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9

心如蝶舞
首页 > 期刊论文 > 古典舞春江花月夜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王子麻麻

已采纳

论文摘要 :真正的品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之后,我仿佛从一个精神贫民变成了精神富翁。我的心也随着主人公的心跌宕起伏,从相思起,相思深,再到相思绝,主人公的心情从孤独,到与月诉苦,再到月落重回孤独,我的心也仿佛受到了诗人精神的洗礼,原来相思是此物,原来这才是爱情,这才是家,一颗心就这样长大。虽然诗中主人公心爱的人儿依旧遥不可及,但那份坚守的忠贞,那颗撕碎的心,谁又能不为所动? 关键词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唐诗、明月、相思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自明代以后颇受评论家的重视和推崇。清代王闿运评价此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称:“那是更迥异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当然,是否有溢美之嫌,另当别论,但至少说明《春江花月夜》不同凡响。 高二的时候就学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了,那时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走进《春江花月夜》。授课完毕后我也写了一首赏析的白话诗,所以对该诗一直有很深的印象。幸运的是在大学里能重读这首诗,从更高的层次上了解此诗,品玩此诗,不得不说是命运的造化。因为无论是谁真正读过此诗后都不得不对作者肃然起敬,对作品赞不绝口,都能从诗中得到某些珍贵的东西。为什么呢?一首诗的水平高低,意境深浅,怎样来判断才不失公平公正?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近体诗,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如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唐诗讲究声,色,意。声,指平仄谐和,追求一种音律美,所以唐诗多有称为律诗。色,属于文字的美,是诉之于视觉的。意,当然是指深刻的思想,感人的情怀了,也是“诗言志”的部分。[1]从这点看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这三者结合的典范,让读者从耳,到目,到心都得到了美的享受。 全诗共36句,四句一韵,共9节。结构整齐,旋律起伏,犹如一曲曲婉转动听的小夜曲萦绕在耳边,似梦似幻!四句一韵,前两句描景,后两句抒情,回环往复,声情与文情共舞,宛如天地之间独有此春、此江、此花、此月、此夜,其他一切只不过是陪衬罢了。 下面我且从诗词出发,品味其中奥妙。 一、月起,万物皆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开宗明义,前两节即点明意境“春”、“江”、“花”、“月”,暗含了“夜”这一意境。此时,月初升。看“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水月相融,明月在潮水身上“爬”了出来,夜来了,关于夜的一切于是也就拉开了帷幕。月下夜中,江流环绕着花甸,月在树下亦破碎成“霰”,连空中飞舞的“流霜”、“汀上白沙”这些雪白的东西,他都说是“看不见”的,可见那月是多么的皎洁!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岂能不让人遐想连连? 二、月升,情初现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句道出了天地的宽广博大,江天相融,仿佛天地之间只有明月空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句开始道出主人公的孤独之情,人与月不是首次见面了,是彼此非常熟悉的了,月孤独,则人亦孤独。“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则是承上启下,感慨时光飞逝,人作为个体生命的有限和整个人类的相对无限相比于江月的无限,从而反思生命的可贵与光阴的宝贵,劝诫人们要学会珍惜,富含哲理。 三、明月当空照,感怀心中愁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忆起往昔送别的情景,诗人用“不胜愁”三字把心中的无限愁苦诉之笔端,任何人看到都会为之动情,离别之苦,普天之下谁又能避免呢?看今朝,“谁家今夜扁舟子”,有谁家外出的人回来了呢?一个都没有。只有妆镜台前的妇人在楼上独自相思,与明月诉苦罢了。“可怜楼上月徘徊”句“月徘徊”实际上是怜惜自己独自徘徊罢了,自己感到孤独也就觉得整个世界是和自己是一体的,一样是孤独的。如今那相思的愁苦却是“卷不去”、“拂还来”,足见饱受相思之苦。那颗苦苦等待的心伴着那夜夜萦绕脑海的思念的折磨,这是如何一番情景啊。 四、月偏西,心同君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今夜月清风高,一弯明月高挂。远方的你应该也在月下思念吧,只是听不见彼此的声音罢了,我坚信我们的心依旧是连在一起的,明月陪我度过了无数个相思的夜晚,但愿它也能帮你排解孤独之闷。 五、月西斜,可怜君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昨夜我又梦见闲潭上的花落了,是啊,暮春时节已经过去了,可爱的人儿,你怎么还没有回家?江边的水眼看就把春天送走,天上的明月也向西边降落了,你怎么还不回来!读到这里,诗中的主人想必早已成了泪人。而身为读者的我也实在忍不住为主人公哀婉、叹息,甚至是落泪。 六、月沉,重思君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月终于向西边落下了,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趁着月明回家,而回家的路途却又是如此的遥远。“落月摇情满江树”写出了月不忍落去的留恋,还在树上挣扎,洒下最后的一缕情思。而实际上,是主人公舍不得陪伴她的月离去,在苦苦挽留明月。是啊,亲爱的人早已离家多年,除了明月还有谁能替主人公分担那浓浓的相思之苦呢!如今明月马上也要离去?叫人如何不惋惜呢。 全诗到这里落下了帷幕,而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却久久盘绕在我们心中。全诗不但布局精巧,节奏起伏多变,颇具韵律,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诗歌改编而成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成为中国古典音乐的典范响遍世界;而且其语言优美,富含哲理,尤其那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更是道出了人作为个体生命的有限和宇宙空间的无限的对比,至今仍被广为传诵。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就其宇宙精神而言,足以站在时代的峰巅,回眸天人关系的文化原点,引领灵魂的经典走向不朽。这正是它“以孤篇压全唐”“竟为大家”的魅力之所在。“只有既具有杰出的成就又具有深远的影响的人,才配成为大家。只靠一篇诗而被尊称为大家,这是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程千帆先生的话很有见地。[2] 真正的品完此诗后,我仿佛从一个精神贫民变成了精神富翁。我的心也随着主人公的心跌宕起伏,从相思起,相思深,再到相思绝,主人公的心情从孤独,到与月诉苦,再到月落重回孤独,我的心也仿佛接受了诗人精神的洗礼,原来相思是此物,原来这才是爱情,这才是家,一颗心就这样长大。虽然诗中主人公心中心爱的人儿依旧遥不可及,但那份坚守的忠贞,那颗撕碎的心,谁又能不为所动? 参考文献: [1]《春江花月夜》的美之韵 宜宾学院刘艳《电影评价》2009年第8期 [2]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文学史价值  重庆三峡学院康怀远《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22卷 后话: 这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写的一篇论文,时隔多年,读起来还是很亲切。2005年到2007年由于受到一中两位女老师的启蒙,当时非常喜欢写散文诗,也很喜欢读古诗文和唐宋诗词,也算是年少时的某种疯狂吧。

109 评论

肖小月半仔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

1、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

2、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

3、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

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扩展资料:

整体赏析

此诗题目,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江花月夜

318 评论

百叶书店

中国舞蹈名作赏析——《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古典女子独舞 编导:栗承廉 编曲:诸信恩根据同名古曲改编 首演:1957年 主演:陈爱莲 团体:北京舞蹈学校 《春江花月夜》原是柳尧章根据传统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并易名的一首乐曲,乐曲表现夕阳西下时人们在箫鼓伴奏下轻歌曼舞和摇归舟的动人景象。而舞蹈编导者则给这首乐曲以新的解释,并赋予了崭新的艺术形象。 舞蹈表现了一位古代少女在春天的月夜,漫步于江边花丛中,触景生情,幻想着自己将来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舞者身穿蓝色衣裙,双手持白色羽毛折扇,舞蹈动作语汇全部采用的是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动作、姿态和造型,通过“闻花“、“照影“(对着江水映照自己的身影)、“听鸟鸣”、“学鸟飞翔”以及“想像中的爱情幸福”等情节,表现出特定的环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个舞蹈创作演出的成功,除了编导栗承廉具有较深的中国古典舞的造诣和编舞的技巧能力外,还与表演者陈爱莲出色地驾驭中国古典舞风韵,动律细腻、深情地塑造出一个典型的古典少女的舞蹈形象分不开的。 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这个舞蹈作品收人彩色舞台艺术片《百凤朝阳》中。196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由陈爱莲表演的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获得舞蹈比赛古典舞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94年,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该作品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171 评论

烂Pandade

背景资料:《春江花月夜》,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箫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队组合形式,由排箫、笳和鼓等乐器组成,汉代已流行.汉武帝《秋风辞》:“泛楼船号济汾河,横中流兮扬清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棹歌即船歌(又名《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将汪县庭传谱的《浔阳夜月》改编成丝竹合奏(乐队由琵琶、筝、二胡、箫组成.后又加入了扬琴、弓胡、阮、双铃、木鱼、海螺等乐器。),由大同乐会会长郑觐文改名为《春江花月夜》并重拟了十个小标题。 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就是因为《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首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犹如一股股迎面扑来的浓郁的情感,千百年来,使无数的文人骚客为至倾倒。无怪乎,该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该诗中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精美的春江月夜图,而且也表现出了丰富细腻的情感。但是,尤为重要的是,在这情感中也渗入了理性的思考,即情中有思。面对如此美丽的图画,面对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出的最动人的良辰美景,而许真的是“乐极生悲”吧,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引发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是如此的美丽,美妙的景色不禁使人想到了宇宙的深邃和永恒,从而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渺小和短暂。是谁站在江畔,第一个惊诧月色的明媚?光照春江的明月,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照耀到人间呢?恐怕已无人能说的清楚。毕竟,人的一生太短暂,太短暂了!人要和时间赛跑,终究是要失败的,人生真的是很容易就逝去了。人类一代代永无穷期地更替,不正是人生短暂的表现吗?而明月却年年相似,这江月为什么会年年依旧呢?可能象世上的离人一样,也在等待着自己的亲人到来吧!“不知江月照何人”这里用了一个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的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她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看到大江东流。这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多么象消逝着的光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这滔滔流水送走的吗?诗人由时空的无限,遐想到了生命的有限,感到神秘而又亲切,表现出一种更深沉,更寥廓的宇宙意识。月相似而人不同的意象,深藏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这种青春感伤的情思贯穿全诗,创造出韵味无穷的意境。 但是全诗的关键还在后文对思妇的描写,思妇因盼望与爱人相见而不得而苦闷。但她仍相信,虽然两人相隔异地,不能声息相闻,但此时一定会共对明月寄托相思。南朝《子夜四时歌*秋歌》中有过这样的名句: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是说托月光把自己的相思之情寄给远方的亲人。而在这首诗里,把托月寄情变成“愿逐月华流照君”,感情更为强烈,要求也更为迫切。这里的“逐”字把思妇那种深沉,执着,殷切的思念之情表现的更形象,更具体,更传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动感。由此可见,诗中虽有对人生短暂的伤感,但这只是缘于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和绝望,其基调是“哀而不伤”的,体现出初唐的时代之音。 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首诗也有一定的缺憾,没有完全脱尽六朝形式主形式主义的影响。但该诗中从众多色彩鲜明的形象中所抒发出的棉邈深挚的情感,同样使人产生心灵的惊悸,特别是对人生感悟的理解和赏析,更能引发读者的一番深思和感悟。这也正是诗人技高一筹的表现,使景情理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番新的意境,给人以新的理解和感受。早在140多年前就以《夕阳箫鼓》之名流传在民间。1895年李芳园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此曲易名为《浔阳琵琶》;以后由浦东派汪昱庭先生等人对“浔阳琵琶”作了加工整理,易名为《浔阳古曲》或《浔阳夜月》。小标题大致与李氏相同,后经郑觐文等人改编成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改名为《春江花月夜》,他把每段小标题定为较形象易懂的五个字,突出了“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形象和意境。

241 评论

wangwei8689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它也是由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习俗舞蹈,又可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观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 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对自己的保佑和赐福。 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是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用舞蹈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在的情感冲动,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体育舞蹈,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如各种健身舞、韵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街舞HI-HOP,以及我国传统武术中的舞剑、舞刀和象征模拟各种动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戏等均是。 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用来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加强礼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由于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各个不同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二类。 第一类、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新创作舞蹈):即不同于上述三种风格的新风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是一种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芭蕾"这个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脚为运动部位的动作总称。法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们为了重建古希秸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戏剧理想,创造出了"芭蕾"这样一种融舞蹈动作、哑剧手势、面部表情、戏剧服装、音乐伴奏、文学台本、舞台灯光和布景等多种成份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剧形式,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建立引进俄罗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类,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 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歌舞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299 评论

相关问答

  • 舞蹈毕业论文古典

    少数民族舞蹈尚需不断创新· 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 以情动情,舞在其中· 开拓舞蹈审美文化的新天地· 浅谈舞蹈的创作· 舞蹈艺术的意蕴和意境· 舞蹈要注意的艺术特

    小白胖了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古典舞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论古典舞教学法 摘 要: 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风格和强大的表现力,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的实践中创造的。我们要让中国古典舞蹈这一艺术发扬光大,以民族文化为本,以培养

    oicqdaniel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古典舞论文答辩

    音乐论文-浅谈舞蹈中的大音希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浅谈舞蹈中的大音希声学生姓名:系别:音乐系专业:音乐学指导教师:年月日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

    小可憐兒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论文题目

    论中国古诗中的月亮摘 要: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它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

    重叠的岁月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星月夜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

    二月的小桃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