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图书情报的研究生写什么论文

图书情报的研究生写什么论文

发布时间:

图书情报的研究生写什么论文

2018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整理过图书情报硕士考研院校解析,目前为止,招收图书情报硕士的院校还是比较多的,全国招收图书情报硕士的院校有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2018图书情报硕士考研的同学可以先选择好报考院校,然后再开始复习,以下是图书情报硕士考研报考须知。一、专业介绍为适应新形势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简称MLIS。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图书情报专门人才。就业去向:图书情报专业主要学习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课程,其中既包括“信息”又涉及“管理”是近年来考研的热门专业,就业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在图书馆、情报所工作,也可以在政府事业部门的咨询或信息服务部工作,主要在企业的情报分析与咨询部工作。图书情报专业优秀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信息咨询员––帮助人们查找信息和解决问题2、图书出版编辑––在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3、图书馆员、档案管理员––在图书馆或人事部、档案部管理资料三、学费情况随着往年各学院招生信息颁布,各院校招收图书情报硕士学费情况也相继颁布。考生报考图书情报硕士,学费大约在每学年1********元左右四、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五、考试大纲及命题要求考试内容包括《文献资源建设》、《情报信息检索》两门应用基础性课程。考试指导范围如下。《文献资源建设》考试指导范围考试目标《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情报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科目之一,《信息资源建设》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初步掌握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否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业务流程,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检验考生是否初步具备运用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信息资源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要求达到:(1)弄清信息资源建设及其相关的概念(2)初步掌握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脉络(3)了解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领域和基本内容(4)了解并初步掌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业务流程和基本方法(5)了解并初步掌握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内容与方法(6)理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义、内涵、模式、实现途径和条件等。考试内容第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概论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资源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信息资源的定义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信息资源的类型、现代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第三节 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信息资源概念的演变、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第二章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信息资源建设的支撑理论系统理论、经济学理论、信息管理理论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第二节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信息资源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建设始终是图书馆重要而神圣的使命、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信息资源的利用、信息资源建设既要重视“拥有”也要重视“存取”、信息资源共享既 是一种观念,也是一个过程第三节 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特色化原则、共建共享原则第三章 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第一节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概况、新的信息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第二节 知识经济的兴起与信息资源建设知识经济带来的知识信息需求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强大动力、知识信息需求的变化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第三节 知识产权制度与信息资源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及其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积极影响、信息资源建设中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如何平衡知识产权与图书馆所代表的公共利益的关系第四节 文献出版发行与信息资源建设国外文献出版发行状况、我国文献出版发行状况、国内外文献出版发行状况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网上书店的兴起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第四章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第一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基本问题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概念、作用、国内外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研究概况第二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文件的基本框架国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文件的基本框架、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文件基本框架构想第三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内容图书馆所服务的地区或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图书馆任务的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现状与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的确定、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规划、文献采访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各类型文献的选择标准、文献采访工作的组织、书刊交换与接受赠书政策、经费分配政策、藏书资源管理政策、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政策第四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制定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原则、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程序、信息资源建设政策要定期修订第五章 文献采访的理论与方法第一节 文献采访理论中国古典文献采访理论、当代中国文献采访理论研究、国外选书理论第二节 各类型图书馆文献采访的特点与规律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其他类型图书馆第三节 文献采访的方法和流程文献采访中的书目信息、文献采访的方式与特点、文献采集的流程六、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图书情报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图书情报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积极推进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与图书情报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第一篇 暑期备考2018考研暑期复习备考手册2018考研6月复习计划2018考研6-8月各科复习重点及建议2018考研暑期复习这7件事让你备考效率翻倍2017暑期来了,考研的你该何去何从?2018考研:专业课暑期复习指导当暑期考研复习撞上实习 怎么选择?2018考研暑期复习:如何保持一天不犯困第二篇 择校择专业2018考研全国各省市研招院校排行榜2018考研地区划分及影响2018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汇总研究生毕业薪酬高的10所综合性大学汇总2018考研10个冷门高薪专业推荐第三篇 备考安排2018考研需要知道的20个时间节点2018推免生报名入口2018考研政治复习规划2018考研英语总体复习规划以上是猎考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018图书情报硕士考研报考须知”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猎考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推免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猎考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推荐阅读》》》考研报录比有什么作用?全国各院校历年考研报录比(持续更新中)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需要是肯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想要获得证书必须写论文还需要完成论文答辩。可以拿到的证书是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学历证书。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一般是申硕考试通过后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写论文。而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是经过2-3年的学习,在毕业时参加完院校组织的考试以后就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证书并不容易获取,想要获得相关证书,考生需要完成一月联考,只有考试通过后,考生被录取,才有资格获得双证。一月联考的考试一般初试是由国家组织的,复试主要是由院校组织的。初试成绩合格才能进入复试。师大博学的培训项目包含: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MAud)、工程管理硕士(MEM)、旅游管理硕士(MTA)、图书情报硕士(MLis)、同等学力申硕等多个硕士项目。【感兴趣的话点击此处,免费学习一下】

报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其招生标准、毕业要求与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是相同的,学员在毕业前同样需要参加论文答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导师能够能够更加直接的了解学员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学术水平及创新能力。同时,论文答辩也是报名学员必须参加的考核。

图书情报属于什么期刊

1、《图书情报工作》(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核心期刊。2、《中国图书馆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邮 政 编 码 1000813、《图书与情报》季刊 主办单位甘肃省图书馆 4、《图书情报知识》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一级学科“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综合性学术期刊。编辑部地址: 武汉市珞珈山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邮编:4300725、《图书馆学刊》是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主办的图书馆学专业刊物。

图书情报工作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核心期刊,被国务院学位委评定为本学科研究生教育重要指导性刊物之一,被《Ulrich》(《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Lisa》(光盘)和《Uncover》等国际著名期刊检索系统收录。

《图书情报工作》(ISSN 0252-3116,CN 11-1541/G2,半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专业学术核心期刊。主要报道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核心的相关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基本信息中文名图书情报工作外文名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类别出版、期刊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图书情报论文研究热点

很难。2022年图书情报专硕,华东师范大学录取29人,复试分数线223分,录取最低分223分,录取最高分250分,录取平均分232分,其中230分以上19人。图书情报学是指图书馆业务学科和情报信息学科结合的一门学科。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概述。

“信息资源共享”课程检索报告一 检索课题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现状二 主题分析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 数字资源越来越多, 而人们获取所需资源的可能性则越来越少, 用户需求的专业化、垂直化激化了数字图书馆大量信息数据库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1999 年, 美国图书馆与信息技术联合会(LITA) 10 位著名的数字图书馆专家在研讨会上, 把个性化定制服务列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7 大趋势之首。目前,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已经开始得到普遍的关注, 人们正在为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做出努力的尝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近几年数字图书馆研究中受到关注较多的一个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特点及用户特定的需求,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内容和系统功能的一种服务。关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现状,该主题涉及到:(1)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有哪些介绍(2)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模式有什么(3)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技术研究有哪些(4)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的最新进展(2005年-2007年)三 检索情况(一)检索工具1.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1989-2007)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4-2007)(二)检索过程1.检索途径 关键词 题名 主题词2.检索用词 数字图书馆 关键词或题名、主题词 个性化服务 关键词或题名、主题词3.检索策略(1)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题名或关键词=数字图书馆)*(题名或关键词=个性化服务) 在高级检索中选择题名或关键词字段,输入“数字图书馆”和“个性化服务”两个检索词进行限定,年代限定在2005-2007年,共检索出78条记录。(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题名或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题名或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在高级检索中选择篇名字段,输入“数字图书馆”与“个性化服务”,年代限定在2005-2007,共检出89条记录。四 检索结果分析(一) 检索结果经检索上述两个数据库,有关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研究论文众多,现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研究主题未重复的文献。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刘燕平 图书情报工作 2006/S2(2)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分类体系问题 叶红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年13期(3) 浅析智能搜索引擎技术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王林廷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6年01期(4)数据挖掘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 朱冰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24期(5)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研究 马维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06期(6) 智能推送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 石岩 情报探索 2006年11期(7) 基于文本过滤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技术 张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年31期(8) 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何平 中国信息导报 2006年08期(9) 网络信息技术下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张丹 林区教学 2006年07期(10)MyLibrary——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新趋势 杨华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年08期(11)基于Web服务组合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动态定制服务构建 张晓青 情报学报 2006年03期(12)校园网中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实现 朱江峰 科技经济市场 2006年01期(13)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推送服务 白雪松 图书馆杂志 2005年09期(14)Web日志挖掘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 王英培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22期(15)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与特征比较研究 张俊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5年06期(16)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机制研究 郭琳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4年05期2.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7)基于Web挖掘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技术研究 王艳 张帆 情报杂志 2007年1期(18)基于文本过滤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技术 张帆 杨炳儒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年31期(19) 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何平 陈有志 中国信息导报 2006年8期(20)个性化服务深度与广度解决方式探讨 刘月胜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06年6期(21)个人数字图书馆模式的分析 石德万 李军 现代情报 2005年9期(22)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环境与服务构建 杜安平 韶关学院学报 2005年3期(23)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实现 张云瑾 许春漫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5年6期(24)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式研究及策略分析 杜春光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5年2期(二) 检索结论文献一论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涵义,阐述数字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有利条件,国内外图书馆的有关研究开发状况,分析国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应用实例,并时其工作流程,主要功能进行剖析,指出该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文献二围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分类体系问题展开探讨。首先,简要介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定义和服务内容。其次,从用户分类和信息分类两个方面阐述目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用户分类主要存在的两个问题,根据用户特点分析提出相应建议。信息分类问题从五个方面进行讨论,列举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页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文献三介绍了智能信息检索的实质和发展方向,是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广泛应用。以这一技术为基础构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系统,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实需要。文章论述了当前搜索引擎存在的不足,概述了智能搜索引擎的原理机制及其优越性,探讨了该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文献四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介绍了个性化服务的工作原理和国内外个性化服务系统的现状,探讨了分类模型、关联模型、序列模型、聚类模型、回归模型以及时间序列模型的原理,对如何把其用在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上以描述用户需求,提出了建议。文献五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国内外都已有比较成熟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服务方式及其功能也多种多样,但是探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有效模式的任务仍很艰巨。文献六介绍了智能推送技术和个性化服务的内容,讨论了将智能推送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以及智能推送技术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文献七提供了一种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的文本过滤技术,通过在向量空间内建立用户兴趣模型和文本内容特征模型,计算它们的相似度后,将用户不感兴趣的文本过滤掉。详细描述了具体的建模过程和个性化文本过滤算法,最后给出了在实际的数字图书馆工程中的验证结果。文献八试图对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下的个性化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从双向互动式信息服务、集成式信息检索服务、动态式馆藏特色信息服务、渗透式垂直信息门户服务、追踪式数据挖掘信息服务等服务模式来探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模式及发展建势。文献九简述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涵,分析了网络信息技术对其各项服务的支撑,并通过My Library实例对这些具体技术的集成化运用加以探讨,为构建可互操作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提供参考。文献十就My Library(我的图书馆)的产生,及其概念、类型、特征、原理、功能等诸方面做了简要的论述,并介绍了它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指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文献十一介绍了Web服务组合是一种利用现有Web服务动态构建新的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复杂Web服务的Web服务技术。将数字图书馆各种资源组件、应用组件、功能组件和管理组件进行Web服务描述,人们就能利用Web服务组合技术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对不同数字图书馆各种组件的动态集成,从而实现开放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动态定制服务。本文讨论了基于Web服务组合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动态定制服务的基本系统架构、构建模型,并对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文献十二介绍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图书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而个性化服务能够根据用户不同的特点,提供切实的服务,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本文对数字化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关键的实现技术,并给出了部分核心代码。文献十三介绍了个性化推送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也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各种不同的信息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案,并对实际操作中的几个难点事项做了简要讨论。文献十四介绍了Web日志挖掘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指出通过对读者在数字图书馆服务中留下的日志信息进行挖掘,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别读者的需求。文献十五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入手,介绍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几种类型,包括分类定制服务、信息推送服务、智能代理服务和垂直门户服务等,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若干图书馆已经开展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典型应用实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些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共同功能与特征,并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文献十六介绍了构建一个基于信息过滤技术的信息服务系统是数字图书馆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信息过滤技术概念的研究和与信息检索概念的比较,抽象出此类系统的一般模型,并沿用查全率和查准率评价信息过滤的效果,最后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文献十七提出一种基于Web挖掘技术的个性化实现策略,针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文献,改进了经典的算法,分别从Web内容挖掘、结构挖掘和日志挖掘出发,建立用户动态的兴趣特征模型,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文献十八提出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中,个性化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符合其兴趣的检索结果。提供了一种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的文本过滤技术,通过在向量空间内建立用户兴趣模型和文本内容特征模型,计算它们的相似度后,将用户不感兴趣的文本过滤掉。详细描述了具体的建模过程和个性化文本过滤算法,最后给出了在实际的数字图书馆工程中的验证结果。文献十九试图对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下的个性化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从双向互动式信息服务、集成式信息检索服务、动态式馆藏特色信息服务、渗透式垂直信息门户服务、追踪式数据挖掘信息服务等服务模式来探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模式及发展趋势。文献二十提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决定了它在借助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向学科馆和联盟制方向发展,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解决个性化服务的深度与广度问题。文献二十一根据个人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存储位置的不同.把个人数字图书馆划分为远程个人数字图书馆和本地个人数字图书馆两种模式,着重对这两种模式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功能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文献二十二提出构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实际上就是要在数字图书馆上实现个性化资料、个性化检索、个性化过滤、个性化服务等四种环境.数字图书馆可以开发个人图书馆、检索帮助、个性化信息咨询、信息代理、垂直门户等多种个性化信息服务。文献二十三阐述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并分析了实现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所需的技术。文献二十四强调个性化信息服务在数字图书馆中有其特定的定义,也是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必需。根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及用户行为的不同,可以有多种个性化服务模式,有策略地开展服务。(三) 结果分析 从2005-2007年所发表的关于图书馆学个性化服务的论文可以看出,研究的主题和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概念研究。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89篇文章中,有40篇是论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概念的研究。在这些文章中作者都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概念有自己的认识,对于这个概念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2.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方式研究。对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也在摸索实践中。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1)信息分类定制服务方式。分定制是指信息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在某一特定的系统功能和服务形式中,自己设定信息的资源类型、表现形式,选取特定的系统服务功能等。(2)信息推送服务方式。是运用推送技术(push technology)来实现的一种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的方式。(3)信息智能代理服务方式。它是一种能够完成委托任务的计算机系统,能模仿人的行为执行一定的任务,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用户的干预和指导。通过跟踪用户在信息空间中的活动,自动捕捉用户的兴趣爱好,主动搜索可能引起用户兴趣的信息并提供给用户。(4)信息垂直门户服务方式。通过汇聚网上某一特定专题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挖掘及加工,以满足用户基于专业的深入的信息需求。(5)信息帮助检索服务方式。如何帮助用户进行高效的信息检索也是当今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6)数据挖掘服务方式。从数据库中发掘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含的、潜在的,目的是帮助用户寻找数据间潜在的关联。(7)信息呼叫中心服务方式。主要利用电话、传真等方式来服务客户,处理简单的呼叫流程。在这些方式中,现在比较热门的个人图书馆(My library)是上述部分个性化服务方式的具体应用,是当前开发应用较为成熟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系统,也是一个完全个性化的私人信息空间。3.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技术, 集现代信息技术之大成。它包括推送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网页动态生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过滤技术、过程跟踪技术、安全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 这些都可以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方式提供技术支持。4.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现状研究。还有一部分论文是主要介绍当今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现状,通过介绍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模式来指导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的服务。5.其他研究。除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模式、技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外,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还就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型构建、用户评价、馆员角色的变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作了深入探讨。综上所述,这两年国内有关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随着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一定能够真正实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利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展不同层次的、多种类型的、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有效信息服务。五 检索情况总结由于这个学期开了数字图书馆这门课,对于数字图书馆有一些简单的了解,特别是对个性化信息服务这部分内容有兴趣,课本上涉及得比较少,所以就把这个内容作为了检索主题。在选择检索工具时选择了平时最常用的两个检索工具,本来还选用了中文Google,想找一下国内在研究这个主题的项目或者网站,但是检索到的内容数量实在太庞大,而且检索到的大量结果都来自各个数据库的论文,最后就放弃了使用搜索引擎。在构造检索策略时,因为该主题比较简单,不用构造很复杂的检索式,就选择了“数字图书馆”和“个性化服务”作为关键词,开始有想到是不是需要使用与“数字图书馆”概念相近的“电子图书馆”或者“虚拟图书馆”,但考虑到国内现在已经比较统一的使用“数字图书馆”这个概念,使用其他两个词检索到的文章不多,所以还是以数字图书馆为重点。检索途径选择了关键词,题名以及主题词,在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时,一开始是使用关键词作为检索途径,检索出423条记录,但是有很多文章与该主题相关度不高,所以采用了篇名作为检索途径,这样两个词同时限定在文章题名中,检索的相关度就非常高,但也可能会造成漏检。觉得自从学习检索课程以来,检索最难的就是检索式的构造,检索式构造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检索结果的好坏。维普提供的字段有题名或关键词字段,使用高级检索将两个检索词都限定在这个字段中,检索出来的结果相对比较精确。检索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分析检索结果,这其实也是难度挺大的一项任务,要看完150几篇文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文摘和篇名这个时候就帮了很大的忙了,一般看文摘可以略知一二,需要了解详细内容的再打开全文阅览。从文章中归纳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找出比较有特色而又不重复的内容,最后再整理出结论,这就是我整个辛苦但却有趣的检索过程。通过完成这次作业,首先就是复习与巩固了以往的知识,平时虽然也经常在进行检索,但是严格按照检索步骤进行的就不太多,也没有这么有条理的对整个检索过程做一个安排,并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执行,直到完成检索结果。其次就是以往做作业都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具体任务,有些题目比较简单或是比较有兴趣的检索起来还好,有些比较深奥的主题做起来真的十分困难,没有专业背景,拿到题目和检索出来的结果就觉得十分茫然。而这次老师让我们自己选择题目,我就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想了解的领域下手,这样完成作业的过程也不再那么枯燥,兴致自然也大了很多。还有最重要的是,做作业的目的不只是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有收获,巩固了检索知识自不用说,通过这次阅读大量文章,也算对所检索的主题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可是说从完成这次检索作业中的确是收获不少。

每日重大时政热点:国家发改委下达亿元支持洪涝灾害抗灾救灾工作江西饶河鄱阳站水位破1998年历史极值除中高风险地区外 进返京人员不需提供核酸证明世卫: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232万入汛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与各类抗洪抢险救援4830起,营救遇险被困群众万余人,疏散转移被困群众万余人。每日重大时政热点:为支持灾区做好应急救灾工作,国家发改委紧急下达救灾应急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亿元,专项用于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受灾严重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应急恢复建设。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支持湖北疫后重振建设,助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11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将在学校全面开展有关《宪法》、基本法、《国歌条例》及香港国安法的教育工作。今年6月,全国各级网络举报部门受理举报万件,环比下降。以上就是7月时政热点之国内热点新闻,关于时政,大家在平时就要关注和积累起来,更多相关资讯,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图书情报期刊什么时候成立

国家级期刊。《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创刊于1960年,属于国家级期刊,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医药卫生科技期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会刊。

一般要5、6个月。《图书情报工作》(CN11-1541/G2,ISSN0252-3116,1956年创刊,2009年起改为半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专业学术核心期刊,主要报道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核心的相关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

图书情报可视化研究论文

1. 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 科学出版社 20052. 信息组织(第2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3. 信息可视化与知识管理.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4. 信息资源数据库.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5. 数据库与信息检索.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6. The Research of Visual Model for Digital Resources.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057.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for image indexing and retrieval.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058. Research Methods for Image Indexing and Retrieval. TianJing Education press, 20059. On the Method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Visualization .Beijing library Press, . Research on Customer Demand Model of Personslized Service in E-Commerce. Alfred University Press, 200511. On Web Mining Model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Alfred University Press, 200512. A Metadata Description Scheme and Corresponding Visual Methods of 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ies. SHANGHAI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0413. 数字图书馆可视化接口方法探讨.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04)14. 信息可视化系统的RDV模型研究. 情报学报 2004(05)15. 信息资源描述与存储的可视化研究. 情报科学 2004(01)16. 信息检索可视化初探. 情报科学 2004(02)17. 信息提供的可视化研究. 情报科学 2004(03)18. 文献资源可视化模型方法初探. 图书情报知识 2004(01)19. 教学资源可视化方法.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4(11)20. 文献信息可视化研究. 情报学报 2003(04)21. 检索结果的可视化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06)22. 21世纪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可视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04)23. 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前沿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4. 可视化信息系统组织方法研究。 中国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前沿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5. 图像信息资源管理的可视化模型方法研究.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5(08)26. 因特网上信息索引数据库的利用. 情报科学 2000(01)27. 信息资源数据库CBT系统的实现方法. 情报科学,2000(09)4..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周宁,广东医学院1984级学生。1993年曾到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师从钟南山院士。现任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湛江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他先后在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曾获湛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湛江市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曾被评为“湛江市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志愿者”,1999年获颁“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00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并被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金奖,2007年荣获“广东志愿服务20周年最具影响十大人物”、“广东志愿服务最高荣誉奖”称号和被评为“白求恩式的医疗卫生志愿者”。

情报学研究生分很多方向的: 图书情报文献方向 ,这个跟图书馆学差不多。 信息系统分析方向 ,主要是做系统的,涉及了计算机 软件 数据库 方面。 竞争情报方向, 主要从事商业信息的分析 企业情报系统的建立等等,与企业管理 经济学 战略管理 相通。 国内主要就是这3个方面了。看你要从事哪些方面。 我个人认为 竞争情报 适合 以后从事企业情报获取;信息系统分析 适合有工科基础的;图书情报文献方向 是目前占很大江山的方向 主要还是图书馆的路

图书馆专业的老师已经说过了,所谓的情报学就是图书馆管理专业。四所学校情报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列表下面是四所学校情报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列表,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代表性: 院系 课 程 特点及说明 匹兹堡大学信息学院⑴数学和形式领域:信息学导论、信息学数学基础、信息统计学、缩放原理、调查设计、信息和编码原理、决策分析和支持系统、信息存储和检索、高级信息检索、队列原理⑵认知科学领域:人类信息处理、认知学基础、系统人力因素⑶认知系统领域:平行分布处理导论、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程序工具、交互系统设计⑷系统和技术领域:系统设计、开发和执行,计算机系统概念,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和政策⑸选修课:医学信息、临床医学多媒体和互联网介绍、医学信息评估方法、计算机决策支持概率方法、知识表示和建模、信息处理的法律观点、信息社会的道德规范、电子通讯、美国电讯政策①设有情报学和电讯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系,可以授予情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情报学电讯学硕士、博士学位及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学位;②图书馆学情报学课程分为:理解情报、情报组织领域、信息检索领域、管理领域、信息技术领域;③情报学硕士课程则是从技术、法律、管理及应用几方面来构建的,具备传统与现代兼容、综合性、发展性的特征,社会适应性强。 伊利诺多明尼哥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研究生院 ⑴ 基础课:经济管理、会计学、定量方法、计算机程序管理⑵核心课:财政管理、市场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程序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IT管理、MIS顶点项目⑶选修课:组织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知识管理、知识技术、局域网管理、UNIX网络管理、高级客户服务器发展、前沿话题 ①课程分野清晰。设有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系统方向及知识管理中心; ②图书情报学硕士的课程设置,内容全面且相对保留传统特色,适应图书馆界需要;③信息管理系统方向在经济管理系统方面针对性很强; ④知识管理是当前管理学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⑤整体而言,其课程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及前沿性。它的信息管理系统方向与知识管理中心可资借鉴。 马里兰马尔的摩分校信息系统系信息操作系统导论、信息系统基础、决策技术系统、数据库程序开发、绘画用户界面设计和执行、高级数据库计划、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中的人力因素、信息资源管理、结构系统分析和设计、信息系统分析、数据通讯和网络、当地网络管理、用NOVELL/UNIX/NT网络工具设计局域网、电讯概览、医疗信息学、信息系统的专门话题、信息系统自由学习、知识管理和知识组织、模拟和可视化、人工智能的应用、计划和预测、决策学、电子商务、决策系统整合、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高级人工智能、人机交互、高级系统设计、项目管理、硕士论文研究、信息系统专门话题、高级实验设计方法、博士论文研究。 技术性、前沿性趋势明显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管理和系统学院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用户与社会、分布式计算机应用与构造、信息系统分析;另有用户与社会、管理和政策、经济和法律、信息组织、检索和表示、信息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检索方法、应用领域、专题研讨会等几个模块 ① 原伯克利图书馆学情报学院基础上组织起来的新学院,宣称其课程设置不再按ALA的标准,其目标是培养信息经理,图书馆只是信息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部门. ②课程设置反映了一种变革的良好模式。 英国的情报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英国图书馆学教育开端于伦敦大学UCL1919年建立的第一所英国图书馆学院。六十年代是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八十年代经过调整。现在谢菲尔德大学情报学系是英国图情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系,可授予图书馆文学硕士、信息管理硕士、信息系统硕士三种学位。信息系统方向的课程分为核心和选修两种。核心课程包括:数据库设计、信息系统模型、组织管理和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基于对象的程序基础、专业讨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和数据网络;选修课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电子商务、信息存贮和检索、电子出版、计算机和数据网络/软件分析和设计、高级JAVA编程、人机交互和制图学、计算机体系结构、符号推理、自然语言处理。信息管理方向的核心课程有:组织信息管理、信息存贮和检索、信息系统模型、组织管理和信息系统;选修课程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公共和志愿地区服务、学术研究图书馆、电子商务、商业信息、数据库设计、信息存贮和检索、人文科学信息资源、图书情报工作中的人力技巧、健康信息、收藏管理、电子出版。我国情报学研究生课程设置 院 系 课 程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必修:信息资源管理专论、情报检索语言专题研究、情报学基础理论专题、现代情报检索理论与技术、咨询学理论与实务、技术市场与合同仲裁、信息政策与法律研究、Internet和信息资源网、视觉传播、电子商务与网站策划;选修:知识管理与企业信息化专题、资信调查与商情分析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优化与决策支持、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管理与知识产权、信息研究与信息咨询、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经济、国际经济信息管理、计算机信息组织与检索、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 南京大学社会工程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 情报研究、信息经济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检索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经贸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图象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信息检索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 经济信息管理、网络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经济信息研究、网络信息组织利用、信息管理自动化 你这个自学的意思是?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图书馆是重要的共同服务机构。21世纪已成为知识学习性社会。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情报优势,在知识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试探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方法规范化研究进展。

一、图书情报与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尚无明确的定义,英国Jennifer R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资产的开放与利用,加拿大Isola A认为知识管理是管理组中知识创造的过程、传播过程、利用过程,美国Jay L认为知识管理即重新组织无形资产,最大限度的利用内外部知识。概括而言,知识管理是对隐性或显性知识交互开展管理的一类活动。知识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知识是不断产生、累积、创新的,知识管理是管理知识的系统,包括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应用,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资产利用的过程,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图书情报学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国内图书情报学研究者认为知识管理属于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范畴,知识管理起源于图书馆对文献资料的组织与管理。知识管理、图书情报相互推动,相互交融。

二、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研究

图书情报领域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可分为基本理论研究、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四个方面,以下就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一)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

1、建立科学的数据门户

数据门户是支撑数据共享的基础,是实现数据及其附加知识传播的渠道。图书馆图书情报数据门户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数据资产发现:这是数据门户的基本智囊,用户面临解决一个科学问题而知晓哪些服务时,数据导航可帮助用户浏览相关数据,通过目录体系由浅入深查询、基于多维度知识聚类查询,获得所需的知识开展研究。近年来,图书馆数据资产发现向内容发布模块化、专题化、体系多样化、元数据集成化、大数据等方向发展,如上海研发的公共服务平台血吸虫主体数据库,提供相关知识一站式服务。

(2)增殖性数据服务:增值性数据服务是图书馆图书情报服务发展的主流,是一种主动、技术开发行的数据服务,包括软件下载、数据获取、代检索、元数据、数据可视化等,国内基础科学数据共享网便提供委托查询、数据分析计算、数据灾备等服务。近年来,国内图书馆大力建设机构学科,通过与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开放新服务、新应用,李与第三方软件平台,如电子商务等进行集成。

(3)提供合作交流平台:学科机构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国内图书馆正大力建设学科交流平台,开通更多的内容更丰富的论坛,通过MSN、网络会议等形势,为科研社交创造条件。

2、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

学科化服务是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目前,随着数据集密集型科研范式的形成,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成熟,图书信息产品的形成、共享越来越快捷化,科学数据利用各个环节的寿命周期明显延长,为图书馆提供学科化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图书馆员通过空间根本转移、变化,将信息及时、有效、准确的提供给用户。图书馆开始成为科研社区知识发布、存储、管理与共享的中心。图书馆在现有的学科服务基础上,可在研究的初始阶段便与科研人员进行紧密的合作,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专业的帮助,有计划、预见性的提供信息服务。涵盖的服务包括项目管理、数据管理、数据决策等,直接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完整的记录科研轨迹,提供各类技术指导,协助开展数据调查、监管数据产品接受、保证元数据完整等。国内上海交通大学嵌入式学科服务已达到先进水平,清华大学等大学图书馆也陆续开始提供嵌入式学科管员服务。

3、建设公共开放知识环境

知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只有进行共享才能发挥其价值。但当前图书馆开放交流机制尚不健全,限制了信息的交互。国内尚无推动数据共享的法律、政策,图书馆情报服务开放缺乏刚性外在动力。近年来,国内图书馆大力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鼓励、支持研究者向数据中心、杂志社提交科研数据,另一方面积极与其他机构合作保护知识产权,协调数据生产、管理与使用者关系,为知识的无障碍传播扫除一些障碍。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

国外已开发出许多较成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如LDSP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LibGuides等。国内大学图书馆也积极引入、研发数据服务平台,国内较高水平的图书情报服务平台包括清华大学学科服务平台、同济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学科服务平台等。平台系统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提供除图书情报外,嵌入性科学服务、科研社交等其他服务。

三、小结

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研究方兴未艾,但成果丰硕,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功,极大的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科学研究事业贡献了力量。今后仍应做好研究方法创新,做好平台搭建,拓宽信息交互的渠道,加强对相关机构的合作,提高知识管理水平。

  • 索引序列
  • 图书情报的研究生写什么论文
  • 图书情报属于什么期刊
  • 图书情报论文研究热点
  • 图书情报期刊什么时候成立
  • 图书情报可视化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