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7

雨天啾啾酱
首页 > 期刊论文 > 论地质环境的承载力题目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湘剑狠皖

已采纳

我们有专业的团队,原创论文,包你满意

222 评论

我是不是很S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如超过了地质环境所能支持的极限,即人类社会行为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力超过了承载力,将导致种种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可用地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地质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地质环境承载力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如果在一定社会福利和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区域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其地质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将会导致地质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匮竭,严重时会引起经济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

地质环境承载力

地质环境承载力是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一种承受能力,即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地质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所承载的是人类社会活动(主要指人类经济发展行为)在规模、强度或速度上的阈值,其大小可用人类活动的方向、速度、规模等量来表现。

地质环境承载力是地质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地质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概念由来

关于地质环境承载力概念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生态学最早将此概念转引到该学科领域内,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它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地质环境承载力强调的是地质环境系统的承载功能,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包括地质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

另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尔萨斯时代。马尔萨斯是第一个看到环境限制因子对人类社会物质增长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他的资源有限并影响人口增长的理论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存在,而且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达尔文在其进化论观点中采用了人口几何增长和资源有限约束的观点。将马尔萨斯的理论用逻辑斯缔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用容纳能力指标反映环境约束对人口增长的限制作用,这可以说是现今研究承载力的起源。容纳能力定义为:对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在不削弱其未来支持给定种群的条件下,当前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所能支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地质环境承载力是指地质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强调的是地质环境系统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活动的支撑能力,突出的是其量化测度,显示和说明地质环境系统的综合功能(生物、人文与环境的复合)。

(2)主要特征

地质环境承载力作为判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是否协调的依据,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客观性和主观性:客观性体现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下的地质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衡量和评价的,它是该区域地质环境结构和功能的一种表征;主观性体现在人们用怎样的判断标准和量化方法去衡量它,也就是人们对地质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分析具有主观性。

2)区域性和时间性: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和时间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力是不同的,相应的评价指标的选取和量化评价方法也有所不同。

3)动态性和可调控性: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和可调控性是指其大小随着时间、空间和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人类可以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水平等手段来提高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可以看出,地质环境承载力既不是一个纯粹描述地质环境特征的量,又不是一个描述人类社会的量;它侧重体现和反映地质环境系统的社会属性,即外在的社会禀赋和性质。地质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其承载力的根源。

(3)量化研究

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需要在“社会-经济-地质环境”复合系统中,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量化方法包括:①量化社会、经济、地质环境各个子系统的发展质量,包括建立各部分评估指标体系和确定量化方法;②提出“社会-经济-地质环境”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测度函数,量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质量;③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量化分析模型,通过模型调整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在保持一定地质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使得“社会-经济-地质环境”复合系统具有较高的发展质量。此时,对应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便是区域地质环境承载能力。

(4)评价方法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有矢量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状态空间法、承载率评价法、多极关联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法等多种方法,各方法均有利弊。由于地质环境承载力本身的复杂性、模糊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对于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客观分析与科学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关于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尚未形成公认的理论体系,缺乏能够同时描述地质环境承载力客观性、区域性及动态性的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另外,以地质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合理调整城市建设和生产力布局,科学地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协调人类发展与地质环境关系的实际应用略显不足。

在未来,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将有更多各领域的学者,如社会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的学者,投入到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中。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优势,必将促进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的研究将不断深入;同时,在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遥感R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将进一步应用于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使地质环境承载力在定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向数字化、空间可视化方向发展。将来,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将向可操作性、实用性发展,研究成果将同可持续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直接用于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评价工作程序与方法选择

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基础之一,地质环境承载力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说,地质环境承载力是切入点,城市规划是落脚点。然而,人类活动将引起地质环境的物质组成、结构与状态、动力作用诸要素的变化,因而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极其复杂。根据中国地质大学等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结合环胶州湾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环胶州湾地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工作程序(图)。

图 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程序

将评价范围定为环胶州湾地区,区内相关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已经进行了充分分析,野外调查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由于该区域尚没有完整、细致的城市规划,因此采用该区域的“概念规划”作为参考,进行环胶州湾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

地质环境承载力是城市地质环境系统结构特性的一种抽象表示,它可以表征系统的功能会因人类对地质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具有可变性。人类调控地质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模式、人类自身活动和系统之外的因素等,因此,结合已有数据资料和区域发展实际,选择多极关联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进行评价。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对环胶州湾地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是一个半定量的评价过程。一般来说,地质环境承载力指标与地质资源、经济开发活动、环境质量状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很难确定。另外,所选取的指标不仅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有关,而且还受到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这些都给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

(1)评价方法

按照“概念规划”分为黄岛片区(Ⅰ)、洋河—少海(Ⅱ)、高新技术产业区(Ⅲ)、临空经济区(Ⅳ)、四方—城阳环湾经济区(Ⅴ)、老港区—团岛(Ⅵ)以及水源地区域(Ⅶ)共7部分区域进行评价;地质环境指标分为地质环境条件类、地质资源类和社会经济技术类指标,分别进行选取;组织专家对各评价因子的重要性进行评判,利用富勒三角形法初步获得评价因子权重值;将各要素进行加权计算,即得到地质环境承载力值。加权计算公式如下:

环胶州湾地区城市建设地质环境调查评价

式中:n为评价因子个数。

求解过程为:①根据评价现状及可能的发展规划,得到因子关联指标值,在[0,1]内取值;②获得评价因子权重值,根据加权计算公式,求得评价区域总分值。根据地质环境的发展演化和地质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将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值预设。设定为地质环境承载力阈值,可持续发展应是在略低于地质环境承载力阈值的状态。

(2)评价因子

针对环胶州湾开发的实际状况,选取分属地质基础条件、环境质量、人类活动的地形地貌、地质灾害、地质遗迹、海(咸)水入侵、软土不良地质、断裂构造活动性、海岸线变化、近海海洋生态、水资源、土地资源、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固废污染、经济发展水平、开发规划、开发强度、开发保护措施等17项因子进行评价。

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傅勒三角形法,如图所示。

(3)评价因子说明

评价因子中,“环境容量”因子包括目前污染状况和按照规划发展的环境影响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开发规划”、“开发强度”等人类活动因子,不仅考虑到目前的状况和水平,还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规划和趋势。

(4)评价结果

图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的傅勒三角形

根据评价计算公式,得出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见表和图。

表 环胶州湾地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由表可以看出,除老港区—团岛区域外,黄岛片区(Ⅰ)、洋河—少海(Ⅱ)、高新技术产业区(Ⅲ)、临空经济区(Ⅳ)、四方—城阳环湾经济区(Ⅴ)、水源地区域(Ⅶ)等区域评价结果都在左右。

图 环胶州湾地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与初始设定的地质环境承载力阈值相比,环胶州湾地区地质环境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但地质环境承载力也有限,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地质环境的保护,否则很容易造成地质环境破坏和承载力下降。还可以发现,胶州湾东岸由于地质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优于西岸,因此,东岸,尤其是开发较早、建设较完善的老港区一带,地质环境承载力优于西岸区域。

提高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对策

青岛市制订了“环湾规划、拥湾发展”的战略,对环胶州湾地区的综合开发和城市建设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因此提高环胶州湾地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迫在眉睫。结合一些理论、方法及上海、广州等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探索如下提高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对策,期望能对青岛市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1)经济对策

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地区的地质环境承载力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经济水平高,在地质环境方面的投资就大。地质环境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对相关建设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使地质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相应减小。

(2)生产对策

通过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各产业的生产效率。加强产业准入制度,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大力引进高科技产业,重点建设海洋生态产业和海洋科技产业。引导形成合理的产业比例,并注重增加二、三产业的种类和效益。

(3)资源方面

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要做到规划、审批、使用和保护的统一。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要做到保护性开发并节约使用,不因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破坏、资源流失甚至资源枯竭等恶性后果,达到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开发保护

地质环境承载力水平与城市开发建设有很大关系。在开发过程中如果做到合理规划、有序开发,并因地制宜地制定地质保护措施,将不会对地质环境造成大的破坏,甚至有可能改善区域地质环境质量;反之,不注重地质环境保护的盲目开发建设,将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使地质环境承载力下降。

(5)环保方面

加强污染监控和治理力度,改善地质环境质量。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控大气和噪音污染,严防建筑垃圾乱倾乱倒。海岸建设时,防止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大力监管区内排污企业和其他排污行为,保护好水资源和土壤资源,控制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

(6)思想方面

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人都认识到地质环境的重要性,做到行为活动等自觉地保护地质环境。随着人们总体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也将得到不断提高。

163 评论

春天的薄荷叶

工程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态包括 成因演化论 、 结构控制论 和 相互作用论 ,这些理论有着相通的思想 方法 ,就是成因决定结构,结构控制行为,工程地质过程是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程地质学论文 范文 一:工程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价值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及其特点

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基础工作,工程设计之前,地质人员要详细查明拟定建筑区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按照一定比例尺将其如实地反映在地形底图上,作为工程地质预测的基础,提供给设计部门使用。

工程地质勘探

对任何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从地表到地下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评价,都离不开勘探工作,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包括:物探、钻探、坑探等。

工程地质野外试验野外试验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经常进行的重要的勘察方法,是获得工程地质问题定量评价和工程设计及施工所需要参数的主要手段。水利水电工程野外试验包括:钻孔压水试验、灌浆试验、荷载试验触探试验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野外试验水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试验仪器和设备的发展。

技术应用

3S技术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三大技术系统的集成与总称。遥感技术是3S技术的基础,它提供主要的遥感信息源。GPS技术用于遥感信息的精确定位,GIS技术则为遥感信息的获取提供辅助信息和专家思维,并对所提取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且具有制图功能。近年来,国内开始在一些特大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采用3S技术,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采用了3S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特点有:非凡性与复杂性、实践性与 经验 性、工程地质问题的长期性与隐伏性。

二、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和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由于工程建设对原有的地质环境的改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泥石流、斜坡滑动、斜坡崩塌、洞室围岩坍塌、溶洞、地质缺陷等。

库区工程地质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位上升,水深加大,流速减缓,近坝一带水似静水体,形成一个广阔的人工湖,这就会对库区及其邻近地带的地质环境生产影响,产生库区渗漏、浸没、淤积、坍岸及诱发地震等工程地质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不是孤立、偶然发生的,它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必然联系,其形成、发展和变化,都是工程活动对这里自然地质条件影响的结果,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运用的地质条件就是工程地质条件,它主要是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物理地质现象等。

三、水利水电工程中典型工程地质问题形成条件及对策

泥石流

泥石流形成条件有:流域内应有丰富的固体物质,并能源源不断地补给泥石流;要有陡峻的地形和较大的沟床纵坡;流域中上游应有由强大的暴雨或冰雪强烈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式补给的充沛水源。防治泥石流的原则是以防为主,兼设工程 措施 。可采用如下的防范措施:预防:在上游汇水区,做好水土保持,调整地表径流,加固岸堤;拦截:在中游流通区,设置一系列拦截构筑物;排导:在泥石流下游设置排导设施使泥石流顺利排除等措施。

斜坡滑动

斜坡滑动形成的条件:原有斜坡结构被破坏、斜坡外部荷载超过其承受能力等。斜坡滑动的防治措施:排水、消坡、抗滑桩、抗滑挡土墙、预应力钢索锚固措施、灌浆法、砂井砂桩加固法、焙烧发等。

斜坡崩塌

斜坡崩塌发生条件和发育因素:山坡坡度55-75度、表面凹凸不平;岩石性质和节理程度:软硬岩石互层组成;地质构造:岩层产状、构造作用。斜坡崩塌的治理措施:爆破或打楔、灌浆、调整地表水流、铺砌覆盖、坡面喷浆等等。

水库地震

水库地震是指水库蓄水后诱发的地震,水库地震发生的条件有:地质条件、激发条件,其中激发条件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水库诱发地震以3级左右为主。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是广乐省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级。矿山诱发地震震级在~级,一般震级较小,震源较浅。水库地震的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对可诱发水库地震的地质条件的破坏、采用有效方法预测水库地震发生的频率和级别、做好预防水库地震应急预案等。(本文来自于《价值工程》杂志。《价值工程》杂志简介详见.)

四、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则是在各种地质环境中进行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之间必然产生一定方式的关联和制约,地质环境对水电工程建筑物的制约,可以由一定的作用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运用,也可以由于某些地质条件的欠佳而提高工程造价;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可以各种方式影响地质环境,使其产生程度不同、范围不一的变化。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根据具体地质环境和工程建设方式、规模和类型,预见到其二者相互制约的基本形式和规律,才能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并妥善保护地质环境。

工程地质学论文范文二:论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方式

杭州西郊群山环抱西湖,水光潋滟、山色葱郁,北、东一片广阔平原。杭州山水有湖光山色之盛,山、石、洞、泉之美,地貌类型多样。北东向延伸并向南西扬起的西湖复向斜构造,使杭州地势自南西向北东逐渐降低。区内总体可分为山地、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湖的西、西南大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区,外围北、东、南侧为平原区。低山丘陵区内又可进一步分为低山丘陵与山麓沟谷两个小区。平原区分为西湖及北侧菬溪流域的湖沼冲积平原小区和东南侧钱江流域的冲海积平原小区。

工程地质实践教学

工程地质实习是工程地质专业本科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该专业4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实习。是学生在学完土质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勘察等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按工程地质选址勘察、初步勘察阶段的技术要求,通过对工程地质条件的野外实地考察、测绘和有关勘察手段使用的现场参观和实践,使学生获得工程地质实践的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理论,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从事工程地质选址勘察或勘察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1.实习内容和要求。岩石、土的肉眼鉴定,地层剖面观察;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基本判识;岩体结构面类型、结构体形状识别,野外鉴别和判识不同岩体结构类型,岩体结构面测绘统计;土体结构类型识别;地下水类型及水文地质条件的了解;各种环境地质及不良地质现象(滑坡、溶洞、坍塌等)野外识别、调查、测绘,成因和对场地稳定性影响初步分析和评价;以掌握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方法为主,并参观了解静力触探、标贯、钻探编录和取样等工程地质勘探手段;在了解杭州市区区域地层、构造等基础上,以浙江大学附近区为主,通过工程地质测绘,资料收集,编制工程地质剖面图、平面图和选址勘察文字 报告 。

2.实习教学。实习分为四条路线,路线一为大桥地层剖面路线,六和塔→钱塘江大桥北铁路线→八卦田→玉皇山;路线二为钱塘江岸—南高峰不良地质现象调查路线;路线三为浙大—青芝坞—灵峰—玉皇山—玉泉;路线四为浙大—黄龙洞—蝙蝠洞。实习内容为系统识别杭州地区地层岩性及其分界标志层;进行岩性描述,对出露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化石和风化程度等进行观察和描述,掌握观察方法和描述要点并采集岩样标本;岩体结构类型野外判别方法;滑坡识别、形态测绘等;洞穴调查、测绘;落水洞、岩溶塌陷调查;岩体节理裂隙统计;判识地貌单元及确定分区界线等内容。

工程地质实践 教学方法 探讨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很多的工程地质现象,仅通过书本上的概念、理论而不配合一定的实习,是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正如俗话所说“实践出真知”,充分说明了实验实习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习可以验证、巩固和学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激发学生对工程地质的兴趣。杭州作为实习基地本身对学生即是很大的吸引力。在实习过程中循循诱导学生对工程地质专业的热爱。启发式教学具有多种功能,通过启发教学,能激励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每一条实习路线,都要在实习前布置好任务;每爬一座山,都要每位同学抱着征服高山的勇气,去翻越它,研究它,并对工程地质现象了然于心。对率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要给予奖励。在山上野餐时,表演节目活跃气氛。激发同学的实习热情。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实习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有所了解,把地质现象与人文知识、风俗习惯、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比如某些特殊地形地貌在古代兵家战争中起过什么作用;一个地区的地层与该地的闻名土特产有什么关系;某些因地质作用形成的湖光山色在当地有哪些民间 传说 ,在旅游业中起到什么作用等。这些都会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从而也增强对工程地质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开始的,工程地质学更是如此,有的人对丰富的地质现象熟视无睹,而有的人则善于观察并有所发现,二者的区别在于对观察的重视不够,观察能力不同。野外实习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最具体而有效的方式。做到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观察。野外实习时,对欲让学生观察的现象,老师一般都作了预习,心中有数。切实而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老师可通过提示、点拨要观察内容。善于观察是指把看到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其本质上的成因联系。实习时老师可给学生示范,抓住两至三个现象深入剖析,学生便可举一反三,掌握思路和方法在此过程中,老师应特别注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释,即使错了也没关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任何工程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都需要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以团队合作精神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地层实测剖面和独立填图阶段训练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进行工作前,需按掌图、记录、定点、测量产状和采集标本等任务分工,对最后成果的整理分析也要采用讨论式的方法上各小组的成员都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最终完成图件的绘制,杜绝单打独斗。

工程地质学论文相关 文章 :

1. 工程地质论文

2. 地质学毕业论文范文

3. 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分析

4. 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钻探技术应用论文

5. 采矿论文范文

6. 采矿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250 评论

相关问答

  • 道桥地基承载力检测论文

    毕业论文还是自己写为好,来求这个。。。。。 ╮(╯▽╰)╭。。。。。。

    洋葱吵大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环境地球化学论文参考题目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设计研究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少的环境负作用,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包括原料和试剂在反

    wuli小拧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环境地理论文题目

    地理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一门科学,我整理了地理科学论文题目,欢迎阅读! 地理科学论文题目 一、地理科学的系统地理研究课题:

    真的啊198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环境论文的题目

    1.怎样的环保才“理智”2.伐?___!猜一个字 (答案:罚)3.变废为宝 4.小小报纸用处大 5.保护森林——保护人类自己的家6.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7.别说

    难般聊聊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环境地质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喝茶的樱桃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