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0

北冰洋的海豚
首页 > 期刊论文 > 华润雪花啤酒市场营销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薄荷kokoro

已采纳

啤酒企业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与加强措施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啤酒企业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与加强措施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啤酒业是我国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之一,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啤酒行业的销售模式已告别原有发展模式,啤酒企业强化管理,改革营销渠道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变革,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啤酒企业营销渠道研究的重要意义入手,针对当前啤酒营销渠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展开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以确立渠道优势地位提高产品覆盖率,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啤酒企业;分销渠道;渠道分析;

1、啤酒企业营销渠道研究概述

我国啤酒市场销量巨大,中国啤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当今市场条件下,随着产品集约化程度不断增强,啤酒产品质量、价格、性价比等因素不再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营销渠道建设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啤酒产品的覆盖、形象展示、动销都离不开营销渠道的支持。营销渠道建设是啤酒企业营销管理的重中之重,决定着啤酒企业产品发展的现在和未来。啤酒企业营销渠道是啤酒产品从生产企业流通到最终消费者中间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的组织,包括批发机构、零售场所及贸易代理商等所有把啤酒产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中间环节的集合。

啤酒是一种快速消费品,流通地域广泛、环节多层,营销渠道不可或缺。营销渠道受宏观环境因素、企业及其产品因素,目标市场覆盖范围、市场竞争激烈程度、零售终端密集程度、消费者啤酒消费习惯等影响,企业营销渠道按营销渠道的组织形式可分为直销、分销、代销等,其中分销是最广泛使用的渠道管理模式。营销渠道是连接啤酒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渠道虽然是市场营销4P之一,但因啤酒产品销量大、重量高、低介入度的特性,在很多市场都是销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啤酒企业要想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就要通过深入研究营销渠道,加强营销渠道管理和终端管控,不断创新,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2、当前啤酒企业营销渠道中存在问题

(1)啤酒企业营销渠道管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啤酒企业营销渠道发展没有跟上整体社会商业文明进步水平。部分渠道仅依靠啤酒企业费用投入维持零售终端,缺乏长远规划,内部管理和终端管理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终端掌控有效性差,终端合作协议中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难以形成有效约束;渠道层级过多、稳定性较差,窜货乱价问题严重;渠道布局粗放,结构单一,固步自封,缺乏规范的市场运作;不能有效进行客户分层,营销人员流动性比较大,重点终端缺乏专人长期跟踪维护,难以实时发现、解决问题,服务意识差、水平低;近年来,啤酒产品产能增长过速,产品价格竞争仍然比较普遍,产品同一性强,企业促销效益持续性差,渠道冲突较严重,终端消费者拉动力不足;渠道繁琐,地域重叠,难以保证销售份额。传统经营模式下,终端主流啤酒采取销售公司———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消费者的销售渠道,处于关键环节的产品经销商经济实力有限,终端组合铺货率低,处于多家啤酒企业的争夺之中,品牌黏性不足;传统销售平台缺陷严重,经销商“专业化”不足,销售利润层层分解,处于销售渠道尾端的二、三级批发商利润偏低,部分区域市场基础薄弱,销售力不足。(2)营销渠道配套建设不到位。营销渠道是一个系统体系,需要销售体系、营销决策体系、后勤支持体系和管理控制体系等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目前啤酒企业面临产能增长与营销渠道落后这一对矛盾,供销矛盾日益突出,营销配套体系资源配置能力不足,管理松散,信息的采集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低,市场反应迟缓,或者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即使发现了问题也迟迟不能解决,严重制约了啤酒企业的发展。(3)营销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营销渠道业务队伍组建滞后,部分营销人员的专业能力差、服务终端意识淡漠,不擅于根据零售终端场所特性进行精细化操作,零售终端的.日常开发和维护不足;另一方面啤酒企业营销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亟待完善,营销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创新开展营销工作的动力不足。

3、加强啤酒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策略

(1)强化营销渠道建设。啤酒企业要重视营销渠道结构、营销渠道组织和营销渠道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构建合理的渠道分布,明确市场的渠道模式,强化渠道成员的规范化管理,优化啤酒企业资源配置,明确区域发展目标、扩大产品辐射半径,提升渠道运作效率;关注品牌建设,重视品牌战略,优化产品组合,细分市场,丰富产品线,实现目标市场全细分覆盖,迎合啤酒市场个性化、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实现品牌主导;区分高、中、低端市场,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建立分销渠道,并保证企业营销策略的有效执行;加强渠道考核,完善大客户管理制度,突出重点渠道的管理与维护,切实强化渠道管理工作,与渠道成员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建设系统的终端信息体系,创新营销手段,开设网络渠道平台,提升渠道成员利润空间。

(2)加强配套体系、制度建设。啤酒企业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科学、规范的渠道管理体系,对渠道管理建章立制,聚焦终端场所的开发与维护,规范市场运营机制,优化市场氛围;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分析市场,促进销售渠道问题的及时反馈;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源配套制度,强化营销后勤保障力度,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反应速度。

(3)重视营销渠道和啤酒企业自身的队伍培养。一方面引导啤酒渠道拓宽优秀营销人才引进、培养路径,打造业务能力强、忠诚度高、稳定性强的专业化渠道营销团队;另一方面重视啤酒企业自身营销人员培训,强化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确保企业自身营销人员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而带动渠道的营销队伍进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啤酒企业加强营销渠道研究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业长青的必然要求。企业营销管理人员要强化营销渠道建设,健全配套制度,培养优秀营销人员,以优化企业营销渠道,确保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参考文献

[1]曹海昆.青岛啤酒分销渠道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工商管理,2016.

[2]杨小红.啤酒企业营销渠道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2).

[3]毛菁菁.浅析啤酒行业营销渠道---以中国华润雪花啤酒为例[J].价格月刊,2013(6).

[4]于书懿,李凯旭.啤酒行业营销的创新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3):49-50.

[5]李宏.建立现代企业营销渠道管理有效运行机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8):26-27.

[6]王亚军.浅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啤酒市场营销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4).

283 评论

纯洁的毛灾灾

啤酒营销案例(五)青岛啤酒 一、公司背景 1.公司介绍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1 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是我国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1993年6月,经国家体改委批准,由原青岛啤酒厂作为独家发起人,并在吸收合并原中外合资青岛啤酒第一有限公司、中外合作青岛啤酒第三有限公司及国有青岛啤酒四厂的基础上,创立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批九家境外上市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青岛啤酒于1 993年6月在香港发行了H种股票并于同年7月15日_卜市,为首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中国企业,同年8月在国内发行了A种股票并于8月27日在_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股后公司股本总额为9亿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其中:国家股为39 982万股,占总股本的;法人股为5333万元,占总股本的5 .93%;外资股为34685万股,占总股本的3吕‘与酬;国内公众股为1亿股,占总股本的11 .11%。 公司创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质量、品牌、技术、设备、资金等优势,老厂技术改造和国内收购厂并举,不断扩大规模经营。1994年10月,公司全资收购了江苏扬州啤酒厂,经过技术改造已形成6 .5万吨的生产能力。1995年12占总股本的44 .42%;法人股为5333万元,占总股本的5 .93%;外资股为346 85万股,占总股本的38 .5州;国内公众股为1亿股,占总股本的11 .11%。 公司创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质量、品牌、技术、设备、资金等优势,老厂技术改造和国内收购厂并举,不断扩大规模经营。19弘年10月,公司全资收购了江苏扬州啤酒厂,经过技术改造已形成6 .5万吨的生产能力。1995年12月,公司又与西安汉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公司控股5洲,至1997年该厂形成15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公司的骨丁生产厂—啤酒一厂、二厂完成技术改造后,至19弱年底分别形成30万吨和20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总资产为28 .8亿元,拥有员下4700多人,年生产啤酒5。万吨。1995年公司完成啤酒产量35万吨,实现销售收人14 .3亿元,完成利润1 .7亿元,出口创汇1670万美元。 目前青岛啤酒的产品质量、销售收人、实现利润、出口创汇等经济指标均居国内啤酒行业之首。青岛啤酒的主要产品为青岛牌系列啤酒,是中同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拄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同家质量金奖和冈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冈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闰产品品牌。面向21世纪,青岛啤酒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以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2000年,青岛啤酒的啤酒产量已经达到140万吨,从占国内啤酒市场份额的2 .3%提高全酬。 经过五年的整合后,青岛啤酒呈现净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人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产量增长的良性发展态势。公司全面建立了标准化的微观运营模式,保证了市场销售人员的管理一致化,真正实现对市场的统筹,而不是渠道的简单管理,并能够保证未来市场开拓的快速复制。公司继续在全国推行地方“1+1”、全国“1+3”的品牌战略。青岛啤酒品牌以保持高端的定位获取利润,二线品牌占领市场,三线品牌在未来两年内将会逐步淘汰。通过品牌结构的优化,公司的利剩水平又将上一个台阶。2007年前5个月的增长态势良好,主品牌增长了22环,二线品牌中山水啤酒增长了8州,唠山啤酒增长了51%,都超过了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有些地区求大于供,产品产销两旺。 2.客户服务 为使产品和服务过程能有效地满足顾客和市场的需求,青岛啤酒确定产品、服务及过程目标如下: (l)产品:质量第一、品种多样、环境安全、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2)服务:向顾客及相关方即时提供优质产品和超值服务。 (3)过程:确保实现产品及服务目标,即经济、合理、高效。 当对服务有特殊需求时,由市场部、销售一单位及技术部根据市场及顾客需求,对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过程进行策划,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过程改进,确保服务过程实现。 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识别和评审: (1)1998年,公司建一立客户 拜访 制度,对国内外客户定期巡回拜访,互通信息;积极参加各类进出口商品展销会,对当地市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终端消费需求、变化及发展趋势,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等;与客户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2)1999年,公司建一立了全球性市场信息网络和迅速、快捷的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市场部及销售单位采用问卷、网上调查、客户沟通等方法,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准确识别顾客及相关方需求。 (3)2001年,公司的销售网络开始采用CRM系统、计算机网络分析模块和销售分析模块等更高效的分析、识别方法,更加快捷、准确地识别顾客及相关方需求。 (4)公司每年还利用啤酒节等机会邀请国内外客户来青岛考察市场、参观工厂、举行客户座谈会、酒会等,增强与客户的沟通,并获取信息,寻找改进机会。 (5)公司采取多种内外部沟通方式,对社会、股东等相关方耍求进行获取与识别。 二、青岛啤酒供应链的整合 青岛啤酒通过不断扩张获得发展,同时也对自身的供应链进行整合,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其供应链整合主耍特点有: (1)由外延扩张走向内部整合 增长和发展的第一个区别就是青岛啤酒以前走的是外延扩展法,非常强调外延扩张,非常强调对增量资本的投人。青岛啤酒经过对增量资本的投人,实际生产能力在不断接近潜在生产能力。这就是在资本总量没有扩展的情况下,资本产出和净利润翻了6倍的原因所在。2001年,青啤集团提出一个重要 口号 ,那就是从简单的资本投人转移到对存量的挖掘。 要增加效益就必须要内部整合。一个企业能做多大取决于三条标准,第一,是产品能力;第二,产品市场空间有多大;第三,整合资源的能力有多强。只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国内企业实际都存在对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比较弱的问题,扩张的风险非常大。兼并要考虑到地方政府政策、 企业文化 、企业经营模式、企业职工素质等等因素,成功达成兼并预期目的的企业微乎其微。青岛啤酒并购的很多企业也有种种问题,如职工转制问题、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造问题、品牌整合问题等,而且有些效益持续不好的企业要关闭退出的成本也很高,有些企业生产工艺上不一致,必须投入巨资进行工艺改造和设备改造才能生产青啤的主品牌。 (2)由资本并购走向外部行为协同 协同是供应链管理最大的价值所在,企业发展不管是增长模式还是发展模式,最终都是达到一种协同模式。协同可以减少交易的成本,协同可以提升价俏的创造,协同可以打造行业的市场地位。 资本并购足通过把外部的交易转为企业内部的交易来减少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成本。但是这种增长的模式没有内部行为的协同整合是不能达成预期效果的。 行为的协同管理是通过打造一套成熟的协同行为标准来实现交易成本控制、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的一体化。 目前青岛啤酒外部一体化走的是一种行为一体化道路。因为资本兼并足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真正难的是把这个厂或者公司买下来后的处理。希望控制行为,实现内部的协同,但是买了厂并不代表自然就控制了它的行为。青岛啤酒如果无法控制并购厂的生产、销售,那并购的意义就荡然无存,而且会给自己加上很多包袱。 (3)强化存量资源的控制能力 渠道模型,包括供应采购渠道→核心企业→分销渠道→终端消费者。对于食品、家电等行业来说,渠道模型实际就是喇叭模型。供应链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准确,会在渠道传递过程中得到放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牛鞭效应”。 青岛啤酒当时就面临这个典型的效应。青岛啤酒的供应相对来说足比较简单的,原料主要是大麦和啤酒花,日常供应主要是包装物,像纸箱、瓶盖、标签等。但是向后就非常复杂,消费终端的多元化决定了分销网络的复杂性。啤酒可以在酒吧、餐厅终端消费,一也可以是家庭购买消费。实际不是终端为主,而是渠道为主。所以多元化的销售模式,决定了其渠道组织耍不断地放大。青岛啤酒连同其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终端促销人员,说其是百万销售大军也不为过。 渠道组织在不断增加,组织的节点也在不断地扩大,但是对渠道成员的控制力呢?多数企业都面临销售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而利润根本没有增加的情形,其根源就在于销售的控制力减弱。 如果市场上促销费用完全失控,造成企业每年的损失就难以计数。大众商品的促销费用主要通过渠道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买一赠一”和“开瓶有奖”都是通过渠道商去做的,但是促销费用是不是真的到了市场仁呢?估计50%的促销费用都在渠道上被漏掉了,有的是一级批发商拿去了,有的是二级批发商拿去了,有的是分公司拿去了,有的是销售管理员拿去了,只有50%不到的费用到了市场,而这5恻是不是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呢,企业也不知道。 这种问题的实质是外部资源虽在不断地扩大,但有效产出却越来越少;外部的组织虽在不断地扩大,但是外部组织的控制力却在不断地下降。青岛啤酒面临这样的问题,应对战略就是企业必须从增长走向发展,核心是必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青岛啤酒供应链管理就是实现战略转型非常重要的实施的手段。 三、国际化道路—青岛啤酒的供应链延伸 青岛啤酒在海外市场的全球布局是:“先市场、后建厂”,先集中力量,加大传统的美洲、欧洲、东南亚主大市场的营销力度。首先在中同台湾地区建厂,以台湾地区为重点基地深度开发东南亚市场,最后将辐射南非市场,逐步在美洲和欧洲设厂。最终搭建美洲、欧洲、东南亚“金月角”的国际市场框架,完成青岛啤酒国际化世界版图的雏形。 从上面的叙述来看,从东南亚、欧洲到美洲,直至南非市场,青岛啤酒继2002年出口增加1咧(在美国和欧洲均实现1喇的增幅)之后,2004年拓展海外市场的力度进一步力rl强,2004年1一12月,青岛啤酒出口较2003年同期增长113%,每月出口量都在8000吨以上。 2002年10月21日,青岛啤酒和全球最大的啤酒企业安海斯一布希公司(简称“AB公司”)在纽约正式签署了战略性投资协议,青岛啤酒将向AB公司分三次发行总金额为1 .82亿美元(约合亿港币)的定向可转换债券,该债券在协议规定七年内将全部转换成股权,AB公司在青岛啤酒的股权比例将从目前的最终上升到27%,所有的增持均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H股。 2005年4月,就在世界级啤酒片头AB公司宣布正式增持其在青岛啤酒股权27%之后不久,AB公司亚洲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程业仁指出:“拥有百威啤酒的AB公司与青岛啤酒建立的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随着青岛啤酒这一步棋的尘埃落地,青岛啤酒国际化的思路愈发明晰:已经百年的青岛啤酒是中国的老牌企业,是一个骨子甩浸透着浓厚本土文化的传统企业,而正是这样一个企业,同样面临着不走真正的国际化道路,就不能完成做强、做大的战略性课题。这种战略性的危机感,催生了青岛啤酒的国际化战略:走真正的国际化之蹈,市场要国际化,企业的内涵也要国际化,青岛啤酒还面临着怎样从AB公司中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并大胆平等利用其在美国的资源“为我所用”的问题。 四、塑造顾客忠诚度—青岛啤酒销售管理的特色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高速融合,准把顾客奉为上帝,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顾客,谁就是市场竞争中的胜者。只有顾客才是企业的上帝。在青岛啤酒中,这并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话,因为顾客将是最终决定谁是市场赢家的仲裁者,而他们都是产品的消费者。青岛啤酒相信消费者的信念是来自于其本身,因为消费者对品牌价值与品质的认知,将决定青岛啤酒的未来。 以顾客价俏为导向。青岛啤酒在梳理发展指导思想时,正式提出一项做大做强的新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由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过渡,通过实现为股民、为职工、为消费者服务,来进一步转变机制,真正地与市场接轨,以形成新的企业竞争优势。 消费者忠诚的塑造是青岛啤酒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青岛啤酒百年持续的战略选择。这种战略的实施耍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消费者忠诚塑造在于不断探索获得消费者忠诚的方法和渠道,青岛啤酒必须从3A转向3P(所谓3A指的是让消费者在购买青岛啤酒时,买得到〔Available)、买得起(Accepet)、乐得买(Affordahk),而所谓3P指的是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心中首选(Preference)、物有所值(Price to value))。当消费者变化的时候,青岛啤酒的战略也要相应作出变化,同样,赋予产品的文化内涵也要变化,这样才可能使一个单一口味的产品,能够适应百年消费者的变化。 第二,消费者忠诚塑造在于不从价格上过分地与对手竞争,而是通过对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分析,通过控制某些关键点,或者通过收购与兼并,去获得比较竞争优势。这种竞争能够塑造一个健康的行业结构,能够使啤酒行业的领导者能够通过竞争去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减少跟随者“反击成功”的机会。 当然,青岛啤酒也十分清楚,追求“消费者忠诚”最大的问题是成本问题,无限制追求3A或3p导致的将是庞大的组织体系与费用开支,所以减少“消费者变心”的另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收购与兼并,不断塑造一个有利于青岛啤酒的行业结构。通过在行业结构中制造“高门槛”来阻止竞争者或替代产品的进人,从而实现相对的垄断。在这一点上,青岛啤酒称得上是典范。 五、融合“物流”和“销售”的供应链实践 青岛啤酒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给予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整个供应链中,良好的供应链系统必须能解决这些问题:什么时候发货?哪些订单可能被延误?为什么造成这种延误?安全库存要补充至多少了进度安排下一步还存在什么问题?现在能够执行的最佳的进度计划是什么?等等。 通过评拈筛选以后,青岛啤酒挑选了最优质的服务商招商物流来运作。 首先,青岛啤酒对物流进行严格的监控。在每段路线都规划了具体的时间,从甲地到乙地,不仅有准确的时间表,而且可以按一定的条件、客户、路线、重量、体积,自动给出车辆配载方案,以提高配车效率和配载率,这在以前都是不可能的。 啤酒营销案例(六)雪花啤酒 这几年,无论是“非奥运营销”还是“勇闯天涯”,雪花啤酒把营销做得不落俗套,出奇制胜。这一次,“自然之美”活动又从贵州发芽,逐步在其他城市开花。那么,啤酒与“自然之美”,二者有什么奇特的关联呢? 品牌的魅力在于深度融入消费者的血液和心灵。作为一个驰骋啤酒疆场多年的老兵,雪花啤酒深谙此道。早在7年前,雪花啤酒签约定位大师米尔顿·科特勒,这位先锋人物曾表示要改变中国啤酒广告“只讲产品不讲情感”的传统习惯。此后,华润把雪花啤酒的主力消费群锁定在20~35岁的年轻人。在营销策略上,雪花啤酒提倡要发现客户需要和渴望的东西,并通过有效的方式传达:在产品层面上,要科学地发现需求和研发;在营销方式上,要艺术地表现,通过故事和文化去体现,与消费者深度沟通,把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和体验融入到产品当中。 小产品萌生大创意 第一个问题自然是:为什么会萌生“自然之美”创意?为什么是贵州? “这源于一个细分产品的发现。”华润雪花贵州营销中心总经理鲍常炜介绍,2010年2月,时任华润雪花啤酒(贵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侯孝海和他带领的营销团队走访市场时发现:贵州市场上,非现饮(即购买回家饮用)产品占据啤酒销售80%的份额。但是贵阳非现饮终端产品价格基本在10元/包~20元/包, 纸箱产品价格又在32元/件,显然,在主流高档和中偏低档(简称中档低)之间缺少“22元~28元/包”的产品。 基于此,雪花啤酒计划针对贵阳市场推出“一个比主流稍高一点,比中档低稍低一点”的产品,整包终端零售价25元/包上下。产品研发的同时,另一个难题被提上了议程,那就是如何给这个啤酒品类命名。在此之前,雪花啤酒产品通常都是以其物理属性命名,如:特醇、特制、精制等等。这一次,他们希望新产品命名能够为雪花啤酒品牌增添文化色彩,并且还要富有地域亲和力。 “这是因为,市场调研发现,很多人还是把雪花作为一个‘外来品牌’来看待,而没有形成一种当地的心理认同。”鲍常炜介绍,所以希望通过这款产品的命名,拉近与当地消费者的距离。经过讨论,策划团队决定新产品与地方政府推动“多彩贵州”打造旅游省份的新策略联系起来,以贵州景区为基调,引入本土旅游文化,促进消费,同时在行业内独辟蹊径,开展文化营销,避开价格竞争等恶性竞争方式。于是,一个崭新的创意诞生了。那就是用“自然之美”做主题,通过征集形式遴选贵州人心目中的“自然之美”代表景点。 多重营销属性 2010年4月初,雪花贵州公司与地方强势媒体合作开展“5亿瓶雪花啤酒将印上贵州美景征集评选活动”。贵州全省近百家景区投票进入白热化,都希望搭上雪花的品牌顺风车,通过雪花的瓶标和营销终端推介各自景区。短短15天,有数十万人参与了短信投票,黄果树、梵净山、荔波小七孔等12个景区成为赢家。 贵阳青蓝紫广告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永权对此评论道:“活动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与贵州旅游相联系,这将促进贵州旅游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双重提升。瓶标原创性地植入贵州知名风景,不仅保持了自己的品牌特色,也树立了与其他品牌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与此同时,“自然之美”还通过媒体传播、公益活动等带动产品营销。市场总监崔小兵介绍,活动不仅联合贵州各大强势媒体进行传播,还在入选景区举办开酒仪式,并利用社区活动、广场活动、大篷车、巡演等地面活动进行推广。此外,活动还与贵州有影响力的户外俱乐部、 自驾游 车队、旅行社等合作,招募消费者组织自驾游活动,传达“自然之美”理念。 新颖的创意,加上整合传播效应,影响力迅速达成。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第一批华润雪花“自然之美”通过雪花啤酒强大的营销终端迅速在贵州市场上走红。崔小兵介绍,目前,“自然之美”已经被贵州多个地区作为指定接待用酒,商家反映消费者指名购买率已经上升到30%以上,在短短一年内成为雪花在贵州三大支柱产品之一。 在侯孝海看来,推出多彩雪花风景啤酒“自然之美”,是啤酒行业跨界联合旅游行业的创新尝试,也是一种整合营销模式的胜利。在这次“自然之美”的营销过程中,雪花还创造性地把贵州景区从固定的变成了流动的、从户外搬到室内。这样一来,通过雪花啤酒,外地人喝到的是“贵州美景”的新奇,家乡人喝到的是“贵州美景”的亲切。这又是一种情感营销,不仅使地域消费者得到以中国情感皈依,还让大众消费者领会到雪花独特的品牌形象。

251 评论

迷茫的前途

细说蘑菇战略雪花啤酒走向全国的过程并不是很长。它是02年才开始做全国品牌的,02年之前雪花啤酒它相对来讲是一个在东北销售不错的一个区域性品牌,那个时候销售也只有三四十万吨,也就是现在一个品牌的销量。那为什么在02年之前不做呢,华润雪花啤酒这个公司,它94年开始进入啤酒业,它没有去塑造这个全国性品牌,跟它过去的策略和战略是有关联的。因为这个公司过去的战略一直是强调以区域为主导,媒体上说的那个蘑菇战略是真实存在的,蘑菇战略是经过当时的宁高宁和SAB、王群等,讨论中国整个的啤酒发展状况后,认为蘑菇战略是在购并和发展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为什么说呢?因为啤酒的销售半径只有200公里,现在多了,原来是150公里,就差不多了,现在用高速公路越来越好了,就是200到300公里之内,它的运输半径在这么一个范围之内,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来做中国的主流酒,它在成本上就不能承担了。为什么呢?因为它都是要回收瓶子的,主流酒都是要回瓶的,中国的整个啤酒市场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以主流酒为主的,高档酒只占百分之十几的份额。所以在3000万吨里面,大部分的酒都是以塑箱、捆包和捆扎的形式来出现的,特别是塑箱的形式出现的是最多的,所以它的回瓶就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卖出去的酒,瓶子还得运回来,因为它这样还可以再使用。那蘑菇战略的出发点也是跟这个有关系的,就是在中国做啤酒的话,如果你在一个区域里面,没有生产厂,你是很难在这个啤酒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的,你如果想在区域市场实现份额的话,你必须在区域里面有布点。华润啤酒所有的战略就是从蘑菇战略出来的,从布局到品牌,到市场的目标,全部是围绕这个蘑菇战略来的。什么叫蘑菇战略呢?实际上很简单,当时没有这么一个定义,当时宁总说的,这个就跟种蘑菇一样,就是说你必须在这个区域里面形成一个工厂,然后依托这个工厂,建立自己在这个区域里面强势地位,优势地位,也就是说占领当地的大份额,这是你的目标。那你的范围有多广呢,应该是按照200公里左右的范围,确定你必须占有一定的份额,你才能够挣钱,而且你的回报还不错,而且你的品牌和你的市场份额才有一定的基础,这就是蘑菇战略,是局部的蘑菇战略。那么在这个区域种蘑菇以后,可以到另一个区域再去种一个蘑菇,另一个蘑菇也是这样做,做完了以后呢,这些蘑菇之间它有互相的支持,在适当的机会应该是把这些蘑菇能够连成片,所谓的蘑菇战略是这样的。所以在东北和很多的区域都体现了这样的蘑菇思想。比如说我们在沈阳收购了第一个工厂以后,它首先是在沈阳中间郊县,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它有一定的份额,然后它第二个蘑菇再种的大一点,再大一点一直到鞍山周边这个地方,形成一个优势地位。然后在鞍山再次收购,形成一定的地位,然后在长春市种一个蘑菇,最后在哈尔滨种个蘑菇,东北的整个战略布局和市场的策略都是这么来的。所以最后形成了在我们工厂所在地的周围的区域之内,华润啤酒都是占比较大的份额,大部分是优势的份额,小部分是第一的份额。现在看全国的布局大家看得很清楚,在辽宁的所有的一二线的城市,在四川的所有的一二线的城市,在安徽的一二线的城市,它都是这样的布局,蘑菇连成片的,那么这个份额非常有效的。那如果没有连成片的地方呢,比如说在北京和天津,天津也是要把蘑菇种大,在武汉也是这样的,可能在未来的江苏、浙江都是这样的。那么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就很难消化所收购的企业,就会像某些其他啤酒集团一样,变成包袱了。你如果没有这样的战略目标的话,可能有一些企业被打得七零八落,它很难在市场份额上有起色,越做越差,资金也越来越少,最后就面临着消亡,长期以来就会形成企业的一个包袱,华润啤酒这方面比较少。通过整合和管理以后,我们的目标是用一到三年的时间,实现这个战略,基本上各个区域都是这么做的。那为什么有些报纸在说,华润啤酒进入这个区域是靠买大工厂,买大份额,这个是有的,突出的例子两个,第一个是沈阳;第二个是成都,这个是很明显的,武汉当时没现在这么高,但是也有一定的份额,但其他的地方都不是的。比如说在天津,我们刚进入的时候是20%都不到的份额,那现在是78%的份额了。当时武汉已经是到70%了,现在我们已经做到85%了,然后合肥,合肥我们在进入的时候,那个啤酒厂已经脱产了,它实际上已经是没有酒了,那就是说它的份额基本上是没有。那么现在合肥大家也知道,因为我们在跟龙津竞争的时候,最后我们做到了60%的份额,在合肥市做到60%份额的时候,龙津最后是被我们收购了,但原先合肥是没有我们的酒的,这些都是一些例子。这些都是占大份额的,还有一个是目前没有占大份额,但是现 在也做得不错的,比如说像长春市,以前华丹酒卖不到长春去的,华丹酒光在吉林周边就卖的很火爆了,就是在过去的传统计划经济下,长春的人只能靠生产批条子才能喝到华丹酒的。这个厂在收购之前,它是没有任何进入长春市内的计划的。长春市内以前也是从零,我们收购后现在做到了45%到50%的份额,是第一的。长春市场是三家平均的,哈啤占了20%,金士佰做到了25%到30%。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现在目前我们占有第二名的份额,比如在哈尔滨市,哈尔滨市新三星那个厂历史是很早的。从新三星本身这个工厂的历史来讲,他们追溯的历史比哈啤还要早,因为哈啤所谓100年的历史,指的是哈尔滨里面的一个酒的作坊,但是那个酒的作坊并不是哈尔滨啤酒厂的,哈尔滨啤酒厂是一个很年轻的啤酒厂。但是他说的也有道理,因为那个原先的酒作坊早就没了,哈尔滨啤酒是一个国营的啤酒,但是它本身的历史要比新三星要短,新三星在过去的时候,它是哈尔滨最大的啤酒厂,当年好像周总理都提到过,那时还叫三星啤酒,说我们有三星、有五星,指的就是这个三星的啤酒厂,很早的历史,而且哈尔滨啤酒一直占有很大的份额。但是等我们收购的时候,国有企业都是一样的,全国的国有企业我们发现都是一个路子,刚开始非常好,供不应求,越做越大,然后就开始扩建,开始增加投入,然后这个时候酒不够卖的了,然后一增加以后,酒够卖的了,卖不了那么多了嘛,因为它产能一下子增大了以后,就开始全省卖,全省卖东西出去,忽然一个新兴的厂,因为它的观念是比你先进的,它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厂,比如像哈啤,等一会讲的西湖和钱啤是一样的一个例子,是新三星的翻版,完全一样。然后全省卖,到处在卖,一直卖到朝鲜,一直卖到和俄罗斯交界的地方,到处都是新三星的酒。最后等过几年忽然发现哈尔滨市没什么新三星的酒了,就是别人在这个总市场占有了大份额,那你的酒距离都很远,成本都很高,最后就不行了。钱江,中华啤酒跟新三星啤酒都是这么一个路子,最后跟华润合资了。我们在接手新三星的时候,新三星当时只有12%到15%的份额,其他都是哈啤的了,但是现在我们是43%的份额,但是我们也是第二,跟第一还是有10%以上的差距,这是讲的蘑菇战略这么来的。从这个战略大家也可以看到,它的主要的重心并不是在建立全国性品牌,是建立区域的优势,所以相对来讲对区域的品牌就很重视,这是它的整个战略的核心。那么还有一点在全国品牌的一个推广当中,实际上华润雪花啤酒在很早之前就一直在研究,那为什么我们没有去做呢,是因为相对来讲它收购的地方还是部分区域性的,它不能够在全国很多地方销售,或者在很大的一片区域销售,因为它的厂当时还是比较孤零的,蘑菇还没有完全连成片。选择做全国性品牌为什么02年开始做全国品牌呢?在02年初的时候,华润啤酒的布局已经在东北实现了辽宁、黑龙江和吉林,在天津、四川和安徽。当时02年的时候,在这么大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已经有很多工厂了,东北和天津和安徽、四川整个省,已经有做全国品牌的基础了,所以从02年开始,才开始做全国性的品牌。实际上02年这一年是雪花啤酒试验性的全国销售,在03年的时候,华润啤酒才开始启动了正式的全国品牌建设的一个步伐,提高了步伐。03年10月份我接管市场、销售和营销的工作后,雪花啤酒连续开始做品牌的一些动作。第一个就是咱们讲的科特勒营销集团的合作,做华润雪花品牌定位,这是03年底的事情,03年10月份开始形成意向,03年底开始做,这是第一个动作。第二个动作就是04年的五六月份,我们出来了一个电视广告,这是跟过去的雪花啤酒电视广告是截然不一样的,是说了一段故事,这个也是很有争议的,我看也很有争议,我看过也有一个专家讲,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他觉得这个故事有价值,他的意思是对销售不一定有价值,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是这个品牌是定位的第一步,就是先让人知道这个故事。为什么?因为成长的概念是很多的,要想人家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成长,你这个品牌所讲述的故事,就要先给大家一个初步的东西。这个广告我们跟盛世长城合作,投入了5000万,这是04年6月份、7月份的事情。第三个动作就是04年的七八月份,我们改名字,应该是04年的7月份,我们在7月底宣布的,我们把公司的名字改成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实际上先改后改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们放在这个时候改也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改这个名字就是想给雪花一个很强大的支持,就是一个背景的支持,就是这个企业。因为过去华润啤酒的品牌名字和企业的名字是不一样的,本身从国际上来讲 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像AB,像SAB,国际上都是很多公司也是跟主品牌的名字是不一样,特别是它作为一个大型的啤酒集团里面有很多品牌,还是不一样的。但是也因为我们是基于在中国大陆做啤酒,中国大陆现在做的啤酒就是没有多少消费者知道AB的,都知道百威,AB在武汉市的厂也没有叫AB公司,叫百威武汉国际有限公司。那中国所有的大啤酒集团,像青岛、燕京、哈啤、都是跟那个品牌相一致的。那么为了更好的塑造雪花啤酒,使雪花啤酒产生强大的竞争力,所以我们把这个公司的名字改成了华润雪花啤酒。因为在04年的时候,雪花啤酒这个公司它已经是行业第二名了,它的销量已经是很高了,03年做到250万吨,04年这一年我们做到了310万吨,它的规模也相对大了,它对雪花啤酒品牌的支持能力是非常强的。就是在04年的七八月份,作了从定位到广告、到名字一系列动作。那么04年底到05年初呢,我们又做了一个行动,这个行动实际上也是很自然的,就是把雪花啤酒所有的包装全部进行了更换,品牌的标识全部进行了更换,更换标识是05年初开始全面启动的,04年底就开始在准备,到目前为止呢,现在北京卖的雪花啤酒已经换了40%了,它应该是我们今年最后换的品种之一了。实际上大部分的品种,95%的品种都在5月份之前全部换完了,换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所以目前在各地再看到的雪花啤酒已经完全不是过去的雪花啤酒了,这是我们一个品牌标识的更换和雪花啤酒所有的包装进行更换的一个行动,这个行动实际上在啤酒业也是比较少见的。我知道青岛啤酒此前也是在总标识方面做了一些改动,但是所有的啤酒都没有把所有的包装都换了,而这次我们比较胆大,因为雪花啤酒都已经做到一百多万吨了,已经在第三名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把一百万吨的雪花全部换了包装。怎么换呢?我们以前也说过,也就是说我们是塑造全国品牌,它应该跟定位是一致的,应该是比较现代的,比较积极的一个品牌形象,一个标识形象,一个包装形象。它应该符合我们这个20到35岁这个群体的人对包装的一些认知,这是05年初的事情。05年5月份我们就开始做了 “勇闯天涯”的活动,这次活动也是跟过去是完全不一样的,所有的连续这五个动作,都是我们在04年、05年做的,它都是为了把雪花推向一个全国品牌的地位,有些东西是过去没有解决的,比如像定位,过去没有解决,雪花不是没有定位,有,但是不太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有一个。那么有了这个定位以后呢,必须要进行传达,必须要把包装进行全部一致性,标识和包装它都是一种宣传的一种宣传物,所有的宣传和传播的声音,它都应该跟品牌所诉求的主张和品牌价值的主张,和品牌的情感诉求是一致的。实际上这个动作,你做动作也好,你不做也没有办法,因为你的定位是这样的,你必须是跟消费者传达一致的声音,所以这是我们连续做的这五个动作。今后我们还会有连续的动作,但是都不会偏离这个定位,都不会偏离这个全国性品牌的方向,会一直追求一致性的声音和一致性的信息,与一致性的资源使用。雪花啤酒要做全国品牌的原因:第一个,未来的竞争可能或一定是品牌之间的竞争。这实际上是两层意义,一个是国际品牌的竞争,一个是全国品牌竞争。当然也有分区之间的竞争,但分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会降低。第二个,从推出的品牌来讲,你规范的品牌,一定是通过做全国性的品牌,它的价格更高,它的回报率更高,它的投资率更好。第三个,资源上来讲,如果我没有区域品牌,那我的资源全部在国内,过去在整个三个品牌之间,我花三个亿,但实际上落实到每个品牌是很少的。但如果我做全国品牌,我可能不需要三个亿,两个亿就可以,这个在品牌投资上面,资源的有效集中和节约是很明显的。“开盖有奖”升级版至于“勇闯天涯”整个活动我理了一下,它实际上就是开盖有奖,就跟可口可乐开盖有奖,百事可乐、娃哈哈、康师傅差不多。开盖有奖的活动在啤酒里面是经常使用的,特别在主流酒里面经常使用,叫“打奖盖”,“奖一瓶”。但是这种开盖有奖是非常传统的,也是在价格里面竞争比较激烈的一个方式,特别在东北,哈尔滨啤酒是经常打奖盖的,有时候他们打奖盖打到一箱里面送12瓶,16甁都有。实际上这个活动就是开盖有奖,它这个开盖有奖跟传统意义上快速消费品的开盖有奖是不一样的。我们这次搞的开盖有奖就跟通常用的消费品是一样的,不是啤酒类的开盖有奖。那么这种开盖有奖在全国性的品牌当中,在目前来讲,很少被使用的,很少有这么做的。以前开盖有奖,就是在酒瓶标上写个奖,再来一瓶等。但是我们这个有点像可乐等饮料的开盖有奖,开盖有奖它也是 很整齐的,一等奖雅鲁藏布,最大的奖就是雅鲁藏布的探索活动。这是活动最后的一个大奖,也是一个最后的引人注意的一个东西,也是一个宣传点。此外,还有很多奖:雪花啤酒鼓励奖,畅享成长奖,勇闯天涯奖,成长之旅奖,峡谷探索奖等等。不同于“梦想中国”与“超女”“梦想中国”以前找过我们的,但是我们做了一个测评,梦想中国主要的消费人群是一些小女孩,15到20岁的女孩,80年代后的,她们比较信自己,然后去展现自己,唱歌什么的。我们当时放弃的原因是这个消费群体不是雪花的消费群体,因为啤酒的消费群体,80%以上是男性。而且啤酒是一种冲动的力量,是一种感觉,喝啤酒会有一种很兴奋感觉在里面,人喝了酒一样状态就不一样了,不敢说的话敢说了,不敢做的事敢做了。啤酒会带来这样的,当然它是酒精的作用。同时啤酒本身是文化的东西,很多的放松、发泄,释放压力的作用。相对来讲,我们认为唱歌,这种东西不一定是啤酒追求的东西,我们目标也不是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认为梦想中国这样的节目,像超级女声这样的节目,做啤酒,只能传播它的知名度,不能够做到跟消费者的交流,这是我个人的感觉。我们跟“梦想中国”最大的区别有两点:第一点,“梦想中国”去年做过这个活动,是有人赞助。第二点,“梦想中国”的消费群体,跟我们雪花啤酒的消费群体不会有太大的关联。品牌体验圈品牌体验圈的概念,就是说如果你是雪花啤酒消费者,你会在你生活的重要的地段,或重要的地点,重要的时间去看到雪花,或接触雪花、喝雪花,把这个体验圈搞定了就可以了。所以如果你喜欢喝雪花啤酒,希望你上班的时候看我们的网站,注意我们的广告。你去商场购物,如果你喜欢去沃尔玛,沃尔玛就有我们的平面广告,如果你去西单,希望西单有我们的广告牌,如果你喜欢旅游,你就去参加我们的旅游活动,如果你喜欢去龙庆峡,那里有我们的品牌宣传的东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品牌体验圈。

151 评论

相关问答

  • 古井贡酒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在白酒企业的市场拓展中,知名品牌、国家名酒自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对于大量的中小型白酒企业来说,锁定市场、拓展市场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很多白酒企业在市场

    小嘉菜菜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雪糕市场销售策略研究论文

    夏日炎炎,冰淇淋是不少的消暑选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冰淇淋市场调查报告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冰淇淋市场调查报告(一) 冰淇淋的历史.冰淇淋,中国古已

    喜欢运动的男孩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酒类行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纵观白酒市场,新品牌白酒的 市场营销 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创新,打造具有本品牌特色的市场营销新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取得一席之地。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白

    jennifer195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华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报告论文

    苹果和华为在中国市场品牌营销策略的对比分析研究_英语论文Th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Brand Strategi

    小L快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华为手机市场营销研究论文

    问题一:华为手机的销售模式 度过09年黄金期的华为终端公司,在09年在CDMA市场投放大量人员和资源。在全国市场获得19.8%的CDMA市场份额,海名仅在三星

    熊猫小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