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0

罗夕夕1976
首页 > 期刊论文 > 煤炭博弈对伊拉克的影响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快乐的陆小晶

已采纳

这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有非常大的影响,没有了煤炭,他们的日常生活都很难维持

100 评论

78海吃不胖

很有可能会导致大家不能够随便去洗澡,或者是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感觉压力很大的。

343 评论

一杯清茶NJ

波兰不惜让自己陷入能源短缺问题,也要对俄煤炭禁运,这不仅会对波兰居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没有足够的能源去发电以及过冬。甚至连最基本的能源安全都会受到影响。事实上,能源需求安全问题一直是能源生产国所关注的问题。当然,这往往反映了西方能源消费国对能源安全的看法。能源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国家根本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而能源问题又是经济问题。波兰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的做法,显然也影响到了民众的经济生活。

波兰的能源一直依赖于从俄罗斯的进口。据统计,超过一半的天然气、一半的煤炭和三分之一的石油来自俄罗斯。为了减少波兰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波兰加强了与美国的能源合作。这是为了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所做的不明智之举,但是这将会进一步加大波兰进口能源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将会反作用于波兰的民众。未来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激烈竞争,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波兰,这给波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美国在欧洲的能源份额将会被压缩,而俄罗斯将会得到很大的份额,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一方面,美国可以趁机增加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在油价的供需关系上,美国也会有更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美国也可以让美元贬值,消除美元泡沫。另外,美国的页岩油,也可以出口到欧洲,所以这一次的地缘危机,美国才是最大的赢家。

总的来说,波兰对俄煤炭的禁运,所带来的后果将会由波兰民众买单,这将进一步推动波兰通货膨胀率的增加,进一步使执政党的支持率下降。同时阻碍波兰经济的发展。

120 评论

lalack1987

1981年煤炭和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的。首先,伊朗革命爆发导致该国的石油出口停止,这导致了全球石油市场的供应紧缺。此外,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也导致了石油供给的短缺,人们对石油供给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推高了价格。除了中东地区的*和*外,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过度消费能源也是引起能源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此外,1981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这也为煤炭和石油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 能源需求和价格的上升对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家着手加强能源战略规划以减缓对石油的依赖,并逐步向更加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转型,以确保能源安全。

144 评论

芒果小丸子哟

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利益 文 / 百媚千红 ——以驻伊美军虐囚事件为例 摘要:作为政治约束下的跨国界信息传播,国际传播与国家利益密不可分,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色彩,但对不同政体的国家而言,表现又有所不同。本文以驻伊美军虐囚事件为背景,简要介绍了其间美国国内媒体的主要活动,分析了这些媒体披露的事实给美国政府带来的挑战,及其对美国国际声誉的负面影响,通过这些矛盾表象的深入探讨,阐释了民主政体内在纠错机制的先进性和普适性。同时,以中国日报一则转发新闻为例,揭示了我国国内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视野的局限,并尝试提出了借鉴和改善的方法。 关键词:国际传播 国家利益 虐囚 与政府作对 报道失实 审视和改善 一、本文所取国际传播、国家利益的定义 关于国际传播和国家利益这两个术语的定义和争鸣很多,为保证行文顺利,首先解释本文所取的定义和理由。 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当今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互为传受主体,其间各种信息的跨国、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国际传播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文主要探讨后者。定义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支柱、以国际范围内的受众为对象的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 。 国际传播包括,由外向内的传播:将国际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变化传达给本国民众;由内向外的传播:把有关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达给国际社会。与一般的传播形态不同,国际传播的主导者是主权国家以及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作为国际政治的一部分,国际传播受到政治权力的制约与控制。筛选、过滤、趋利避害是国际传播的公理,中西媒体概莫能外 。 当今世界,国家利益是外交和国际传播的最高准则,其完整表述包括三部分:存亡、兴衰、荣辱 。没有负责任的国际传播,就没有受认可的国际地位。二、驻伊美军虐囚事件是如何曝光的 原则上说,国际传播是遵循“家丑不外扬”的潜规则的。传播者在对外传播时,往往选择那些有助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信息,而将那些无利或有害的信息剔除掉;在对内传播时,必然要回避那些消极有害的信息,而将于己有利的信息介绍进来。然而,2004年4月底以来,美国的报纸和电视上赫然出现的数以千百记的虐囚照片,引起世界震惊的同时,也给美国政府(共和党政府)当头一记重拳。 自从陆军特种兵乔·达比将一张存有虐囚照片的磁盘放在军方调查员的床上,从而启动军方对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展开刑事调查之后,军方为此事的解决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名军官和在监狱工作的一名公司指挥人员被解职,6名士兵因为虐待囚犯也面临起诉,同时,驻伊指挥官桑切斯中将对管理监狱的最高官员贾尼斯·卡尔平斯基准将发出了警告。由此看来,事件完全可能内部秘密解决,然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却在《60分钟》节目中向五角大楼发出通知,表示将要公开阿布格莱比(Abu Ghraib)监狱虐囚照片。虽然迈尔斯将军曾私下里两次要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延期公开照片,以免引起反美暴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还是在4月28日向公众公开了虐囚照片。 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多个国际人权组织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军方的野蛮行经,一些美国的盟友发表声明攻击美国政府,在美国国内,27万人签名要求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下台,迫使布什总统多次向公众道歉。 然而各大媒体依然不折不挠,争相报道、揭露:《华盛顿邮报》5月8日报道虐囚女兵讲述的真相,“上级命我尽所能虐待囚犯。”5月9日刊登题为《道歉国家——道歉之术》的署名文章,批评美国政府道歉背后责任的缺失 。5月19日,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除了被起诉的7名美军宪兵以外,还有数十名美军士兵参与了巴格达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五角大楼正设法掩盖这一事实 。虽然,照片主要摄自于巴格达的阿布格莱比监狱,但《洛杉矶时报》坚持认为“发生在全伊拉克”,毫不讳言“很多人认为(美军)这种有组织的刑罚已经进行多月。” 5月23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至少有2000页美军虐待伊拉克囚犯的调查报告不翼而飞,不排除蓄意的可能……尽管其间部分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怀疑和争论,然而明显的是,在虐囚事件中,各大媒体似乎都缺乏维护政府形象的考虑。 三、媒体权利和国家利益的矛盾与调和 在美国,媒体从业人员素有“无冕之王”的美誉,新闻媒体是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媒体想要跟政府平起平坐,跟执政党叫板的意识,难免和国际传播中维护国家形象的潜规则产生矛盾。虐囚事件引发的多种疑问:美国人的政治性格是否也在发生变化?美国一直标榜人权,这些岂是人权典范?反恐战争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持续以暴易暴,还是刚柔相济,标本并治?让美国政府显得有些无能,霎时间国际声誉也随之跌下谷底。 任何国家,政府权力总是倾向于侵犯人权的,其中行政权力是最容易侵犯人权的,而军事权是行政权力中的行政权力,军队讲究效率,讲究下级服从上级,享有许多特权,不受普通的法院的约束,不容易受到媒体的监督,军队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头等重要的令人头疼的问题。自由民主政制实行军队国家化和职业化的政策,有效的约束了军人干预政治的冲动,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并没有完全消除军队的野蛮本性。因此,以美国占领军维持国际秩序,是一件很难控制的事情:既要维护当地秩序、保护自由民主政权的军事利益和经济利益,又要维护被占领国家的各种利益,又要控制军队以符合自由民主的方式行使各种权力。美军在世界各地的驻军,侵犯当地人民的权益的事情实在不少,这次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事情更是非常严重。美国因此受到各国的抨击,当然是罪有应得。但是,这次事情应该由实行自由民主政制的部分美国人负责,不应该由美国的自由民主政制负责。应该让拉姆斯费尔德下台,而不是让美军回家,在伊拉克建立自由民主政制的目标一旦动摇,等于前功尽弃 。 但可以肯定的是,虐俘现象,也是世界一体化,全球化的一个特征。东西方的差异在缩小。当人们在谴责“文化大革命”对被批斗者的虐待时,西方自由、人权明珠的美国,也同样出现严重的人权问题。可见,人类的虐他心理是如此的相似,无论在何种文化背景下,无论在何种政治体制下,都有这样的集体的残虐心理状态和残虐行为,当一个国家被卷入自认为是正义的伟大的事业和运动,对自己面临的敌人“走资派”和“恐怖主义分子”都会予以极端化的政治描述和政治对抗。残虐行为变成一种“正义行为”。所不同的是,在集权中国发生过的文革暴行,经过了若干年才揭露出来,并且至今尚未成为全民族集体的、自主的反省;而在自由的美国,“当下”就被揭露出来,引发美国的良知,上至总统,下至平民的谴责、批评和道歉,这一切都说明了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国父先贤所创立的美国自由传统价值、制度还在发生作用。 国际竞争中,国家利益是各国首要考虑的问题,可以很直白的说,国际社会中的国家也是自私的。然而,对一个自由民主政权来说,他不得不把自由民主政制的扩展也当作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因为自由民主政体不能在独裁主义、威权主义盛行的世界上不受侵犯地稳定长存。更何况,自由民主本身是有道德的,正如有道德的人喜欢和有道德的人打交道,有道德的政权也喜欢和有道德的政权打交道。(这并不是说自由民主政权之间就没有矛盾,法语文化区和英语文化区的冲突由来已久,法国和英国、美国都是实行成熟的自由民主政制的国家,他们之间不会发生战争,但是经济的纠纷、文化的纠纷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就算新闻媒体对当前政府和执政党不留情面的批评和揭露,损坏了美国的国家形象,这也是出于维护民主政体的第四权的天职。 当然,美国媒体敢大胆接自己短,也不排除坚船利炮、财大气粗,在当今世界处于绝对领先优势使然。但这是次要原因,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四、对中国国内主流媒体以往国际传播视野的审视和改善 驻伊美军虐囚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主流媒体的表现未能让公众满意。上部分对比的一篇报道可略窥全豹之一斑。看似客观的事实,经过有倾向的选择和屏蔽之后,局部的真实相加,掩盖了整体的虚假,带给受众的只能是误导和愚弄。中国一贯的宣传方针是喉舌论,坚决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稳定压倒一切,在国际传播领域更是如此。然而,一个权威,一种声音,伤害的往往是全民族的智慧和理性。不以知情权的保障为前提,所有的判断都是虚妄无力的。民众不知情的直接表现是愚忠,愚忠的危险性在于国家的国际声誉无法提升,对外沟通、传播、合作难以开展。 因此,审视以往的国际传播视野,如何改善,需要从两个角度斟酌。一个是如何对待外来新闻传播,另一个是是如何发展自身的对外新闻传播。 长期以来,中国对待外来新闻信息的传播始终存有戒心,防范有加,唯恐它扰乱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社会的安宁。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打开,外来的新闻信息纷至沓来,人们对此的态度也开明了许多,但是旧的成见依稀可见,干扰收听收视的做法并未绝迹。而当今世界,国际信息网络迅猛发展,新闻传播样式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封闭心理早已没有了可实施性。其实,除了国际公约明文禁止的传播内容,一般的新闻传播完全可以不设防。不论是经济、金融、科技、体育等无关意识形态的信息或报道,还是有关各国政治变化、社会生活、国际政治关系等有关意识形态的报道或评述,都没有必要围堵。世界上既然并存着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政府就没有理由、也不可能不让公众了解这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以及它们对世界事务的种种观点。唯其让公众了解它们,才有可能比较其优劣、辨明其是非,借鉴其中积极有益的东西,摈弃其中消极谬误的东西,增长全社会的辨别能力。 同时,中国的对外传播宣传太浓应该得到改善,加强对外传播的新闻性和信息性,才能贴近国外受众的接收实际。一个国家的对外新闻传播是要汇集到国际新闻市场上去的。在那里,最具新闻价值的、最为公众关注的新闻,便是最抢手的新闻;最能提供准确及时、客观全面、具有高度新闻价值的新闻的媒介,自然也是最受公众欢迎的媒介。这是贯穿于国际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尤其是若干年后,当高速信息网络逐步成为国际传播的主体时,人们在网络上选择收看新闻将具有更大的主动权、自由度和宽广度,想要控制受众按照官方的宣传需要,而不是按照各自的新闻需求(或新闻价值观)去选择接受,是幼稚和不现实的。 尾注:程曼丽:《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 吴玉玲:《新技术条件下国际传播的发展变化》,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风雨兼程 外交十记——20年中国外交散谈》,《世界知识》2004年第1期。 《公开虐囚照片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世纪沙龙》网站2004年5月13日。 《美媒体看“虐囚门”:只道歉却不负责任的总统》,2004年05月09日中国日报网站。 《数十名美兵参与虐囚 五角大楼欲掩盖真相》,2004年05月19日中国日报网站。 《虐俘风暴冲击白宫》,作者汤本,《南风窗》2004年5月下半月号。 《有没有比美国更好的国际警察?》来源:世纪中国 论坛精粹 《虐俘风暴冲击白宫》,作者汤本,《南风窗》2004年5月下半月号。 《国际新闻传播:跨世纪的飞跃与挑战》张允若 来自允若论坛。

305 评论

相关问答

  • 煤炭博弈对伊拉克的影响研究论文

    这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有非常大的影响,没有了煤炭,他们的日常生活都很难维持

    罗夕夕197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对企业影响研究

    看看下列的标题怎么样,希望对你的论文有所帮助 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研究 ------转变企

    桃源捣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煤炭消费量研究论文

    山经的吧= =

    鲁鲁鲁德林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煤油混烧对锅炉的影响研究论文

    火力发电厂锅炉节能降耗策略探讨论文 摘要:火力发电厂锅炉是耗能大户,做好节能降耗能够有效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现象,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发电厂经济效益。本文通过概

    空气精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断层对煤的影响研究论文

    原煤矸石增加,灰分增加,更甚者煤层没了

    西安一品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