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4

张家阿婆
首页 > 期刊论文 >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个老神仙

已采纳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转贴于 看准网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万hrn2林下草地,8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3年7月至2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7年初至2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3.7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贵州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把涉农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重点工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区的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给予考虑和安排,要创建其相互联系、分工明确的运行机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突出生物技术的应用,用生物技术来提升传统的育种技术和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要围绕影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开展工作,把农产品开发技术的产业化作为工作重点,当前除继续搞好已组建的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要重点考虑畜禽、林木、蔬菜、生态恢复与重建、农业标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农业科技重点工程主要考虑农业科技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重点工作是计算机的联网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要结合农业科技园区、星火密集区、科技先进示范县的建设以及扶贫开发、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等工作,实行相对区域或产业带的项目集成,形成各具特色和产业特点的农作物、畜牧水产、节水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产业区、示范区或产业带。

97 评论

chen251791802

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论文篇3 试谈西部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摘要:30余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西部地区的经济成就令人瞩目,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当前西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相比较,有着明显的差距。缩小东西部差距,减少西部地区贫困面,必须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关怀,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可持续跨越发展。 关键词:西部经济 禀赋特点 可持续 跨越式发展 一、引言 我国西部地域广袤,涵盖重庆、四川、贵州等12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左右;人口稀少,民族众多,呈多民族大杂居、少数民族小聚居共存局面;经济落后,发展极不均衡,西部各省人均GDP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占全国2/3左右,不到东部沿海地区的40%。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以来,国家都对西部地区十分重视,制定实施了量身定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本文着力立足西部地区实际和发展需要,积极探索进一步发挥矿产资源等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促进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可行性途径。 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是关键。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民族聚居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如下三个特点: (一)西部民族经济具有明显的民族性 经济的发展具有其本质的一般规律,但因为西部地区普遍存在多民族大杂居或者少数民族小聚居等情况,造成了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理念极不一致,对发展目标的要求极不一致,对发展模式的选择极不一致,形成了各局特色的区域发展现状。 (二)西部民族经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各民族的 传统文化 和独特生活习性,在制定各类政策时,都会十分尊重各民族的习俗、价值观,不高一刀切。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宏观调控时,对各民族实行有差别的政策 措施 ,也造成了各民族区域政策调控的不一致。 (三)西部民族经济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西部地区地域广袤,人口密度低,很多地方十分偏僻,各区域在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具有明显的政策差异性和经济基础,导致发展力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不一,发展现状几部一致,如内蒙古地区人均GDP处于全国前列,新疆地区人均GDP处于全国中游水平,贵州地区人均GDP在全国垫底。 三、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措施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大力发挥西部地区的独特资源优势,创新完善发展机制,激发区域发展动力和潜力,增强整个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逐步缩小与中东部的差距,让各民族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对于西部各区域来说,如何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是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跨越式发展虽要求经济发展呈现跳跃式增长,需要比其他地区更为明显的发展加速度,但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程,这是完全可能的。根据梯度开发模式理论,先发达地区可以很好地帮扶和带动后发达地区的发展,从当前实际也可以看出,近些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北上广等沿海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正视自身在产业基础、发展环境、人力资源、财力支撑等方面劣势,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中东部省市发展经验,而要根据自身的禀赋优势和发展需要,审慎分析,既不妄自菲薄甘愿落后,失去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又不能为了发展,唯GDP至上,忽视西部地区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好高骛远一位求大,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破坏,影响子孙后代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民族价值协调发展 作为党和政府,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各民族的齐繁荣、共发展。因而,在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要坚决摒弃“汉族中心主义”思维,把我们的认识和理念强加在西部民族地区,而应该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西部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人民的实际发展需求,实行对症下药式的发展措施。 例如,我们应该从云南苦聪人的发展历程中吸取教训。云南金平县的苦聪人解放前一直游弋在原始森林中,保持着刀耕火种的习俗。1957年政府发现苦聪人后实施大量帮扶,建房造田,让他们走出原始森林,过上了和“现代人”一样的生活,但多年之后,苦聪人由于生活不适,重新回到原始森林。从苦聪人“出而又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经济决不能用一把尺子量遍全身,而应根据各民族的价值取向进行差异化的发展。当然,作为党和政府,引导各民族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加大投入充分激发西部地区比较优势 由于历史和地缘因素,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受财力、政策、发展环境等所限,紧靠自身无法充分满足资源开发的要求。因而,在国家层面,应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之上,统筹全局,根据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各自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加大 教育 、科技、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投入,解决西部地区的发展短板。其中,对科技方面的投入最为关键,也最为有效。从三次科技革命的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改变程度可以看出,科技的进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跨越赶超的最强有力的利器。西部民族地区应大力解放思想,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矿产等优势资源的转化过程,体现科技的“后发优势”,用全新的方式缩短工业化的时间,实现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四、结束语 作为正在高速、高效发展的西部地区,欠发展、后发达的局面逐步改观,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等等数效应已不断显现,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局面已基本形成。今后,只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突破,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与全国人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宇涛、郭亚妮.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以甘肃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2(1) [2]沈开艳、陈建华.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J]广东社会科学.2012(6) [3]赵燕云.树立新的战略观,推进西部经济跨越发展[J].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10) 猜你喜欢: 1. 关于发展互联网运营模式的思考论文 2. O2O模式下生鲜电商的发展论文 3. 浅议我国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方向论文 4. 浅议中小物流企业整合模式论文 5. 淘宝网物流模式问题研究论文 6. 浅谈财务管理模式论文

290 评论

魔女在彼岸

如何找到自己的经济类毕业论文选题:在经济类毕业论文选题时,我们首先要学会如何去发现一个好的问题,在知道灵感后,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以及经验积累,尽快入手撰写毕业论文。一般来说选题灵感大致的来源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真实世界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哪些问题,比如在你今天实习的路上,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引起了你的思考,这时你该想到如何把它和你的经济专业知识去联系起来;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大众传媒,网络渠道等报道的时事新闻,展开的对经济问题的一系列思考;第三个方面是在与人沟通和交流中,你通过他人的语言、行为等方面所感悟的问题。第四个方面是通过阅读一系列经济类文献,宁对立面所展示的问题产生自己的见解。不知道大家看完上面这些经济类毕业论文选题有没有得到灵感,或者已经对自己的题目有了想法呢?论文其实并不难写,难的是有想法。论文完成后不要忘记去查重,现在学校一般都非常重视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如果查重几次后还未通过要求的重复率,那可能就会被推迟毕业哦,因此大家务必认真对待论文查重,且要选对查重工具进行查重。以上就是关于“经济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大全 速进!”的全部内容了

242 评论

佑玲天涯

二元体制下的农民工城市化障碍解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我国边缘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员工技能提升问题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12,4Market Reactions and Corporate Philanthropy: A Case Study of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2012), 21(74), March上市公司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基于合法性视角的研究;经济管理,2012,2劳动力市场分割下大学生低水平就业的困境解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我国农民工城市化问题阐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陕西渭北苹果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富县的调查;.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4汶川地震后上市公司捐赠公告的市场反应 ;预测,2011,1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市场反应——基于汶川地震捐赠数据的实证检验; 当代经济科学,2010,6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组织演化与农产品品质保证——以陕西苹果产业为例的调查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中国贫困地区的空巢村庄:陕北农村迁移的案例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10 ,4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基于自由裁量权视角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9,6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公允价值计量能提高公司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吗;当代经济科学,2008,6解读十七大后中国的新经济政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Economic Growth in the Presence of FDI: The perspective of Newly Industrialising Economies.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08, 3我国西部地区国企改制困境:一个文献综述;当代经济科学,2007,2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中国在科技上将如何表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of Annual Reports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udies, 2006, 3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合理度的测定与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6,5国有产权交易中协议转让与拍卖的效率分析;学术交流,2006,8中国替代型改革战略选择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5,7开放与经济绩效:中国与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比较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陕西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中国证券市场造假行为的博弈分析;经济管理,2005,7产业集群理论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生产力研究,2004,12陕西产业结构:问题、形成原因的实证分析与新产业发展观;人文杂志,2004,3我国独立董事薪酬机制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3,6级差效益不足的竞争性路桥定价的经济学分析;财贸经济,2002,8我国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与思考;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2000关于我国实施股票期权问题的理论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000,3

116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泉州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奋力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5年再造一个开发区”,这是泉州开发区擘画的发展蓝图。历经26年的发展历程,这座绿色产业新城始终心无旁骛做实业,以 泉州市 千分之一的土

    yiranrenxiaoya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西部地区养老模式研究论文

    农村养老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1.了解国情,关注民生2.关注老年人,尊重老一辈3.对科学研究、人口调查有重大意义 农村养老的含义 给你找了点资料 你可以

    大灌篮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新疆地区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新疆是我国沿边开放战略对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和东西欧的重要通道。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进展,新疆已形成“沿边依桥、外

    reviveann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邮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创刊于1983年,是国内旱农领域最早的学术类专业杂志。现主管部门为教育部,主办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小肥羊洋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

    面对中国版图,我国西部地区广大的土地便映入眼帘,这片土地物产丰富,自然资源丰饶。西部地区是我国人口比较稀疏的地区,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西

    辛燃arzu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