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6

Jacksperoll
首页 > 期刊论文 >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唐尼小姐

已采纳

在写论文时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众所周知,旅游业在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旅游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增加见闻,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随之也带动了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的经济效益,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领各行业之先,国内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我国在旅游领域里面迈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所以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情况下,专家学者了解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很多的周刊杂志也发表了关于该选题的文章,现在这是一个热点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在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了诸多可借鉴的成果,实际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绩,国内现在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的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正确处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策选择,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要跟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日趋合理化。

近年来研究成果呈明显增势,各种学术论文、著作不断涌现,从公开发表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两大类: 旅游、地理、历史和其他相关报刊、杂志(以学报为主)上刊登的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论文,这种类型的研究成果最多。

171 评论

百合海鸥

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的方法,提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由七个维度构成。对该模型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包括情况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专业教学3个维度,最后提出地方高校应从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等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福建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然而,就业形势缺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但从现实情况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低造成的,认同度低,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即使毕业了,也不会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为此,以专业认同为视角,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评价情况,为营造有利于专业认同的生成环境、提高专业认同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假设

“专业认同”是由埃里克森首次提出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白凯等人认为学科认同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7个维度构成[1]。邱宏亮等人认为导游专业认同包括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和职业发展等5个维度[2]。再结合现实的情况,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划分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职业偏见等7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包含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和职业偏见。

2研究设计

为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笔者对福建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上述假设的七个维度,设计23道问题,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分为五个等级,分值分别为1~5分,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对专业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5]。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50份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26份,有效率达到93%,符合要求。其中,男生72名,占22%;女生278名,占78%。从性别看,男女生数量差距较大,原因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中,女生要比男生多。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要进行题项的纯化。题项纯化标准是:(1)题项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值小于且删除题项后内部一致性α系数反而变大者删除;(2)旋转后因子载荷值小于或者同时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值都大于者删除[2]。根据上述标准,使用进行题项纯化,23个选项最后删除了10项,剩下13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3个题项的KMO检验统计量的值为,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值为,Sig值为,符合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要求。采用进行因子分析,由方差解释贡献率来看,前3个因子累计解释了的信息,符合要求,说明可以提取3个公因子。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第一个公因子“专业前景”;第二个公因子“专业归属与发展”;第三个公因子“专业教学”。

4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验证了文章开头的假设,即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只是从实际分析结果看,多维性只包括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和专业教学3个维度,其中专业归属与发展包含了专业归属和专业发展的部分指标。

建议

(1)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途径。所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首先应该从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着手。地方高校可以有计划分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深造进修,完善、拓展其知识体系,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鉴于旅游管理专业强烈的实践性和地方高校培养目标的职业化,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2)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中,要打破过往的以教师纯理论知识教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尝试创建以培养学生应用、创业、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地方高校特色,以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

(3)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校方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引导。一方面校方可以出台指导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相关制度文件,比如对学生的社会调查给予资金支持,由专业教师分别带队就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饭店、旅游集团等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书面报告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提升专业认知度和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另一方面需要深化师生互动关系,让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些交流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引导整个专业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专业归属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官春兰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1(4):22-29.

[2]白凯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J].旅游学刊,2012(5):41-48.

摘要: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仍然存在着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够、教育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营造学术氛围、实行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培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对于综合性旅游产业而言,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摇篮,所以加强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研究者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需具备的创新能力

(1)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

掌握丰富的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知识的积累,一切创新都只是空谈。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知识的获取需要注意的有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获取知识的速度。旅游管理是一个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的专业,学生只有拥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研究生阶段学习具有很强专业性,对知识的获取需更加深入,在“专”的基础上再“破”。同时,快速获取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学术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加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学生如果不能保证获取知识的时效性,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1]。

(2)开拓创新的能力

墨守成规是发展的绊脚石,创新的意义在于“出新”,新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的价值所在。要创新,就要突破常规戒律,突破固有的习惯,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角度看问题,突破旧的观念,使用新思维方式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汲取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除需具备时代精神外,还要注重新资料的发掘考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古为今用,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

(3)预测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任何创新都与风险相伴相依,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旅游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重重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须勇于承担风险,对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并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在困难中不断开拓进取。

(4)实践和应变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活动,学生只有在各种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中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火花,才能形成“求异”的思维,萌发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旅游属于服务性的行业,实践和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才能碰撞出真正符合实际的创新火花,使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实处,实现创新目的。

(5)集成和移植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行为主体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以提供特别优点的方式,将创新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使其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的能力[2]。移植创新能力指的是将已有的知识在不同的时空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行再次创新的能力[3]。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覆盖很多门类的学科,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合理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避免了直线思维方式,有助于创新思维形成,在研究学习中,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灵活运用交叉学科,采用不同的标准思考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对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创新是旅游企业家的使命

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已经和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明显区别,旅游企业家已经成为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使命,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对于欲在旅游行业中有所作为的企业家而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的机会和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还很充足,需要旅游企业家具有独特的投资眼光,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包括一般人不能运用的资源,找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开发,或者对已有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现再次发现,为自己创造具有独创性的事业保证。这些都需要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是旅游企业自身控制的且不易被别的企业所模仿和复制的可以是旅游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持久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创新是旅游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创新的主动与被动以及创新的快慢与效果也成为了旅游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生成与强化,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开发潜在市场能力的不断更新,强化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直接的体现是旅游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更为多样化。所以,绝妙的创意、经典的策划和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将对旅游企业行业地位的提升及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是旅游行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旅游业是高度综合的服务型产业。加快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新的旅游产品观、新的旅游市场观和新的旅游投入观,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本行业的研究,而要拓宽视野,根据市场要求,并结合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引领创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只有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才能确保整个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旅游管理知识的人才,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优势,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高校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原动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学术氛围不浓

我国研究生大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甚少对老师所讲授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更鲜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不浓。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内的我国研究生普遍地养成了一种依赖性接受知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缺少教育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开放式追问风气,没有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展的学术活动相对较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很少组织有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5]。很多学校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因为导师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学院或同一专业,除了在公共课或全体大会之外学生基本很少联系,那么相互之间对学术问题的探讨就很少。一些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关注不够,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学科国际前沿问题缺乏了解,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不强。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方法有着本质区别,但我国研究生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归纳型和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仍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中。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教学内容再新颖、再先进,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导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授之以鱼”方法,而很少采用引导式的“授之以渔”授课方法。很多老师教学方式手段落后,很少利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授课,很难激起学生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旅游管理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很多导师都是直接从别的专业转入,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大师级别的导师较少,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较弱,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仍不够合理,存在学分较多、公共基础课偏多、课程体系缺乏层级性、实践课比重不足、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较少、前沿性课程不够等问题,没有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综合性,不能充分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旅游管理是一个跨多个领域的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对于此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安排没有体现这个显著的特征,课程安排很少涉及除旅管理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和本科专业课程部分重复。

(四)创新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不强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仍主要是对于课本知识的课堂讲授,这种方式不仅空洞乏味,而且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与社会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培养。很多学校只是注重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注重学生所获的学分多少,却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本专业而言,学校和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横向合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校和旅游企业密切合作、协同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坚实的平台。

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只有了解前人成果,才能实现超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既要注重培养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也要了解问题的研究基础,善于思考问题,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学校要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努力创造教师到境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让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扩宽研究生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与同行接触交流,孕育创新的思想,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聆听专家和优秀代表的报告,相互交流,拓宽研究视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导师创新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导师往往能给予学生很多帮助,要让研究生做出好的研究,导师首先带头垂范。这种垂范要体现在教授、示范、指导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学校要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可采取小班授课,采用讲座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扩大自学比重,鼓励研究生进行课程专题报告,互相讨论交流。有条件的课程可以通过聘请院士、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学校应该以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带头人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创建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改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要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降低必修课程总学分,提高选修课比重;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包含新观点、新方法、新内容的课程,鼓励开设学科交叉的课程;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涉及面很广,学校可以加入一些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如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加大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创新

学校和学生都要提高对实践的认识,实践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尤为重要,脱离了实践,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将无法真正服务于社会。学校需要提升实践课程地位,通过实验实训课、旅游企业调研、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在实践创新能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旅游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难得的社会课堂。在旅游专业课的学习之余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带着问题到宾馆、风景区、旅行社去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2-65.

[2]孙金梅,黄清.企业集成创新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97-99.

[3]张林.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从“移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能力[J].考试周刊,2009(40):197-198.

[4]路文静.旅行社企业竞争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叶建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3-106.

[6]姜乃力.高校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措施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12):105-107.

[7]陈福义.整合、创新及品牌营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根本[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65-68.

[8]王奕.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以重庆大学为例[J].中国研究生,2011(11):56-57.

233 评论

秋月羽羽

大连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分析摘要: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滨海旅游热潮。大连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滨海城市,素有“北方明珠”之称,是新确立的东北亚旅游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创建的三个“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大连凭借自身良好的资源优势,便捷的区位条件和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撑,滨海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本文结合大连旅游业发展现状,对大连旅游业经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提出了大连海岛旅游业今后的发展策略。关键字:大连 旅游业 现状分析 SWOT分析 对策一、 大连海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一)、大连旅游业发展概况大连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有丰富的中国近代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大连市共有南部沿海风景区,旅顺口风景区,金石滩风景区和冰峪沟风景区这四大名胜风景区。市区内的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有森林动物园,星海广场,老虎滩公园,滨海路,棒棰岛等。还有每年一度的大连国际服装节、烟花爆竹迎春会、赏槐会、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活动,融经济、文化、旅游为一体,享誉海内外,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大连的支柱产业,成为大连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2008年大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接待入境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其中接待港澳台同胞万人次、接待外国游客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和。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二)、大连旅游业定位大连旅游业的发展主题是:“浪漫之都 时尚大连”。“浪漫”与“时尚”,是大连城市的性格和意象。浪漫是大连的个性品质,时尚是大连的价值取向。浪漫和时尚,暗合了大连的城市发展脉络,也符合游客对大连旅游形象的认知。目前,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这也就是所谓的“大连模式”,这种模式已被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二、 大连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大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1、优越的区位和气候优势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属于受海洋影响的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另外,大连是扼守渤海通往太平洋狭窄出口的门卫,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通往华北、华东、华南和海外各地的主要出海口,自古以来,大连一直是我国北方海上交通要道和海防战略要地,素有“东北前哨”和“京津门户”之称。同时,大连又是东北亚的中心,处于亚欧大陆桥东端,为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最好的港口,在东北区域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丰富的资源优势大连拥有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海滨风光是大连旅游资源的主体,海、滩、沙、景和山、岛、礁、路等精巧组合,浑然一体,形成了绚烂多姿、特色鲜明的滨海旅游景观,如温馨浪漫的滨海路、美丽迷人的星海广场、多彩多姿的海之韵广场,其他如星海公园、老虎滩海洋公园、傅家庄、棒槌岛宾馆……大连的滨海景区(景点)多达100余处,同国内其他滨海城市相比,具有滨海景区众多、景观奇特、精品荟萃的特点。3、良好的环境优势大连重视基础城市建设、美化环境和环境保护工作。大连是我国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授予的“人居奖”、环境“全球500佳”城市和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获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奖”,被联合国确定为亚太地区环境治理先导城市,授予“国际生态安全最佳城市”称号,良好的环境为吸引游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4、广阔的市场优势大连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随着西部开发,中国北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大连的经济辐射力将变大,其腹地可能扩展到西北、华北。另外,大连的国际市场以日、韩为主,日、韩市场具有良好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和旅游中心的转移,亚太地区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5大旅游目的地之一,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倍增,而大连作为旅游需求势头强劲的东北亚的中心将受益非浅。(二 )、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1、大连旅游业时间发展不平衡大连旅游业在时间上发展不平衡,季节性强。大连海滨旅游受气候影响很大,游客多集中在5—10月。旺季时,游客数量大增,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等旅游收入增多,但也极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旅游景区景点人满为患.超出其环境承载力,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很大压力,造成车、船、飞机票难购现象,延迟了部分游客按时归程。2、大连旅游业在空间上发展不平衡大连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从区域看,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在市内,对北三市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市内看,旅游业的重点在以市区南部海滨为中心,旅顺和金石滩为两翼的旅游金三角,旅游业发展的格局尚未全方位打开。3、旅游产品较为单一,缺乏特色大连目前的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与周边省市基本类似,档次不高,规模不大,缺少唯我独有的拳头产品。同时,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仍然较低,“看得多,参与少”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具有垄断性和轰动效应及主题鲜明的大型骨干项目尚待开发完善。4、缺乏旅游专业服务公司和专业人才大连对开发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等方面十分重视,但是大连市的旅游专业服务公司却小而乱,而且对本地导游的认证标准也不很严格。在旅游黄金周或特殊节日庆典中,在专职导游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许多旅行团招收了部分非专业的兼职导游填补空缺。(三)、大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宏观机遇(1)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为地处环渤海黄海这一重要入境客源接待地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也为地处这一区域的旅游交通中心的大连带来了巨大市场机遇。(2) 中国加入WTO,加速了大连旅游业的开放,加速境外投资商进入大连旅游业,给大连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3) 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了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我国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向享受性消费转变,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了旅游产品结构升级和旅游产业转型。2、中观机遇(1) 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这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升级。(2) 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扶持,大力发展旅游业,出台许多新办法、新措施。(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大连提出了“奥运在北京,观光在大连”的口号,也大连的旅游业带来了商机。3、微观机遇(1) 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大连发展以游艇、游船、油轮为载体的高端海洋旅游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2) 大连已进入以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产业结构全面调整阶段,经济的发展催 生了内部市场对休闲旅游的强劲需求。(3) 交通的全面发展,使大连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全面形成,大连的综合区位优势凸现。(四)、大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威胁1、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加剧目前,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热潮,区域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旅游城市的竞争对大连市旅游构成竞争威胁。其中构成威胁的国外旅游国家主要有:新加坡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等,是亚洲的旅游大国;日本作为亚洲的经济发达国家,拥有全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又与大连隔海相望,亦对大连的旅游业构成不小的威胁;此外,还有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对大连市旅游构成竞争压力的国内旅游城市主要有:香港利用它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使其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作为我国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也处于领先地位;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亦是国内旅游业发展最早、旅游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海外旅游商对大连本土旅游企业的威胁大连的旅游业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国际许多旅游商纷纷前来竞争。目前,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批外资旅游公司已进入大连。由于海外旅游商拥有广泛的客户营销网络、雄厚的资金支持、健全有力的组织和丰富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再加上国际知名度高,相比之下大连一些国内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自身的弱项则暴露无遗。三、对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一)、注重旅游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是影响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大连是一个先进的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同时也拥有十余所国家和省级重点院校,大多数院校也相应地开设了旅游开发与管理专业,这为大连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培养专业人才的便利途径。政府可与各高校和企业联手,尽快为培训本土化的旅游专业人才打好根基,并可通过采取旅游研讨会、专业人员短训班等不同形式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应从海外引进一批旅游人才和专业的旅游公司,实现人才培养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有效对接。(二)、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打破旅游淡旺季明显的不利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增加,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必须能够提供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环境。重视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开发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是大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可以通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来打破大连旅游淡旺季明显的不利局面。l、继续办好每年一度的星海广场烟花爆竹迎春会、劳动公园春节游园灯会,在冬季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好文化大餐。2、大连拥有很多具有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文化艺术团体,例如,市杂技团、歌舞团、京剧团、得胜农民交响乐队等。大连市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冬季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这不仅可以带来大连文化生活的全面繁荣,使大连的冬季真正地活跃起来,更能带动大连冬季旅游业的发展。(三)、充分挖掘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应体现大连特色,具有高品位,能够充分表现大连风光、风土人情和展示城市精神风貌。要紧紧围绕“浪漫之都”这一独特的主题开发好系列旅游商品。例如,可开发出“浪漫的广场”系列旅游纪念品,可以把星海广场、友好广场等著名广场做成微型雕塑或做成立体拼装模型,可以围绕“浪漫的大海”设计出“海誓山盟”浪漫爱情系列产品,还可以围绕“浪漫的女骑警”等大连的亮点来开发。四、总结通过以上的对大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的解决对策,相信只要大连能对其存在的问题实行积极的解决方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不久的将来,大连一定会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生态型、创新型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成为一个更加闻名世界的东方浪漫之都。

97 评论

相关问答

  • 重庆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

    浪费粮食的满福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昆明市会展旅游的开发与研究论文

    会展旅游发展现状:1、高端会展旅游发展迅速,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2、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会展旅游发展,加大了对会展旅游的投资力度;3、消费偏好日

    潘潘吃吃吃啊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特色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如何从新的角度来探讨民俗的发展》 一、如何认识民俗旅游 (一)民俗旅游的范畴 民俗旅游是当今的热点,其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源,代表的价值呈现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

    日月草11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上海市会展旅游发展研究毕业论文

    关于旅游专业的先来确定一个具体的题目吧多少字呢,希望帮到你完成

    璞璞小熊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榆林市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论文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

    闪闪的钻石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