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9

zhangyekiki
首页 > 期刊论文 > 毕业论文李可染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土豆泥nice

已采纳

李可染(1907~1989),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1907年 3月26日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9年12月 5日卒于北京。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回乡作小学教师,并任教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1929年,考入西湖艺术院研究班,学习油画并得到林风眠的指导与赏识。1932年作《锺馗》并入选第 2届全国美术展览

1937年,入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等地画抗日宣传画。1942年在四川重庆参加当代画家联展。1943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讲师。次年在重庆举办水墨写意画展。1945年与林风眠、丁衍庸、关良、倪贻德举行5人联展。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山水和写意人物为主。1946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李可染简介,翌年春拜齐白石为师,相随10年。同年又深得黄宾虹积墨法之妙。1949年后,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53年在北京举行了李可染、张仃、罗铭写生联展。1957年,访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画了大批写生作品,在笔墨、造意与境界的处理上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将西洋近代绘画注重感性真实和对象个性的特色融入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之中,破除了传统山水画辗转相承的老程式,给作品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感受和现代特色,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突破,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1959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捷克斯洛伐克举办了画展并出版了画集,当年被选为第 5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1983年摄成美术教育片《李可染的山水艺术》,欣赏片《为祖国山河立传》、《李可染画牛》。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回顾性的李可染中国画展,展出了他各时期的作品 200余幅。这一时期是李可染创作的又一 *** 阶段,笔墨更加纯熟,挥写更加自如,意趣更加醇厚,形式更趋于风格化。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还留有朱耷、董其昌的影子,清疏简淡,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借助于写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他从范宽、李唐、龚贤、黄宾虹等古今大师那里汲取了创造朴茂深雄风格的营养,又迥然不同于他们。他多取材于江南与巴蜀名山大川,因而融铸了他风格中的幽与秀。他的纯朴、醇厚的北方素质又使他的风格溶入了朴茂深沉。他又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性。这是对于明清以来山水画愈益形式化、程式化倾向的一种补正和突破,且与五?四运动以来注重写实的文艺思潮相一致。

李可染对写意人物画曾下过很多功夫,下笔疾速,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齐白石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李可染还是画牛高手。他喜欢牛的强劲、勤劳和埋头苦干,画室取名师牛堂。多年来画了大量牧牛图。

李可染善书法,喜搜求书帖,尤爱北碑。他的书法李可染简介,得益于黄道周,亦得益于他的绘画修养。重结体的建筑性与神韵,态静而多姿致,刚劲、苍秀又温绚朴厚。他为许多著作题签,布局构图必经营再三,落笔即极具妙趣。

李可染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培养了许多山水画家。他认为学习传统绘画,第一步须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第二步要以最大的力量打出来。这是他几十年艺术实践的总结,也体现着他对传统和创造的普遍看法。出版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李可染的水墨画一扫逸笔优雅的文人积习,尤其是那以悲沉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调,深深地捉住人们的感觉,而在这悲怆旋律的制约下,画中即使偶有淡淡的幽雅,也会被这“黑色世界”造成凄迷的基调。

1954年后他以造化为师,屡下江南,探索“光”与墨的变幻,形成独特的风格,可以以“黑”、“满”、“崛”、“涩”来概括其艺术内涵,无疑地,李可染为水墨画世界开创出新的格局。

他的画面结构,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一种范宽式的饱满构图,山势迎面而来,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用沉涩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划出来,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在一张纸上,表现出最大最丰富的内容。

评论家一致认为李可染山水画的价值主要是他创造性地探索出新图式,并表现出浑厚博大的精神力量。

一叶知秋

牧童短笛图

人在梅花中

万山红遍

万山红遍(二)

清漓帆影图

烟江夕照

清漓胜境图

草原放牧

棕下老人

苦吟图轴

布袋和尚图

榕荫渡牛图轴

犟牛图轴

雨中漓江图轴

山水图轴

232 评论

好奇怪的样子哦

二、论墨朗日高悬,天地万物色彩生而形象出。光束推移,投影折射,明暗顺逆,形象鳞错,朝暮有差,仪态频生。风雷涛声,威势时作,山川草木,生机纷呈,画者驾驭形象,捕捉关系,状物抒情,虽曰以用笔为主,而墨色不备,则笔线无以谈起。宋以前,凡画多以色彩敷衍而成。至元季,审美眼光由复色进入单色,由繁丽进入肃穆,由世俗进入高雅,由院体进入文人画。文人雅士,借喻事态,思虑人生,咏物寄言,抒发感怀,时势所致,墨色脱颖而出,运墨之法亦与时俱进,至清乃集大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虚实相生,似有若无,灵动变化,不可捉摸,幽明融替,清寒透亮,用墨之法,尽在其中。墨色凭籍水分渗化,可以细如肌理,宣纸性能荣枯不一,若遇水分,亦渗化无常,碳素借水顺势而行,其沉淀厚薄以规模大小与距离远近计,于是浓淡相生,层次推移,明暗成象,光效应凭空得来。一笔之中,大有天地,笔尖、笔肚、笔根含水虽匀,而笔头蘸墨,稍事蠕动,由尖至根,墨色过渡,则层次推移,有无限可分之色阶。干湿浓淡,是为墨之四极,四极之中,相互铺排靠拢,由淡到浓,由干到湿,亦有无穷可分之亮度。由淡薄而浓郁,由简郎而厚密,由框架而层面而肌理,积墨也。由主题到全面,由强烈到一般,由浓郁到清淡,由刚健到柔和,由焦浓泼洒到皴擦点染,最后收拾全局,泼墨也先淡后浓,先干后湿,先色后墨,抑或反向而为之,其间必须删削适时,重叠有度,相互破坏而干扰之,于是疑脱鲜活,趣味横生,出风出韵,多有可观,是谓破墨也。墨可泼可破,色亦然也。两极互应之道先而存焉,相互巧合之妙,却在潜研若炼之后,方能得其要领。大手笔泼墨泼彩,往往穷神归化,自非一日之寒暑也。西画以光学原理析离色谱,以三原色为色彩之基础,以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为色彩存在之基础状态。若论以黑白,则予以否认。中国画以感受经验为本,以墨白赤黄青为本色,另有朱砂、石绿、胭脂、花青、赭石之类,本属复合色范围,然其复合殊不易,又因天假其便,就地可取,所以亦作为固有色而单列。中西相较,西画固科学矣,然色域狭窄,尽管细腻绝伦,而风采则略偏一隅。中国画以黑白为色彩两极,于是沉重与响亮皆造绝顶,对比强烈,极具张力,三原色皆灰调,柔和有余,力度不足,婉约低回,缺乏石破天惊之气概,而以黑白入画,则可势峻而响烈矣,两极高亢,色域大开,余者中而辅之,百层千绪,其色度可以无限分割,于是变化百端,趣味隽厚,而风采于此亦彰矣。中国画于三原色之外,偏重于用墨及留白,可谓以音谱入色谱,虽未必科学,却更有艺术性。科学、艺术,本非一词,是非标准不一,偏执枉言,可以休矣。科学以实用,艺术以审美,目的不同,取法各异,标准不一,且莫妄加断言。致使后学界限不清,取法失途,李瑞枉耽时日。运墨之法,当首推气象品格,气有清浊,可识可受,象有形质,可嫩可苍,墨之铺陈是其表,展示精神是其里,贤良之质、乖猾之质、敏颖之质、愚钝之质、豪壮之质、纤秀之质,皆可显露于墨之气象间,可谓毫发不爽矣。黄胄运墨,以泼辣取胜,石鲁用墨,以雄豪见长,李可染运墨,以浑厚为本,石涛运墨以沉郁酣畅称于世,凡此种种,均可体而谅之,有胜枚举矣。水墨淋漓,华彩湮润,明净清澈。黑中透亮。笔迹可辨,淡而有骨。润含春雨,燥烈秋风,烟云供养,天假神思,是为运墨之上品。干湿随意,浓淡应手,体物穷变,表现得趣,泼破烘染,收放有法,清新鲜活,通篇可观,是为运墨之中品。笔行墨随,浓淡生动,状物得体,不失规矩,渲染适中,谨分向背,拘泥程式,才思平淡,如有意境,不无可观,此为运墨之下品。浓无重点,淡不含物,诸侯对峙,全局失衡,一线到底,浓淡不分,一物崛起,焦如黑炭,周边割烈,于他无关,混浊满纸,不入品也。运墨贵分层次,墨色轻细,可随水分漂走游移,宣纸疏密,乃植物纤维组压而成,宜于水分渗化,水载墨色,由着墨点以次扩散,近浓远淡,自然成象。善运墨者,察以识微,顺势铺陈安排,仔细珍惜,视墨如金,视水如血,些微变化,皆保留完好,一画托起上墙,则满纸自然精妙,似非人力之所为者。运墨当求变化,变化始有层次可言,变而化之则气行而韵生焉。墨之变化,一曰顺笔应变。物有阴阳向背,趣有巧拙清浊,力有轻重疾笔,法有收放工写,如此应物象形,其笔过处,力度情趣,风采己生,如再以墨色之干湿浓淡随而辅之,则百物灵透,有如天光云影,虚实照应,不动亦活矣。墨之变化,二曰施水应纸,墨纸遇水,其性能了然于胸。熟驭泼墨破墨之能事,不同浓度之色墨干湿浓淡推移之中,相互渗化,巧为弥合,趣味平添,凡景象常入化境。(摘自《徐义生画集》)

330 评论

duduzhu1986

大画家李可染提起我家乡的名人,那就要数大画家李可染先生了。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平民家里,他13岁开始学习传统山水画、西方绘画、中国画。后来,他又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专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说起李可染学画还有一段小故事呢。13岁那年,小学放暑假,李可染在快哉亭玩耍,后室有几位老者在作画。他非常感兴趣,伏在窗外观看。从此一连几日,天不亮就在窗外候着,恋恋不舍。一位老者见他对画如此着迷,招呼他进去看画,从此可染便成了老画师们的"研墨童子"。大清早,他就提着小桶到井边取水,磨好墨,等着看老者作画。回到家里,他竟能把所看见的整幅山水画大意回想着临摹下来,这使画师们大为惊讶,催促他拜山水画家钱食芝为师。从此,李可染便开始学习绘画。 徐州建国路上有一座李可染故居,陈列了李可染先生的许多作品。他的山水画深厚凝重,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他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受到海内外各方面的高度评价。李可染先生不仅是徐州的名人,更是中国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他是我们徐州的骄傲。

313 评论

梦想成真罗

作者:徐义生一、论笔中国画绘画语言的主体是笔墨,千余年的实践和目前绝大多数画家所遵循的模式不允许我们对它妄加臆断。所谓笔,实际上是指线这种表现形式在其运用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表现程式而言的。在中国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家各派不约而同地赋予线以性格特点。对线提出了很高的审美标准,并且反复强调线在表现程式中的地位和能动性。对于墨的解释就更加直观。墨,不仅是一种色彩符号,它的含意也包括这种单色在塑造形象的同时所展示出来的丰富而优雅的表现力,如轻重薄厚及干湿浓淡的相互照应,明暗度的对比推移以及配合工具材料时所出现的韵味。中国画塑造形象、撑持语言体系的主体是线。面对大千世界,它把西画所遵循的光色块面等造型因素弃之不顾,只选用了明快、犀利、多变的线来扑捉、记录、描绘对象的骨架、纹理、形象和风采。同时也有意无意地记录了画家当时当地的心理刺激和感受。一幅成功的作品,它的线,总是紧扣结构的要害部位,删繁守精,使描绘对象在缩小无数倍之后仍然活灵活现,入木三分。线的另一种表现力是讲究力度。力,就是要富有弹性,度,是对力的规范和调控。力度赋予线以性格和风采,成就了线的千变万化。强化了画面的综合效果,使所塑的形象和精警洗炼,或入格传神,或气概十足。即使蒙尘百年,画面上灰暗陈旧,而观之仍然栩栩如生,令人神清气爽,这就是线的力度所造成的视觉效果。中国画的线具有独立于描绘对象之外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标准,尤其是写意,这种标准与价值就更显而易见。如线的曲折与率直,艰涩与舒展,凝重与活泼,迟钝与飘逸,苍辣与稚嫩,严谨与奔放,简约与繁密,质朴与修饰,犀利与浑厚,刚健与柔顺,雄壮与清秀等等。从视觉效应的情绪因素和审美观念的文化内涵看,这些堆彻起来的词汇下面,掩盖着三种情况:1.这些词汇大都在表述一种与审美有关的视觉效果和心理状态,这种效果与状态又是人生百味的一种浓缩与抽象。它在具备文化含蕴的同时还具备着社会化很强的人性品格。2.线本身的风格个性首先是相比较而互为依存的一种对立统一体。这是掩盖在风格个性之下的一种理性结构。尽管人们在发生常规审美行为的时候,理性思维往往处于一种潜意识状态,但是它却能以强有力的思维依据、强化视觉效应,即风格、个性、力度与气韵所表现出来的震撼力。3.这种理性结构和属于感性范围的风格个性相结合,线便具备了可以和普遍性识识经验容易沟通的可识性。这样,线在画面上施展铺陈的过程中,便直观的促成了艺术语言的社会化。强化了艺术与观众的心理溶渗度。

114 评论

霸王V风月

山水画论文题目山水画论文题目频道为有关山水画论文范文素材和山水画和论文题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山水画中的寺形塔影◇ 卢珊一、佛教传入与寺塔建构寺塔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东汉佛教传入中国这一时期 在佛经故事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寺塔形制最初出现及其原因 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后,其遗体火化后的遗骨(即佛骨舍利)由八个。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黄宾虹山水画生态美学是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是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问题〔1〕 其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自然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以及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山水画创作中积墨积彩的运用在山水画实践中,色彩积染的表现手法,成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探索领域,为广大艺术创作者所重视 对于色彩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应该立足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和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发展、开拓 在创作实践中。长的是题目,短的是人生喜欢背诗的人,通常要逞一逞长篇的 从春江花月夜到琵琶行长恨歌……背下来真是不容易 其实,我觉得比诗更难背的是诗题 什么诗题不就是凉州词从军行绝句什么的嘛,这有什么难背的确实。山水画内容和形式美的表现摘要山水画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以“精神和生命”的表现为艺术的价值,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构成艺术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其中,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是创作的灵。萧云从山水画艺术风格与其对日本的影响一、萧云从的生平个性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安徽芜湖人,历经明末清初年间,当时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其主要表现在地主阶级与进步的知识分子之间。福建博物院藏林纾山水画赏析【摘要】林纾是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精通画艺与画学理论的画家,但其作为文人书画家的成就长期以来为人所忽略 本文对福建博物院藏的三幅林纾画作进行赏析,并结合画学理论春觉斋画论,探析其创作思。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摘要在平面艺术领域,“构成”是构图的核心,包括平面构成元素与构成关系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作品,并对其作品中的平面构成元素和构成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既能有助于揭示平。欣赏山水画二要素等2篇在中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 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 一幅山水画的创作是画家通过观察自然、提炼概括具有象征。石昌鼎山水画艺术特色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最为厚重的沉淀 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 山水画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 更是艺术家把握审美对象丰富外观和本质特性,借助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宋代山水画 与影响孙潇越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摘要中国山水绘画的高峰在宋代,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精美,有“无我之境”,发展到“画中有诗&r。澄怀味象,画为心印宋代山水画造景法式宋代山水无疑是中国经典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颗璀璨夺目,绚丽多彩的明珠 那静观玄览,澄怀味象的特殊造景法式折射着传统文化精神,宋人借助观物而心与道合,借助有形而神游寰宇 在山水画创作中,人们经常会遇到造景或。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兴盛高书芳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0029)摘要中国山水画秉承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以儒、释、道的思想达到艺术的和谐 中国山水画在魏晋时产生,早期的山水画是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到了隋代,山。山水画教学中的写生问题在老年大学绘画教学中,如何上好山水画写生课怎样适应中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个共性问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 为何要上好写生课学习山水画,一般要经历临摹、写生、创作三。王旭东山水画技法(二)3、树木的画法树是山水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山石如肢体,树木如衣饰 学画山水大多先从画树入手,而学画树通常又先学画枯树 历代画家均有专攻画树的,题材很多,尤以画松柏为最常见 宋元以后,名家辈出,风格。我爱写意山水画自进入泰安市老年大学以来,我先是学了一年的写意花鸟画,后来觉得局限性较大,就改学写意山水画,并慢慢入了门 我深刻感到在画写意山水画中,可攀树赏花,挥斥自由,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意蕴 于是,我。平远和诗意:北宋后期山水画的文人意趣生成郭熙“三远”之一的平远,是苏、黄……人特别推崇的绘画意趣 苏、黄以平远赞誉郭熙;米芾评论董源的绘画是“一片江南”,把平远趣味与江南景象结合起来,画史艳传。山水画临摹课要点分析和示范摘要在创作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的基本技法笔墨,造型和章法的规律……,还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对“神韵”的把握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 通过本门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中国传统文化中由自然山水派生的三种艺术形式,即文学中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园林中的山水意境营造,形成了相互伴生的关系 诗文、绘画是诗人、画家面对自然景致有感而发的真情表达,诗化的语言能够使人迁想妙得、美景。传统山水画构图和山水画写生构图的比较分析山水画构图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内容 构图指的是创作作品的构思、构意所形成的整体布局 它包含的内容有气势、位置、均衡、留白、空间,以及题跋落款和印章形成的画面分布………… 构图是作品意境表达的重要手段之。画意园境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内涵和意境营造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都源自自然山水,有相同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作为基础,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使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的意境及审美形成了高度的一致性 本文分析了意境的内涵,探讨了山水画与古。彰显个性,发散思维由一道题目谈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摘要解题策略多样化,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画图、列表、假设……策略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解题的思路和策略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

139 评论

相关问答

  • 行李员毕业论文

    (一)饭店服务(英文名称hotel service),是指通过人的行为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饭店与顾客双方互动的结果。这里人的行为具体包括:饭店

    qianting1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毕业论文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89),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1907年 3月26日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9年12月 5日卒于北京。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

    zhangyekik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李婉毕业论文

    其实这就是大多数女人婚姻的真实写照,结婚之后对于两个人来说其实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感情,而不是轰轰烈烈。所以随着时间的增长也就慢慢学会了自己过日子。

    条野太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毕业论文李宁

    她认识一只龙。头上有角,家住龙宫的那个品种。龙去见她总是在雨天——龙最近考上了降雨官,平日都要在天庭当差,只有降雨时,能去凡间走动走动,也算是外派了。雨天,她一

    花usahana兔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李敖毕业论文

    宋初沿用五代时后周的《显德刑统》,后因其“科条浩繁,或有未明”,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等人奉命重新编定,于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七月完成,“付大理寺刻板摹

    小李飞刀x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