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9

山水平川
首页 > 期刊论文 > 科学网博客的文章可信度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的呆猫

已采纳

一般而言,一篇文献可以很长很臃肿,但是其中的核心论点只有一个,那就是题目。至于其他的分论点,一般都会通过文中的示意图或图示来体现,因此,把文献中的配图理解了,这便宜文献基本上就掌握了。文献中的所有文字都在为图服务。

310 评论

苏潇若之苏苏

博客营销优点有哪些

博客是一个信息发布和传递的工具。常用的网络营销信息发布媒介包括:门户网站的广告、新闻;行业网站、专业网站供求信息平台;大家知道博客营销优点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博客是信息传播和传递的工具

网络营销的最大特色是让信息在网络得以传播,并通过多方位的视角让信息发布更为广泛。博客的信息传递功能是博客营销的基础。

2.博客文章具有灵活性

博客文章的自主性相对较强,从标题到内容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编排,更容易受到用户的关注。博客文章也可以通过共享的平台,利用标签、转载、链接、引用等方式迅速取得更多的关注度,其推广信息的效率远远高于企业网站。

3.零成本的推广方式

利 用博客传递信息是免费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博客的建立、文章的发布、标签的设定、博文的转载与引用都不需要支付费用,因而这种推广方式更受企业的欢迎。例 如,在阿里巴巴每年“十大网商”的评选活动中,每一个网商都会通过博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企业形象,而通过这个活动其博客的点击量会明显激增,为企业带来 更大的经济效益。

4.博客文章的亲和力强、可信度高

与 在论坛上发布的信息相比,博客文章更为正式,因为每一篇文章都自动成为一个网页,通过合理的文章标签及关键字的设定,其被搜索引擎收录的机会更大,其排名 也会比论坛上的信息更靠前,受到的'关注机会大大增加。

5.机动灵活,内容更为丰富

博客的文章没有体裁的限制,据此可把博客文章与单纯的供求信息发布区分开。博客文章的灵活性更强,标题更随性。内容的信息量随博主的意愿可大可小。另外,根据实际目的不同,博客文章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29 评论

FACE家具和设计

我们很多的时候,闷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实在不如稍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是 否有同样的困惑。我们的大老板说,要想有成绩别无他法只有读,读,大量的读文献,尤其国外的。阅读文献的来源

精研数据库,对于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应该深入研究。重要的如ISI,Medline, Ncbi等了。因人而异添加数据库到你的收藏夹。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roup所发表的论 文并认真研读。对于本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和实验室,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主页。

可以在google上免费订购你所感兴趣的alert,他24小时更新,会不间断的向你信箱发 送网上出现该话题的文章。

经常上网看看最新的资讯说不准会激发你一时的灵感。

定期读几篇cell ,nature,science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就不关 心,其实目前生物医学界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nature,science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领域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

对于你从事的领域的重点杂志()(<<国外医学>>各个分册每其都有许多可读的 综述,注意自己专业的核心刊的专辑,增刊,很重要!),应该是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阅读一下,然后是重点阅读。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至少每篇的TITLE & ABSTRACT应该阅读的。

特别要注意中文综述文章后的英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 起源及奠基性文章。

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idea不知不觉 中就被启发开来。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 次数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如何查找阅读文献

课题未定:我很是崇拜神经所蒲教授的观点,阅读文献从教科书开始-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查找相关综述,你会发现书上一些所谓的成熟观点,在综述中是“推测”,然后找原始文献,你回发现,有许多实验证据是在当时条件不够的情况下的初步探索。如果你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个流行观点没有使用目前、最新技术验证,你去验证一下,回有两种结果:证实,那你就是用最新技术验证一个很正确的观点,给他提供了新证据,这属于好工作,另外你发现前人的观点有错误,那你就找到一条将来的科研方向,继续做下去,搞定!

一定得知道自己所作的方向现在世界上是个怎样的研究现状—做到了何种程度,还有 那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这一点对于自己找题目的战友,我觉得尤为重要!

课题已定: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权威杂志上相关研究领域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类文章。这类文章信 息量大,论述精辟,读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掌握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个大学或研究所、在哪个方向比较强等等;其次是泛读摘要,挑选最相关的进行精读。精读文章同时做笔记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好文章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 助;再次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对论文进行泛读和跳读。

涉足一些和专业有点瓜葛但有相当距离的领域。我一般研读相关文献的程序是:1、 对该领域有较多介绍的中文成书(资料一般是比较老,如果是新书通常汇集了最近5到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读后可以对这个领域发展历史和近期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一些专门的术语和英文单词也有了概念。

2、根据研究内容通查最近3年的中文期刊,主要是通过看综述了解最近进展和一些国外发表文章的人名和期刊名,还有国内做到什么程度了,为请该类项目打个基础。你可以知道国内那些同行在做这工作.如果实验中碰到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的话,你可以联系他们,这便可以使你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3、根据上面的学习掌握的专业词汇,人名,期刊名查国外文献。我的体会是,如果那个领域和原来专业距离比 较远,那么一来就去查外文的文献往往找不出好东东,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常有臆断的情况,导致检索效果不好。

我觉得对于自己要研究的不熟悉的内容,例如某种疾病,那么你得首先翻翻中文教科书,要对这一种疾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你以后阅读文献时会很有帮助。然后,在上网查一些你的老板或你自己想要做的题目的相关方面的中文综述,也算是对教科书内容 的补充。同时也让你有可能触及到国内目前的此方面的前沿。这时候,你可以开始阅读一些外文的综述,看一看国外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或许,此时你会对你想要研究什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就可以阅读一些国外的原始论著,它将会告诉你如何去完成你要研究的题目。等到文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开始你的课题了。但千万别忘了,时刻关注你正在研究的相关内容研究进展,它可能会给你的课题新的补充。最后一条,看文献, 编上号,做好笔记。

对于一个尚不熟悉领域的课题,先找相关的综述,综述是了解该领域最快的途径,因为教材具有滞后性,而论著又偏重于某一点,优秀的综述可以作教材读的. 读文献的顺序,当然还是从中文到外文,毕竟,中文是自己的母语,容易看懂,也容易有成就感。

文章内容是从综述到论著。一般花上一两个小时,可以查一堆文献,先把它们的摘要 整理出来,甚至打印出来,根据摘要,可以初步判断哪些是自己决定要的。然后再到网上 找全文,找不到再去图书馆,还找不到就发E-mail给国外的同学,一般都能获取到。对于 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它的参考文献,一般深追上几篇文章,对于想 了解的问题也就知道个大概了。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当然要做些笔记,建一个word文档, 做些复制拷贝的工作便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回头就不必再花好多时间去找你的论据或论 点。

如何阅读文献:

看文章时作笔记阅读笔记本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摘录,如: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 等,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对于笔记要定期总结(总结过去已经做过什么——-做到心中 有数;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做到知己知彼;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预测将 来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准确出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着眼于将自己的成果往SCI上发,所以对一些经典的陈述,要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下来。另外,有的时候想到的思路,闪过的想法,作笔记记下来,随时查一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

勤思考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 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逐一推敲,抱着一 种挑的心态想。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文献,不要盲目崇拜,有些东东自己作作,发现并不 是那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看文献中懂得抓重点,找思路。主要是学习别 人的IDEA。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那里。比如一大堆专利讲了 很多种分离方法,关键不是看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是想这个分离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人家会想到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为分离的依据。

多与人交流,是提升自己的极好方式。和导师谈谈你的想法,交流一下各自所了解的所在领域某一方向的研究进展;与相关 方向的牛人谈谈,对自己的启发要比看文献大的多。不仅与本领域的牛人交谈,还抓住机 会与其他领域的牛人交谈,牛人的一句话,有时你读半年书都读不来的。特别是其他领域 的牛人,他没准就给你一个金点子,特别是在中国,牛人一般对外行人不怎么保守。集体 讨论非常必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文献人人都有一份,每人分工读不同的文献,然后大家坐到一起。顺序开讲,互相讨论。这样,文献量是不是就成N次方增加了!!!

比较阅读观点相反的论文可以参照来读,品味一下双方的观点。还有就是与原著同时发表的其 他专家的述评、原著发表后的读者质疑,都应当和原著一起读。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 己的差距了。

读论文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发现“一稿两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 数据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时,如果你 的课题与此类似,你的好运也就来了。因为能通过深入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发现作者 (或科研小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变,或者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真正 ”方法。我就是在分析了同一科研小组的类似实验后,迅速发现自己实验失败的关键原因 ,短时间内成功完成动物模型制作的,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做技术的要善于比较和发现,一些技术含量高文献,不可能把要点都报道出来,中文 如此,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专利中有很多的Sample,而每个的条件或配方都不同,这时 要多比较几个同类文献,看其共同点在那里。这点在制药和表面活性剂行业还是要注意的。

全面参考国外文献。一定要清楚,国外文献也有一些不可信的文章;另外一种现象就是 关于重点的关键的东西他会略去不写,有时一些细节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问题是各人省略

——张兴旺科学网博客。

87 评论

康康是逗逼

在专门探讨个人和社会身份在同行评审中的作用的一周里,我们将深入探讨同行评审中的开放身份这一长期问题。开放同行评审一直在稳步增长,但其实施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事实上,Ross-Hellauer已经编列了122种定义)。在过去几年里,随着资助者兴趣的增加,提高评审透明度的呼声也在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支持发布评论,并希望出版商能够提供DOI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引用它们。例如,PLOS ONE在201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访者从多方面都对公开评审给予了高度支持。 然而,在审稿人是否应该公开他们的身份这个问题上则存在着更大的分歧。在这篇文章里,我们首先简要地回顾了开放身份的利与弊,然后再深入探讨已经实施开放审稿人身份的出版商的经验给予了我们哪些启示。 开放身份的益处 开放身份(即签名)同行评审的支持者认为这种形式的透明度是开放评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l  责任 。当所有参与者的身份都公开透明时,任何潜在的利益冲突都会更加明显,每个人都要公开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l  声誉 。同行评审具有挑战性、耗费时间,而且常常未受赏识。署名和公开发表的同行评审为审稿人提供了一个使其工作被认可的机会,这使得同行评审朝着值得认可和赞誉的真正的学术活动又迈进了一步。 l  质量 。开放身份可以通过鼓励审稿人更彻底地评估来提高评审的质量。研究表明,署名且公开发表的同行评审至少与盲审模式一样好,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在某些方面公开评审比盲审更好,比如建设性反馈、对方法的评论、评审的长度和支持评论的证据。 更加谨慎的理由 当前,可能有更多的人认为开放身份的风险会超过其益处。关键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l  偏见 。许多形式的偏见是同行评审过程中所固有的(例如,在选择审稿人及其评审结果方面的性别偏见),这个问题由于我们的审稿人范围过于狭窄而变得更加严重,这导致无法确保研究得到公正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到不同观点。在双向匿名系统中对双方的身份进行保密,而不是透露审稿人的身份,已经被视作一种解决方案——尽管双向匿名做法的有效性受到了质疑。在某些领域进行双向匿名的同行评审则更加复杂,因为它与那些被偏好的行为和政策相冲突,比如发布预印本、在文章提交前共享数据和对竞争性利益的审查。 l  对弱势群体的影响 。开放身份对那些易受攻击、权力更小的人有着实在的影响,因为可能导致他们在论文或研究资助的同行评审中遭到全面报复,甚至造成更微妙的后果,比如不受论坛和奖项的青睐。 l  严谨度和坦诚性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担忧是,审稿人可能不太愿意给出批评性的反馈意见——或者那些本来会这么做的人拒绝参与评审,一些医学期刊(比如《英国医学杂志》[ 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The BMJ ])已经证实了这一担忧。此外,编辑和作者都对利益交换链的问题表示担忧,即给予积极评论,从而希望将来也能得到积极的反馈。 对读者的影响 虽然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开放身份对同行评审结果的影响上,但开放身份对已发表作品的读者意味着什么也很重要。当谈到评估已发表的研究时,有大量数据表明,同行评审是信赖和可信度的决定因素。但也有数据表明,人们根据作品的外在特征(对作者、实验室和机构声誉的看法)来判断研究成果的质量。我们的研究还表明,至少在某些情况下,研究人员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遇到新的出版物时,会分析同行评审报告以评估结果的可信度。这对开放身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个人层面上,这有助于评估我们专业领域之外的论文,如果我们信任的一位专家对一篇论文作出了积极的评审。但在系统层面上,延续这些启发式方法并将其扩展到同行评审报告中,可能会使偏见持续存在,而且并不会使我们更接近于完全根据研究自身的价值来评估——以及同行评审——一项研究。 从出版商的开放评审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少数出版商实行某种形式的开放评审已经有15到20年了,包括《英国医学杂志》、《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杂志》(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 Journal , EMBO Journal )和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EGU)。《英国医学杂志》在随机试验中研究了这种形式的透明度的效果后,率先披露了审稿人身份并公开了同行审稿报告。他们的研究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发现开放身份对评审的技术质量基本上没有影响,对推荐接受的概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导致了评审的意愿有所下降,对评审的基调和建设性有些许积极影响。《英国医学杂志》相信全面的透明度对其风纪的好处,多年来成功地运行了一个开放审稿人身份的透明程序。 《自然》( Nature )杂志采取了一种非常不同的方法,它进行了一项试验,然后将其作为常规做法,即在发表时可以选择披露审稿人身份,但不公开报告,同时需要作者和审稿人都同意才能透露审稿人的名字。总的来说,80%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至少有一位审稿人署名。由于这一选择是在发表时做出的,而且名字与具体的报告没有关联,结果几乎没有告诉我们对质量或责任的影响,但它们表明了人们对声誉的渴望。在试验中,55%的审稿人选择了署名,且这种选择没有在性别或职业阶段上的明显区别。有趣的是,四分之一的作者拒绝查看审稿人身份,这可能与对交换利益的担忧有关。 最近在 PeerJ (一本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的一篇基于 PeerJ 数据的论文研究了同行评审过程对稿件的影响,这个分析中的一个有趣发现是,选择为他们的评论署名的审稿人写的评论更加主观和积极。虽然这是一个有限的数据集,但它提供了一些证据,说明社会压力会影响公开身份的审稿人在开放评审中的坦率程度。这与《英国医学杂志》的数据形成反差,但很有可能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这些个体行为的微妙影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PLOS(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的经验 当PLOS于2019年在其所有期刊中引入公开的同行评审政策时,我们思考了支持和反对披露身份的论点,并研究了那些已经实施透明评审形式的期刊。像 EMBO Journal (在生命科学领域开创了这种模式)和 PeerJ 一样,我们认为公布评审内容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同行评审透明模式有重要的共同点:所有审稿人都同意公开他们的报告,但他们可以选择透露自己的身份或保持匿名。是否公布整个同行评审过程,包括同行评审报告,以及作者的回应和编辑的决定,都取决于作者——尽管在实施方面略有差异。 尽管模式相似,但不同学科和期刊对开放审稿人身份的态度却大不相同。 EMBO Journal 虽然鼓励审稿人公开身份,但几乎没有审稿人这样做。对于 PeerJ ,从过去6个月里其主要(生物学)期刊的所有评审情况来看,28%的审稿人选择公开自己的名字。 在PLOS,旗下的7种期刊(不包括5种新期刊,因为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自2020年1月以来的21个月的数据展现了一种有趣的模式。署名评审最多的是医学领域, PLOS Medicine 为24%,其次 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为17%。我们的核心生物科学期刊从 PLOS Biology 和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的14%到 PLOS Pathogens 的8%和 PLOS Genetics 的10%不等。而 PLOS ONE ,因其广泛的学科组合,达到了16%。在这7种期刊中,22%的被审稿件至少有一篇署名评审。 我们还观察到了对同行评审贡献归属的声明的强烈需求。由于我们引入了一种简化的方式,无论审稿人是否选择透露他们的身份,他们都可以获得审稿贡献归属的证明。通过与ORCID(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的整合,审稿人可以选择用PLOS期刊认证的审稿证明自动更新其ORCID记录。在2020—2021年的所有PLOS期刊中,46%符合条件的审稿人选择了ORCID评审存储,约有44390个评审的贡献归属被存储在了ORCID。 独立于期刊的同行评审 最近,我们也看到了在典型的期刊同行评审框架之外进行评审的吸引力,尤其是预印本服务器,它为学者提供了在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前对其进行评论的选择。虽然绝大多数评论是私密的,通常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送给作者(如bioRxiv的调查所示),但也有越来越多在其他公共论坛上对预印本进行热烈讨论的例子,在这些论坛中评论者的身份是已知的(例如在Twitter上)。像PREreview(一个预印本评论社区)这样的组织还为职业生涯刚起步的研究者群体创造了提供一致意见的方法——通过这种机制,这些特别易受影响的研究人员可能会因人数上的优势从而降低风险。据我们所知,这些论坛对同行评审结果的影响还没有被研究,但有趣的是,在期刊出版决策之外,我们看到了自发的同行评审运动,其中很多情况都涉及到了开放身份。 下一步怎么做? 我们相信,打开同行评审的“黑箱”对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有好处。例如, EMBO Journal 和《英国医学杂志》开创的获取审稿人报告、作者回复和编辑决定的透明路径,在我们看来展现了开放如何为作者和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它还使得具有不同视角的学者能够对同行评审过程本身进行研究,我们必须继续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学习来改进开放评审的流程。 但是,披露审稿人身份的价值就比较模糊了。现有实践的数据表明,不同的研究群体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对公开审稿人身份的影响和潜在的意外后果的理解是有限的,譬如有较高声望的研究人员是否会得到更多的正面评论?是否存在明显的国家、性别和主题偏见? 最重要的是,建立对同行评审活动的认可,将其视为一项真正的学术成果,并为这一项对科学界的服务的质量给予相应的声誉,这兼具重要性与挑战性。这将要求那些给予认可和贡献归属的人考虑与披露身份有关的敏感性。 虽然很明显,开放身份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其全部影响,但只关注这些很容易忽视现有体系使那些有地位和特权的人受益的方式。仅仅通过披露或隐瞒审稿人的身份并不能解决同行评审中固有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见问题。也许最紧迫和重要的是提升审稿人和编辑的多样性。长期以来,大多数编辑都努力在同行评审中纳入各种科学专家意见。但是,从现已向研究开放同行评审程序的期刊所提供的数据来看,在提高性别、地理和社群代表性方面,我们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最后,我们将回到今年同行评审周的主题——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个人身份。但我们也注意到,我们这些从事同行评审的人很少花时间去思考对社会和社群的影响。我们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分类对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人,进而对我们所追求和评审的研究和学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我们的目标真的是要根除偏见,增加信任和透明度,我们也可以开始探索同行评审中这些社会层面上的问题。 本文来自数字科学交流科学网博客

263 评论

岁月若如世

,正宗的科学网,科学院主办。

27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个人博客文章

    首先你要有一个自己的博客,当然那面会有说明的。

    矮油没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毕业论文科学网博客

    1、选题是至关重要的,在你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你就得构造好思路写什么,也可以浏览互联网找到题材,列一个清单,最后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选择一些你感兴趣的东西是很重要的

    牛牛122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谷歌博客文章查重

    Paperbye论文查重系统,是自带改重的论文查重系统,解决了目前市场论文查重之后,不知道怎么修改和修改论文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软件的“机器人改重”功能,实现软件

    曾在气院呆过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信息化论文小学博客模板

    ating and app

    iamjiayi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知网的杂志和论文有可信度吗

    期刊网上的论文正规。 中国期刊网又称为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

    蜜儿桃子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