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宋代民间神祠研究论文

宋代民间神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宋代民间神祠研究论文

东方民间艺术之宫――佛山祖庙佛山市张槎中学 初一(1)班 杨凤欣在佛山众多旅游景点之中,我觉得祖庙算是历史悠久,风景怡人的好景区了.祖庙在佛山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句话说,没有到过 庙就没有到过佛山.今天,我真有幸能到祖庙去参观参观.旅途之际,我一直怀着兴奋而急迫的心情,根本无心去欣赏窗边的美景,因为我整个人都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之中."你们知道祖庙为什叫'祖庙'呢 "老师刚一到目的地叫问我们了.他们七嘴八舌的乱说一通.可我却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看着祖庙正门,"真宏伟!"我不禁脱口而出."其实很简单,因为居佛山诸庙之首,故称祖庙.你们现在明了吧!""哦!原来如此!"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道.接着老师又领着我们一起走进那令人向往的祖庙了."祖庙始件建于北宋元丰年,即1078―1085年间.原……"导游滔滔不绝地说着.我们便陆续来到了万福台的正前方,同学们顿时口瞪木呆.因为这实在是太金碧辉煌了.只见台前有宽阔的石铺场地.东西两侧有两层式长廊,这都是供民众和乡绅富户观剧之用的.据我所知,万福台始建于清初顺治十五年,是华南地区最古老和保存最好的古戏台.导游又向我们绘声绘色地说了起来:"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万福台对粤剧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我们都听得很入神.原来万福台在祖庙最南端,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我的心头不禁这样想:"曾有多少戏班在这演出过,曾有多少辉煌的表演在这诞生......"我在导游那儿听说:粤剧起源于佛山,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戏班都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依照惯例,新戏班的头 演出必在祖庙的万福台进行.这时我更领略到万福台的重要地位.不一会儿,老师才"开金口":"此建筑为歇山卷棚顶,台面宽三开间.前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曲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矿."只见她望了望我们,有说道:"现在你们清楚,了解了吧 ""了解了!!"我们都点头回答着.接着,我们又不停脚步地观赏了气宇轩昂的灵应牌楼,碧水涟涟的锦香池,苍老而富丽的灵应祠……不过庙内的建筑最使我叹为观止.尤其是那装饰工艺精巧华丽,一点也不俗气,更让我神游其中.祖庙,你令我领略到你的风采,留给我难以忘怀的回忆!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研究对象,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利于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关键词 武当山 世界文化遗产 特色旅游资源道教1 引言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音乐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2 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明朝政府“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重要场所。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选址独特,布局巧妙。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八大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被喻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身殿”等也都体现出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当道教建筑被喻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见明代张开东《大岳赋并序》)。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名扬四海、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由武当山著名的道士张三丰创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它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内家功”。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提倡心性修养、武德修养,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武当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如今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已是闻名天下,深受民众的喜爱。仙乐神韵——武当道教音乐武当道教音乐又称武当道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乐是道士们念经和进行法事活动时表演的,由于历史及所处地域等原因,武当道乐内涵极为丰富:虽属地方道乐,但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一方面难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乐,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除本地外,周边地域的音乐也对其产生着影响,如“秦音楚声”、“秦腔豫调”、“楚韵汉凋”;既有长期历史传承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道乐,最终形成南北交融,以道为主,同时兼有佛乐和儒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武当韵,悦耳动听,它是武当山宗教文化遗产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3优美的自然风光——武当山不容忽视的特色旅游资源武当山虽以“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但与其人文资源相比,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也毫不逊色。自古以来武当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道教修练者、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隐士们。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这里还有着“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喻。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为“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海拨高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一柱,拔地冲霄,周围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涧环流,形成天柱峰如一座巨大的神龟,座落在群山之颠,其余诸峰均俯身颔首朝向主峰的“万山来朝”奇观。联合国赴武当山专家考察组官员们也盛赞武当山美丽的自然风貌,武当山自然景观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台”等之称,均各具特色,风光优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武当山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武当山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史前文物。从目前巳出土恐龙蛋化石、海洋上脊椎动物化石、古猿颅骨化石、猿人牙齿化石看,这里曾是人类祖先的栖息地之一,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武当山地区曾是楚国早年国都所在地,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建制及发展,悠久的历史为本地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道教文物最为丰富,有我国道教文物宝库之誉。5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武当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中药材,是我国现存野生药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初步确定武当山现有野生药材617种。早在魏晋南北朝即有隐士在此采药修炼,唐宋以后更是络绎不绝。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长期在武当采药,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有400余种药材取自武当山。俗话说“十道九医”,道教素有重视医药学研究的传统,结合其博大精深的道教养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健康理念正相一致,药用植物资源无疑是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6多彩的民俗文化——武当山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旅游资源武当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本地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以道教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为特征:如武当信仰民俗、大法会、罗天大醮、进香、斋膳禁忌等习俗;如三月三、九月九等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的游艺节日民俗。这里还留存着许多历代高道、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等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如著名的“铁杵磨针”、“太子读书”等,以及大量描绘武当山的诗词、歌、赋、游记、小说等文学资源。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历代朝廷的扶持及明代大修武当等事件,均直接导致部分宫廷民俗文化与来自全国不同源流的民俗文化同聚于武当,与本地民俗文化碰撞、相融,加之此地处于秦楚交界的“朝秦暮楚”之地,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文化渊流巳呈多元化,所以武当民俗文化还表现出来源广泛、南北相融、多姿多彩的显著特点。7 结论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当山的特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特异性突出,除却传统的道教文化资源外,本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特色也十分鲜明,极具开发价值。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的认识,对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充分认识武当山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内涵,才能更好地在进—步的旅游开发中挖掘特色,发挥特色,使其更好地为旅游业服务,也才能在旅游资源保护中做到针对性强、有实效的保护。

1、《宋代官府的回易》,《中国史研究》1981年4期,万字。2、《揽纳试探》,《文史》第13辑,,中华书局,万字。3、《宋代的官营便钱》,《中国社会经济史》1982年1期,万字。4、《税钞、粮食钞和盐钞》,《文史》第15辑,,中华书局,万字。5、《宋代货币地租分析》,《北京史苑》第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万字。6、《宋代财政岁出与户部月支》,《文史》第18辑,,中华书局,1万字。7、《宋代财政与商品经济发展》,《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万字。8、《南宋各界会子的起讫、数额及会价》,《文史》第25辑,中华书局,万字。9、《宋代的关子》,《宋辽金史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万字。10、《宋代地方财政研究》,《文史》第27辑,中华书局,万字。11、《从钱会中半看会子的法偿地位及其影响》,《中国钱币》1987年2期,万字。12、《北宋两税税钱的折科》,《许昌师专学报》1989年2期,万字。13、《<宋史>标点本举正》,《古籍整理与研究》第4辑中华书局,万字。14、《北南宋物价比较研究》,《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万字。15、《王安石是经济改革家吗》,《学术月刊》1989年6期,万字。16、《南宋江北铁钱若干问题》,《中国钱币》1989年2期,万字。17、《叶适管理思想研究》,《浙江学刊》1989年4期,1万字。18、《宋朝礼与佛教》,《学术月刊》1990年5期,万字。19、《宋朝宗室制度考略》,《文史》第33辑中华书局,4万字。20、《宋代通判理州财事考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2期,万字。21、《宋朝对释道二教的管理制度》,《中国史研究》1991年2期,万字。22、《宋代僧道官制度考》,《古籍整理与研究》第6辑,中华书局,万字。23、《宋朝文官俸禄与差谴》,《中日宋史研究会中方论文选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万字。24、《宋代释道披剃制度研究》,《浙江大学学报》1991年3期,万字。25、《宋朝礼与道教》,《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11月四川大学出版社,1万字。26、《关于宋代亭户的几个问题》,《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论文集》1991年1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万字。27、《宋朝理财体制由三司到户部的变迁》,《宋辽金史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万字。28、《宋代的功德寺浅论》,《许昌师专学报》1992年3期,1万字。29、《宋代医官考》,《纪念李埏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史学论文集》1992年9月云南大学出版社,万字。30、《南宋对会子的两次大规模称提》,《中国钱币》1993年1期,1万字。31、《宋朝如何抑制官员贪赃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1万字。32、《儒家不与民争利思想的形成与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第4期,万字。33、《湖北会子和关外银会子》,《宋代货币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10月,万字。34、《宋代火政考略》,《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1万字,与罗炳良同志合写。35、《关于宋代田赋征收白银的探讨》,《安徽钱币》1996年第2期,万字。36、《宋神宗时期铸行铜钱析论》,《北京金融》1996年第8期,万字。37、《宋金绍兴和议前南宋财政面临的严峻形势》,《岳飞研究》第四辑,中华书局,1万字。38、《读<通考钱币考>》,《洪皓马端临与传统文化》中国青年出版,1万字。39、《陕西铸钱监考》,《中国钱币》1998年第1期,1万字。40、《关于宋代纸币管理与形制的几个问题》,《北京钱币十年》,北京市钱币学会十周年纪念文集,1万字。41、《关于宋代祠禄制度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万字。42、《〈大冶赋〉注释商榷》,《中国钱币》1999年第1期,万字。43、《发运司与提点坑冶铸钱事》,《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万字。44、《宋代西南二京的帝后神御殿》,《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万字。45、《南宋楮币诗十首释读》,《炎黄文化研究增刊》第七辑,2000年9月,万字。46、《宋代货币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几个问题》,《转变与定型:宋代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大学历史系2000年10月出版。47、《宋史人名补校》,《文献》2000年第4期(另分部分于《文史》作补白)。48、《读〈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札记节录》,《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1万字。49、《宋代官员俸禄和其他颁给分项考析》,《中华同人学术论集》,中华书局2002年5月版,万字。50、《读〈唐宋金银之研究谣代金银之用途〉札记》,《中国钱币论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9月版,万字。51、《宋代的童子举》,《文史哲》2002年第 6期,1万字。52、《宋代对铸钱业影响最大的几个铜场》,《中国钱币》2003年第3期,1万字。53、《宋代女性享受奉禄考》,《文史》总64辑,2003年第3辑,1万字。54、《南宋都城的花卉基地——马塍》,(韩)《宋辽金元史研究会第8辑别册》2003年12月。55、《宋代转运使补论》,《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谣辽金元史》2004年第3期转载。56、《宋代头子、宣头考略》,《文献》2004年第1期。57、《论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58、《南宋晚期物价考论》,《文史》2004年第一辑《人大复印资料谣辽金元史》2004年第4期转载。59、《宋粮料院考》,《文史》2005年第一辑,2万字。60、《宋王朝与物价管理》,载《政府与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约17万字,与王茂华合作。61、《墨与宋代社会生活》,载《宋史研究论丛》第六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约万字,与胡玉合作。62、《试论〈宋史全文〉(理宗部分)的史料价值》,载《文献》2005年第4期,约万字,《人大复印资料谣辽金元史》2006年第1期转载。63、《宋朝卖官鬻爵考》,载《文史》2006年第4辑,约2、4万字。64、《宋太宗与佛教》,收入《宋史研究论丛》(第七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约1、2万字,与彭琦合作。65、《南宋后期盐政考论》,收入《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巴蜀书社2005年12月版,约1、2万字,与郭兰合作。66、《试论北宋时期过度集权及其影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与史泠歌合作。67、《宋代僧人受戒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4期。68、《宋代的象棋》,《寻根》2007年第6期,与籍勇合作。69、《“八贤王”本事》,《国学》2007年第9期,与马元元合作。70、《北宋的年号寺观》,收入《宋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与马元元合作。71、《宋代寺院宫观中的御书阁、本命殿》,《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与王德领合作。72、《宋代保州宗室》,收入王少堂等主编《宋太祖故里与宋祖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8年出版。73、《北宋中期宣抚使角色的转型》,《河北学刊》2009年第1期,与郑丽萍合作。74、《南宋王朝与观音崇拜》,《宋史研究论丛》(第九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75、《黄敏枝<宋代敕赐寺田表>补正辨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与马元元合作。76、《宋朝人的钱,多还是少?》,《国学》2009年第3期。77、《宏观把握 微观突破——简评<南宋宗教史>》,《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第1期。

中国民间祠堂文化研究论文

谈谈对祠堂文化的理解

谈谈对祠堂文化的理解,对于祠堂大家都不陌生,几乎每一个大家族都是有一个祠堂的,祠堂是后代祭祀先辈,悼念先祖的地方,也是家族传承优良精神的场所。下面来看看谈谈对祠堂文化的理解。

中国的文化很是博大精深,祠堂作为中国很特殊的文化,在历史的扉页上,写着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看电视的时候,也会看到一些家族在举行重大的事情,商议重大的家族事务的时候,会在祠堂里举行。

祠堂,总给人一种肃穆幽深的印象,但是,祠堂也有很多的忌讳,制定了一定的章法,甚至规定了有些人是不能进入祠堂的。

究竟是哪些人不能进出祠堂呢?

第一是小孩子和年轻人如果死在了外面,是不能入祠堂的,因为小孩子和年轻人的煞气很重,死的时候是很不甘心的,所以,会有很大不详的东西跟着。

祠堂是处理家族内的人婚丧,寿喜的地方,如果这些人是在自己的家乡正常死亡,办理丧事的时候,同一个宗族的人,都会帮着在祠堂里给这个人办理丧事,这也是我们中国 民族的古老传统。

今天的我们,谁家有了红事白事,第一个通知的也是自己家族的亲戚,因为这是我们根深蒂固的一个古老观念,自己宗族的人,就跟自己的家人一样,即使平时很少来往,有了大事也得让家族人知道,其他的同事,同学,不通知也不是很紧要的。

一个宗族的人,即使多么繁忙,也会来到办事的人家里进行帮忙,如果两个兄弟关系不和,准备不来往了,首先表现在表面上的就是,有了红白喜丧事情,决不通知这个亲戚,这就算是断了所有的联系。

小孩子和年轻人的阴气比较重,所以,祠堂是不愿意接受的,也就有了小孩子和年轻人死在外面,不入祠堂的说法,而且小孩子和年轻人如果死在了外面,一定要赶紧运回来,当天晚上埋了,而不是像老人死亡一样,需要在祠堂停放几天,召开盛大的丧事礼节才下葬。

年轻人和小孩子,都是当天入土为安,如果当天没有运到老家,会认为是很不吉祥的一件事,埋的时候,还不能挨着祖坟埋,这样也是为了小孩和年轻人的阴气不妨碍自己家族利益的缘故。

还有就是古代的女人,是不能入祠堂的,祠堂是男权社会施展自己权威的'场所,只有男人才能进入祠堂,进行各种家族的活动。女人出入祠堂,除非是是犯了宗族的禁忌,进祠堂接受家族人的惩罚,比如一些有了丈夫的女人,和其他男人发生了不好的关系,被人抓住,就得进祠堂接受家族长辈的惩罚,严重的绑在笼子里,和男人一起沉在水里淹死,也就是俗话说的“浸猪笼”。

另外,就是入赘的男人是不能进自己祖先的祠堂的,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就连女方的祠堂特也是不能进去的,除非是这个男人改姓,才可以进女方的祠堂。试想一个男人姓自己的姓二十多年,入赘让儿子姓女方的姓还罢了还把自己的姓改了,相信很多人感觉很难接受,于是也就不能入祠堂。

因为祠堂代表的是一个家族,一个家族只能有一个姓氏,这个男人倒插门进了女人家里,如果依然姓自己之前的姓,异性之人是不能进祠堂的,他们生的儿子,姓母亲的姓氏,是可以进祠堂的,相当于是家族的一员了。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祠堂文化里,祠堂代表着家族的兴衰,大的家族还会找专门的人看护祠堂,如果有女人不小心在祠堂门口望了一眼,也会接受处罚的,严重的还会处死。

虽然祠堂文化对于女性是如此的苛刻严谨,也总有例外发生,在安徽省的省歙县棠樾村西,有一座专让女人进入的女祠堂,它建成于清朝的1805年,是棠樾村的盐商鲍启运所建立,这个女祠堂的名称为“清懿堂”,当时这位大盐商为女性发了慈悲,为了表彰在徽商做出贡献的女性所建立,据说明清两代棠樾村出了很多贞洁烈女,她们遵守福德,出现了很多恪守礼教的名女子

“催乳哺弟”、“送夫经商”、“养老恤孤”这些美好的事迹,是这些女子们作出的榜样,被雕刻成蜡像,成为棠樾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们的牌位,历代在清懿堂安放着,叙说着她们贞良清白的品格。

虽然祠堂文化在我们国家成了礼教的代名词,可是毕竟还是有些封建糟粕的,1927年在衡山县的白果,当地的妇女受到先进思潮的影响,进入了祠堂,成群结队在祠堂里大口吃酒,祠堂的家族长辈眼看着她们在祠堂里耍威风,也不敢说什么

这些妇女以后勇敢地进行了新时代的改革,她们解放了自己的小脚,要求婆婆不能再苛刻自己,要求打破封建的余孽,要求丈夫不能随意打骂妻子,我们现在的眼光,很难说这些女人做的对还是不对,但是,在打破旧的习俗,建立新的制度的时候,只有破釜沉舟,勇敢地进行改革,才能让新社会展现新的面貌,

祠堂文化,也许随着它的衰落,成为我们历史组成的一部分,现代的女人不再被祠堂文化束缚,已走出了世界,走向了未来。

一、祠堂是什么呢?

祠堂是举行祭祀的建筑场所,是我们追慕先祖的地方。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根深才能叶茂,祠堂浇灌着家族的根,浇灌祖宗,礼敬天地。这就是祠堂最深层次的意义。

二、祠堂的出现

在宋以前,华夏守礼延续的是礼经。宋代的时候,因为时间相去久远,三代之礼的延续有很多已经不适合那时候的要求了。所以朱子根据当时情况重新制礼。这就是《朱子家礼》中提到的:“三代之际,礼经备矣,然其存於今者,宫庐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节,皆已不宜於世,世之君子虽或酌以古今之变,更为一时之法

然亦或详或略,无所折中,至或遗其本而务其末,缓於实而急於文,自有志好礼之士,犹或不能举其要而因,於贫窭者,尤患其终不能有以及於礼也。”意思是,随着时代变化,礼也应该随之而变。三代之礼虽然完备,但是很多节文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时代了。当时的饱学之士虽然根据三代之礼以及现实情况进行了酌情的变化,但是详略不一

没有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进行普及推广,甚至有的舍本而逐末,或者不重视内在之实而只重视外在节文。从而导致有志好礼之士,不能列出要点而遵从。“是以尝独究观古今之籍,因其大体之不可变者,而少加损益於其间,以为一家之书。大抵谨名分、崇爱敬,以为之本。

至其施行之际则又略浮文务本实,以窃自附於孔子从先进之遗意。诚愿得与同志之士熟讲而勉行之。庶几古人所以修身齐家之道,谨终追远之心,犹可以复见,而於国家所以崇化导民之意,亦或有小补云。”

于是朱子遍览古籍,遵循大原则这些不能变得。而进行损益。大体以诚敬,忠恕之道的原则,以为礼之本。在实行的时候既能体现礼之文而又能重本务实。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慎终追远,以及教化民众的意义。

在三代以前,庶人(普通老百姓)是无庙的,而朱子于此时明确提出了“祠堂法”。这就是祠堂正式的起源了,从此祠堂开始正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其重要意义一直影响至今。“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首,所以开业传世之本也”。这是发明人朱子为祠堂下的定义。

祠堂承担祭祀活动的职能,在朔望日以及俗节要祭祀不辍。同时,祠堂家族各项重要活动的场所,比如封官,主人生嫡长子,等等,都要到祠堂举办活动。现在有些朋友们所居的地方如果有名门望族,应该还可以见得到这些民俗景象。从朱子开始,祠堂成为了华夏人民尊祖敬宗的重要场所,并且延续至今已有接近千年历史。

三、继承宗庙制度

而朱子所倡导开创的祠堂法,其实是宗庙制度的延续。在三皇时代甚至更远的时代,是没有祠堂的,那会只有宗庙。《尚书·舜典》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意思就是在宗庙里舜接受了尧帝的禅让。在古代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宗庙之祭。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宗庙是什么?宗庙是祭祀祖先的场所。《礼记?祭义》曰:「右社稷,左宗庙。」在三代之时,宗庙的地位是远大于其余的建筑的。《礼记.曲礼》云:“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在古代的礼乐制度下,整个社会礼别尊卑。别的是什么尊卑?是德行。德行高者自然根深,所以就有了不同序列,其庙也有不同的制度。

《王制》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於寝。三代之时,庶人是不得建庙来祭祖的,只能祭於寝。而且在当时,建庙祭祀是一件非常耗费财力的事情,同时有着诸多的规矩。庶人也承担不起。对于天子以及诸侯来说,都会有专门的籍田,用来提供祭祀所用。

四、祠堂风水的作用

据考察,现在存世的祠堂大部分分布在南方地区,祠堂的出现和南方盛行的风水便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三僚风水先生曾庆华(牧之)发现,南方地区,非常重视祠堂的风水,祠堂的风水对后人的影响巨大,历史证明:祠堂风水不仅对后代子孙的兴旺发达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风水也有操控房份的作用。

窃以为,祠堂往往是建在这个村子风水最好的地方,客家民族还有聚族而居的习惯,甚至在在祠堂周围建围屋和半围屋结构,如福建的土楼和粤赣地区的客家围屋。其实这些都是风水上的作法。

祠堂往往是从民房演变而来的,老百姓的阳宅,因为风水好,人丁众多,必定要迁到外面去发展,那么这个祖屋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祖厅,祖厅其实还是可以住人的,祖厅由于香火旺盛,祭祀不断,就演变成祠堂了,祠堂是供奉灵牌位的地方,虽是阳宅的结构,其实是阴人所居之所。

另外,祠堂占据村子风水最好的宝地,其实也是为了锁住龙气,如果一旦将祖屋或者祠堂拆掉,分给子孙,每人其实得到的都只是一部分,如果大家都各自为政,各建各的房子,岂不浪费风水宝地,而反致凶祸耶?

最后,祠堂是人类灵魂的居住地,古人言:叶落归根,慎终追远。祠堂不仅仅是一个古代建筑,而是寄托了万千游子乡愁的地方,无论身处何方,有多大的建树,到老了,最后还是希望回到这个故土,因为它是我们灵魂的港湾!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是乡土文化的根,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也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

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祠堂的由来 祠堂起源于氏族社会逐步解体之后,是由同一个祖先所生、自成系统的血缘亲属集团与地缘组织统一而成的宗族组织,在居室外独立建造的祭祖、尊贤、求神的场所。

汉代正式出现祠堂的名称。 宗族通过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来体现封建宗法的根本原则,显示宗族至尊的族权。祠堂也就成为宗族祭祀的圣地,它象征着宗族的团结。当然,也有些人通常把祠堂简单理解为死去祖先的家,神灵所聚之地,祭祀祖神阴灵的场所。

祠堂的主要功能 祠堂既然是祖宗神灵聚居的地方,供设着祖先的神主,那么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祠堂的另一种重要功能是珍藏宗谱、纂修宗谱。 祠堂还是讨论族中事务的会场,也是教书育才之地,亦是家庭法庭,每当风俗年节或族内重大的喜庆活动,祠堂又是全族欢庆或娱乐的场所.

祠堂的文化意义 祠堂是家族或宗族权力和经济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它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国家统治集团起着核心作用,宗族地域集团及家族血缘组织也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 它们在对封建法制的辅助和补充,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也长期起到所谓治国安邦的社会作用,所以它仍然是历代统治者确认的保障的一种辅助统治。

中国古代的坛庙建筑主要分为三类: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以及祭祀先贤。祭祀祖先的建筑,帝王家的称“太庙”,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分别建立7所或9所建筑;另一种是在一座建筑中设有7室或9室,每一室分别供奉一位神主。在后一种形制中,若神主数量超过7或9数,则迁往东西夹室供奉。 臣下祭祀祖先的地方 则称为 祠堂 或家庙,在等级上有严格的区分。 明制 三品以上可建5间9架,奉5代祖先;三品以下建3间5架,奉4代祖先; 庶民无家庙,仅在居室中设父、祖二代神主,且不能设安放神主的椟。[1] 可见祠堂建筑的规格等级是古代一家族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地位身份的映射。祠堂的等级规格越高,装饰越是豪华,该家族的地位与经济实力便越强盛。建筑的等级在古代是不可逾制的规矩,否则便要被怀疑是否有了觊觎之心。 在中国古代,还存在着一种腹地间的关系,即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越是靠近京城的地方,这种等级观念的把控就越强;而在帝国的边缘地区则是所谓“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等级观念的影响力远不如中心地区。岭南地区在历朝历代是远离封建王朝中心的地方,封建朝廷的权力鞭长莫及之处,等级观念相对宽松,因而祠堂建筑的规格等级与中原地区相比则自由了许多。 岭南地区是指五岭以南,大体包括广西西部、广东以及海南等大部分地区。北部横亘有大庾岭等山脉,往南是平原丘陵与海相接。基于这种地理条件,岭南地区自古是处于一种与中原隔绝而国际贸易繁盛的境况。据史籍记载,广州的商业发展可追至唐代,北宋时设有市舶司,专门管理进出船舶的检查和抽税,明清以来作为重要的对外口岸进行海内外的交流。可知, 与古代大部分奉行重农抑商的地方相比,岭南地区商业发展的属性更为明显。商业的发展为祠堂建筑的兴建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明嘉靖大礼议事件后,朝廷推行“推恩令”,允许庶民祭祀始祖,岭南地区以此为契机普及宗祠。 [2] 岭南地区的聚落最早追溯到宋代,多为明清时期开基。 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家族,希望依靠子孙后代用功读书借科举考试跻身于士大夫阶层。 祠堂便是对子孙后代进行教育的地方。 祠堂建筑一般由门-堂-寝三部分构成,依家族经济实力强弱有适当地增减。 经济实力较弱的家族或仅有门-寝,而经济实力强劲的家族则设有牌坊-门-堂-寝、或们-牌坊-堂-寝等。寝是供奉祖先神位的地方,岭南地区神位的安放一般遵循“左昭右穆”的制度,即始祖神位居中,右侧摆放二世、四世等偶数辈的祖先,左侧则是三世、五世等奇数辈的祖先。堂是子孙后代读书的地方,影视作品中️孩童在私塾先生的教导下摇头晃脑地朗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地方如在岭南便是祠堂的大堂。门是建筑的门面,依照家族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在形制和装饰上有所差异。殷实的家族往往采用敞楹式的形制,而经济实力稍弱的则采用凹肚式的形制。(图1-2)祠堂前一般设有前广场,如家族中有贡生、举人或进士,则在前广场处放置一旗杆夹。旗杆夹上刻有该生的相关事迹。有了旗杆夹,此公在家族中就有了声望与地位。岭南地区各村家族多以此方式激励后人奋发向上。当然,如有贡献特别突出者,可另建祠堂进行供奉。 明嘉靖推恩令实施以后,岭南地区祠堂建筑大量兴建,除供奉一房始祖的宗祠外,还有供奉房中一支祖先的支祠(祖祠)以及家祠。 邬氏大宗祠是南村最大望族为祭祀其始祖邬大昕所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是南村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祠堂建筑之一。 祠堂基本构成是门-堂-寝,但因其经济实力强盛,在门与堂之间建有一牌坊,并在祠堂左右两端设有衬祠。衬祠与祠堂以青云巷相接。祠堂的头门采用的是敞楹式的形制,左右开间上有米高的孰台。孰台在以前是家族中发生红白喜事用于迎宾的地方,现如今更多用于节庆期间表演龙狮节目时放置鼓器,因此又称为鼓台。牌坊整体由石材构成,顶部有匾额刻有“河源楷模”四个大字,大概南村邬氏是广东河源地区迁徙过来而发展起来的。大堂的左右两侧为砖墙山墙面,前后敞开,后部设有木雕精美的巨大门扇遮挡寝堂,以使外人不至于从祠堂外部一眼看到神位的尊荣。大堂内部主要是四根巨大的木柱,支撑起整个梁架结构。木柱上贴有对联,作为装饰。寝堂左右后三面为砖墙,面向大堂敞开。中部放置椟,椟上按昭穆制度放置神位。椟的前方放置香炉,香炉两侧悬挂着一卷卷艾草制作的香。门-牌坊-堂-寝之间以天井庭院进行分隔。天井的形状是长方形,地面材质以条石为主,各处尺寸不一。(图3-4) 邬氏大宗祠的装饰艺术,在外部主要有镬耳山墙、抱鼓石、砖雕、灰塑以及彩画等;在内部主要是对联以及匾额。镬耳山墙是岭南地区独特的装饰艺术,山墙中部高出建筑,往两侧以圆弧状向下过渡,形状如同人的耳朵,故称为镬耳山墙。抱鼓石位于邬氏大宗祠头门的大门前,是石头雕刻而成的鼓器。砖雕主要位于山墙面与头门正立面墙面交接的地方,其内容往往是以人物故事或花草鸟兽为主。灰塑与彩画则位于建筑山墙面顶部与屋顶交接的地方,门堂寝三部分皆如此。此外,屋顶的装饰值得人回味。邬氏大宗祠的屋顶正脊主要是以形似船形的龙船脊。大概是以水为生的村民,以形似的装饰压火求去平安心理的外在表达。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赖瑛. 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宋代军事研究论文

确实不多,只有几篇我给你书名。1、《宋朝军事通信》发表于《国学》2、《由宋朝军事体制的弊端探寻宋朝外战弱势的根源》发表于《南方论刊》3、《透过更戍法看宋朝的军事法律制度缺失》发表于《法制与社会》4、《论张永德的军事才能及对宋朝建立的贡献》发表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宋朝军事“积弱”因素浅析》发表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略论宋朝军事法律思想》发表于《军事历史研究》7、《宋朝大名府军事地位研究》发表于《河北大学》

中国军事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联合搜救演习显示了中美军事合作的空间日益拓展、层次更加广泛、方式越发务实的新趋势。 合作空间日益拓展。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亚强大校认为,中美两国作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在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方面承担着许多共同的责任,有许多共同利益交会点。这次演习以海上搜救为主要内容,显示了中美之间的军事合作正在朝非传统安全领域拓展。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拉夫黑德上将在访问湛江期间也表示,这样的演习,将提升中美两国联合应对海啸、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和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的能力。他认为,人道主义救援已成为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越来越重要的一项任务。中美之间在人道主义救援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美方将积极寻求并不断扩大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合作。 交流层次更加广泛。“联合搜救演习,是双方军事合作成果的体现,它背后所蕴涵的是双方在各个层次、多个渠道开展的深入交流。”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光谦少将说,一场演习,需要双方从最高军事领导人到最底层士兵之间的交流。此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是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关于加强领域交流共识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年中美两国军事领导人达成的共识。 为了确保此次演习成功举行,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拉夫黑德上将率领“朱诺”号两栖船坞运输舰访问湛江,并与中国南海舰队司令员顾文根中将进行了会谈。双方的舰艇指挥员已经就第二阶段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三轮会谈和磋商,确定了演习的预案和细节安排。双方士兵除了相互参观舰艇外,还举行了足球、篮球和拔河等体育比赛。来访的“朱诺”号两栖船坞运输舰,还举行甲板招待会,邀请中国海军官兵共叙友谊。 合作方式更加务实。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的晴雨表,自中美两国建交以来,双方军事关系先后经历上个世纪80年代的“蜜月期”、90年代的“跌宕起伏期”和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调整期”。“在目前的情况下,中美两军之间还很难进行中俄之间那样大规模的传统安全领域的军事演习。”彭光谦表示,选择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海上联合搜救作为中美两军演习的课题,反映了两军合作更加务实的特征。“先在‘低端政治’领域的搜救演习方面取得突破,才能为下一步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打下基础,才有可能一步步上升到‘高端政治’领域的武器装备技术合作、传统安全领域军事演习等。”彭光谦说,中美军事合作方式更加务实,还表现在双方高层互访、人员往来、安全磋商等已经形成机制,用制度性的安排来保证两军关系排除外界干扰,稳步健康向前发展。此次演习在中美军事交流史上意义重大,至少有三大值得关注的看点 看点之一:救援能力体现中美两国海军参演部队协同程度。对于成熟的大国海军来说,执行以人道主义为目的的海上搜救,并不属于高难度的动作。但是,对于不同国家的海军联合执行搜救行动来说,最为关键的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双方如何协同。李亚强说,最终决定联合搜救演习效果的,并不是中美海军各自装备和实际作战能力,而是双方的协同程度。中美两国海军参演部队需要在通信、装备、指挥程序、战术行动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密切协同,才能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发现目标,并及时展开有效的救援和损害管制行动。 看点之二:实际使用兵力推动中美军事交流实现新突破。李亚强认为,近年来中美军事关系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双方在高层互访、人员交流、防务磋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虽然中美两国也都邀请过对方军事官员观摩过本国的军事演习,但双方军队实际使用兵力,共同执行演习任务在2006年9月首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之前还是空白。“实际使用兵力,提高双方军队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在军事交流中具有无法替代的独特地位。”我说,“从‘纸上谈兵’到实际使用兵力的这一突破,必将推动中美军事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 看点之三:高密度演习体现中美关系健康发展。从2000年开始,中国军队开始有选择地逐步参与双边与多边联合军事演习。仅就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而言,中国海军就先后与法国、英国、巴基斯坦、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海军举行过。“但是,像中美两国海军这样,在短短两个月之内,接连举行两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的高频率还是没有的。” 我认为,军事关系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高密度演习体现了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宋代青白瓷研究论文

一直以来,人们似乎有一个共识:宋代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代,“宋瓷”代表了中国瓷器艺术中最高的审美境界。这样一个认识,通过教科书或大众读物无限制地进行着一种简单的复制,让人觉得这几乎就是一个无需质疑的真理。但问题在于,这种判断的标准在哪里,我们有没有真正从学理上对其进行思考?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思,其意义也是相当明确的。一方面,有助于理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境界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扭转我们简单的思维习惯或认识偏见。 平淡:宋代社会审美理想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他认为文章由绚烂到达平淡,这才是成熟的标志,才是艺术上最高的境界。简单地说,平淡就是天真自然,不雕琢,不拘泥于法则。而实际上,苏轼的话反映出了宋代典型的士大夫审美趣味。在文风上,从韩愈的古文运动开始,之前绮丽的文风受到人们的抵制,转而崇尚平易的行文风格。在书法艺术中,宋人面对唐楷的气势与法度,转而追求晋人的高风绝尘,正如苏轼所推崇的“萧散简远”之淡泊境界。在绘画上,虽然雄浑的山水画与艳丽的院体画同样存在,但在苏轼和米芾的推动下,崇尚天真平淡的文人画开始兴起。而正是从宋代开始,“逸”格成为历代品评绘画乃至视觉艺术的最高标准,它代表了这种反对法度与雕琢、崇尚清新与自然的平淡之美。 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审美趣味很容易便影响到了整个社会,当时的大众也很自然地接受了这样的情趣。于是,“平淡”很快就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瓷器的生产也同样反映出这样的时代精神。宋代是瓷器生产相当繁荣的一个时代,有众多的瓷器生产地,仍然是“清淡秀雅”的艺术风格占据统治地位。即使是大量运用印花技术的耀州窑,其胎色也是相当淡雅的,呈现的是一种单色美。当然,将这样的风尚发挥到极致的当属北方的汝窑和南方的龙泉窑。汝窑生产的瓷器大都造型简练,呈淡雅的天青色,又因其烧制过程中温度较低,瓷胎未真正烧结,故釉色大多失透,显得宁静而自然。崇尚老庄的宋徽宗当时对汝窑的瓷器爱不释手,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的瓷器生产树立了一个标准。靖康之变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南迁,南方的龙泉窑以其青玉般的釉色、简练沉静的造型、朴素典雅的气质,将“平淡”的审美理想发展到了极致。 艺术:“境界”判断与权力话语 舒斯特曼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阴谋,它教育人们“自由”地去接受某种趣味。他的观点也许有些偏激,但已经很清楚地为人们揭示了审美格调判断中的人为因素。也许用福柯的思想来解释这种现象会更加贴切。在这位法国思想家看来,“真理意志” 与“权力意志”在根底上是二位一体的,真理的产生与认定渗透着权力因素,权力的运作有赖于真理话语的确立。①在任何社会的话语流通中都存在着有关何为理智、何为合理与真实的潜在话语标准,它在具体思想和知识问题的真假判断发生之前即已划定了关于真的可能边界,也就是说,发生在知识内部的真假只是真理在现实中成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②因此,“知识(真理)与其说是有真伪之分,不如说只有合法与否之分。”③如果我们用这种认识来看待长期以来人们对“宋瓷”的推崇,其背后的权力关系就相当明显了。 从魏晋开始,中国汉族文人实际上主要继承了老庄道家的审美理想。这是一种清静无为、天真自然的审美理想。正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反对过于繁复的声和色,主张淡与素。而庄子则要求人从任何外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自身的自由,这也是一种自然的审美境界,正所谓“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正如前文所言,道家的这种审美精神对中国汉族知识分子的影响在魏晋之后的历史中占据主导地位。当然,由于宋代社会浓厚的尚文风气,文人的情趣能够迅速地推广到整个社会中去,因此,相对于其他时期,宋瓷最能够体现出汉族文人的审美理想。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把“宋瓷”理所当然地断定为中国历史上最高审美品格的代表,认定它体现了最高的审美境界。原因很简单,因为“宋瓷”代表了他们所钟爱的审美情趣。这样一种判断由于出自于知识分子之口,出自于学术机构的判断,于是很自然的就披上了“真理”的外衣。却从来没有人去反思为什么“平淡”就一定高于“雕琢”,为什么文人情趣就一定高于市井情趣。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屈从于权力的判断。这里的权力并非我们日常理解中的政治权力或统治权力,而是一种话语权。它在无形之中束缚了我们的思考,在无形之中也将所有的其他观点与思想断定为“谬论”与“非真理”。 共识:永远无法企及的地平线 相对于宋代的瓷器,唐代及元明清的瓷器增添了不少民族趣味或市民审美因素。尤其是明清的瓷器,受到市民文化的影响,其瓷器的艺术风格倾向于繁琐的装饰趣味。从明中叶的“青花”到“斗彩”“五彩”和清代的“珐琅彩”“粉彩”等等,无不体现了这样的趣味。此时,它们正好和西方的洛可可艺术相映成趣。而且事实也证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相当明显的,因此在西方,洛可可风格也被称为“瓷器”风格。其实,在西方国家,洛可可风格也长期受到所谓学者阶层的轻视,认为它是一种相当轻浮与柔媚的艺术风格。与之受到贬低的艺术风格还包括原始艺术、中世纪艺术、巴洛克艺术等等。传统的西方学者们一直都将古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艺术当成了最高的审美理想,认为这是一种高雅而崇高的艺术风格,与之相比的其他艺术风格都显得逊色。 不过,在多元论思想的影响下,如今西方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判断的偏见与无知。中世纪艺术的深沉与神圣,巴洛克艺术的恢宏与动感……这些都是西方古典艺术所缺少的精神内涵,它们同样值得称道。事实上,每一种艺术风格或审美情趣都有它自己的拥护者与爱好者,若根据其拥护者的地位与阶层来判断审美情趣的高低,这无疑是一种相当霸道的标准。我们可以批评某艺术品的题材或主题不合情理或触犯了公共道德的要求,却不可评判哪一种审美情趣低下。因为审美本身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我们不能用高低来对其进行界定。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借用沃尔夫林的观点来进行论证,他在阐述巴洛克艺术的时候说:“巴洛克艺术(或称之为近代艺术)的兴衰都不是由于古典艺术,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近代西方文化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条兴起、高潮、衰落的曲线……”④沃尔夫林反对将古典艺术作为西方艺术的定点,认为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风格,表现的是各自的“时代精神”,而不能简单地说后代是前代的衰落。⑤ 从认识论讲,“整体性”思维本质上是事先预设一种本质或终极的本源,然后将其表象和再现。从现实来讲,它通过“权力”来产生一种真理,从而排斥、压制甚至摧残异端,最终完成了对“权力”的维护。在这里,笔者赞同利奥塔的观点,他反对哈贝马斯关于对话可以获得“共识”的观点,认为“共识是一条永远无法企及的地平线”,因此现在必须强调“歧见”。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唐代的异国风情,宋代的平淡,或是明清的繁琐……它们仅仅是体现出自己时代或受众的审美趣味而已,并不能说明孰高孰低,谁是顶峰谁是低谷。

瓷器就是好,就是好,真好!

浅析宋瓷茶盏淡雅之美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盏成为宋代典型的饮茶器。唐盏多以紫金、白玉、水晶、玻璃等制作,“至宋,则瓷盏为斗茶之胜具矣”(朱琰《陶说》)。其造型新颖,精致高雅,造型、釉色、装饰均体现了一种温润而含蓄、简洁而质朴的美。1. 清丽挺拔的造型宋瓷茶盏造型清丽挺拨,体现了宋代自然淡雅的艺术观和尚意崇韵的审美意味,于有限的造型中体现了无限的韵外之致。自然生动之美。宋瓷茶盏从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等的形态中选取最生动、优美的部分形体,与固有的抽象几何形体相融合。它不是对自然形态的简单模仿,而具有更深的寓意。中华民族擅长于象形表意的思维方式,主张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模拟、类比和象征,以体现形而上的“道”。花卉形象在宋瓷茶盏中十分常见,宋人用弧线将圆形或椭圆形的盏口分成若干等份,有四瓣、五瓣、六瓣甚至十瓣以上的花瓣口,从花瓣口延伸到碗底的弧线,使盏腹曲折起伏,形如花朵,极富圆润和韵律之美。典雅质朴之美。宋瓷器造型以简约见长,多有“天然去雕饰”的道家美学风范,且具高雅韵味。宋瓷茶盏以大口、深腹、小足为基本特征,在造型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器物的简洁,曲与直的线条,组合成优美的造型,呈现出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韵味。宋瓷茶盏,造型简约实用,线条流畅,独具一种难能可贵的简逸。如江西省博物馆藏的景德镇窑青白釉托盏,设计新颖,简洁大方,在单纯、质朴中体现素雅、平淡的理性精神。宋瓷茶盏的造型体现了宋人崇尚平淡自然、简洁明朗的精神气韵,从而达到典雅含蓄的美学意境。2. 淡雅自然的釉色美宋代的茶盏有黑、青、青白、白色等,色调含蓄莹润,其装饰效果主要体现在透明的釉层本身丰富细腻的变化效果,以及窑变所产生的肌理色彩变化。“尚玉”的意蕴。人们将玉与人之德相联系,玉被视为至清、至洁、至善理想美的象征。宋瓷茶盏受尚玉美学观的支配,追求温润如玉的色质感。景德镇窑青白瓷色质如玉,有“饶玉”之美称。宋人在釉质的变化中实现了崇尚“玉德”的理想追求。青瓷有着悠久的历史。青色是植物的色彩,也象征着天空、春天、水等,通常给人单纯、明朗、纯洁、雅静、幽玄的感觉,传统文化赋予青色以独特的意蕴。这种“崇青”心理,是与“尚玉”密切相关的。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看来,青白瓷、青瓷和白瓷是点茶最合适的茶器。释惠洪有诗云:“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赞的是白瓷茶器。这些史料都证明了青、白等淡色茶盏在文人士大夫中广泛使用。“色贵青黑”。宋代盛行以建盏为代表的黑釉盏,“已发现的宋瓷窑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见到黑瓷,南北都产”。黑釉茶盏的兴起,与当时上层社会的斗茶风尚有直接关系。蔡襄在《茶录》里说,“茶色白,宜黑盏”,是说釉面亮黑如漆,便于斗茶时观茶色、验水痕。此外,中国古代崇尚黑色。从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到道家以玄黑主张色彩的平静,再到以墨代五色以及对水墨的崇尚都足以说明这一点。自然肌理之美。以窑变、开片等釉色自然变幻为美,是宋瓷茶盏的风格特点之一,是尚逸、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结果。《稗史汇编》载:“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是之谓窑变。数十窑中,千万品而一遇焉。”可见窑变的出现实属偶然,其自然变幻莫测的效果是刻意追求的人工修饰所无法比拟的,它所展示的是由意境所传达的一种含蓄而典雅的极致韵味。如宋钧窑月白釉紫斑莲花式碗,碗为十瓣花口,月白色的釉面上缀着不规则的紫色斑块,似空中浮云,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宋代还以开片为美,这些都是通过釉的工艺流程自然呈现的,切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和本真美的追求。开片是由于胎、釉收缩率不一而在冷却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大小不等的裂纹,陶工却利用这一缺陷,使其成为一种自然天成、趣味无穷的装饰。窑变、开片犹如天成,千变万化,这些釉面装饰深化了自然天成和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充分表现出景有限而意无尽的韵味。3. 清新朴素的装饰美宋代制瓷艺人在充分考虑茶盏自身的适用性条件下,依据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风尚,适时地创造和发展了许多精湛的装饰技法和纹样。装饰手法多样。宋代茶盏多采用刻、划花和印花的装饰手法,线条流畅而富于深浅变化。如玉的釉色与刻、划、印花的结合,体现了淡雅的审美意境。印花是以有花纹的陶瓷质料的印具,趁陶胎尚未全干时印出花纹,或用有纹样的模子制坯印出花纹,再施釉入窑焙烧,具有浅浮雕的效果。如汝窑粉青釉印花盏托,盘心凸起,印莲花瓣纹。这种含蓄的装饰与淡雅的色泽相得益彰,进一步增添隐约朦胧的韵味,尽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之美。彩绘,也是宋瓷茶盏的装饰手法之一,有釉上描金、釉上红绿彩、釉下彩绘等技法。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说:“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再入窑烧,永不得脱。”说的正是釉上描金彩绘。釉上红绿彩是在白釉上用红、绿等色彩勾画纹饰,红绿相间,鲜艳生动。这种在釉上进行彩绘的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釉下彩绘,在坯体上先罩上一层底釉,然后在上面用各种颜色釉进行装饰,再加上一层透明釉。其画面黑白分明,主题突出,具有朴实自然的艺术效果。装饰纹样图案丰富。纹饰是装饰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而且是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取向等的综合反映。宋茶盏的纹饰题材极为丰富,以花卉为主。花卉有牡丹、莲花、荷叶、菊花、梅花等,动物有龙、凤、孔雀、鹤、鸳鸯、喜鹊、鸡、蝶、鱼、海马、螺等,还有民俗风味极浓的婴戏图、剪纸贴花等。宋代对莲花纹饰的运用大大超过前代。莲花是佛教艺术中常见的图案,象征佛光普照,如意吉祥。随着佛教的世俗化,莲花成为纯洁、正直、高贵品德的象征,周敦颐的《爱莲说》使人们对莲花的喜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大名瓷几乎都有莲花造型。上虞市文物管理所藏的青瓷莲花形盏托,形似盛开的莲花,足底有一孔,中间一盘为莲花瓣口,莲花上为直口,内饰莲蓬纹,其下刻覆莲瓣一周,釉色莹润,造型构思精妙,为越窑艺术之瑰宝。宋瓷花卉图案中,国色天香的牡丹后来居上,作为主题纹饰开始超过莲花。宋瓷茶盏造型简洁、优美,轻盈,装饰典雅含蓄,反映了两宋时期崇尚平淡质朴、清秀自然的社会审美情趣,在器物造型、装饰、纹饰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后代学习的范本。宋瓷茶盏是宋代制瓷工艺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茶盏已不单纯是盛贮之器,它体现生活品位和质量,融合了时人的审美、价值观等文化内涵,为研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

宋代瓷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时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陶瓷史家通常将宋代陶瓷窑大致概括为6个瓷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这些窑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帝国时代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宋朝瓷器从胎釉上看,宋北方窑系的瓷胎以灰或浅灰色为主,釉色却各有千秋。例如钧窑釉,喻为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无穷如行云流水;汝窑釉含蓄莹润、积堆如凝脂;磁州窑烧出的则是油滴、鹧鸪斑、玳瑁等神奇的结晶釉。南方窑系的胎质则以白或浅灰白居多,景德镇窑的青白瓷色质如玉、碧如湖水;龙泉窑青瓷翠绿莹亮如梅子青青;哥窑的青瓷其釉面开出断纹,如丝成网,美哉天成,是一种独特的缺陷美;还有定窑瓷,其图案工整,严谨清晰的印花让人叹为观止;耀州窑瓷,其犀利潇洒的刻花给人们以流动的韵律美。追求釉色之美、追求釉质之美,宋人在制瓷工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从造型的角度分析,宋瓷的器形较之前代更为丰富多彩。宋朝瓷器,几乎包括了人民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碗、盘、壶、罐、盒、炉、枕、砚与水注等,其中最为多见的是玉壶春瓶。总的说来,民间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朴实、经济耐用;而宫廷用瓷则端庄典雅、雍容华贵。最能反映皇家气派的是哥、官、钧、汝与定窑口烧制的贡瓷,最能体现百姓喜乐的是磁州、耀州窑口烧制的民间瓷品。 从纹饰上讲,宋瓷的纹饰题材表现手法都极为丰富独特。一般情况下,龙、凤、鹿、鹤、游鱼、花鸟、婴戏、山水景色等常作为主体纹饰而突现在各类器形的显著部位,而回纹、卷枝卷叶纹、云头纹、钱纹、莲瓣纹等多用作边饰间饰,用以辅助主题纹饰。工匠们用刻、划、剔、画和雕塑等不同技法,在器物上把纹样的神情意态与胎体的方圆长短巧妙结合起来,形成审美与实用的统一整体,另人爱不释手。如婴戏纹,或于碗心、或于瓶腹,将肌肤稚嫩,情态活泼的童子置于花丛之中,或一或二,或三五成群,攀树折花,追逐嬉戏,真切动人,生活气息甚为浓厚。宋朝瓷器,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同时又千姿百态、各竞风流的气象为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让世人景仰的丰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 2、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还应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3、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4、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研究宋代科技的论文

宋代时期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结合自己的感受,以及在课上学习的知识,2000到3000字应该是没问题的。如果觉得实在是无法下手,可以戳我!

原因如下:1、经济发达经济发达的宋朝已经基本成为共识宋富这已早成历史的定论(占当时全世界GDP的80%。在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王朝都采取“抑商”的政策而惟独宋朝例外宋初太祖赵框胤就言“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以博民富后宋太宗也号为“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神宗在位时“尤先理财”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这样的重视经济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宋朝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2、文化辉煌因文化的百花齐放两宋大家又分之为南北:南宋有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北宋有二程程颐程颢(理学家),南宋东南有三贤朱熹张拭吕祖谦。也正是因为宋文化的蓬勃发展使宋朝完成了“儒学复兴”产生了新儒学(即理学)使得传统的“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也促进了儒释道三家相互交汇的深入发展。3、农业飞跃宋朝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相当惊人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时平均每亩产量约石(唐比汉代高50%),而宋代平均每亩产量约2石比唐代高约30%。经济作物无论种茶种棉种植甘蔗栽桑养蚕均产量高于唐生产分工也很仔细,其主要表现在经济作物上,比如宋代的茶叶生产在秦岭两淮以南的地区出现了以专门种植和加工茶叶为生的园户而且产量颇丰而农产品种类也有明显增多的迹象。宋朝对传统农作物也是大为推广尤其是小麦在南方的推广尤为显著,而水稻在北宋时的淮河黄河流域也进行了推广同时棉花种植,也普遍推广了南宋后期棉花种植从两广和福建扩展到了长江流域(甚至北宋时期还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之说)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北方。4、政治开明牛顿说是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样一个朝代也是如此宋朝鉴于唐末五代武人跋扈其政治渐渐趋向于温和而在政治制度上“以唐为鉴”“守内虚外”“强干弱枝”这不仅有其特色而且较之唐代有所发展鉴于唐末五代武人跋扈其政治渐渐趋向于温和这就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先“以文治天下”的国家“文治”于国民(这要和“制军”区分开来)。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即使是到了现代依然是主流有了“以文治国”的思想作为主流政治环境自然也就开明了。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那种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达到了“学而优则仕”的境界,有利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也备受西方人推崇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积极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者’,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唐朝时得到发展,宋代得以完善。科举制的推行,打击了腐朽的士族的势力,符合庶族地主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也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政治清明廉洁。同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唐朝学制完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推动了宋代科技革新,使得宋代科技领先于世界。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高度繁盛发达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航路开辟以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潜心研究中国的典章制度,不断向欧洲传递东方的信息。16世纪中期来华传教士克鲁兹在他的游记中把中国科举制介绍到欧洲。欧洲人了解到中国科举制度以后,都异口同声的称赞。16世纪的门多萨认为,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一个,他把原因归于中国竞争性的科举制度,说中国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牛津大学教授纽曼说:中国行政制度是迄今为止存在于东方的无与伦比的优秀制度。他们认为科举制是一种出类拔萃的制度,值得效法。法国首先师承中国,在1791年进行了文职人员的考试,德国在1800年。1833年,英国确认了通过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但直到1847年,英国某一驻外机构为聘任办事员,才进行了最早的竞争性的考试。1855年,英国成立第一个文官委员会、主持普通文职人员竞争性考试。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使文官的竞争性考试正常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最终确立。英国文官考试面向公众,定期举行,强调入选者必须备有良好的品行和确定试用期,与中国科举制度的形式非常相似。《大英百科全书》对英国文官制与中国科举制的渊源关系也有公允的结论:“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出现在中国,它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并对已经进入仕途的官员进行定期考核。”英国文官制吸收中国科举制的精华,又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 可见,中国科举制对中国乃至于世界都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的科举制是一种出类拔萃的制度啊!

科技 1.四大发明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加以改进。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起始远在宋代以前,但其完成和发展却在宋代。它代表着宋代自然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最高结晶,对我国的文化事业,乃至世界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2.数学 春秋时期发明了九九乘法表。《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西汉出现了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比欧洲早1100多年,他的数学专著《缀术》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 3.天文历法和地学 夏朝开始有了历法。商朝时,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春秋时留下了公元前613年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而且能够测定一年中的季节。秦汉时有《周髀算经》,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主持了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量。北宋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他还主持了空前规模的天文测量工作。 4.医药学 战国时期有了医学分科;著名医生扁鹊提出四诊法;《皇帝内经》提出病理学说,为古代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唐朝有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孙思邈著有《千金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草本药物之大成,是一部既有总结性,又富有创造性的伟大科学著作。 5.农学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6.建筑学 战国时期鲁国的公输般会建造房屋、桥梁、改进生产工具,有许多发明创造,被后世木匠尊奉为祖师爷。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唐朝长安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建筑宏伟。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气势雄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明朝北京城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7.其它 北宋沈括反映技术革新成就的巨著《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明末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此外,杜诗、马钧、黄道婆等能工巧匠作了许多发明创造。思想 (1)政治思想:古代思想史的主体是政治思想,而在治国方针上,主要思想又有三种: 影响最大的儒家思想:孔于是儒家的创始人,“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缓和阶级矛盾的办法维护奴隶制度,但在春秋战国大动荡的时代,孔子思想因不合适宜未被统治者采纳。战国时期孟子对孔子的学说进行批判继承,把它发展为“仁政”学说,其核心内容是“民为贵”,这是古代政治思想中民主性的精华。秦统一后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受重创。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为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而提出的“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受到冲击,出现了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如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顾炎武主张学以致用等。到近代,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儒家思想受到进一步冲击。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使其正统地位发生动摇;倡导“法治”的法家思想。所谓”法治”,即主张用法令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从而管理好国家。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实行“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这种理沦被秦王赢政所采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由于严刑苛法,横征暴敛,秦朝短命而亡。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消失了,但重视法的作用、强调君主专制的思想却被历代继承下来。 “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春秋末年,面对社会大变革,老子完成了古代思想从鬼神观念到“道”的飞跃。他主张“无为而治”,劝告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应该顺应时势和民心,这样才能天下大治。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之时,“无为而治”的思想便受到重视。如西汉初、唐初、明初等,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无为而治”的精神。这正是两千多年来老子的思想始终具有强大魅力的原因。 (2)宗教 道教:出现在东汉中后期。但由于其教理杂乱,远不及佛教吸引人,更比不上儒学深入人心,因此始终难成气候。 佛教:西汉时传人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时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魏晋南北朝时,由于长期战乱和社会动荡,以及统治者的提倡,佛教在我国日益盛行。隋唐时期,统治者大力提倡宗教,尊重外来宗教,以强化思想统治,但由于儒学与佛教之分、佛教与皇权之争、佛教与道教之争以及佛教与地主经济利益的冲突,佛教最终并未真正成为我国的国教。 (3)哲学思想 随着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华哲学也不断发展。荀子、王充、范缜、刘禹锡、柳宗元、王夫之等思想家在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思想,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教育 古代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主要是出于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 春秋时期,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开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影响深远。 西汉武帝时,在中央设太学,并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唐代科举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私人办学增多,专业教育开始确立。 宋代教育事业兴盛,王安石曾进行教育改革,书院兴起。 明代各级学校的教育体制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 清代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史学 为维护统治者地位的长治久安,历代都重视史学,以借鉴历史教训。 早在奴隶社会就专设史官。唐初又开创了由宰相主持设史馆修正史的先例。 孔子编定的《春秋》是我国现存完备而系统的最早史学著作。 西汉时期为民族文化建设做出最大贡献的司马迁撰修《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的先例,代表着那一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水准,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唐代重视史学,“以古为镜”。现存二十四史中就有八部是唐代所修。刘知己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评专著。杜佑的《通典》是我国最早的典章制度通史。 我国现存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古代集体编书的典范。文学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最具鲜明的时代特色。 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其中一些诗表达了奴隶反抗压迫的强烈要求。战国时期楚辞的出现,是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屈原的《离骚》抒发了作者希望楚国改革图强的爱国情怀。 赋是西汉兴起的由楚辞演变而来的一种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豪奢生活,缺少充实的生活内容。《史记》代表了西汉散文的最高成就。 汉代设乐府,派人到民间采风,收集民歌经加工成为乐府诗,有的揭露了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统治腐朽,陶渊明厌恶官场腐败,创作了田园诗《桃花源诗》及诗序《桃花源记》成为千古绝唱。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歌《敕勒歌》和《木兰辞》反映了民族融合的时代性。 唐诗丰富多彩,是一部形象化的唐史,构成文学史上的颠峰。盛唐李白的诗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杜甫的诗是安史之乱前后大动荡时代的一面镜子。由于揭露唐朝后期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白居易被誉为“人民的诗人”。 宋代经济的发展、都市的繁荣,促进了词的兴旺蓬勃。宋词是继唐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座丰碑,金灭北宋前后,李清照的词风格截然不同。宋金对峙时,陆游的词强烈要求祖国统一。辛弃疾的词表现了对北方故土的怀念和抗金的爱国热情。辛弃疾、陆游的创作成就,标志宋词达到了高峰。 元代关汉卿的戏剧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明清文学最具成就的是古典小说,明显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抨击封建礼教、揭露封建制度的时代特征。艺术 书法、绘画、石窟和戏剧艺术主要受政治、经济或宗教影响。 书法自东汉末年开始成为一门艺术,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出现古代书圣王羲之。隋唐时日臻成热,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作品号称“颜筋柳骨”,各具风格。宋元时期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艺术。明代“吴派”更是把诗、书、画合。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色彩绚丽、线条流畅,描绘细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流行。唐时期阎立本、吴道子主要以人物画为主。在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推动下,宋元时期的绘画技术走向成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杰作。元朝赵孟颊的画被称为“神品”。明代苏州出现“吴派”。清代“扬州八怪”的绘画突破陈规,别开生面。 出于维护封建统治和宣扬佛教的目的,封建统治者自魏晋至隋唐开凿了大量石窟,其中最著名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分别表现了雕刻、塑像和壁画的精湛艺术。 宋朝、金朝已有滑稽戏、讲唱戏各种戏剧演出,到元代发展为元曲。明朝最负盛名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则以洪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最为著名。

  • 索引序列
  • 宋代民间神祠研究论文
  • 中国民间祠堂文化研究论文
  • 宋代军事研究论文
  • 宋代青白瓷研究论文
  • 研究宋代科技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