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1

茱莉亚罗伯杨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代际公平视角论文范文资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实创13720050898

已采纳

毕业论文本科范文示例:

国民财富的定义。

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帕瑟达斯古柏塔(Parthas Dasgupta)教授认为,如果在任意一个时间点,社会福利不下降的话,发展的道路是可持续的。

这样的阐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代际公平内涵,即在谋求当代福利提高的同时,也不应损害未来人们谋求这种福利的能力。当前的国民财富存量被认为是未来消费的现值,也是未来社会福利实现的基础。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就是创造、保持和管理财富的过程。这样可持续发展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就明确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财富存量不减少,即要求当期的财富流量不能为负,在特定阶段,一国可持续发展应表现为其国家财富的非负增长。

毕业论文注意事项:

由于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环境3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财富不应仅限于经济学的经济资产,应全面包括自然方面、人力方面和社会方面。因此,世界银行有关专家认为,国家财富应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资产、自然资产、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总和。

131 评论

天天大宝贝儿

1,关于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市场定价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特别是由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跨文化体验的追求使得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可以用于发展旅游的资源,同时也由于文物市场的复活,文物交易的盛行,谈论文化遗产的市场定价就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可移动文物即市场上的古玩、古董往往以其成交价格代表其定价,而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那些被旅游公司承包经营的文化遗产,往往以开发权和收费权转让以及门票收入作为衡量其定价的基础,甚至出现将这样的转让权利和门票收入作为经营收入与公司持续赢利和谋求上市的依据。 文化遗产被当作商品一样处理和消费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值得关注的新倾向。在一次国际性会议上,国家旅游局的一位官员发表了如下的意见:遗产是特殊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遗产的价值能够通过供求关系大致地反映出来。资源只是遗产地的一个基础因素,不是完整的产品形态,不可能直接进入市场,只有经过经营开发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开发遗产所涉及的要素包括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这些要素的投入可以实现遗产价值的增值。这代表了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 文博考古界最近也围绕诸如博物馆和文物景点的门票问题——该不该售票以及如何定价展开了一次大讨论。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门票是一种适当的控制参观人数、限制闲杂人员进入和对文化遗产保护这种公益性事业的经费补充和管理手段,这类地点的理想前景应该是逐渐过渡到免费开放和依法管理 。 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有形的文物和无形的但是可以通过口传心授、参与感受等方式传承的工艺、民俗等,它们是过去的人产生、使用、经过历史汰洗留存到现在并且应该被传诸未来的一种共同财产。这种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物品或商品:它们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与人类的文化感情、群体认同具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深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强调文化遗产的三大价值,即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其实,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评估是一套完整的科学操作系统和历史发展过程。 构成文化遗产价值的主要概念包括: ① 历史价值:该文化遗产作为过去的某一重要事件、重要的发展阶段和重要人物密切相关的线索与物证,能够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一个群体的文化史或一个地区的发展史的相关方面。 ② 审美/艺术价值:可以描述为某一文化遗产的设计构造、建筑情调带给人们精神上或情绪上的感染,或者是它所展示的特殊的设计、风格、艺术上的进步和高水准的技艺。 ③ 科学研究价值:文化遗产能够给人类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 ④ 社会价值:文化遗产在多大程度上或以什么方式向多数或少数群体宣泄精神的、政治的、民族的或其他的文化情绪,标志一个群体的精神认同,同时体现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任何一个文化遗产的价值都是多方面的,对其认识是具有科学性和体验性并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历史性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不同社会群体和不同的人往往只关心或看到其价值的不同侧面。因此,在当前的文化遗产价值认识上应克服上述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并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中予以充分的体现,以便决策管理者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管理能够照顾到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 。 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全面评估一般被认为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事情。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专家学者的知识局限性,特别是他们在作出价值评估时天然具有的人类学所界定的价值观察的客位视角(即外视角,相对于土著或者直接相关者的主位视角或者内视角而言)。因此,在建立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系统时应具有充分的开放性,提倡跨文化、多视角的交叉对话。同时也必须通过大众媒体的参与,通过沟通、宣传和普及活动,让这些价值为所有的相关者所认同何分享。此外,文化遗产具有非人工再造性和破坏后的不可逆性,科技的进步无法提高它们的质量。文化遗产的价值会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有一个不断丰富的呈现过程。它是动态的、发展的和不断积累的。未来的人们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了解到关于同一个文化遗产的更多信息和价值。因此,遗产的价值应该是跨代的;遗产应对一代一代人发挥永续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关于文化遗产的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应当把文化遗产尽可能完整地传诸子孙后代的原因。 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和文化创新的资源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大众参观欣赏文化遗产是其发挥作用、实现价值增值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但是,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文化遗产的参观等社会需求有特殊性:当生活比较贫困时,人们对遗产几乎没有审美需要,而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准时,这种需求就会突然加大 。 所以,不是错误地认为凡是资源都应当立即予以开发,以图获取其中蕴含的经济利益。对文化遗产这样的特殊资源更不能如此。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能生产,只能消费,并且公共性很强,对其消费有一个代际公平问题,更不应该在文化遗产的消费过程中象一般财产那样将文化遗产消费掉,而应当提倡可持续消费,为未来人留下继续消费——通过文化遗产的消费体验接通历史的机会——这是人类历史连续性得以保障和文化不断创新、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之一。经济学被认为是研究资源配置效率的科学,市场经济被认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方式,人们认为通过供求双方的公平博弈,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在市场上获得自己应有的价值定位。但是希望依靠市场机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管理、经营进行配置,是不符合文化遗产这种特殊资源的品性的,因为没有任何市场机制可以让未来世代的人口与现在世代的人口进行“讨价还价”的交换并决定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来配置这些原本属于“代际人口”的文化遗产资源。 经济学家汪丁丁先生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文化遗产的处境比较尴尬和危险的时期。因为,如果假设其他方面(休养、知识、道德、家庭负担……)都一样,那么体验着经济高速增长的人总会比没有体验着高速增长的人更加“目光短浅”(行为短期化),要求的时间贴现率更高 。即便不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由于未来人的市场缺席,他们的利益也总是倾向于被忽视,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说,用市场手段配置文化遗产的开发与消费是不可行的——因为在所有的市场上,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市场定价总是容易倾向于被低估和轻视。 所以,在目前出于过渡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在文化遗产定价问题上面临着更大的尴尬:一方面是文化遗产的价值在整体上被低估,另一方面是文物贩子们恶意炒作,利用人们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价值的无知或者所知甚少——即经济学所说的信息不对称性,哄抬某些具有市场需求的遗产的价格,那些经营文化遗产开发的企业热衷于对具有一定的门票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竭泽而渔的开发和改造,垄断性地抬高本来属于社会和公众的遗产的门票价格以收回所谓的经营开发成本并牟取暴利,公众、当地人和未来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利益被一再忽视。同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为获取规模性的“集结经济效益”,政府和开发商往往会忽视这里成百上千年积累起来的文化遗产价值,大规模开发老城区,破坏城市的历史面貌,以未经验证、弊病丛生的“现代化”、新面貌博取所谓的政绩和眼前利益,为长远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当前我国在处理文化遗产的态度上都比较符合经济学上著名的“科斯定理”视角下等价于“河流污染”、“工业噪音”或“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开采”这类具有外部效果的经济学问题,也即哈丁所称的“公共资源灾难” 。因为有这种外部性,文化遗产背离了它的公共性和它应该具有的真正价值。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手段是极其多样的:制定合理的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强制性立法;加强日常照料、养护、维修;实施保护工程;提高管理水平;培养社会性保护意识以及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遗产保护价值观与道德观,等等。其实对于大多数遗产特别是不可移动类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支付的机会成本仅仅是放弃文化遗产所占土地开发带来的局部性眼前利益——不必投入什么人力物力——只要不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去触动它,改变它存在的环境,它的价值就会存在和延续。 当然,当市场原则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准则和运行机制,在提倡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和定价乃至管理与运作的某些方面无法、也不必回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调节之手,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市场的力量在很多方面又是十分有限的,市场不能亵渎作为社会发展与人类持续生存之灵魂的文化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从道德、观念、文化、规划、法律与市场等多重角度来设计全社会和未来人的文化遗产权利和利益分享机制,建立多元化、开放式、前瞻性的文化遗产价值与定价讨价还价的对话平台 ,特别是应该尽快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建立与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方面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新的运行体制。 2.文化遗产的管理和经营制度应解决四个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上“申遗”又成热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事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加重视文化遗产。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世界性潮流。在欧洲,文化遗产一直被视为民族身份、国家象征(National Identity)。现在欧洲搞一体化,各个国家逐渐融合,而文化遗产却能历史地体现和保持各国的个性。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全球文化旅游的兴盛使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空前凸现,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 中国各地因“申遗”出现的文化遗产热,更多是出自经济的考虑。这种追求也是合理合法的。一方面,当文化遗产成为广泛的社会需求时,它的服务成本以数量级上升,仅靠国家那点钱难以维系生存,必须依靠自身经营。另一方面,具有旅游价值的文化遗产还有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义务。在发达国家,文化遗产的经营已被视为一种产业。但文化遗产有着有别于一般经济资源的特殊性。无论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展示,都具有很高的知识性和专业性。因此,文化遗产管理和经营制度的核心始终是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它既不能是“仓库看门人”角色,又不能是“百货商店的零售商”。在我国,文化遗产的管理和经营制度还不够完善。具体应注意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分等级管理。由于我国普遍实行属地管理原则,遗产地行政级别制约着遗产管理水平,从而使遗产管理水平与遗产品位脱节。世界级文化遗产可能面临的是二流、三流的管理,那里的总体规划、保护、展示等均与世界级品位有着相当大距离。因此,应该按照文化遗产的价值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对于不同等级的文化遗产,管理者的学术级别和业务能力的标准应当不同,管理制度也应有所区别。对于高级别遗产,应向上集权;对于低级别遗产(尤其是具有遗产要素的土地资源),应向下放权,包括以更灵活的方式,让社会去经营。单一的政府管理体制,无法管理各级文化遗产,也管理不好它们。 二是以法规与标准进行管理。在文化遗产问题上,政府的首要职能是制定和贯彻管理法规与标准。在我国,各级、各地的文化遗产问题是相当共同性、普遍性。这说明有继续完善法规和标准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法规不仅要有制约作用,还要有指导、引导作用。既要指出不能怎么干,又要指出应当怎么干。管理标准应当是系统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我国在这两方面均有欠缺。法规重于制约,欠于引导。标准则更为欠缺,这使我国越来越多的著名遗产地热中于非遗产的外围性管理标准,如旅游景区等级标准,ISO9000系列、ISO14000系列、绿色国际等。其中有些内容是无益于甚至有害于遗产保护的。我国十分需要树立能体现现代的文化遗产管理和经营要求的遗产地和遗产单位榜样,将它们的经验进行提炼,并纳入法规和标准之中。 三是应与时俱进地进行管理。现代的文化遗产管理与过去相比已有很大发展。文化遗产已由过去的偏重保存(preservation),发展为同时关注使用的保护(conservation);文化遗产的服务对象已由过去的少数人享用,发展为全社会、国际性、甚至全球性享用。这样,文化遗产事业已不仅是文化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经营问题、市场问题、非营利制度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均成为现代的文化遗产管理的主题。另外,对文化遗产概念和保护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着。这一切都要求文化遗产管理制度应当与时俱进。仅仅根据传统的概念、传统的管理思想、传统的制度和做法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针对新的文化遗产局面的制度创新,必须要有与我国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必须要有与国际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相一致的制度创新。 四是根据中国特点进行管理。这一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背景特点,这是指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与制度;其二是资源特点,这是指中国文化遗产的类型。这样,我国在改进文化遗产管理时不能一味照搬发达国家的制度与标准。现在中国文化遗产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不大利于中国。我理解这说法,因为现时的标准是欧洲人按欧洲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的,未能吸纳中国的文化遗产特点(如崇尚厚葬、天人合一、文化起源的多样性与融合,等等)。我们应该以我国的独特性去补充和丰富世界遗产事业。但要使现时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能接受那些基于中国特点的思想、概念和方法,我们应拿出过硬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让人家信服。这是我国文化遗产界的责任,也是我国学者们亟需努力的

84 评论

wxb2066472463

人和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生命从水中诞生,地球因水而生机昂然、生生不息。人类靠水而繁衍,同时,人类的文明史因水的滋润而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人水和谐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只要相处了,就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世界各国在同一天举行相关活动,广泛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唤起全社会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我国将每年的3月22---28日定为“中国水周”,因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又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黄河流域经常断流,“98大洪”南北成灾、险象环生,其害历历在目;可见洪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干旱是困扰国民发展生存中无法趋散的魔影。水滋润了人类,而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在生命意义上都离不开水;从某种意义上讲,水不只是养育了人类,她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之门,并闪耀着人类理性的光芒。我们要打造人水和谐,就要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要珍惜;就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就要科学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就要建立节水和防污型社会,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绿水青山与人类常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如此重要,但并非人人都理解她的珍贵。过去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人们视水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这实属误导。科学表明,地球表面虽然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其中海洋咸水占了。除去地球两极冰山,人类容易利用的谈水只是地球总水量的。水滋养了人类,但人类又面临水环境带来的生存安全的严重危机。联合国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20世纪全世界总的耗水量增加了6倍多。全世界淡水总消耗量年增长率为,比人口增长率高出1倍。到2025年,全球人均年可用水量将减少1/3。最新资料显示,到目前,世界上已有100个国家缺水(包括中国),26个国家严重缺水,40%的人口遭受缺水之苦,每年有2500万人因水污染而死亡,有10亿人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纵观全球水事形势,除了电视、文字常见的中东水荒和非洲水贵如油的消息外,原本水资源充足的南亚、巴西、中美洲闹水荒,东欧、美国、日本出现水资源短缺,就连地广人稀的加拿大、俄罗斯也出现了水危机。地球因缺水而烦躁不安了。淡水供求问题已成为全球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并引发热点问题。除了缺水,洪水为害就更令人触目惊心!还有水污染问题,亦令人痛心、忧心!世界如此,我国又怎样呢?总体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但同时也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98大洪”,南北成灾,险象环生,其害历历在目;我国北方经常持续干旱,南方时发“伏旱”,农业每年遭受旱灾面积达2000万km2,有300多个城市因缺水而影响的工业产值每年达1000多亿元。可见,洪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干旱是困扰国民发展生存中无法趋散的魔影.水之为患,水之为利。而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在生命意义上终归离不开水!在人类文明史中,人类对水的认识是在依赖亲近、开发利用、避害治理中逐渐深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水不只养育了人类,她更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之门,从中国传说的“大禹治水”到西方神话“诺亚方舟”,东西方源头文化无不与水有关,并闪耀着人类理性的光芒。水比金珍贵,又凶猛于虎,到底应怎样与水相处?人类在实践求索,科学家在总结探讨,政治家在思索解疑!在历经了无数的进退悲喜之后,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们面对水的威胁,暂且搁置一切政治成见而达成共识,在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世界各国在同一天举行相关活动,广泛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唤起公众关心水、爱惜水和保护水的意识。我国将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定为“中国水周”。人们在关于水的共同思考和求索中,对人与水两者关系的认识也与时俱进,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人水和谐”,足见认识的深邃。人水和谐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当然,今天的和谐不是要恢复工业社会之前原生状态的自然和谐,而是要背负起历史责任,面向未来负责,减轻或消除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社会以来,带给自然环境的压力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负面影响,追求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的协调统一,使经济、生态、社会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构成危害。人水和谐只是人类与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一个侧面。我国要达到人水和谐,就要认识到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就要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就要从重点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转变为在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注意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就要从无节制的开源趋利、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按水资源状况确定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和规划,建立节水型社会;就要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利用。只有在观念上和行动上实现以上转变,才能在治水工作上正确把握和较好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才能在人水和谐相处中,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遵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体现人类治水的哲学思辨魅力。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在"水"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人在处理好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必须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以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共同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和谐3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1)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所谓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就是指人与所处的环境和谐共生,人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资源,爱护环境,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主张天人合一, 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社会生产力就难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和改善,在财富极度匮乏的社会中必然潜伏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就难以形成和谐社会.(2)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所谓人与人之间和谐,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互助,诚信友爱,这种和谐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3)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和谐发展.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原有的社会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重组.随着社会成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频繁流动,人们的职业和身份经常变动,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地产生;随着生产要素的分化和向不同市场主体的集中,不同社会阶层在收入和利益分配上的差距不断地扩大,社会矛盾,摩擦和冲突也就随之产生.虽然各阶层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有相容互补的一面,但是,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对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协调和化解,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各社会阶层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他们都能从改革发展中普遍受益,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增富减贫,使各社会阶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劳动合作和利益共享,逐步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稳定社会结构.2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水问题我国地处中纬度,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成为一个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形成了5600多亿m3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从亿亩扩大到近8亿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万km2.但在很多地区,水的问题仍旧是限制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从全国范围看,我国面临的水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频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威胁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几大江河已发生了5次比较大的洪水,损失近9000亿元.特别是1998年发生的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充分暴露了我国江河堤防薄弱,湖泊调蓄能力降低等问题.防洪建设始终是我国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二是干旱缺水日趋严重.农业,工业以及城市都普遍存在缺水问题.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年均受旱面积亿亩,到90年代增加到4亿亩.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农业稳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三是水生态环境恶化.近几年,我国水体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1980年全国污水排放量为310多亿t,1997年为584亿t.受污染的河长也逐年增加,在全国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约10万km河长中,受污染的河长占.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全国水蚀,风蚀等土壤侵蚀面积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北方河流干枯断流情况愈来愈严重,黄河利津站于1997年断流达226天(进入2000后,这一现象有所改善).此外,河湖萎缩,森林,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环境.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水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仅从水资源的供需来看,在充分考虑节约用水的前提下,201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6400亿~6700亿m3;2030年人口开始进入高峰期,将达到16亿人,需水量将达8000亿km2左右,需要在现有供水能力的基础上新增2400亿m3.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3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水是构成生命原生物质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一系列的新陈代谢反应,是生命物质所需营养成分的载体,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体的原料.可以说,没有水,就不会有人的生命,就不会有一切生物的生长.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从农业发展来看,水资源是一切农作物生长所依赖的基础物质,如果可供应的水量小于需要的水量,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当然,如果水量过多也可能导致洪涝,土地盐碱化等消极作用,从而影响农业生产.从工业发展来看,水是工业生产的命脉,几乎在所有工业生产过程都需要水的参与,如洗涤,冷却等作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时,水资源对工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决定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社会经济发展会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压力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当超出水资源一定承载能力时,会对水资源产生很大压力.例如,人口增长对水资源产生的压力,表现在:人口增加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以及由于水资源利用量增加所引起的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工业发展对水资源产生的压力,表现在:工业排污总量随着总产值的提高仍在增加.尽管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单位产量的污水排放量有所减小,但减小的速度小于产值增加的速度,所以污水总量仍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水污染不可避免地将会加重,对水资源的压力也会更加严重.农业发展对水资源产生的压力,表现在农用化肥,农药对地表及地下水质的非点源污染,以及农田排水排盐对干旱区淡水资源的影响等.总之,人的社会经济行为必然要影响水资源系统,一方面,随着发展增加了需水量;另一方面,随着发展也增加了向水资源系统排放污水,废水的范围,数量.对水资源系统产生压力,带来威胁是不可避免的.水资源问题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所以在水资源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必然又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例如,水质污染和缺乏安全的水资源影响到人的健康状况;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水资源短缺直接影响工业,农业生产,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又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社会经济保障当然,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处理污水,改善环境的能力也在提高.原来不能治理的污染现在可以治理了,原来需要花费很大代价才能治理的污染现在需要花费较小的代价.并且,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实力来改善水资源系统,例如,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行污水处理,改善生产工艺,改善引水及供水系统,兴修水利,提高用水效率.另外,由于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不断更新,人们管理水资源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又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又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总之,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来看,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一种宝贵资源,而且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维持正常状态的基础条件.哪一方面离开水资源,也不能正常运行,更谈不上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实现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自然界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衣食仓库","武器仓库"和"精神产品"的仓库.生产力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离开作为生产环境的自然界这一前提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采进行生产的材料."人与自然组成了生态平衡系统,只有维持这种平衡,人类才能得以生存繁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大自然是人类无私的母亲,人是大自然的宠儿,人类往往无所顾忌地向她索取所需.但是并非大自然的一切都适合人的存在和发展,并非一切的自然物都可以直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人类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从自然中寻找生活资料到创造人类需要的其它物质资料,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逐渐认识到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人类的活动如果遵循了自然规律,就能成功;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终将失败.人类轻视自然界的法则,必然遭受大自然无情的惩罚.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在这里,恩格斯说得最清楚不过了,自然规律只能认识和运用,不能随意创造和改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人类社会的发展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条件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最终走向和谐社会,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1)树立先进理念.要摒弃工业社会的自然观,树立新的具有生态文明内涵的自然观.放弃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欲望,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项历史使命,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和人类文明的存在方式;要树立新的国策观,1983年12月31日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宣布,环境保护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这是继中国把人口控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之后,提出的另一项国家大政方针,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的增长,保护自然环境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新的国策观;要树立新的增长观,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指标,更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树立"零增长"观,即: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人口质量的极大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善;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社会财富的大幅增长;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极大提高.(2)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3)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资源环境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加快国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完善覆盖全国的国土与生态监测系统,拓展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平台,全面系统的了解人的活动自然生态环境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为人类高效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技术,发展节材,节能,节水,节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高新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的替代能源技术.(4)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近10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在依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快修改和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同时,尽快填补某些领域存在的法律空白.与立法同步的是要严格执法,依法查处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建立切实可行的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破坏资源,环境的惩处机制,让经济发展的受益者来支付环境污染的成本,让破坏环境资源者承担应有的责任,确保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协调有序地进行;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同中华民族热爱自然,勤俭节约的传统结合起来,广泛宣传保护环境的法律知识,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形成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努力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5结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尊重与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才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就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今后,我们必须坚持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必须转变对水的认识,从人定胜天,向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转变为按自然规律办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 其次,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统筹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水问题. 第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认识,掌握,遵循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构建和谐社会.所以,我们的治水方略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的治水观,是以人水和谐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现代水利的灵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对自然的关照。人水和谐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只要相处了,就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13 评论

我从来没喝过水

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以气候正义为视角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 文化 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固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通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 对子 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静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A项来源于原文第一段,提出气候正义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故A项错。B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限制排放只是一个具体的方面,不能涵盖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的全部,故B项错。C项来源于原文第三段,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不仅指对后代负有义务,也指对我们自己负有义务,故c项错。D项既来源于原文第三段的一个细节,也是对全文的概括。原文说“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这表明已有的科学认识影响了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而全文重点谈的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可见如何认识利益分配,也影响理解。故D项正确,是本题答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 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已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方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A项是对原文论证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分析。原文谈到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而时间维度又分为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论述更加深入一些,故A项正确。B项是对原文的立论前提和指向性的分析。原文说“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谷里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可见立论前提是气候容量有限,社会正义是被指向的同题之一。故B项正确。C项是对原文论证立场的分析。原文确有大量篇幅在阐述代际公平问题,但也只是把它作为各类公平问题中的一类来讨论的,而且更加注重的是当下我们这一代的问题,并没有立足未来,故c项错误,是本题答案。D项是对原文整个论证思路的分析。原文说非政府组织以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审视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正义应运而生,这交代了背景,接下来从两个维度看,这是逐层分析,最后说“气候正义的内涵是……”,这便说明原文最终梳理出了气候正义的内涵。故D项正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A项是根据原文立论的前提做出的推断。如果气候容量有限这一前提被替换为气候容量无限,那么,相应的伦理审视、气候正义的问题就缺乏前提,故A项正确。B项是根据原文“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做的推断。落实长期目标只跟后代利益有关,不能保证后代的需求,尤其不能保证后代可能存在的诸如奢侈排放之类的需求。故B项错误,是本题答案。C项是根据原文多处细节做出的推断,如原文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相应的公平问题才能实现,又特别强调代际公平方面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归结起来就是C项的表述,故C项正确。D项是根据原文论述的重心和视角做出的推断,带有对原文观点及其论证的评价性质。原文从国际、国内、代际、代内及国家、地区、个人等诸多层面展现了气候容量公平享有的复杂性,又强调气候正义作为视角有其独特的关注核心,可见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个复杂的问题,可以、值得并且需要从其他角度进行讨论。故D项正确。

以气候正义为视角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

★ 2017高考语文全国一卷答案解析官方版

★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 选择的阅读题及答案

★ 人生考题的阅读题答案

★ 爱无隙阅读题答案

★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 做自己的预言家阅读题答案

★ 《播种希望的日子》阅读题答案

★ 生命之歌阅读题答案

★ 最是读书滋味长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22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音韵视角论文范文资料

    600字都写不了了,1000……

    胖小咪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宏观经济视角论文范文资料

    嘿嘿~写的不好,将就着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摘要: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高速增长,这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并引起世

    虾虾霸霸kat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角色论文范文资料

    幼儿园游戏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哥哥我可以给你完整的都是以前自己用过的来取

    Emily14730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供应链视角论文范文资料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摘要:随着供应链管理的普及,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在企业供应商管理的过程中,维系其环节完整、有效的内在因素

    树果衣嘎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环境保护视角论文范文资料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周边的环境做起。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保护环境的 作文 800字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草莓天天见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