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3

Agent数码Reaper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姓林研究结论的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翻滚的石榴

已采纳

jhvj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jjjjjjjjjjj

152 评论

wisteria1221

一、问题的提出我一直觉得林姓是一个小姓,没多少人姓林,就我们班来说吧,除了我以外,只有一个同学姓林。于是,我对林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林姓的来源和林姓历史名人。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林姓的名人故事。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上网 林姓也是一个大姓 林姓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分布较多,如今林姓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还远播到港澳与国外。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六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七。书籍、报刊 历史上的林姓名人 林则徐、林森、林伯渠、林凤、林完书籍 林姓的来源 林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境内。春秋时期,林姓由于官职调迁与避乱隐居,散居于周、鲁、齐、卫等地。上网 林姓人口数量 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姓人口在全球约2千多万。四、结论1、我国的林姓源远流长。战国时期,赵国宰相林皋,始居九门,生有九子,分别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昭,父子均十分贤德,被称之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后来因为赵王妒其才能欲加害,所以迫使林姓举家迁至西河避难。汉朝时,林姓子孙历任少府、太子太傅等官职,从而在济南地区使林姓成为名门望族。后由于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大批南迁,迁入江浙一带。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福建。2、林姓作为一大姓,在历史长河中,著名历史人物却寥寥无几,但也不是没有。比如说:禁烟英雄林则徐,我最敬佩他。我为林姓祖先中,有这样的英雄感到自豪。

85 评论

高@设计师

有关中国人姓氏的研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姓氏制度的国家,丰富多彩的姓氏既是支撑着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结构,又是了解中华悠久文明的一个独特视角。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本文将粗浅地介绍中华姓氏的产生及发展以及与姓氏研究有关的趣事。义中教育科研义中一、 姓的产生及原始发展 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传说,女娲造出人之后,就用他们的去向来给他们姓,爬到水边的就让他姓水,爬到石头上的就让他姓石,爬到李树下的就姓李。用这个传说来解释姓的起源当然不可取,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姓氏与人类部落是同时诞生的。(传说中的“女娲”就是远古时代的一个女娲氏部落)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姓到底是什么?《辞海》中“姓”的解释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也就是说,姓作为一种标志性符号,首先是属于家族的,然后才被赋予这个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因此,所谓的“姓”,也就是“族姓”。 义中教科研[NextPage]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至于族姓产生的原因,我们不妨先来看另一个神话传说:宇宙初开之时,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生活在昆仑山上。为使人类得到繁衍,他们商议结为夫妻,却又自感羞耻。于是兄妹俩登上昆仑山顶,各自点起一堆火,然后对天祷告:“上天如果有意让我们兄妹二人结为夫妻,就让两股青烟相合;如果并无此意,就使烟消云散。”刚说完,只见两股袅袅上升的青烟果真合为一气,直冲云霄。这样伏羲和女娲便在上天的认可下正式结合了。这种神圣的结合使人类得以繁衍。但是他们不愿让子孙后代再以这种形式繁衍,为此专门制定了两个规矩:一是将人类分为不同的姓族,二是同一姓族的后代不许结合,只能按一定的礼节与另一姓族的男女互论婚嫁。古书上所记载的伏羲氏“正姓氏,别婚姻”,或“正姓氏,通媒约”,就是以此为实际内容的。义中教育科研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神话传说,在苗、彝、壮、白、僳僳、哈尼等几十个民族中都有流传。 浙江省义乌中学神奇的传说,往往是远古人民生活的投影。许多学者从这些关于兄妹通婚,民族起源相一致的传说里,得出这样的结论:族姓产生于区分血缘,防止血亲婚配的需要。兄妹结婚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社会曾实行过群体内婚制包括血亲乱婚的事实。其后,人们逐渐悟出了血亲婚配不利于子孙后代健康成长的道理,开始实行不同群体相互通婚而群体内部禁婚的制度。正因为有了这种群体外婚制度,才有了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分族并给之一个标志符号以便识别的需要,这种标志性称号就是原始的族姓。迄今已有一万年的时间了。 义乌中学[NextPage] 浙江省义乌中学而在族姓尚处于原始状态时,不同的原始部落或部落联盟,往往会推举一位被神话或半神话的始祖、酋长作为精神力量的象征,这些始祖或酋长的名称便成了原始部落联盟的代号,因而也就成为最原始的“姓”。因此包括前面提到的女娲氏,伏曦氏,还有神农氏,轩辕氏,金天氏等等,不仅是代表某个被神话的人,又是标志其所属血族团体的“姓”,甚至于可以代表整个部落或联盟,乃至这个部落的任意一位领袖。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中华民族向来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根据《国语》中所说,少典和有娇氏结婚,生下黄帝和炎帝。黄帝姓姬,炎帝姓姜。以今天的观念来看,两兄弟怎么会异姓呢?这又要提到“氏”的问题。xaero先来透视这段传说所反映的历史真相:有人认为,少典和有娇都是原始氏族的名称,两个氏族互相通婚,所生的孩子又分别为姬姓和姜姓两个姓族,黄帝和炎帝就分别是在这两个姓族中出生长大的。按照当时母系氏族的规则,通婚后所生的孩子应归母方部落所有,又为何会分出姬姓和姜姓呢?我们认为原因大致有两点:义中教育科研[NextPage]xaero一、两个部落长期通婚,若不加干涉,必会导致血亲越来越浓,最后甚至可能演变为血亲同婚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后代再加以分族。 xaero二、随着新领地的不断开拓和阶级社会雏形的形成,一些对部落有功绩的成员得到了封地,并被允许带领家人,部属以及在部落交战中获得的俘虏一起前往封地生活。 xaero两个原因的结果,都是令原先以一个“姓”作为氏族或部落联盟的共同标识的大团体,从此裂变成了若干个甚至十几个、几十个小团体。出于相互交往中有所辨别的需要,这些小团体也应该有不同的标识。于是,另一家族系统的标识——氏产生了。形象的说,姓好比一棵大树,氏就是它的枝杈。这样一来,许多人就又有姓又有氏了。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一、 姓氏的流变 义中在《史记》卷五《秦本纪》中,秦始皇的远祖伯益“姓嬴氏”,以我们今天的常识判断,秦始皇自然应该姓嬴了。可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这位伯益的后代却成了“名为政,姓赵氏”。那么秦始皇究竟叫“赵政”还是“嬴政”?义乌中学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姓氏”这个词说起。 义中教育科研网[NextPage]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我们今天说的“姓氏”,其实和“姓”是同一个意思。可是在秦始皇出生的那个年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前面已经提过,这里不再复述。义中根据史学家考证:秦始皇是少暤氏的后裔,所以秦始皇的族姓就是少暤氏的“嬴”姓。而这个嬴姓族团在不断有人得到封赐后,就衍生出不少小团体。周代有一名姓嬴叫造父的人,因立功而受封赵城,于是这支以造父为首的嬴姓分支在获得的赵城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个与地域有联系的新标识——赵氏。后来这支小族群又被封到秦邑,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了秦国。义中教育科研所以秦始皇的规范注释应是“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嬴姓代表他的远祖血缘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的族姓,即他的遥远的始祖母姓嬴;赵氏代表他的近祖血缘,即他七八百年前的高祖父姓赵,这个赵氏标识的传承是按照父亲传承的。按照今人一般姓氏沿用父系血缘的习惯,秦始皇就应该叫做“赵政”。不过依现代史学家表述时约定俗成,“嬴政”已成了秦始皇的默认称法。义中教科研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姓与氏这两种家族系统称号并存所带来的麻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许多公卿贵族惨遭灭国亡家,原先用来表明身份贵贱的“氏”已经成了空壳,一些人甚至丢失了姓氏,另一方面,同姓异氏团体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一些同宗的团体之间已经开始通婚,于是族姓原来“别婚姻”的作用已经失去,再加上姓氏并存所带来的不便,姓与氏开始一体化。而姓氏合一的主要动向,是以氏代姓。 xaero[NextPage] 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在姓氏双轨制消除之后,就迎来了中华姓苑的蓬勃发展。中华姓的来源复杂多样。在这里梳理出大体几种。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首先是一些原本无姓之人的得姓。其中有“以官为姓”,如“司马”、“司徒”,原本都是官名;有“以地为姓”,如“东郭”是指东城墙脚下,“欧阳”是指欧余山的南面;有“以技为姓”;如“陶”、“甄”古代都是指制陶业。此外,还有“以事为氏”等等,不再列举。义中教育科研网再就是外来少数民族的姓的流进以及与华夏互相影响,互相结合。如北周的“宇文”氏的沿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将“拓拔”氏改为“元”氏。义中最主要且复杂的,应属古人因种种原因改变自己的姓氏从而使某个姓族壮大或派生出新的姓氏了。大体有以下几种:义中教育科研网避讳改姓:古人对避讳看的甚重,凡与封建帝王名讳相犯的字,甚至与之音谐或形似的字,都不得再用作姓氏。如项籍称霸后,姓“籍”的人避霸王名讳,只好改姓“席”。而到了犯讳的字不再犯讳的时候,一些人恢复了原姓,一些人继续使用改姓,由此又分生出了许多新姓氏。 义中教育科研帝王赐姓:指帝王出于个人意愿,将别人已有的姓氏取消而另派一个姓氏,这之中有褒有贬。如隋朝杨玄感起兵造反,失败后被隋炀帝处以枭刑,其家人亦被迫改姓枭。褒扬的赐姓,尊贵莫过于赐予“国姓”——即帝王的姓氏了。古时拥有国姓的人家,不仅可以免去各种赋税,还可以享受一些下级官员都无法得到的权利。赐予“国姓”的结果,是使原本许多不同姓氏归到同一个姓氏之下,而使得这个国姓不断壮大。 义中教育科研[NextPage] 义中教育科研避祸改姓:为了逃避祸害,一些人或一些家族会把原先象征自己姓族或高贵血统姓氏扔掉,如“博浪沙刺秦”的幕后策划者韩良(或叫姬良),刺杀秦始皇失败后为了躲避追捕,摇身一变成了“张良”,后为大汉开国作出不朽贡献。浙江省义乌中学避嫌改姓:一些人因为某种原因嫌弃自己的姓氏,可能会改姓。如安史之乱后,泽州刺史安抱玉上书表明耻于跟安禄山同姓,唐肃宗就赐他姓李。而晚明李自成起义,一些自作多情的书生又耻于姓李,纷纷改姓。义中除以上主要潮流外,还有佛教高僧改姓天竺的“竺”,或释迦牟尼的“释”等等流变方向。浙江省义乌中学那么中国究竟有过多少姓氏? 义乌中学一般权威的说法为中国人姓氏为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复姓6642个(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姓氏);目前仍在通过的汉姓约3050个,按其人口多少为顺序,排在前100位的姓氏是: xaero[NextPage]义中现代中国前百位“大姓”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义中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义中教科研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义中教育科研网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锺 57、汪 义中教育科研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义中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义中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雷 89、钱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98、赖 99、龚 100、文义乌中学义中教育科研网这其中前19个“大姓”的人口总和约占汉族人口的,而李、王、张又是“超大姓”,分别占,,。浙江省义乌中学占有人口众多的大姓是怎样形成的呢?义中教育科研[NextPage] 义中教育科研网其一,姓的来源多。以王姓为例,来源有数十条,故支派繁复,播衍广泛。 浙江省义乌中学其二,这些姓氏许多曾作为“国姓”。在历史上,李姓政权有6个,王姓政权有3个,刘姓政权更多达8个。此外如张、杨、陈、赵、孙、朱、高、郭、马等都曾经称帝称王,而周、吴、胡、何等氏亦都是经常处于显赫地位的外戚与勋贵之姓。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其三,地位显赫的姓族,具备了人口繁衍的各种优越条件。如汉武帝的异母兄弟中山靖王刘胜,《汉书》中说他“有子百二十余人”。一个人都120多个儿子,其繁衍率不知要比一般人家高出多少倍!三百年后的刘备,自称是他的后代,谁又能说得清呢? 义中教育科研 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三.姓氏趣谈 xaero黄帝,炎帝应为女性? 义中教科研炎帝,黄帝为男性,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但他们都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的部落首领,而母系社会的首领是女性,那炎帝,黄帝为什么不可能是女性呢?黄帝又称“轩辕”,而古天文书上说轩辕星座是天帝妃子住的地方,轩辕是上帝的妃子。甲骨文中,“帝”为花蒂之形,“黄帝”便是“黄花”,花一般用来比喻女性。会不会是后来父系社会中大男子主义者用自己的意念改变了炎黄的性别呢?这恐怕是一个难解的迷。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NextPage] 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胡适是唐朝的皇帝苗裔?义中教科研根据胡氏族谱记载,朱温强迫唐哀帝“禅位”,又为防后患,将他杀害。但此时哀帝已有了皇太子,可能有人暗中保护,这位皇太子逃脱了毒手,被送到新安一个姓胡名清的官宦人家。半个多世纪后,宋太祖统一中原,而当年尚在襁褓中的“皇太子”已成了没有帝王思想,还颇有名声的学者。宋太祖获知后,便发敕文,要他改姓胡氏,还封他一个“明经公”的爵号,以示对前朝贵胄的优待。“明经公”的九世孙胡起岩在北宋年间曾任宣城太守,辞官后迁居安徽绩溪。以世系言,胡博士就是唐朝末代皇帝第四十三代的裔孙。 义中教科研卫青冒姓进宫义中教育科研网西汉名将卫青的生母原为平阳侯家的婢女,嫁卫氏,生有卫子夫等子女。丈夫死后,她与平阳侯的家奴郑季私通,生下一儿归郑季抚养,取名郑青,在郑家倍受其同父异母的兄长的歧视。后来,他的同胞姐姐卫子夫夤缘进宫,成为皇后,他便冒姓卫氏,在生母的帮助下进入平阳侯府当差,最终以“国舅”的身份获得汉武帝重用,完成了建功边陲的事业。 义中教育科研网“诸葛”一姓的来源义中教育科研经专家考证,“诸葛”一姓至少有三途: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一、夏商之际有一个葛氏姓族,原居诸邑(今山东诸城县西南),后来徙到阳都(今山东沂水县西南),因为阳都已有土著葛氏,人们便称他们为“诸葛”,意为“诸邑来的葛氏”,其后人便以诸葛为氏了。据《三国志》载,诸葛亮就是属于这一支诸葛家族。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二 、秦末农民大起义时,有一位葛婴将军立有战功,却被义军首领冤杀,汉朝建立后,汉文帝为他平反,封他孙子为诸侯。其后人便以“诸葛”为姓,意为封为诸侯的葛氏。 义乌中学一、 古代有熊氏的后代中有一代詹葛氏,居于齐国。齐国人詹诸两音不分。原詹 义中教育科研葛氏族人就将错就错,改氏诸葛。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但三条途都发展在山东,可见,诸葛来源于山东是无疑的。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NextPage]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湖北黄梅姓鄂的都是岳飞的后代? 义中教育科研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共有五个儿子,长子岳云同父亲同日遇难,其余几个则下落不明。但在民间传说里,岳飞遇害后,其后嗣有流散民间的经历。另外,稗官《史阙》里有记述,岳飞的几个小儿子都逃到了黄梅,隐姓埋名,相依为命。此后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并访求其子孙给予抚恤。宋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其在黄梅的子孙,都以“鄂”为姓。其实岳飞第三个岳霖有个儿子岳柯很出名,宋宁宗时出守嘉兴,官至淮东总领制置使。虽说稗官野史不足信,但按照古人以祖先封号官爵为氏的传统,岳飞后代中有人改姓鄂是完全可能的。义中教育科研网来华欧美人士爱以“李”为姓。义中教科研近代以来许多来华从事外交,宗教,文化,科技和政治活动的欧美人士,给自己取中国的名字时,爱以李为姓,如中国海关第一任总税务司李泰国,原籍英国;第一个来华传教的法国耶稣会士李明;1933年中共中央军事顾问李德等。大概由于唐王朝的强盛,特别是在当时和以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所以许多外国人不仅把“李”当作一个朝代的国姓,也把它作为中国的“国姓”了,其思路与称呼华人聚居区为“唐人街”是相通的。义中教科研[NextPage] 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 义中教育科研网四、 姓氏研究的意义浙江省义乌中学姓氏研究最主要的,就是追本溯源,通过对某个姓氏的研究,找出这个姓族的远祖及其历史活动,如迁徙,改姓等。义中教育科研网中国人是有强烈的认宗敬祖的意识的。而“同姓者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俗语虽不完全正确,毕竟是有一定根据的。这就可以通过姓氏研究敦睦亲情,扩大联谊,全国许多孔姓都是通谱的,山东的孔繁森遇到山西的孔祥林,按辈分可以叔侄相称,而孔祥林跟孔令辉,又是另一对叔侄。 义乌中学据专家介绍,早期海外华人社团中,数量最大的就是姓氏公会,如“缅甸太原王氏宗族会”,“泰国王氏宗亲总会”,他们寻找本姓的来源,远祖的集居地及集体祭祖。而在台湾的姓氏研究中,其来源大多分布在黄河流域,与内地的同姓族往往是同宗,近来不断有新闻报导台湾某先生通过姓氏研究找到了自己在大陆的根,这就证明了台湾与大陆两地人民始终是血肉相连的。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可见,姓氏研究对于加强全球华人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是相当有利的。

243 评论

奥利奥baby

“历史学研究”上有没有这样的~~

188 评论

为何不信2013

写一篇有关姓氏的由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4、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查看全部2个回答出生时辰名字取名免费_周易取名免费_名字取名专业名字取名,结合八字分析,诗经配合,生肖宜忌,正宗起名,名字取名,结合传统科学理论,起名字时尚好听,大气不俗!铜陵辰阳文化科技有..广告 100分取名 好取名吉祥如意 取名不俗气 100分取名100分取名,专业取名是由取名老师,手工结合宝宝生辰,分析宝宝民俗补缺,给宝宝取名,寓意美好,好听吉祥,100分取名,朗朗上口,好听好念!铜陵辰阳文化科技有..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麻烦帮我写一篇关于姓氏的调查报告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2 浏览7866毛姓氏的由来调查报告小作文毛姓位居当今中国大陆按人口多少排列的中华姓氏的第76位,约占全国当代人口的,总人数大约在320万人。 毛姓的血缘祖先是周人的始祖弃(史称后稷)。从夏初以来,后稷一族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的方国。商王武丁时期,姬姓部落已是商朝西部的一个大邦。商朝后期,古公亶父和他自己亲近的部属离开豳地,定居于岐山(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下的“周原”。因居于周原,部落从此称周人或周族。古公的孙子姬昌在位50年,基本上完成了灭商兴周的事业,死后被追尊为文王。文王死后,次子姬发即位,以太公望(即姜尚)为太师,以文王子姬旦为辅佐,继续从事文王所遗的功业。最终,消灭了商王朝,建立周王朝,姬发即周武王。周武王子成王继位时年幼,由武王弟周公姬旦辅政。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大封诸侯。周公封文王庶子(一说为第八子姬叔郑,史称毛叔郑;一说第九子姬明,又称毛伯明,但大多数典籍及家谱都认为是姬叔郑)于毛(其地在今陕西歧山、扶风一带),建立毛国,为伯爵。周平王东迁后,扶风、岐山被戎狄占有,毛国随之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的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东北)。毛虽区区小国,在春秋时名位不显,但由于其国君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文化颇为发达。现存下来同毛国有关的铜器,除穆王时的班簋外,还有清道光末年在陕西扶风周原出土的毛公鼎、毛伯簋等。毛国可能是在战国初年(一说春秋后期)被韩国所灭。毛国灭亡后,其宗族以国为氏,形成毛姓,毛叔郑被尊奉为毛姓始祖,今河南宜阳为毛得姓地。 毛姓源流 《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象形。”徐灏注笺:“人、兽曰毛,鸟曰羽,浑言通曰毛。”按,所谓毛,本是指动物皮上所生的丝状物及鸟之羽毛等。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毛姓的血缘祖先是周人的始祖弃。在有虞氏舜和夏禹之时,弃定居在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属于姬姓之族。弃在这里,继承和发展了烈山氏以来种植“百谷百蔬”的经验,对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后稷”。从夏初以来,后稷一族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的方国。商朝初年,后稷的裔孙公刘率领部落迁居豳(今陕西栒邑西),一边开垦农田,一边扩大居邑。自公刘下传七八代,至高圉、亚圉时,正当商王武丁时期,姬姓部落已是商朝西部的一个大邦。亚圉之孙古公亶父又继续从事和光大后稷、公刘的事业,为避免戎、狄等部族骚扰掳掠,古公亶父就和他自己亲近的部属离开豳地,定居于岐山(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下的“周原”。因居于周原,部落从此称周人或周族。古公后被追尊为太王。古公去世以后,幼子季历继立,史称公季、王季。公季继续修明古公所遗留的治道,专心致力于义举,因此诸侯都顺从他。公季的儿子姬昌死后,在位50年,基本上完成了灭商兴周的事业,死后被追尊为文王。文王死后,次子姬发即位,以太公望(即姜尚)为太师,以文王子姬旦为辅佐,继续从事文王所遗的功业。最终,消灭了商王朝,建立周王朝,姬发即周武王。 周武王灭商二年后病故,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周公姬旦辅政。殷纣王子武庚勾结对周公心存不满的周武王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部,起兵反周,史称“管蔡之乱”。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大封诸侯。周公封文王庶子(一说为第八子姬叔郑,史称毛叔郑;一说第九子姬明,又称毛伯明,但大多数典籍及家谱都认为是姬叔郑)于毛(其地在今陕西歧山、扶风一带),建立毛国,为伯爵。周平王东迁后,扶风、岐山被戎狄占有,毛国随之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的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东北)。 毛,周代姬姓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 酆、郇,文之昭也。”毛与鲁、卫诸国一样,是周公东征胜利后,为了巩固周王室统治而分封的同姓诸侯。其开国之君为周文王庶子郑,史称“毛叔郑”。毛国之君,世代任周王室外卿士,称“毛公”,与召公、毕公齐名。《尚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于此看来毛公实为周之顾命大臣,具有极高的威望。周穆王外出巡游时,毛公与祭父等随行,曾与许国之君等一起在洧水之滨举行盛大的宴会活动。唐兰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根据《西清古鉴》著录的班簋铭中提到周穆王命令毛伯班夹辅王位,征伐东国之事分析:“从铭文中看,毛伯班称毛公为昭考,而穆王称毛公为毛父,则此毛公应为毛叔郑的曾孙,与昭王同辈了。由于毛国别为小宗,以毛叔郑为祖,则成王顾命之时毛公为昭,其子为穆,当康王时,其孙为昭,当昭王时,而由穆王言则正是父辈。此时,毛伯班实与穆王同辈,为毛叔郑的五世孙,即《尔雅》所称为玄孙。” 此外,《左传》中还提到毛伯卫、毛伯得、毛伯过,均为周王室卿士。 毛虽区区小国,在春秋时名位不显,但由于其国君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文化颇为发达。现存下来同毛国有关的铜器,除穆王时的班簋外,还有清道光末年在陕西扶风周原出土的毛公鼎、毛伯簋等。关于毛国灭亡的时间,牛武成《春秋百国探微》说:“毛国灭亡,时间不详。”据《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十一月辛酉(十一日),晋师克巩。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表明春秋末期毛国依然存在。宜阳于战国时属韩,并迁都于今宜阳韩城镇宜水之滨。毛国可能是在战国初年(一说春秋后期)被韩国所灭。 关于毛之得姓,《世本·氏族篇》云:“毛氏,文王庶子毛叔郑,后以为氏。”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称“周文王第九子毛伯,受封毛国,因以为氏。支孙为周卿士。毛伯过、毛伯得,并毛公之后也。”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云:“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无论是毛叔郑或是毛伯明受封毛国,历代姓氏书都将毛姓列为“以国为氏”为氏之列。 由于《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有关毛姓的记载不一致,这就引起后世学者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周朝初年有两个毛国,一个分封给周文王第八子姬叔郑,为公爵,世称毛公,其地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西周晚期尚在;一个分封给文王第九子姬明,为伯爵,故称毛伯明,其封国在今河南宜阳东北,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另一种观点认为,周朝初年,姬叔郑受封毛国,其地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周平王东迁,毛国随之迁居洛邑附近的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东北)。《姓氏寻源》中毛氏条下有:“周采邑毛即河南籍水毛泉也。”又《路史·国名纪戊》曰:“毛,伯爵;河南籍水傍有毛泉,近上邦。”这说明毛伯所封之地在河南籍水的毛泉。 林宝是唐朝人,郑樵是南宋时人,而早于唐朝或与唐同时期的典籍在论述毛姓起源时,都提及姬叔郑(毛叔郑),而没有涉及姬明(毛伯明)。《后汉书·古今人表》载:“毛叔郑,文王子”。东汉应邵《风俗通义·姓氏篇》曰:“毛氏系周文王第八子叔郑封于毛,即周大夫毛伯,其后代以国为氏。”湖南《锦堂毛氏族谱》中,引晋咸和元年(325)州陵开国侯毛宝自序曰:“毛氏本姓姬也,乃文王第九子,讳叔郑,封于毛,是为毛伯,而为毛氏之始祖。”广西《贺州毛氏族谱》中,引大唐开元乙亥(735)秘监贺州毛衷序:“我始祖周懿亲国也。按《左氏》载:封国十有六,而毛其一焉,叔郑封为毛伯,而子孙因以为氏。秦并天下,罢侯,置守其地,而子孙遂涣散四方焉。”唐张九龄《姓源韵谱》云:“毛氏以国名姓氏,源于姬姓,文王第八子封于毛,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望:荥阳、西河。”晚于林宝、早于郑樵的北宋毛渐《清漾毛氏族谱》谓“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封建宗亲,以弟郑封于毛。逮至周衰而国亡,其地入于荥阳,子孙因以为姓焉。毛氏之始,其源于此也。” 综上所述,叔郑是西周文王姬昌的儿子,武王姬发的弟弟,西周初年被封于毛,爵位为伯,故史书称其为姬叔郑、姬郑、毛叔郑或毛伯郑,四种称谓同为一人。杨伯竣编著的《春秋左传注》认为:“毛,《尚书·顾命》、《穆天子传》五并古器如班簋、毛伯敦、毛公鼎皆称毛公,《周本纪》、《逸周书·克殷解》均有文王子毛叔郑,当即毛之始封者。”因叔郑为毛国首任国君,被尊奉为毛姓始祖。 关于毛国的地望,一些学者认为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境。沈钦韩《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说:“《汇纂》,毛在河南府宜阳县界。”明清河南府治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此外,齐思和《西周地理考》也说:“毛,今河南宜阳县境。”其实,据清道光年间于陕西歧山出土的周宣王时的毛伯青铜器毛公鼎和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毛伯敦,证明叔郑及其子孙在此活动,说明毛国初封于此。周平王率周王室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王朝时,毛国也随之东迁于今河南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东北)。但此时的毛的封疆已大为缩小,降为周王畿内的采邑。因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顾栋高《大事表》五以其封地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境。据毛公鼎,西周初叶毛公 为周王卿士,毛公鼎、毛伯敦并出扶风,似可推知毛公采邑西周时在扶风,东迁后在洛阳附近。” 祖地 宜阳县 宜阳县属河南洛阳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曾是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也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故乡。现存仰韶、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14处,韩故都、汉八关城、唐连昌宫、福昌阁等古建筑10余处。宜阳人文景观众多,中州名刹灵山寺作为白马寺的姊妹寺,仅距县城8公里,千百年来一直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和香客;自然风光优美,国家级森林公园花果山烟云浩淼,飞瀑高悬,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更因吴承恩《西游记》的创作而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区位优势明显,各主要景点距洛阳均不足百公里,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原阳县 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市,是毛姓发展史上望族荥阳毛氏的故地,如今原阳县毛姓属人数众多的大姓,全县毛姓人口达两万人左右,分布在全县70多个自然村镇,以“毛”字名命名的村有老毛庄、毛屋、毛庙、毛滩、毛庄等。原阳境内的毛姓和邻近武陟县毛姓尊晋朝辅国将军毛宝为始祖。 原阳古称博浪沙,因张良刺秦于此而闻名于世。自秦汉至元代,先后出过12位官邸宰相之职的著名历史人物。这里有张良刺秦古遗址,有保存完好、具有民族风格的明末清初民宅建筑夏家院,以及毛遂故里、陈平祠、张苍墓、玲珑塔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中原诸侯在此15次会盟。原阳由历史上的原武、阳武二县合并而成。9 浏览2802016-05-14我们老师让我们写自己的姓氏的研究报告,我姓梅,请问关于梅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怎么写?关于梅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 提出问题 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姓梅,听老师说,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对梅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又一次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上网浏览,了解梅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梅姓的名人故事。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 体 内 容 书籍、上网 梅姓的来源 商朝有个爱国忠臣,商王封他为梅伯,后被商纣王迫害,后世为纪念他的忠贞不屈,随其姓梅。 书籍、报刊、上网 历史上梅姓名人 梅询、梅清、梅尧臣、梅兰芳、梅艳芳。 上网 梅姓人口数量 约占全国人口数量的百分之零点一左右。 上网 梅姓族谱 湖北新洲梅氏宗谱八卷,(民国)梅烈忠三修,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省新洲县绿化乡周山村。 四、结论 1、我国的梅姓源远流长,梅姓的祖先——梅伯,是一位爱国忠臣,他坚贞不屈,因他的忠诚流芳百世,后代的子子孙孙也是为了纪念他而随其姓梅。 2、在历史的长河中梅姓也是人才辈出,包括古时候的许多文学家,如梅询、梅清、梅月、梅尧臣等,以及近现代的艺术家梅兰芳、梅艳芳……我们为梅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梅姓已分布于今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江南广大地区。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167 浏览919姓氏崔调查报告怎么写?崔姓是中国、朝鲜和韩国的姓氏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姜姓,始祖传为姜太公,鼻祖为炎帝神农氏,山东临淄(淄博)为崔姓的发源地。 崔姓在六朝、隋唐时期达到极盛,属于中原地区望族、全国大姓;望族分布于今山东淄博、河南濮阳、河北安平、湖南桂东等地;主要堂号有博陵堂、清河堂等。历代名人有清官崔篆、文学家崔骃、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诗人崔颢、崔护等。 崔姓在宋代版《百家姓》中排第189位。在今中国姓氏中排行第54,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60%。海外分布则以朝鲜、韩国为多。 姓氏源流 崔(Cu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后来以邑为氏,就是崔氏。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他们的得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千年的历史了。 2、据《新唐书》所载,唐时新罗国有崔姓。 3、出自少数民族崔姓: ① 清代高丽人、满洲人姓氏中有崔姓。 ② 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得姓始祖崔季子 相传炎帝神农氏为少典之子,因居于姜水(渭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后人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人称姜子牙,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时为齐丁公。 季子名德兴,生卒不详。炎帝五十六世孙,齐丁公伋四子(嫡子)。丁公卒後季子应继君位。但季子仁爱贤良,孝悌有加,举贤让国於庶兄叔乙。季子携家人隐居景色秀丽之崔邑,後以邑封姓,其子孙随为“崔”姓。史称“崔氏始祖”。齐丁公伋另一支系子孙以諡号为姓“丁”,故,齐丁公伋为“崔”、“丁”两姓先祖。 注:季子,古人排行以“伯仲叔季”之排行,“季”应为四,故季子在兄弟中排行为四。但,确是正妃所生,故君位应传给季子。叔乙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但因其为庶兄,古时嫡和庶有地位上的差别。 迁徙分布 崔姓发源于山东境内。季子后人一直仕齐国卿大夫。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一说今山东武城县西)

244 评论

海狸鼠小姐

关于林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我一直觉得林姓是一个小姓,没多少人姓林,就我们班来说吧,除了我以外,只有一个同学姓林。于是,我对林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林姓的来源和林姓历史名人。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林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上网 林姓也是一个大姓 林姓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分布较多,如今林姓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还远播到港澳与国外。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六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七。书籍、报刊 历史上的林姓名人 林则徐、林森、林伯渠、林凤、林完书籍 林姓的来源 林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境内。春秋时期,林姓由于官职调迁与避乱隐居,散居于周、鲁、齐、卫等地。上网 林姓人口数量 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姓人口在全球约2千多万。 四、结论 1、我国的林姓源远流长。战国时期,赵国宰相林皋,始居九门,生有九子,分别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昭,父子均十分贤德,被称之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后来因为赵王妒其才能欲加害,所以迫使林姓举家迁至西河避难。汉朝时,林姓子孙历任少府、太子太傅等官职,从而在济南地区使林姓成为名门望族。后由于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大批南迁,迁入江浙一带。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福建。 2、林姓作为一大姓,在历史长河中,著名历史人物却寥寥无几,但也不是没有。比如说:禁烟英雄林则徐,我最敬佩他。我为林姓祖先中,有这样的英雄感到自豪。

193 评论

美羊羊小P

先研究一下历史,把它的起点找到不就可以了

153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李姓的历史现况研究论文

    老子 李聃 道家创始人李虎 北魏贵族,李渊祖,后唐朝为避讳,改称虎为大虫李渊 唐太祖李世民 太宗李棕,朝鲜李王朝国君(14世纪)

    怀念旧莳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姓张的汉字研究报告论文

    张姓,中国大姓之一,据传说出自黄帝,黄帝有一子是主管制造弓箭设备的“弓正”就以官职为姓了,但此说法神话的性质较强,史书可考的张姓最早有战国的辩士张仪,秦汉之际的

    逍遥七星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石姓研究报告的论文

    石姓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姓氏,郡望主要有四处,渤海、平原、上党、河南。堂联有很多,较著名的是“传载纯臣 诗歌圣德”,传载纯臣指的是大义灭亲的卫国大夫石碏 ,史称

    辣椒与泡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易姓研究结论的论文题目

    专业技术人员科技论文写作试卷一考试会员名:山花烂漫 客观题得分:97 主观题得分: 总分:97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题) 15 1、现代物理学的开

    国美京华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粟姓的历史研究报告结论论文

    粟姓出自华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粟陆氏,伏羲后人。 汉有粟融,字客卿。 清有嘉庆举人粟应宏。 中国姓氏集:清时有粟耀,浑源人,字仲然,道光时进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我爱鸡爪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