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3

狮城*青云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教育哲学主题的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灰灰poppy

已采纳

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变革和教育变革的深入,作为教育学科群中具有本体论和方法论双重意义的核心学科之一的教育哲学需要对此作出合理回应。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教育哲学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育哲学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谈高校哲学教育大趋势 本文对当前高校哲学教育中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理解进行了反思。首先对必然性和偶然性定义中的所谓“趋势”进行了反思,指出当前哲学教科书及相关书籍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定义是在没有分析清楚“趋势”的含义下做出的,认为趋势可以作为一种世界的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意识界的世界存在;同时,也指出其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原因和两者关系的理解也存在问题;最后,本文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重新理解,认为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其自在的运动发展中,由一定原因形成一定结果的本然因果决定性。偶然性就是指人们在“不完全知情状态”下,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所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的预测中形成的客观事物发展的主观认识。 “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过程,是形成哲学的批判精神的过程,也是运用哲学进行批判的过程。”[1]本文旨在对当前高校哲学教育中的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理解进行反思,并针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古希腊德谟克里特最早阐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只承认必然性,认为偶然性是人捏造出来的。在近代,法国霍尔巴赫也认为我们所见的一切都是必然性的。……黑格尔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看作是客观精神的产物,但他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承认偶然性在现实中的地位,认为必然性的原因在于自身。而偶然性则是以他物为条件的。黑格尔还认为只有通过偶然性才能把握到必然性。”[2]从古至今,许多哲学家都对其有着自己的认识,可见这个问题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的与哲学教科书相关的哲学书籍中对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解释,而那些理解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通过对这些解释的反思来阐述自己对此问题的理解。 一、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所谓“趋势”的反思 当前高校哲学教育中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解释我们并不陌生,必然性和偶然性首先被认为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3]以上就是对此问题的通常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被认为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而“趋势”是指什么?更确切点说,趋势的哲学意义是什么?趋势的含义简单的说是某个事物“将会怎样”,那么是它本来将会怎样,还是我们想它将会怎样呢?“趋势”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趋势,还是我们对事物趋势的预测呢?可能大家会问“这有什么区别吗?”按常识意义来理解是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哲学意义上就不同了,尤其在分析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上,那区别就更大了。事物本来的发展趋势和我们认为的事物的发展趋势是不一样的两个问题,可以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一个是世界的存在,一个是意识界的世界存在。下面我就把这两个角度分开,再来谈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 1.“趋势”作为“世界的存在” 趋势如果是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也就是说事物本来将会怎样,将其作为一种世界的存在来谈,那么趋势就只有一种,即只存在必然性,而不存在所谓的偶然性。偶然性是指事物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而客观事物发展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事物要么这样出现,要么那样出现,不会同时出现两个结果。事物无论这样出现还是那样出现,都是必然的。我们都知道,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客观事物的发展正是处于这种必然的因果联系之中。我们掷一枚硬币,在将硬币掷向空中时,其实已经决定了它的结果。由什么决定呢?这个硬币本身的重量与质地,我们掷时所用的力量和角度,硬币飞起的高度,翻转的圈数,地面的弹性等等。当然,我们没有能力列举出所有的因素,但我们可以肯定一点,就是所有的因素共同决定了这个必然的结果,结果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选择性可言。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由因果关系所决定的本然运动,是必然的。 偶然性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摇摆和偏离,这显然体现了偶然性的意识性色彩。承认有“摇摆和偏离”,就等于承认有“中道”,没有“中道”,何谓“摇摆和偏离”?就是说事物有一条中道可走,但由于某些原因,它发生了偏离。那么客观事物本身有所谓的“中道”吗?事物发展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是“本然”的一个运动;而“中道”是带有“应然”的意思,就是说你应该什么样,但事物本身的发展永远不会管“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中道”、“摇摆和偏离”都是我们的主观评价。 2.“趋势”作为“意识界的世界存在” 趋势如果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主观预测,也就是说我们想事物将会怎样。将其作为一种意识界的世界存在来谈,那么趋势也只存在一种,即只有偶然性,而不存在必然性。在高校哲学教科书中,必然性是指确定不移的趋势,而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的主观预测能否达到“确定不移”呢?当然不能。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永远是一种近似的把握,主观只能无限接近于客观。这就说明了我们对客观事物主观上的认识永远与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差距,虽然这个差距会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提高而不断缩短,但它永远不会消失。 对于客观规律我们做不到完全的把握,那么我们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也不可能是“确定不移”的,我们可以根据历史的经验来处理现在的事情,也可以去预测未来的事情,这都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不是历史的完全翻版,未来也不是现在的完全翻版。趋势如果作为人们的主观预测,是不会存在必然性的,只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偶然性,结果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这样出现有多大的机率,那样出现有多大的机率,等等。如果不去具体分析趋势所包含的意思,直接就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分别定义为两个象征主流和支流的趋势,这是有问题的。 二、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原因和两者关系的反思 高校哲学教育中,对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的解释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的原因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同时两者又是统一的,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等等。 1.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的原因 我们先看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的原因。当前的一些哲学书籍是这样说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虽然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但必然性根源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而偶然性则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原因引起的”。[4]我们可以看到,事物发展所产生的结果都是必然的,而且这种必然性都是由各种原因交织在一起来完成的,可以说“在必然性面前,各种原因一律平等”,它们每一个对于结果都有一票否决权,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原因,事情的结果就不会是这个样子。对于客观事物,根本无所谓内部和外部,主要和次要,这些都是我们主观加上去的。作为偶然性,也并不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原因引起的,所谓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原因”都有着意识性的色彩。作为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无所谓偶然性,作为人们的主观预测,偶然性产生于人们对客观事物把握的程度。 2.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的关系 说起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地位与作用,区别是肯定存在的。但并不是必然性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偶然性处于从属地位,起加快和减缓的作用。这种说法还是把它们界定为两个象征主流和支流的概念:一个主要,一个次要;一个该发生,一个可发生可不发生。也就是将两者放到一个领域中,再人为的区分出支配与从属,主要和次要。偶然性属于意识界的世界存在,必然性属于世界的存在。世界的存在决定意识界的世界存在,意识界的世界存在是对世界的存在的反映,偶然性依存于必然性,但偶然性无论存在还是不存在,必然性都是存在的。所以,必然性的存在决定了偶然性的存在,偶然性的存在决定不了必然性的存在,但会决定必然性是否能够被认识。 三、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重新理解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重新定义 以上所谈的两个问题就是对通常哲学教育中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理解的质疑,下面就谈一下自己对此问题的理解。首先要对必然性和偶然性做重新的定义了,要定义这两个概念,就不能简单的把它们归结为事物发展的趋势,而要对所谓的“趋势”做分别界定,界定之后,再去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如果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世界的存在,则只存在必然性;如果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主观预测,作为一种意识界的世界存在,则只存在偶然性。对必然性的定义就是: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其自在的运动发展中,由一定原因形成一定结果的本然因果决定性。而对于客观事物来说都是必然的事情,但为什么在人们眼里却成为偶然的事情呢?这就需要提出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完全知情状态”。完全的预测事情的结果需要知道引起结果的每一个原因,注意,这里是在强调“每一个”,一个结果是由引起这个结果的一切原因共同作用而成的,一个细小的原因发生轻微的变化也许就会使结果截然相反。 我们假想,如果上帝存在,他全知全能,他能发现引起事情结果发生的所有原因,那么他对事物发展的预测就是必然性的。但现实上上帝不存在,我们人类没有谁是全知全能的,我们没有能力发现引起事情结果发生的所有原因,我们只能知道一部分,或是一大部分。我就把人们对于预测事物结果时所处的这种“不知道所有原因”的状态称为“不完全知情状态”。人们也都是在这种“不完全知情状态”下对事物的发展做出预测。所以说,我们认为偶然的事情其实都是必然的,只是我们不知道事情的所有原因。偶然性就应该被定义为:人们在“不完全知情状态”下,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所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的预测中形成的客观事物发展的主观认识。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的重新解读 下面再谈一下两者的关系。无论对必然性和偶然性如何定义,有一点是可以完全肯定的,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从两者的定义上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两者所属的领域不同,必然性属于世界的存在;偶然性则属于意识界的世界存在。第二,两者的指向结果不同,必然性指向客观事物发展必然唯一的结果;而偶然性存在于我们的主观预测中,往往指向多个可能的结果。第三,两者的特征不同,必然性是绝对的,不会以主观为转移,更不会因人而异;偶然性是相对的,对于不同的主体会形成不同的认识。 以上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相区别和相对立的方面,同时必然性和偶然性也是统一的。表现在偶然性永远的追逐着必然性,偶然性无限的接近必然性。没有必然性,偶然性就失去了目标;没有偶然性,必然性也永远不会被一点一滴的揭示出来。我们对引起事情发生的各种因素能够做到尽可能的了解和认识,了解和认识的越全面,我们对结果的预测也就越准确,偶然性也就越接近于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哲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哲学大辞典》[M].第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M].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教育哲学论文参考范文篇2 浅论初中科学中的哲学教育 [摘要] 科学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包括这世界上一切科学的东西。科学越来越向人们表明,这个世界是可以不断被认识的,没有不可认识,只有未被认识。学习科学,不但学习它所包含的丰富知识,还要学习这其中的哲学道理。 [关键词] 科学知识哲学思想 生活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尊重学生的主题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从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精髓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就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我们知道,教育必然有教育性,无论学习哪一个科目,都是知识传授与品德培养融合在一起的。 《科学》也一样,该教科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根本宗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科学的自然统一性,强调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待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但向学生们展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还包含着一些道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做到知识传授和品德培养的统一。现在以《科学》里面的内容为例子。挖掘其中的哲学思想和做人的道理。 七上第一章第一节主要讲述科学并不神秘。先由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最后说明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这正是哲学里面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现实离不开可能性,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是不会变为现实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必要。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发现生活中的可能性,没有什么是不可认识的,只有没被认识的。现在的可能性就是将来的现实性,现在的现实在以前又只是个可能性。生活中要细心观察,凡事都是一个可能性的开始,不能妄下论断去处理事情,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勤于探究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要让学生从这些故事里面收到启发,而不是只为了讲牛顿而讲牛顿。 在第三章介绍了地球和宇宙。讲到了我们居住的地球和整个宇宙环境。无论是大的宇宙环境,还是地球环境,更小至我们的生活中的环境。环境都需要一个平衡的状态,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胡锦涛指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产和进步的永恒主题。”像现在围绕我们的气候问题,人类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这都是因为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的结果。不止是气候变暖,还有洪灾、旱灾、酸雨、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造成的并且要花很大代价去弥补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止要跟学生讲解地球和宇宙的环境,还要教学生如何去保护环境,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由课本联系到实际,联系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书本上不可能把生活中的问题都一一列举出来,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东西贯穿到课本中。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是飘渺的东西,它跟我们的生活联系得很紧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也影响到我们生存的环境,但这些是平常比较难体会到的,比较直接就是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寒暑变化,由早到晚的昼夜更替。而生活中的环境是我们可以直接体验到的,联系生活,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充满乐趣的。更让他们在学习中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人可以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不能征服自然,而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人类才能长远发展。 接下来又讲物质的特性,物质的特性无非就是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等特性。这些知识本身并不难,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无论是融化还是凝固,都有个临界点,也就是熔点和凝固点。只有到了熔点或凝固点所需要的温度或条件。熔化和凝固才能发生。并不是说只有那个临界点起作用了,其实这之前的一切都是为达到临界点做准备。比如水的沸腾,不断的加热,只有达到了沸点的时候,水才会沸腾。如果水在100C°沸腾,那100C°之前的所有温度都是为最后的沸点做铺垫。没有前面的不断加热,水是达不到沸点的。这与哲学的度量问题是一致的,哲学的度量问题告诉我们,量变引起质变,水的不断加热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达到沸腾则是一个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而沸点就是那个度。一句话,量变的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的度就可以形成质变。 在生活中,这个道理对于我们做人也是有启示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什么事情都是从一个量的积累开始。要注意防微杜渐,提高警惕,教育学生要与人为善,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能忽视每一股小小的力量。在学习上,我们同样可以用这个例子来鼓励学生,学习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搞好了,而是需要长期的不断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都说明不断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当自己没有成功的时候,不能怀疑自己能力不够,而是努力不够,也就是没有足够的量,才没有发生质的飞跃。教师应该教导学生要善于积累,积少成多,把点滴的知识积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系统,从而形成知识积累的质的飞跃。 在八年级《科学》上册的内容中,关于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有讲述到植物的趋光性。植物为了更好地生长,侧向了光源,得到了发展。不止植物具有趋光性,病毒也会不断调整自己从而对人类研制的新药产生抗药性,许多生物的调节能力甚至令人惊叹。在这之中,他们不断向自己的对立面去转化,药物是能杀害病毒的,但病毒却能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药物而产生抗药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因为药物会杀死病毒,这对矛盾决定了病毒只能通过转向对立面才能生存下去。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人要生存,就要不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如果不能适应这个社会,也只能被这种“社会的药物”杀死。 科学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挺进,但是今天的人类比以往面临着更加尖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各种关系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这一切都呼唤着建立与新世纪异常丰富、复杂的社会景观相适应的更开放、更兼容、更具活力的理论体系。 这些关于哲学里面的道理课本上是没有的,关键是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去领悟,不断去挖掘。坚持做到教书育人的统一,如果只顾着教授书本里面的知识,学生即使考试能拿高分,他们也未必懂得如何去做人,也很难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这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根本宗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科学的自然统一性,强调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待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学》不但要向学生们传授大量的科学知识,更要让学生们领悟包含在每一门科学里面的道理。这样对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猜你喜欢: 1.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 2.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 3. 哲学的论文范文 4. 有关教育哲学论文

358 评论

长虫虫的橘子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根据各自的哲学思想阐述了 教育 是什么,从何而来,有什么作用,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教育哲学,拓宽了教育本身所局限的视野。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教育哲学的论文1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论教育哲学的论文1500字篇一 《教育哲学的必要性与价值》 摘要: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一书中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并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笔者受其启发,从人作为哲学和教育的契合点出发,认为教育哲学的独立开设极其必要,其价值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 反思 。 关键词:教育哲学;必要性;价值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编号:1673-4289(2012)05-0008-03 石中英教授的《教育哲学》一书从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教育在人的生存、发展中的意义,着重关注了人的自由、理智、权利的发展和教育的职能与价值,体现了教育的人文主义关怀。面对来自学术界和实际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哲学价值性的不断质疑,石教授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并针对教育领域中的几个基本议题――知识、教学、民主、公正等,从哲学的高度给以清晰、具体、理性地阐释和论述。这本书让笔者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个概念,它使笔者在全新的视域里窥得了教育的全貌,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和信念,更引发了笔者对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和价值性的深思。 一、哲学和教育的契合点 哲学不仅是一种 方法 ,更是一种态度,它是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结合,探索现实世界变得更好的可能性。哲学自产生之初,就以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人们源于生存困境而提出哲学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不断对人类自身进行探究、追问、考察、批判和反省,以不断追求民主与自由、超越与解放、人生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教育就是力图使人向最真最善的方向发展的活动,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追求应是“使人成为人”。无论教育者持有何种人性论,认为人性善也好人性恶也罢,或者认为人生而是块白板,其目的都是试图采用较好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来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人的思想和素养,完善人的性格,促使人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的根本精神和哲学是相通的,都关注人的发展,并体现出理性的精神。哲学和教育都以人、世界以及两者的关系为根本问题。 人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而教育的本质则是精神成人,由此,人成为了哲学与教育的契合点,是联系哲学和教育的重要媒介。在此意义上,教育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活得更美好,它的本真追求应该是不断地回到教育的基本问题,回到教育初始的问题,其真义就是为了探询何谓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教育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给教育行动赋形的活动,即赋予纷繁的教育行动以和谐而优美的形式,使散乱的教育行动朝向对善好人性的促进”[1]。 二、教育哲学存在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苏联的影响,教育哲学课程一度取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拨乱反正,教育哲学才迎来了复苏的机遇,并由此得以蓬勃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的教育哲学已经重构了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但是教育哲学研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教育哲学的价值不断地遭受来自学术界和实践教育工作者的质疑,人们为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如何区分、教育哲学是否有必要独立开设等问题困惑和争论不休。 对于这些困惑和问题,石教授给予的回应是清晰而明确的:教育活动需要哲学,教育哲学的独立开设极其必要。正如黄济先生所谈到的,重新开设教育哲学,首先是学科设置的需要,是培养视野开阔、理论思维水平高的师资的需要;其次是拨乱反正、有效审视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并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的迫切需要;另外还是有效应对教育所不断面临的新挑战并完成未来赋予教育新使命的需要。总之,教育哲学的重新开设,是教育实际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教育科学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2]。 我们知道,教育目的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目的具体要回答的是理想的人的素质结构与规格。在这方面,虽然社会学、经济学、 文化 学、心理学等都可以提供知识基础,却仍然不能满足界定和明晰教育目的的要求。只有当教师及教育研究者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才能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寻觅到教育的意义。此外,哲学对于教育活动之必要性还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影响而间接地表现出来。众所周知,教育活动是蕴含着理论的,即使这些理论可能只是一些缄默的理论。教育理论的产生和辩护必然受制于一般的哲学,不同的教育思想流派往往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一个时代哲学基础或立场的变化也必然会带来教育理论的革新,从而间接然而却是非常有力地影响到教育实践”[3]。 三、教育哲学存在的价值 高伟教授认为,“为教育哲学存在的价值进行辩护是一种不具有思想性的学术行为。作为学科的教育哲学不需要辩护,教育思想才需要辩护。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为时代所需要的教育思想给出理由”[4]。石教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进行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并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教育哲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其理性并引导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因为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实践寻根究底的反思,教育者唯有在其帮助下才能在学习许多教育知识的同时获得教育的“真知灼见”。这一点正如奈勒所指出的:“无论你干哪一行业,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教师或者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之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5]。除此以外,教育哲学还可以检验和引导公众的教育观念,对教育政策进行理性的分析,促使教育学者对教育知识进行批判与反思,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对话提供思想平台。在这里,石教授特别指出,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不是一个无立场的思考,而是从著作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信念出发,对教育哲学价值的主观阐释。 受到石教授思想的启发,笔者认为,教育哲学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命价值: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 时下最时髦的一句教育 口号 是“教育‘以人为本’”,而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和动物共有的种生命,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类生命――超自然生命的生命[6]。超越性――人的生命本质――对人来说,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当今的教育只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其结果是,在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存在的必要性发生怀疑,这种怀疑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7]。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自杀问题的日益严重。自杀源于人生意义的匮乏,源于作为日常生活准则的价值合理性的丧失[8]。因此,我们的教育最基本的作用就应该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不断获得或重建价值的合理性,获得或重新体验生命的意义。 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揭开生命的困惑,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把个体的自然生命引向超越性的类生命,使人的生命达到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教育哲学意味着不断把个体成长引导到最初的起点,以向自然的不断回归来甄定自我发展的方向,以热情与理智的培养来提升人性的境界。对教育哲学的理解,可以使得我们对教育、对人自身以及二者的关系获得更准确地把握,在研究教育问题时也有了一个根本的立足点。 (二)文化价值: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 众所周知,教育的内容是文化,文化的传递又必然基于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价值追求直指个体的精神世界。精神的侏儒化正成为时代的精神状况,当前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湮没在现实的功利主义欲求之中,成为了个人搏击世俗生活利益的工具。宗教关乎信仰,哲学追问本源和价值。教育学是带有人文性质的社会学科,它所要研究的教育现象或者教育问题,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个属于教育事实的问题,当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时已内在地包含着自身价值的前提,体现着价值的追求。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价值、体现着价值、追求着价值,从而与更为宽广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于哲学思维来审视教育活动,以更高更广的视角来明晰各种教育价值、教育观念。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哲学便优于教育原理,前者探求的是教育背后的深层东西,比如以什么方式、据什么观念来认识教育、教学等,已经不拘泥于就教育而论教育。所以,教育哲学能够帮助分析和辨明教育中隐含的价值观点的合理性,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发现那些未经反思而认同的价值观点,使他们通过不断地价值完善及反思以达到最终传播和传承价值的目的。 教育哲学的意义正在于帮助教育工作者澄清教育价值,激励教育实践者对教育价值的合理认同,唤起教师作为完整的教育人进入教育实践,促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成为完整的实践,而非工具性的、技术性的教书匠的行动。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更宽广的思维、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平庸的追求。 (三)实践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反思 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人类极易不计后果地拥抱一波接一波的变革,也极易盲目地抵制变革,保守传统的价值观念。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直以来,哲学的功能之一是对当时一些争论进行批判性检验,并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哲学的另一功能是帮助人们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和逻辑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那么,教育哲学的学习就有助于批判思维的养成和正确教育观念的形成,它能够使人们用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教育和新时代的变革,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给以深入、理性地反思。 石教授提到,“教育哲学的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是为那些在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等服务的。”[3]35在教育实践工作者看来,教育哲学总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的知识,与教育实践相分离,因而造成了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之不理不睬,也使得与之相关的著作被束之高阁。关于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也一度引发了教育者的热议,它到底是该哲学化还是实践化,似乎构成了教育哲学的两难处境。其实不然,哲学化取向或是实践化取向本身都无可厚非,都是教育哲学的发展路径之一。研究者由于学术背景不同必然有自己的偏好,只是最终都需在偏向的“度”和“量”上把握好,给实践以指导。此指导并非要告诉教育实践工作者什么是无可辩驳的教育真理,而是帮助他们思想上的成熟,增进他们教育思考和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美国当代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评价杜威时说,杜威的最大贡献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希望从哲学中得到任何普遍有效性或真理这样的东西。那么此刻,我们也不能希冀从教育哲学中寻求到一套完整的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案,我们所能得到的是理性的提升和反思品质的形成。正如高伟教授所言:“一种可能的好的教育哲学仅仅探索一种可能性,其意不在于取代,而在于希望通过它来发现我们思想当中的困难。事实上,无论是哲学还是教育,当然也包括教育哲学,都不会也不能拒绝那些关于人类幸福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价值。而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教育中安置这些价值”[4]。 总而言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哲学问题,教育与哲学的结合点是人。教育走向哲学是把人引向对人生最重要事情上的思考,引向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教育哲学使教育工作者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其存在必要而且极具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试论教育哲学的三重指向[J].教育研究,2010,(6):15-22. [2]黄济.教育哲学初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3. [3]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高伟.论一种可能的好的教育哲学[J].复旦教育论坛,2011,(2):5-9. [5]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35. [6]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 [7]石中英.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19-23. [8]石中英.自杀问题的教育哲学省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23.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30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特殊教育的论文主题

    现如今,智障生的特殊 教育 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特殊教育智障生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

    04年8月6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题目

    可以联系我 私

    titilovesann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哲学与教育的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4、学习困难

    小楼新雨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教育的论文主题

    可以联系我 私

    journeyjasm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教育主题的论文

    教,以纠其瑕疵而导其正行;育,以悉之培植而使其康健;若教之不正何以求学子之正?若育之不康和以求学子之健?区间身份之不同,则以录取标度而不等者,何以言公平?十载寒

    小小追风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