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7

HazimiYoYo
首页 > 期刊论文 > 王羲之个人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泡沫之殇y

已采纳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论文提纲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格式和分类,简单明了地说明论文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甚至是两句话。这种提纲往往是用于科学论文,而且在对于各种概念有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出来讨论的情况下。如果总要分出1、2、3......点来写的话,往往会变成“八股文”的模式,这样的论文往往是应付式的论文,其真正的科学价值会大打折扣。

211 评论

amy229815572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出处】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30 评论

meisha2345

东晋,东晋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时代,八王之乱和北方政权(刘渊)的兴起,使朝廷摇摇欲坠。司马睿小皇帝也只能听朝廷重臣的。当时的刘渊从北方打来。王旷(王羲之的父亲)建议司马睿南迁暂时避祸,并将兵力充足后北伐。于是司马睿就迁到了江南,过了一段时间,王旷率兵北伐,却全军覆没,连自已也不知下落。然后王导和王敦(王羲之的伯父)扶司马睿皇帝登基。可到了晚年,王导昏聩,而王敦竟起兵造反,琅琊王氏开始衰弱。 和王旷一起过江时,王羲之才只有五岁。之后他父亲失踪,两个伯父,一个昏聩,一个造反。可以想到王羲之的童年和少年几乎是熬过来的。据说王敦造反后杀了为他一生有很大帮助的周顗(yi),一个自己的伯父连周顗都杀,王羲之的生命也是岌岌可危。 王羲之在他母弟的照顾下长大后,便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他首先当了一个秘书郎(大宁三年/325年),然后他又担任了一些军官:护军将军、右军将军。 在军官时 一次王羲之和谢安一起登上了治城,谢安悠闲自在地沉湎于遐想中,似有超凡脱俗的志趣。王羲之说:“夏禹为国事操劳,手脚都长满了茧子;周文王整天忙于政事,到晚上才吃饭,没有一点空闲时间。现在战事不断,每个人都应该为国效力,如果空谈荒废了政务,浮华的文风妨碍了国事,恐怕与当前国是不适应吧。”谢安答道:“秦用商鞅实行严刑峻法,不又两代就灭亡了,难道是清淡造成的原因吗?” (上段引用自《世说新语》) 很明显,王羲之不认为玄学清谈是什么好东西。他还发布了《临护军教》。“公役均平”也是他提出的,可见王羲之还挺有自由平等观的,在他当会稽内史时,连年大旱,他竟不等朝廷下令,就开仓赈灾,救民于危难。 这时朝廷开始闹事了,收复北土的呼声越来越响,朝廷也变得不安分起来。大臣互相争权,朝廷分为两派。殷浩是一派的代表,说要收复北土。桓温是反对派,建议皇帝不要轻信殷浩的,北伐必败无疑。这也像是一次赌博,如果皇帝同意殷浩北伐,那么跟着殷浩的一干人和殷浩就升大官了。而桓温和跟着桓温的一干人轻的贬官,重的廷杖或砍头。但是如果殷浩北伐后全军覆没的话,那么原来免官的复职、升官。原来被打廷杖的的升官、升官,原来被严刑拷打的升官、升官、再升官。王羲之认定殷浩北伐必败无疑,于是劝告殷浩不要北伐,但殷浩不听,最后皇帝同意殷浩北伐,殷浩果然大败。但是最后王羲之不堪自己亲戚扬州刺史王述的百般刁难。于是就索性充官。在父母墓前发誓自己以后绝不再入朝为官。就这样,王羲之虽然在仕途上不堪进取,但是却写出了独属于他的书法,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那么王羲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有人说王羲之是一个像李白一样潇洒、无拘无束的人。有人说王羲之外表看似放荡不羁,还和一群朋友说谈玄说理,但其实他的内心是非常困苦的,他其实否认玄学,但他却用他浩若惊龙的书法来填补… 其实王羲之幼年时的经历,在他一生中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在王羲之的幼年时自己亲爱的伯父竟然造反,并开始危及自己的生命。同时连周顗也被王敦所杀。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会变得坚强,比如说朱棣。但王羲之不是朱棣那样的人,他也没有力量去把京城打下来。 王羲之看着这样的一个乱世,世界的黑暗都呈现在他的眼前,这使他认为任何人都不可以相信的。他经历过的痛苦,告诉他:你要反抗。 但是他反抗不了(这也不能怪他),他又开始选择一些信仰,佛教主张随缘,这虽然与王羲之的思想完全不同,王羲之看着混乱的世界,认为自己应该有所作为,所以总不能随它去了吧? 但是人都需要放松,王羲之也不例外。王羲之虽然否定佛教,但是有时面对这个乱世他暂时无法反抗时,他也有放松的时刻。他就把佛教当作精神的寄托,他在佛教里放松。同时道教也一样,也是他的精神寄托。道教讲究清静无为,在王羲之从内心反对道家(希望自己可以有为),但道家却成了精神的寄托。同样,当时流行玄学,但王羲之鄙视玄学(他和谢安在冶城的那场对话),但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26人的诗作来看,王羲之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玄学家。就王羲之的兰亭诗从第一首到第六首也都充满了很多玄学词汇比如说:一死生、齐彭殇、齐物。这些都是王羲之以玄学为寄托的印记。 但是不管王羲之如何寄托,他还是一心要入世做事情的。但是他却好像天生就做不成事情。他只是一个文人,他在这个乱世上他没有王戎的狡猾,没有王阳明的“诈”。在他一心想要成为的那个重整乱世的伟大圣人上,他一无所长。但是在一无所长的同时,在他自己的精神寄托上,(玄学、道教、佛教)却超出了很多人的极限。 所以王羲之的内心其实是非常困苦的(他要的重整乱世的圣人没有实现却被尊称为书圣)。也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理念吧,王羲之对自己的定位不准,他其实切切实实的就是一个文人。但他认为重整乱世更高大尚,于是他就把自己的人生终极目标定为了重整乱世。但他做不到。所以我认为正是这种处境和思想,造就了王羲之独有的个性和书法。不过我想,如果王羲之再想开点儿。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文人,写书法就是他的天赋和使命,那么他应该会和苏轼一样超然吧。

22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王羲之的历史研究报告论文

    作文标题: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 键 词: 历史 初中初三 800字 字    数: 8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初中初

    CallmeNicol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东晋王羲之相关人物研究论文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论文 摘要:千百年来,王羲之的书体作为中国书法的主流立足于书坛,历代文人、书家无不奉之为圭臬,赞其法书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

    BACCHUS周伯通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王维研究论文

    王维是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兼画家,是整个盛唐文化精神的凝聚,是盛唐的第一位大诗人。王维以他的山水田园诗独树一帜,其诗歌创作成就很高,对后世诗人及诗歌创作有深远影响

    小豆包么么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王羲之艺术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笔笔中锋,结构天成,变化无端而不失法度。章法温婉和谐。体现了中国书法的至高境界

    人艰不拆XP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王充研究论文

    有文采的人堪称人中豪杰。写出的文章犹如大树下有根,上有叶,内有干,外有皮。文词的形式犹如枝叶、皮毛。胸中有思想,落笔成文章,形式和思想内容相一致。情真意切则能够

    L趣多多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