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9

一缕青丝万缕愁
首页 > 期刊论文 > 火成岩的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incent'sir

已采纳

13

在古代的地质记录中,岩崩的描述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保存潜力很低。在苏格兰西北部的Clachtoll,有一块与中元古代Stoer群的基底角砾岩相伴生的新太古代刘易斯片麻岩的巨型碎屑岩(100m 60m 15m),估计质量为243kt。与下伏基底片麻岩相比,巨型块体中的片理在次垂直轴上偏离了约90 ,并且被充满Stoer组红色砂岩的裂隙网络切割。巨块体顶部的层状碎屑裂隙填充物符合埋藏期间的被动沉积标准。侧面和底部的沉积物填充裂缝显示出与强力注入相一致的特征。该团队通过数值计算认为与裂谷相关的地震震动导致大块岩石落在未固结湿沉积物上的距离不超过15米。在冲击作用下,基底块体下含水砂层的超压和液化足以导致水压释放并向上注入泥浆。此外,不对称分布的结构记录了块体减速和停止时的内部变形。巨块与年轻的Stac Fada撞击事件无关,它代表了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陆地岩崩特征之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80–184.

译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天奇

14 北美中大陆裂谷内大型德卢斯杂岩的快速侵位

德卢斯杂岩(美国明尼苏达州)是地球上最大的基性侵入杂岩之一。前人认为,约在1109 ~ 1084 Ma期间,劳伦大陆内部中大陆裂谷的岩浆作用和伸展活动使德卢斯杂岩侵位。相比于典型的由上涌的地幔柱减压熔融形成的大火成岩省的持续时间,德卢斯杂岩岩浆活动的持续时间更长,岩浆作用间隔也更长。但德卢斯杂岩的斜长岩和层状岩单元的高精度 206 Pb/ 238 U锆石年龄限制了这些单元在1096 Ma 左右,约1 .(持续时间500 260 .)的时间内快速侵位。岩石单元的古地磁数据与劳伦大陆的视极移路径对比结果也支持了这种观点。年代学确定大火成岩省的活动时间很短,代表快速的侵位过程,支持了岩石圈伸展与异常热上涌的地幔共存的假说。快速的岩浆脉动作用发生在板块纬向运动20 后,晚于最初的岩浆作用至少10万年。该研究提出了这样的可能,即上涌的地幔柱与移动的劳伦大陆岩石圈底部相遇,并通过“upside-down drainage”作用流向中大陆裂谷局部变薄的岩石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85–189.

译者

南京大学@陈博洋

15 大陆根的形成

来自地震层析成像的新证据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矿物结构,其仅限于古老大陆克拉通下的厚地幔岩石圈内,为形成地球地质 历史 中这些突出而有影响的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橄榄石是地球上地幔的主要矿物,其弹性特性沿其三个晶体轴各不相同,并且塑性变形过程中单个橄榄石颗粒的优先排列会影响地震波传播的整体性质。面波层析成像显示,在地球的大部分区域,地幔岩石圈的变形使橄榄石晶体定向,其快轴位于水平面,但在克拉通大陆岩石圈根部约150 km处的深度居中,快速晶体学轴优先垂直对齐。由于克拉通根部的粘度很高,这种结构很可能是克拉通形成时的痕迹。上地幔石榴石-橄榄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表明,克拉通地幔根因密度降低而趋于稳定,密度的降低是因为熔体的抽离发生在比抓取地幔橄榄岩捕虏体更浅的深度。从面波层析成像推断的矿物结构表明,融化-亏损事件后的水平缩短使亏损带向下形成较厚的大陆根,通过纯剪切在垂直方向拉伸了亏损物质,并使橄榄石快速结晶学轴成为垂向排列。地震学手段发现的这种在约150 km深度处的矿物结构是形成克拉通根的缩短事件的证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90-194.

译者

CUGB@唐演

16 论克拉通的破坏趋势

该研究表明,由于沿克拉通边缘的地幔流的作用,俯冲板块可能导致岩石圈移动。这个过程会雕刻和重塑克拉通,影响岩石圈整体稳定性。该研究利用三维地球动力学模拟探究了俯冲驱动的定向流与不同形状的克拉通岩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边缘形状不仅控制着克拉通周围流动通道的形成,而且控制着克拉通的破坏潜力。模拟结果表明,所有克拉通形态都有助于形成流动通道,但平直边缘的克拉通抗变形能力最强,边缘逐渐加厚的克拉通抗变形能力较弱。边缘形状的控制下,克拉通岩石圈沿着其边缘逐步消解,直到形成更稳定的平直边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95–200.

译者

南京大学@陈博洋

17

高压矿物记录了通常难以保存在地壳的地质过程。莱氏石是锆石的一种可淬火的多型矿物,其形成在冲击压力大于20GPa的条件下。然而,不管是经验的、实验的还是理论上对其形成形成的具体机制均存在争议。该文作者研究了35Ma前的切萨皮克湾撞击事件的远端溅射毯中一颗锆石中锆石—莱氏石的相变过程,发现莱氏石经历了多阶段的生长并且大约89%的锆石相变为莱氏石。该颗粒中存在两类莱氏石:(1)呈面状平行排列,且在阴极发光图像中呈暗黑色,及(2)在阴极发光图像中呈树枝状生长的莱氏石。前人文献中对前者已有过报道,而还未见有报道过树枝状莱氏石。作者进一步地提出了在大于40GPa的条件下莱氏石的两阶段生长模型:首先,在冲击压缩阶段,剪切应力导致层状莱氏石的形成,之后在高压下通过重结晶作用形成树枝状莱氏石。在淬火之前,树枝状的莱氏石从片理面开始生长,并替换临近的被破坏的而呈非晶态或中间态的锆石。该文研究结果为陨石撞击过程中微秒尺度下的高压多型转变所伴随的微结构演化对莱氏石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此外,作者基于莱氏石的形成条件提出树枝状的莱氏或许可以作为远端溅射毯的标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49(2),201-205.

.

译者

小爪爪

18

地幔柱和洋脊相互作用形成岩浆持续喷发时间最长的大火成岩省

大火成岩省(Large igneous provinces, LIPs)通常由一次或多次持续1-5 Ma的短时岩浆脉冲(火山活动)形成。该团队对Kerguelen(凯尔盖朗)大火成岩省主要建造期的火山岩(白垩纪Kerguelen的南部和中部,Elan Bank和Broken Ridge)开展Ar-Ar定年分析,获得25组 40 Ar/ 39 Ar坪年龄。定年结果显示Kerguelen大火成岩省的火山活动大约从 Ma持续至90 Ma,活动时间超过32 Ma,表明Kerguelen大火成岩省记录了持续时间最长的高岩浆通量的侵位事件,并且Kerguelen大火成岩省是火山活动持续最长的大火成岩省。该研究认为Kerguelen大火成岩省与其他火山活动持续时间短或经历多次喷发事件的大火成岩省不同,Kerguelen大火成岩省是通过地幔柱和洋中脊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通过洋中脊的跳跃,慢速扩张及迁移,将岩浆产物从喷发中心转移出去,并导致长期持续的岩浆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06-210.

https:// .

译者

NJU@哈哈宇

19

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Ubehebe火山口干火成碎屑沉积物的软沉积变形

软沉积变形构造在细粒火成碎屑沉积物中较为常见,并且经常伴随其他特征一起指示沉积物处在潮湿和具有粘性的状态下。Ubehebe爆发火山锥的火山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的沉积物是通过多次火山爆发形成的。这些爆发有的直接来自火山碎屑涌动,也有作为局部颗粒流从陡坡上再活化的新鲜、富含细灰的沉积物。除了软沉积变形构造本身外,没有其他湿沉积的现象。该团对的结论是,变形是孔隙-气体压力和干内聚力的升高情况下新鲜的细粒沉积物失稳的结果。仅软沉积变形不足以确定是否母源火山碎屑岩流含有液态水并导致地层湿沉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0)49(2), 211-215.

译者

中国地质大学@徐睿

20 东加利福尼亚剪切带的焦糖奶油流变结构

自从美国加利福尼亚莫哈维沙漠(Mojave Desert)1992年里氏震级级Landers地震和1999年里氏震级级Hector矿地震发生至今,两次地震的震后变形得到广泛研究,硬地壳上覆在低速的地幔软流圈的模型受到了公认。然而,该团队新近发现,这两次地震后的近场地震后瞬变比之前认为的持续时间更长,这需要对震后模型进行修正。该团队基于修正后的震后瞬变的新模拟结果表明:(1)莫哈维地区下地壳的有效黏度在年际尺度上约为2 10 20 Pa·s,(瞬态粘度约为2 10 19 Pa·s),也就是说仅仅只是下覆地幔软流圈的5倍;(2)上地幔的瞬态黏度随时间而增加,这为频率相关的流变学(如Andrade或拓展的Burgers流变学)提供了新的大地测量学证据。第一年的瞬态流变学推断与2019年7月两次莫哈维地震事件以北180公里的Ridgecrest里氏震级级和级地震的瞬态流变学非常一致。该建模结果支持东加利福尼亚剪切带(太平洋-北美板块边界的一部分)的焦糖奶油流变结构模型,其中下地壳和上地幔在年际尺度均表现出延展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16-221.

译者

南京大学@吉姆·雷诺

21 微生物硫酸盐还原在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的重要作用

当热液流体与周缘海水混合时便会形成海底热液矿床,通常我们认为其中的硫化物矿物沉淀是非生物成因的。基于在冲绳海槽中部(中国东海)的Izena Hole和Iheya North Knoll的大洋钻探,Tatsuo Nozaki等使用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测定黄铁矿颗粒中的δ 34 S,结果表明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与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关系密切。在硫化物形成过程中,黄铁矿结构依次从草莓状变化到胶状最后发展为自形结构。草莓状黄铁矿中δ 34 S具有很高的负值(低至–‰),而在胶状和自形结构黄铁矿中δ 34 S却向正值有规律的递增。硫同位素在海水硫酸盐(+ ‰)和草莓状黄铁矿(–‰)之间的分馏程度高达–60‰,这在开放系统中只能通过微生物硫酸盐还原来实现。由于草莓状黄铁矿通常被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所代替,因此草莓状黄铁矿可能是形成其他硫化物矿物的原始物质(核)。该研究得出结论,含有微生物还原硫的草莓状黄铁矿在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49(2), 222–227.

译者

CAGS@张瑜

22 罗迪尼亚-冈瓦纳转变中华南地块从印度地块破碎分离

印度西北部和华南的拉伸纪晚期至寒武纪沉积地层为其古地理关联建模提供了重要证据,包括它们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转化为冈瓦那超大陆过程中的斜接及随后的分离。这两个地区拉伸纪晚期的沉积单元岩石地层和碎屑锆石U-Pb-Hf-O同位素特征的相似性都指出了(有着)共同的物源。800-700 Ma华南和印度西北部的锆石δ 18 O同位素值在从上地幔成分转变为亚地幔成分时的大幅下降以及锆石ε Hf(t) 值同时期的增加,表明了共同经历了新元古代拉伸岩浆事件,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解体的时间一致。沉积物源在成冰纪发生了显著变化。印度西北部边缘新元古代剩余的沉积物包括大量以古老锆石年龄为主、来自印度克拉通内部的碎屑。反而,华南扬子地区同时期的沉积单元以新元古代锆石为主。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强调了罗迪尼亚超大陆构型中印度西北部和华南(扬子和华夏地区)之间密切的古地理关联,并验证了它们在成冰纪通过大陆裂谷而分离。印度西北部发育被动大陆边缘,而华南地块则沿冈瓦那边缘部分裂解、旋转并向印度东北部和西澳大利亚右行迁移,以至于华夏地块仍然在接受来自冈瓦纳大陆的碎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28–232.

译者

袁梦

23 劳亚大陆东缘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碎屑锆石组成

沿劳亚大陆东部边缘,从纽芬兰(加拿大)到阿拉巴马(美国)八个地区的最新碎屑锆石U-Pb数据汇编显示,其沿走向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仅存在微小的局部变化。这些样品来自亲劳亚大陆的沉积岩和变沉积岩,时代跨度从新元古代-二叠纪。前寒武纪的碎屑锆石以约 Ga的次要种群和约 Ga的主要种群(峰值约为 Ga)为特征。其碎屑锆石来自劳亚大陆太古宙地壳(约 Ga)、古元古代造山带(约 Ga)、Granite-Rhyolite省(约 Ga),以及Elzevir地体和Grenville省(约 Ga)。中元古代锆石种群的多寡取决于与不同物源区的距离,包括约 Ga的Granite-Rhyolite省、约1245-1225 Ma的Elzevir地体和约 Ga的Grenville省。中奥陶世锆石的数量沿走向而变化,其取决于Taconic造山带的输入,但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最多。由于碎屑锆石年龄沿走向的一致性, 7534个协和的碎屑锆石U-Pb数据的汇编可用于未来的U-Pb碎屑锆石研究,作为劳亚大陆东缘的物源指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233–237

译者

哥斯达黎加的61

编辑&校对:覃华清

249 评论

33人见人爱

研究表明,我国裂谷盆地烃源层中火山岩、火山碎屑有4种分布形式:主力烃源层内基性火山岩、灰质泥页岩同层共生;煤系烃源层内中性火山岩与烃源岩互层共生;含膏盐烃源层内火山碎屑与有机质富集层共生;烃源层内火山岩墙、岩床等。前3种火山岩、火山碎屑是与烃源岩同期或准同期喷溢和沉积形成的,第4种是在烃源层埋藏过程中岩浆侵入的结果。

1.玄武岩-暗色泥页岩组合

富含有机质的泥岩、油页岩夹数量不等的玄武质熔岩及其凝灰岩,并含白云岩化生物灰岩透镜体、凝灰质泥岩和基碱性蚀变矿物。如松辽盆地的青山口组暗色泥岩、油页岩中有玄武岩和凝灰岩夹层。东营利津洼陷的杨集-林樊家和惠民凹陷的魏家集-玉皇庙等地区的泥岩、油页岩中夹有近百层总厚达500m的熔岩和碎屑凝灰岩,同时沙一段泥岩中也夹有较多的火山岩及凝灰岩。沾化凹陷孤岛-桩西地区沙一段富含颗石藻的泥岩、油页岩中玄武岩及火山碎屑也很发育。阳信洼陷沙三-沙二下火山喷发,持续时间长达,喷发次数多,主要为玄武质凝灰岩和辉绿岩,岩浆或以湖底火山喷发或以顺层侵入的形式侵入到湖相泥岩中与泥岩或钙质泥岩互层,如沙 4 井火山岩段沉积夹层达 11 层。东濮凹陷南部的沙三段、沙四段烃源岩中也夹有大量薄层玄武岩及凝灰岩或绿辉岩。滨南地区沙三段中下部厚层烃源岩中也发育玄武岩体,其具体特征将在下章中讨论。

2. 玄武岩-膏盐岩-暗色泥页岩组合

富含有机质泥页岩与膏盐岩不等厚互层,在其底部或顶部夹少量玄武质熔岩,除富含白云岩化生物灰岩透镜体外,还有较多的方沸石、钠沸石和重碳酸钠盐蚀变矿物。如东濮北部在前期形成的火山闭塞湖基础上,沿断裂破碎带在沙二、沙一段中发育有多旋回深源喷溢火山岩体,形成了厚达2 ~3 km 的烃源岩与膏盐岩互层。从地震反射剖面、钻井和测井及取心资料看,暗色泥页岩与膏盐岩互层均为连续过渡关系,属水下火山喷溢沉积。泌阳凹陷的核二段烃源岩 ( 暗色泥页岩与膏盐韵律层) 与重碳酸钠盐岩互层,并在其底部和中部均夹有玄武质熔岩流,富含重碳酸钠盐和含碱白云石、方沸石、钠沸石及碳氢钠石等,具有深源热液喷流标志的含沸石盐卤化矿物 ( 图1-53) 。此外,江汉地区的荆河镇组与潜江组也属于该种组合类型。

参考文献

[1]谯汉生,于兴河 . 裂谷盆地石油地质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2004. 376 ~423.

[2]陆克政,朱筱敏,漆家福 . 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 . 2003. 55 ~66.

[3]Einsele G,Sedimentary basins: Evolution,faces,and sediment budget. Springer Verlag,Berlin. 1992.

[4]周永胜,王绳祖 . 裂陷盆地成因研究现状综述与讨论 .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 14 ( 3) : 29 ~46.

[5]王涛 . 中国东部裂谷盆地油气藏地质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7. 19 ~27.

[6]周玉琦,周荔青,郭念发 .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地质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2004. 21 ~52

[7]朱夏 . 中新生代油气盆地,构造地质学进展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82. 102 ~135.

[8]迟元林,云金表,蒙启安 . 松辽盆地深部结构及成盆动力学与油气聚集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 214.

[9]陶奎元 . 中国东南大陆火山带在环太平洋火山带中的独特地位,见: 火山岩火山作用及有关矿产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1993. 121 ~132.

[10]刘德来,陈发景,关德范 . 松辽盆地形成、发展与岩石圈动力学 . 地质科学,1996. 31 ( 4) : 397 ~408.

[11]陈全茂,李中飞 .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构造及其含油气性分析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1998. 55 ~98.

[12]杨宝俊,张梅生,王璞珺 . 中国油气区地质-地球物理解析 ( 上卷)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002. 78 ~172.

[13]谯汉生,纪有亮,姜在兴 . 中国东部大陆裂谷与油气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9. 6 ~101.

[14]郭令智,马瑞士,施央申. 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中-新生代弧后盆地的分类和演化程度.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8. 25 ( 2) : 134 ~ 144.

[15]黄镇国,张伟强,陈俊鸿 . 我国第四纪火山活动的板块构造背景 . 地理科学,1995. 15 ( 2) : 109 ~118.

[16]刘翠荣,陈发景 . 裂谷盆地的理论模拟———以松辽盆地为例 . 石油实验地质,1996. 18 ( 3) : 274 ~282.

[17]蒙启安,门广田,赵洪文 . 松辽盆地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对气藏的控制作用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 23( 3) : 285 ~289.

[18]张坤,刘峰,程秀芹 . 松辽盆地南部火山岩及其在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 21 ( 3) :16 ~ 18.

[19]刘和甫,梁慧社,李晓清 .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盆地与伸展山岭耦合机制 . 地学前缘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0. 7 ( 4) : 477 ~486.

[20]初宝杰 . 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成岩油藏研究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广州地化研究所 . ~ 36.

[21]陈振岩,李军生,张戈 . 辽河坳陷火山岩与油气关系 .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 23 ( 3) : 1 ~6.

[22]肖敦清,王桂芝,韦阿娟 . 黄骅坳陷火成岩成藏特征研究 . 特种油气藏,2003. 10 ( 1) : 59 ~62.

[23]杜旭东,张一伟,漆家福 . 黄骅坳陷中生代隐伏火山岩系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 地球学报,1999. 20( 1) : 30 ~36.

[24]谷俐,戴塔根,范蔚茗 . 黄骅盆地中新生代火山岩岩相及岩石化学特征 . 地球学报,2000. 21 ( 4) : 365 ~372.

[25]沈渭洲,赵连泽,赵明 . 山东济阳坳陷第三纪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研究 . 地质学报,2002. 76 ( 1) : 33 ~38.

[26]郭占谦 . 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 23 ( 1) : 59 ~64.

[27]路波,赵萍 . 火山岩的分布及其对油气藏的作用 . 特种油气藏,2004. 11 ( 2) : 17 ~20.

[28]郭栋,邱隆伟,姜在兴 . 济阳坳陷火成岩发育特征及其与二氧化碳成藏的关系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 11( 2) : 21 ~24.

[29]陈利 . 济阳坳陷火成岩岩相分布模式研究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4. 16 ( 3) : 13 ~15.

[30]赫英,王定一,廖永胜 . 胜利油田火山岩类、盆地演化及其 CO2-Au 成藏成矿效应 . 地质科学,2001. 36 ( 4) :454 ~ 464.

[31]吴江山,张保银,刘瑞红. 惠民凹陷东部火成岩披覆油藏特征及构造描述. 特种油气藏,2003. 10 ( 1) : 43 ~47.

[32]郭华,夏斌,陈根文. 惠民凹陷渐新世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 29 ( 3) :303 ~ 315.

[33]刘惠民,谢忠怀 .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第三系火成岩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石油实验地质,2003. 25 ( 4) :385 ~ 389.

[34]吴向阳,牟荣,石胜群 . 苏北盆地火成岩发育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 勘探家,1999. 4 ( 1) : 44 ~48.

[35]钱勤,李坤英 . 苏北盆地玄武岩地质年龄及地层时代 . 火山地质与矿产,1996. 17 ( 1 ~2) : 86 ~93.

[36]毛凤鸣 . 高邮凹陷北斜坡辉绿岩形成时期的确定及其与油气关系 .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 27 ( 6) : 19 ~23.

[37]聂逢君,姜美珠,吴克强 . 珠江口盆地构造岩浆活动与热流体的形成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 28 ( 2) :107 ~ 111.

[38]邹和平,李平鲁,饶春涛 .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 地球化学,1995. 24,增刊: 33 ~45.

[39]宋维海. 中国东部陆缘中区新生代构造-火山事件及其对含油气盆地的控制.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56 ~60.

[40]杨巍然,纪克诚,孙继源 . 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 . 地学前缘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995. 2( 1 ~2) : 93 ~102.

[41]金强,熊寿生,卢培德 . 中国断陷盆地主要生油岩中的火山活动及其意义 . 地质论评,1998. 44 ( 2) : 136 ~142.

[42]宋维海,张兴洲,王璞 . 中国东部陆缘中区第三纪构造火山事件及其对含油气盆地的控制 . 吉林大学学报 ( 地球科学版) ,2003. 33 ( 4) : 399 ~484.

[43]Brooks G . ,Hart S. R. ,Hofmann A. and James D. E. Rb-Sr mantle isochrons from oceanic regions. Earth and PlanetaryScience Letters,1976. 32 ( 1) : 51 ~ 61.

[44]Mitsunobu Tatsumoto.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lead in oceanic basalt and its implication to mantle evolut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1978. 38 ( 1) : 63 ~ 87.

[45]郭军,陈守田,王维林 .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 30 ( 3) : 243 ~ 245.

[46]侯贵廷,钱祥麟,蔡东升.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01. 37 ( 6) :845 ~ 851.

[47]陈建文,王德发,张晓东 .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相和火山机构分析 . 地学前缘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0. 7 ( 4) : 371 ~379.

[48]刘中云,肖尚斌,姜在兴 . 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山岩及其成因 . 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01. 25 ( 1) :22 ~ 26.

[49]魏喜,宋伯荣,李学万. 辽河断陷盆地火山岩储层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特征油气藏,2003. 10 ( 1) : 13 ~18.

[50]闫全人 . 晚中生代松辽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及成因机制 . 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 2000. 80 ~85.

[51]曹跃,邵贵增,门吉华 . 松辽盆地南部火成岩分布预测及成藏条件浅析 . 特种油气藏,2003. 10 ( 1) : 90 ~94.

[52]高知云,章濂澄 . 辽河裂谷玄武岩成因机理与盆地演化 . 西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1994. 24 ( 4) : 365 ~370.

[53]杨祝良,陶奎元,沈渭洲,杨献忠 . 苏北盆地隐伏早第三纪玄武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 岩石学报,1998,14( 3) : 332-342.

[54]韩广玲 .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带青山口组玄武岩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 石油实验地质,1988. 10 ( 3) : 392 ~399.

[55]李继山,金贤镐 . 阳信洼陷沙三段火山岩地层的层序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 29 ( 2) : 4 ~7.

[56]周建民 . 河南泌阳凹陷含碱段浅水蒸发环境 . 沉积学报,1989. 7 ( 4) : 386 ~393.

296 评论

相关问答

  • 岩彩绘画研究论文

    岩彩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岩彩画”的出现在我国可追溯至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马王堆赋彩浓郁的帛画和漆画,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但是一度被元以后兴起的“文人画”、

    飛846968264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最近很火的研究生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简称长沙理工,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管、经等多学科的大学。以下是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欢迎阅读。 自从1906年动画产生,对动画

    sherry美享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火锅文化的研究论文

    提到海底捞,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逆天的服务。就连服务体验中最难克服的等位,海底捞也能让客户心甘情愿等待。等位时会准备水果零食,店内有充足的跳棋象棋、纸牌等娱乐

    气球飞哇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火山研究论文

    调查原因:在陆地上的火山大多是喷火的,因为地壳运动,平日里被包在地壳里的岩浆由于温度高,又承受地壳的压力,所以一遇到地壳薄的地方岩浆就猛烈冲出地面,如同火焰一般

    胖蟹爪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岩藻黄素研究论文

    光周期对岩藻黄素的影响是通过光的合作中如果光越大,炎黄炎黄素生产的则越多,它是一个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一个激素。

    遇见你之前的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