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4

陌唯言Y
首页 > 期刊论文 > 语言文字研究方面的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星愿乐活

已采纳

语言文字模糊性的特点及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 从写作学、鉴赏学、汉语本身特点三个角度来看,语言文字模糊性确实是合理存在的。针对语言文字模糊性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重情景创设,披文入情;重整体感知,培养语感;重背诵记忆,积累语言;重各抒己见,培养个性。

[关键词]: 模糊性;披文入情;语感;积累;个性

一、对语言文字特点的理性把握

语言文字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情感,承载着知识,承载着文化。抓住了语言文字,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对语言文字本质属性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对语文的本质属性都不能较好地把握,其结果也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教学中陷入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盲从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已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由于语文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语言文字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两段话强调了语文又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笔者认为,这段话主要是从语言文字的习得角度来说的。换句话说,这段话强调了语言文字的习得过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它,其目的是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会读书,积累知识,还要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终身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构建坚实的平台。

人文性、工具性、综合性、实践性,可以说是语言文字的特点。

除此之处,语言文字是否还有其他特点呢?

笔者认为,语言文字还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二、理论层面:语言文字模糊性合理存在的依据

首先,从写作学的角度来说,写作思维具有模糊性。这可以从三方面来诠释。

(一)写作客体(即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往往(并不绝对)处于一种模糊性的存在状态。模糊概念的发明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查德(L·A·Zadeh)教授指出:"现实中的物体类别之间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因此,他主张正视事物中的客观存在的模糊性,而不必去无谓地追求不可能的明晰。例如,"黄山真美",黄山究竟美到什么程度,说得清、道得明吗?

(二)写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具有模糊性。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写作主体(即作者)反映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其中必然蕴含了主体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心灵中的不确定的模糊的隐约的部分,情感的模糊性必然带来写作思维的模糊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愁如何测量?无法测量。李煜用"一江春水"比喻之,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新鲜,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说,李煜用了模糊逻辑;又如,"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课文《孔乙己》中的一段话。由于"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这段话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我作这样的点拨:"大约"表估计,表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但是,有些学生仍不服气,仍认为是矛盾的。有一位同学还说:"老师,你最崇敬鲁迅先生,你千方百计为他的小说辩护"。我只好抱以苦笑。我想,鲁迅先生写这段话,用了模糊逻辑。

(三)模糊思维存在具有实践依据。一些作家往往回答不出他们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曹禺在谈《雷雨》创作时说:"《雷雨》正是在一种理性概念很弱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是一种不自觉的状况中产生的"。王蒙在谈到《海的梦》创作感受时说;"这篇东西的写作大概是最具有'模糊性'和'自动性'的"。

既然写作思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那么,作品也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从鉴赏学的角度来说,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具有模糊性。作品一旦发表,就不再为作者个人所拥有,而成为许多读者解读的文本。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文本的价值是作者创作意识与读者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召唤读者去发挥想象力。文本反映的思想内容往往具有多义性,读者会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认知方式去理解、把握,自然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色彩斑斓的审美情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例如,《曹刿论战》中,鲁庄公真的"鄙"吗?有的学生认为,鲁庄公能任用布衣曹刿,表现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胆气,未必"鄙"。

再次,汉语本身内涵丰富,具有不确定性。语言文字代表的是事物的概念,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带有一定的概括性,因此,往往表现为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它很难准确地绘形摹态,存在着较大的弹性空间。如,高、矮、优秀、雅致、平淡、俊美等词,很难有准确的定义,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感悟。

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文字的模糊性确实是合理存在的。

三、实践层面:语言文字模糊性的应对策略

语言文字的模糊性,是它的短处,也是它的长处。正因为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使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使它客观上为充分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构建了广阔的空间。针对语言文字的模糊性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和情感性紧密相联。语文是情感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蕴含的思想感情,以自己真切的体验与学生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着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主张语文课要"声情并茂",必须"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在执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她通过有感情导入、朗读、紧扣"找"字理"情脉"等途径,创设生动情景,披文以入情。当读到全诗的最高潮时,师生的感情再也控制不住了,课堂里响起了一片悲痛的哭声。教学中创设了生动的情景,师生又怎能不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呢?

2、重整体感知,培养语感

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学语文主要靠体验,靠感悟,靠语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握宏观,操作微观,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该讲的要大胆地讲;讲不清、道不明的,则朗读之、涵泳之、品味之。例如,《社戏》的景物描写十分优美,笔者通过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深入体会鲁迅语言意蕴丰富的魅力。接着,从宏观上精心设计问题,整体把握景物描写的作用。又如,在进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答"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你心目中,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目的是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同时学会用简要的语言复述课文。

3、重背诵记忆,积累语言

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也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应该少些课文分析,多些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背诵、记忆。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少年时代,就是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多的'架空分析',是在浪费学生的大好时光,是不符合读书规律的。"郭沫若先生正因为有了惊人的"背"功,才做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文学大师巴金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使他具备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成就了一番伟业。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大张旗鼓地加强背诵训练,背古文、背古诗、背名句、背现代文名家名篇,这是语言积累的关键。

4、重各抒己见,培养个性

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带有自身鲜明的烙印。因此,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带着思考、期待的心理和批判的精神去阅读、去评价,允许学生放飞思想,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表达,鼓励学生开展思维的交锋,创设"百花争艳,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学生的个性也只有在这样的思考、表达、辩论中才能生成。只有有了个性,才会有创造性。

四、对语言文字模糊性的几点深层次思考

1、我们只能说,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因为,语言文字并不都是"模糊"的,也有许多语言文字是精确的、清晰的。笔者认为,就文体而言,说明文的语言以准确见长,议论文的语言以严密取胜,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在这两类文章中体现得较少。此外,小说、诗歌、散文的许多语言文字或主题的理解,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2、"模糊"不等同于思想上的"糊涂",而是体现了人类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思维的本性是至上的,其实这种本性不是别的,就是模糊化思维所体现的人脑智能的'活性'"。

3、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不等于说,语文教学完全不要科学的理性分析和必要的语法知识的学习。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无定法",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策略。当分析则分析,当感悟则感悟。

4、语言文字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学生的语言表达又极具个性化,呈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灿烂状态。因此,语文教学的重要评价方式——考试,应以主观性表达题为主。我们知道,除默写之外的客观性试题(主要是选择题)易操作,但很难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默写是客观性试题,但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所以应除外);主观性试题难操作,但较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因此,命题者往往左右为难。但是,增大主观性试题比例仍是语文教育界的共识。我们应探究主观性试题评价渐趋合理化的操作策略(如加强教师培训、阅卷时提供多种答案,等等),这很艰难,但很重要。

总之,语言文字确实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我们既不能夸大之,也不能忽视之。它是基于汉字涵义的丰富性、文本内涵的多义性和读者阅读文本时理解的多元性的一种认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针对语言文字模糊性这一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回旋喷涌的思辩力,张扬学生色彩斑斓的个性。

335 评论

童童564852078

汉语言文学是每一个中国学生最先接触的语言,很多家长在学生童年时期就对其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文学 教学 方法 探析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它包含于语文这个大范围的整体教学之中,但是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为了更好地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作为老师,不能将汉语言文学脱离生活实际,也不能独立于语文教学之外。汉语言文学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贮备,并提升文学素养。如何在汉语言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水平,是广大老师应该着重注意改善的问题。本文根据目前汉语言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去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不似其他教学,因为知识点比较零散,也有很多知识难以用言语去描述和表达。多媒体引入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教学缺陷。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老师,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的运用技巧,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去展示教学部分。比如说,在四大名著的讲解分析中,老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书中相关人物的图片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者,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放一段相关视频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注意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要让多媒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完善

课内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课内知识的同时,也要从课外学习知识,让课内课外的知识进行相互补充完善,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水平。老师还可以设置阅读课,让学生有统一的时间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后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生整体的汉语言文学能力。

三、注重老师的引导作用

古语常说“为人师表”,意思就是告诉广大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如果老师想要让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那么老师本身就应该做到热爱阅读、热爱文学。在平时的汉语言学习中,老师要注重个人对学生的影响,一个好老师,不仅能够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还能够在言语行动上感染学生。有些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模仿心理,老师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 爱好 ,学生喜欢进行模仿。这也就要求广大老师更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与发展,在汉语言文学的探索道路上引导学生越走越远、越走越好。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提高不仅需要广大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微课教学研究

开放大学主要强调远程 教育 、优化资源整合,这种办学模式,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我国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课教学与开放教育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微课对课程的优化设计、小课程的运用,将会有效地提升开放大学的教育效果。

一概念界定

1.开放大学的概述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兼顾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两种教育模式,是开办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式高校。这一办学模式,在我国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应,为我国办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启发。说到开放大学,我们不得不说一些开放教育。开放教育是通过对多个校园、区域的资源整合以实现共享,以远程教育为主要方式的一种混合学习模式的教育形式。开放教育具有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学习和发展、丰富教与学的表现方式、限制少、门槛低等特征。这种办学模式较为自由,且对学习者的要求没有过多的限制,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来自主地选择教学媒体、课程、学习方式方法、课程进度、时间和地点等,通常这种教育形式会通过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

2.微课教学的概述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标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以网络视频为媒介,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知识点或者某些教学环节所开展的教学互动行为的课程。微课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课堂教学视频,另外还包括当前教学课题的教学设计、课程 总结 、课后练习讲解、互动教学、点评考核等视频内容,通过对这些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拼接,实现对相关课题的教与学,完成教学任务。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炼、主题突出简单易懂、教学资源丰富、趣味性强、反馈方便等优点,对于创新教学模式、降低教学门槛、扩大受众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微课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教学方式的创新

微课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多媒体或者网络教学为媒介,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对教学创新的探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教师通过对微课的教学,首先,可以熟练地对多媒体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操作和理解,使其能够在教学形式上能有更多创新的可能。其次,微课强调资源的整合和梳理,教师在课程准备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做好资源的开发和整理工作,有助于其课程设计能力的提升。再次,微课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这种非面对面的互动,能够使教师获得异于传统教学的亲切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地对教学进行 反思 和 经验 总结,使其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对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研究,无形中促进了其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发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实现了个人能力的提高。

2.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 的构建

首先,微课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学生通过对网络课堂视频的使用,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来选择课程的进度、学习的时间等,有利于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微课强调以学生及其课程学习为中心,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微课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引导的角色,当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这种主动的去挖掘知识掌握盲点,积极地研究和讨论学习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学习效率。再次,微课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和对资源的设计,能够使课程的趣味性十足,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使课堂不再枯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不但学习效率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微课教学的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

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教育过程当中,学生扮演的只是知识的接收者,缺乏对知识选择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降低了其自主学习的意识,无形当中影响了教学效果。当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中,应用都是较为广泛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了。比如其不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缺乏对个性差异的重视,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势在必行。微课教育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先学后教,即高度地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的教授反而成为了一个辅助和引导工具。在网络和小班教学的基础上,微课能够更加突出“微”的特点。在时间上,微课通常在20分钟左右,教学时间短;在教学内容上,微课的内容较少,往往每节课只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资源容量较小。这种“微”的特点,恰恰符合了教育心理学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当中,能够充分地集中注意力。相关研究指出,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内,这就要求开放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尽量把握好每节课程的时间,即便有大的课程需要,也要将其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切割和组合,确保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能达到最佳,进而保证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应该转变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地位这种理念,实现由知识传授者到学习组织者的角色转变。这就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课堂学习,督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学生的问题做好答疑工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更多地去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讨论和总结,使其自主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

2.注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

与普通高校相比,开放大学同样是高等教育,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要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深度和高度。在微课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优化教学方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的选取,实现对学生差异性的、优质的教学。第一,优化文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在对阅读类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像作品的主题、风格、人物塑造、情节构建等角度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切入点。而教师在对内容的整合和设计时,也可以综合利用多种表现形式,使教学更具吸引力,降低知识掌握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微课的设计上,某开放大学的教师通过对《诗经》中人物形象的扮演惟妙惟肖的将整个诗词中人物的特点、整体意境、内容含义、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这种表演式教学更是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微课中,还可以将一些授课方法融入到其中,比如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加入讨论和研究这种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从而理解作品人物的思想和境界。另外,在对具有 故事 情节的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添加对人物特点和言行的分析,也有助于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微课虽然强调精炼,但是对于必要的学习步骤,却不能随便地忽视。比如教师在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讲授时,尽管课时较短,但是对于作者、人物的背景和特点却不能轻易地跳过,对作品作者和人物的介绍,对学生的理解 文章 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做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把握好提问技巧,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第二,充分利用网络,做好课程的设计和评价工作。网络视频是微课核心的媒介,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做好课程视频,使其科学合理。一些学者认为,课前教师应当做好教学大纲的设计,然后根据这一设计,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来制定差异性辅导计划;在讲课过程中,应当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做好疑难解答工作,强化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根据整个授课的效果对课程进行评价和总结。在对微课进行设计时,可以适当借鉴一些较为著名的网络课程授课特点,通过对教学评价的设计来了解课程中的不足和亮点,从而及时地调节微课的内容和侧重点,而在评价过程中,促进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微课教学的设计,应当积极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四总结

开放大学在办学理念上与微课的特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且在教育表现形式上都以远程互联网教育为主,因而在开放教育中开展微课教育是必要的。在开展过程中,首先应当转变传统观念,将学生放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积极优化教学内容和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使微课教育愈加完善。

实践能力培养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

做好汉语言文学课程与其后续课程的衔接工作,充分梳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整合教学内容,避免出现课程内容的重复。结合语言研究的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在现代社会环境的适用性。教师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时,将“够用”和“必须”作为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的标准,突出强调教学的重点,有效精简课程内容,同扩大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深度及广度,及时参照社会发展相关能力的实践能力以及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尽可能地安排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技能课程,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并写作各种通用性较强文体的能力、语言应用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调研提取能力等综合能力,在夯实学生的语言感知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语言文字功底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学校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充分利用地域性的 文化 资源,加强教学课程中与之相关的内容,使结合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成为基础课程的有力补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汉语言文学教学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并推陈出新,改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手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充分领悟并运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学习述求等实际情况出发,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使学生从被动听讲记笔记向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释疑,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教师还可以整合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成果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自主选择他们认为有用的内容,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固化为专业内容,将语言文化与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化能力及修养。选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后,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中心教学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实际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并通过论证,寻得解决的办法,以此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

汉语言文学教师侧重知识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调整培养目标,增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切实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重视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对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相关业务能力要求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业务能力。

二、总结

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训练,引导学生在网上创立汉语言培训基地及实践平台,作为传统教学课堂的有益补充。教师还可邀请汉语言文学领域的专家来实施授课,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相关知识内容,发动学生参与教师专业建设及相关的课题研究,在刊物上发表作品,组织学生参与诸如书法、朗诵、征文、演讲等各类汉语言知识竞赛,不仅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见习的机会,使学生的汉语言原理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并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汉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有关汉语言文学研究论文推荐:

1. 关于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 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3.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5.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6. 浅谈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7.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95 评论

相关问答

  • 西方语言学派的语言研究论文题目

    楼主您好,针对您提出的情况,以下是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这两个比较好,如果还有需要,欢迎追问;如满意,望采纳~谢谢!

    weddinglily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语言学方向的论文的研究方法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一门语言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社会的各层面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或情境。有人亦把后设语言学(met

    好食物一起分享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语言论文的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主要研究方法有以下: 一、语言学(语言学一般理论的研究)。 二、英美文学(英美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 三、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译本研究以

    黑玫瑰111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地方方言语言研究论文

    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我这儿有很多地方方言的论文,随便一篇就可以吗?

    哒Q小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研究语言方面的经验论文

    语言既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解读酒店

    lisalisa喵喵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