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文献标识码为B评职称

文献标识码为B评职称

发布时间:

文献标识码为B评职称

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本刊稿件一般标注为前两类,主要是: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几乎所有的职称晋升文件中对职称论文任然有着明确要求,但职称论文往往是一些作者晋升路上的一大难题,评职称用的论文要符合哪些要求?论文发表的基本要求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一般来说有以下要求。论文发表基本要求:1、复制比必须在20%内。2、文章不能有敏感话题,不涉及政治。3、不允许有软广告。4、符合期刊的征稿范围(比如经济类的稿子不能发在工程类的)。5、来稿一律采用电子版本word文档。论文发表字符要求:1、一般期刊1版起发,2000-3000字不等,大部分在2500左右。2、发表统计字数看的是字符数(计空格),如有表格,图等情况,核算版面要注意(一个图在300-500字符左右,一个表格300-500字符左右)。论文发表格式要求:1、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副标题除外);文内标题:要简洁、明确,层次不宜过多,序号表明;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为主语,可用“文章”);凡文献标识码定为A、B、C三类的论文均应附中文摘要,篇幅在100~300字;3、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参考文献、地址、邮编;4、正文格式: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引用要规范,数据要准确。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要精炼。文章应经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文句通畅,精炼,切记内容空洞的大块文章。图表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紧随正文对应内容,且在文内注明见某图表。图和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图序号、图名、应置图下,表序号、表名置于表上,表尽量采用三线表。关键词: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5个。参考文献:选列主要参考文献3~5个,并对引文作者、出处、版本等详细情况的注明。论文发表其他要求1、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正文下方。2、刊社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编辑。3、稿件内容应是管理信息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际工作中的先进经验,观点创新,不可重复、模仿甚至抄袭他人成果,切记东拼西凑的文章。所投文稿文责自负。上述这些都是职称论文发表中的最基本要求了,很多初次发表职称论文的作者对这些可能不是很了解,具体到职称要求和刊物要求,

文献标识码为b影响职称

没有文献标识码B:它是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型文献。

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本刊稿件一般标注为前两类,主要是: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文献标识码为B对副高职称评审有影响吗

没有文献标识码B:它是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型文献。

文献标识码为B

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格式:每篇文章或资料应有一个文献标识码,并且规定了与每种文献标识码相对应的文献中的数据项,即格式。

每篇文章或资料应有一个文献标识码,并且规定了与每种文献标识码相对应的文献中的数据项,即格式。以下是参考文献类型标示符的书写标准和部分示例。1]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著(个人著作)——[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专著(集体著作)——[序号]章节责任者.题名.[M].见(In):主编.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示例: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8-38.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名可用缩写(西文)).作者在3名以下全部列出,3名以上列出前3名,后加等(中文)、他(日文)、etal(西文).[]内为文献标识码。示例:张斌.谈谈句子的信息量[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9⑶:1-3.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朱华.关于《华岳全集》的一点看法[N].光明日报,1962-03-06⑻.4]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示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5]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页-止页示例: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如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377-6]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国际、国家(技术)标准——[序号]GB7714-3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S]8]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页-止页9]科技报告——[序号]……[R]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黄华.论思维[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规范编辑其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说明:1)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 "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志,如:文献标识码:A3)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志规范对各类文章格式的要求有所不同。A类文章要求有中英文题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还要有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B类和C类文章要求有中文题名及作者姓名。3文献类型标识编辑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⒕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⒕3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4问题编辑A类文献是期刊质量的一个标志。医学期刊中论著是期刊的核心部分,学术价值较高,一般都被定为A类文献;综述性文章一般篇幅较长,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或着重评述,具有权威性,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引导作用定为A类。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经验交流等类文章,文章标志码的统一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定为B,有的定为其它,须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述评、专题讨论等一般标志定为C;简短的病历报告、短篇报道一般定为D。文献标识码一般不需要作者标注,而是由期刊专职人员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因医学期刊有时很难绝对区分各类文献的差异,所以不同时期期刊同样文章格式的标志码有所不同,这与编辑人员对上述规范的理解程度不同有一定的关系;同一种期刊同类文章的标志码也有不同,这与文章的篇幅及论述的详尽程度有关。如同一期的《临床内科杂志》中,病例报告有的标注为B,有的标注为D。总之,目前文献标识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

文献标识码为B格式

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格式:每篇文章或资料应有一个文献标识码,并且规定了与每种文献标识码相对应的文献中的数据项,即格式。

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本刊稿件一般标注为前两类,主要是: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文献标识码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规范要求。按照论文的性质,其文献标识码分为A、B、C、D、E五类。具体为: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作者可以根据上述分类原则,对所写文章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引用可以打引号后将引用的文字放在引号里就行。

  • 索引序列
  • 文献标识码为B评职称
  • 文献标识码为b影响职称
  • 文献标识码为B对副高职称评审有影响吗
  • 文献标识码为B
  • 文献标识码为B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