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3

viki000000
首页 > 期刊论文 > 深圳特区报历任总编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俺是陆军PLA

已采纳

无论走在哪里,无论和谁行走,其实都是与自己同行。丁时照,男,1965年2月生,汉族,湖北麻城人,大学学历,学士,高级记者,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社委会副社长、编辑委员会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

337 评论

evanzheng2013

1、《传播学原理》(北京出版社,1990年)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传播学研究专著之一。本人为该书主要作者。该书曾被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列为教材,本人并曾兼职授课一年。该书内容至今为权威性新闻传播学论著所引用,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庆光教授所著《传播学教程》(1999年)中数处引用该书。2、《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本人担任副主编。美国国会图书馆亦收藏该书。3、本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曾取得以下学术成果:(a)组织和参加七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00年的中国》中《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专题研究项目,本人作为主持人之一,任该项目组副组长。该项目为我国首次运用现代传播学理论开展的大规模新闻传播学研究项目,获得一批重要成果,许多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主要研究成果汇集成《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一书(新华出版社,1992年)。如其中《我国报业发展的定量分析研究》课题,是我国新闻学界首次采用社会统计学方法进行的宏观研究课题,是本人与钟秉林教授(现任北师大校长)、祝建华教授(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教授、获美国康州大学终身教职)合作完成的。(b)组织和主持全国传播学研究方法讲习班,这次讲习班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邀请美国传播学教授韦佛主讲。这是全国首次举办这类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全国各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新闻和传播学研究人员参加了这次讲习班。讲习班对于加深了解国外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提高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c)密切参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开拓性研究工作,与甘惜分教授(人大舆论研究所前所长)、喻国明教授(人大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等合作,完成一批在80年代很有影响的舆论调查项目,促进了中国舆论调查事业的诞生和发展。4、译著(a)《采访技巧》(新华出版社,1986年,本人为主要译者)(b)《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6年,与他人合译)5、本人自80年代以来撰写过一系列有关传播学和新闻学的论文。如《大众传播学的发展过程》,本文为中我国最早的传播学研究论文之一,写于1982年,后收入《传播学简介》一书。又如1984年撰写的硕士论文《论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是我国最早全面研究论述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文章。6、《再吻中国》(1998年)归国留学生访谈汇编,本人为主要编者之一。7、其他主要新闻作品:(a)《沿江开发新蓝图》(中新社获奖系列专稿);(b)《梦之旅—— 从内蒙古到台湾》(旅行记,1997年《华声》杂志连载);(c)《牛牛牛—— 记著名华人科学家杨向中》(刊于2004年美国《侨报》)等。8、有关网络新媒体的论文(a)《公民新闻网:网络媒体的新天地》(《对外大传播》2005年第十期);(b)《大话 公民新闻运动 》(《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四十二期);(c)博客网传媒系列专栏文章《国际公关:中国人和美国人谁更聪明》等。9、其他《海外华文传媒环境与读者市场研究》(2006年8月)10 新作《拯救报纸》(2011年3月)《拯救报纸》媒体评论当全球报业深受互联网等新媒体惊涛骇浪冲击之际,范东升教授力作《拯救报纸》推窗揽风,鲜活翔实地介绍了当今美欧报界在数字化生存与发展方面的艰辛探索及成败得失,观察极富洞见,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报业提供了难得的镜鉴。该书的问世是业界之幸,媒体人不容错过。——《深圳特区报》总编辑 陈寅对传统报纸来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欲求拯救良方,本书值得品读。——《京华时报》社长、总编辑 吴海民在互联网时代说起报纸,多是“伤逝”和怀旧。范东升教授这部著作没有浸淫在这种情结中。本书以欧美报业数百年的脱胎沿革为脉络,平实叙述和论证。读者可从中发现,传统报业之兴衰,其实仅是人类传播史翻过一页。报纸的真髓,伴随着数字技术,正与新的媒介联姻,实现报纸的“再生”。报纸将死,报纸永恒。做报纸的,管报纸的,研究报纸的,正在新闻业门前徘徊的学生,这本书为你们而写。——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 张力奋全世界的人们认识到报纸的高价值与便利性,报业作为提供信?与愉悦的不易源泉,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地位。然而,报纸在自己的桂冠上栖息得太久,必须开始一场全面的变革。它所面临的威胁并非短期的烦恼,它的从业条件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报纸必须做更多的不同的事情,而不是简单地把相同的事情做得更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胡泳博士拯救报纸的出路在于革新报业:拯救报纸的手段是与新媒体融合:拯救报纸有待于报人与时俱进的探索与努力。这就是《拯救报纸》一书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三点。——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 闵大洪

157 评论

土耳其电信

黄扬略同志1982年中山大学毕业后笔耕南粤26年,其中17年效力新华社,1999年至今耕耘于深圳这片热土的党报事业。历任新华社深圳支社社长、分社副社长、深圳商报社长、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兼《深圳特区报》总编辑,现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兼任《香港商报》社长。 以黄扬略同志为班长的集团党组重视采编人才培养。作为集团主要领导,他以德才用人,在集团内部营造一个人尽其才、宽松民主的氛围。他认为,党报新闻工作者的修为,除了作为一名公民,一名中共党员的修养要求外,还需三方面的特殊素质:政治素质方面,要有大局意识,即把新闻报道放在大背景中去考察,服从并服务大局的能力;思想素质方面,要有辩证思维,即以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辩证的角度来分析并解决问题;个人学识方面,要求做到博学多思,即眼里有群众、腹内有诗书、落笔有观点、身边有朋友。 他提出"阳光报业、和谐报业、效益报业"的奋斗目标,以此作为报业文化的重要价值观,注重改善内部考核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采编人员已成长为各报的业务骨干。为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他整合了所属各报新闻研究力量,积极向国家人事部申报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他率集团和深圳大学传媒学院联合团队,取得一项广东重大新闻课题,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

319 评论

相关问答

  • 深圳晶报总编辑

    名 称 记者姓名 办公地址 日本经济新闻社广州支局Nihon Keizai Shimbun 吉田涉Wataru Yoshida 广州流花路中国大酒店商业大厦

    考小拉考小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历任光明日报总编辑

    穆欣,原名杜蓬莱,河南扶沟人,1920年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创办了《战斗报》。1940年参与创办《抗战日报》(后称《晋绥日

    lifeierwaw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国青年报历任总编辑

    李而亮,男,195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1983年7月至1988年2月,人民日报社群工部编辑。1988年2月至1995年5月,人民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副站长。

    快乐齐分享yeah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解放军报历任社长和总编辑

    邵华泽,男,1933年生于浙江省淳安县。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在解放军第二政治干部学校理论教员训练队学习,后任第二军医大学理论教员。1957年

    蔓陀花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深圳特区报社编辑部

    你这是要去报社啊?地址不太清楚,不过现在身边的人在手机上就能登报。 支付宝首页或者是微信的小程序里,搜索:跑政通,就能快递的办理登报遗失声明,能选择的报纸是大大

    小骨头骨头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