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55

别做慈善家
首页 > 期刊论文 > 国内外对山西地位的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四川创和

已采纳

循环经济下的山西旅游业发展研究摘要:介绍了循环经济及其对旅游业的意义,分析了山西旅游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山西省旅游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关键词:循环经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山西省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旅游业发展的早期,旅游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称。伴随着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很多地方的旅游资源被无节制、无规划地开发,给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循环经济倡导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改变旅游发展“重开发、轻保护、重经营、轻管理”的传统模式,这种要求与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是一致的。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环境脆弱的山西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循环经济理论1.1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活动中把资源看成是一个不断循环利用的系统,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极限。它是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对物资和能源进行利用的,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能源利用方式,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循环经济在实施过程中遵循3R原则:一是减量化(Reduce),这一原则针对的是系统输入端,目的在于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量,遏制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从源头上节约资源使用量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是再利用(Reuse),这一原则针对的是系统的过程性,旨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量;三是再循环(Recycle),这一原则针对的是系统的输出端,它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入到新的生产循环中。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贯彻3R原则,必将使以更小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达到预期的目标,逐步建立起社会福利水平的节约型社会,并由此保证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生态环境也将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实现体现在经济活动的3个重要层面上,分别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3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这3个层面分别是企业层面(小循环),即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生产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区域层面(中循环),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代谢共生关系,建立生态园区;社会层面(大循环),即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1.2循环经济对旅游业的意义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而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旅游的实践属性和发展要求,因此,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旅游资源属于人类共用的自然、社会资源,其开发利用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融入循环经济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开发与保护,并将其与旅游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倡导绿色旅游、绿色消费,增强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效益最大化和代内、代际、区际的公平发展,最终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见图1)。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也应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赢”。2山西省旅游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山西省旅游概述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给这片黄土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山西省现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处,占全国的11.5%,位居第一。自然风光也很秀美,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8处。“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山西旅游的高度概括,旅游资源深厚丰富。但是,山西旅游业落后于全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相比,无论从海外游客接待人数还是从旅游外汇收入看,我省旅游业均在第25位~27位之间徘徊,而且呈下滑趋势。1999年山西旅游业收入66.4亿元,全国排名第23位;全省接待海外游客137785人次,排名第28位;全省创汇4256.83万美元,排名第21位。从表1也看出,在中部六省的国际旅游收入中我省也是靠后的。因此,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山西应结合自身情况,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在发展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2山西旅游存在的问题2.2.1旅游循环经济意识不强在旅游发展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在传统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开发资源和能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如,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2.2.2旅游开发及发展过程不合理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由于其资源导向性比较强,人们只注重对现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毁林建宾馆、旅店、寺庙及人为景观。缺乏生态意识,在破坏环境的同时,破坏了旅游环境的整体美和文物景观的原始文化内涵。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规划不合理,盲目建设,使得一些人文景观重复建设,既破坏了环境又造成了资源浪费。如对《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籍贯考察不详,使得山西省内在清徐等地建了多个“三国城”等旅游观光建筑,资源浪费可见一斑。2.2.3忽视旅游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现代旅游浓烈的商业气息和拥挤的客流,对山川、森林、民俗等造成了破坏,每年的几个“黄金周”使主要旅游景点不堪重负,大部分景区为增加经济收入都没有严格控制游客的数量,造成资源过度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近几年来游客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每次黄金周旅游预报中,平遥几乎都处于一种超饱和的状态。2004年9月下旬第四届平遥国际摄影节刚结束,又迎来“十一”黄金周,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有关部门不仅没有对古城墙加以维护,也没有对游客数量有所限制,纯属粗放式、掠夺性经营。2.2.4旅游业发展水平低旅游业内部以“食、住、行、游、购、娱”6个产业为核心,而山西省每逢黄金周,往往出现游客多而服务、设施跟不上。食、住这两大产品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2002年末,全国有星级酒店8880家,五星级酒店175家,四星级酒店635家,三星级以下8070家,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北京、上海、江苏等地。而山西的星级酒店共有220家,仅占全国的2%;五星级为空白;四星级16家,占全国的3%;三星级以下204家,占全国的3%。相比广东省东莞市每个镇都有一家五星级酒店。由此可看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之低。2002年末山西省与部分省份星级酒店数量见表2。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水平低,还存在“景点留不住客,游客花不出钱”的状况。2002年山西国内旅游人次在全国排第16位,而国内旅游收入却排第22位。游客在山西的平均天数和人增多消费额不仅低于北京、上海等旅游发达省市,而且与周边省份也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就是山西旅游业发展大多局限于旅游资源本身的初级开发,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不够;旅游产品单一,大多为依托人文景点的传统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型旅游品种开发滞后,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循环经济理念在山西旅游发展中的应用3.1社会层面社会层面(大循环),即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完成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要求政府引导,经营者和公众共同参与,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的实现。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有序进行,是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目前,急需在部门规章的基础上,加快制订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引导和规范,坚决杜绝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出现。全国人大已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清洁生产促进法》并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但还不够,还应加快步伐,形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循环经济落到实处,而不至于仅停留在概念之上。3.2区域层面区域层面(中循环),即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代谢共生关系。区域层面发展循环型旅游业,是通过建立相对完整的生产和消费的循环体系,以3R原则为指导,在一定区域范围同相关产业的各个领域形成产业链,实现共享资源,以提高利用率。一个地方的旅游业是与其所处区域的旅游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山西旅游业要打破地域界线,淡化行政界限,加强县与县之间、市与市之间、省与省之间旅游线路的连接与贯通,加强区域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客源互送。并且各市、县旅游局要从发展大旅游角度着想,防止近距离重复建设,确实做到资源共享和客源共享。同时,还要发挥各区域的资源优势,通过区域联合的方式把区域内的生产、消费、废气物处理和区域管理统一组织为循环利用网络系统。以预防污染和提高利用率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实现山西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3.3企业层面企业层面(小循环),即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生产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要求饭店经营者、游客以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规范自己。如,在旅游企业推行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物质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减少产品和服务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将单位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各项消耗和污染排放限定在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使旅游企业内部的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旅游业内部以“食、住、行、游、购、娱”6个产业为核心,将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链组合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对旅游产品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链延伸和耦合来体现循环经济的“3R”原则(见图2)。4结语旅游在发展初期被誉为“无烟工业”,但并非无污染。山西这样一个环境特殊的省份,如何解决恶化趋势,并使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循环经济指导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很好的途径,这对山西旅游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1]佘可文.关于加快山西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2(1):84-85.[2]韩小平,佘可文.山西省旅游系统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4):49-52.[3]高丽敏,陈兴鹏,拓学森.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4):89-93.[4]王利朋,李茂青.浅议循环经济理论下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7,19(2):40-42.[5]邓学芬.四川旅游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99-4720.[6]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8(5):58-62.[7]刘秀英,张小明.山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8):175-176.

265 评论

香蕉2015

山西,简称晋,位于太行山以西,是黄土高原的东部,习惯上叫山西高原,全省面积十五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二千七百五十万。山西省素称煤铁之乡,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雁门关以南是我国主要麦棉产区,以北以谷子、莜麦、胡麻等作物为主。山西的旅游资源丰富,宋代以前的地上古建筑约占全国总数的70%多,被誉为古代建筑的博物馆。另外,山西的土特产繁多,较为著名的有杏花村汾酒、竹叶青酒、老陈醋、清徐葡萄、平遥牛肉、柳林红枣等。” 这几段话摘自中国地图册中介绍山西一章。从文字上看,这里所描述的应该是一块富庶之地。的确,历史上的山西是块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远古时代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均建于此。隋末的李世民父子也正是从这里出兵统一中国并建立的让汉民族引以为豪的“大唐盛世”的。到了清末民初时,山西票号的昌盛更使得山西富甲一方,成为了当时全国的金融中心。老天爷也似乎特别青睐山西,在这块曾经诞生过王维、柳宗元、司马光等文人墨客和晋文公重耳、武圣关羽、女皇武则天等诸侯将相的土地下面蕴含着让其他地方的人们垂涎的矿产资源。山西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煤、铁、铝、铜、钼、钛、镓、铅、锌、金、银、钴、石灰石、粘土、石膏、芒硝、镁盐等49种,矿区达620处。其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铁矾土、珍珠岩、镓、铂的储量居全国之首;金红石、镁盐、芒硝的储量居全国的第二位,钾长石储量位列第三;钛铁、熔剂石灰石的储量居于第四;长石、石膏、钴、铜、锗、金的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在过去的那些乡土时代里,山西人凭借他们的勤劳智慧,让山西成为了中国历朝历代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山西人开始无私的用这些原本属于他们的甚至是那些应该属于他们子孙的的资源支持着全国其他地方的建设,正如一个作家所说的那样“山西用它的光和热温暖着全国。”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那段日子里,得益于过去还算雄厚的工业基础,山西经济在国内尚能处于中等水平。但是现在,山西落后了。山西人均GDP排名在1980年到2001年的20年内下降了9位;城镇居民收入长期滞后,1980年排位第23,1998年排到第29。1999年,2000年则连续2年全国倒数第一。曾经让山西人引以自豪的历史正在让现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隐隐做痛,也许只有那些散落在山西各地的历史遗迹和已经败落多年的厂房还在默默的讲述着这片黄土地上曾经有过的辉煌。 当汾河的水缓缓流入太原市的汾河公园,让太原的这条短短10公里长的河道让人看起来重新象条河的时候。太原的市民曾为这久违的河水欢呼,很多人爬在桥头整整等了一天来迎接它的到来。改造后的汾河两岸绿树成阴,芳草萋萋。但除了山西人,没有其他什么人知道这条景色绮丽的河只不过是个蓄水池而已。山西人用自己的智慧再一次粉饰了自己那本已破败不堪的面子。山西真的太缺水了!规模越来越大的矿山开采已经让山西的地层蓄水结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直接结果是地表塌陷和地下水位的迅速下降。现在山西全省河川径流量仅为114亿立方米,与全国各省比较,占倒数第二位,仅比宁夏多一些,人均占有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在2003年的10月2日,有过这样的一条并不引人注目的报道,“北京首次从山西册田水库向官厅水库调水5000万立方米水,相当于25个昆明湖的水量。晋水进京是历史上兄弟省首次向首都集中输水。”,山西,在自己濒临灭顶时还无私的将仅存的那点点给养奉献给别人。这让人不由的想起了1994年山西人为“引黄入晋”工程募捐时的那一幕,这些所谓的募捐款项均是从个人工资中扣除,募捐的原由很简单,工程是山西的,耗费的巨额款项只能由山西自行解决。联想到当前在建的国家歌剧院、国家体育场等等大型项目,山西人的生存似乎远没有些那些可以为国家增光的工程重要!用山西煤炭温暖着的那些人恐怕难以想象山西相当一部分矿工家属生活用水常年是靠矿井排出的废水来维持的。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同时,山西境内几乎所有的河道都受到污染,受污染河流长达三千七百五十三公里,其中超三类污染河道占百分之六十七点二,严重污染超五类水占总河长百分之四十五点八。山西仅有的那么点地下水不同程度的遭到多种有害离子侵蚀,矿化度,总硬度大幅度提高,有些有害物质甚至严重超标达26倍。新世纪的太原,那些曾经寄托着老太原们孩提时代美好回忆的沙河、虎峪河、玉河早已变成了一条条让人掩鼻的臭水沟。而整个山西,除了一些河流的源头部分,已经找不到象样的河流了。当眼看着山西的子孙们即将需要借助图片来认知什么是河的时候,作为他们的先辈,不知该作何感受。站在山西任意一条铁路线旁都会看到一列列装满煤炭呼啸着东去南下的列车。2003年开始的全国性缺电已经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安全,国家需要更多的煤炭来保障不断增加的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所有你能想到的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都在缺电。对于那里的人来讲,如果山西的煤炭不能足量及时的运到的话,他们的幸福生活将会无情的离开他们,2004年的这个让他们感觉到比任何年份都热的夏天似乎正在验证着他们的忧虑。电荒仿佛让山西一夜间又重新成为了块香饽饽。事实上,煤炭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的山西,其调出量现已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三以上!为了保障电煤的外运,2004年上半年,山西其他货物的请车满足率通常都不到10%。太原铁路分局现在每天有6400个车皮,去除必须保证的重点物资外,仅剩下300多节可用于运输其他货物。那些包括不锈钢、仪表、电器、五金件等等在内运不出去的产品的附加值远比电煤高出很多,山西在这方面的损失又能由谁去承担呢?市场需求的扩大必定会刺激价格的上扬,这是市场不变的法则。而山西煤炭的价格似乎习惯了游离于这条法则之外,它的每一次提价企图都会淹没在那些使用山西煤炭的发达省份无尽的责难中。山西在那些正在使用山西煤炭的省份的心目中被定位为他们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资源库,他们在遭遇危机时总是会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来审视山西。他们知道在与他们的冲突中,山西是始终如一的弱者。他们眼中的煤炭成本只是用计算机上那么简单的一加,他们不会去考虑开采引发的生态灾难,也不会去考虑大大小小矿难中的那些阴魂。或许是他们认为山西已经挣的够多了,抑或是他们已经太习惯于山西的奉献了。 山西是个很奇怪的地方。与德国的鲁尔区,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这些煤炭产地在所在国占有无可比拟的经济地位相比,同样以产煤闻名的山西显的如此的另类——山西有资源,但却如此的落后。在全国各省区农村贫困人口情况调查表中,山西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是8%,排全国的第五位;在各省基本生活保障线以下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统计中,山西省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占到了%,全国排名第七位;在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统计中,山西赤贫状况的发生率是中部省份最高的,达到了%;在全球化指数的对比中,山西的全球化进程指数是%,而同期的广州是%,天津是208。78%;在全国生态脆弱程度比较中,山西属于极强度生态环境脆弱区;中科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山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在全国倒数第五。山西落后的印象似乎在2003年有所改变,在这一年中,山西省GDP比上一年增长%,增长速度在全国居第五位,创近十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但是,如果我们稍做分析的话,这组数字又是那样的令人不安。在这一年里,煤炭、电力、冶炼、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为山西GDP增长的贡献率创记录的达到68%!山西的产业结构看来没有什么改变,只不过我们采掘资源的速度更快了罢了。我们也不妨将山西与国内其他省份做个比较,当山西人为其GDP达到2445亿元而振奋的时候,广东省的数字是13449亿元、山东12430亿元、江苏12451亿元——这就是差距。当山西低价输出资源,又高价输入消费品的时候,这种差距是那样的顺理成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中央在确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候,山西居然没有被列在内。难怪山西人自我调侃到“山西不是个东西。”万幸的是,那个大开发战略到目前为止除了修了几条贯通东西、南北的高速公路和输油管线外,还没有其他什么更让人注目之处,不然山西真的要被贻笑大方了。 如果因为山西落后就说山西人都是穷鬼的话,那也的确冤枉山西了。山西历来就不缺乏富豪,改革开放后的山西同样如此。与先辈们走西口,闯关东历经各种磨难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所不同,当代的山西的富豪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已经让国内其他地区的人们所侧目了。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工业社会对资源的巨大需求造就了山西的富人阶层。在山西,哪怕是在最贫困的地方你都可以见到挂着当地牌照的奔驰、宝马呼啸而过的情景,车的主人们绝大多数是煤矿或是焦化厂的老板们。豪华的坐骑、堂皇的宅院与张狂的言语一道彰显着他们的气派。在这块已经千疮百孔的土地上,他们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们可以购买与他们身份相衬的任何东西,他们再也不用象本乡本土的其他人那样为子女们上学或是家人医病所需的费用伤神了。财富向这一小撮精英聚集的时候,他们不会去想他们赖以制富的这些资源是不会再生的,不会去想这些资源原本有属于同样生活在这里的其他人的一份,更不会去考虑应该为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做些什么。当财富聚敛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开始厌倦这里的荒山,污浊的空气和那些由于贫穷而日益呆滞的眼神。于是,在京沪等大都会或是苏杭等花园般的城市里,属于山西人的房产成倍增长着,每年从山西流出的资金居然高达了数百亿元。这些已经或是正在举家迁移的山西富豪们迟早会融入当地社会,最终他们的子孙们也不会再将自己归为山西人,没有人愿意去预测山西在那个时候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就连山西人也开始放弃山西的时候,这块具有三千年古老文明的黄土地上的希望会在哪里呢? 黄河一直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山西不正是守侯在摇篮边的那位母亲么?这位原本也光彩照人的的母亲现今已气息奄奄,无人怜,无人爱。我仿佛看到了她消瘦的身影,她在挣扎着为她的孩子们挤出或许是最后的一点点乳汁,她眼里分明含着泪水。是的,她在哭泣,她在失落,默默的默默的……

265 评论

吃撑了别跑

山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优势明显,但旅游业发展却相对滞后,文章结合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借助SWOT分析山西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探索发展山西旅游业的途径。[关键词】山西省, 旅游业,SWOT分析,发展战略一、引言 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发表的年度报告,自1992年起,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世界旅游组织亦称“旅游是一个有耐力的和稳定的行业”。2l世纪将是旅游的世纪。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规模大、利润丰等特点,其巨大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重视。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环境综合分析技术.是行业或部门经营决策、规划发展的重要依据,SWOT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本文全面分析山西旅游业自身的状况和外部的环境.为山西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二、优势分析 1、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的山西文化遗存遍布各地.有大同云岗石窟和平遥古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有五台山佛教圣地.有中国金融鼻祖的晋商大院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多山且多名山:华北屋脊”的五台山北岳恒山,有壶口黄色大瀑布和气壮山河的”龙门三激浪“.独特的民俗风情面食之乡、民歌的海洋、古代戏曲艺术的发祥地。可见.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使山西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前景。2、广阔的市场空间以旅游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包机国际航线不断增多 大大增强了山西旅游的可进入性。北京、天津、河北、内蒙等临近省市以及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是客源市场。同时, 山西的旅游产品也培养了一定的国际客源市场.寻根祭祖、宗教朝圣对海外华人、日.韩等东南亚汉文化圈有独特的吸引力.平遥古城为中心的晋商民俗文化在法、德等西欧国家产生了共鸣。三、劣势分析1、旅游业发展观念滞后长期以来重点多在景点的开发建设上, 单纯追求门票收入, 导致旅游业综合效益不高。许多地方把旅游资源等同与旅游产品,直接推向市场,导致旅游景点长期保留在原始状态,还有把文物资源等同与旅游资源.投入大量资金修旧庙建新庙.造成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导致旅游产品的单一化。2、基础设施不配套,企业整体素质差全省旅游饭店规模小、档次低,仅有一家五星级饭店,娱乐设施落后、场所少,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还未迈开步伐,旅游购物基本处于空白,交通状况虽有改善,但许多景区之间和景区内的交通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旅游企业领导层中.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微乎微.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导致整体素质差 缺乏竞争力3、旅游主体形象不鲜明,忽视品牌效应山西没有塑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形象,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低。尽管是旅游资源大省, 但是旅游品牌弱省.许多很有潜力的景点缺乏应有的内涵的深度挖掘 ,没有形成响亮的 “主题“形象。四、机会分析1、旅游业是未来需求旺盛的朝阳产业旅游是人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结合的消费方式 是以人为本的服务产业。我国经济进入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均GDP超过10O0美元,标志着人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旅游度假将成为我国民众崭新的生活方式。2、山西的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山西旅游景区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成效,旅游业成为山西经济的一大增长极。全省旅游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海外旅游创汇万美元 同比增长% 。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将成为振兴山西经济的动力。3、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山西旅游业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奥运会是当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全球性体育赛事.山西作为北京的周边地区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便捷,奥运会势必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中国.成为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将会为山西旅游业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 。五、威胁分析1、国外同行的挑战国外旅游产业已入侵国内市场, 国外一些著名的旅行社规模庞大且具有一流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山西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与国内、区域内同行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与国外同行相比,相关产业更是存在差距,这些给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2、旅游业区域问的竞争山西与周边省份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也基本相似地区内部的旅游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山西旅游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于周边地区,作为旅游业的后发地区, 与先发地区的差距非短期可以消除, 竞争优势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塑造的, 随着旅游目的地的日益增多,区域间客源市场的争夺日益加剧。3、旅游销售渠道发生变化随着网络营销的发展,网上预定使得买卖双方可以摆脱中间环节再加上旅游者的自选意识增强,通过因特网预定各种旅游服务,使得传统的销售渠道面对直销的挑战。而旅游业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一旅行社,生存受到巨大的威胁。4、旅游业向深度发展,需求日益差异化,产品面临转型挑战经历了一轮旅游热潮的中国旅游者仍以观光旅游为主对旅游的感受是“挤、乱.差”。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者更加注重环境质量和实质性内容,表现出需求日益差异化,要求提供的产品必须多样化.大力发展参与型的度假休闲式产品.这就要求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发展要多样化.从而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六、旅游开发的对策与措施1、培育三大品牌,开发五大景区,重点建设十大景点山西拥有丰富多姿、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和社会旅游资源,但主题形象一直不太明确,来山西主要看什么,这一至关紧要的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好。山西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多,劣势在于散。而旅游消费的特点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为此,必须在对我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实施精品战略。具体讲就是推出晋北佛教古建文化游、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游、晋南黄河根祖游。形成我省旅游资源和产品的主体构架。晋北佛教(宗教)古建文化游。这一旅游区以被列为全国35张王牌旅游产品之一的五台山、大同云冈石窟、道教圣地北岳恒山及浑源悬空寺、繁峙岩山寺、灵丘曲回寺佛像冢、应县木塔等为重点,辅之以全国最大的九龙壁、最大的佛殿上下华严寺、善化寺,最大的露天煤矿平朔露天煤矿、朔州崇福寺,风景奇险秀丽的芦芽山及全国最大的冰洞-宁武冰洞等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组合而成。

290 评论

糊糊1011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非农化并不断向城镇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山西省的一次产业是薄弱环节,二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主体,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三次产业发展缓慢,发展速度滞后。总而言之,山西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本文通过研究山西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山西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提出合理的产业调整和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316 评论

沈阳老五0459

山西省主导产业有日煤化工成为山西工业绝对主导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以煤化工和铝工业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性能铝合金材料、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轻合金材料等高端前沿材料产业发展。

304 评论

美利达达道路

一、山西煤炭经济发展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工业是山西重要的支柱产业。煤炭也是山西省主要产业中表现最好的行业,成为拉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山西煤炭储量丰富,品种齐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基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山西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广,储藏量大,煤质优良。山西煤炭不仅为当地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煤炭还运往南方各地,使资源共享化。在不断的北煤南运过程中,山西的煤炭资源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资源不断减少,优质煤减少;各煤矿经营也体现出很多的不足,煤炭主业核心竞争力差,煤矿企业人员多、包袱重、效率不高,产业集中度低,整体利益流失严重;生态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制约着煤炭工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煤矿安全状况尚未根本好转,煤矿安全生产仍没有把握;煤矿生产生活条件差,职工收入低,人才流失严重。。为解决这些问题,山西必须走调整产业结构之路,不断发展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实施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和大集团战略。山西煤炭要发展,首先要立足国家能源安全,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煤炭持续产业,推动煤炭工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综合开发利用为主转变。煤炭工业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山西政府也在极力发掘新兴产业作为山西经济主导产业之一,旅游业就是新兴的产业。二、影响煤炭市场的因素1. 煤炭总量依然明显过剩煤炭产量的过剩,主要表现在资源供给过剩。一方面,小煤矿产量的控制出现漏洞,特别是重点调出地区小煤矿的煤炭,对本地区国有重点煤矿形成挤出效应,迫使重点煤矿向周围市场寻求突围和扩散,挤占其他地区市场,进而把进口煤挤出国内市场,另外一部分优质资源寻求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一部分国有重点煤矿收购地方煤炭进行销售。正是这种收购行为,导致当地小煤矿生产的煤炭有了销路和市场,也正是这种行为部分助长了小煤矿的泛滥。控制资源,加强资源管理,从源头抓起是上策,人为被动疏导市场为下策。要从生存战略考虑,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长远发展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

88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内外对文化传播的研究论文

    谈文化传播创新的新思路论文 摘要 :1945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日本现代漫画已经风靡至今。善于故事漫画的创作,借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漫画的创作题材更加宽泛和多样化,意

    中艺古典家具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矿山污水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1.2.1 项目实施及资金投入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体制、管理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一直处于粗放管理状态,大部分矿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致使

    八点了解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国内外对话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

    幼儿 教育 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对于启发学生学习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类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

    宝哥哥艺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对互联网会计的国内外研究论文

    1网络经济下传统财务管理的弊端网络经济时代,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随之消失,而代之

    angelabaoba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国内外对网站的研究论文

    QL推荐你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偶去他家店铺下载过论文的,很快就发给我了 杠杠滴

    MIssMIss兔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