,已经是精疲力竭。晴雯之所以拼命,纯粹是一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豪侠之气,颇具“士为知己者死”的风度,难怪连作者曹雪芹都要称她为“勇晴雯”。在古代文献中,“勇”除了有勇敢、勇猛的意思,还有果敢决断的意思。晴雯抱病补裘,表现出了一种毫不动摇、坚决要把一件事情完成的性格,而这样的至情至性又是纯真无邪的。 (四)脾气暴烈、大胆叛逆。在“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一节中,平儿曾说过晴雯“是块暴炭”,事实也正像平儿所想的那样。在第74回“抄检大观园”中,袭人秋纹之辈听闻抄检,吓得唯唯诺诺,开箱子,打包袱,听之任之,毫无怨言。再看看晴雯,先是不开箱,然后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朗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箱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物尽都倒了出来”,这大胆的举措,连奴才“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这愤怒的一“掀”一“倒”,似当头一捧,不只击在了王善保家的身上,更击在王熙凤、王夫人等贾府政权统治者的身上,简直让他们“心惊肉跳”。脾气暴烈是晴雯性格中的负面东西,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上看,一个弱女子能把抗争的矛头直指黑暗的封建统治势力,实在是令人可叹可敬!

小红是红楼梦中一个小人物,四等丫环,原名林红玉,林之孝之女,因讳宝玉名而改名小红,着墨也不多,但她的出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性格特征非常鲜明,小红一层一层“爬上高枝”,从一个粗使丫鬟破格提拔到凤姐身边当贴身秘书,令众丫鬟惊羡不已,进而又议论纷纷,引发种种猜测。概括起来有“三说”,一是送礼说,此说认为小红给王熙凤送了银子;二是镀金说,此说认为小红父母是管家,又负责贾府管房地产管理,一定有背景,先安排小红当四等丫鬟,是在基层镀金;三是好运说,此说认为小红命好,碰上了好机遇才官运亨通。韧”是小红的突出性格,虽说小红是柔弱女子,但是性格坚韧,思想坚定,有理想有志气,有韧性有长劲,一门心思悦主向上,从不服输认命。别看大观园里姐妹丫鬟见面你好我好,有时嬉戏热闹,其实等级制度森严,礼教道德风靡,人分三六九,貌取好中差,个个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严酷的很,谁不遵守这些游戏规则,谁就会受到惩罚。天长日久丫鬟们习以为常,有了认同感。里头也有资质差的,要么被驯化成了木头似的,要么堕落成了罪犯。比如 “傻丫头”,是贾母身边的,被调理的呆头呆脑,见了裸体照片都没有性反应,麻木的跟植物人强不了多少。再比如坠儿,是末等小丫鬟,童工不懂事,拿了袭人的镯子,成了偷盗犯,被晴文拿铁钎子扎穿了手。小红天资坚韧,才没有被等级制度压迫住,没有被礼教道德束缚住,不仅没有被同化掉个性,而且敢于大胆挑战。有一次小红搞违规操作,趁没人给宝玉倒茶说话,干了一件体面事,心里美滋滋的,谁料想被顶头上司秋纹、碧痕发觉了。她俩心理大不自在,专门召开会议进行批评打击,骂小红是“没脸的下流东西”,“拿镜子照照,配递茶倒水不配!”。最难忍受的是碧痕要揭短儿,扬言说要是小红再超职越权,就公开曝光她和来大观园种树的包工头贾芸之间的绯闻艳事。气的小红几次想自杀,要是一时糊涂挺不住必死无疑了。考察座谈时有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说小红是弃儿。随即对小红进行专访,发现林之孝确系小红生父,只因小红生下来时不会哭,林夫妇头脑无知,觉得有点异常,怕贾府主子怪罪,将她遗弃,给了乡下一户农民收养。养父母家种田为生,赶上连年干旱,供养不起,就把她送到大观园里打工。后来林之孝曾托人劝小红认祖归宗,又送来钱物,小红一概不受。小红讲述自己身世时,表情平淡,无辛酸苦涩状。专访人员见她性情如此坚韧,又同情又感动佩服。 “巧”是小红的另一特长。小红嘴巧有口才,心巧有机谋。小红在怡红院闲逛久了,众丫头群起责难她不干正事,小红口齿伶俐,一一应付,不卑不亢,软中带硬,最后晴雯以大压小小红才不言语了。一次凤姐交代小红办事,小红办完回来向凤姐汇报,满嘴是我们奶奶、这里奶奶、五奶奶、舅奶奶,一大堆,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加上记性又好,一口气说出四五档子的事。凤姐夸小红说得齐全,口声又简断,不象有的丫鬟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凤姐满心高兴,想把小红调到身边,还要认作干女儿。凤姐试探小红愿意不愿意,小红早想跳槽了,现在机会来了,又不便直说,只得笑着说道:“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见识见识。”,这回答老道成熟,无可挑剔,凤姐当场拍板。小红工于心计,善于谋划,其实那次给宝玉倒茶,就是小红精心谋划安排的,那天见袭人去宝钗那里打结子,晴雯在潇湘馆,麝月又在家中养病,小红便称自己丢了手帕要找,让秋纹、碧痕去打水给宝玉洗澡,让小丫头老婆子们去玩,给自己创造了一次干体面事的机会。更为巧妙是,小红利用小丫头和贾芸交换了手帕,私定了终身,

红楼梦晴雯性格分析迫害。王夫人“一生最嫌”聪明美貌的人,认为“笨笨的倒好”,天仙似的美人心里就不安静,必定是勾引男人的狐狸精,她的逻辑是:美貌=狐狸精。因此,美丽过人,聪明绝顶,心性高强,野气未脱的晴雯,首当其冲,惨遭王夫人的毒手。晴雯重病在身,王夫人竟然让两个女人把她从炕上拉下来,架起来拖出去,并吩咐:“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来给好丫头们穿。”就这样,晴雯带着重病和屈辱,被伪善狠毒的王夫人赶出了贾府。作者在此时补叙了晴雯的悲惨身世: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十岁,尚未留头。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她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后来到了宝玉房里。就是这么一个“也不记得家乡父母”的苦命女孩,在刚满十岁,尚未脱去稚气之时,便成了贾府的奴隶,被主子当玩物一般送来遣去。但是,晴雯虽是命苦,却并不甘心于此。她好强,甚或争胜,要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以求人格上的平等。我们不能苛求晴雯做一个推翻主子统治的巾帼英雄,但我们看到了晴雯在这样的社会、时代及环境中做了她所能做的抗争,甚至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向迫害她的封建统治者屈服,这不能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后,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晴雯重病在身,得不到治疗,满心委屈冤枉又无处可诉,在必死无疑的困境中,宝玉来看晴雯。《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中,生动地描写了晴雯与贾宝玉决别的场面。曹雪芹通过晴雯与贾宝玉最后决别的场面,完成了这个不屈奴籍女性形象的最后一抹亮色,使晴雯的形象更具光彩。宝玉清醒地看出,这次与晴雯见面是最后一次了,他流着泪关切地询问晴雯:“你有什么说的,趁着没人告诉我。”晴雯是最具有反抗精神的奴籍女性,又有爆炭一样的性格。这时她对统治者没有丝毫幻想,对自己的逆境也有极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绝无生还的希望,这次必死无疑:“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我已知横竖不过三五日的光景,就好回去了。”一个十多岁的少女,面对死神是多么冷静无畏,这表明她对封建贵族们的凶残本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但她临死也不屈服:“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狐狸精!我太不服。”这个不屈的奴籍女性,这是她最后的反抗,尽管“有冤无处诉”,也绝不低头,这就是晴雯的骨气。在她的生命被统治者的魔爪粉碎之时,仍迸发出最后的愤怒烈焰。 晴雯疾恶如仇,也直接导致了她的口直心快,就如贾宝玉所说“性情爽利,口角锋芒些”。晴雯常常用刀剑般的讽刺,把周围的黑暗丑恶和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毫不容情地揭露出来,用王保善家的的话说就是“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例如见了小红受了凤姐的差遣,得意洋洋,晴雯就当面骂小红“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他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儿的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如果说晴雯教训地位较低的小红还只是脾气不好、以大压小的话,那么晴雯对和她地位相同甚至略高的袭人的当面指责,则更是心直口快、“口角锋芒”的表现。在第三十一回里,晴雯空因跌坏了扇骨子和宝玉吵嘴的时候。袭人说了一句“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她说“我们”两字,就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晴雯的一席话,一直捅到了袭人与宝玉不正常关系的私处,真可谓是一语惊天,捅破了窗户纸。她从不顾忌,即使是对身为主子的宝玉,她照旧是有恶必较。例如第三十一回“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贾宝玉正不高兴,自然就说了她两句,晴雯立刻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几句话立刻说到了贾宝玉的痛处,令他无法反驳,只得“气的浑身乱战”。不小心跌了扇子骨,若是袭人之流,自是以后百般小心,敢于和宝玉顶嘴的只有晴雯。而晴雯不仅是顶嘴,还有暗言暗语的讽刺。这在《红楼梦》中的丫鬟里是绝无仅有的。也正是晴雯的这种口直心快,反映出她的这种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晴雯的心地纯洁善良,这也就决定了她的心里容不得一点肮腔、丑恶和冤屈,也进一步反映出晴雯的那种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她鄙视乘机向上爬的小红,她嘲笑一天到晚梦想当小老婆的袭人,她轻视那得了小惠而向王夫人叩头谢恩的秋纹,她痛恨那狐假虎威为非作歹的王善保老婆。在“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一节,平儿曾说过晴雯“是块暴炭”。事实也正像平儿所想的那样,晴雯一听到坠儿偷了虾须镯,立刻“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尽管贾宝玉劝了又劝,晴雯到底没能忍住,没过多久就将坠儿叫到身旁,“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 “晴雯的疾恶如仇由此可见一斑 晴雯的性格是傲、直、能、懒、娇、纯、尖、勇、任性可以说,她的性格是不适合做奴才的。若是晴雯能做到主子的位置,与王熙凤又有些相似,一方面是,晴雯从来没有受过“主子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没有处高而不胜家的忧患,因而做不到王熙凤的位置。换一个视角,王熙凤若是投身为丫鬟,定如晴雯傲、直、勇、尖。晴雯性格多半是先天而成,加上后天的没有约束,因而恣情放纵,若是在学养上有所增益,则又会改变许多。性格暴躁之人,如果在学养上有所进益,对抑制暴躁肯定是有帮助的。黛玉若不是时常想到自己在别人家,“是客边”,定也会放纵许多。若是晴雯有这方面的修养,则性子就会收敛许多。 晴雯的形象是《红楼梦》中重要的人物形象,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对她的态度将会发生更多的变化,我们研究她,既要结合她的环境,又要从现代人的观点去分析,而不能囿于某些思想,还人物以本身,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蒲东寺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县,地处黄河大转曲处,隔岸与潼关相望。因寺建于蒲州老城城东丘陵之上,故名蒲东寺。该寺始建于唐,名西永清院。传说五代时郭威听从西永清院僧众劝告而发善心,攻克永济城秋毫无犯,又曾改名普救寺。现多延用此名。 元代王实甫据唐元稹的会真记重新创作的西厢记。就是以发生在蒲东寺中的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为内容的。西厢记文笔清新精美,故事又真情流动,得到广泛传播。蒲东寺也得以名传天下。蒲东寺几经劫难,现已重修恢复旧观,与重建的久享盛名的鹳雀楼,以及重见天日的黄河古代架桥的铁牛群,组成表里山河的旅游观光胜地。但是作者的蒲东寺怀古诗,并无任何其它的吊古感怀,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评述西厢记故事人物,特别是红娘身上。不知读者品赏蒲东寺怀古诗时,能否取得这样的共识?但这是理解和领会蒲东寺怀古诗意的出发点。 红楼梦中有几件事情,提供了领会和思考蒲东寺怀古诗的线索: 1 二十三回后面,描写宝玉和黛玉都喜欢看会真记其书,而且是越看越爱。写黛玉又是觉得词句惊人,余香满口,又是心内默默记诵。为了深化这个情境,偏要黛玉听到梨香院女孩子演习戏文。从嚼其滋味,如醉如痴、心动神摇。到忆其所见,“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凑在一起,仔细忖度,不觉心动神驰,眼中落泪。 谁都可以看出来,不是一缕真情相通,哪能达到如此这般程度! 2 作者对上述情节还要进一步渲染,以便展开更为接近主题的场景。这就是四十回后面贾母的行令酒宴席上,黛玉情急之下,说了“良辰美景奈何天”,和“纱窗也没有红娘报”的《牡丹亭》和《西厢记》词句。当时宝钗只看着他,并没有说什么。事后第二天宝钗可就兴师问罪来了。原文很长,请读者品赏。宝钗在这里相当完整地发表了自己的处世见解,正儿八经教训了黛玉一通。但他和宝玉的主张却完全对立,正是宝玉深恶痛绝的世俗见解。 宝钗最后说:“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谁敢相信这是真心好话!宝钗比黛玉只不过大两岁,也还是个黄花闺女,她承认偷看了杂书,她有什么神通能救自己不移性情呢?为什么一定要黛玉跪下受审呢?后来黛玉说他藏奸,读者在此定会看清作者揭露宝钗伪道学、假正经的春秋笔法。 实际上,宝玉和黛玉都具有维护真情的大无畏精神,在他们的诗词和言谈话语中,经常流露出《西厢记》及元曲韵味,并不理睬宝钗的伪道学告诫。可惜这种抓住片言只语,任意引申的丑恶习气,至今未能完全清除。 3 这里还需要再次提出五十一回怀古诗发表后,宝钗以史鉴无考的理由,让宝琴另写第九和第十两首怀古诗的事件。虽然经黛玉和李纨力争作罢。但我们不应轻看作者特意描述的这个情节。因为第九首蒲东寺怀古是以《西厢记》为内容;第十首梅花观怀古是以《牡丹亭》戏曲为内容。而宝钗前面已明确认为《西厢记》和《牡丹亭》是杂书。一般认为宝钗提出异议是合乎逻辑的;是他的观点的一贯性表现。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究并认定宝钗的观点,是世俗的,是伪道学的。那他的坚持,就让人感到可疑和可憎了。他用一切诡计和办法反对宝玉和黛玉真情互爱还不够,还要反对一切有真情表现的故事和戏曲!这不是太过份了吗? 宝钗甘愿承受众人奚落的局面,而欲罢不能,还因为他看清了和猜中了后两首怀古诗及其谜底将揭露他见不得人的内心隐私。作者设置上述情节的玄机,就是让聪慧过人并亲身经历其事的宝钗能一眼识穿谜底。而其他人只好蒙在鼓中了。好在这个鼓并非天衣无缝,日久天长,自然露出缝隙,露出破绽。希望大家共同探讨,不要对那个鼓整旧如旧,封堵一切缝隙,使人们重新陷入皆不是的迷雾中。 以上几个事例分析,说明第九首怀古诗,选择蒲东寺及西厢记故事,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随意的。而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精心筹划的结果。 现在进一步发生的问题是:为什么蒲东寺怀古诗以《西厢记》为内容,却未涉及张生与莺莺的爱情,而偏要明显有贬义的评说红娘呢?作者当时贬低红娘,有其经历和观点依据。但后世逐渐形成赞赏红娘的世俗舆论,是我们领会和猜解蒲东寺怀古诗诗意时,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弄清的一桩历史公案。 1 《西厢记》中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之所以动人,主要应该是出自几分真情的缘故,这也正是作者看中之处。之所以能让人感到几分真情,则是王实甫重新创作的《西厢记》较为完整地塑造了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机缘所致。那个张生是个雪窗萤火十多年,将铁砚磨穿,志在金榜题名,鹏程万里的青年书生。他脚如蓬转,走过了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表里山河潼关路。他暂住蒲东寺,借友人白马将军之威,杀退飞虎草寇,解救了崔相国家属。他不止是得到了公开允婚的诺言,重要的是他赢得了莺莺的真心和真情。也正是莺莺的真情点燃了张生的青春爱情火焰。这时什么毁约背信,什么世俗礼教都不在话下。就是普通人也都收起了根深蒂固的世俗禁条,满有兴味地欣赏莺莺祭月,张生弹琴的情怀互通;欣赏他们的艳约私会;欣赏“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那种奇妙的情境。 如果这样的理解并未离谱,那就可以推想作者之所以看重《西厢记》,其重心应该是张生与莺莺的爱情出自真情。其文词优美,恰也是因为他们能生动地描述真情。如果我们再认定《西厢记》之所以被人赞赏,被人喜爱,是因为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是二人真情流动的结果。那么其他人物,例如崔夫人,红娘等就应该是陪衬人物,而不能喧宾夺主。至于崔夫人和红娘所作所为的正负作用,不同时代人物有不同的见解和评价,应该是允许的。谁都应该有听取不同声音,不同见解的雅量。 2 我国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即使发展到现代,由于封建礼教阴魂不散及社交种种限制,男女婚姻也还不能完全离开中介人物或者中介服务机构。做得好,被誉为红娘,得到感恩戴德的好评。但也存在混入其中贪财钱、诱人妻女的媒婆和皮条客,因清除不了而严重败坏中介人物的声誉的情况。历史和现实都难得形成对婚姻中介人物统一的评价。 因此,《西厢记》后来词曲和戏曲的改编者,为取得戏剧效果,着重渲染了赖婚,烤红等情节,突出了红娘机智和侠义形象。我们也不应该把戏剧形象演绎推广为社会形象。使任何一位红娘都戴上英勇机智和侠义心肠的光环。这样一种思维逻辑的偏颇,不只是在实际问题上混淆是非,而且掩盖矛盾,模糊前进的方向。我们究竟是应该批判封建礼教,积极开展社交,让男女青年自由接触,自然产生和发展爱情呢?还是因循守旧、无所作为,让男女青年命运听从中介人的支配呢? 3 现在再回到《西厢记》故事中,提出个本源支流的主次问题?《西厢记》故事之所以发生,之所以动人,是张生与莺莺出自真情的爱情原因?还是热心撮合、机智抗争,成其好事的红娘原因?有人会根据戏剧效果,认为两方面已混为一体,两方面同等重要。没有必要去分清主次源流。甚至还会有人认为,没有红娘的通风报信、牵线搭桥,二人哪能实现燕侣莺俦。 如果我们将就世情,因循世俗,确实难以判明是非。确实难以分清主次本末。这里可能是猜解蒲东寺怀古诗意的关键所在,不能绕开,不能放过,不能知难而退。 如果我们已然悟明并认真尊重红楼梦作者一贯推崇真情、一贯维护真情的主张;并且看到作者在著作中甚至在著作外一贯对红娘式的中介人物采取揭露和批评的态度。那么上述问题的答案就很清楚了。 作者推崇和喜爱《西厢记》,就是推崇和喜爱张生与莺莺的爱情出自真情。这个真情是宝贵的、圣洁的,是来不得半点沾污与亵渎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红楼梦中宝黛真情相爱的一点影像,或者说是一种呼应,一个线索。红楼梦中描写宝黛真情相爱,严格保持一种纯真关系的分寸。宝玉可以逢场作戏、为所欲为,但在黛玉面前,稍有越轨言行,都要受到迎头痛斥。作者这样郑重地用心运笔,就是给予读者一个明确的信号和提示,谁也不应误解作者的主张。如果说:红楼梦中黛玉和宝玉是依靠真情这个无价之宝,对抗和揭露整个儿封建家族的全部腐朽偏见。那么作者就是依靠真情这个造化之宝,对抗和揭露整个儿人类社会历史探求真理的各种迷茫偏见。 4 从这里出发,谁都可以清楚测知作者对红娘的评价了。作者明显不赞同红娘助其私通的行为,更不会赞同现代流行的对红娘的各种美誉。在蒲东寺怀古诗中用了骨贱、勾引、私掖偷携、强撮成这些极深贬义的词语评价红娘。应是作者一贯主张、一贯情怀的自然流露。 红楼梦开头,作者为划清与历代熟套风月笔黑之界限,并非无意列举出红娘等名字,而且批评他们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是贬人妻女、坏人子弟。虽然不应把所有罪名都让红娘来承担,但红娘属于被贬批之列是无疑的。 问题主要在于红楼梦故事展开过程中,众多的类似红娘的中介式人物,对于宝黛真情相爱及其婚姻梦想的无情摧残及伤害。请回忆凤姐及薛姨妈的假意提亲。明明是恶意嘲讽和当众羞辱!其他如王夫人对晴雯指桑骂槐怨恨冲天的怒骂;元春迫不及待地赠物赐婚;贾母说了“不是冤家不聚头”话后,用相中宝琴的事实和保持沉默的态度,而否定了宝黛梦想。再就是不知名道士送金锁,张道士送金麒麟,制造金玉良缘的舆论。如此种种,表面上看他们和西厢记中的红娘不尽相同,但骨子里都是红娘式的中介人物。而且都是与人间最可宝贵的真情为敌。这一些正是蒲东寺怀古诗中用极为贬损的词语评价红娘的实际原因。《西厢记》中红娘却也存在力促二人私通酿成悲剧的错误,但要承担红楼梦中众多中介人物的罪责,是不够公允的。这是一桩无头公案,留待高明者评说吧! 作者维护真情的决心如铁,气势如虹,他无法预测到后世竟因戏曲拔高了红娘的地位。他在构思蒲东寺怀古诗谜时,把对红楼梦中众多中介人物的憎恶,不仅加到历史人物红娘身上,还要加到俗物上,痛快淋漓的把自己的主张说清楚。也就是把作者维护造化真情的主张、尊重宇宙造化规律的主张,倡导自由爱情、自由婚姻的主张说清楚。 红楼梦中有没有这样的俗物谜底呢? 二 蒲东寺怀古诗所隐喻的俗物是什么呢?《红楼梦大辞典》中列举了八种:有骰子、竹帘、鞭炮、灯笼、红天灯、帐须、鞋拔、拨棒等。朋友们又补充了两种:芙蓉簟和绣花针。还有许多猜解没有列出。如此之多又如此不同的猜解,都花费了不小的精力,且都能说出一定的依据。但经一一和诗句对照,所有这些谜底都没有完全具备怀古诗对俗物物元及其性质、特征的描述。稍为近似的又难以追寻诗意的连系和往事的佐证。尽管所有以上的猜解,没有能准确中的。从认识论上说,他们所作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因为否定就是肯定,任何一个否定都向肯定接近一步。任何一个事物的定性或定义,不都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反复过程么。认识是没有止境的,包括本文所有猜解在内。今天满有信心,焉知明天不会被人推翻。就是被否定了,在人的认识长河中,也能做点贡献。基于此,愿与前人及后来者共勉。 作者的怀古诗,都经过精心的推敲,是十分严谨的,没有无用的词句。你必需和玩拼图游戏一样,要找出最后一块,恰能完满巧合地填补空缺,又能凸显出历史往事与红楼梦情节的连系线索。 下面逐句分析怀古诗对俗物物元及其性质、状态的描述: 第一句,小红骨贱最身轻, 小红:小是俗物形体的描述,应是人们日常范围的比较级。红是俗物颜色的描写,红色范围较大,从微红到大红的各种红色均可选。猜解俗物谜底,不能任意忽略这两种性质。 骨贱:骨是借用词,当指构成俗物的基本材质。贱很可能是材质的价值比较判断,也可能仅是一种贬义流露。 最身轻:这个身字可能指俗物本身,也可能专指构成俗物本身之材质。普通材质分类,以金、银、珠、玉较贵,比重也大。石、土、木、羽较贱,比重也逐渐变小。因木石羽中有名石、名木、名羽,不可一概论贵贱。那既贱且轻的材质,当是泥土了。如果泥土中混入木屑草末,比重就和木不相上下。 第二句,私掖偷携强撮成。 私掖,言俗物有私自掖藏的东西,为人耳目所未及所未能察明之事可用私字。偷携则言其相互携带,人们也不易觉察。强撮成是指俗物被外力撮合而成。此句中的偷携和强撮成,说明俗物可能不是单体存在,而是同类多个单体的组合和连接。 第三句,虽被夫人时吊起, 此句原意是指红娘被有正统地位的崔夫人吊起拷问的事实。现猜解谜底时,可把夫人俗解为妇人、妇女,或有一定地位的夫人,而不宜泛解为一切人。时有经常之意,全句可会意为妇女经常把俗物吊起来,或妇女经常带着俗物。 第四句,已经勾引彼同行。 因彼字可指物也可指人,勾引就出现复杂情况?如物勾引物,上面偷携已说明。人勾引物,妇人常带俗物也易明,俗物如何勾引人,就颇费思量了。但这个疑难点,可能是关键所在,是确定俗物,照应诗意并连系往事的关结点。到此俗物谜底已呼之欲出,但因最后关键疑点不明,还不能最后定论。一定要到红楼梦中寻找到准确对应的情节,方能确定蒲东寺怀古诗所隐喻的俗物谜底。 认真阅读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有关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的前后情节。当看到:“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红麝串子!”实际上元春赐给宝玉礼物中有两串红麝香珠。他是早见过了的。他不要看唯宝钗与他特有的凤尾罗二端和芙蓉簟一领,却偏要看宝钗带着的众人都有的红麝串子。简单看是宝玉挑起事端,更甚是用情不专。仔细想:宝玉不过借此问打开天窗,看个究竟!揭开闷葫芦,弄个明白。但红麝香珠的重要性,突出性却因此而生。回过头来用红麝香珠对照蒲东寺怀古诗所隐喻的俗物,竟然十分巧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红麝香珠又称数珠儿、香串子,是一种较为名贵的念珠数串。其香珠多以香泥或香木制成,一般渗掖沉,檀、芸香料,用麝香者较为名贵,其色暗红。用丝线连接成串,多为十八枚。据宋范成大《桂海虞香志•志香》云:南中妇人好带之。这些性质与特征和怀古诗所描述的正好一一对应。到此应该确定红麝香珠是蒲东寺怀古诗所隐喻的俗物谜底了。 谜底可能猜出,问题尚未结束,最少还有两个疑点需要继续探究。 首先是“已经勾引彼同行”这句含有极深贬义并有极深用意的诗句。仅解为香珠相互勾引同行,或妇人带着香串勾引香串同行这样简单的事实,谁都不会满意。如果作者真有此意,何必用“勾引”这个令人十分难堪和令所指者十分羞愧的词句。想作者没有强烈的愤慨是不会道出这个词句的。说来说去,作者在这句诗中既代表宝玉形象又舒展自己胸怀发泄了对宝玉与宝钗事实婚姻的不满。宝玉与宝钗最后不得不结婚同行,即是各种红娘强迫撮合的,又是宝钗亲自勾引的。这样是不是夺走了宝黛的真情?当然不会!作者在书中用巧妙的笔法点明了这一要点。 其次的疑点是红楼梦书中,还出了鹡鸰香珠串,与红麝香珠串遥相呼应,遥相对照。二者十分相似,因名称不同,作用不同,不能简单混同起来。红麝香珠是元春有意赐婚时,众姐妹皆得之物,结果是红麝香珠成了勾引宝玉的象征。鹡鸰香珠串是北静王水溶转送给宝玉的圣上亲赐之物。宝玉又转送给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仅是一种呼应笔法呢?还是有意作强烈的对比呢? 这两个疑点是蒲东寺怀古诗意与谜底含义沟通的要点,尚需要再认识,再分析红楼梦中的有关情节,其中令人困惑之处是,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几乎得到全体的支持,唯贾政心有凶兆,但未说出。而宝玉与黛玉的真情,却几乎得到全体的反对,唯有紫鹃独木支持,无力回天。现总结之时,如何领会作者贯彻主题旨意的神来之笔?如何把怀古诗与‘终身误’曲联系起来看待和区分宝钗和黛玉的不同形象?就又是关键问题了。 三 现细读第二十八回几段原文,试分析其意。宝玉与黛玉正说着话,见宝钗来了,二人便走开了。“宝钗分明看见,只装看不见。低着头过去了。到了王夫人那里坐了一会,然后到了贾母这边,只见宝玉在这里呢!”好像偶然,实是主动找人的必然预见,全在宝钗算计之中。接着看:“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日见了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谕这事。”宝钗心中是什么呢?是和尚给的金玉良缘的天意;是元妃给的宫廷旨意;是母亲姐妹之间的亲意。如此这般的强大势力,竟还打动不了宝玉?! “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红麝串子?”突然而来,真是石破天惊。如果不露一点马脚,这是在贾母处,宝玉怎知宝钗笼着红麝串子?没有前因,宝玉怎能突然笑问?作者的文中玄虚,笔外着意,不可不察。 “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一幅多么奇妙的风流画面,不知读者有何看法?为什么一向端庄淑静的宝钗,不早不晚,恰在得到元春赐婚礼物,宝玉又不为所动之时,当着宝玉面露出雪白一段酥臂,并表现出宝玉不曾觉察过的妩媚风流来。是事奇还是笔奇。请读者此刻再读数遍蒲东寺怀古诗,并和上面的原文相对照。宝玉不是佛身,怎能不动心呢?作者在冷静思考后,对宝钗赤膊上阵,拿出看家本领的行为,作了勾引这个极深贬义的历史定评。 是否冤枉了宝钗呢?应为宝钗所追求的婚姻,正是代表摧残真情的所有传统势力和世俗偏见,并靠各种红娘中介强撮合的婚姻。她处在维护真情和摧残真情矛盾对抗的焦点上,不能不吞咽悲剧的苦果。何况她自己用尽雕檀镌梓功夫,种种巴结、种种诡计,真是搅动了半天风雨,包括这次亲自上阵,也还是功败垂成,最后达到同行也还是不同心。无怪宝钗在自况心态的诗谜中,哀叹自己听不到能测知吉凶,逆知祸福的梵铃声。 不知大家忘了没有,怀古诗发表后,唯有宝钗藉口后两首历史无考,令宝琴重写。经黛玉和李纨力争作罢。宝钗何等聪明,何等心计,见了蒲东寺怀古,哪能忘记红麝香珠所引发所象征的内心隐私。作者精心写出了宝钗反对后两首怀古诗的态度,不仅为宝钗隐私大白于天下作了旁证,而且也为猜解怀古诗谜提供了重要线索。就是怀古诗谜的谜底只能在红楼梦的场景情节中去寻找这一个重要的启示。 接着看这个故事的结局,很值得细品味!请看原文的后段:“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儿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呢?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呢!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一瞧,原来是个呆雁。宝钗道:呆雁在哪里呢?我也瞧瞧!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 是一般的说笑吗?随便说个争风吃醋能了事么!这是多么严重的关头!是面对面决战般的较量!作者的蒲东寺怀古诗和其谜底点明了发生在二十八回这段故事,是红楼梦全书两种力量体系、两种思想体系直接较量的高潮和总结。全书的主线、基调和结局在此已展现无余了。但是作者举重若轻,妙用几句笑谈对话的神笔就把全书的主旨揭示出来,真是千古奇文! 试着解读一下:当黛玉面临铺天盖地压力,特别是宝钗亲自上阵勾引宝玉的当口,黛玉表现为蹬着门槛子,咬着手帕子笑呢这样的形象。能不能体现出黛玉浑然无惧的天大勇气以及心有真情的从容风度。由宝钗说出: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意思是你又禁不得风吹!黛玉确实站在东风西风相互撞击的风口上,他逆风而立,一幅岿然不动的英姿。黛玉称宝玉为呆雁,实际寄托了宝黛二人无限的真情。那呆雁忒儿一声飞了,是说宝钗怎样用尽心计和功夫,也破不了、勾不走二人至死不渝的真情,所以呆雁忒儿一声飞了,可以看作宝黛二人真情永在的宣言书。 作者的蒲东寺怀古诗及其谜底,从贬低红娘到反对一切中介的干预,从反对强撮合婚姻到主张具有真情的自由爱情和自由婚姻;从崇尚真情、维护真情到提出真情不可战胜的人间定理,是一脉相传的思路,也是作者写作全书的主旨。 人世间,三军之帅可夺,王权之位可争,金钱可以巧取豪夺到手,婚姻可以强迫撮合同行,唯有真情是任何力量争不去,夺不走的。红楼梦是伟大的文学艺术著作,他当然要用艺术形象思维和语言,来阐明这一真理。有心人可在书中找出许多例子。但是黛玉这个艺术形象却处在关键位置上,因为黛玉是真情力量的代表,如前面所证是主帅。不是说黛玉爱哭吗?在关键时刻她明明在笑,不是说黛玉小气吗?在关键时刻她表现的何等从容大气。她巧妙地用小儿女语气宣布真情不可战胜的真理时,她又表现出何等样的勇气和智慧。当你清醒地计算出宝钗背后全部力量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如此弱不禁风的少女身上竟有这样的冲天勇气和大无畏精神。 作者为了防止读者突然感受的疑虑,早在十六回就作了预伏铺垫和反差对比。这就是黛玉对转送圣上亲赐的鹡鸽香串,掷而不取,并骂出“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的来由。 黛玉绝不是什么少女口没遮拦的狂傲失言,而是在洞悉传统势力阵势之后,对压制爱情自由和真情操守的公然反抗。不管你是皇权至尊,还是天王老子,都在蔑视骂倒之列。黛玉这种大无畏精神,在红麝香珠故事里,又一次真正具体的表现出来了。

  • 索引序列
  • 比较文学形象学相关研究论文
  • 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
  • 人物形象比较研究论文
  •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相关论文
  • 晴雯与小红形象比较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