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寄生虫文献翻译

寄生虫文献翻译

发布时间:

寄生虫文献翻译

很难的呢~应该挂悬赏

你好!寄生虫The parasite

寄生虫science

因为科学家们认为线粒体是一种很遥远的细胞,经过了很长时间才进化成现在这样,而且线粒体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独立的生命体,毕竟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复杂而神秘的宝库,期待未来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秘密。

因为我们吸收过去的营养,大部分都是在线粒体被消耗掉的,所以人们认为线粒体耗费了人的营养,觉得线粒体就是寄生虫。

地球上有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例如埃及金字塔的神秘,百慕大三角洲的神秘等等。地球的奥秘吸引了无数科学家,他们一生都在探索和发现!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祖家历代都对天文历法素有研究,祖冲之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天文、数学知识。祖冲之青年时,就得到博学多才的名声,宋孝武帝听说后,派他到“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461年,他在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从事,先后任南徐州从事史、公府参军。公元464年他调至娄县(今江苏昆山东北)任县令。在此期间他编制了《大明历》,计算了圆周率。宋朝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任谒者仆射,此后直到宋灭亡一段时间后,他花了较大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494年到498年之间,他在南齐朝廷担任长水校尉一职,受四品俸禄。鉴于当时战火连绵,他写有《安边论》一文,建议朝廷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安定民生,巩固国防。祖冲之在他72岁时去世。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此外历史记载祖冲之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祖冲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传。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之也是数学家。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有一条城市道路命名为“祖冲之路”。在数学上,祖冲之研究过《九章算术》和刘徽所做的注解,给《九章算术》和刘徽的《重差》作过注解。他还著有《缀术》一书,汇集了祖冲之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这本书内容深奥,以至“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缀术》在唐代被收入《算经十书》,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当时学习《缀术》需要四年的时间,可见《缀术》的艰深。《缀术》曾经传至朝鲜和日本,但到北宋时这部书就已轶失。人们只能通过其他文献了解祖冲之的部分工作:在《隋书·律历志》中留有小段祖冲之关于圆周率工作的记载;唐代李淳风在《九章算术》注文中记载了祖冲之和儿子祖暅求球体积的方法。祖冲之还研究过“开差幂”和“开差立”问题,涉及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的求根问题。遗留下来的祖冲之的数学贡献主要有他对圆周率的计算结果和球体体积的计算公式。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玛丽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年,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寄生虫文献综述

你是要发表什么样的文章呢?是普通的散文还是学术论文呢?一般普通的散文只要投稿杂 志 3-10 天内就会给你打电话是否录用了,然后把稿费给你邮过来,但是学术期刊可以没有 什么稿费了,还要你自己付版面费用。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学术期刊都向作者

医学SCI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实验性或临床性)工作的书面总结,它是充分利用科学实践得来的论据,医学SCI论文,围绕主题假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或反驳等逻辑思维进行论证和全面概括科研工作和卫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出科研成果获经验教训,体现了具体科研的水平及参加科研工作人员、卫生管理人员的科学态度。医学研究所设计的范围广泛,医学论文的种类繁多,题材也很多。因此,能否恰当的选择论文的题材,对于反映研究成果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一、论著类文稿论著是作者对具体选题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结果和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有时也提出某些假说或观点。它是具体的单位和个人科研水平的反应,也是医学期刊杂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论文内容新颖、设计合理、方法正确、论证明确、结论可信。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 实验研究多为病因、病理、生理、药理、微生物、寄生虫等方面的研究。包括各种动物实验、新技术、新方法实验:新药的提取或合成、药理及毒性试验:动物外科手术实验:某种疾病的兵员或病因的体外实验:某些药物的看该、抗菌、抗寄生虫实验:研究消毒、杀虫、灭鼠的实验研究。(二) 病例分析对临床各科有一定数量的某种疾病(一般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的见解和建议,以提高疗效。(三) 疗效观察指使用某种新药、新方法治疗某种疾病,对其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等采取双盲法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包括疗效的高低、疗法和药物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和程度,并对其是否有推广应用价值及剂量疗程,提出评价意见。(四) 调查报告在一定范围人群内,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地方病、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出问题的规律,给予评价,并对治疗反感提出建议。二、综述类文稿文献综述是一种通过以某种专题为中心,收集近3-5年大量的原始医学文献,经过消化、分析、归纳、综合、整理而成的一种专题性的学术论文,其内容场包括历史性回顾、目前状况、争论焦点、存在问题、未来展望和最新发展。它一般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人之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今后展望及建议,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发现、新原理和新技术等,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医药卫生科研信息。它是一篇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论文,不应是简单的文献对切。好的纹线总数常常由有经验的专家撰写,并帮助提出问题及研究方向。对研究生及年轻医务人员来说,撰写文章综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写作,可对某一专题邮较全面的了解,为指导科研临床教学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文献综述的特点是:综合性、新颖性和融合性。所谓融合性是指将客观资料和主管论断融为一体,用文献综述表达方式来论述。他的撰写格式一般由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来组成。三、病案报告类文稿病案报告一般可分为个案报告、临床病例讨论和病例综合报道等形式。(一) 个案报告这是临床工作中所谓一种论文形式,它主要是对在临床上遇到的特殊病例(包括罕见病例,具有特殊表现而使诊断困难的病例对药物治疗出现特殊反应的病例,误诊、误治值得吸取经验教训的病例,病情表现典型、具有明确的教学价值的病例等)用个案报告的形式报道。该类文稿一般只选一两例病例,最多不超过五例,其目的是发表之后,加深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并逐渐积累经验。个案报告的写作格式一般为文题、病例摘要讨论等,篇幅在1000字左右。个案报告的取材关键是诊断必须明确无误。对罕见、疑难病例应有手术、活检、尸体解剖检查的正式,或有其他目前公认的监测结果支持。对某种药物副作用的确定先应排除其他药物同时服用的可能,明确是哪种药物,并具有停用该药后,症状消失,在服用该药后,症状又重新出现的表现,诊断才确定可靠。(二) 临床病例讨论临床病例讨论时将临床上的疑难重症或较复杂的病例,对其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力求得出正确的诊断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然后将讨论的内容简要的整理成文稿。通过讨论,汲取经验,接受教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启发和提高读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这类文稿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真实写照,也是活跃学术气氛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临床病例讨论包括以下内容:病例摘要、临床讨论、病理检查及病例讨论和总结等。(三)病例综合报道用以总结某一疾病的病例或者更多的病例的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转归,以期寻找出一定的规律性。依据病例数的多少,论文的形式不同,大样本病例的形式接近临床论著。一般写作格式是:问题、导言、临床资料、讨论和参考文献。四、述评类文稿述评类文稿主要是对某一些科研项目、研究专题或某一期刊的某一篇文章、某一本书籍的某章、节或某一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等所进行的思想性、理论性、逻辑性和学术性评论,提出评论者的见解、主张、观点和意见,使原著的逻辑性、学术性和理论性更加完美。述评通常由某一方面的专家撰写,对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述评撰写的一般格式是前言、主体和总结。五、讲座类文稿讲座是指对某一专题或某一学科的讲授。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普及讲座和高级讲座。通过对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系统讲述,使读者了解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动向、改善知识结构,更新技术知识,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自学成才,推动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讲座的特点是:实用性、新颖性、系统性等。新颖性是讲座的核心。特别是高级讲座更要有新意,传播医学信息,促进医学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讲座写作要求重点突出,规范准确,精炼易懂,文稿质量高。讲座一般由前言、主体和参考文献三部分组成,有的讲座根据需要还可附有思考题。六、新技术与方法类文稿新技术与方法类文稿主要是介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并说明其原理及有关知识。这类文稿在医学领域中有较大的实用性,它有利于新技术和新方法俄传播和推广,有利于提高诊疗和技术水平,并对医学科研起到很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新技术与方法的写作范围很广,其内容包括新开展的各种手术方法、新诊疗方法、新的经验技术及其他辅助检查技术、各种新型设备的应用以及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革新、改革的经验和成果等。新技术与方法类文稿的特点是,应具有描述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这也是写作的重点;要详细地介绍或探究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原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事求是地总结或说明使用情况及其效果;需要认真客观的讨论和比较新、旧技术或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七、中医类文稿中医类文稿是产术或探讨祖国医药学术观点、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学术论文。目前中医文稿编辑加工尚无统一的规范要求,但文稿的撰写应有鲜明的中医特点,按照祖国医学的传统特色来写,符合中医学原理。中医文稿中颇具特色的医案医话是祖国医学进行学术交流,、传播和继承中医药学的一种文稿题材,具有中医文稿的基本特点、形式上表现了中医各家学派的独特风格。这类文稿的撰写要根据中医药学的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的基本精神,做到层次清楚、结构完整、重点突出、调理鲜 明。九、文摘类文稿文摘类文稿是对某一篇文章所作的简略、准确的摘录。应主要摘录论文的主题、研究方法、目的、结果和结论的资料。其内容实际上是二次情报,个别部分也可包括以次情报特称。按其目的可分为报道性文摘、指示性文摘、压缩性文摘、专用性文摘四种。十、译文类文稿译文是报道国外医药卫生先进科学技术的一类翻译文稿。常以英文、日文、俄文、德文和法文等为翻译文种。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表达、核校、定稿四个连续的环节。译文要内容丰富、新颖、先进,选题要适合需要,反应迅速及时。译文要求概念清楚、逻辑严密、数据无误、文字简练,以规范化的汉语语言,确切而忠实的表达原作内容与风格。译者可根据我国的需要,根据援助的科学性、学术性、先进行、实用性进行翻译。译文文稿可分为翻译全文、节译或摘译及翻译文摘。十一、简报类文稿简报类文稿时间要报道某方面的科研成果、少量病例或工作经验的报告性文稿。十二、医学科普类文稿医学科普类文稿时以医药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为内容,用通俗性科技语言深入浅出的向广大群众介绍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知识与技能,使人类知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提高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能力。医学科普类文稿有着明显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其内容、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知识性医学科普论文它的任务是丰富读者的医药学基本知识,启迪思路,引发人们对生命奥秘的兴趣,获得各方面的医疗保健知识。写作的形式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对象采用对话、浅说、趣谈、史话、自述等。(二)文艺性医学科普论文它运用医学科学艺术化手法,向读者传播医学科技知识和信息等。写作形式一般采用报告文学、医学小品、诗歌、童话、科幻小说、寓言、电视、传记等多种形式。(三)技术性医学科普论文它通过对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开拓读者的视野,了解医学科技的动态,增长读者的知识。这类文稿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介绍最实用、最先进的医学诊断、治疗和保健技术,也可采用适当的文艺手法撰稿。十三、医学新闻报道类文稿这类文稿是指对新近发生在医药学方面或卫生领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医药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其推广应用情况、医学工作者的思想动态、工作作风、职业道德、科研活动、学术交流、重要学术会议以及医药卫生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报道。医学新闻的报奥不仅应具有普通新闻的共性,如真实、准确、新鲜、及时、简短、用事实说话,传播医药学信息外,还应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通俗性邓特点。医学新闻报道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题材多种多样。它的题材和普通新闻大致相同,可分为信息、通讯、特写、专访、会讯等,写作方法与技巧也因内容、对象不同而异。十四、会议文件转载或转载类文稿会议文件转载或转载包括一些全国性重要的医学学术会议的开幕辞、闭幕词、重要报告和讲话、会议纪要或重要的全国性和地区性专业会议讨论通过的学术总结、诊断标准、防治方案等。难和容易是相对的,祝你成功!

是有的,看到就好好珍惜,很难找了

寄生虫参考文献

导语在海鲜中,三文鱼一直深受广大食客们的喜爱。而近期热度持续不退的“真假三文鱼”事件,在探讨三文鱼家族成员话题的同时,也再一次将生吃鱼片是否会致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问题推向了大众视野。1美味三文鱼会吃出寄生虫吗在美国加州,一名男子爱好每天食用超市里散装的三文鱼片,后来因腹泻便血到医院检查,医生从他的体内抽出了一条长6公尺绦虫,而食品包装袋上,明明标识着这是“挪威三文鱼”的刺身。无独有偶,一名来自新加坡的男子,在食用超市售卖的“挪威三文鱼”之后,从体内被抽出了一条长8公尺的绦虫。众所周知,挪威三文鱼世界闻名,卫生检疫标准也极其严格,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吃出寄生虫的。因此,大家对这些三文鱼的来源产生了疑问,并揪出了三文鱼产业链的重重内幕。无论真相如何,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我们平时吃的三文鱼安全吗?会不小心吃出寄生虫吗?中华医学会寄生虫病诊治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黄建荣教授曾说,如果三文鱼携带寄生虫,其传染的主要为异尖线虫病,如果养殖水域受到污染,感染几率会增加。“如果是正规途径购买的三文鱼,经过检验检疫严格把关的,一般都经过冷冻处理,这些寄生虫对温度比较敏感,在低温下可以被杀死。”同时,黄建荣教授表示,这种寄生虫病主要在鱼类之间感染,人体感染的几率相对不高,因此大家在谨慎选择的前提下,不必过度恐慌。2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哪些在流行病学上,把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指食物本身含感染期寄生虫)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称为食物源性寄生虫病。黄建荣教授介绍,食源性寄生虫病一般可分为五大类。01肉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曼氏迭宫绦虫病、旋毛虫病、猪带绦虫病、牛带绦虫病、人肉孢子虫病、猪人肉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等;02鱼源性寄生虫病鱼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鱼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病、异形吸虫病、棘颚口线虫病、猫后睾吸虫病、麝猫后睾吸虫病、阔节裂头绦虫病、异尖线虫病、肾膨结线虫病等;03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鱼溪蟹、石蟹、中华绒蛰蟹等淡水蟹、蝲蛄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并殖吸虫病、日本杯尾吸虫病、新繁睾吸虫病等;04贝类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螺类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广州管圆线虫病和拟裸茎吸虫病;05植物源性寄生虫病或半生食附着了寄生虫感染期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布氏姜片虫病、肝片吸虫病和嗜眼吸虫病等。3遵循“一冷一热”两大原则远离寄生虫黄建荣教授表示,食源性寄生虫既然是从食物中来,防范的关键自然是管住嘴,防止病从口入。要遵循两大原则:一冷一热。一冷生食海鲜需要谨慎,确保其经过低温冷冻处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冷冻15个小时,或零下20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欧盟的标准则是在零下20冷冻超过24小时;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规定,在选购原材料时,将鱼类冷藏于零下2024小时,一般能杀死鱼类中的寄生虫。如果未经过冷冻处理,坚决不能生吃,更不能吃现捞的。一热食物必须在煮熟、煮透后方可食用:“除了不能吃生的或半熟的螺、蟹等以外,未熟透的猪、牛、羊、鸡、鸭、兔等肉类也要提防,并注意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生菜等。”此外,还应提高自我防病意识,摒弃不良卫生和饮食习惯,比如不吃野生动物,食物加工时将生熟食品的菜板、刀具和容器分开等。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兽医寄生虫学概念第二节 兽医寄生虫学的地位和任务第三节 兽医寄生虫学发展概况一、学科发展历程二、学科发展展望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第一节 寄生生活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与类型一、寄生虫的概念与类型二、宿主概念与类型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影响一、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二、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第三章 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第一节 寄生虫的分类一、寄生虫的分类系统二、吸虫的分类三、绦虫的分类四、线虫的分类五、棘头虫的分类六、节 肢动物的分类七、原虫的分类第二节 寄生虫的命名规则第四章 寄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第一节 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复殖吸虫的外形二、体壁三、内部构造四、复殖吸虫的生活史第二节 绦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绦虫外形二、体壁三、内部构造四、绦虫的生活史第三节 线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壁二、内部构造三、线虫的生活史第四节 棘头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壁二、内部构造三、棘头虫的生活史第五节 原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一般形态二、原虫的生活史第六节 节 肢动物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被二、内部构造三、节 肢动物的生活史第五章 寄生虫免疫学第一节 寄生虫抗原特性一、寄生虫抗原种类二、寄生虫抗原的特点第二节 免疫应答一、寄生虫免疫的特点二、抗寄生虫免疫的反应类型第三节 免疫逃避一、寄生虫抗原性的改变二、组织学隔离三、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四、释放可溶性抗原五、代谢抑制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的超敏反应一、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型)二、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三、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四、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第六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念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一、流行过程二、流行特点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地理分布第七章 寄生虫病的诊断第一节 临床诊断一、流行病学分析二、临床症状观察三、病理学诊断第二节 病原学诊断一、粪便检查二、血液检查三、组织液检查四、体表及皮屑的检查第三节 辅助性诊断一、动物接种试验二、诊断性治疗三、X光检查四、穿刺检查第四节 免疫学诊断一、琼脂扩散试验二、间接血凝试验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五、免疫金标诊断技术第五节 基因诊断一、特异PCR技术二、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三、DNA探针技术(DNAprobe)第八章 寄生虫病的防控第一节 防控原则一、控制感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动物第二节 基本措施一、驱虫二、环境卫生三、饲养卫生第三节 生物控制一、生物控制概念与类型二、生物控制的意义与特点三、生物控制的现状与展望第四节 免疫预防一、强毒虫苗二、弱毒虫苗三、分泌抗原苗四、重组抗原苗 第九章 猪的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姜片吸虫病二、支睾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囊尾蚴病二、细颈囊尾蚴病三、裂头蚴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旋毛虫病二、胃线虫病三、肠道线虫病四、其他线虫病第四节 棘头虫病第五节 原虫病一、弓形虫病二、球虫病三、小袋纤毛虫病第六节 外寄生虫病一、疥螨病二、蠕形螨病三、虱病第十章 牛羊骆驼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血吸虫病二、片形吸虫病三、双腔吸虫病四、阔盘吸虫病五、前后盘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莫尼茨绦虫病二、棘球蚴病三、多头蚴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血矛线虫病二、弓首蛔虫病三、食道口线虫病四、仰口线虫病五、副柔线虫病第四节 原虫病一、锥虫病二、巴贝斯虫病三、泰勒虫病四、隐孢子虫病五、新孢子虫病第五节 外寄生虫病一、蝇蛆病二、螨病三、虱病第十一章 家禽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前殖吸虫病二、棘口吸虫病三、背孔吸虫病四、嗜眼吸虫病五、后睾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瑞利绦虫病二、剑带绦虫病三、戴文绦虫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禽蛔虫病二、异刺线虫病三、裂口线虫病四、毛细线虫病五、鸟蛇线虫病六、比翼线虫病第四节 原虫病一、球虫病二、住白细胞虫病三、组织滴虫病四、毛滴虫病第五节 外寄生虫病一、膝螨病二、新勋恙螨病三、皮刺螨病四、虱病第十二章 马属动物寄生虫病第一节 蠕虫病一、裸头绦虫病二、副蛔虫病三、尖尾线虫病四、圆线虫病五、脑脊髓丝虫病第二节 原虫病一、马媾疫二、巴贝斯虫病第三节 外寄生虫病一、蝇蛆病二、螨病三、蠕形螨病第十三章 犬猫寄生虫病第一节 蠕虫病一、后睾吸虫病二、复孔绦虫病三、恶丝虫病四、弓首蛔虫病五、钩虫病第二节 原虫病一、巴贝斯虫病二、等孢球虫病第三节 外寄生虫病一、螨病二、虱病三、蚤病第十四章 传播病原的节 肢动物第一节 蜱一、硬蜱二、软蜱第二节 媒介昆虫——、蚊二、蝇三三、虻四、蠓五、蚋六、白蛉 第十五章 概论第一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种类第二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理第三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选择标准第四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方法第五节 使用抗寄生虫药物的注意事项第十六章 常用抗寄生虫药第一节 驱吸虫药第二节 抗血吸虫药.第三节 驱绦虫药第四节 驱线虫药一、有机磷酸酯类二、咪唑并噻唑类三、四氢嘧啶类四、苯并咪唑类五、哌嗪类六、抗生素类七、其他第五节 抗原虫药一、抗球虫药二、抗锥虫药三、抗梨形虫药第六节 杀虫药物一、有机磷化合物二、有机氯杀虫剂三、拟除虫菊酯类四、其他外文、中文索引参考文献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发展。欢迎国内外投稿。 实验设计合理,论点明确, 文字精炼、流畅, , 数据准确。具体要求如下:1 论著 包括中、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及其汉语拼音,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单位名称,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等7部分,一般不超过5 000字。1 中、英文摘要 一般论著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应该是从全文浓缩出来的精华,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4部分, 约600字为宜。其中, “目的”及“结论”要明确, 与文章的“题目”三者提法应该一致;“方法”即实验设计, 要求具体;“结果”指主要发现, 要有具体数据支持。临床试验研究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基本同上。其中的“方法”可包括“实验设计”、“患者或研究对象”、“干预措施”、“主要终点测量指标”等。2 关键词 按MeSH词表及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标引。凡属国家或部、省级资助项目需标注中、英文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获得国家或部、省级奖励并有其复印件者,凡说明有理论意义或重要实用价值的,均可优先发表。有重要发现或重大科研进展的可投英文稿。免疫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要求有验证结果。中、英文关键词不超过8个(下同)。2 述评、综述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 其中, 中、英文提要, 包括: 撰写综述目的、资料来源、所选择的研究数据及其提炼数据的规则, 导出的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不超过200字为宜。3 研究简报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其中, 中、英文提要为报道性提要, 概括性地介绍研究目的, 方法及主要结果。不超过200字为宜。 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1 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不涉及本研究的数据和结论。 一般不超过250字。2 材料与方法 明确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作法。 ①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动物)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并签字。 ②介绍观察病例及对照组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实验动物需注明其名称(包括拉丁学名)、种系、等级及饲养条件、健康状况、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等。 ③详述创新方法或改良之处。采用他人方法, 应引用文献表明出处, 无需详细描述。④药品及化学试剂, 使用通用名称, 国产品注明生产厂家、批号; 国外产品, 注明生产国家及公司名称。确需使用商品名时, 在通用名称后括弧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注明剂量、单位及实验分组。⑤药材研究, 注明其拉丁学名、鉴定人姓名及其工作单位。⑥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所在城市名称。进口仪器设备, 注明型号、生产国家。⑦描述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 说明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版本。3 结果 逻辑严谨, 数据准确, 实事求是, 简洁明了。着重总结重要的研究结果, 一般必须有具体数据支持。数据, 要求既有绝对数, 又有导数,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给出具体的统计值(如F, t, ?字2, P值等)。注意勿与“讨论”内容混淆。4 讨论 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 以及从中导出的结论, 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 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 可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应将本研究与其他有关研究相比较, 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注意勿与“结果”及“前言”内容重复。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词汇或辞典为准。如用简称,应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在中文全称之后用括号加注简称。 简化字采用国务院1986年后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等。正文章节段落各级标题层次序号均采用阿拉伯数字,按1、1、1排序。5 计量单位 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表示。表示剂量与体重、时间关系用mg/(kg·d),不用mg/kg/d。中文数值范围号采用“~”(英文则用“-”),例如18%~28%或(18~28)%,3×109~5×109或(3~5)×109。公差可写为(6±3)mg/m3。统计学中常用符号(如: n、t、χ2、P等)均应排斜体。 均引用原著(不用译文、文摘、转载及内部资料),择其重要者按出现顺序编号,用方括号标于引用处的右上角。中文参考文献需附英文对照。1 期刊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文题[J] 刊名(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us),年份,卷(期):起页-迄页作者:1~3位的均列出,3位以后的,加“,等”;例:[1]Li DF,Shen JL,Zu Y,et Constr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14-3-3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plasmid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J] Chin J Parasitol Parasit Dis,2002,20(2):123- (in Chinese)(李德发,沈继龙,祖莹,等 Sj14-3-3 编码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20(2):123-)例:[2]Stavitsky AB,Metz C,Liu SF,et Blockade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in Schistosoma japonicum-infected mice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adult worm burden and reduced fecundity[J] Parasit Immunol,2003,25(7):369-2 书籍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或主编)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年份:起页-迄页例:[1]Wu G Human Parasitology[M] 3th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5:687- (in Chinese)(吴观陵,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7-)3 析出文献 例:[2]Wang YZ Clonorchis sinensis[M]// Zhao WX Human P 2n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1994:521- (in Chinese)(王运章 华支睾吸虫[M]// 赵慰先,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21-) 本刊已进入中国所有主要期刊数据库,本刊所付稿酬包括这些数据库的稿酬。本刊对文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注明。本刊概不退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于3个月内通知处理意见。投稿6个月后如未收到修稿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科研诚信检测,对重复投稿、一稿多投、抄袭他人文章等问题进行检测,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全国学术期刊 2009年的检测结果为:与已发表文章(包括投稿作者本人已发表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除外)文字重合率>30%的占11%,(如果作者需要引用文献的内容较多,请标注引文)。此类问题会给期刊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引起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会影响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的形象。尽管此类文章占比不大,但检测十分必要。与本刊合作的电子版发布者——中国知网将删除现刊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即使已发表的文章,将被从数据库中删除)。

第一章 细菌污染与健康 1第一节 概述 1第二节 各论 4参考文献 14第二章 真菌毒素与健康 15第一节 概述 15第二节 黄曲霉毒素 16第三节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18第四节 赭曲霉毒素A 26第五节 橘青霉素 29第六节 玉米赤霉烯酮 30第七节 链格孢毒素 32参考文献 34第三章 海洋毒素与健康 36第一节 概述 36第二节 河豚毒素 36第三节 西加鱼毒 38第四节 麻痹性贝类毒素 40第五节 腹泻性贝类毒素 42第六节 神经性贝类毒素 43第七节 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 44第八节 组胺 45第九节 其他海洋毒素 46参考文献 48第四章 寄生虫污染与健康 49第一节 概述 49第二节 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51参考文献 57第五章 金属污染物与健康 58第一节 概述 58第二节 铅污染与人体健康 59第三节 镉及其化合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65第四节 汞及其化合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69第五节 砷与人体健康 73第六章 农药残留与健康 77第一节 概述 77第二节 农药及其安全性评价 77第三节 主要农药对健康的影响 82第四节 减少农药残留的方法 90第五节 国际上对农药残留的最新要求及我国目前的差距 92参考文献 94第七章 兽药残留与健康 95第一节 概述 95第二节 兽药种类 95第三节 兽药残留来源 99第四节 兽药残留毒理学 100第五节 兽药残留的危害 103第六节 兽药残留的控制 105参考文献 108第八章 环境污染物多氯联苯与健康 109第一节 概述 109第二节 来源 109第三节 吸收代谢 111第四节 PCBs对健康的影响 112第五节 作用机制和易感人群 117第六节 预防措施 117参考文献 118第九章 食品添加剂与健康 120第一节 概述 120第二节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管理 121第三节 主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 123第四节 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和毒性资料 126第五节 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现象 131参考文献 132第十章 保健食品中违禁使用药物与健康 133第一节 概述 133第二节 保健食品中主要违禁药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133参考文献 136第十一章 食品包装材料与健康 138第一节 概述 138第二节 塑料制品 140第三节 橡胶制品 144第四节 陶瓷、搪瓷 146第五节 金属食具容器 147第六节 玻璃食具容器 148第七节 食品包装用纸 149第八节 食品容器涂料 149第九节 复合包装材料 152参考文献 153第十二章 天然有毒植物成分与健康 155第一节 概述 155第二节 含生物碱的有毒植物 158第三节 含苷的有毒植物 163第四节 含毒蛋白的有毒植物 168第五节 含酚类的有毒植物 169第六节 其他 171参考文献 176第十三章 动物性疾病与健康 177第一节 概述 177第二节 人畜共患病的病原 177第三节 来源及危害 178第四节 近年来发生的重要动物性疾病 179第五节 预防控制人畜共患疾病 182参考文献 183第十四章 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与健康 185第一节 丙烯酰胺 185第二节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188第三节 氯丙醇 190第四节 亚硝胺类物质 193第五节 杂环胺类化合物 196参考文献 198

《寄生虫》论文

我们的比较分析可以完成我了;爱邦尼

吸血,吸营养。

0何写消化道寄生虫论 肯定,我,具体目标,选择m 肯定,好事情

  • 索引序列
  • 寄生虫文献翻译
  • 寄生虫science
  • 寄生虫文献综述
  • 寄生虫参考文献
  • 《寄生虫》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