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7

Tania慧慧
首页 > 期刊论文 > 林徽因论文的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敌小肉

已采纳

1、《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集,几乎收录了林徽因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其散文成就颇大,虽然数量不多,但风格独特,知识性强。诗歌尤多,其诗作融人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唯美派的一些表现手法,每篇文章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

2、《九十九度中》

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是早期运用现代派手法的名篇。作者选取北京夏季炎热的一天,以挑夫流动的脚步,将貌似互不往来的社会各阶层不同的生活场景连缀在一起。

小说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且让这些片段带着生活本身的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展示了1930年代中国都市生活的样态,以其相当的整体性具备了现代中篇小说的格局,同时处处体现出悲悯的情感和对底层的人道主义关怀。

3、《莲灯》

《莲灯》是现代诗人林徽因于1932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发表于翌年3月《新月》杂志。此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认识,表达了虽然个体渺小,但也要发光发热,活出生命的价值和精彩的情感。全诗以比喻象征贯穿,意境优美,语言清新精致,读起来既带着淡淡的忧伤,又有着希望,哲思隽永。

4、《山中一个夏夜》

《山中一个夏夜》是2001年香港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徽因。本书主要收录作者的全部诗歌作品,十馀篇散文,包括书信,以及文学性较强的《平郊建筑杂录》等。她的诗玲珑剔透,情感纯真炽热,意象错落有致,表现了诗人真挚细腻的内心世界和精细、微妙的艺术感受,具有明丽

5、《笑》

《笑》是现代诗人林徽因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通篇描绘的是一个少女高雅纯洁的笑,诗中用诸多女性的意象展现了笑的美好,在露珠与花影间,阳光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轻歌和柔波中,纯粹的美丽尽现眼前。全诗形象鲜明,用多彩的笔触从各角度刻画神态,虚实博喻,文字灵动,令人叹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徽因

139 评论

屈小兔.

小说《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剧本《梅真和他们》

336 评论

么里斯古

题目:追忆林徽因 百年见幽兰阅读林徽因,滋生出一份感佩,惊奇世间果然有这样的女人,集才气、集美质、集傲岸,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仰止当世,光照来人。如果不是生不逢时,如果她不是多病的女人,如果她的诗作文集有人编纂整理,或许今人读到的也许会是一个真正的女诗人,读到的一定会是一个近代建筑史上的泰斗。林徽因其人林徽因 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 。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林徽因与建筑林徽因16岁随赴欧考察的父亲游历欧洲,卜居伦敦一年,受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将来一定要学建筑。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都选择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筑系,因为当时的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改入该校美术学院,但主修的还是建筑。据《林徽因传》的作者张清平介绍,当年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而学建筑的。建筑学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的事业,也是情感沟通的基础。从1930年到1945年,他们夫妻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有一幅图片两人一同倚坐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屋顶上,1936年的林自豪地相信自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踏上皇帝祭天宫殿屋顶的女性。她发表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林徽因与文学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在当时,知识分子是社会少数、精神贵族,像林徽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才貌出众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她承认自己是受双文化教育长大的,英语对于她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灵感、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个“文化林徽因”。她是诗人,一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创作上受徐志摩影响很明显,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激昂林徽因我要藉这一时的豪放和从容,灵魂清醒的在喝一泉甘甜的鲜露,来挥动思想的利剑,舞它那一瞥最敏锐的锋芒,象皑皑塞野的雪在月的寒光下闪映,喷吐冷激的辉艳;——斩,斩断这时间的缠绵,和猥琐网布的纠纷,剖取一个无瑕的透明,看一次你,纯美,你的裸露的庄严。…………然后踩登任一座高峰,攀牵着白云和锦样的霞光,跨一条长虹,瞰临着澎湃的海,在一穹匀静的澄蓝里,书写我的惊讶与欢欣,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5月,香山)展缓林徽因当所有的情感都并入一股哀怨如小河,大河,汇向着无边的大海,——不论怎么冲急,怎样盘旋,——那河上劲风,大小石卵,所做成的几处逆流,小小港湾,就如同那生命中,无意的宁静避开了主流;情绪的平波越出了悲愁。停吧,这奔驰的血液;它们不必全然都去造成眼泪。不妨多几次辗转,溯洄流水,任凭眼前这一切缭乱,这所有,去建筑逻辑。把绝望的结论,稍稍迟缓;拖延时间,——拖延理智的判断,——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一首桃花林徽因桃花,那一树的嫣红,象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魂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八月的忧愁林徽因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无题林徽因什么时候再能有那一片静;溶溶在春风中立着,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什么时候还能那样满掬着希望;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才真能懂得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昨天的静,钟声昨天的人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林徽因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那是——你自己也明瞭——因为你走得太早,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算是诗来追悼你,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1934年,李庄林徽因的感情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了,徽因深爱着志摩,但志摩的妻子---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总是拂不去,经过痛苦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之后林徽因经过一翻理性的考虑,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金岳霖 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被淹没在历史的黑洞里。在妇女解放这条路上,20世纪中国妇女先觉者中相当多的人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着自我的独立品格,从而让我们见识到有别于传统“象牙美人”、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林徽因应该是这一群体中很特别的一个。面对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今天我们在这里怀念——林徽因。

244 评论

清风百荷

在民国时期,新旧文化思想的大冲击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女子。她们每一个人身上带着闪光点的同时,也几乎都有着一些为人诟病的地方。当然我们说是诟病还是有些欠妥的,但的确在后人的眼中,她们的事迹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每每提起,总是嘲讽多过怜悯的。

不过不论后人是如何看待她们,在同时期,一般文人还是不会做自损同行的事情,毕竟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道理大家都懂。而这其中,却有一个特殊的女子,虽广交好友知己,在文化圈内地位斐然,却又招来一大批文人的疏远,被群起而攻之,她就是林徽因。

1904年,林徽因出生,其父林长民是一个接受过西洋文化,曾留学日本的思想先进人物。所以出生在林家,就注定了林徽因这一生是要走上一条与大多数中国妇女完全不一样的道路的。父亲开明而坚韧,也同样将这样的作派教给了林徽因。

1920年,16岁已经出落得楚楚动人的林徽因有着过人的才情和灵动。林长民有心想要好好培养她,便不顾世俗的眼光,带着她一起去了欧洲,进行长达一年的考察和学习。林徽因在这一年中快速地增长了见识,也寻找到了自己一生都将为之奋斗的梦想,以及她以为的那个只应该出现在梦境中的美好男子,徐志摩。

徐志摩温柔如康河之水,多才如盛唐李杜,林徽因对父亲的这个学生有着无法言说的喜欢。当她以为自己可能已经陷入爱情时,才得知徐志摩已经婚娶,而父亲林长民也苦口婆心地告诉她,徐志摩虽然优秀,却并不是她的良配。

一时满心欢喜的林徽因此时终于冷静下来,认真地审视自己的这段感情,虽朦胧迷人,却终不是爱情。她顺从了父亲,回国后暂时不再与徐志摩见面,而且后面在梁林两家父辈的促成下又与梁思成订了婚,以此来表示自己的选择和态度。

不过林徽因和徐志摩并没有完全断绝联系,而是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林徽因更是在徐志摩的影响下开始写作,并且还是最早一批加入新月社的成员。虽中途因出国留学与徐志摩的联系少了一些,却又在与梁思成结婚回国后,恢复了和徐志摩的交往,哪怕是以友情的方式,却仍然成为了别人的诟病。这是她被一些文人所看轻的第一件事。

1928年,24岁的林徽因已经在国外与梁思成结婚,顺利完成学业的二人在这几年留学时间中,相互依偎,培养了常人所不能取代的感情。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林徽因这个别人眼中完美的儿媳,却并不受梁思成母亲的待见,甚至到死都没接受她,这一度影响了二人的感情进展。但他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结合在一起了。

1931年,学成归来后,夫妻二人辗转几个地方,最终暂时定居北京。二人本就是大家之后,又有着非常高的才学,人以类聚,所以自然也会吸引无数文人。而文化人都喜欢讲个圈子,自古就有三五好友相聚一堂,吟诗喝酒,共讨俗雅的现象。只不过到了如今,这个组织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人,成了林徽因,而她又刚好是个女人。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当时那个新旧文化冲击的特殊时期,并不是所有文化人都接受得了这样的聚会方式。你一个已婚妇女,怎么可以终日与一群男人在家中谈笑古今,这样的作派风气,实在是太伤大雅,损了文人的面子。哪怕参加聚会的都是当时文化圈最举足轻重的名人,也并不能减轻大家对这种聚会存有的偏见。何况聚会还是在林徽因自己的家中。

这便是林徽因被许多人所不齿的第二件事情。最糟糕的是,林徽因是受西方的开明思想所影响的新一代女性,而且她自己很有主见,面对外人的指责,她根本不当一回事,依然我行我素,这就更是令一些人看不顺眼了。你本就是做错事的一方,怎么被我们批评了不虚心接受,反倒蹦跶得更欢了?

而就在此时,林徽因爱上了她的邻居,也是时常来她家里聚会的文人之一金岳霖。她与金岳霖朝夕相处,又被他细心呵护,就像是小妹妹对大哥哥的依赖,让她一时情难自拔。虽然最后这段感情在林徽因对梁思成的坦白后无疾而终,但是林徽因仍然继续了她之前的作风,并未与金岳霖切断联系,而是仍旧如知心朋友般相处着。

这样的林徽因,真的一时很难让人接受。受中国传统礼教影响颇深的一些文人完全没办法理解,如果注定不能是恋人,那又是怎么以朋友关系恰到好处地相处的呢?别说文人不理解,可能普通人都无法理解。而林徽因本着清者自清的想法,根本不去搭理别人想什么,这就有了一点我教我的朋友,让别人操心去吧的豁达心态。

这三件事情,是成为文人们对她进行批判的最重要的依据。你林徽因可以有才华学识,可以美丽动人,也可以广交天下好友,但是,却不能拿自己的行为来标新立异。我们这些一样不差你分毫的人,可都守着规矩,懂得分寸,你凭什么可以如此肆意妄为?这其中,就又以冰心,钱钟书和鲁迅对她的成见颇大。而都是文化人嘛,损人的方式自然不能太过失了格调,都是用文字来明嘲暗讽。

1924年,鲁迅先生发表了一首奇奇怪怪的打油诗《我的失恋》。乍一看上去好像没有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对于林徽因的不满,但是只要你细细地品一下,那才真是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的文笔。字里行间都将林徽因对感情的不够坚贞,对男子多情又爱交际写得入木三分。看似调侃的语气,却让人脊背发寒。不过林徽因却并未将这篇文章放在心上,甚至直接无视。

1925年,钱钟书又写下短文《猫》,几乎是不留情面地对林徽因进行嘲讽了。表面看似是因两家的猫而产生了嫌隙,实际他却因此小题大做,将林徽因不顾人妻身份,当着丈夫的面与无数男人谈笑风生的情景描写极得其生动。哪里还是暗讽,几乎就差没指着鼻子说讲的就是邻居林徽因那让人不敢恭维的私生活了。而对此,林徽因似乎也并不计较,只一笑而过。

1933年,最为激烈的抨击文章出现了,冰心在《太太的客厅》内直接写出了林徽因任性妄为,爱出风头,对内稳压丈夫,对外与无数男人周旋这样的内容。更是直接上门去规劝林徽因要与徐志摩划清界限,不能一错再错。在其不听劝阻后,又写了《我劝你》一文,直接喊话林徽因别沉迷这种危险的游戏。

这两篇文章和冰心的行为,其实已经越界了,你可以看不惯,也可以不喜欢,但是公开在文章中如此嘲讽林徽因,拿别人的私事大写特写,真是失了文人的风度。而且因其文中对去林徽因家的许多文人几乎是指名道姓的责骂,引得徐志摩等直接给她取了一个“教婆”的外号,有点类似于我们如今的长舌妇的意思。

而对于前面两位男人的挖苦,林徽因并不计较,但是对冰心一而再,再而三的自以为是,林徽因轻描淡写地买了一瓶醋寄给她,这样的回击,高下立判。

其实,林徽因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错误,对自己的言行一生都是克制的。只是她受教于西方,更喜欢用开放的姿态去与人相处罢了。而又因为她才情过人,相貌也远超普通女人,不仅能写文,还为中国的建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才能。如此一个优秀的女子,强过无数男人,一个人如果身上有太多闪光点,自然是对引起一些人的嫉妒的。

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说鲁迅,冰心,钱钟书等人心胸狭隘,成就不高,他们一样是文学界不可替代的大人物。只能说大家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思想以及对林徽因缺少同理心的原因,才会造成这样的误会。归根到底,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立场不同罢了。

文章参考文献《林徽因传》。

100 评论

cindydaniel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 九度中》《梅真同他们》 《窗子以外》《一片阳光》 《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仍然》《激昂》《一首桃花 》《山中一个夏夜》《笑》《深 夜里听到乐声》《情愿》

275 评论

相关问答

  • 参考文献未发表的原因

    医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医学论文一般需要引用参考文献,其目的是给读者提供检索信息,尊重他人或自己以往的科研成果

    兜里五块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园林的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大学校园的园林绿化的论文 摘要: 高校的园林绿化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主,围绕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优良的环境。“环境育人”,校园中良好的绿化环境,能

    bamanai11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基因组编辑参考文献

    基因组学和应用生物学是一种复杂的科学,因此编辑们希望投稿者能够提供详细而完整的答案,以便他们能够准确地评估投稿者的知识水平。因此,编辑们要求投稿者提供最少200

    温暖三月502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基因与衰老的论文参考文献

    首先理解综述是什么: 综述指的是相关领域前瞻性研究观点的总结提炼,通俗地说就是这篇综述里某某作者的观点必须是从你提供的参考文献原文里提炼出来的,而不能是把别人写

    草心草心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苏州园林论文的参考文献

    浅谈苏州园林的借景设计方法---以拙政园为例 摘要: 借景设计方法是我国古典私家园林艺术中较为常用的一种造园造景手法,旨在于收无限于有限之中,以小见大,以有限中

    鹭鹭的宝贝妞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