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6

毛的惊喜
首页 > 期刊论文 > 古典文献学版本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头妹Angelia

已采纳

文献学综论 〔摘要〕文献学是我国一门传统学科,曾受到国内外人们重视。本文略论文献学的产生发展、基本理论及学科体 结构等问题。 〔关键词〕文献;文献学; 在20世纪初,文献学曾盛行一时,并一直延续至今。但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信息理论的发展,似乎已淹没或 替代了“文献”和“文献学”。但是,目前在我国各类型图书 馆的工作中,主要从事的仍是文献信息类型,而且,我国高 等教育专业目录,仍保留了文献学这门学科。可见,它并没 有在“信息”、“网络”浪潮中消失,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 传承性。然而,研究现代文献学的专著和论文,却寥若星辰。 本文仅作一试述,以引发“知音”者共鸣。 1 文献学的产生与发展 文献工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可追溯到春秋战国 的孔子,而后汉代刘向、刘歆整理宫廷典籍,就是文献工作。 但文献学这个名词和学科的产生,却是上世纪初的事。正如 张舜徽先生所说:“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于研 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在过去称之为校仇学家。所以校 仇学无异成了文献学的别名。”(见《中国文献学》)这就把我 国传统文献学的涵义、内容、范围和任务作了一个比较简明 的概述。张先生所编的《中国文献学》,主要指文献学是研究 我国古文献的分类,目录,版本,校勘,辩伪,注释,编纂 与印刷源流的一门学科。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我国已有郑鹤声,郑鹤春编著了《中国文献学概要》,其内容 与《中国文献学》基本相同。近年来,我国又陆续出版了吴 枫先生《中国古典文献学》,王欣夫先生《文献学讲义》、洪 湛侯先生《中国文献学新探》、张玉勤先生《实用文献学》、 杜泽逊先生《文献学概论》等,但从内容上说,都没有脱离 古文献学的范围。如王欣夫所说:“广度的文献学是无法在课 堂上讲授的,然而,既称为文献学,就必须名副其实,至少 要掌握怎样来认识、运用、处理、接受文献的方法。”他的目 录、版本、校仇三个部分作为文献学的主要内容。“编目录是 为了介绍文化遗产,讲版本是为了选择可靠的材料,佼仇是 整理材料的方法。”应该说,这是我国古文献学的基本内容。 因此,我国这几部有关文献学的专著,有的书名称为 “古典文献学”,无可非议,而称“文献学”的,实际也只是 古典文献学,没有涉及近现代文献以及国外文献的基本情况 和研究问题。 现代文献学是古代文献学的继承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 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新学科与新型文献载体的出现,那 些不适应时代发展内容的文献已逐步减少。因此,文献的类 型扩大了,文献整理的技术进步了,文献研究的方法更新了。 现代文献学是适应国际与国家发展的要求,古典文献学主要 是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 用的一门学科。现代文献学就要与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 传播学、信息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紧密结合,更注重研究文 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开发、利用等规律的探索。因此, 文献学应与时俱进,扩展其研究空间,这样才能传承、发展 这门学科。 2 文献学的基本理论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独特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 质特征或一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研究对 象,是指人们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事物和认识的客体; 研究内容,是指研究对象的内部实质和外部联系。这些都是 每门学科基础研究的重大课题。同时,上述原理往往又不是 一门学科刚建立时就明确了的,只有随着学科的发展成熟和 不断研究探讨才能趋于一致。 “文献学”这个词汇,是1905年由比利时的保尔·欧莱特 律师(Paul Otlet, 1868—1944)提出来的,也是从法文docu- mentation一词演变而来的,当时他主要是将文献工作作为一 种人类实践活动来认识,以至出现了文献工作和文献学的混 淆与纷争,甚至有人只承认文献工作而不承认文献学这种现 象,反映了现代文献学还不很成熟。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多位著名的文献学家,他们对文献 学的定义,也持有不同说法。如英国文献学家S·C·布拉德福 认为:“文献学是搜集、分类和迅速提供所有形式的精神活动 的技艺”;德国学者R·S·泰勒认为:“文献学指一系列的技术 而言,其目的是为了有条不紊地提供组织传递记录的专业知 识,使所包含的情报达到最高的取得率和利用率”;美国文献 学家J·H希拉认为文献学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新的分 析、组织和检查的方法,使它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种记录得来

166 评论

咂咂咂1

1。商周时期人们将甲骨文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龟甲和兽骨可以说是最早的文献载体,与此同时人们还将文字刻写在青铜器上,这种文字被成为金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则开始使用竹简和丝帛,并使用毛笔,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纸,中国的文字进入了纸的时代,在古代著名的纸有宣纸等。长短不言而知。2。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具体地说,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献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文献的知识性、记录性和物质性。它具有存贮知识、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 由于文献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不同类型文献所记载的信息内容也各有侧重,因此,首先了解文献的级别、类型、特点等知识,对进一步做好文献检索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 依据文献传递知识、信息的质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层次的不同,人们将文献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称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1.零次文献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的口头交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也包括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 零次文献一般是通过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弥补一般公开文献从信息的客观形成到公开传播之间费时甚多的弊病。2.一次文献 这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称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一次文献在整个文献系统中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文献,如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会议录、学位论文等等。这些文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等明显特征,是科技查新工作中进行文献对比分析的主要依据。 3.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其主要类型有目录、索引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明显的汇集性、系统性和可检索性,它汇集的不是一次文献本身,而是某个特定范围的一次文献线索。它的重要性在于使查找一次文献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二次文献是查新工作中检索文献所利用的主要工具。 4.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也称三级文献,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它通常是围绕某个专题,利用二次文献检索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加工而成。属于这类文献的有综述、评论、评述、进展、动态等。这些对现有成果加以评论、综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文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查新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反映某一领域研究动态的综述类文献,在短时间内了解其研究历史、发展动态、水平等,以便能更准确地掌握待查项目的技术背景,把握查新点。 总之,从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精的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的过程。它们所含信息的质和量是不同的,对于改善人们的知识结构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零次和一次文献是最基本的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二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集中提炼和有序化,它是文献信息检索的工具;三次文献是把分散的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按照专题或知识的门类进行综合分析加工而成的成果,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信息,它既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又可作为检索文献信息的工具。 晕倒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竹简和丝帛上的不就是古典文献。题目是要你把载体形式表达出来,而不是要你具体到古典的名字。晕倒了

137 评论

结婚201314

一、 个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22级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上岸学姐。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我的考研经验。作为考研上岸的学姐,对专业课的考点以及出题方式都自己的独到见解。学姐也研习了多所高校的真题,对于学院的出题角度和学习技巧有了一定的经验。

二、 择校原因

湖南师范大学也是热门211,所以难度也不小,2022考研报考人数更是名列全国第二。湖南师大文学考研不考大综合,也就是每个方向的试题是不一样的,复习的范围比较小,所以考的题目比较精细,更需要有独树一帜的见解。湖南师范大学在文学类学科上一直都有所建树,值得一考。

三、 专业课备考

推荐资料:

l 潘树广《文献学纲要》

l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

l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l 中华书局《十三经译注》

学习流程:

1月—6月:跟着b站上杜泽逊老师《文献学概要》的课程,精读《文献学纲要》和《文献学概要》,自己按照模块(名词解释、书籍辑撰者、翻译、文学常识等)整理笔记,也可以顺着两本书后的参考文献再寻找新的书籍,这样能够为自己打下较为坚实的文献基础,也能够掌握考试重点。

7月—8月:选读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与中华书局的《十三经译注》,训练自己定句读和翻译的能力。

9月—12月:查看研究生院官网更新的教材,一般是一些语言类、训诂类的集子,每篇迅速过一遍;知网上查一些自己感兴趣方面的论文,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与认识,文学史考察以及文学评论中一定要展现自己独特的观点;最重要的还是定句读和翻译的能力。购买历年真题,训练自己的答题能力,主观题答题一定要写成小论文的形式,有层次,有逻辑。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四、 政治备考

推荐资料:

l 双姐考研政治视频

l 双姐考研政治配套的冲刺资料

l 肖秀荣1000题

l 肖八

学习流程:

1月—8月:细致地听双姐的政治课,背诵冲刺手册,配合做双姐的题和肖秀荣1000题。可以下载跟谁学APP,双姐讲课风格利落干净,也非常有趣,听课的时候完全不会走神。她的背诵资料也很薄,直击重点。当然前八个月政治不算特别着急,可以分配少一些时间,每天两个小时以内,打下基础。

9月—10月:二刷、三刷双姐的题和肖秀荣1000题,整理错题,巩固背诵不熟悉的知识点。此时可以每天多分一个小时给政治,一定要反复刷错题,搞懂知识盲点。

11月—12月:主要攻克肖八、肖四,认真听双姐的冲刺押题课,配合讲解视频反复做肖八、肖四的选择题,后期还有时政更新。政治答题看双姐的点睛课,双姐一般押题很准,而且她押的是答案,所以要打印政治答题卡,每天结合肖四的大题练习一题。我最后只背诵了双姐押的5道大题,但对了答案再结合最后的政治成绩,主观题应该有40分左右,还是非常省时高效的。

五、 英语备考

推荐资料:

l 张剑英语考研真题

l 何凯文考研英语每日一句(关注“何凯文考研英语”公众号,每日一句每天认真分析大概要30分钟)

l 何凯文考研英语阅读思路与解析(配合kk三步法讲解视频)

l 心一英语(心一作文比较有名,会一对一写大小作文模板,如果是咸鱼上拼单,要注意一起拼单的人考的是不同地区的学校。)

l 跟谁学考研英语(我报名了韩苏老师的全程班,他的单词课和作文课很好)

学习流程:

1月—7月:背单词,先看心一英语、宝爷万词班的阅读技巧课, kk三步法的阅读技巧课在3月左右出了也可以买来看,总之可以广博地看一些做题方法技巧课,不停调整自己的做题方法与策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直接刷考研英语真题的阅读题,可以从97年的阅读开始练,一天一篇,整理单词,有条件最好能做到逐字逐句翻译,网上有免费的唐迟老师的英语阅读从04年开始的详细讲解。

8月—10月:开始跟着技巧课熟悉写完型、新题型、翻译、小作文等题型。

11月—12月:背诵作文,按照作文主题,整理出自己专属的作文模板,可以去网上买心一的一对一作文,但不能依赖别人的模板,可以作为参考,形成自己的模板。拿15~19年的考研英语试卷进行每周模考,12月之后打印英语作文答题卡,每天大作文、小作文各写一篇。

注:英语基础在于阅读,最好控制在错4个以内,但新题型、翻译和作文很容易提升,掌握比较容易,完型比较难,找找语感,根据技巧来练习。

六、其他

【文学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一套四本)、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丁帆《中国新文学史》(上下两册)、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下两册)、朱维之《外国文学史》、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

文学理论:胡有清《文艺学论纲》、南京大学出版社《文学理论研究导引》、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语言卷】

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一套四本)、高小方《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黄廖版《现代汉语》、邵版《现代汉语》、南京大学现代汉语教案、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汉语研究导引》

语言学:叶蜚声《语言学纲要》、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普通语言学研究导引》

(南京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一套考研专用教材,也可以买来参考着一起看)

教辅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煜编笔记、齐鲁书社《古代文学考研直通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煜编笔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齐鲁书社《现当代文学考研直通车》

外国文学史:煜编笔记、郑版《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

文学理论:煜编笔记

古代汉语:煜编笔记、王力《古代汉语参考译文全集》、南大高小方老师古代汉语配套视频

现代汉语:黄廖版《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北大沈阳老师现代汉语配套视频

语言学:煜编笔记、叶版《语言学纲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讲解》

优秀从来没有既定的样子,每一个拼尽全力的人,都是闪闪发光的,今日蝺蝺独行,他日化蝶飞去,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须凭借谁的光,加油,考研人!

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一定会在某一天让你看到努力的意义!冲!冲!冲!

354 评论

李哈尼尼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 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张尚德刊刻 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该书最早的刻本,这一说法似乎已成定论。 因 此,学术界在探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时,自然也都是基于上述认识, 把《三国演义》作为罗贯中的个人创作,结合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对 其作出种种论述的。然而,疑问也在不断产生: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 初(有的学者推算出罗贯中大约在1329年前后创作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第一次刊行是在明嘉靖元年,从元末明初到明嘉靖元 年(1522)近200年间,该书不见于任何记载,它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罗贯中生当元末明初,当时既没有成熟的小说理论,也没有现成的长 篇小说可以借鉴,他是怎样的天才,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巨著? 不过,因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明标为“罗贯中编次”, 这一说法也早已为学界所认同,尽管一些学者对此抱有疑问,因缺乏 充分的证据来推翻固有的观点,终归是疑者自疑,信者自信,传统的 看法并未被动摇。明代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 要解决这一问题,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显然是最为关 键的。然而,这一工作又是非常繁难的。明清以来流传至今的各种刻 本的《三国演义》,今知有30余种,这些版本或存于国内或流于海外, 都是一般学者所难以见到的,有条件接触这些版本的人实在不多。寓 居澳洲的柳存仁先生曾对海外所存《三国演义》的版本进行了较详尽 的考察,认为明刻《三国志传》系统的本子所依据的原本似应早于 《三国志通俗演义》而存在(请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 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集》所收柳存仁文《罗贯中小说之真 伪性质》);北京大学的周兆新先生在其所著《三国演义考评》一书 中,对国内现存的几种《三国演义》刊本进行了详细的对勘,得出了 与柳存仁先生大体相同的结论。这应当说是《三国演义》版本考证方 面一个不小的突破。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三国演义》版本的考证 下了不少工夫,英人魏安撰写了一部《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6年版),专门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他共搜集 到35种版本,将其分为A、B、C、D四支,每一支又分若干分支。若从 分析版本流变方面看,魏安的工作可谓详湛而卓有成效。但他的着眼 点是要追求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原文(魏安1993年在普林斯顿 大学东亚系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即为《追求其原文:〈三国演义〉的 考证学》),所以,虽然考证精详,但结论中却有许多主观假设,反 而加固了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一说法。同样,柳存仁和周兆新 二位先生也是在版本研究上突破了一层,却仍然认同罗贯中创作《三 国演义》这一观点。这就是说,前面所提出的疑问仍未破解。 笔者自1986年开始留意《三国演义》研究,在阅读有关文献和学 术论文的过程中,越发感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小说 发展史乃至认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992年我有幸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启功先生和邓魁英先生攻 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我把博士论文题目定为《三国演义研究》, 客观上也有了考察该书版本的条件,因为国内所藏的十余种《三国演 义》版本几乎都在北京。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我调查了北京各大图 书馆中所收藏的《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取得了大量证据。 这期间,最关键的是在国家图书馆查到了一部明代插图孤本黄正 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该书在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中著录为“明天启间刻本”。从表面上看,在明刊《三国演义》各本 中,它的出现时间是较晚的,所以,一些学者虽早见过此书,却未加 留意;英人魏安更将其列在D支的删节本一类,未加考校。实际上,这 个黄正甫刊本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早期刊本,只是它的真面目被掩盖了 而已。该书的封面、序言、目录和君臣姓氏附录是明天启三年补配的, 正文部分则是早期留下来的旧版!何以见得?一是该书封面标题为 《三国演义》,正文各卷卷首则标为《新刻京本按鉴考订通俗演义全 像三国志传》,诚所谓表里不一;二是目录字体与正文有异,且有部 分目录文字与正文内相应的标题不一致。三是该书前有一篇“山人博 古生”所作的序,明言该书“不失本志原来面目,实足开斯世聋瞽心 花”。此前,没有人看出这一点,这引起了我详细考校此书的极大兴 趣。我用此书同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详细对勘,从书中诗词、 注释、故事叙述、文字运用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证据,证明这个黄正 甫刊本的刊刻时间实比嘉靖本早20年以上(详见笔者为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0年出版的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所作的《前言》)。有关黄 正甫刊本的考证文章脱稿后,呈启功先生审阅,先生看后说:“文章 写得很扎实,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并对其中的个别论述提出了修 改意见。后来,我到北京图书馆将黄正甫刊本的影印件呈启功先生目 验,先生在认真审视了该书的版刻风格后,指出:“这确是明代早期 的民间坊刊本,证明你提出的证据是有说服力的。”这个黄正甫刊本 的发现,可以说使“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今所见最早刻本” 的固有观念失去了依据。同时,从该书中也获得了一些进一步探讨 《三国演义》的成书与作者问题的线索。这个在福建出现的黄正甫刊 本的刊刻时间大约应当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以前,值得注 意的是,全书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该书的作者为何许人,也就是说这 个今所见最早刻本并不标为“罗贯中编次”。另,柳存仁先生在《伦 敦所见中国小说提要》中曾提到一个朱鼎臣本,他对该书的目录和题 署作了详细的著录,该本各卷卷首或无题署,或仅题作“书林梓”、 “建邑梓”,卷之十三题作“古临冲怀朱鼎臣辑”,卷之十四又题作 “羊城仲怀朱鼎臣编辑”,并题“书林梓行”。从柳存仁先生所作的 文字说明看,他认为该书也是一个早于嘉靖本的刊本,却也自始至终 不题为罗贯中撰或编次(这个版本出现得较晚,有待详考)。因此,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的字样在并非最早刻本的 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出现,完全可能是书商为了鬻书 射利而贴上去的标签。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的说法根本靠不往 关于罗贯中,明初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中有他的记载,该书 作者与罗贯中有交往,记载说罗贯中是“太原人”,却没有提到他叫 “罗本”(今人有说他名“本”字“贯中”,纯属附会)。只说他 “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写过三种杂剧。压根没有提到他创作《三国 志通俗演义》等小说,到了近200年以后的明

8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古典文献版本分析论文

    ·人物与书林·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纪晓平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信息管理系 吉林长春 130117 )王凤华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吉林长春 1

    suibianlaidian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古典文献学本科论文

    文献学综论 〔摘要〕文献学是我国一门传统学科,曾受到国内外人们重视。本文略论文献学的产生发展、基本理论及学科体 结构等问题。 〔关键词〕文献;文献学; 在20世

    噗噗小维尼winni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古典诗歌论文题目

    本人看过。总的感觉同意鲁迅先生的评价。鲁迅称《山海经》为“古之巫书”,并不为过。当然,里面也有山川、河流、植物、动物、飞禽走兽的记载。但光怪绿离的故事太多了,让

    妳是在誇我咩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古典文献学版本论文3000字

    中国自古以来即重视文献及其整理,古典文献学渊源流长。学术界关于“校雠学即文献学”之论并不全面,校雠学和目录学都是古代的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有校雠文献学、目录文

    小菜菜菜菜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古典文献版本论文3000字

    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摘要: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我国古代皇位继承的重要方法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

    枣儿的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