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7

内涵帝在此
首页 > 期刊论文 > 曲靖爨文化书法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懒癌末期

已采纳

《爨宝子碑》蕴积1500多年的“历史文化艺术营养”,滋养了中外许多代书法艺术家和汉文字学家及“爨学”研究者,令人感叹不已。改革开放这此年以来,为摹写和研究《爨宝子碑》而来云南曲靖者络绎不绝;连海外友人、专家、学者、书法艺术爱好者、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也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的爨碑亭中,观赏《爨宝子碑》这一古老的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艺术遗物——碑中文物珍品,一睹它的风彩,领略其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艺术风韵,寻求汉文字演变及书法艺术真谛和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明,它是探寻研究爨氏在古代南中地区消失的诸多神秘历史文化艺术奥秘真谛的宝贵实物史料。《爨宝子碑》在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发展国际友谊上起着桥梁作用和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使人赞叹不已而感慨万端地曰:真中华国宝耶!

334 评论

粘土宝宝

详细字义 ◎ 爨 cuàn 〈动〉 (1) 烧火做饭 [cook] 爨,炊也。——《广雅》 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说文系传》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2) 又如:爨人(爨夫。厨师);爨室(厨房);爨妇(执炊的女人) (3) 烧;烧煮 常若微雷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水经注》 词性变化 ◎ 爨 cuàn 〈名〉 (1) 炉灶。一种土、陶制的厨房炉子、灶 [an earthern kitchen stove] 翻怜爨下劳薪。——张炎《风人松》 (2) 又如:爨下(灶下);爨火灶膛里的火;爨烟(吹烟)

91 评论

淡蓝色的蝎子

“爨”字的由来作了如下解释:其一,是根据姓氏而来。其二,是源于军事。

117 评论

pinguo0911

2012年11月1日  周一    曲靖    阴转晴       有一个极难写的字“爨”,在曲靖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是曲靖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象征,曲靖人民的骄傲,对外宣传的名片。       这个字笔画繁多,见到而写不来是常态,会写的人总会背几句顺口溜,即“兴字头,宝盖腰,林子里大火烧”。这是一个字,两块碑;一个姓,一个地方豪族,雄据南中五百年的事j是一段消失在历史烟云中的历史片断。曲靖人说起它,有多自豪就有多遗憾。         可以明确地说,爨氏不是少数民族,是汉族,来自中原先进发达之地。爨氏统治云南五百年,影响云南一千三百多年。         据爨龙颜碑的碑记载,爨姓祖籍上朔为中原王室血脉。先人班壹在中原繁衍壮大,后人班彪、班固册订、编著了汉书。汉末,班氏又受封于爨地,以地改姓为“爨”。         爨君的始祖爨肃在曹魏朝中职位显赫。家族人丁兴旺并迁移各地,游走四方,一支进入南中。时势造英雄,很快爨氏一族成为南中“四大姓”望族之一。代代跻身显宦,荣耀无比。       古时南中作为地理概念,是以现今曲靖为中心,包含今天的云南全境、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广西西北部以及越南、老挝和缅甸的部分区域。       爨氏作为南中大姓,强大的家族势力强大和与中央政府若及若离的关系。“开门有天子,闭门是朝庭”是爨氏家族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特征。也看出封建中央王朝对独霸一方豪强的无奈与迁就。       实际上,曲靖能纳入中央政权的管理,还是得益于诸葛亮亲自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了南中大姓的叛乱,将南中纳入蜀国的有效管理。         三国归晋,西晋接管了蜀汉国统治的南中,于271年在南中设立宁州,治所在味县(今曲靖经开区所在地)。从这时起,作为宁州首府的曲靖,正是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云南统治中心,也成为一个文化交融发展的重要地带。也不再附属益州(四川),正式成为全国十九个州之一。         自此,宁州成为中央政权直辖的的州,爨氏政权苦心经营,以味县(曲靖)为治所,滇东盘江流域正式取代古滇王国,成为云南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爨氏称雄南中五百多年,直至唐天宝年间(公元748~749年)被南中所灭,二十余万户近百万西爨白蛮被强制迁居滇西,爨氏家族统治被彻底瓦解,虽然客观促进滇西经济发展,以曲靖为中心地的滇东发达的经济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       爨文化衰落了,烟灭在战火中,自此到明朝中叶“改土归流”的一千三百多年,滇东大地乌蛮彝族坐大,中原文明的影响降至最低。       说来也有点不可思议,爨氏家族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独霸一方,可以说称雄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的家族之一。但盛故而衰,爨氏家族五百年兴亡是一朵独特的奇葩,但他在滇东大地如昙花一现的消失又是那样的彻底、那样的迅速,现在留下的仅仅是两块被列为国家级文物的爨碑。       墓碑,这是人死入葬后为悼念死者而立的刻石,自曹操提倡厚养薄葬,从魏晋到南北朝,中原地区禁止刻碑,自然留存极少。在隶书向楷书过渡演化过程中,这来自西部边陲民间书法家所写所刻的字体,带着山野味、带着民间味,不讲究笔法、刀锋,少了书卷味,少了油滑气,一经出土,就被后世书法名家推崇赞誉。史家祝有为称之“魏晋正书第一”,周钟岳称“南碑瑰宝”并非过誉之辞。       “独步南境,卓尔不群”。爨文化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好在还有碑在,爨体在,更重要的还有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几百万人民群众在。       有位学者说:“爨文化对于曲靖而言,既是一种永恒的乡愁,又是一段湮没的历史;既是曲靖的风情,又是千年鋳就的风骨!”,我们无须为它赋于更多虚无缥缈、似是而非的元素,因为“爨”已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的基因。       云南副中心城市,我们责无旁贷!晚10时正。

202 评论

洁博利郑少波

首先你需要了解爨文化:爨宝子(380—403)字宝子,建宁同乐 (今云南陆良)人。生于公元380年,卒于公元403年,年仅23岁。他19岁时即“弱冠称仁”,就任建宁(今云南曲靖)太守。当时,正是爨氏统治南中的强盛时期。他死后,建宁郡的老百姓,极为悲痛。为纪念他的为人,专门撰写悼词,叙述他的生平事迹“相与铭诔,庶存甘棠”。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大亨四年(公元405年)四月,在他的坟墓上立了一块碑,将上述悼词(即祭文)刻在碑上。后人称为爨宝子碑,又称小爨碑(因其体型较爨龙颜碑小)。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在曲靖越州杨旗田出土,对研究云南地方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而在中国书法史上更占有重要地位。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碑现保存在曲靖第一中学“爨碑亭”内。爨宝子碑书体处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阶段,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爨龙颜,字仕德,建宁同乐人,即今曲靖地区陆良县人。生于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卒于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在世61岁。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十二月上旬,爨龙颜死于任上,“黎庶痛悼,宋夷伤怀”,皇帝远感其德,遥念其功,追赠中牢之馈。建宁郡的旧吏赵次之、巴郡杜长子等,仰怀龙颜的仁德,永慕龙颜的恩泽,刊石树碑,褒杨其事迹(参见《爨龙颜碑》西汉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龙颜死后,之所以能使朝廷里的帝王将相们为之伤怀,普天之下的平民百姓们为之痛悼,正说明他的死,在当时震动很大,可以说是重于泰山的。爨龙颜碑又叫大爨,现保存在陆良县薛官堡“爨龙颜碑亭”内。爨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爨氏重视文化。爨宝子、爨龙颜均在20余岁举秀才,并以文人仕,凭学识和文治武功登上政治舞台。可见爨氏雄长南中,除通过与当地诸夷通婚联姻加强氏族势力外,爨氏凭借自身与中原文化的渊源优势而取胜,当不会是无稽之谈。爨氏中原文化之雄厚功底,在两爨碑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两爨碑中,其碑刻集中地体现出东晋、南北朝时期汉字从隶向楷过渡的特点,并大量使用厂北魏碑文中流行的古体字和俗(异)字。此外,两爨碑为典型的汉碑风格,其碑文采取了前序后铭的汉碑格式,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原文化已深入到云南腹地,成为边疆主体文化之源。望采纳

82 评论

相关问答

  • 曲靖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打印

    实话告诉你吧,曲靖师范学院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不会查重,所有学校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都不会查重。但是你好好做好开题报告,你的毕业论文就会好做,多的好,你毕业就比较容

    空山青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曲靖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模板

    篇一:语文教师个人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这封自荐信。 我是广西大学2009届XXX师范学院XX专业应届毕业生。 喜闻

    Icecream051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国文化之书法的研究论文

    浅谈书法艺术的美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人们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欣赏书法艺术的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法艺术与

    会员276431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曲靖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教育与教学研究属于国家级别的杂志。 教育与教学研究是成都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多年来,在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成为展示高校科研及地方基础教育名师、

    那些年喜帖街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曲靖师范学院论文查重率是多少

    曲靖师范学院位于我国第三大河珠江的发源地、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爨文化的故乡、 “全国十佳宜居城市”——曲靖市。学校2007年6月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

    司马懿砸缸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