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31

夏内内爱吃饭
首页 > 期刊论文 > 王小波的散文研究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黑暗中獨舞

已采纳

这篇杂文以作者文革时期下乡插队时的一个故事为叙述主体,故事主角“猪”是中国散文中非常罕见的表现对象,这个对象的选择其实也说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因素。在作者看来人和猪一样,也是只求自由的本性,“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无疑,猪所处的这种自然状态,正如人所追求的自由生活一样,是一种自然的要求和生活方式。但是这种自然的规则在人面前被打破了,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了一些安排,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长肉。它们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进入了模式化和程序化之中。对于这种生活,除了接受,猪似乎没有别的出路。但是追求自由同样也是猪的本性,它总要通过各种方式长出了。在一般的印象中,猪应该是属于温顺的动物,然而即使这种没有抵抗性的动物,在外面的环境无比恶劣的时候,依然会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异类,以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追求自由的精神永远不会泯灭。在作者笔下,这只猪因为摆脱了猪的普遍命运,具有自然,野性的特征,成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象征。杂文巧妙地通过两组对比来表现主题,第一组是猪和人的对比,大多数人和大多数猪一样,生活在处于被安排的境地中,对于这种安排他们处置泰然,这不仅是文革,也是任何时期都普遍存在的生活“常态”;但是在任何时候,也都存在对于这种“常态”生活的坚韧反抗,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以它的行为嘲笑并摆脱了人类的设置,对比之下,杂文中的我在猪被围剿时,却只能因为“不敢对抗领导”而处于“内心的矛盾”之中,显示了人的反抗意志多么无力。第二组对比在“生活种种设置”和“自由的生活和存在”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指出了“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这个残酷的事实,在大多数的时候,它的能量远远超出了人对于自由追求,它无所不在,把人控制在一种生活和精神被奴役的状态,在这个张力场中,人要么参与设置别人的生活,要么对于生活被设置安之若素,剩下的唯一一种选择——反抗这种设置,回到个体的自由——是充满艰险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前面两种选择实在太过平常,因为我们已经一敢于设置别人生活或者被别人设置,我们甚至已经忘记了去思考我们的这种存在是否合理,这也许是人的最大悲哀。人处于不能自我把握的生活中而不自知,《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启发中,正是我们的这种迷失。

182 评论

嫣雨飘零

王小波小说的主要特征 王小波 于 1968 年开始尝试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电影文学剧本《东宫·西宫》;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随笔集《沉默的大多数》;小说剧本集《地久天长》;早期未竟作品集《黑铁时代》等。王小波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家,他立身体制外写作,并始终保持着思想的独立性,既不媚俗,也不从权,率真为之而不失其度,表现出洞察一切的清明理性。王小波的小说,大多取材自“文革”历史,其主要特征是: ① 舍弃了“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关于“受难”的叙述模式,转以民间化的视角,审视由巨到细的生活场景,多角度、多侧面地探究“受难”的深刻历史成因,从而把人们对“文革”的认识导入一个新的层面。在王小波看来,“文革”充满了荒诞性,在将其分解示众的过程中,他的矛头首先指向了所谓的“正统”和“权威”,把它们的伪神圣、伪崇高挑得面目全非,直至露出无聊和荒唐的原形来。在颠覆权威的同时,他也不盲从大众,因为他觉得历史的荒诞决不仅仅是权威操作的结果,更多的是大众的趋同——愚昧、迷信、狂信的累积和迸发。大众既是受害者,更是闹剧的参与者。由此,王小波将笔触转向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他对待历史的冷静客观的立场和真诚坦率的态度。 ② 对自然人性的讴歌:他的小说揭露了扭曲变形的历史对正常人性的压制和摧残,凸现人性的高贵魅力。《黄金时代》中王二和陈清扬的爱情,就反映了人性的自然发展;与之相反,女团支部书记 X 海鹰,则代表了一种变态的人性。此外,作品中大量出现的“性”,也存在“常态”和“变态”之分,一方面展示了“性”的自然、纯洁,另一方面又具有颠覆性,或者影射现实中的一种权力关系。因此,“性”在王小波笔下既是一种批判的武器,又是一面张扬的旗帜。 ③ 狂欢化的文体: A 、他经常运用夸张、讽刺、比喻等艺术方法,以顽童般的视角,把生活中的细微场景,装扮成一出出滑稽的闹剧,充满了喜剧性。《黄金时代》里老鲁对王二无休止的追打,缘于厕所里不知谁画的色情画, X 海鹰的帮教,更多地带有暧昧意味。 B 、幽默、活泼的叙事语言,在轻松中显出调侃,在表面的佯谬下隐含着思想的机锋,显出一种知识分子的风趣。

148 评论

水儿依依

王小波用他短暂的生命给世间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有人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有人享受他小说的天马行空,有人赞扬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独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 正如他的遗孀李银河所说,人们喜欢王小波,首先是喜欢他的自由精神。“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是一个最美好的词,一个最美好的价值”。 王小波用他的生活和写作,去实践这种价值、传播这种价值。他让人们看到,一个自由的人,既可以享受思维的乐趣,拥抱理性与常识,也可以跟随灵魂的舞蹈,在凡俗生活之外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的人,是最具有判断力的人,同时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人。 毋庸置疑,有人对自由怀有偏见,居心叵测地进行了曲解。而这些曲解,经过反复的灌输,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相当多的人认可、接受并传播。从个体心智上说,人们被暗示,自由可能导致放任和堕落;从社会组织上说,人们总是听说,自由与失序、混乱甚至动乱联系在一起。王小波以他的作品,并以他的为人和他的生活,向世人展示了一颗自由的心灵在思考着什么,在感受着什么,在渴望着什么,在给予着什么。在摆脱体制的束缚,获得自由的状态之后,他既没有吸毒,也没有上街,而是沉迷于思想的芬芳,驰骋于想象的旷野,并通过他的文字,将他收获到的美好与我们分享。他让我们知道一个基本的常识,即一个自由的人首先想要的东西是过美好的生活。 有人说,王小波只是一个特例,生活不是文学,社会不是空想,纷繁复杂的人类世界更需要法律和秩序。这些话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暗含着很多错误的判断。首先,强调王小波是特例,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既非理性且又缺乏诗意,这显然是一种歧视和偏见。其次,在谈论自由时强调法律和秩序,等于是将二者对立起来。在此我们要感谢王小波不仅创作了小说,还发表了大量的杂文。他通过这些杂文告诉人们,公平的法律和良好的秩序正是一个自由人的本能而自然的追求,而且它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能依靠自由的思想和权利来完成。没有自由作为前提,秩序无从谈起。如果有,那也只是专制者的秩序。失去自由的人,也就失去了秩序。 先制定好法律再给予自由,还是先开放自由再制定法律,这并不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因为,当人们没有自由的思想和权利参与制定法律时,就不会产生出公平的法律来。 有人总是自鸣得意地说,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然而王小波和其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让我们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句地道的废话。对于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自由的世界而言,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恰是最能体谅他人的人,最具宽容精神的人,最有协调能力的人,因此从来就不会要求绝对的自由。只有专制者才会渴望绝对的自由,这句话应该去说给他们听,而不必烦扰王小波及他的追随者。 自由并不是在一条道路的尽头等待我们的花园,自由只能是这条道路本身。因此,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时候。王小波的价值在于,他让我们看到自由的真相:既理性又激情,既现实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自由是多么美好。 他是目前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的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他还做了从来没有人想作和做也没才力做到的事,他唾弃中国现代文学那种软,伤感和谄媚的传统,而秉承罗素,伯尔.卡尔维诺他们的批判,思考和想象的精神,同时把这个传统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游戏精神作了一个创造性的衔接。 王小波的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特别是他的“时代三部曲”。“时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组成,分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在整个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至于故事背景则是跨越各种年代,展示中国知识分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事实上,王小波最过人之处,无疑是随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来的对话体叙述,并变换多种视角。表达手法方面,他擅于用江洋恣肆的笔触描绘男欢女爱,言说爱情的动人美丽场景及势不可挡的威力。其成名作《黄金时代》,文学界的评誉甚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编辑白桦更说:“《黄金时代》把以前所有写性小说全枪毙了!” 他的小说其实一直不大被出版社接受,也是因为文章中的性描写。其实这些文字不如贾平凹等人的小脚文学来的露骨,也不如其它人如莫言写的一样媚俗,只是比较直率罢了。在新时期文学领域中,性禁忌依然存在,这原因涉及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伦理价值等一些更深的层面。 抛开以上热点不谈,从没有看到有人用这样的笔法写作。在王的小说中,你可以看到,历来文学所谓真实性的规则全都被从容跨越了,他用了不同的修辞方式来写小说,大量的即兴发挥、错位的角色语体,寓庄于谐,寓文雅于粗野。读者可以在其中感受澎湃的想象力。 王大多数以第一人称叙事,而这个人总是个生活中不顺心、受委屈的家伙。他幽默机敏,理性清澈,在内心状态和角色地位上最接近游离于主流的个体知识分子,这种性格的叙事者,也有易于辨识的语言风格。王本身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曾是个知识青年(我最佩服的一代),上山下乡过,赴美深造过——他的本职是个名牌大学数学讲师,写这一手好文不输任何敢称大师的人,这种角色在中国文坛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补充一点,王小波的才华不仅如此,他不但数学学得很好,编程也是高手,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是无法想象的。有意思的是,和他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他编的所有程序都叫wanger1,wanger2。 最后的补充,小波的小说不但有幽默还有智慧,看过他的《寻找无双》,和杂文自选集的人,一定会被他的智慧所征服。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他,喜欢智慧。就像小波说的,当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些,就很高兴。 喜欢小波的人一定要感谢李银河,因为当时李银河在国外读书,一个人的奖学金两个人用,而且给与小波大量的支持,甚至在那样的环境下都没让小波作过家务。感谢李银河,有了你,才有智慧的小波。 小波的书在他生前大多未在大陆出版,黄金时代曾在香港出版,名字竟是“王二的风流韵事”,令人啼笑皆非,又无限伤感,希望再也没有这样的事发生。 小波于45岁时,夜晚在公寓楼下大叫数声,次日被发现已死亡,死因心肌梗塞。小波其他的贡献:小波曾和妻子李银河研究中国同性恋人群,为中国第一人,遭受大量非议【小波语摘】[编辑本段]1.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2.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本质的。 想我的本质就是流氓,土匪。如果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可是在城市里做个市民。在学校里做个教员就很不合适了。3.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4.当一切开始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事情了。5.人生就是一个缓慢被骟的过程。5.我想要从梦里醒来,就要想出自己什么时候睡着了,方能跳出梦境,这是唯一的途径。6.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6.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7.不幸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你别无选择,假如能够选择,我也不愿生活在此时此地。8.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9.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10.活下去的诀窍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11.在很穷的时候,用到自己偷来的东西,感觉妙不可言!12.走在天上,走在寂静里,而阴茎倒挂下来。13.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14.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15. 我呀,坚信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该是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世界无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难道这就够了吗?还有,我看见有人在制造一些污辱人们智慧的粗糙的东西就愤怒,看见人们在鼓吹动物性的狂欢就要发狂。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16.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17.李卫公年轻时很有本事,所以找不到工作,只好去做流氓。18.我反对愚蠢,不是反对天生就笨的人,这种人只是极少数,而且这种人渴望变的聪明。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的人都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19.照我的看法,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作,好色贪淫,假如你克勤克俭,守身如玉,这就犯了矫饰之罪,比好吃懒作好色贪淫更可恶。20.念书就是为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读博士,读博士就是为以后主管工程,主管工程就是为贪污公款。21.我引用昆德拉这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被领导听见了,他就说:一定要把该上帝批倒批臭!22. 我说:“妖妖,你看那水银灯的灯光像什么?大团的蒲公英浮在街道的河流上,吞吐着柔软的针一样的光。” 妖妖说:“好,那么我们在人行道上走呢?这昏黄的路灯呢?” 我抬头看看路灯,它把昏黄的灯光隔着雾蒙蒙的雾气一直投向地面。 我说:“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妖妖忽然大惊小怪地叫起来:“陈辉,你是诗人呢!你有真正的诗人气质!”23.会唱歌的人一定要唱自己的歌,不会唱歌的人,全世界的歌对他都没有用。24.反熵,不是我们的人,就是奸党。25.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共性,可大家都追求这样一个过程,最终就会挤在低处,像蛆一样熙熙攘攘....26.梦具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性,而真实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27.生活是天籁,需要凝神静听。28.强忍悲痛,活在这个世上。29.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 其余的全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30.一个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一切摧残,想通了这点,任何事情都能泰然处之。31.虽然岁月如流,什么都会过去,但总有些东西发生了就不能抹煞。32.小时候我对生活的看法是这样的: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在参加一种游戏,按照游戏的规则得到高分者为胜,别的目的是没有的。具体而言,这个看法常常是对的,除了臭气弥漫的时期。比方说,上学就是在老师手里得高分,上场就是在裁判手里得高分,到了美国,这个分数就是挣钱;33.鸡多不生蛋,女人多了瞎捣乱。34.有一个公开的秘密想必你也知道了:大多数女权主义哲学家,不管她叫菊兰也好,淑芬也罢,净是些易装癖的男人,穿着高领毛衣来掩饰喉结,裙子底下是一双海船大小的高跟鞋,身上洒了过量的香水,放起屁来声动如雷;搞得大街上的收费厕所都立起了牌子:哲学家免入。35.假如我要写什么,我根本就不管他格调不格调,正如谈恋爱时我绝不从爱祖国开始谈起。36. 好的文字有着水晶般的光辉,仿佛来自星星。37.当一切都“开始了”以后,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我现在只是有点怕死。等死了以后就不怕了。 38.每个人的贱都是天生的,永远不可改变。你越想掩饰自己的贱,就会更贱。唯一的逃脱办法就是承认自己的贱并设法喜欢这一点。 39.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40.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41. 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42.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做黑色幽默。 43.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烂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有趣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 44.人在写作时,总是孤身一人。作品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是一些发出的信。我觉得自己太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我相信,这是写严肃文学的人共同的体会。但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有自己,还有别人;除了身边的人,还有整个人类。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在写。 45.在冥想中长大以后,我开始喜欢诗。我读过很多诗,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诗。好诗描述过的事情各不相同,韵律也变化无常,但是都有一点相同的东西。它有一种水晶般的光辉,好像来自星星……真希望能永远读下去,打破这个寂寞的大海。我希望自己能写这样的诗。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地久天长》

129 评论

李大胆yao一起吧

王小波的杂文相当有趣,富有幽默感,而且语言犀利,视角独特,富有智慧,看罢爱不释手..

283 评论

钉子生锈了

以犀利的眼光、幽默的文笔来描绘生活

328 评论

id独自等待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个文章很有趣,王小波的思想随笔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以幽默诙谐之笔描绘出一只特立独行的又黑又瘦的猪,表达主题鲜明。这只猪不同于其他的肉猪,很个性,就像我截取的那段写的,“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是那些把猪的生活都安排好的人又是怎么看呢? “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把主题用朴实的语言流露出来,“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喜欢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秩序井然”,如果有什么事情突然冲到了生活的时间表那么很容易引起内心的反感,浮躁。一个人到底怎么样生活?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作者将猪的行为描写的生动,将猪的行为与人的行为对比,作者甚至将猪描写的比人还要聪明。作者风趣的称这只猪为猪兄,源于作者对它的尊敬。为什么作者尊敬它,知青都喜欢它,而那些老乡和领导们却讨厌它,甚至说它不正经?作者和那些知青是一样的,是灵动的,是不安于现实的,是不想把自己的生活做种种设置的。而那些领导和老乡们呢?他们本想劁了这只猪,却因为它的聪明而作罢,但是老乡和领导却早就为它的生活作出了种种设置,先是劁了它,然后让它安心做一只肉猪,可是这只风流的猪却总去找村寨里的母猪风流,又总是给领导们惹出麻烦,这样不听话怎么会让他们那些习惯了设置动物生活的人接受?最后这只幸运的猪跑掉了,虽然认得作者但却不能接近,但是就像作者说的一样,我们要赞成它对于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回到现实中,这篇文章点明了社会中的一大通病,人们循规蹈矩,喜欢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让别人都接受自己的安排,这样的社会只会向着沉寂庸俗的方向越走越远,人们在不断地设置中失去自由,失去生活的乐趣。虽然文章以猪的故事批判了社会的问题,却从侧面更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对于人群的热忱的关爱。 解答到这里很不错了。就我个人认为,作者王小波也有一定寓意,作者给予那只猪以特立独行的的个性,示意自己的思想为导向,运用象征的手法,比喻自己一心想要挣脱世俗,挣脱当时那个荒唐的年代,也批判了现实对于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打击,其实也表征出作者生在现实中而对现实的改变无能为力而怅惋。

214 评论

sml90050056

一些拙见王小波本人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只猪其实是作者自己理想的化身,但为什么是只猪呢?猪的命运是被人设置好的,公猪阉掉,长肉,傻吃,闷睡,等死;母猪下仔。但是猪也会不甘心于这样的设置,所以种猪不与母猪交配,母猪会吃掉小宰。其实从这个角度说,这些猪就反映了社会中被设置好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及心理,想反抗又无力反抗,无奈下某种程度的绝望。这反映了王小波写作的态度的某一方面,即对人民大众的关怀,如果你读了他其他的杂文,会发现这种关怀 特别是在思想层面上的,他希望人们有智慧,自己思考,反对别人的设置和灌输,讨厌模式化的生活。说远了,再说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中有两个“我”,一个是第一人称的“我”,就是那个喜欢那头猪的知青,就是管猪叫猪兄的那个“我”,这个“我”更现实,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被设置的人的种种懦弱,与猪兄形成对比,使人身上存在的缺点(我找不到确切的词,可以从具体语句分析,好久没看那文章了,记得很不清楚)猪呢,则是作者理想的具体化,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对有意思的东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想要学会他们,比如汽车叫,汽笛叫等等。这也是王小波自己的性格,李银河说过,王小波就像是皇帝的新衣里那个口无遮拦的孩子,同时王小波又崇尚智慧与自由,这两点这篇文章中都有体现。再说说风格,他的文章基本上全是胡扯出来的,说好听了就是幽默,但他的胡扯后面往往潜在着深刻,他的关怀,他的性格,他的思路等等。就这篇文章来说,相信不会与人认为这是纪实性的,甚至可以说它很荒谬,但荒谬无关紧要,因为这篇文章要体现的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所关心的事情,故事情节,内容等等不过是形式,形式上承载了什么内涵才最重要。读书不多,很浅薄的看法,希望能给你一点点帮助,再看看那篇文章呗。

259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王小波黄金时代

    一定要了解到王小波的创作背景,了解到王小波的个人经历,然后根据这本书的创作背景进行有关的分析,并有感触,多次阅读,才可以更深的了解到这本书的含义。

    飞云纵览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王安石散文研究论文范文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今 江西省

    约翰尼德斌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小王子论文研究目的

    童话笔法写就的哲理书,反映内容很广泛,人性、人类的存在、与它物种的联系等等。并不单单局限于某一地区,某一时期。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并非职业作家,而是一位飞行员,于

    爬爬的蜜糖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王小波的散文研究论文

    这篇杂文以作者文革时期下乡插队时的一个故事为叙述主体,故事主角“猪”是中国散文中非常罕见的表现对象,这个对象的选择其实也说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因素。在

    夏内内爱吃饭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财经杂志王波明

    王波明厉害。王波明,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金融专业,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留学生之一,曾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任职。1987年回国后,积极推动、策划并参与了中国

    顺宏冷暖-MISS冯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