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5

匆匆来匆匆走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与漂泊者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悟空harrywang

已采纳

青年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方式挑战正统或主流文化以便建立集体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形态。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青年亚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论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

摘 要:本文从青年亚文化受不同时代媒体类型变迁影响关系入手,揭示青年亚文化即便具有自我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但与媒体的变迁也有深刻的文化互动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不同媒介时代的青年亚文化都具有明显的各自特点,从而呈现不同的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和多义倾向。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媒体特征;话语权;新媒体;多义性

和国外的青年亚文化一样,中国的青年亚文化也是随着大众文化的勃兴而生成的,它的存在与媒介文化息息相关,与大众传媒的变化与沿革保持着紧密的关系,青年亚文化生命体中保留着大量的媒体特征。这些媒体特征,有大众文化生成的共性内容,也有青年亚文化发展变异产生的特质。

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当前媒介文化本身也经历着多重变化,媒体的存在方式不断推新,媒介的存在方式的生成,影响着青年亚文化人群的塑形。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影响下的受众和新媒体影响下的受众,有着不仅仅是审美方式上的差异,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信息接收方式及反馈方式上都有巨大的不同。同时,媒体的话语权掌握和信息发布方式也在发生颠覆性变化。从“他媒体”到“自媒体”,从传统的把关至上的媒体发布流程到当下随手拍随手发布的新流程,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权力革命。

也正因为媒体本身的变化转向,才深刻影响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形式和特征。本文以此为切入口,初步探讨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

最早提出青年文化的是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而社会学意义上的青年文化紧紧依托经济学和政治学、人类学。它从阶级和国家政治的角度看待青年工人阶级和青年无产者的生活形态和阶级意识。因而,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文化批判时,这些青年文化人群被学院精英认定为“反文化”、“幻觉文化”、“堕落文化”,是“垮掉的一代”[1]。这种20世纪60年代生成的新型文化被认为是“相对普遍的富足,大众文化的发展,战前与战后两代人之间的裂痕,延伸的中等教育以及以青年为中心的文化形式的出现”[2]。在人们心目中,青年亚文化人群“群魔乱舞”,是“享乐主义扩展的结果,是上层阶级早已实践了的放荡行为的民主化过程”[3]。这段表述可谓青年亚文化的几个特征。一是言明了青年亚文化的社会角色,边缘化的角色。二是言明了青年亚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文化取向和生活方式具有裂痕。三是青年亚文化的表达方式,是“群魔乱舞”式的享乐和行为上的放逐。四是青年亚文化的社会作用,是解构文化和文化幻觉的温床。

这是早期对青年亚文化的认识,这一时段,青年亚文化成为西方主流社会话语的“他者”,完全可以随意妖魔化的对象。

但随着大众文化的成熟,尤其是进入新的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似乎也在发生角色的变化。“亚文化是更广泛的文化内种种富于意味而别具一格的协商。它们同身处社会与历史大结构中的某些社会群体所遭际的特殊地位,暧昧状态与具体矛盾相应”[4]。青年亚文化不再作为一个捣蛋鬼的角色出现,而是问题的反映者出现,它的存在就是复杂性、矛盾性、暧昧性文化问题的本身,这样的认识无疑是文化认知上的进步。“亚文化是现代性的一个独特方面,建立在对普通文化认同中包含的价值多样化的接受上。”[5]同时,亚文化的潜在功能是揭示母文化中隐藏的或未决的矛盾。

从“裂痕”到“协商”,从“文化垮掉”到“文化母体问题的揭示和解决”,青年亚文化的身份变化正是这样发生了重大转向。

众传媒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是历史形成的。“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充当一种核心角色。因为不同的亚文化和社会阶级过着非常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大众媒体为不同群体理解其他群体的生活提供了手段”[6],在纸媒时代,纸媒是文化生产和文化把关的产物,更属于主流意识根植的文化场域。所以,纸媒尤其是大众报纸和大众杂志,对待青年亚文化的态度是“他者”的认知。在这个认知框架里,青年亚文化人群,是接近被污名的边缘文化群体,和主流文化人群相对立。被边缘化的亚文化人群,少有自己的话语权,难以掌握属于自己的大众媒介。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除了自己身体符号之外,就是不会被大众文化直接接纳的“符号体系”。在这个纸媒当道的时代,文字是权力的重要工具,而青年亚文化人群既不能完全运用文字,也不能完全主导话语。所以,纸媒与亚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排斥和规训的关系。

进入以音画符号为载体的电影电视时代,对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无疑是文化上的福音。音画符号是直观的符号体系,而且更能直接为青年亚文化运用。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大都市的神话叙事离不开亚文化的“起笔”和“奇观”,这也是文化多样化的价值探索和艺术塑形。正因为如此,亚文化与城市音像发生了广泛的交集,“都市是这种过分促进所有个人生活的真正场所”[7],都市是亚文化展示的空间,亚文化又是都市文化的产物。通过这样的推演,让青年亚文化人群看到了实现自我的可能。电视电影无疑放大了这种可能性,甚至将这种可能性转换成合理性。

进入新媒体时代,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是文化上的一次重要转型。

1.青年亚文化人群从恶名走向了化名

新媒体时代,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最大的变化是,真正属于人的延伸的新媒体,被青年亚文化人群掌握了。他们来到网络世界,抛掉了大众传媒给予的一切命名,他们首先是自我命名。我们称之为“网名”,很多传媒学者称这样的行为叫“匿名”,有学者认为“网络的交流有最突出的匿名性”、“与面对面交流是完全不同的,与那些署名的纸媒交流也是差异甚大”[8]。对于绝大多数的主流社会人群而言,隐匿自我的真名实姓,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身份转移。而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这不能称之为匿名,而应该是“化名”。化名是强调个体审美和文化诉求的表达手段之一,主要不是保护自我,青年亚文化人群更强调自我炫耀和自我满足。所以,他们的化名,总能体现这个人群的文化价值观和心理状态。因为“这些亚文化群体被诸多权力机构以各种方式所认定、确认、污名化、边缘化或者‘对待’”[9]。所以,无论是匿名,还是化名,都是去污名化的一种努力,这是新媒体带给亚文化的福利。去污名化,就是利用自命名的方式给自己起一个或多个表达自己文化要求和审美意愿的网名,从而以这个身份在虚拟世界获得文化身份,这就是亚文化人群的文化选择。“身份不明的社区”成为扮演他人者的天堂”[10]。

2.青年亚文化人群获得话语权

如果说新媒体以媒体形式的“天然”合理性赋予青年亚文化人群自我命名的权力,那么,这一权力并不是所有文化权力中最重要的权力。文化话语权力最重要的权力是三类,首先是文化话语生产权,其次是文化话语作用权,最后是文化话语解释权。传统媒体正是以传播权、把关权、解释权的权威身份作用于我们这个社会。新媒体的不断翻新,导致青年亚文化人群在这三方面不断掌握着一部分自主权。

首先,传统媒体的话语生产,是由专业的生产者来完成,专业的生产者并不掌握所有话语权,却掌握着优先话语权,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更是如此。亚文化人群介入新媒体的文化生产,呈现井喷态势。博客、微博、微信、跟帖等等,都能看到带有明显亚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的文化符号。从数量到质量,从宏观影响到微观影响,都显示出亚文化人群的符号生产能力和愿望[11]。

其次,传统媒体得以支撑,依靠追求平衡而展开的文化把关[12]。很多文化传媒研究者对新媒体出现的担忧,就是认为新媒体的监管难度大,而且从电子邮件到微信,似乎解决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无缝对接,双剑合一,监管难度不断提升[13]。青年亚文化的芜杂性和多元性,在传统媒体的把关体系中,会多层过滤,而新媒体弱化了把关,敞开式的话语生产机制,几乎是即时性的呈现。把关作为传媒生产流程的一环,固定了一整套文化机制,而这对于亚文化个体而言,从自律到自觉地遵循外在于个体的把关机制,无疑是难事。也故如此,把关对亚文化的弱性制约,导致了亚文化的影响力事实上的蔓延。如果说,亚文化以往阶段面临的危机是无话语权的危机,在新媒体时代就是泛话语权的危机。

同时,对文化的解释,也明显有了多义性。理解,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本来就是受众或读者的个体完成的事情。“公众成员没有被概念化为文化的傀儡,而是被概念化为能够重新阐释主导意识形态话语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积极主体”[6]。然而,对一则新闻、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符号、一个电影的解释,主流媒体往往要事先给出一个定义。这对接受美学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对于青年亚文化人群而言,更是不可想象的。在他们看来,一旦掌握了可以发言的媒体,那么,如何解读、如何阐释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权威的主流媒体解读体系和非权威的亚文化人群解读体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和隔阂。

3.青年亚文化人群开始再次分解

如果说,青年亚文化人群在新媒体时代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那就是亚文化人群内部再次分解。这是很奇特的文化现象。“亚文化一词原本意指的与媒体和消费工业产品的那种约定方式,已经变得更加宽泛了,并导致了日常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和碎片化。”[9]青年亚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体的更迭,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分解,它的内部发生着以年龄、性别、兴趣、文化立场、实际利益、符号价值为界限的区隔,最终,形成了不是以大众文化和亚文化为区隔标准的文化类型,这就是粉丝文化,“由于粉丝是所有媒介技术的先行实践者,他们的美学和文化政治在很大程度上送达了公众对主导媒介和草根媒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14]。通过媒介的引导,通过粉丝文化的生成,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变化。

综上所述,在大众传媒不断更新的趋势下,青年亚文化产生的三个方面的转向必然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均质化。也就是说,因为新媒体的存在,主流大众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第一,青年亚文化人群和主流人群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呈现混名状态。我们知道,传统大众媒体把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用一整套评判标准划分得非常清晰,主流大众文化的特征和亚文化特征也是迥然有别。也故如此,主流文化的命名机制和亚文化的命名机制更是截然不同。然而,新媒体让大众具备了传播流程的重要身份,其中也包括掌握了新的命名文化机制。在这个新机制面前,主流大众的命名和亚文化的命名都具有化名性,都具备个体的特征,甚至都能在新媒体的虚拟世界里掌握自我命名的快感。从网络世界里,一切命名,都是化名,即便是实名,也和化名等量齐观。所以,命名文化的内在合一导致主流大众与亚文化人群之间不但难以区别,甚至界限模糊。

第二,青年亚文化人群不再是文盲或者不学无术者,截至2013年12月,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初中占,高中、中专、技校占,大专占[5],大学本科占。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在新媒体时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不同,已经慢慢被大众接受,被大众媒体认同。也故如此,亚文化人群的文化创意和时尚先锋性,总能被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所借用,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品。尤其在文化创意方面,亚文化总能形成文化奇观。

第三,新媒体的出现,激发了话语的热情。当下的文化人群,首先不是考虑话语权的获取,话语权可以通过购买通信工具、电脑或手机,就能掌握一种新的话语权。网民的意见,包括大众人群和亚文化人群的意见,在同一个平台上呈现,你会发现,话语走向了新的样态、新的修辞、新的语法、新的接受互动习惯、新的语义形成、新的话语权博弈格局。网络改变了社会的话语态势,从而也改变了亚文化人群的话语生成机制。

参考文献:

[1]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4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2.

[4][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6][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2.

[7]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G]//汪民安,陈永国,马海靓.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陶东风.网络主流的真实与虚幻: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M]//王文虹,高维钫网络文化研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9]安迪・班尼特,基思.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10][美]金伯利・s・扬.网虫综合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1]孙海峰.网络读写的主体重构[M]//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保罗・B・斯尼德.回访“把关人”:1966年对1949年案例的再研究[M]//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3]国外互联网管理:强化网络监管已成趋势[N].经济日报,2012-06-07.

[14]亨利・詹金斯.昆汀・塔伦蒂诺的星球大战――数码电影・媒介融合和参与性文化[G]//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2013年中国网民属性分析[EB/OL].[2015-02-05].

青年亚文化中的偶像崇拜

【摘 要】本文以周杰伦为例探讨青年亚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现象,认为青春偶像崇拜是一种新偶像崇拜,它是借助大众传媒操作的、以大众文化为基本模式展开的,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商业活动。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 青春偶像 偶像崇拜

青年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方式挑战正统或主流文化以便建立集体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形态,属一般发生在当代都市文化环境中、以青年为文化主题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活动。青春偶像崇拜,是青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偶像崇拜是与自我反叛意识矛盾的,但在青年亚文化运动中,正是从自我反叛运动中培养了青春偶像崇拜的社会心态。

21世纪以来的华语乐坛,出现了这样一位歌手,他的音乐红遍了大江南北,他的粉丝数量成千上万,他的言行举止成为青少年们竞相模仿的对象,甚至他的歌词会被选入考试题、成为论文的研究对象。很显然,这个人已经超出一个简单的流行歌手的范畴。如今他已出道12年,可以说他已经成为E时代的一个精神偶像,成为众多青年青春岁月的一个符号性人物,他就是周杰伦。以他为例来探讨我们这个时代青春偶像崇拜这一重要文化现象,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

偶像崇拜活动自古就有,然而在传统的偶像崇拜活动中,偶像更多的处于一种虚拟的,存在于绘画、雕塑等传统造型艺术形式,具有超现实性与超生活性,通常情况下他向崇拜者表现出神圣而完满的神性光辉,而其影响方式也多为精神上与人格化对崇拜者的感化。然而青春偶像崇拜则大大不同。从更深的社会文化层面看,青年亚文化是弱势群体抵抗霸权的结果,是社会变迁和危机的症候和隐喻,是发生在符号层面的对霸权和主导文化的抵抗。

在现代社会当中,社会鼓励个人从传统规则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由的人,这个社会鼓励张扬个性,但却没有给渴望张扬个性的青少年们更多的支持,使这一代青年人成为不同于父母那一辈人的缺乏信仰的无依无靠的精神漂泊者与孤独者。80、90后的年轻人对传统社会的偶像与信仰嗤之以鼻,不愿被所谓的“主义”、“路线”等政治社会的教条所束缚,他们热爱自由、热爱青春、热爱享受、热爱娱乐,却缺少了支持这些新观念的精神支柱。

于是,演艺明星、粉丝文化、青春偶像等社会现象在这种背景下迅速成为青少年人群中的风潮。而周杰伦作为2000年出道的一个具有强烈个性与反叛精神的歌手,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必然的成为了“80后”与“90后”的精神偶像。当懵懂的青少年们一方面处于青春的叛逆期,渴望打破传统与教条,张扬自我,享受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社会中应试教育的枯燥与无聊,父母的管教与监督、期望与督促,这就使他们普遍有幻想与标新立异的念头。

他们去听90年代的流行音乐,无法体会其中的深情脉脉,只感到充斥于乐坛的千篇一律“情感歌曲”的无聊与媚俗。然而这时候在台湾出来这样一位年轻人,他与青少年们年龄相仿,他的音乐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充满着幻想与个性。他的歌曲很多是在当时华语乐坛还很新潮的节奏布鲁斯曲风,他的咬字模糊不清却别有一番风味,更令人欢喜的是他的音乐题材突破了传统深情的港式情歌,题材既有浪漫青春歌曲,例如《简单爱》、《晴天》、《七里香》,又有异域风情的抒情歌曲,例如《爱在西元前》、《夜曲》;既有以反映家庭、亲情为主题的歌曲,例如《爸,我回来了》、《爷爷泡的茶》、《外婆》,又有反映社会问题或具有深度思考的快节奏饶舌,例如《止战之殇》、《以父之名》、《梯田》;既有描述幻想世界的快歌,例如《半兽人》、《忍者》、《双节棍》,也有纯抒情性的钢琴伴奏的歌曲,例如《黑色幽默》、《安静》、《搁浅》。这些歌曲一经推出,立刻引发了的轰动效应,华语乐坛彻底被这个年轻人给颠覆了,它不仅凭着这些歌曲赢得无数粉丝,更引发华语乐坛的变革,掀开了华语流行音乐新的篇章。

青春偶像崇拜是一种新偶像崇拜,它是借助大众传媒操作的、以大众文化为基本模式展开的,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商业活动。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叛逆的向传统文化具有挑衅色彩与颠覆意图的非主流文化,是青少年们对社会主流文化与价值观的抵抗。新时代的青少年们渴望青春与自由,反感现实社会的压抑与教条,不满于父母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内心深处不愿意走入成人世界中的勾心斗角与追名逐利,他们渴望永远活在幻想世界的单纯与无拘无束,渴望自己个性的棱角不被世俗所磨平,所以他们的青春偶像与传统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但是当传统主流文化面对青年亚文化时符号层面的抵抗时,这些老谋深算、老练世故的商人、学者们当然有其应对的方法。他们将这种对传统的侵蚀和对神圣秩序和体制的削弱的亚文化进行收编,其方式主要有两种:意识形态收编与商业收编。

所谓意识形态收编,是指支配集团(警察、媒介、司法系统等)对异常行为贴“标签”并重新界定,对亚文化的风格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抨击,引发了社会中的“道德恐慌”,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大众传媒将亚文化风格进行了妖魔化、庸俗化和琐碎化的处理,又把亚文化风格纳入到了自己可以理解的范围内。

联系周杰伦的例子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周杰伦刚出道的时候,伴随着无数青少年争相崇拜模仿的是巨大的争议与批评声,然而12年过去了,周杰伦刚出道时非主流的音乐如今却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主流的音乐,这些年间无数和周杰伦有相似特点的歌手活跃于歌坛,而周杰伦自己的音乐却没有了当初的那种颠覆性。也许是迫于舆论的压力,也许是娱乐圈多年的浸染,如今的周杰伦早已不同于当时的周杰伦,现在的他唱歌口齿越发的清楚,中国风更是迎合了主流文化的认同,没有这一层次的转变,周杰伦只能永远当一个青春偶像而被时代淘汰,只有向主流文化靠近,他才真正能坐稳天王的位置,然而如今这一代年轻人再听他现在的歌已经找不到当初的感觉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主流文化把周杰伦和我们身上的棱角逐渐磨平了,我们和自己的偶像最终还是被主流意识形态成功收编了。

主流文化收编青年亚文化的另外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商业收编。

当亚文化群体产生出新的、对抗性的意义方式,这些风格很快就被流行市场“收集”,以用于交易和商业开发。通过市场收编,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不再是颠覆性的,而是“被重新向支配意识形态靠拢”,亚文化风格从反叛风格变成了消费风格。当今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消费社会,而亚文化本身首先关注的也是消费层面。亚文化一方面批判商品社会的庸俗与乏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靠商品的载体来传递文化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将商品的剥削与亚文化的原创性划出界限来分离,亚文化崭新风格的包装与传播无可避免的要与商品的生产、包装、营销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亚文化的颠覆与反叛的力量就逐渐被削弱,这就是商业的收编。周杰伦12年的音乐路程又一次验证了这一理论。

当他刚出道时,无论形象还是作品无疑都是非主流的、颠覆性的,具有很强个性色彩与独立风格,又因为自身才华横溢加上作品符合新时代的需要,因此受到了青年们的热烈追捧,非主流的音乐逐渐的引领了新的潮流变成了主流,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娱乐圈的浸染与媒体舆论的影响,当然也有周杰伦自身选择的原因,他的音乐作品由当年的天马行空、不拘一格逐渐向商业化、主流大众化的方向变去,某种程度上这种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

独立音乐人不依靠商业炒作即使能受到欢迎也很难长时间流行,而周杰伦在音乐道路上越走越远时却不得不考虑更多商业的因素,特别是当他自己当老板后,要考虑自己员工的收益,就更要向商业化的音乐迈进;同时,广告代言的增多、做音乐卖唱片不赚钱都使得这个当年一心躲在录音棚里写歌的音乐奇才开始一步步远离音乐人这个身份,开始向一个娱乐明星、电影明星、广告宠儿的身份转变。周杰伦对音乐的热爱终究抵不过大众传媒、主流文化、商业文化的侵蚀,他现在的专辑歌曲俨然已经没有以前的创造力与革新力,变得更加的口水化与主流化,曾经一张专辑首首主打的音乐天才如今只能偶尔写出那么一两首好歌了。

而他的歌迷们也长大了,从单纯的学生时代走向复杂、世俗的社会,他们不会再为哪个明星偶像而疯狂,生活上的压力使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生计,青年们曾经的叛逆也被时间和现实社会所改变,他们最终还是得面对现实,走上工作岗位,曾经的青年亚文化主体们最后还是拼命忙着挣钱,过着不同于理想世界的世俗化商业化的生活。

当曾经的青春偶像与青年们逐渐成长与成熟,青年亚文化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被主流文化所同化,而成长后这些青年人们最终会变成社会的主流人士,当他们的下一代又有了新的亚文化和新的叛逆的青春偶像时,他们也会无法接受,这就是年龄代沟的形成。对于青春偶像崇拜,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应该有个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它,青春偶像崇拜是当代文化生活基本矛盾的产物,它有自己的社会文化基础,有必然产生并存在下去的道理。成年人不必过分担忧亚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青少年也不能沉迷于追星等活动中荒废学业。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岁月,这段时光是人一辈子最美好的与最难忘的回忆,而一个人青春时期的偶像、青春回忆的符号,比如周杰伦,他的音乐是一代人青春岁月的一个重要符号,这样一位文化偶像,虽然无法超越时代也没办法避免被取代的命运,但是他却必将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被人们所记住。当80、90后人到中年时,还是会想起和怀念年轻时哼唱的那些歌曲以及追过的那些偶像,那时流行便成为了经典。

参考文献

①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②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3 评论

注定孤独终X

参考文献 [1] 王传顺. "星期五"所隐含的圣经原型[J]. 井冈山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9(5):44-46. [2] “一本男孩必读的书”——《鲁滨逊漂流记》[J]. 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 2011(8):48. [3] 杜海霞, 王海燕. 《福》与《鲁滨逊漂流记》的互文性解读[J]. 考试周刊, 2011(16):30-31. [4] 陈明安. 《鲁滨逊漂流记》,《白鲸》和《老人与海》中海洋的蕴涵和启示[D].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05. [5] 段绍俊. 《鲁滨逊漂流记》带来的启迪[J]. 电影文学, 2010(7):119-120. [6] 张文丽. 《鲁滨逊漂流记》的《圣经》意识[J]. 文教资料, 2009(28):20-21. [7] 钟素花. 《鲁滨逊漂流记》的二元解读[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24(3):95-98. [8] 杨丹. 《鲁滨逊漂流记》的自立精神与教育[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8(5):66. [9] 刘建军, 刘雪峰. 《鲁滨逊漂流记》艺术世界的象征意义[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2(4):74-77.[10] 王琴, 徐剑. 《鲁滨逊漂流记》译本叙述话语的描写研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28(1):108-111.[11] 杜苗苗. 《鲁滨逊漂流记》与《桃花源记》理想空间建构之比较[J]. 丝绸之路, 2011(22):94-95.[12] 冀桐, 吴丰瑜. 《鲁滨逊漂流记》与成人仪式[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2(2):64-69.[13] 蹇昌槐. 《鲁滨逊漂流记》与父权帝国[J]. 外国文学研究, 2003(6):46-51.[14] 牛红英. 《鲁滨逊漂流记》与西方乌托邦思想[J]. 外国文学研究, 2007,29(5):84-89.[15] 牛红英, 薛丰艳. 《鲁滨逊漂流记》与西方自然状态理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118-121.[16] 许海萍, 龚金莲.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及物性分析[J]. 海外英语(中旬刊), 2011(11):393-394.[17] 张红梅.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启蒙思想窥探[J]. 时代文学(双月版), 2006(4):83-85.[18] 田芳. 《鲁滨逊漂流记》中笛福的自然观[J].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1(10):53-54.[19] Li'An L. Revamping Canonical Novel:The Case of Robinson Crusoe[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7(1):25-48.[20] 杨槟. 北村与笛福小说的叙事策略比较[J]. 韶关学院学报, 2009,30(8):10-12.[21] 朱彦. 从《鲁滨逊漂流记》和《蝇王》看英国荒岛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元素[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23(7):96-100.[22] 孙慧玲. 从经济人到政治人——格列佛对鲁滨逊的超越[D]. 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2009.[23] 沈渭菊. 从生态批评视角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重新解读[J]. 当代小说(新诗文), 2008(5):47-49.[24] 许存勇. 从宗教的视角来解读鲁滨逊的成长[J]. 海外英语(中旬刊), 2011(11):624-625.[25] 许克琪. 笛福的文本以及对殖民主义的批判[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2(2):99-103.[26] 聂淼, 蔡圣勤. 电影《荒岛余生》中的互文性解读[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36):208-209.[27] 苑冰冰. 后殖民视角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D]. 山东大学世界史, 2008.[28] 孟宪丽. 基于后殖民视角下的鲁滨逊形象剖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9):198.[29] 王琴, 徐剑. 基于语料库的《鲁滨逊漂流记》译本翻译规范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4(4):48-51.[30] 周庭华, 魏文. 解读"星期五"民族文化身份的丧失[J]. 长沙大学学报, 2005,19(6):109-110.[31] 仲冲, 高文惠. 经典的反话语:《福》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重写[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24(3):67-69, 72.[32] 郭爱莲. 境遇相近,结局不同——《鲁滨逊漂流记》与《蝇王》的对比研究[J]. 时代文学, 2010(7):88-89.[33] 韩瑞辉. 库切小说《敌手》中的女性主义叙事视角[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4):38-42.[34] 张云霞. 鲁滨逊“自我”身份研究[J]. 考试周刊, 2011(77):24-25.[35] 杜曼•叶尔江. 论《鲁滨逊漂流记》中表现的笛福宗教观[J]. 甘肃高师学报, 2003,8(6):31-33.[36] 树沐. 难以掩盖的人类发展史-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别样解读[J]. 华章, 2011(6):45.[37] 杨瑶. 试论《蝇王》对《鲁滨逊漂流记》的"移位"性叙述[J]. 新余高专学报, 2008,13(4):42-44.[38] 杨天地. 试论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的艺术特色[J]. 时代文学, 2011(14):39-40.[39] 张玲. 探索与开拓——论人文主义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D]. 河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2003.[40] 郭爱莲. 相似的开端不同的结局--《鲁滨逊漂流记》与《蝇王》对比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5(1):115-116.[41] 崔维乔.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完美结合——对《鲁滨逊飘流记》的再解读[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8(3):46-49.[42] 许克琪. 英国荒岛文学两部代表作品的后殖民解读[D]. 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2006.[43] 王华. 中世纪骑士文学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J]. 海外英语, 2010(2):110-111.[44] 王华. 中世纪骑士文学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J]. 海外英语(中旬刊), 2010(1):110-111.

359 评论

会吸烟的肺

给你推荐一本书,切库的《福》,这本书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大胆颠覆,尤其是在对星期五的处理上,相信能给你不少灵感。

118 评论

凯利的心窝

1.《道士塔》余秋雨在这篇充满了个人臆想、近似小说化了的散文中所写和表达的内容只消三个字即可说明,便是那带着琼瑶阿姨的粉泪声腔而仿佛在几卷线装古书前,对着死朽者的尸骨却竟把无缚鸡之力的臃肿全身绷紧,举轻若重、绘声绘色的泣涕道:“我好恨!”他的“恨”一如他结尾处的虽说“默默地”但实际仍“好激动”一样,都对我够不成任何透彻肺腑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他的“恨”实在恨得肤浅,竟能把几乎所有毁损敦煌文物的罪过和仇恨的矛头都加诸于这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道士身上?!余秋雨在百年之后裹着一身“文化学者”的知识优越感,坐在茶香四溢的书案前遥遥对视着世纪之初的暗夜里那焚尽生灵的硝尘,像一个深宅大院里的公子哥儿申斥着他从未真正了解、认识过的看门老仆——你为何如此败家?那时侯余先生从这老奴身上是颇找回了些道德优越感的自我满足的。《道士塔》的实质作用也仅限于此。聪明的作者没有忘记在最后借某个日本学者的话“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来挽回中国的民族自尊和自信来,而以往那些他刚刚咬牙切齿描写的中国的愚昧、荒蛮、落后、病态都集中处理算在了王道士一个“个人”的身上,并且这本应该切入审思、深思中国各种根深蒂固之病态与愚劣以及展开对影响产生了像王道士这样“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深层文化传统的批判之可能,都在“过去时”与“现在时”的泾渭分明的割裂式划分中被完完全全的消解掉了;于是,中国只要一有了坏事,便据说总是因为某几个“小人”作乱的缘故,而中国一旦有了好事,便肯定是证明了整个中华民族“向来优秀”的集体荣耀,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上之“自尊”与“自信”便是这样得以实现和得到满足的。正是这种阿Q式的毫无自我批判、解剖与忏悔的“胜利法”,让余秋雨笔下的中国文人与文化在矫柔造作的“痛楚”和自我麻醉式的超脱中无往而不胜,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是一副貌似自信的“胜利在握”的模样。但我知道,他心虚得紧。但是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都愿意退回进所谓“灿烂文明五千年”的故纸堆里重拣起传统士人情怀的人格面具戴上,何况“到处可以遇见的中国平民”则更需要从尚未捂无热乎的“我们的文化”中找回鲁迅先生所讽刺的那种“合群的自大”式的“自尊”与“自信”来。余秋雨很好的为庸众们做成了此事,所以我认为他的散文本质上是一种“媚俗”,并不冤枉他,只不过他这回所卖的,乃是“文化”这剂高雅体面的春药。2.《莫高窟》《莫高窟》所运的文字是唯美而稍显绮靡多姿的,辞藻富繁而无雕琢的赘感,将静态的敦煌壁画用活的线条和气势舞动起来,既合人与背景的内容,又能赋予横亘时空的强烈的生命与美学意义,人随画动,画从心转,幻境与当下交织,历史与色彩共升,细腻入微又磅礴挥洒,悄然无语而乐章交响。作者的立意很清楚:想要追求一种超越了宗教、道德的敦煌艺术之“美”来。你可以取别的视角,但“美”这个视角是合适的,同时又兼顾到了莫高窟的多层意蕴,也就是“层次丰富的景深(depth of field)”,像敦煌的意义与价值显然是“说不能尽”的经典,余秋雨是在“美”的艺术心理观照下截取他想要和欣享的敦煌片段,从这一层面来讲,应该说作者的眼界不乏大气、开阔、高远,这是其独到的地方。但问题是,伴随着“多方面生命”的呈现、聚会、狂欢、释放,余秋雨渐渐走入了他实则认知较浅薄的“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的叙述之中,“人性”“生命”“人格”都成了反复歌咏却苍白空泛的符号,我们看到了浓墨重彩的一幅幅曼妙醉神的画,却见不着更深厚的对生命或人性本身的诠释与穿越,最终,又是顶礼膜拜式的表达了对盛唐这一个时代的无限憧憬与自豪,于是说“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个体的生命艺术之美被宏大的历史主题与廉价的民族自尊遮蔽了,于是“我们曾经拥有”“我们一千多年层层累聚”,这中间只有机械的堆叠,大失立体多维度的穿越审思,所以余秋雨的审美只能浮在表面的装修上,却无法扣问灵魂,力透出生命的本色来。莫高窟的“美”,也因此减色不少,单薄不少。3.《阳关雪》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那么这原因何在呢?作者极其隐晦的表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即:当权的统治者似乎没有给艺术家们以足够的地位和尊重,所以限制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然而艺术家们可是足够优秀足够天才足够好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这句话很有意味,很能够透视出余秋雨在拿着古代知识分子暗中自比的同时,他的双眼始终没离开过“长安的宫殿”为其所开的“门”,余秋雨性格中深刻烙印着对“权力”的心理依附,在此文中已有较深隐的体现。他通过对古代文化名人的悲叹、哀痛、伤悼乃至鸣不平,甚至常常要挤出几滴酸度超强的枯泪来,其实正是欲寄托他自己希望当权者能施舍给像他这样的文化人以生存的空间甚或重用之的企望,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士人的情结,是没有或缺乏独立人格,始终活在权力话语的阴影下谋求自我的定位,余秋雨借此将他作为这种知识分子的虚荣表现得淋漓尽致,荒原?千万别侮辱艾略特的经典大作,那不过是无奈的看着自身终入尘土的垒起的坟而已。余秋雨仍没忘了拿唐代的造像去向文艺复兴时的西方艺术大师那里寻回一点可怜的“骄傲与自豪”,但他却不愿也不肯再继续追问:为什么如此辉煌的唐朝艺术却无法避免走向退步衰落的宿命?而西方的文艺复兴为什么却偏偏能开出一个史无前例的近现代人类文明呢?那些至今依然坐在“四大发明”之类国故上高唱凯歌颂谣的孝子贤孙们,自然是想不明白的。5.《柳侯祠》倘若读懂了作者“借古人的尸,还自己的魂”的深隐之意,便会觉得这是一篇作呕指数很高的“文化散文”,与其说通篇都在兜售着“文化”这个已被其弄得俗得不能再俗的空泛概念,倒不如说是一个文化人急于想做官的心灵告白,整篇文字都流露出作者浓厚的“官本位”的思想意识,甚至十分露骨的用“倒是现任柳州市副市长的几句话使我听了眼睛一亮。”这样肉麻的话来直接会通今古,就差从棺椁中拉出柳宗元来现场讲几句了,并且说“从根子上使柳州开通”的乃是因了“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贬官”,柳州当代的开放和崛起是否真是“从根子上”靠了千年之前的南下贬官们的文化遗产,我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余秋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没忘记格外强调了这位副市长“也是个文人”,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余秋雨也是个“文人”,而且是级别更高的大文人,那么中国若想“从根子上”好起来,实在只有起用这群大文人、小文人们来做大官、小官这一条不二法门了?可以说透过此文,我们完全看得出余秋雨骨子里几乎全然未消化现代法治社会、宪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他或许知道一些理论,但他接受的却是比当代新儒家还要保守的政治文化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做官的附庸风雅操控着文化,文化人附势权力卖弄着文化,可笑的是余在文中竟还哀叹柳宗元失去了“个人的意义”,在官本位的专制体制下,个体当然无法独立或倍受压制,余既然看到了这点,却不向制度问责,而把希望寄托在“文人作官”的“人治”上,殊不知他岂是真在替古人鸣冤?“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罢了!7.《都江堰》这依然是一篇借着都江堰写李冰,借着李冰写“官本位”的文章,我在《柳侯祠》的评述中已有所论,只不过此番他给“官本位”注入的不是碑文诗赋而是专业的科学技术,都江堰的伟大被浓缩在了“李冰的精魂”里,作者所盼望的乃是这样的人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于是对李冰的充满民间宗教色彩的膜拜和人而神的民间戏剧中很作了一番文章,颇为赞赏,并且说“轰鸣的江水”便因此成了“至圣至善的遗言”。余文惯于在对山水的膜拜式夸大定位和抒写中行矫情与煽情,但他肯定不是真的要跪倒在山水文物前,他不过是做这么一个虚假的姿态而已,他的重点仍是利用这种情感的煽动去消弭理性的冷峻思考,从而使读者认同他、跟着他的观点走。此文对“能臣干吏”的崇拜与对“清官”的崇拜一样,都是“人治”思路的认识,要知道仅凭“清官”“能臣”是无法帮助中国摆脱“人治”带来的历史循环的,但这种理性认知在作者故意营造的宏大主题与取媚民众的民粹主义气氛下,被抽空殆尽了。余秋雨在文中说:“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我虽不知道这是否为其真心话,但通览整部《文化苦旅》,你都能感受得到这种甜腻腻的肤浅的“乐”观,而书名竟贯之以一“苦”字,什么叫做惺惺作态?什么又是矫情?看罢。8.《三峡》李白的诗飘逸灵动、超拔纵横、吞吐山河有余,而沉郁练达、忧患深情、悲心苦难不足,读其作品如阅其人,羽化超脱而心向隐遁的仙道气始终伴随着这位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在世事的艰辛、恶劣和仕途的坎坷不顺中他选择了以桀骜不逊的风骨出入自我精神的狂欢,这与杜甫的始终不弃不舍,执著当下,痛入心髓而犹深怀抱负与忧悲进入民众、国家的苦难大有不同。中国的多数人可能大抵都更爱读李白,因为从李白那儿能读出一种速度和快感来,但我却偏爱老杜,老杜的字句不止是用灵气泼洒的音符,更是一种血泪沉淀的生命的精魂。他不超脱,所以他超越了那时代的每一个神往超脱的诗人。9.《洞庭一角》“贬官文化”的确是中国文化中很重的一笔,贬官们仕途兴隆、官运亨通时不见有特别优异的文章出世,只是被贬外放了,才“只好与山水亲热”,有了悲戚哀愤的常情,文采竟也飞扬起来,“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可见贬官们的写作与抒情岂能不暗怀着盼主上查阅而重起用之的功利心思?既被“贬”了,就无奈的写写东西,这写出的东西便恰好印证了贬官的“文品”,既是别有深意和目的而写,则这制造出的“文品”确也和其“人品”相映成趣——都虚伪得紧。那么,倘若中国文化“极其夺目”的一笔竟是如此被文化官员们弄出来的,就不晓得到底是中国的贬官们太有才了,还是中国文学创作的自我评价“太有才”了。不过文学在此文只是装裱,重要的是“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的“声名”效应,贬官们都化了灰,山水亭阁也仍是这样的山水亭阁,还理会他什么“文学”作甚?重要的是靠文章赚得的“声名”才是眼睁睁的取之不竭的实利,文学既“帮衬”了贬官的官运又“帮衬”了旅游景点的声名,大约可以名垂青史,不朽于后人了。读懂了余秋雨的“帮衬”,也就读懂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半。12.《青云谱随想》徐渭诸人的“狂”和后来“扬州八怪”的“怪”都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所特有的。鲁迅先生曾谈到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大抵并非出于对儒家礼教的不满,乃恰恰是出于对儒家礼教被当权者虚伪利用而导致的名存实毁的现状的愤懑。像“狂”与“怪”的文人究竟是欲反叛主流统治的文化还是变相的守护文化“真义”而仅针对当权者呢?倘若“狂”与“怪”之士果真超越了传统儒、道、释文化,则他们所藉靠的精神资源是什么?还是走向了更为肤浅颓废的虚无主义?在我看来,这些“狂”“怪”之士就像拔着自己的头发想要离开大地飞天一样,仅仅是做出了一种姿态而已,他们的无力被掩饰起来了,其实“狂”“怪”们并未真正超越甚至割断他们表示憎恶、鄙夷、轻蔑的东西,他们的血液里何尝不流淌着文化传统的因子?而且恰恰可能因为他们的资质而更深的植入。“狂”“怪”们走入了一个他们跳不出的文化怪圈,就像如来手掌心的孙大圣,到头来反而因其独异、新奇的个性和渊博的学养而被传统文化掩埋得更深,最终却可能熔炼成了文化传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被数百年后的“文化学者”们反复玩味、擦拭,然后借以大作文化保守主义的文章。“狂”“怪”们是在轮回里寻找精神突围,事实证明他们失败了,又走了回来。对于一个没有神也没有救赎的古老民族来说,精神突围只能是又一次的“以自我为义”的自以为是。15.《寂寞天柱山》“山水化了的宗教”既不是山水也非宗教,它只是“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的文化而已。天柱山有这有那,但还远远不够作中国文人的“家”。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家,圣经是基督徒的家,天柱山?说到底,它的“宗教、美景、诗文”不过是构成了一个很好玩的旅游景区而已。16.《风雨天一阁》“为《四库全书》献书是天一阁的一大浩劫,颇觉言之有过”,这是余秋雨对中国历史黑暗的又一盲点,本文中提出了所谓“健全人格”,后来这个可笑的词又被他送给了康熙皇帝。中国文人好讲“健全”“圆满”,也擅长把这些完美的修饰词留给自己和捧送掌权者。“健全的人格”服从着包括“禁止妇女登楼”的封建族规,“健全的”皇帝及其继承者也开始了漫长的“文字狱”和闭关锁国。这是怎样畸形的“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连阿Q这种瘪三都晓得要在纸上很认真的画一个完满胜利的圆圈,何况中国的文人呼?17.《西湖梦》一切宗教都要到西湖来展览,“展览”这个词妙极,中国人做惯了看客,无论什么,最要紧的便是“看”,始于看而终于看,过足了眼瘾和感官玩乐,就像灵魂已被抽干了一样。18.《狼山脚下》余秋雨完全不解鲁迅的深意,鲁迅岂是在改良为自然风景命名的方式吗?余文所谓“但一切都调理得那么文雅,苍劲的自然界也就被抽干了生命”,这纯粹是文人的臆想,其实他的“平和一点”同先人的“古池好水”“萧寺清钟”“远村明月”一样,都是琢磨着怎样在“命名”上下功夫,用文字自欺视听,只不过方法不同罢了。鲁迅先生所批判嘲讽的,恰恰是这种专好在“名”上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虚伪、麻醉的民族文化心理,而作者却正好最爱耽著在“名”上做文章。19.《上海人》这是余秋雨在本书中写得最好最精彩的文章,也许因为作者本身是上海人,对上海的了解、体会很深也较为全面。徐光启是一个值得特别书写的开端,他能在一个愈趋封闭、衰朽、宋明新儒学占统治上峰的封建时代坦然开放的接受、传播西方文明,甚至受洗皈依基督宗教,他的影响决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文化交流者,他给古老的中国注入了完全异质的文化血液,也树立了一个“新人”的榜样。光启,宿命般的人如其名。但职员心态而缺少生命热源和创劲的上海人并未得着他的精髓,而只是神似而已。20.《五城记》兰州牛肉拉面的醇香横亘千里,飘入了关外我的鼻舌中。。21.《牌坊》牌坊大约是中国文化里最可憎恶的物事之一了,它见证着中国道德的虚伪、残忍、吃人的本性,而且是公开的被表彰的邪恶,而从中做帮凶写文章造理论大肆颂扬宣传的不是别人,正是文人。父母的一面立牌坊一面偷偷送女儿出家逃生,把“贞操”“守节”残害人性的荒谬暴露无遗。“圣女”是男权意识在女性身上的体现,“圣女”“节妇”既不“圣”也不“美”,而是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女性在这里只是体现纲常道德的工具和男权变态逞欲的对象罢了。封建中国的文化,充满了触目惊心的变态性。22.《庙宇》女人被置于权利的最底层,几近于完全被动的状态,又多无文化,于是便听天由命,投在了“念佛”这一格外“殊胜”的“方便法门”下。靠着念佛声,却只能因此在乡间帮助树立起更多的牌坊来,而不是拆毁牌坊。这就是“念佛法门”在中国的效用。23.《夜航船》作者是想说这夜航船乃精神文化的航船,但积淀了几百上千年的文化,到头来却“我说这笃笃声是航船,她(母亲)说这笃笃声是木鱼”,“木鱼”的确“笃笃的”而一成不变、永远平和的慢慢敲下去,这正是中国文化的音律节拍,任凭国学家和遗少们凑成了几大堆光彩夺目的形容词、修饰语美化之,都不如这一个词来得准确恰当、惟妙惟肖:木鱼。24.《吴江船》年轻学生的人格、心理和行为被过分的简化和美化了,诗意岂能以篡改自然的人性为依托来书写?男生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又是在一个极端禁欲的年代里,对异性朦胧的好感、压抑的冲动甚至隐蔽的欲念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何必画蛇添足非要“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刻意叙述说他们“毫无邪念”的睁大双眼?而什么又是作者所谓的“邪念”呢?多道学的“邪”字啊!之后男生们在女宿舍门口挖“友谊井”,分明就是性本能的一次集体无意识的变相表现,是异性之间特殊的“示好”替代品,作者完全可以像韩少功在《马桥词典》里所做的那样,直面率真而火热的欲望,同时反衬出那时代扭曲人性、打压人欲的荒谬可悲,但作者却一面用他脱离了真实状况的“美学”视角虚伪的勾画着男生的“毫无邪念”,另一方面却别有意味的写男卫生员给那个“文革”遭难的女生“做人工呼吸”“折腾了一会毫无效果”这种恶俗情节,就像女主角洗澡的时候一定会有男配角“不小心”闯进来看到的情节一样恶俗老套,更荒诞的,明明只是要“给心脏注射强心针”,而之后的描写却竟然是“她的衣杉被撕开了,赤裸裸的仰卧在岸草之间。月光把她照得浑身银白,她真正成了太湖的女儿”一个年轻女孩在疯狂的世界里所遭受的巨大悲剧和生命劫难就在这种充满了意淫目光的“唯美”视野中被消解干净,最后只剩了宋朝词人写给小红姑娘坐船远去的诗在回荡,你侬我侬,尸体的死味和悲恸被彻底断送和遗忘。。。。。这难道就是作者对待“文革”活生生惨烈灾难的态度?!25.《信客》仅靠一个“信”字谋生,为一件极小的“失信事件”而被彻底放逐、抛弃,服务乡里大半辈子的老信客就这样轻易的被推到命运的深渊,乡民的不宽容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在对“信”字的极端功利化的索取中,信客作为“人”自身的尊严、权利已经被淡化漠视了,落后的农耕文明和宗法社会伴随着信客高强度的生存压力,最后年轻信客的“成功”不过来自于一个近乎传奇的事件,而老信客悲惨的身影却蜷缩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瑟瑟发抖。信客仿佛是被“崇高化”了的,但正如中国无数的“贞女节妇”无数的牌坊一样,本质上是对人性的歪曲、异化、践踏,鲜活的个体生命在“道德”的虚幌下被压扁成一个个供人膜拜的符号,中国封建时代形成的这种非超越性的“信”观念,决不能照搬、移植进现当代社会来,封建道德建立在非人道非理性非超验信仰的历史中,其充满局限性的伪善不言自明。中国人喜欢“大团圆”“大圆满”的结果,本文也不例外,在文尾喜气洋洋的氛围中,我却分明感受到了寒意逼人的颤栗。26.《酒公墓》在客上教英文We all love Chairman Mao ,这是一个饱蘸了政治严肃和政治迷狂的例句,love在这里早已失却了它本有的真义,“伟大领袖”取代了上帝坐上了神的宝座供他的子民love,love只属于领袖一个人,一个人中的领袖剥夺了几亿子民自由love的权利,love像一个被化肥催生被空气鼓胀被毒品兴奋了的劣质种子,干瘪苍白,浸不得半点儿油腥,以至于当酒公在黑板上很自然的写下“爱是人的生命”时,全班竟然会大笑,而女生则红脸低头。一个羞于把爱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年代,我们还指望它能够不酝酿制造出骇人听闻的黑暗来吗?27.《老屋窗口》老屋只属于作者个人,何必要自命不凡的加诸自负的渲染呢?作者太爱慕虚荣了,此文可与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集做对比,鲁迅的怀旧散文从来没有这些自命不凡的虚饰之笔,先生所写的乃是切切实实的人和人生,却不是名和声名。余文实在相形见拙,品低一等。28.《废墟》并非所有的废墟都能体现“悲剧精神”,也并非所有的悲剧都讲化为废墟。废墟是一种常态,废墟中走出的人才值得关注。29.《夜雨诗意》夜雨未必与安逸水火不容,安逸在夜雨中顾影自怜,自哀自叹,于诗意中逍遥自适,甘愿被夜雨包围、吞噬,再无冲出的生命力和欲望,夜雨也便完成了摧毁行旅者前进的目的。30.《笔墨祭》一个“祭”字,保守的心态流露笔间,笔墨书法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也有情感融入,但笔墨何尝不在千年里时时更新着内容?拒绝更新就等于自毁生命的延续。31.《藏书忧》藏书之“忧”实则出于读书人对“物化”了的知识的吝啬与自负上,文人相轻也相妒,慢条斯理、徐徐道来自己的藏书之富之精之珍贵,那种文人式的自得与虚荣表露无遗,这本也是人之常情,文人并非格外的鄙弃钱财,出手大方,当他像孔已己似的穷得排出几文铜钱买酒吃时便也一样要灰头土脸,最多不过吟几句“君子固穷”的圣言以备精神上对自我“文化优越”的文人身份制造几分超乎众群的幻觉,聊作麻醉而已。所以文人的爱藏书,我认为无须上升到很“崇高”的境界位置,藏书的确一定程度的体现出藏书人特异的精神世界、治学面貌甚至是性情格调,但也仅此而已。文人仍需将自身回归到平常心态中去,这是我的观点。32.《腊梅》腊梅大约真的可以给人启迪、激励的情感萌发罢,也只有人才可存有这认识,或者耳耳相传,便给了某自然界之植物以特定的性格或象征,所以后人一定要从腊梅中看出生命力的坚韧、顽强的这面来,却见不到万物的复杂性和生命中许多悖论。腊梅固然可以御寒,但未知是否也能御热呢?33.《家住龙华》禅味在历史的叙述和古老庙堂式建筑的烟尘中愈发显得泛黄脆软,凝固成衰朽的气色浸透在文人怀旧和超然自适的情感颓废中,家住龙华的人有很多,到头来,云在天空水在瓶,纵使老僧裁得布匹几十,喝破了柏树子的佛性有无,亦不过是家住龙华而已矣。34.《三十年的重量》曾经仰慕以为高大而伟岸的长辈老师若干年后却被自己带着施舍般可疑的悲悯目光俯视,并且变现成了貌似感慨命运无常却实则是在某种自得的深隐心理驱动下揣摩掂量着别人的暗疮,虚弱的喟叹声掩饰不住欲在对比中满足虚荣的潜意识。曾经的“仰慕”是否真的仅仅是仰慕而非“出乎意料”的获奖后产生的虚荣心与感激提拔心理的结合品?一个孩子他对那位他之前从不知晓但现在却号称“仰慕”“崇拜”的老师能了解多少?倘若没有光灿灿的奖,会有这一系列的情感与心理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动吗?曾经的影子其实是假的,那些溢美之辞同样建筑在自我膨胀的幻象里,然而几十年后的身影就“真实”了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为对于一个把无论是人是物,是山水亦或事件,都拿来为我所用、为我服务、为我注脚的作者来说,这世界何劳庄禅般若的消解?本来就从未存在过深究真实的诚意。35.《漂泊者们》漂泊者是否都如垂死者拼命抓牢救命稻草一般顾念着早已离去远逝的精神故乡?漂泊者又如何确信自己的旅程不再是新生的行脚而重返故乡会不让自己陷入更深刻的失望乃至绝望?漂泊,是出于无奈的选择还是意志坚强凭着信心开始的?希望不是因为有可料定和可见得着的目标才出现的,希望是在前程一片虚无中才迸射出的心地之光,于无所希望的希望中行路,才真得救。中国的老人大都沉浸在用旧袋装新酒的双重麻醉和快慰中不愿睁眼,结果酒与袋都得不着,他们老了,死了,就是一堆供人凭吊、抒情的朽骨,他们永远也无法体验《老人与海》中那个生命如基督般始终竖起、坚忍、炽烈、无法击败的老人的魂灵,他的信念带着他伸开双臂拥抱一切困境,慢慢走向新的精神彼岸,他死时,是一种救赎式的涅盘。36.《华语情结》语言是文化强有力的载体,人类文明正属于语言性的存在,但人言异于神言(Word),人言存在的有限性、欠缺性、虚假性被一次次证明,或者不证自明。人言不应该被过分迷恋、执著和沉陷,运用它并超越它,而不是戴着所谓“母语”的镣铐跳舞,应不为其所累所操控,才是现在文化人的使命和人言发展的方向。华语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古老民族接受西方文明的脚步,过去是表现为白话文同文言文的空间争夺,现下却呈现出更趋复杂、深刻的民族性文化心理的彷徨、挣扎与整合之中。37.《这里真安静》文章写到最后,也仅剩“安静”而已。“军人、妓女、文人”这个模式被拔高起来赋予莫名其妙的涵义,人全都成了符号,包括那个被作者浓墨强调渲染的日本文人。文人格外重要,仅仅因为是“文人”?历史的悲惨历程最终走向的是碑文的安静,草木的安静,一切重返自然的安静,当懦弱者不肯直面个体生命的深重罪苦和百病缠身的灵魂时,他就会一厢情愿的闭上自己的双眼然后说:安静罢,一切都回归清净了。无声而黑暗的东方就是这样在麻木的自醉中失掉了旷野里为拯救的光呐喊的嘴巴。苦旅,便如是安静的化为恒久的无味和无聊。。。。。

174 评论

Doubleflower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_(学生论文) 一、“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二、杜甫诗歌艺术的几个具体的艺术特点的杜甫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而且即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伟大的诗人之列。 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今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关于杜甫的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杜甫诗歌里的多种多样的形象都在“沉郁顿挫”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 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的“沉郁顿挫”。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的深沉郁勃。“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的含义。 动乱的社会现实,长期的生活磨难,使其年轻时的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忧国忧民,慨叹身世,愈至晚年,其情绪愈加强烈。而杜甫又是一位有骨气、有良知的人,其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涌至口边时,又往往强咽下去,使感情更加深沉浑厚。这种回环往复的感情流程发之于诗,便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波澜老成之感,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洗兵马》、《蜀相》、《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均为典型之作。或景中含情,或借古说今,或欲说还休,反复吞吐,言情顿挫,都突出地表现了这种风格。 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在秋天的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的心情。杜甫多年飘泊于长江上下,江流、孤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动荡的江水,陡峭的山峡,孤清的月色,凄历的画角,这些都是诗人心情的反映。他的《登高》是一首非常出色的抒情诗,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是这样写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集中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杜诗里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诗里写到的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无不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和身世的酸辛与愤慨。这首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很有名的两句诗。诗里的那种雄浑苍劲的形象和跌宕顿挫的节奏,表现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忧愤,也反映了那个战乱时代的气氛。 《秋兴》八首也是集中了秋天和大江的形象,而成为杜甫抒情诗里艺术性最高的一组诗。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用一片弥天盖地的秋色将秦蜀两地联系起来,表现了故国平居之思;又用绵绵不尽的回忆把今昔异代联结起来,表现了抚今追昔之感。这组诗是很能够代表杜甫那种沉郁顿挫的风格的。以上说明了杜甫怎么样运用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他所特有的那种沉郁顿挫的风格。二、杜甫诗歌艺术的几个具体的艺术特点。 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这种概括,有的时候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再如《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表现四川军阀混战的罪恶,也是把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在两句诗里。还有像《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清缨?”也很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乱后的政治局势。 杜甫的概括有的时候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对某些事件作概括的介绍。比如《兵车行》这首诗是通过一个行人的话广泛地介绍了兵役的繁重、战争的艰苦,以及人民反对开边的情绪。《石壕吏》是通过老妪的一番话,介绍了这一个家庭的遭遇,同时也概括了千万个家庭。杜诗的现实主义,并不在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他虽然也写了不少人,但这些人并不是作为具有个性的典型而出现的。他的现实主义的特点在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的事件,加以高度的概括的描写,通过这样的描写,去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 第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艺术境界是雄浑壮阔的,但是表现手法却是细致入微的。由于杜甫具有爱国爱民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他的诗歌境界是雄浑壮阔的。可是这种雄浑壮阔的境界往往是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物和表现内心情感的细微波动来达到的。他有一首诗题目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其中有这样两句:“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称赞王宰的山水画,说他的画有“咫尺万里”之势。杜甫的诗也具有这种“咫尺万里”之势。李白和杜甫,他们的艺术境界都是很壮阔的,可是达到这样一种壮阔境界的途径却不同。李白是运用风驰电掣、大刀阔斧的手法来达到的,而杜甫却是以体贴入微,精雕细刻,即小见大,以近求远的方法来实现的。如果说李白的诗像暴风骤雨,以极不平凡的气势感动读者,那么杜甫的诗就像是“润物细无声”的轻风细雨,不知不觉地渗透了读者的心灵。李白的诗让人惊叹,杜甫的诗让人亲近。比如同样是写安史之乱,李白的写法是从大处落墨。他的《古风》第十九首,先写和神仙一起升天,升到天上从上面往下看,看到人间,接着有几句就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的政治局面。李白是这样写的:“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李白是从天上俯视洛阳川,看到到处都是安史的军队,很多的老百姓都死在这场战乱里,而那些豺狼却做了高官。“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是一种大刀阔斧的写法。而杜甫却是具体细致地写出这场战乱的各个方面,像《三吏》、《三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具体反映了这场战乱带给国家和人民深重的灾难。杜甫笔下的安史军队是:“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通过一支沾满鲜血的箭,具体地形象地反映了国家人民深重的灾难。“群胡归来血洗箭”好像一个特写的电影镜头,很具体很细致地反映了这场战乱带给国家和人民的灾难。可见杜甫是以体物察情的细微而见长的。再如他的《望岳》,是他年青时候写的一首五律。“岳”是指东岳泰山。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是指东岳泰山,说泰山很广大,泰山的青色一直横亘在齐鲁两地。“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写泰山的广大。“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阴”是山的北面,“阳”是山的南面。山的北面和山的南面光线的明暗不同,因此这边是昏那边是晓。这两句是写因为泰山的高峻,所以才“昏”“晓”不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是说远望层云叠起,而且云层在山腰里翻滚起自己的心胸不禁也激荡激荡,目送归鸟飞向远方,鸟的身影越来越小,所以要一直睁大眼睛看着它,以至眼眶都要睁裂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自己将要登上泰山的绝顶,从泰山上往下看,因为,泰山很高,其他的山久都显得很小,故曰“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写望泰山,在短短的八句诗里,就通过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角度写出四种不同的望法。 头两句是远望,第三句和第四句是近望,第五句和第六句是细望,第七句和第八句是想象自己要登山极目远望。在八句诗里写出四种不同的望法,可见杜甫的写法是很细致的。我们再看他的另外一首题为《羌村》的诗,《羌村》一共有三首,我们看他的第一首。这首诗是杜甫从凤翔回到鄜州的家后写的。诗曰: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归客”是杜甫指自己。“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妻子和孩子们都很吃惊我居然还能活着回来,吃惊以后回想这一段分离的生活,感到很悲痛,流下了眼泪。“夜阑更秉烛”的“夜阑”是夜深的意思,“更(gèng)”就是再一次的意思。他们已经入睡了,但是睡不着,又起床,再点上蜡烛,再互相的看一看,到底这是真的呢,还是在做梦。“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不相信自己能够活着回来和家人团聚,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也不相信他能够活着回来,所以刚刚见面的时候那一阵激动已经过去了,大家都入睡了,可是睡不着,再起来,又点上蜡烛,互相看着,好像是在做梦一样。这首诗开始是写喜——回到家里的欢喜。“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在一个傍晚的时分,一个日暮的黄昏的时分,杜甫回到了自己的家里,鸟雀在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也在欢迎他的回来。接着写惊——“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刚进家门的时候很高兴,见到家人的时候,是一种吃惊的感情,一方面家人很奇怪,想不到杜甫能活着回来;另一方面杜甫也想不到能够一家团圆,家里人都那样平安,所以写了喜以后就写惊。写了惊以后又写悲——“惊定还拭泪”。写了悲以后是写疑,反而怀疑这是在做梦——“相对如梦寐”。经过一场大的战乱,杜甫一个人在外边受到很多的磨难,忽然回到了家里,先喜,再惊,再悲,最后是疑。杜甫把握住了心情的每一个起伏,写得很细致,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杜甫不只是细致入微,他还能够通过入微的刻画达到雄浑壮阔的境界,这才是杜甫超出一般现实主义诗人的地方。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的描写,逐步地推衍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又呈吴郎》都是这样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从自己住的那间茅草房被秋风吹破,然后写到天下的寒士;《又呈吴郎》是通过一个老太太联想到当时国家的局势。杜甫还有许多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中的一个侧面的剖析穿插起来,运用这些细节去表现重大的主题。比如他的《春望》这首五言律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是拟人的写法,自己感叹时局,见花而流泪,觉得花也在流泪,自己怅恨离别,听到鸟叫惊心,觉得鸟也在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信能够值万金,非常难得,这真是体察到了久别家人后接到家书的心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说自己已经老了,头发不仅白了,而且也逐渐少了。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从大处着眼,写得很悲壮。 第三句和第四句角度改了,从小处落笔,用溅泪之花、惊心之鸟去点缀沦陷了的京城,同时也衬托出自己伤时之深。这样就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里的一个细小的侧面穿插起来写,这些细节也是表现那个重大的主题的。又比如杜甫著名的《北征》这首诗,它是由国及家,再由家及国,先写国家的大事,然后写自己的家庭,写了自己的家庭以后,又写国家的大事,用自己一个家庭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而写家庭的时候又是着重在儿女的衣着上,在纵论国家大事的时候,忽然插入一大段儿女的衣着的细致描写,这段是写得十分精彩的。“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脸色苍白,是病态,是因为吃不饱饭所致。“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这两句写孩子看到父亲回来,转过脸去哭起来了,这时候杜甫看到他的孩子脚很脏,连双袜子都没有。为什么“见爷背面啼”呢?乃是因为,孩子久不见爷,已经生疏了,已经把爷当作生人而羞赧了。为什么“垢腻脚不袜”呢?乃是因为家贫,买不起袜子啊!“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那两个女儿长得快,没有新衣服给她们穿,身上还是那件旧衣服补了又补,穿着不合身,既小又短,只是刚刚能够遮住膝盖。“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妻子把过去的一些织了图案的丝织品都拿来给孩子改成衣服,做了补丁,所以原来那些丝织品上的图案颠来倒去的,根本接不上茬了。这几句是写他的儿子和女儿,是他刚回到家里看到的情形。下面接着写到他这次回来带了一点钱,因此家里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这时他的瘦妻的脸色渐渐地好了,他的女儿也学她母亲的样子梳头、搽胭脂、画眉毛,在打扮自己。“痴女头自栉”,自己拿了一把梳子在梳头。“痴女”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傻丫头、傻闺女,这是对爱女的一种昵称。“学母无不为”,学她母亲的样子,看到母亲在打扮,也跟着学。可是她不会打扮,所以早上起来打扮的时候随手乱抹,又涂胭脂又涂粉又画眉毛。杜甫看到他的小女儿这个样子,感到又可笑又可爱。这一段是插在纵论国家大事的中间,用儿女的衣着这个细节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更显出国破之痛。所以说杜诗是和谐地统一了巨细、大小、远近、虚实等等各种对立的审美范畴,这也正是杜诗艺术的奥妙所在。正如《诗薮》所说的:“盛唐一味秀丽雄浑,杜则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第三,杜诗的语言艺术。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喜欢佳句,所以他的语言一定要得到那种惊人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种效果,那么就要继续地反复地修改,死也不甘心。他又说:“新诗改罢自长吟,颇学阴何苦用心。”“阴”是阴铿,“何”是何逊,这是南朝的两个诗人。杜甫写诗总是不断地在修改,改了以后还要不断地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再继续地修改。他又说自己写诗要“毫发无遗憾”。“毫发”是形容很细微的地方,很细小的地方。即使像一根毫毛、一根头发那样一点遗憾也不能留下来?一定要做到自己十分地满意。“语不惊人死不休”,“新诗改罢自长吟”,“毫发无遗憾”,这些话都可以说明他在语言上所下的功夫。杜甫的语言不同于李白的单纯自然,而是苍劲的,凝练的。所谓苍劲,就是苍老遒劲的意思。他曾经称赞郑谏议的诗说:“波澜独老成。”又说薛华“歌辞自作风格老”。可见杜甫认为诗要老成才好。他自己的语言也正像是一口洪钟发出的深沉的声音。凝练,是说他能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的概括。苍劲,凝练,构成了杜诗语言的主要特色。下面就从锤字、炼句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先说锤字。杜甫下字力求准确有力,使每一个字都含有很重的分量和很深的含意。他很善于用实词,如“微风燕子斜”,这个“斜”字,就用得很好。《石林诗话》里说:“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又如杜甫在《旅夜书怀》里有这样两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里的“垂”字和“涌”字也是很有锤炼之功的。天上的星星垂下来了,才发现原野的广阔,远处的天和地连接在一起了,远处的星体都垂下来和地面接在一起了,船走到了广阔的平野上。“月涌大江流”这个“涌”字也是很有分量的,晚上看不见江水的流动,可是从大江里的月影的涌动,可以感觉到江水的流动。另外,像《无家别》里“竖毛怒我啼”,《宿府》里“独宿江城蜡炬残”,《登高》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还有像《彭衙行》里“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这些诗句里的实词都是用得很有分量的。就拿《彭衙行》里两句来说吧,“痴女饥咬我”,“饥”、“咬”都是动词连在一块儿用,“啼畏虎狼闻”,“啼”、“畏”“闻”这三个字也都是动词,在两句诗十个字里,杜甫接连的用了五个动词,用得很有意思。再说炼句。杜甫的诗句都显得苍老遒劲、凝练沉着。比如在《空囊》这首诗里有这样两句:“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在《洗兵马》里杜甫说:“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在《解闷》的第一首里杜甫说:“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这些句子和李白的诗句那种单纯明快的风格迥然不同。可以这么说,李白的两句诗到杜甫的手里可能合并为一句,而杜甫的一句诗到李白的手里也可能拆做两行。像李白的诗里“大道如青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这样的一些诗句单纯到一句一个意思或者两句合起来才表达一个意思。这样的诗句在杜诗里是难得找见的,李杜的语言各有各的长处。不过,杜甫晚年在少数的诗里过于追求凝练,有的时候使人费解,有一个例子常常被人们举到,“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像这样的句子过于追求凝练了,不大容易理解,这些地方就不值得效法了。 第四,杜甫诗歌众体兼长。 从诗歌的体裁方面来看,杜甫是众体兼长的一个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他都能够运用自如,尤其是古体和律体,杜甫写得非常好。他的古体诗大概一共有五百多首,其中五古三百六十一首,七古一百四十五首。他常常运用这种体裁将叙事、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北征》、《三吏》、《三别》、《洗兵马》都是如此。《石壕吏》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从暮至曙,按照顺序写来。虽然只是叙事,可是诗人的义愤之情已在不言之中,是杜甫古体诗里的佳作 杜甫的律诗大概一共有七百多首,其中五律有六百多首,七律有一百多首。像《月夜》、《秋兴》都是名篇。杜甫在七律方面的贡献特别卓著。在开元天宝之际,五律是全面繁荣的时期,七律却还没有引起诗人足够的注意。《河岳英灵集》选诗二百三十一首,其中只有一首七律,就是崔颢的《黄鹤楼》。可见在开、天之际七律还没有引起诗人足够的注意。杜甫可以说是写作七律的第一个大家,他写的七律的数量超过初盛唐诗人的七律的总和。在思想内容方面,杜甫以前的七律大都是歌功颂德或者是应酬之作。杜甫不仅用七律来描绘自然的风景,或者用来赠答酬唱,而且用七律这种形式表现政治内容,感叹时事,批评政治,抒发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在艺术上,杜甫以前的七律是一味的秀丽、典雅,杜甫则创造出沉雄悲壮,慷慨激昂的风格,把七律的创作推向了高潮。杜甫之风格及人格高一12班郭志伟公元767年,56岁的老杜正直其人生的“漂泊西南”时期,同时距人生的终途也为时不远了。这一年,他流窜到了夔州,在都督柏茂琳的帮助下,杜甫过了较安定的生活,并获得了他人生创作的另一个丰收期。例如著名的《秋兴八首》,《壮游》,《昔游》等等就是在这一时期所写,但也是这一年,不禁由景及情写下了这篇有名的《登高》。〈〈登高〉〉集中反映了杜甫诗风沉郁顿挫的特征,且语言凝练,字字精当,是博大浩瀚的思想内容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下面让我们来共同品位该诗的精妙之处。诗文上四句写浩荡无边的秋景,将无限悲凉贯注其中,可以想象,老杜站在登高的山上,狂风在他的耳边任意的呼啸,其中夹杂着猿猴的”哀啼”声,眼前是滔滔不绝的长江,其内心该是如何的涌动啊,那猿猴似乎也在为其一生的苦难与不幸所哀,那长江带走的不仅有他“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时光,更有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四句诗无一写悲之语,描摹处景景含悲,无一感慨之声,点逗处声声慨叹,就语言艺术来说,诗文工对整饰,一气流转,语言精练准确,概括性强,由不多的意象给人以庞大的悲秋之景观。这也是杜诗的共同特点,这里不妨借题多言几句,如〈〈旅夜书怀〉〉之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着一“垂”字写夜色笼野之阔,着一“涌”字,切大将奔流之状,深得炼字之妙,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状鱼儿欢跃,“斜”摹燕子轻盈,真是无一字虚设。诗文的后四句自卑身世,将一生流落,尽遣笔底。其中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精妙,十四字含有他乡作客,万里作客,经年作客,潦倒作客;深秋登高,独自登高,多病登高,暮年登高等多层可悲之意,义丰词约,精练不说,意韵也丰厚深沉。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是凄苦。当时杜甫因病戒酒,故其云“新停浊酒杯”。可见,此时的杜甫一是一个贫病交加的孤者,一个“苦恨”“潦倒”的老者,他虽然趋于花甲,耳宾班白,但却不是在自己家中“儿孙绕膝,安享晚年”,而是像遗篇落叶一般,在天地见孤苦得飘荡。此时的杜甫政治理想已经破灭,再不见他豪情万丈得描幻未来。这里我们不防将〈〈登高〉〉的尾联与其另一首名为〈〈望岳〉〉相比较。〈〈望岳〉〉尾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时的杜甫正值青年,这一时期的杜甫,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充满了希翼,充满了渴望,他借望泰山(此非等山而作)高大磅礴的气象,显示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迫切心情。我想,着一早一晚,一慨昂,一慨叹,无论从字面效果还是意境思想,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首诗通过叙写无边秋色,以及诗人的孤苦形象,抒发了诗人万里悲秋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深沉的隐忧。关于整诗的评价,明代胡应有、麟有“此当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不必为唐人律师第一也“。诗如其人,他的诗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内涵,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其诗诸多对后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里不防举几例,〈〈前出塞〉〉中,杜甫写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近乎谣谚的诗使得百姓通俗易懂,同时也教给了人们深刻的内涵哲理。〈〈蜀相〉〉中“出师未捷表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一联,更是激励着千古以来的志士仁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极其概括地揭露了阶级石灰的实质,一字千钧。令人触目惊心,更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杜甫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人,因此不能不想到儒家的思想对杜甫的影响,杜甫虽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他以切身生活体验出发,对儒家的消极方面也有所批判,比如,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尽管“万国尽穷途”,“处处是穷途”然而他却是“不以穷途走近杜甫坦白说,现在的学生都有那么一点喜欢风花雪月的浪漫,喜欢无边无际的遐想,尤其是我们这群天生就有些多愁善感的女生,因此,欣赏诗歌往往偏向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诗歌,于是,李白成了大多数学生的最爱,我个人也一直都很欣赏李白诗歌的大气磅礴和雄奇浪漫,而谈到李白,不得不提另一位诗坛的明星——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的“诗圣”杜甫,很多人都不太喜欢他,认为他的诗过于平淡,没有李白那种“惊天动地”的豪气,我以前也是这种想法,但这个暑假,在读完老师推荐的《杜甫诗选》后,我开始重新认识了他。

26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长臂猿歌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长臂猿不仅是高空的“杂技演员”,而且是森林的著名“歌唱家”。长臂猿的喉部长有喉囊,又叫音囊,它们喊叫的极其嘹亮,就是因为喉囊可以胀得很大,使它们的喊声开阔。所以

    夹心大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与风赞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常见的参考文献介绍 参考文献来源分类: 期刊文章-[J],普通图书、专着-[M],论文集、会议录-[C],学位论文-[D],规范、标准-[S],报告-[

    贝壳athen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八一赞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

    映雪堂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夜行者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我们为着沧桑的历史而心情激昂;我们为着历经磨炼的历史而感慨万分。心中奏响着历史之曲,明白了磨炼的真谛。因为: 磨炼的乐曲如沙漠中的绿洲,滋润着跋涉者干涸的意志:

    jinshengya075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记者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

    寻找美食的虫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