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0

李哈尼尼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与外星人同盟会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福气少女毛毛酱

已采纳

外星人是对地球以外智慧生命的统称 古今中外一直有关于“外星人”的假想 在各国史书中也有不少疑似“外星人”的奇异记载 但现今人类还无法确定是否有外星生命 甚至是“外星人”的存在 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太空探测器 是人类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尝试联系“外星智慧” 虽然科学家鉴于星球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 认为即使有外星人 也不可能飞抵地球 但他们并未否定外太空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 外星人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 很多人声称见过飞碟 甚至见过外星人 同时他们也拍到了各种各样的有关飞碟的照片 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 外星人真的存在么 据自称见过外星人的人们描述 他们所见到的外星人大多是一些个子矮小 脑袋圆大、嘴巴窄长如裂缝、身穿紧身衣的类人生物 另一些人则热心于寻找外星人在古代留下的痕迹 他们认为撒哈拉沙漠壁画上人物的圆形面具、复活节岛和南美的巨石建筑以及金字塔等种种无法解释的史前奇迹都与外星人有关 还有的学者提出人类是外星人的后裔 或人类中一些民族(如玛雅人)是外星人与地球人交配的后裔等种种观点 但这些也只能作为猜测和假说 其中大多数仍缺少足够的证据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指出 在整个银河系中差不多有二千亿颗恒星 这些恒星中有相当一部分带有行星 在这些行星中 与地球环境近似的 估计可能多达一百万颗 既然生命能够在地球上产生和演化 那也就可能同样在这些行星上产生和演化 并发展出智慧生物 而其中必定有一部分 要经现在的人类文明更为先进 因此 这些天文学家们认为 在地球以外的别的星球上出现智慧生命 完全是可能的 但萨根却对世界各地常常有人遭遇外星人的消息嗤之以鼻 他认为 这些 都是把一些人类掌握的科技加到所谓外星人身上 所描述的外星人形象也大多是人类的变形 而在别的星球 生命进化过程千差万别 外星智慧生命的演化形态很可能与人类完全不同 其掌握的科学技术也会与人类完全两样 而且这些可能产生智慧生命的星球 离地球的距离都在几千或几万光年 因此以为每年甚至每天都有外星人来访的说法 更是完全不现实的 萨根的看法 大致可以代表严肃的科学家们的意见 这就是说 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 从理论上讲是完全可能的 但各种发现外星人的消息 却大都不足为信 然而仍有一些被认为可靠而目前科学界尚无法解释的事件 以至某些不可理解的史前奇迹 又是否与外星智慧生命有关呢 这一切仍然是个谜 对于目前外星人的存在情况 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可能的设想 这些设想很大胆 现在看来也很离奇 但是谁又能责怪人类的想象力呢 也许这些幻想有一天会变成可观的存在

159 评论

开运潇潇

多看玄幻电影和小说

290 评论

留留恋恋

有一本电子书叫《探索未解奥秘》 大概内容是: 探索未解奥秘 作者:伊斯 前言 后记 第一篇 天地玄妙:地球的秘密档案 第二篇 怪秘地带:令人困惑的自然异景 第三篇 北纬30度:打开地球的记忆之门 第四篇 南纬30度:蕴藏生命不朽的玄机 第五篇 地球“黑洞”:杀机隐伏的神秘水域 第六篇 山野之秘:人“神”莫辨的山海异形 第七篇 荒野魅影:游走在荒野中的神秘动物 第八篇 灵异世界:乍隐乍现的湖怪海妖 第九篇 深海幻象:深不可测的大洋之谜 你如果对此感兴趣,就在网上找找吧,能有N个。或许可以上街买本<<飞碟探索>>才几块`很便宜。。几星期一册

289 评论

水金之幻

科普读物中的外星人美国畅销作家霍格兰(Richard )在科普读物《火星人完全档案》中展现了火星上的生命印记。1976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海盗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空拍摄到一张酷似人脸的图案。尽管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声称这张“人脸”只是光影构成的错觉,霍格兰利用排列规律的“城市建筑”废墟、与达·芬奇名画拥有共同比例的五边形金字塔、无处不在的圆周率规律、液态水的痕迹等大量详尽的太空照片与数据资料,构成了完整的火星人档案。青少年科普读物《地球并不孤独》中详细列出了地球上著名的外星人活动过的历史古迹。其中《恒星和行星》一章指出一些外星物种是寄生生物,能在各种环境下繁殖。不过,大部分外星生物只能在特定的环境里生存。如果这些特定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他们只得搬到其他地方去。一些高级物种已经掌握了创建能力,他们能改变一个星球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与外星人面谈》编辑了罗斯威尔坠毁事件经历者玛蒂达·奥当劳·马克艾莱的书信笔记。1947年7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靠近罗斯威尔的农场,收获一架坠毁的“飞碟”。玛蒂达·奥当劳·马克艾莱参与了与外星人的沟通。从这些记录中人们想要知道“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如果在其他地方有智慧生存,为什么不与我们接触?”显而易见,这本书的另一个目的是告诉读者,“若我们不采取有效行动对抗外星人的干预,外星人对于人类精神和肉体的延续会有毁灭性的后果,并且将长期对地球造成无孔不入的影响”。相对于这些科普性书籍,文学作品中外星人的形象更为具体,外星人与人类的交流方式也更直接。文学作品中的外星人肖恩·T.佩奇(Sean )和伊恩·穆尔斯(Ian Moores)合著的《外星人入侵生存手册》构思了对人类有威胁的外星种族,如饥渴索取DNA的格雷人和能够伪装成人类的蜥蜴人。在外星人入侵地球时,这本书提供了地球人可采取的应对假说。比如如何在自己家中建造抵御外星人绑架的“安全屋”,应怎样学习如何与外星侵略者作战。人类经过漫长进化,在地球上可以称为唯一智慧生物。不过好奇是人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人类一直在探寻宇宙,寻找同类。卡罗尔·安·达菲英国桂冠诗人卡洛尔·安·达菲(Carol Ann Duffy)的诗歌《太空太空》(Space,Space)体现了人类这一诉求。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标题为《寻找穆恩斯》,名为穆恩斯的恒星在人类尚未懂得计数前已经毁灭,但在这个星球上生存过的生物见过恐龙。虽然人类的理智拒绝承认太空中还有智慧生命,但内心对此半信半疑,渴望与其相见,听到和善的问候。有些外星人被迫屈膝投降,用已消失的语言乞求,但人类无法理解。飞船在宇宙中漂动,身处一望无际的黑暗中,寻找穆恩斯。人类如此找寻这颗恒星,是为了敬拜上面的生灵,那些长着大大、凸起如鱼眼般的外星人。达菲表达了地球人对于外星人的友善情感。人类渴望寻求外星人,渴望交流,了解自己未知的历史,也愿意传递爱的信号。在诗中,对于人类来说,外星人是人类过往的痕迹,也是人类的朋友。诗歌第二部分的题目为《宇航员》(Astronomer)。宇航员肩负着人类的使命,虽然孤独,但对于宇宙的爱恋犹如呼吸般自然。他抬头凝视着夜空中的宇宙。光年、穆恩斯山坳中的深色波纹、孤独是宇航员独特的体验。在太空中人类如此渺小,既对过往的世界无法了解,又对新认识的世界一无所知。人类在寻找外星人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预见自己种族的未来,正如这消失的外星人般将会在纷繁复杂的宇宙中不留痕迹。相对于宇宙万物,人类虽有智慧,但更多的则是被孤独所环绕,不断探寻“我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达菲的诗歌更多是对人类自身的哲学思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人们难以抵御神奇的外部世界的诱惑,渴望探索宇宙的奥秘。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又促使人们关心其自身。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同时,更多反馈的是对于在现代社会中异化的人类命运的思索。达菲的诗歌虽然形象,但外星人的描述仍旧很模糊。对人类命运的思索阿瑟·克拉克的小说《最后一个地球人》(Childhood’s End)为读者建构了一个真实的外星人的世界。作为英国当代最著名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获得三次雨果奖,三次星云奖。1986年克拉克被美国科幻与奇幻协会(SFWA)授予终生成就奖——大师奖。《最后一个地球人》一经出版就造成轰动,被认为是“外星人科幻小说中的经典”。《最后一个地球人》讲述了外星人统治地球的历史。在这部小说中,不同于很多科幻小说对于外星人入侵的恐怖描述,外星人的到来很平静。小说中外星人被称作超主,超主掌管地球。“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形体无声地悬停在每一块陆地上,它们是高科技的象征物。六天来它们漂浮在城市上空,一动不动,似乎不知道下面有城市的存在。”这个影子谦恭而温和。现有的武器无法对付穿越任何星球的文明。蒙着一层面纱的超主文明就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小说中莫汉·卡利尔说超主的到来使“人类已不再孤独”。人类很快习惯了停在空中的飞船,就像习惯天上悬挂着的太阳和月亮一样。最终在超主的统治下世界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繁荣。超主代表理性与科学,人类从此过上了乌托邦生活,安全但也似乎失去了自由。超主对于人类的管理计划是从孩子开始。在无所不知的超主面前人类失去了探索历史的兴趣,更不会考虑未来的命运。开始超主通过和人类代表定期在飞船见面来传达对人类的管理号令,但在五十年后最初一代人类都已逝去,人类对于超主的好奇与猜测也随上一代人的故去完全消失后,超主才露出本来面目,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卡列伦古树般伟岸,身躯巨大,羽毛的翅膀,小小的犄角,双臂上坐着对它倍感信赖的人类之子。”这个时代被称作黄金时代,因为按过去时代的标准,这就是乌托邦。“无知、疾病、贫困和恐惧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战争的记忆很快就成了所有活着的人经历之外的事。工商业模式已经完全改变,很多城市就这样遭到废弃。生产大部分自动化——机器人工厂为消费者提供源源不断的产品,生活必需品完全免费。人们要么是为了奢求某种高档享乐而工作,要么就什么工作都不做。”科学在衰退,虽然技术方面人才济济,拓展人类知识前沿的创新者却寥寥无几。好奇心依然存在,受安逸生活的滋养与纵容,人类无心顾及基础科学的研究。各种纷争和冲突的终结也意味着创造性艺术的终结。只有少数哲学家感到焦虑。真正的危机在八十年后到来。人类的孩子十岁以下无一逃脱,变得冷漠而有魔力,最终被更高层次的外星人“超智”派来的飞船带走。超主只是“超智”的代理人。文明就此终结,人类丧失了未来,心如死灰,求生的愿望也已破灭,因为他们的孩子已被掠走。最终地球上的人类除了扬·罗德里克斯,全部死去。扬靠着一台电子琴和巴赫的曲谱打发时光,不弹琴的时候就播放那些交响乐和协奏曲。音乐成了他趋避孤独的护身符。最终扬和地球一起毁灭。这是一部典型的“反乌托邦”题材的科幻小说。在外星人带来的快速繁荣的世界背后,人类反倒无所事事。人类再没有任何新的创造,因为没有任何需要奋斗的东西。人们变成被动的海绵——只吸收,不创造。紧追各种电视家庭系列剧变成一种全职工作。在这种空虚的精神世界中,人类走向灭亡,因为最宝贵的探索精神丧失了,人类的后代也就产生变异,无法延续人类历史。克拉克90岁生日的时候,曾经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三个愿望,其中之一就是发现外星生命。虽然《最后一个地球人》书写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索,但也融入了克拉克对于科学问题的热心钻研。有趣的一个巧合是小说中超主的恒星NGS 549672距离地球四十光年,而科学家们最新发现的七颗行星距离地球大约39光年。对于外星人,我们充满了好奇。不过在外星人来临时,人类准备好迎接了吗?是如达菲诗歌中人类敞开怀抱接纳自己的过去,克拉克小说中人类顺从地接受奴役以致消亡,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诸神自己》(The Gods Themselves)的平行宇宙中地球人和月球人的基因结合,还是《三体》中的人类与外星人的战斗,希望能有答案,也希望永远不要有答案。

217 评论

zizzandwzy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外星人已潜伏地球5000年,外星人未解之谜大全集 ,外星人与UFO之谜 。很多的,到当当,亚马逊直接搜外星人就可以的。

318 评论

小薰1988

对于“是否有外星人”存在这个问题,宇航员们似乎因为曾经进入太空,比我们普通人更有机会与外星人“ 亲密接触”,因此他们多了一些发言权。

宇航员们相信“外星人”存在吗?

最近,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亲述曾在太空遇到神秘的敲击声:“这个声音也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不知什么时候就响几声。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而仿佛是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无法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是更像拿一个木头锤子敲铁桶,咚 咚 咚 咚”。

这是否是外星人造访我们的飞船?

2014年,笔者曾组织举办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的社会活动日(北师大分会场),航天员刘旺和部分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宇航员都应邀参加了这个活动。

会议交流期间,刘旺曾经告诉我,他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但是没有说为什么。而最近航天员杨利伟的爆料,让我明白了背后可能的原因。此外,一些美国航天员也相信外星人的存在。

图注: 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北师大分会场)

本文将首先介绍国际和国内搜寻地外文明的历史及现状,再从天体物理角度对杨利伟爆料的神秘敲击声给出可能的解释。

漫长的地外文明搜寻之路

在如此深邃的宇宙里,

人类是唯一的智慧生命吗?

地球是宇宙中最特殊的星球吗?

在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的生命?

这些生命会以怎样的形式进行演化?

人类是如此渴望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以至于从未停止过对地外文明的搜寻。

从最早试图在地球上建造巨大的结构来引起外星人的注意,被动得等待外星人发现人类,到一百多年前,尼古拉·特斯拉认为他的无线电传输系统可以用来联系火星上的生物(参考文献【1】),人们搜寻外星人的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经历着一系列深刻重大的变化。

1931年,美国的无线电工程师卡尔·央斯基接收到了来自银河系中的射电辐射,打开了射电天文学这一新窗口,为人们探索宇宙增加了一条重要途径。

1959年,物理学家莫里森和科可尼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参考文献【2】) ,他们认为如果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并且他们的科技发展水平与人类相当,或许人类能够从众多的射电信号中,找到外星人发出的信号。他们认为这个信号的波长很可能是525px(),这一波长正是宇宙中最常见的中性氢发出的辐射。

图注: 中性氢原子的21 厘米谱线产生机制示意图

这篇文章的发表一时间激起千层浪,从此人们对于外星人的搜寻不再是盲目的,可谓是为现代搜寻地外智慧生命奠定了科学基础。

笔者的师大物理宇宙学团队也基于2014年发表在PRL上的文章,计划使用我国FAST望远镜,观测宇宙深处中性氢的21 厘米射电谱线测量宇宙膨胀的加速度。

1.搜寻地外智慧生命(SETI)实验

1960年,康奈尔大学的射电天文学家、被称为“SETI之父”的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开启了第一个现代搜寻地外智慧生命(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SETI)的实验,该实验被称为“奥慈玛计划(Project Ozma)”。基于莫里森和科可尼的文章,他利用绿岸射电望远镜(Green Bank Telescope)的85英尺射电望远镜,观测天仓五和天苑四这两颗恒星在这一频率的射电信号。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在这次实验中,德雷克并没有找到他想找到的信号。然而德雷克并没有放弃,第二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德雷克公式,从统计上揭示了银河系中能够与外界交流的文明的数量。

图注: 笔者与德雷克的合影

1971年,NASA支持了德雷克等人进行SETI研究,他们设计了由多达1500个小型射电望远镜组成的地基射电望远镜阵列。然而由于造价过高,并没有实际建成,但是他们所做的研究工作为之后大量的SETI工作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3】)。

1972年,美国先驱者10号探测器发射时携带了德雷克与康奈尔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共同设计的人类发往太空中的第一条物理信息(参考文献【4】)。这块镀金铝板上标记出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如果先驱者10号探测器能够遇到地外生命,那么他们就有望通过这条信息与我们取得联系。

然而地外生命也许并不是友好的,我们是否应该主动发送地球以及人类的信息给可能的地外生命,也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德雷克目前是SETI研究所(参考文献【5】)的成员之一。SETI研究所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它成立于1984年,所需资金大部分来自于私人捐赠,他们所用的艾伦射电望远镜阵列以微软的共同创始人保罗·艾伦的名字命名,保罗·艾伦为这个望远镜阵列提供了一半的经费支持。

图注: 笔者访问SETI研究所

然而,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艾伦射电望远镜阵列并没有搜寻到外星人的蛛丝马迹,随着2011年美国政府资金支持的停止,艾伦射电望远镜阵列陷入了停工的局面。

图注:艾伦射电望远镜阵列(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SETI研究所隔着旧金山湾相望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ETI研究中心(参考文献【6】),他们负责的SERENDIP(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Radio Emissions from Nearby Developed Intelligent Populations:搜寻临近地球的地外智慧生命发出的射电信号)项目是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的SETI项目。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伯克利SETI研究中心也展开了SETI@home的项目(参考文献【7】),利用全球900万志愿者联网的计算机共同搜寻地外文明。SERENDIP最初是依附于其他观测项目之上的,从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拿到观测数据之后,他们将这些数据分段,分别发给SETI@home的各个志愿者,利用每个志愿者电脑待机休息的时间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出非自然产生的射电信号以及潜在的目标信号,再反馈给SETI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这种模式的优势是进行SETI研究的科学家们不需要单独申请望远镜的观测时间,能与其他项目实现双赢。

图注: SETI@home分布式计算项目

2.突破创新计划 (Breakthrough initiatives)

突破创新计划(参考文献【8】)是俄罗斯富翁尤里·米尔纳于2015年创立的探索宇宙、搜寻地外智慧生命,鼓励公众从行星的角度进行辩论的项目。其董事会成员包括著名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以及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尤里·米尔纳在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突破创新计划的成立, 当时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英国皇家天文学家马丁.瑞斯(Martin Rees)[据说他非常相信地外文明的存在]、“SETI之父”的弗兰克·德雷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系席教授高尔夫·摩西(Geoff Marcy)[他曾经发现了上千颗系外行星,是诺贝尔奖的热门候选者;但是不相信地外文明的存在,曾经和突破聆听计划的PI,同时也是伯克利SETI@home的首席科学家Dan Werthimer教授进行过关于是否有地外文明的辩论;目前他已经从天文系辞职]、 突破聆听的主要负责人Andrew Siemion以及基金会主席Peter Worden参加了成立仪式。

图注: 突破创新计划新闻发布会

突破创新计划由突破聆听(Breakthrough Lisen)、突破摄星(Breakthrough Strashot)以及突破信息(Breakthrough Message)三个项目组成。

(1)突破聆听

突破聆听计划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的项目。

史蒂芬·霍金与尤里·米尔纳于2015年7月共同启动了突破聆听项目。尽管霍金本人认为向太空主动暴露人类的信息并不是明智之举,但是他对于人类主动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的项目仍然持积极态度。

突破聆听计划将在十年内投入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SETI研究。其中一部分经费用于购买望远镜的观测时间,另一大笔经费将会用来升级望远镜的后端设备。有了更多的望远镜观测时间以及更好的设备,突破聆听计划将会得到优于以往近百倍的观测结果。鉴于NASA已经决定今后不再给SETI研究任何的经费支持,对于SETI研究的科学家们来说,突破聆听项目的启动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2015年,伯克利SETI研究中心幸运的得到了俄罗斯富翁尤里·米尔纳10年内共计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继续搜寻地外文明。突破聆听计划的PI,同时也是伯克利SETI@home的首席科学家丹·沃斯莫(Dan Werthimer)教授,将与突破聆听的主要负责人安德鲁·西蒙(Andrew Siemion)一起[曾经是Dan Werthimer的博士后],带领伯克利的SETI研究团队一同聆听天外来音。

Dan Werthimer教授与中国也有一段不解之缘,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交流,与北师大的师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2014年笔者访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系和劳伦兹国家实验室(LBNL)时,与Dan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2015年,在笔者邀请下,Werthimer教授对北师大进行了学术访问,并做了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报告,报告介绍了SETI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在此良机下,笔者带领的北师大SETI研究团队也积极得加入到了SETI的研究中,并且已经开始处理绿岸射电望远镜(Green Bank Telescope)的数据。

图注: 笔者与DAN的合影以及DAN在北师大的海报

突破聆听计划主要利用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100米口径的绿岸射电望远镜(Green Bank Telescope)和位于澳大利亚的64米口径的Parkes射电望远镜,监听来自外星文明传来的信号。绿岸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方位可移动望远镜,Parkes射电望远镜是南半球第二大的射电望远镜。在突破聆听项目开启之前,做SETI研究的科学家们通常一年之内只能得到一两天的观测时间,而现在,他们得到了望远镜每年20%-25%的观测时间。

图注:国台和SETI签订协议

2016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也与突破基金会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和突破奖基金会主席及“突破计划”执行主任Pete Worden代表双方分别签字。根据合作意向,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加入“突破聆听”(Breakthrough Listen)项目,与位于美国的绿岸望远镜及位于澳大利亚的Parkes天文台共同合作,寻找地球以外智慧生命的线索。双方将有可能交换观测计划、探测方法和数据,并快速进行跟踪观测及数据分析。

未来,位于三个国家的三个世界一流的望远镜将一起交换观测计划,共享观测数据。

图注: 笔者参观绿岸射电望远镜

图注:Parkes射电望远镜

除了射电波段的研究,突破聆听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利克天文台的米光学望远镜,进行光学波段的研究,旨在探测地外文明发出指向地球的激光信号。

图注:笔者访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利克天文台

突破聆听计划主要观测的频率范围是1-10GHz,在这个范围内的射电信号不受宇宙源或地球大气的影响,可以用地面望远镜进行观测。大型望远镜的观测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因此科学家们总是期望从一批观测数据中可以得到多项科研成果。SETI研究得到的观测数据,还可以用于研究脉冲星、恒星日冕物质抛射等研究领域。这些数据将会公开发表,可能是历史上公开发表的数量最多的数据。

(2)突破摄星计划

突破摄星项目计划建成一个依靠光压驱动的纳米级宇宙飞船,其速度高达到光速的15%,这样的飞船能够在发射后20年到达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α星,又称为比邻星——为我们传来最近发现的比邻星的行星 Proxima b的图像。据此,可以帮助我们探测该恒星系统是否还有其他行星,我们还可以分析它们的磁场等一系列的性质。

(3)突破信息计划

如果说突破聆听计划是被动的接收外星人的信号,那么突破信息计划则是人类主动、有意识地给地外文明发送信息的项目。

突破信息计划的研究还包括将信息发送到宇宙深空的伦理学。同时,它还发起了高达一百万美元奖金的竞赛,竞赛的内容是设计一个可能会发送到地外文明手中的来自地球的数字化信息。这条信息应该是代表整个人类的文明程度和我们地球的特征。在是否应该主动向外界发送关于地球和人类信息的高水平深层次辩论结果出来之前,该项目暂时不会向外界发送任何信息。

突破计划的三个项目相辅相成,期待它能为我们带来振奋人心的发现。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之间,人们或许有望找到外星人发出的蛛丝马迹。另一方面,不论是否真的有外星人存在,突破创新计划都将在天文特别是射电天文学方面,极大的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3.突破聆听计划研讨会

2016年10月5-6日,在绿岸天文台召开了突破聆听计划研讨会,笔者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且作了SETI in China 的学术报告。

会议由突破聆听计划项目主办,绿岸天文台承办。突破聆听基金的负责人Jamie Drew、突破聆听项目的PI Dan Werthimer教授、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Andrew Siemion以及现代SETI项目的奠基人Frank Drake教授均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图注:笔者与Dan Werthimer和Andrew Siemion

研讨会上探讨了突破聆听计划的研究目标、策略,并且广泛探讨了现代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的方法。从SETI实验所需的射电望远镜后端接收机以及数据储存、传输等硬件设备,到数据处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与其他研究项目一起进行联合观测研究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此外,还有部分利用开普勒卫星进行光学波段研究的学者到场做了精彩的报告,主要是有关系外行星的搜寻工作。随着系外行星样本的不断增加,将会增加我们对于系外行星的认识,对于宜居行星分布情况也将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物,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结果,但是学者们大多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即使最终不是专门研究SETI的科学家发现了地外智慧生命的,就像历史上许多重大天文观测发现一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仍将是令人激动的结果。

与会者还参观了绿岸望远镜的观测室以及后端设备室(非美国公民需要登记批准后才能进入)。在这里,观测人员可以同时控制天文台中的多架望远镜进行观测,后端设备室有两排插满了5TB硬盘的架子,存储了突破聆听计划的观测数据并对其进行了预处理。当找到了研究人员所感兴趣的信号之后,会把这部分数据发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空间科学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由于每天观测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剩下的没有发现感兴趣信号的数据就会被删除掉。德雷克教授感慨道,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早做SETI实验的时候,是不敢想象今天的海量数据的。

杨利伟在太空是遇到外星人了吗?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杨利伟在太空是遇到外星人了吗?

笔者的看法是,杨利伟遇到外星人的可能性很小。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收到来自外星人的信号,并且也没有外星人造访地球的确切事实。以目前我们所知的科学技术水平,银河系内的外星人即使乘坐以光速飞行的飞船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到达我们地球。从理论上讲,一种可能可以使我们从一个区域在短时间内到达另一个区域,那就是《星际穿越》电影里面描述的虫洞,这也是我的博士导师沈有根先生研究了一辈子的天体物理领域。

图注:虫洞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外星人可以通过虫洞在短时间内从宇宙一个遥远的区域到达我们这里,而不需要经过漫长的路程。2015年初,来自意大利和美国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声称,基于对银河系的最新研究和理论,在我们的银河系可能存在可以通往遥远时空的巨大门户-虫洞,像热映电影《星际穿越》中所展现的那样,其大小足以让一艘宇宙飞船经过。相关论文发表在《物理学报》杂志上。这项研究表明人类将有可能通过虫洞穿越时空到达及其遥远的地方。因此,如果杨利伟遇到的确实是外星人,那么这些外星人所行走的路线只有一条:虫洞。这条虫洞连接我们地球附近区域和银河系内某个遥远的地方或者河外星系的某处区域,而且这个虫洞的入口或许在马航MH370飞机失事区域。

一个美好的愿望是马航MH370飞机仍然在这条虫洞中穿越。虽然我们感觉两年过去了,而MH370飞机由于在虫洞中穿行,其时间变慢,机上的乘客一直活着,他们感觉只是过去了几个小时,不久的将来他们或许通过其他的虫洞返回到我们的地球。

参考文献

[1] Seifer, Marc J. (1996). "Martian Fever (1895–1896)". Wizard : the life and times of Nikola Tesla: biography of a genius. Secaucus, New Jersey: Carol Pub. p. 157. ISBN 33865102.

[2] Cocconi, Giuseppe & Philip Morrison (1959). "Searching for interstellar communications"(4690):844~.

[3] "Project Cyclops: A Design Study of a System for Detecting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t Life"  NASA. 1971.

[4] Carl Sagan; Linda Salzman Sagan & Frank Drake (1972-02-25). “A Message from Earth”. Science. 175 (4024) : 881-884

[5]

[6]

[7]

[8]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宇宙之美科普团队  张同杰 李时雨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飞翔的星星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桐华 作品有《云中歌》《大漠谣》《步步惊心》

    wangeunice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追星的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一、因为明星已经是成功的精英,外表光鲜,过着和一般人不同的生活。 二、反思女人要哄,女人也喜欢被捧的感觉。自然也追逐被自己喜欢的明星人物。就是因为喜欢! 三、偶

    乘风秋夜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与夏夜观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

    mini灵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星迷档案夹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反映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论著具有真实、广泛的

    奋斗的小俊俊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与同学聚会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 蒙眼作画 所有学员用眼罩将眼睛蒙上,然后分发纸和笔,每人一份。要求蒙着眼睛将他们的家或者其他指定东西画在纸上。完成后,让学员摘下眼罩欣赏自己的大作。 让每个

    丸子丸子小樱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