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论文百科> 正文

骨伤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0 14:21:28

中医骨伤科学论文

截止至2014年,学校建有国家中医肝病临床医疗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全国针灸临床治疗中心湖北分中心、全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湖北分中心等4个国家部局级医疗、研究中心。学校拥有省部共建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药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学校拥有武汉市中药创新与规范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超临界CO2萃取和大孔树脂纯化技术中试基地等校级教学科研平台。 国家部局级医疗、研究中心 国家中医肝病临床医疗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全国针灸临床治疗中心湖北分中心、全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湖北分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重点实验室 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药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4年以来,教师发表论文2499篇,其中SCI、EI、ISTP收录5篇,核心期刊收录393篇,出版各类专著179部。学校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6篇。截止至2014年,学校获得厅局级以上立项课题36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5项,省部级70项,厅局级263项,横向课题71项,获批科研经费4604万元,获有成果鉴定5项,其中国际先进1项,国内领先2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45篇,其中SCI收录15篇,出版著作13部,申报国家专利3项。 馆藏资源截止至2014年,图书馆现拥有纸质藏书94余万册,中外期刊1千余种,电子文献642件,电子期刊近9000种,有多个网络数据库,内部交换资料3500种,40000余册。 学术期刊截止至2014年,学校主办的《湖北中医杂志》、《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学杂志》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其中《湖北中医杂志》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学杂志》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

水平挺好,主要是有自己的特色,通过中医的方法治疗。 一、 科室简介 科室概述: 骨一科—医院未分科前的外三科,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分为骨一科,骨二科, ,脊柱科 ,神经外科,骨一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6人,占总人数的54%,在读博士2名。主管护理师1名,护理师1名,护士10名。2005年骨一科门诊量合计:14239人, 2006年门诊量合计16297人。2007年1月到5月门诊量合计:8658人。2 科研与教学 主持的科研项目《骨伤熏洗液的研制》2004年11获自治区科技成果;并于2005年9月荣获首届新疆医学科技三等奖。主持的院内科研课题《柔筋补脾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发表在2005年11期《中医正骨》杂志上。2005年11月~2006年4月,完成了伸筋接骨胶囊治疗骨折的Ⅱ期临床试验;2005年12月~2006 年3月完成了雪莲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2005年9月~2006年9月完成了仙灵密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的Ⅱ期临床试验;2006年1月~2006年10月完成了仙牛健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的Ⅱ期临床试验;2006年5月~2006年9月完成了芍灵消增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Ⅱ期临床试验;乳没肩痛贴治疗肩周炎的Ⅱ期临床试验。2006年10月已开始伸筋接骨胶囊治疗骨折的Ⅲ期临床试验。参与了中医药管理局的全国推广项目——钳夹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参与了新疆特丰制药厂的孵化项目——伤科黑药膏的研制。 在教学方面,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医骨伤人才。本人自担任骨伤推拿教研室主任以来,积极配合大学教务处的工作,在搞好本科生教育的同时,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中医骨伤科学》已在2004年由大学优秀课程升为重点课程,现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本人非常重视对年轻医师的培养,通过言传身教,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了迅速提高。自2001年招硕士研究生以来,4名已毕业,现已成为教学、科研、临床的骨干,6名正在培养学习中,2007年又新招3名。1998年参加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的编写,2003年参加了硕士研究生教材《骨伤科基础》的编写。同时自己编著了《骨伤理论实践》、《应力学说与慢性软组织损伤诊疗学》二书,两书均已在新疆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年在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发表教改论文《浅谈中医伤科教学方法的改进》一篇,发表自然论文30余篇。二、 科室专业特色: 【医疗特色】 该科做为新疆中医龙头单位,积极突显中医的特色,研制了一系列的内服外用药,如伤科黑药膏、骨伤熏洗液、骨质增生丸等,它们在临床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医外治是中医骨伤科的一大优势,该科努力挖掘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并给予发扬光大,采用针刀、热敷、熏洗、塌渍,腾药等诸多方法治疗各种骨伤疾病。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该科开展的钳夹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骨关节疾病的综合治疗等,独树一帜,疗效显著。随着医院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及疆内多位知名骨科人才的加盟,现在该科常规开展各种高难骨科手术并时时与世界接轨,随着科室的壮大及患者的需求,该科分有关节、创伤、运动医学、小儿骨科、手外科等若干专业组。 【护理特色】 护理上采作整体护理,即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根据病人生理、心理、精神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应不同个体情况的最佳护理。深入开展护理品质圈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位护士的潜能和创新性思维,提高服务质量。将中医护理精华深入到健康教育的更深层次。引领病人健康生活,改变不健康行为,提高生存及生活质量。启动“无陪护病房”,由医院护工全程护理行动不便的患者的生活起居,真正做到把病人家属还给社会。针对不同年龄、病程、中医不同类型的骨关节、创伤疾病,采用药浴、中药敷贴等护理治疗,体现了中医内病外治的特色。 三、专家资料: 吕发明----主任医师副教授 职务: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一科主任 新疆医科大学骨伤推拿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副教授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84年毕业于原新疆中医学院(现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其后分配到新疆自治区中医院外三科(现骨一科)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擅长专业: 长期致力于骨关节疾病的研究及骨折脱位的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高的声誉。曾师从新疆名老中医王继先主任医师,并将其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整理成书,在王继先主任学术思想影响下,吕发明主任医师强调气血学说、肾主骨学说在骨伤科的应用,并在临床实践中针对伤科疾患往往从调气血,补肾着手,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不断的探索,针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的病理改变,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兼收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应力学说的新理论。并确定治疗原则“以松治痛,去痛致松”。根据以上理论基础,吕发明主任医师提倡用运动等疗法治疗这些疾病,并擅长针刀疗法,同时采用“柔筋补脾法”治疗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独树一帜。在不断学习现代医学新理论,新技术。现代骨科发展日新月异,吕发明主任医师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针对骨伤疾患不断的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所领导的科室能常规开展各种骨科高难手术,并在新疆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吕发明主任医师擅长人工关节置换、骨折、脱位手法整复及各种内固定技术。 教学与科研: 兼任新疆医科大学骨伤推拿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副教授,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针刀学会委员,中国骨伤人才学会全国骨伤医院学术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新疆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中医药》编委,新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论文与奖励: 先后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疆医科大学和卫生厅多项科研课题,并获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厅等数项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专著6部。参加工作至今基本上年年被评为医院的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医院的优秀党员。1999年被评为医院“十佳优秀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评为新疆医科“十佳优秀党员”,2003年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先进会员,2005年被评为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分会、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授予“百名骨伤杰出专家”荣誉称号。

中医骨伤科论文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第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术式选择,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6- 56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椎压缩骨折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1-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6- “治未病”与骨质疏松症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10年回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0)-708-712, 单“∞”贴胸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6例临床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54- 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临床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3)-58- 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广东医学2008,29(6)-1046-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4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8,40(5)-73- 飞燕式背伸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07- 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4)-496- 局麻下摇摆牵引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及屈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广东医学2008,29(3)-460- 林定坤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8,40(2)-7- 薄智云腹针疗法治疗腰腿痛经验总结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0-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探讨 广东医学2008(1)-166- OBIF棒内固定治疗家兔股骨髁骨折的实验研究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786- USS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5例 广东医学2007,28(10)-1646- 薄氏腹针结合正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9)-48- 平衡针配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48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8)-50- OBIF可吸收材料植入对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及亚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河北医药2007,29(6)-542- 孙氏手法合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7)-53- 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6)-7-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新中医2007,39(5)-38-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4)-34- 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65- 孙氏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5)-8-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15- 张力带内固定+爱克曼线修补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18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63- 233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特点与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61- 试论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的切入点 新中医2006,38(11)-4- 参麦液关节腔内注射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6,18(10)-9- 旋转手法结合五籽散外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 陕西中医2006,27(10)-1278-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45-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广东医学2006,27(4)-476-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 广东医学2006,27(4)-494- 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广东医学2006,27(1)-66-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15-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虚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21-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39- 药浴、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按摩与导引2005,21(9)-32-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68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33-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广东医学2005,26(10)-1391- 牛蒡子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8例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73- 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5,37(10)-64- 邓晋丰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初探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80- 石仰山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杂志2005,46(9)-664-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444-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初步报告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758- 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按摩与导引2005,21(8)-29- 从虚论治颈性眩晕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1)-977- 邓晋丰教授以通法治疗腰腿痛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5,37(6)-13- 参麦液对早期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NO、TGF-β1表达的影响 中国骨伤2005,18(3)-142- 石仰山教授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药导报2005,11(2)-8-8,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骨伤2004,17(12)-753- 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对膝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4,16(4)-37-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7)-795- 负重可活动半月板TACK全膝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观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2)-804- 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 中国骨伤2003,16(3)-154- 骶管封闭结合药油盆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48- 改良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胫骨结节骨折 中医正骨2002,14(1)-27- 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药学报2002,30(5)-42- 运动疗法对腰腿痛的发生及复发的防治 广东医学2002,23(9)-947- 腰椎管狭窄征术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4)-51- 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新中医2001,33(1)-29- 牵引推按法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广东医学2001,22(5)-444-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进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72- 多方位床边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80-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油膏治疗跟痛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7)-55-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汕膏治疗跟痛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4)-316- 严重撕脱性断臂再植成功一例报告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129-130

中医骨伤论文范文

在考研十三大门类里,不考数学的有这几个: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理学(部分)、医学类、管理类、艺术学等学科。

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主要有:(1)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医学、艺术学、军事学均不考数学。(2)农学(土壤学)、理学(物理、化学)、管理学(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图书情报、档案学)的部分专业不考数学。

按学历高低分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就像中学分为初中生和高中生一样)按培养目标不同分为学术性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就像高中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一样)按是否调档案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区别就在于毕业分配派遣,全日制研究生人事关系在就读学校,在职研究生人事关系在工作单位)按是否有毕业证书分为学历研究生和学位研究生(前者有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后者只有学位证书)

本人技术专长述评怎么写?

中医骨伤学论文1500字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术式治疗髌骨习惯性脱位的疗效。方法利用外侧松解、内侧紧缩、股内侧肌止点下移、外侧1/2半髌韧带止点或胫骨结节内移及内侧筋膜瓣牵拉治疗48例(52膝)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结果术后随访5个月~14年,无一例髌骨脱位复发,测量Q角(胫骨结节按术后髌韧带止点中点计算)为6°~16°,平均3°。按一般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定方法[2]:24膝完全正常,18膝优良,9膝良好,1膝尚可(手术伤口感染)。优良率达8%。结论根据病因及病理改变情况选择恰当的综合手术方式,绝大部分病例尤其是软骨退变轻微的病例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髌骨脱位,综合术  习惯性髌骨脱位(habitualpatellardislocation)是髌骨不稳定的一种,在髌股关节疾病中比较常见,是引起患者膝关节疼痛及髌股关节软骨退变,膝关节功能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1]。应采用手术方法尽早予以纠正,以避免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现选取我院自1988年7月-2004年3月间收治的48例习惯性髌骨脱位的资料,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共48例(52膝),其中男20例(20膝),女28例(32膝),年龄15岁~33岁,18岁以下17例(18膝)。左膝24例,右膝28例。发病时间1年~17年,平均2年5个月。术前测量Q角8°~25°,平均3°。X线检查:轴位外侧髌股角3°~1°,平均2°。  1.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仰卧位,大腿根部缚气囊止血带。取膝前纵行切口,向两侧游离皮瓣,注意深筋膜下剥离,尽量保留皮瓣的营养动脉支。充分显露股四头肌腱、髌骨及髌韧带。首先松解髌骨外侧挛缩组织,包括股外侧肌止点,髂胫束伸向髌骨外侧的纤维,外侧支持带和关节囊及滑膜层。自股外侧肌止点及股直肌连接处微弧形切开至髌韧带外侧,充分松解。若髂胫束挛缩严重,则“Z”字延长,彻底松解达屈膝90°髌骨不脱出为止。然后将股外侧肌止点,游离回缩后固定于股四头肌腱上。再上起股内侧肌与股中间肌交界处下至髌韧带内侧切开内侧支持带及关节囊(注意保留滑膜完整),同时自内侧关节囊和支持带处取下一条长约5cm×5cm的筋膜瓣,将髌韧带外侧1/2自止点处掀起或连髌腱自胫骨结节凿下,调整髌骨中心于下肢轴线上或略偏内侧。若为青少年则将外侧1/2髌韧带经内侧半前面,丝线固定在胫骨结节内上方缝匠肌止点处,成人则将胫骨结节内上移位,可吸收螺纹钉固定。术中常规行外侧松解、内侧关节囊褥式紧缩缝合,股内侧肌止点下移缝合至髌骨内侧中点。将预先留置的筋膜瓣自股四头肌止点内侧下方穿至外侧,再从上方返折缝至内侧支持带上。术中探查膝关节,如软骨磨损轻微,则行软骨修整;如髌骨外侧缘鸟嘴状增生且外侧关节面软骨磨损严重,在上述基础上行髌骨外侧部分切除。查无活动出血,可吸收线逐层严密缝合切口。由于本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为美观起见,手术切口可作皮内缝合,术后收到满意效果。另作切口引流,皮外缝合一针即可。  1.3术后处理术后膝部轻度加压包扎,伸膝位石膏固定4~6周,可以保证肌腱、筋膜及皮肤切口在松弛状态下良好愈合,防止屈膝位皮肤切口张力大,易水肿裂开之并发症。去石膏后逐渐功能锻炼。参考资料:

这个我能搞

具体的我也不知该怎么说,给个思路吧:大医上可医国

我可以的!!

中医骨伤科学论文范文

回答 亲,中医确有专长本人专长述评写法如下: 内容需包括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适应症或适用范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说明。 医术专长尽量选择病证或者病系来报,病证描述一定要详细,可以运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等中医观点。 医术专长综述的内容既是专家现场问答围绕的内容,也是以后的执业范围及技术方法 也可以这样写呢 是先简要介绍自己是基本情况,如现任职称、任职时间、毕业学校、政治面貌、现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担任那些社会职务。 是自己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是详细地叙述自己任职以来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即主持那些课题,课题进展,有那些创新,取得那些突破,通过那类鉴定,获得什么奖励,专家对此评价。 发表那些论文。 获得的奖励。 本人于XXXX年XX月毕业后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0年间,熟练掌握了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对一些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曾任内科病房主任。XXXX年考取了XX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四年后我以优异成绩毕业。多年来,自己不断学习,工作中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我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比心][比心] 更多10条 

先多了解一下关键是要选好题经过老师同意就开始写

[参考格式,希望能帮上你忙]仅供参考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论述: 一年一度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开始了,怎么样写好专业技术职称总结?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伤脑筋的问题,为了让大家顺利通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特请一位长期从事职称改革工作的同志,谈一谈这个问题。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应该属于总结类的文章,与一般的总结类文章差不多。但也有独特的特点,是职称评审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委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己水平、能力、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是任职以来重要经验总结。总结写得好不好,影响到专家对你的评价,也会影响到自己能不能通过。所以写好专业技术总结很重要。 如何写? 一是先简要介绍自己是基本情况,如现任职称、任职时间、毕业学校、政治面貌、现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担任那些社会职务。 二是自己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三是详细地叙述自己任职以来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即主持那些课题,课题进展,有那些创新,取得那些突破,通过那类鉴定,获得什么奖励,专家对此评价。 四是发表那些论文。五是获得的奖励。本人于1980年12月毕业后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0年间,熟练掌握了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对一些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曾任内科病房主任。1988年考取了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四年后我以优异成绩毕业。8调入辽阳市传染病医院从事传染科医疗工作。到院后能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很快掌握了本地区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对一些危重病人的抢救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受到领导和同志的好评。在院里多次举办的专业知识考试、病历书写比赛等专业技术大比武中名列第一。1995年7月顺利晋升为主治医师。1997年11月院里选派我到大连市传染病医院透析室学习腹水浓缩回输疗法,回院后立即组建腹水回输治疗室,当年开展了50多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效果满意,并总结出适合我院的工作经验。2006年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成为本地区小有名气的专家。 1996年担任科室责任主治医师,1998年被医院低职高聘为传染科主任。2006年破格晋升副主任医师。在此期间,能认真做好科室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找出自己及科室的不足,言传身教,及时指导下级医师工作。在中毒性菌痢、暴发型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及重症麻疹、猩红热、伤寒、斑疹伤寒、腮腺炎、水痘、风疹、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的诊断和组织抢救工作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常年承担辽阳城乡传染科病种的会诊工作,可解决多种疑难、重症的诊断、治疗问题。不断提高对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每年都几次被市卫生局派往传染病暴发点完成诊治任务。2003荣获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6年医院推荐为省防治流行性出血热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 运用学到的知识擅于管理,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开展专业知识竟赛、示范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病历书写比赛等各项活动。同时还积极完成全市传染科临床教学工作和下基层、去学校工厂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科普讲座,为本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较大贡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主持完成的科研课题《发热门诊排查SARS的运行机制研究》,在2004年被评为辽阳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壹等奖。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 多年来,自己不断学习,工作中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我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中 医 学 主要学习中医基础医学、现代基础医学、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等课程。培养能系统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并掌握一定的现代医学理论与技能的临床、科研、教学综合型的实用型和应用型中医人才,造就合格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社区医生及全科医生。通过三级英语考试、《中医综合》考试、论文答辩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中西医临床医学主要学习中西医基础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课程。培养能系统掌握中西医理论和技术,熟练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诊治疾病的实用型和应用型中医人才。通过三级英语考试、《中医综合》考试、论文答辩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针 灸 推 拿 学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医疗学、推拿学等主要课程。培养能系统掌握针灸学、推拿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的实用型和应用型针灸推拿学技术人才。中 医 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主要学习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等课程。培养系统掌握中医骨伤科学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掌握一定骨伤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实用型和应用型中医骨伤科专门人才。 中 药 学(含药品生产与营销)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分析学、药事管理学等课程。培养能系统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运用现代科技方法从事现代中药科研质量检测、中药制剂、中药贸易和药政管理及执业药师工作的实用型和应用型重要技术人才。通过三级英语考试、《中药综合》考试、论文答辩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护 理 学主要学习中西医基础理论、中西医护理学、护理心理学、营养卫生学、护理管理学等课程。培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基本理论、医院护理、护理管理与实用型和应用型护理技术的专门人才。 药 学主要学习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物化学等课程。培养执业药师及具备现代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药物试验,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临床药学等技能的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