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5

冷火秋烟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中医养生论文之四季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让雪飞CXF

已采纳

看一下《黄帝内经》就很明白了,里面有很简洁但是很清楚的四季养生的方法和宗旨。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译文: ­ 春天的三月,是草木发芽、枝叶舒展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一同焕发生机,万物因此欣欣向荣。人应当晚睡早起,多到室外散步;散步时解开头发,伸展伸展腰肢,以便使情志宣发舒畅开来。天地使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时候一定不要去扼杀,赋予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权利一定不要去剥夺,勉励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行为一定不要去破坏。这乃是顺应春气、养护人体生机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肝气,到了夏天还会因为身体虚寒而出现病变。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春天生机不旺、以致供给身体在夏天茂长时所需的正气缺少的缘故。 ­原文: ­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译文: ­ 夏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繁盛壮美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之气已经完全交会,万物开始开花结实。人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不躁,使气色焕发光彩,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现在外一样。这乃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的法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心气,到了秋天又会由生疟疾。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身体在夏天未能得到充分长养、以致供给秋天的收敛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到了冬天,还会再导致别的疾病发生。 ­原文: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译文: ­ 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果实饱满、已经成熟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气清肃,其风劲急,草木凋零,大地明净。人应当早睡早起,跟群鸡同时作息。使情志安定平静,用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以使人体能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不要让情志向外越泄,用以使肺气保持清肃。这乃是顺应秋气、养护人体收敛机能的法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肺气,到了冬天还会由生完谷不化的飧泄。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收敛机能在秋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冬天的闭藏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 ­原文: ­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译文: ­ 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使情志就像军队埋伏、就像鱼鸟深藏、就像人有隐私、就像心有所获等等一样;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肤腠开启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这乃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缘故。 ­

158 评论

包华包华

前言

一年四季的气候轮换,自然状况改变之下,人们的生理状况也会受影响。

在不同的时节,我们需要摄取不同的养分来补充身体的需求,一年四季,你的餐单也要跟着换不停。

中医认为世界事物并非独立分离的,而是处于相互和谐状态。

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及规律有独特的见解;他们以一个整体观来认识世界,更创立阴阳、五行理论去解释各种复杂现象。

而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属于自然界的一份子;因此一定受外界环境气候所影响,相应地也会根据需要,产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应。

举例如不同季节,身体脉搏现象,包括节奏、速度、搏动量、张力方面都有转变。

春天偏向弦脉,脉管张力增加;夏天偏向洪脉,脉势盛大骤来骤去;秋天偏向浮脉,手指轻按皮肤表面即能清楚触到搏动;冬天偏向沉脉,轻按不明显,要重按才能感到脉动起伏。

一般在辨症时,中医师都会考虑到这些因素。

另外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有季节性;春天好发温病;夏天易中暑;秋天有燥症;冬天有冻伤。

由此,我们需要作出不同的饮食调整。

说情志

人要健康长寿,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

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戒私欲

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

孙思邈说:“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

”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远房室

指性生活有节制。

人的生长发育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

欲保肾精,必须节制 *** ,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适四时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

《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

”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温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节饮食

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

《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

孙思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常运动

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

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

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顺性情

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

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

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

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

”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服药饵

人生在世,享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

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

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

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饮药酒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此谓蕃秀。

”夏季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合,植物开花结果。

夏季属火,五脏中对应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们可以适当地多吃些辛味的东西,少吃苦味的东西,有助于补益肺气。

夏季养生要保住好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夏季昼比较长,所以人们的睡眠质量要保持好,药酒在帮助睡眠这方面是经过中药研究所的研究进行研究的,他们研究方面认为药酒在某些方面可以调节身体的物理方面,在物理方面药酒的调节可以舒缓压力,安神补血,在夏季药酒可以减少烦躁,减少夏季带来的不安,夏季气候燥热,以热者凉之,燥者清之的原则,清燥解热乃夏季之要道。

药酒在不同的方向进入脾胃帮助降火消炎。

药酒是传承了不同的理论学说。

的药酒选择要从客观的方面进行考察,不能盲目。

夏季养生选择药酒要多注意。

市面上卖的药酒例如“妙沁药酒”“鸿毛药酒”这两种药酒比较得到社会的信赖。

当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并且正在向更高的水平快速前进。

在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更加关注精神及健康方面的问题。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不断变化,亚健康群体日益增加,公众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而养生则是为了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这些与人们当前的需求相契合。

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看,在中国专业养生服务方面,中医养生必将是养生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医养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其养生方式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食膳、药膳、针灸、 *** 、气功五大类,此外还有心理养生等方法。

当然,中医养生也需要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等。

我国有1/3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中医养生行业市场将逐渐发展起来。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健康产业,包括保健产业、医药产业及与健康相关的产业,仅占GNP的4%-5%,比许多发展中国家还低,而发达国家一般占到了15%。

2013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2万亿,不同层次的需求比如养老需求、保健需求等都在快速增长。

主要方式

中医养生主要包括:经络养生、体质养生、气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情志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养生、顺时养生、四季养生、乐娱养生、部位养生、药物养生、沐浴养生、减毒养生、静神养生、瑜伽养生等内容。

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

中医养生讨论专题是组织网友和医护人员进行研究学习中医养生的,主要目的弘扬经典中医知识,挖掘民间中医方剂,推广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药的影响;介绍民间中医药方,医师,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增进人们对中医的了解。

客观、公正、通俗地介绍中医,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对中医的理解,并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增加人们对中医的正确认识。

发布和交换中医药信息、国家政策、科研成果等。

特色疗法

中医养生中特色疗法分为:拔罐刮痧气功 *** 药膳

针灸: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 *** 来治疗疾病。

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拔罐法:古称“角法”。

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 :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从 *** 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 *** 、运动 *** 和医疗 *** 。

刮痧: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气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药膳食疗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误解1 :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正解:西医把身体当做一部机器,某个零件坏损,更换维修一下。

而中医把身体和精神当做整体,阴阳二气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通过让身体恢复到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不适状况也就治愈了。

所以在预防方面更有优势。

而调整的途径除了内服中药,还有药物外敷、冥想、芳香疗法、药浴以及心理疗法等。

误解2 :养生是老年人的事

正解:千万别以为养生仅仅是为了长寿,或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

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

好皮肤也是养出来的。

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养生都是必需的功课。

误解3 :轻微不舒服就要去医院治疗

正解:频繁看病吃药会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吃药还有副作用。

而人体免疫功能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所以要健康,增强自身抵抗能力是第一。

懂得一些居家的中医保养知识,既能防患于未然,即使有轻微不舒服,也能自行调养恢复健康。

相关书籍

中医养生

书名: 中医养生作者:张印生,沈宁,王燕平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4-1

ISBN:

开本:16开

定价: 元

内容简介

《中医养生》是由著名中医临床学家沈绍功主任医师亲授,张印生主任医师、沈宁医师二位弟子和王燕平副研究员,汲取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防病治病经验,结合历代中医养生理论,突出中医治未病思想编著而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长寿养生之道,介绍了饮食养生、情志养生、体艺养生、四季养生和非药物疗法等九方面内容;下篇健康养生之道,介绍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瘤病等九种病证。

全书不仅有养生之术,更重要的是还有治病的方法,并附有穴位图。

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方法易学,是家庭必备的养生工具书。

作者简介

张印生,男,1960年生,研究员、主任医师,汉族,陕西韩城人。

1987年7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

沈绍功主任医师嫡传弟子,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常务理事。

秉承沈师学术思想、诊疗经验,提出“阳气不足,痰浊有余”学术观点,临证治疗强调天人合一,适当扶阳,祛痰为主,痰淤同治,随证加减。

主编出版《孙思邈医学全书》、《孙一奎医学全书》、《撮要本草蒙筌》、《沈绍功验案精选》、《中医心病治法大全》、《冠心病》、《伤寒名医验案精选》、《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等18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孙一奎医学全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医疗专长: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长寿养生之道

第一章 饮食养生

第二章体艺养生

第三章 四季养生

第四章房居养生

第五章 浴疗养生

第六章功法养生

第七章 心理养生

第八章针药养生

第九章 保健养生

下篇健康养生之道

第一章冠心病

第二章高血压

第三章中风病

第四章糖尿病

第五章咳喘病

第六章胃病

第七章失眠病

第八章妇儿病

第九章 癌瘤病

说健康

内容介绍:

《从头到脚说健康》由中医文化专家曲黎敏教授主讲,该节目是曲黎敏教授养生健康领域最系统、最完整、最深刻的力作。

曲黎敏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广博的中医文化知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入手,以一种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解人生、分析人生,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的阐述。

在节目中,曲黎敏教授点出了生活中常见但不为人重视的生活陋习、养生误区以及大道至简的养生之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生气,多做运动。

《伤寒论》

《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与《黄帝内经》、《难经》、 《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国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辨证施治是它的灵魂。

全书共10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首,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

书中将病证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证候归纳出症状特点,病变部位、损及脏腑、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辩证治疗的依据。

中医药学在与疾病和衰老的长期斗争中,找到了许多简便易行的延年益寿良方要诀。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 *** 位,以及十多个特殊 *** 区均会聚于头部。

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 *** 或 *** ,可去病健身。

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

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

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

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谷道,又称 *** 。

撮即上提收缩也。

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 *** 的动作。

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 *** 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朝暮叩齿三百多,七老八十牙不落

叩齿,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养生法。

中医学认为经常叩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使局部经络畅通,延缓衰老。

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揉腹,即用手来回 *** 腹部,包括腹壁、腹腔以及内脏的一种养生保健法。

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勤揉腹,即可以调整脾胃、通和气血、增补神元、敷养肾精、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伤之百症。

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

扯拉、 *** 、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 *** 。

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弛脊柱的自我锻炼。

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

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

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

关于生命现象,历来说法各异,各有其理,也有偏颇。

“生命在于运动”,从文字意义上讲,宇宙万物都在运动之中,人的生命亦然。

“生命在于静止”,也有其理,这里说说生命在于平衡。

①环境平衡:一切健康长寿的生命,必须与环境保持平衡。

要保护适宜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创造适宜人们生活的小环境。

人与环境失衡,便会生病,甚至不能生存。

②营养平衡:要调和五味,不偏食。

营养平衡,才能使人均衡发育生长。

③动静平衡:《内经》上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要保持健康,必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动静平衡。

④心理平衡: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精神崩溃会导致身体崩溃。

生气和忧郁可以使人生病。

⑤阴阳平衡:万物均有阴阳属性,一旦阴阳失调,人就生病。

《黄帝内经》说:阴性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

可以说:“生命在于平衡”,失衡就会生病,以至丧生。

188 评论

linsisty-Q

中医科普——四季养生

146 评论

独酌邀明月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234 评论

怪叔叔是绅士

四季的更替没有变永远是春夏秋冬.而人心再变,人的行为习惯在变,那么四季如何养生?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四季养生的 方法 ,希望对你有用!四季养生之道 顺应四时进行养生,即四季养生,也就是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理解四季养生的内涵,需要明白中医养生学四季阴阳消长、转化的概念。古代中医认为,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 冬至 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 夏至 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 基于这些观念,中医的四季养生要求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保养阴气,所以历来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就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作息时间上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饮食五味上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饮、过饱或饮食偏嗜均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蔬菜瓜果的食用亦有一定的季节性。此外“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人们还 总结 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五脏调养法。 顺应四时进行养生,即四季养生,也就是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理解四季养生的内涵,需要明白中医养生学四季阴阳消长、转化的概念。古代中医认为,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 基于这些观念,中医的四季养生要求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保养阴气,所以历来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就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作息时间上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饮食五味上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饮、过饱或饮食偏嗜均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蔬菜瓜果的食用亦有一定的季节性。此外“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人们还总结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五脏调养法。 四季养生药茶有哪些 春饮花茶 春天阳气生发,但人们却常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春天喝花茶,可以消除“春困”。喝花茶,最好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二三分钟后,即可品饮。 夏饮绿茶 夏日炎热,这时是喝绿茶的好时机。绿茶属于未发酵茶,性寒,有清热、去火、解暑的功效。而且它营养成分较高,还有降血脂、预防血管硬化等食疗作用。绿茶的芽叶细嫩,冲泡时不能用太沸的水,80℃开水即可。冲泡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 秋饮青茶(乌龙茶) 秋燥来时,宜饮用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乌龙茶性质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燥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常见的乌龙茶名品有福建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以闽北武夷岩茶、闽南安溪铁观音为着名。乌龙茶习惯浓饮,注重品味闻香,冲泡乌龙茶需100℃沸水,泡后片刻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 冬饮红茶 冬天寒邪袭人,阳气渐弱,此时喝茶也要着重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能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传统红茶名品有湖红、宜红、宁红、闽红、台红、祁红,以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为着名。冲泡红茶,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盖上杯盖,以免释放香味。英国人常将祁红和印度红茶搭配,再加牛奶和糖饮用。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将红茶加糖、奶、芝麻饮用的习惯,这样既能暖身,又可增添营养。 四季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医重视人体环境 人患感冒,发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化验血液也好,按西医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使人患病,这恐怕是现代医院首先要查的。从上世纪40年代到现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研究出了7000多种抗生素,但是今天在临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过几十种。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现代医学面临困惑。而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中医治病靠的是草根、树皮,现在用的药方大多是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方子。两千年前的中药方还有效,中医解决的是人体的内在环境,是依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养生要顺应四时 养生首先要顺应四时,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记载。中医认为要研究四季与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人活在气交之中,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则,完成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这是中医学特有的一面。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要顺应四时,如果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规律养生,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中医把许多致病因素、异常气候等叫做虚邪贼风,这些都会导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调开得太凉,冬天暖气烧得过热,这些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为,中医认为冬天气血是潜藏的,如果太热,令气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温病。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认为,人的气血运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而五脏又对应四季。春季易肝阴不足,产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闷、气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气血应该潜藏于内。所以说肝、心、肺、肾这四个脏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季进补,春宜养肝 春天时,气血从内向外调动,此时应该注意养肝,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女性以肝为先天,以血为主,乌鸡白凤丸更多地是使用在女性身上。可是春天时气血达表,无论男女都会出现肝血不足的状况。如果男士每天早上吃一粒乌鸡白凤丸,就会觉得不疲劳了,春困的感觉也消失了;到了夏天,天气闷热,阳气不足,会出现胸闷、气短、汗多等症状,此时中老年朋友应该喝一点生脉饮,生脉饮里面就三味药,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有助于滋养心气;而秋天应吃点秋梨膏,梨有润肺、止咳作用,可入肺经,它可以有助于气血从外向内走;到了冬天时,气血都到里面去了,这时应注重补肾,过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黄丸来补肾。中青年女性还应补血,可吃一点阿胶、大枣、冰糖、核桃仁做成的膏。吃了这些富有营养的东西,通过在身体内的充分运化,就能达到四季养生的目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医认为,人的气血运行与五脏是直接相关的。春天时,气血从里往外流,里面的气血相对不足。这时,很多人会有肝气、肝血不足的情况,常常感到失眠、春困。这时,我们应注意养肝。无论男女,最好服用些乌鸡白凤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子,疗效经过上百年的实践检验。女性以肝为先天,养血为主,服用此药自然不在话下。但不要以为这只是妇科圣药,男性也会在春天存在肝血相对不足的情况。有此证之男士,可每天早上适量服用。到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去了。天气特别热,汗出得特别多,你往往会感到气短、胸闷,这是因为夏气影响了你的心气。我建议多喝点生脉饮(人参100克,麦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尤其是中老年人。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的方药。其中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总体效果有助滋养心气,抵御暑热。秋天则是气血由外往里走的季节。秋气与肺气相通。这时,可吃点秋梨膏(精选白梨,配合其他润肺生津的药物,加蜂蜜、红枣等佐料制成)。梨有润肺、止渴作用,可入肺经,有助气血速降,帮助人们把气血吸纳回体内。冬天户外 大雪 飘飘,人体气血都藏起来了,正是补养的好时机。冬天重在补肾,男性以精气为主,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服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女性更年期前重在补血,可服用阿胶、大枣、核桃仁,用冰糖把三者做成膏剂服用;更年期后,可服用六味地黄丸。中医称这种养生方法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在身体功能正常情况下的滋补方法。若是感冒了,或患了其他病,则应先治疗原发疾病。 猜你喜欢: 1. 浅谈四季养生 2. 浅析四季如何养生 3. 一年四季养生法 4.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5. 中医养生春夏秋冬 6. 四季中药养生

8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医食疗养生论文

    以下这篇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来至论文动力,一共有两篇的范文,这篇就只列举一篇供大家参考,如需查看更多的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请直接点击进入>>中医养生学论文 试论

    默默一个人旅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毕业论文中医养生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

    白白桃花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医养生论文结尾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

    jiuxing20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医食疗论文之养发

    人人都希望有一头乌黑美丽的头发,但现实生活中偏偏大都不尽如人意:头发稀疏、分叉,甚至过早的就出现白发……我们都知道,头发之所以乌黑美丽,是由于毛干中所含有的黑色

    倆宝麻麻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医养生论文5000字

    中药养生疗法,就是是中药学宝库中的一块灿烂艳丽的瑰宝,又是养生学宝库中的一颗光辉夺目的明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中药养生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养生论文篇一:

    真水岂无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