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1

单曲5678
首页 > 期刊论文 > 苏州太湖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aby梓瑜

已采纳

吴宫喜来登和盘门景区的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一墙之隔。酒店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半房间都能看到景区的水陆城门和瑞光塔,但原来都只能可望不可及。经过两年的协商谈判,今年4月,这扇横亘当中的小门终于被打开,酒店的客人只要凭房卡就能免费进入景区游览,而作为回报,酒店向景区一次性支付费用。不仅是方便了客人,两家单位都觉得这次打开的一扇门可以说实现了双赢。 景区与酒店互动的这种模式,可以说迎合了现代自助旅游的悠闲氛围,也是发展的必然。苏州闻名于世的古城和古典园林、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乡村游,单独来看,都各具特色。但各自为政的局面又让这些景区景点和旅游项目如散落的珍珠,始终缺少一条串连的主线。吴树新是苏州一家地接旅行社的老总,他说过去苏州留不了客人过夜,现在近9成的游客会在苏州住一晚,但第二个白天肯定要走了。单调的夜生活、缺乏有吸引力的游线组合是苏州旅游的内伤。 认识到了症结所在,从去年开始,很多有形无形的“门”正在被打开。常熟的虞山、尚湖是风景旅游胜地,森林公园、宝岩生态观光园、姜太公垂钓地都是既有湖光山色,又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年下半年,当地将原来独立的两个景区合二为一,成立了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仅半年时间,一加一的效应就超过了二。 在相城区阳澄湖边,除了以大闸蟹为代表的湖八仙、水八仙外,这里的沈周故里、阳澄渔歌、苏派澄泥砖雕等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原来这些景点散落各处,无法连接成线,而今年2月,相城区整合资源,成立了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这四大集聚区分别为古城旅游集聚区、环太湖旅游集聚区、以金鸡湖、阳澄湖为中心的中部旅游集聚区以及沿江旅游集聚区。集聚区将打响品牌,联合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增强吸引力。

258 评论

后来后来510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太湖的景色优秀作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早就听闻中外闻名的太湖的樱花正处旺季,我便想一探究竟,樱花到底是何种风味呢?

我走进大门,惊呼一声:“哇,人间仙境!”那雪白雪白的樱花如同一件雪白的大衣披在绿色的巨人上,一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让我如痴如醉,仿佛像来到了花的世界。远看,一个个如同美丽的姑娘站在了巨人的背上,近看,一朵朵桃花小巧玲珑,披着雪白的外衣,正对着我们微笑了,一阵微风吹过一瓣瓣的樱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们随风飘荡,又如雪花在空中飞舞着。

我穿过了樱花林,坐上了轮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如一个挺拔的巨人,如鲸鱼凶恶的嘴巴,如森林上一匹奔跑的野马,真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湖面上风平浪静,虽然没有高山那样千姿百态的身躯,但是一样不平凡,它是我们人类重要的资源,几只燕子在天空中快乐的飞翔,真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有静有动,美丽极了!

太湖的景真美,我愿变成这里的一草一木,永远留在这里。

美丽的太湖太湖真美呀!清晨,东方露出了鱼肚白的颜色,渐渐地呈现出红色,把太湖照得波光粼粼,宛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阵微风吹过,湖面荡起一圈圈涟漪,美丽极了。湖水中有几条小船,舒缓平稳地行使着,与太湖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画。

湖中央有一个小岛,叫太湖仙岛,太湖仙岛如同一只小乌龟,站在大银镜的中间。到了傍晚时分,西方露出了美丽的晚霞,又红的,有蓝的,有黄的,还有紫的,把太湖装点得分外美丽。行驶的船只靠近了码头,太湖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太湖不仅晴天很美,蒙蒙细雨中的景色也别具一格,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太湖朦朦胧胧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能看见物体的大概轮廓,好像蒙上了一层细纱。啊,太湖真是个人间仙境呀!

家乡的太湖水土肥沃,美丽富饶,令人流连忘返。

我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清澈见底的巢湖,却从没看见过太湖这样的水。太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肥嫩的鲫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玩耍;太湖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绿宝石,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太湖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太湖的山真高啊,一座座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太湖的山真险啊,站在山崖往下望,悬崖峭壁,惊涛拍岸,让人胆战心惊;太湖的山真秀啊,苍郁的树林像织不完的锦缎,绵延不断。著名诗人张志和还在太湖旁的西塞山写下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千古流传佳句。

太湖的山水是充满生机的。当金色的阳光洒向水面的时候,波光粼粼,金光闪闪。透过茂密的树叶,我可以隐隐约约看见几只白鹭在湖上飞翔。

太湖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为此感到骄傲自豪,我爱家乡的太湖。

星期六的早上,天气格外晴朗,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在这样的好日子我们全家到太湖玩。

早晨我们开着车来到宁静的太湖边,路边一棵棵桂花树上开满了金灿灿的花。微风吹过,一阵阵的桂花香扑鼻而来。一望无际的湖面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很迷人,平静的湖面下不时有小鱼在游动,湖面荡起了一道道波纹,一丛丛地芦苇挺拔地站在水里,好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

艳阳高照的中午,湖面开始热闹起来,一艘艘帆船向湖中慢慢行驶。我们也登上了其中的一艘帆船。渔民先发动机器,然后把帆拉起来。湖水猛烈地拍打着岸边,我们的船也离岸边越来越远。远离着河岸,我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真希望我总能在这生活。我们还在船上开心的吃了一顿午餐。。

太阳慢慢地落山了,西边的天空通红通红的。湖面荡漾着美丽的霞光,使太湖的景色更美了。可惜时间不早了,我们只能伴着太湖晚景回到了家。

我家住在美丽的苏州太湖附近,所以我对太湖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早晨,下起了蒙蒙细雨,雾气笼罩着湖面。远远望去,一只只白帆像一个个白点,在水面上飘动。有时,还能听见渔民们动听的歌声。

太阳出来了,雾散去。暖暖的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我迫不及待地用双手舀起那湖水,好清凉!湖中有个小岛——“三山岛”。顾名思义,三山岛就是有三个小岛连起来的。翠绿的小岛,好像太湖绿色的眼睛,使太湖更加明亮了。

每当雨季来临,太湖一改往日的宁静。湖面上波涛汹涌,浪花一个接着一个地涌向岸滩,壮观极了。雨季过后,太湖就会安静下来,像是一面贪婪的镜子,把岸边的景色全都抱在自己的怀里。

夕阳下的太湖更美!这时候的太湖一会儿是金灿灿的,一会儿是红彤彤的,一会儿又是紫色的……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我真希望自己是个画家,把这美丽太湖景色画下来送给世界各地的小朋友。

祖国是那么的神圣,强大,景色是那么的美好。

暑假我期末考试,考的很好,妈妈我的爸爸就准备带我去太湖走一走看一看。

太湖的景色是那么的美好,太湖大堤上长满了茂盛的小草,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一阵风吹过,嫩草随风起伏。水杉树长的可高啦,它们挺着胸,整齐地排着队,像一个个小卫士,日日夜夜都守护着太湖的安宁,芦苇也长得非常茂盛,从秆到叶都是绿色的,绿得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嫩得每一片叶子要滴出水来,夏天湖水清澈见底,能看见鱼儿在水中游动。

湖里还长了一些荷花,荷花那又大又圆的荷叶犹如一个个大圆盘。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在唱歌呢!荷叶上常常也会有几滴露水,那露水在朝阳的照耀下光彩夺目。荷花也非常美丽,有白的,粉红的,可美啦!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在回家的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到生活在这样风景优美的国度里而骄傲。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底有鱼菱。”我小的时候就听着这优美的歌谣长大的。

初秋的清晨,太湖上吹着微风,让人感到一阵凉飕飕的。风渐渐小了,慢慢的,太湖被一阵蒙蒙的雾笼罩着。湖面上瞬时披上了一条乳白色的,轻轻的纱巾。此时,渔民已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渔民们驾起渔船,一条条渔船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向湖中心驶去……

雾渐渐散去,天边的太阳若隐若现,往湖面上射出耀眼的光芒。湖面瞬时变得金灿灿的,好像是水底藏了无数宝藏。远远望去,波纹就像是湖水在做早操,茫茫的湖水无边无际,与远处的蓝天连在一起,目之所及,水天一色。那波纹像一条条白线一般涌来,湖水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几只螺蛳在水中蠕动着,努力往前爬。“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雪白。”湖边的芦苇好似给太湖穿上了美丽的衣裙,它随风舞动,婀娜的身姿在湖边翩翩起舞。

夜幕降临,太湖沉沉地睡去,四周十分安静,只有湖水在拍打堤岸的声音,仿佛是母亲低声吟唱的摇篮曲。此时,太湖边的建筑亮起了灿烂的灯光,像一轮明月悬挂在浩瀚无边的夜空之中……

今天,我来到中国第三淡水湖,是浙江北部美丽的太湖,那里也是我的家乡。

我来到太湖边,站在太湖的堤边,一眼望去,长满了一堆一堆的芦苇,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金黄色的一片,远远望去,就像姑娘们在风中妖艳地在摆动着。湖水在春风的吹拂下,一片又一片的推打在岸堤上,卷起了水花,白的纯洁。湖水近处灰中带绿,再远些是纯灰色,最在一片灰黑后,水天相接的地方却是一片雪白,在太湖的大桥上,举目望去,只见帆点点,苇草片片,周围的运输船队,养鱼网箱都在桥底下。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走进村庄,远远望去就可以看见又高又大的蔬菜大棚。别看这些大棚,经过我的访谈,得知每年的收入可高呢!每亩的产量有几万斤呢!别小看它,它可给新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新塘的一大特色,蔬菜基地在外省也很有名气哦!新塘的茄子—— “一尺红”,它的特点又长又粗,呈紫红色,新鲜的烧好后你尝尝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在我们太湖边,还有一道特色,那就是农家乐,这里的环境很好,在一个个院子里,里面有停车场,边上还有一些自家养的土鸡、土鸭等……这些,本土特产很美味,让人直流口水。对了,还有著名的太湖四宝,太湖银鱼,太湖白虾,太湖鲚鱼,太湖蟹。这些菜配上太湖水烧出来真是美味啊!

太湖边,那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好景、好水、好菜,那儿是我的家乡,我爱太湖,我爱我的家!

今年暑假,我的爸爸带我到无锡游玩,风景优美的太湖。无锡可美啦!山明水秀、物宝天华。我们游玩了很多地方,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风景优美的太湖。

太湖有6万多公顷,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最大的湖泊。我和我的爸爸乘着轮船行驶在太湖的湖面上。太湖的水清澈见的底,湖底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清晰可见。湖中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

我推开船舱的窗户,放眼望去,好一风景优美的图画!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白帆点点,还不时传来渔人捕鱼的叫喊声。太湖的水也是千姿百态,时而像一只摇篮摇摇晃晃;时而像一条游龙正游向远方;时而像一只温驯的绵羊,平静极了;时而像俩只发威的老虎,正在勇猛地搏斗。阳光下的湖面闪烁、耀眼,真像五彩的丝线飘荡在水面上。这时,一朵浪花飞溅在我的脸上,使我感觉到凉丝丝的,真是舒服极了。

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叫山三岛,也叫乌龟岛。从远处看还真像一只乌龟。这个小岛又给太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天,我真想自己是一名画家,把这天天太湖风景优美的景色给画下来。

太湖的水“遥看洞庭山水色,白银盘中点点螺。”用这句话来描写太湖,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很多人喜欢蔚蓝的大海,波涛汹涌,辽阔无边,十分壮美。

但太湖自有它的特色,它以独有的秀美著称于世。站在突兀于太湖中的西山顶,眼前的太湖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近处灰中带绿,再远些是纯灰色,最终在一片灰黑色后,水天相接的地方却是一片雪白,一阵风吹来,湖面卷起层层浪花,白的纯洁,白的可爱,像一堆堆洁白无暇的棉花,又像一片片一尘不染的雪花。我真想插上翅膀,飞到波澜壮阔的湖上去采摘白玉般的“棉花”。

定睛细看,只见湖面远处隐隐约约的只只帆船悠悠的随波逐流,好似片片又窄又小的秋叶静静的躺在大地母亲的怀里,又如娇嫩的婴儿甜甜的睡在温暖的摇篮之中。不仔细看,还以为是静止的呢!下山后,我来到湖边,闭上双眼,静静享受浪花拍打岸边轻轻的但不失气势的声音,“刷,刷,刷……“多像一位母亲正柔情的哼唱着摇篮曲,我也仿佛置身于摇篮之中,这是多么另人羡慕的啊!看了这些,你千万别以为太湖水只有她温柔的一面,要知道她更有不可捉摸的特点。

有时她是顽皮的——当我走进湖水,试着用脚接触她,此时她似乎不堪一击,浪刚大到脚边,变害怕似的退了,一次不如一次猛。正当我得意洋洋再向前踏上一步时,一阵浪突然打来,瞬间浸湿了我的鞋,弄的我狼狈不堪,哭笑不得。有时她是聪明的——你瞧,机智的湖水从四面八方一起向石头涌击。一次,两次,三次,终于把石头淹没了。

有时她是无情的——一对可爱的白鸭在湖中嬉戏,头靠头互相紧紧的依偎着,一阵无情的浪打来,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被残酷的分开了,它们极不情愿,但又毫无办法,只能拼命的扑着小小的白翅膀进难地飞一段,才好不容易又凑到了一块儿……面对着这变幻莫测的太湖水,我陶醉了。

人们把长江、黄河称之为母亲,水乡儿女则把太湖称作母亲。美丽富饶的太湖默默无闻的哺育了不知多少辈水乡儿女。啊!太湖,水乡儿女的母亲,我爱您!

97 评论

缌喵喵喵

《如何从新的角度来探讨民俗的发展》 一、如何认识民俗旅游 (一)民俗旅游的范畴 民俗旅游是当今的热点,其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源,代表的价值呈现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能将自然文化、社会生活、观览体验、传统现代等结合起来,反映着民俗区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在心理上满足游客追求“新异乐知”的需求欲望的一种旅游形式。针对民俗旅游的范畴问题,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就有关于上层文化中的宫廷文化(诸如宗教历史遗迹、佛教寺庙景观等)是否被纳含于民俗旅游资源(大数来源于民间下层文化)之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时代的迁移,上层的宗教仪典等已经成为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所谓的“神圣”已经加了民俗的基调与内容,把上述归为民俗旅游的范畴有其可行性与合理性:符合时代的变迁性质,保留历史原有的上层文化;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顺应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共同参与并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 (二)“旅游民俗”的分类 “旅游民俗”是个广泛的概念,其分类的标准与角度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会有所出入。总的来讲,分类应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来分别定位。 1.从宏观的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又可依照其涉及的民俗性质、产品层次等可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周霄认为以民俗性质为标准,旅游民俗可分为“物质型”、“社会型”、“口承语言型”和“信仰型”四种类型;以产品层次为标准,旅游民俗还可分为“静态陈列型”、“动态表演型”和“互动参与型”三种类型。此外,谢科还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可将旅游民俗分为三种形式:物质民俗旅游资源(包括生产民俗、消费民俗和流通民俗)、社会民俗旅游资源(家庭民俗、村落民俗、民间组织民俗、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精神民俗旅游资源(信仰祭祀民俗、口承语言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游戏娱乐民俗)。巴兆祥在论及民俗旅游时根据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把民俗旅游分为消遣观光型、参与型、考察型和娱乐性。 2.从微观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的分类可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不拘泥于一种格式。如大理旅游民俗主要包括服饰、手工艺品、歌舞、节日、宗教信仰这几类;又如喀纳斯斯湖景区图瓦旅游民俗有物质民俗文化、意识民俗文化和社会民俗文化3大类、11亚类和41小类。根据调查,图瓦人文化在畜牧民俗、农耕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社会民俗文化、交通民俗、婚俗民俗、寿庆民俗、丧葬民俗、传统节日、现代节日、乡里民俗、竞技民俗、工艺民俗、自然崇拜、生活禁忌、宗教信仰上具有特色。 二、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价值体系研究) 本人通过万方数据库、google academic搜索引擎、中国期刊网等搜索到了近万篇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再加之导师指定的论文,发现关于对民俗旅游的研究至今在这样的一个范围中反复讨论,同时加深加宽。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大多数集中在民俗旅游概念、特点和分类研究;民俗旅游规划、开发及开发模式的研究;民俗旅游的有关文化方面的研究;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旅游发展研究;民俗旅游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研究;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民俗旅游的中外对比研究等等。探讨诸如此类问题的论文比比皆是,但是从民俗旅游本身的价值角度出发的文章并不多见,纵观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其实质上主要探讨了民俗旅游的价值体系,其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内容: (一)文化价值观 1.文化的不和谐现状:旅游业往往被称之为“无烟”产业,然而在其发展过工程中对其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环境所造成的伤害, 从某种程度上看, 丝毫不亚于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出现大量的伪民俗,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性,促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出现与外来文化快速趋同的趋势,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民俗旅游是在丰厚的民间文化土壤上发展起来的旅游形式,本应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但在不少地方,旅游开发却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伤害,导致民族风情徒具形式,手工艺品艺术价值降低,文化的多样性渐趋丧失。孙天胜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开发者和旅游者的功利主义,为此我们应强调民俗旅游对文化保护的责任,在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不忘其对文化传承应有的意义。田茂军从“没有科学地处理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和“没弄明白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主体问题”两个角度对民俗旅游文化进行了反思。周霄(2002)还引进了“文化殖民”这个概念,等等。 除此以外,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化巨变的明显特点是物质生活习俗与社会生活习俗、信仰生活习俗的两极化发展,即一方面在物质生活方式上疾速追逐超越时空和国情的消费与享受,甚至不加选择地套用外来文化模式,或错误地引进西方文化的败笔来填补鄙弃传统生活方式的空缺,另一方面在家族习俗、人生礼仪及信仰行为与观念上不加区别地全面恢复古旧的宗法性礼俗,无论外来的风俗还是本土的习惯,都处在冲撞、融合或重整再造之中。此外,现时风俗打上了“时尚”的印记,研究时尚这种能够趋同性行为模式的形成、时尚的不断更替等则成为民俗学者们的主要任务。 2.文化的协调发展: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看似经济性问题的文化冲突,实则是深层次文化冲突的外现。所以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不仅应该对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而且应该寻找文化冲突中的均衡,培养文化调协的概念。陶犁认为,其协调内容应含有民俗旅游者文化求异与文化认同间、民俗旅游的本质与民俗旅游产品形式间、民俗旅游中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自决性与互动性间、民俗旅游中接待地居民文化心态间、民俗旅游的开放性与限制性间、民俗旅游中文化与生态经济间的调协。吴忠军在论述广西民俗文化的时候也涉及了“整体文化开发设想与局部文化建设并重”的协调思想。卡哈尔-吾甫尔针对新疆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增强区域协作、联合促销并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黄金旅游走廊的思路。 其实文化协调性的现行核心问题是民俗旅游本真性与商品性的协调问题。其实民俗旅游的本真性与商品化并非绝对对立,如民俗旅游开发以旅游业为驱动力,商品化则无法避免,我们应该寻求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内在张力以获得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同时不协调的关键实质上不在于民俗旅游商品化本身,而在于对商品化的肤浅理解和低级运用。民俗旅游中的“本真性”侧重于旅游者所经历的“真实”,通过市场运作来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体验民俗文化的机会。因此,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具有经济的“外壳”和文化的“内涵”。因此,民俗旅游的开发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照文化法则。置文化内涵于不顾的随心所欲、粗制滥造,实际上违反了商品化原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也不可能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旅游开发中一定要把握商品化的“度”,不把旅游的经济效益把再过高的位置,商品化也未尝就是坏事,相反商品化还可以有效的传播和推广民俗文化,旅游也将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只有本着旅游本真性与商品性的均衡发展才会真正实现大范围的文化协调。 (二)经济价值观 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旅游,在经济效益方面已经显有成效: 1.显性效应: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吸引旅游者、增加客源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2.隐性效应: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民俗旅游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民俗旅游也扩大了当地的知名度,在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建设宣传服务。 殷群从民俗旅游的供给与需求方面出发,指出民俗旅游需求的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开发中要防止民俗旅游的泛化,同时要注意民俗旅游的供给具有民族性和民间性,此外,作者也对民俗旅游进行了消费效用分析。陈建设等指出民俗旅游能给民俗地区带来经济收入实为一种帮助扶贫、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文化的经济激励,同时提出以扩大市场增加收入、建立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建议对原有的经济激励进行了改进。在实证性研究论文当中,张旭亮等对图瓦民俗旅游进行了研究,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图瓦民俗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外部性不经济性,并针对这些外部不经济性提出了一些可消除图瓦民俗旅游开发外部不经济性的建议。 (三)社会价值观 民俗旅游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特色旅游,其独特性与生动性使其充满了商机,当然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个侧面写照,我们也不可忽略其社会价值。彭谊认为通过民俗旅游,可以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城乡的美化,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社会控制”问题也炙手可热,民俗旅游拉动了旅游地经济的增长。当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等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发展时,外部的政治机构和经济集团以“投资者”或“扶贫者”的姿态介入并成为旅游战略的制定者和经营运作的操控者。众所周知,投资者关心的往往是其资金收回与效益问题,这种思路极易导致民俗旅游开发中的短视行为,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以当地自然文化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在关于当地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性问题上,地方政府需重新争取主动而坚定立场,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计。 三、民俗旅游的研究方法 民俗旅游是一门新兴的旅游主题,它的热潮引起了众多学术研究的紧跟而上,研究方法也是如此,大量篇幅的研究方法此起彼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并总结。具体而言,民俗旅游的研究方法可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般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整体—局部分析法和跨区域分析法。 (一)一般分析法 从民俗旅游的资源开发和市场开发两个角度, 提出了调查法、比较法、综合法、形象定位法、市场预测法。胡海胜使这五个方面具体化:调查法——对民俗旅游资源、市场和开发过程的调查;比较法——相似和相异比较;综合法——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分等定级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和对民俗旅游景点的综合开发(景点内综合开发、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形象定位法: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重新定位;市场预测法:定性(类比预测法、集合意见预测法)、定量(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试销法)。 (二)跨学科分析法 对民俗旅游的研究与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是相通的,此类相关学科包括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人口学、生态学等等。只有通过类比或对比才能在学科研究间找出共性与特性,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中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并不多,但也不乏有人创新开拓,如周霄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旅游民俗的概念体系与类型,以及民俗旅游的本质与特征,并从文化变迁、组织重构、角色认同和社会控制等方面对民俗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又如刘晓春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方面分析,认为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共谋的结果,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诉求。此外,民俗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也可为创新之举,王德刚等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旅游者对民俗旅游商品的需求特征,包括追求时代性、追求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追求消费多元性与需求多样化、追求消费个性化和追求携带的方便性等。 (三)整体—局部分析法 这种方法实质上也可称作整面—焦点分析法。 1.运用整体(整面)分析法的文章占了论文总数中相当一部分,其从宏观把握问题,审视我国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展望今后的发展动向,等等。 2.局部(焦点)分析法则从微观的角度来具体分析某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发展情况,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东西南北中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研究的层次由省及村。论文研究内容以具体地域状况为基点来探讨,分析了民俗旅游发展的历史成因、开发模式及意义、现状及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以小范围的诠释扩展到大范围的展望。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地域涉及广泛,如在文献总数(根据数据库精选出的112篇文献资料)中,分析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山西、辽宁、天津、湖南、四川、重庆、江西、甘肃等北方及中西部省份,或诸如昌平、新疆喀什、恩施州、北京怀柔区官地村、湘南地区、张家界、甘南地区等小区县的论文数较多,而针对东南沿海诸如上海、南京等地关于民俗旅游开发方面的文章较少;此外,民俗旅游深入研究与少数民族紧紧相连,大量的文献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开发而展开,如西南三省少数民族的旅游民俗开发等。 (四)跨区域分析法 也称之为区域比较法,此分为两种情况:1.国内不同区域间的比较分析法;2.跨国界比较分析法。针对1种情况,海峡两岸曾在02年于北京对关于两岸观光休闲农村与乡村民俗旅游召开了研讨会;“06中国旅游发展论坛-北京对话”也以跨省市的手法来比较分析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异同。针对两种情况,周春光等从介绍日本“里山”现象入手,通过对目前京郊地区民俗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并积极主张营造有中国特色的乡土自然文化和民俗旅游发展模式。 (五)其他方法(创新构想) 包括“经典罗列法”和“历史阶析法”。 1.“经典罗列法”指在罗列出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来分析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与发展前景等,陈景辉等在论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成功模式中就罗列出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典型的三种模式:泸沽湖地区的纳西族摩梭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西安以仿古入城式盛大典礼欢迎克林顿;深圳华侨城大打民俗旅游品牌,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内蒙古民俗旅游的开发意见。 2.“历史阶析法”指利用民俗旅游发展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性特征来纵观民俗旅游的发展进程与改进措施。这两个创新构想出的方法在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不多,即使出现也以综述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去完善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四、民俗旅游的创新思路 (一)处理民俗旅游与相关主题旅游的关系 随着“旅游可持续化发展”口号的提出,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形式纷纷兴起。民俗旅游作为近年来旅游新的增长点,各地方踊跃的打起“民俗”的旗号、以当地的民俗特色吸引游客来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其实民俗旅游与其他几种旅游形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与相关性,具体体现在: 1.民俗旅游中的“民俗”特质贯穿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的内容之中,呈现出地域上与内容上的相互包揽性,具有“民俗搭台,生态、红色、乡村唱戏”的特征; 2.均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其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四个主题互为兼容,互为补充; 3.旅游发生地大部分集中在边远山区和偏僻乡村,上述几种形式的旅游均顺应形势,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特色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注重都市民俗旅游与乡村民俗旅游、农业民俗旅游的并肩发展 民俗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何更好地丰富民俗旅游的内容、展现丰富旅游文化,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和谐”理论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旅游的生态可持续方面也做出贡献,农村民俗旅游与农业旅游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化的发展重点,它们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村或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也是我们如今发展民俗旅游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社会的进步与旅游发展的多样化要求民俗旅游不局限于一个小范围内。迄今为止,仍有不少民俗旅游论文还在沿用早期英国人类学派的观点,把大量注意力投向古老的民俗事象,因而过分关注市场尚不成熟的民族或乡村区域,纷纷开发出一系列无“度”的民俗旅游项目,而同时国内都市所吸引的客源在旅游市场上至今还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为都市民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我们的研究余地还很大。比如,邱扶东等在考察上海都市民俗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上海都市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并从都市文化与旅游氛围、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等方面评价了都市民众旅游开发的作用。总之,要把民俗旅游做大做好,就要结合都市与农村等地域的民俗特色,做到地域间民俗旅游的和谐发展,达到互为补充、互为增色的效果,使游客选择余地更大,从根本上完成民俗旅游的多样化建设。 (三)解决民俗旅游的传统性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与“三农问题” 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内容很广,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构成。 1.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用来指导民俗旅游的产供销活动,从而解决供需矛盾; 2.社会、文化的可持续要求民俗旅游开发中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 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 激发起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 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对游客要加强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等等; 3.环境的可持续主要在于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民俗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旅游者以及当地人们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 如今民俗旅游展开地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农村,“三农问题”也就成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李万佰以北京昌平市为例,提出了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和政府扶持为措施的“三农问题”解决方案。李琳桂等认为“农家乐”民俗旅游在“三农”问题上可以有效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解决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加快农业市场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四)发挥民俗旅游的“特色化”营销 “特色化”主要包括营销客体(民俗产品)的特色化和营销介体(营销手段)的特色化。 1.营销客体(民俗产品)特色化:指的是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特色,设计出符合游客需要的旅游民俗产品。如昌平以“酒”为题材发掘其民俗旅游之“酒文化”;满族人民依据其民族特色开发传统食品,使“萨其玛”等品牌产品名扬天下;辽宁对民俗旅游中的纪念品开发颇有独到之见;此外,“民族高校开发民俗旅游”的构想成了旅游界的热门,等等。 2.营销介体(营销手段)特色化:即为营销的方式,其实关键在于怎样去广告宣传自身的特色产品。肖建春对四川重庆一带的民俗旅游作了广告分析,提出广告必须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寻求整体规模效应、并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国际化,等等。总之,民俗旅游广告宣传的原则性在于以内容真实、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为基点,利用媒介通过艺术的手段将产品推向市场、面向国际化。 (五)提倡民俗旅游教育扩大化问题 1.加大“人才教育”力度:民俗旅游人才(尤为管理和经营人才)的不足成为社区民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合理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需要民族界的精英人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拓深民俗研究的内涵。所以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旅游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利用高校、大专、中专、职校、旅游培训中心构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地,通过岗位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可引进一些急需的高级管理或经营人才以满足民俗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此外,民族地区的教育颇为特色,张洁提出民族小学除了对外界开放,让游客了解当地民俗外,在教学中还应根据民族地区具体情况,在某些教育内容中体现民族特色。 2.培养“社区参与”理念:其主要强调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获得经济社会等方面利益的同时,加强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有关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来提高其旅游意识和环保观念,达到由受教育前居民被动接受环保而与环境形成的主客体被动关系转化为受教育后居民主动自觉的环保观念而与环境形成的主客体对等关系的目标,从而使旅游地居民深知如何自觉去维护环境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一组循环性良性效应。 (六)创新民俗旅游的现代化建设 民俗旅游的古朴性与承传性并不排斥民俗旅游中的现代化建设。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展使原来封闭但具有丰富民俗特色的区域开始面向外部世界;经济的融通与信息的交流使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向于现代化,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化的提出是建立在不损耗当地生态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过度的商品化与经济化只会导致民俗文化的消亡于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这是一种我们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在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创造当地人们的数字化生活,为民俗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辟、实现市场和效益的规模化等提供便捷性。 五、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深度不够但发展势头较好,其处于起步探索时期,问题较多,需要我们进一步钻研。面对目前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乏理论体系,达不到体系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例失衡;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滞后于实践;案例分析太简化,分析问题不深入;不关注热点问题,缺乏热点问题间的思维链接;缺乏问题主观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的结合,把“人”本身问题放于次要地位;思路单一化,创新性少等等。当然,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在我们审视这些问题的同时也要思索我们的改进与提高步骤,那才是关键问题,近年来我们的研究也在逐步地进步,从不同的维度探讨了民俗旅游的热点,并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培养一种前卫的思维模式。我们拭目以待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将成为旅游经济新一轮的亮点,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15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3084800186可靠呀!3058483408可靠呀!3093820759可靠呀!1801896336可靠呀!, 天付论文发表可靠呀,天副论文发表可靠呀天傅论

    robert872750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苏州饮食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

    wangmiao121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苏州西山旅游毕业论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规格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人才的数量,更要求人才的质量,对旅游专业本科 毕业 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

    无锡小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苏州太湖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吴宫喜来登和盘门景区的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一墙之隔。酒店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半房间都能看到景区的水陆城门和瑞光塔,但原来都只能可望不可及。经过两年的

    单曲567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创新—"农旅双链"模式借新农村建设东风,发展乡村旅游

    沉默的苏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