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1

斯蕾油画
首页 > 毕业论文 > 柳毅传可以写毕业论文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周一小姐

已采纳

白蛇传 董永与七仙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柳毅传 《白蛇传》由“许仙与白娘子游湖借伞”、“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原形”、“盗仙草救许仙”、“水漫金山斗法海”、“断桥相会”、“法海将白娘子罩于金钵压在雷峰塔下”、“小青迫法海进蟹腹”等脍炙人口的情节组成。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讲述的是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动了七仙女,下凡与他结为夫妻。一夜之间织了十匹锦布,帮助董永偿债赎身。奴役期满,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时候玉帝却命令七仙女回到天庭,为了董永,七仙女忍痛与丈夫决别的爱情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的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柳毅传》说的是洞庭龙君的女儿,远嫁给泾川龙君的次子,丈夫虐妻成性,将她赶出龙宫,放牧羊群。龙女求助无门,掩面哭啼。书生柳毅路遇此事,慨然代龙女传书报讯,龙女得以被救回龙宫与家人团聚。龙女感谢柳毅大恩,心生爱慕,龙王也想将女儿嫁与柳毅。但柳毅传书是仗义执言,本无私念,就拒绝了婚事。柳毅回家后先后娶了两位夫人都不幸死去。后与一渔家女成婚,貌似龙女,后发现此女就是托书的龙女。此后,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还有 白蛇传 牛郞与织女 孟姜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郞与织女 盛夏的夜晚,仰望群星闪烁的夜空,人们能看到银河两岸有着两颗遥遥相对的亮星。著名的“0”等亮星是织女星,它旁边的四颗小星组成像是一只织布的梭子形;对面的一等亮星是牛郎星,它同前后两颗小星组成宛如一个人挑着一副担子在赶路的一字形。传说《牛郎织女》讲的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女儿(或天帝的女儿,或孙女)。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人间有个孤儿叫牛郎,他虽然勤劳,但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谁知织女下凡在人间成亲的事让王母知道了,她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滔滔的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得隔河痛哭相望。后来王母见他们哭得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他们搭桥。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就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倾诉衷肠。传说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窃窃细语,天上要是落下雨点,那就是他俩伤心的眼泪。 孟 姜 女 相传有一家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南瓜,在隔壁姜姓人家的房顶上开花结果。收获时,南瓜中生出一个白胖美丽的小姑娘,因为这个瓜是孟、姜两家的,所以取名孟姜女。孟姜女长大了,当时秦始皇筑长城到处抓民夫,一个叫范喜良的小伙子为躲避差役,进了孟家的花园,正好撞见孟姜女在湖边捞扇子。当时,有一种习俗,一个女子洁白的皮肤如果被某位男人看见,就必须从他为夫;而且,孟姜女也喜欢这个小伙子,于是两人就成了亲。哪知成婚才三天,范喜良就被抓走了。孟姜女思念丈夫,天天以泪洗面。随后便不顾路途艰险,历尽千辛万苦,不远万里寻夫送寒衣。当她寻到长城脚下,得知丈夫已经死了,尸体被砌进城底。这时,她悲痛欲绝,拗哭得天昏地暗,竟使长城倒塌八百多里。孟姜女滴血认骨,终于找到丈夫的尸骨。她决心背回家乡安葬。再说昏君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便下令抓来问罪,但看到孟姜女长得美貌非凡,就硬逼她和自己成亲。孟姜女机智地提出三个条件:一,为范喜良造坟隆重安葬;二,秦始皇得如孝子一般披麻戴孝,在灵前跪哭;三,陪孟姜女游海三日。秦始皇一心想得到美女,便答应—一照办。孟姜女在完成祭奠自己的丈夫的心愿之后,趁游海之机,投入大海以身殉情。有的说孟姜女后来变成了银鱼(面条鱼);也有的说她变成了一种像蚊子似的飞虫,螫死了秦始皇。 梁山伯与祝英台 传说祝员外的女儿祝英台生得聪明伶俐,爱好诗文。在封建社会,女子是不得出门求学的,祝英台只得女扮男装,外出求学。路上,她认识了同去求学的梁山伯,两人结拜为兄弟。以后,两人以兄弟相称,同窗读书,同床而息。三年中,梁山伯处处保护、关心着“贤弟”祝英台,始终不知英台是个女子。三年后,英台回家,山伯相送。一路上,聪明的英台用巧喻暗示山伯,两人可结百年之好,而忠实憨厚的山伯一直未能解悟她的真意。英台只得托词说愿为山伯作媒,将家中同胞妹妹许嫁山伯,让山伯早日来祝家提亲。后来,山伯到祝家拜访“贤弟”,方知英台是位女子,当初由英台作媒许配的胞妹原来就是英台自己。但因山伯来迟,误了约期,英台已由父亲作主,被迫许给了马家。山伯得知实情,悔恨交加,回家后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边祝英台被逼无奈只得嫁给马家,成亲那日,她要求在花轿经过山伯墓时,让她扫祭一番。当她全身素装来到山伯墓前时,随着“梁兄——”一声揪心撕肝的悲号,顿时天昏地暗,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之中,只见山伯坟墓崩裂,英台纵身投入墓穴。众人抢拦不及,只扯到一片碎裙。瞬间,山伯墓合拢如旧。这时,雨后的晴空挂着美丽的彩虹,墓地上两只硕大的彩蝶,上下飞舞,形影相随。传说,这就是生不能共枕,死也要同葬的笃情男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精魂。 白 蛇 传 相传,有一条在西湖里修炼了五百年的白蛇,因为抢吃了许仙口中吐出来的、仙人吕洞宾卖的小汤团,又增加了五百年的仙力。得仙的白蛇十分羡慕尘世生活,就变成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来到人间,取名叫白娘子。跟随她的女婢叫小青,是一条青蛇变的。白娘子爱慕许仙,就利用西湖游春之日,呼风唤雨,找到与许仙共舟而行的机会。交谈之间,许仙也爱上了美丽、多情而又善良的白娘子,于是两人成了亲。婚后,许仙和白娘子在镇江开了一爿药店。由于白娘子医术高明,又热心帮助穷人,药店名声大振,生意越来越兴隆。夫妻俩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十分美满。 再说,当年没有抢到那颗汤团的癫蛤膜与白蛇结了仇,它变成了一个和尚,取名叫法海,来到人间处处与白娘子作对。他为拆散白娘子的美满家庭,唆使许仙让白娘子在端午那日饮雄黄酒。白娘子为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真挚爱情,仗着自己有千年仙力,饮了雄黄酒,但还是显露了原形,把许仙吓得昏死过去。为救丈夫,白娘子不顾怀有身孕,飞往昆仑山,经过奋力争斗,盗来仙草,救活了许仙。 以后,许仙去金山寺还愿,法海又强将许仙软禁起来,逼他削发出家。白娘子为维护自己的爱情,和小青一起上金山寺,水漫金山,与法海进行了一场恶战。白娘子因有孕在身,没能取胜,只得与小青一起回到西湖,准备继续修炼,等待时机再与法海交战。 许仙被关在寺内,死活不肯出家,找个机会逃了出来。回家不见妻子和小青,又怕和尚再来寻事,也就回到杭州。在西湖断桥处遇见了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小青,便一起寄住到许仙姐姐的家中。不久,白娘子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正在大家高兴地准备庆贺之时,法海和尚闯了进来,用金钵收走了白娘子,并将她压在雷峰塔下。 小青为救出白娘子,再度进山修炼,几年后赶回杭州,寻法海和尚报仇。他们交战三天三夜,小青毁掉雷峰塔,救出白娘子,又和白娘子一起将法海和尚打下西湖。法海无处躲藏,钻进了螃蟹的肚脐,小青念咒语将它定在里面,使它永远不能出来。

310 评论

那右怎样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柳毅传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柳毅,我想说三点。

首先,他是个很仗义的人,路见不平,气血俱动,挺身而出。看到龙女凄惨孤独地在路边喂羊,主动上前关心“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当听完龙女梨花带雨地哭诉了她的不幸身世后,立刻答应了龙女要他送信的要求,明确表示“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还家,乃访于洞庭”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

第二点,他是个比较坦率的人,不矫情不做作。钱塘君强逼他娶龙女时,他出于男人的自尊拒绝了,但是当他即将离开龙宫离开龙女时,“殊有叹恨之色”。后来龙女假托范阳卢氏之名嫁给他,生下一子后才敢承认自己就是当初被柳毅所救的龙女时,柳毅丝毫没有隐瞒当初拒绝的原因,而是掏心掏肝地据实相告:虽然当初自己举出种种理由拒绝了钱塘君的逼婚,但那只是因为钱塘君做媒的方式不对,“然而将别之日,见君有依然之容,心甚恨之”,也就是说,其实我还是很为你的美貌着迷的,很喜欢你很想娶你为妻的,但是话说的太满了所以没有办法。并且说“从此以往,永奉欢好,心无纤虑也”,你呢,也不要多心,我喜欢的就是你龙女。

第三点,他是个很细心的人,不莽撞;同时也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也有自己心中的小九九;作者通过一些小细节把他写得很生动很传神。比方他表明了自己同情龙女愿意帮助她的立场以后,紧接着就说“然而洞庭,深水也。”“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肯愿”,但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子有何术,可导我邪?”他到了洞庭,按照龙女的指示敲了三下树,“有武夫出于波问,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他不说实话:“走谒大王耳。”这事儿得保密,要见到管事儿的再说真话。后来钱塘君千雷万霆地擘青天而飞去,他非常的害怕,“恐蹶仆地。(洞庭)君亲起持之曰:‘无惧,故无害。’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这时候他想,我报信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帮不上什么忙了,也该走了,也不邀功请赏,只是希望钱塘君能顺利地就出龙女“告辞曰:‘愿得生归,以避复来。’”

龙女

龙女这个人物我非常喜欢。这个女人不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还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断将信念贯彻执行下去。从一开始,就是她选择了柳毅(“凝听翔立,若有所伺”“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被救之后更是心向柳毅,一心想要嫁给他,但是钱塘君鲁莽地强做媒导致柳毅当场拒绝了与她成亲。一般的女人遭到这样明确的拒绝通常会有两种结果:(1)对柳毅死心嫁作他人妇;(2)干脆心死,自暴自弃,成日以泪洗面作弃妇状,哀婉幽怨中了此生。当然了,龙女没有,首先,她是不会变心的(“衔君之恩,誓心求报”),所以柳毅离开她以后她的日子很不好过(一方面受到内心的煎熬“为君弃绝,分无见期”;另一方面又受到外力的压迫“父母欲配嫁于濯锦小儿某。”),但是她坚持住了,她的真心诚意也得到了回报:“父母怜其志”,不再强迫她再嫁;而柳毅这边也是婚姻不顺连克二妻;再加上柳毅又不是真的不喜欢她,所以两人顺利地结婚生子,然后互相袒露心迹,解除了心结。文章的最后还让两人双双成仙,幸福无限期延续下去。

钱塘君

最后说说钱塘君,我就不在人物性格上再做赘述了,大家公认的“最可爱的人”——鲁莽冲动直率善良,但是只要你能跟他把道理讲通,他还是非常明事理的,是非分明的一个人。他直率的性格使他成为救龙女出魔掌的.最大功臣,同时也因为他说话太直,所以导致柳毅没能在龙女被营救的第一时间迎娶龙女,两人又经历了一番曲折才最终走到了一起。不过故事也因为这段小插曲才更加生动有趣,钱塘君的这个善意的小过失也使他显得更加可爱。

《柳毅传》是三个可爱的主人公一起演绎的一段有趣的故事,最后就像一首歌里所唱到的那样“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先前读了太多伤痛之事,我倒是满心喜欢李朝威的《柳毅传》,写人神相恋故事而“风华悲壮”(汤显祖评语),别具特色。其中男主角柳毅的形象最为丰满,性格豪侠刚烈,当他于泾阳邂逅远嫁异地、被逼牧羊的洞庭龙女,得知她的悲惨遭遇后,顿时“气血俱动”,毅然为之千里传书。当钱塘君将龙女救归洞庭、威令柳毅娶她时,柳毅昂然不屈,严辞拒绝。其自尊自重的凛然正气,赢得了龙王的敬佩,并在几经曲折后,最终与龙女成婚。

这里的柳毅,勇敢,重义,自尊,正直,是最美好的男子形象;龙女,美丽,善良,诚实,守义,是最美好的女子形象。他们不怕苦难,意志坚定,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相比之下,莺莺、小玉显得过于懦弱无力,张生、李益更是自私无情。于是越发喜爱着柳毅和龙女,念念不忘。

《柳毅传》是唐十二传奇之一,以其幻想的形式艺术地表现人生。而其中的最高峰,莫过于钱塘君。

柳毅义愤填膺传书,洞庭龙王软弱谨慎,只知掩面而泣,随后通过其口先对钱塘君作侧面烘托渲染,他勇气过人,发起怒来,使尧天下遭洪水九年,与天将不和就阻塞五山,刚猛异常,极具暴力。古代人对钱塘涨潮的震慑化为了文中钱塘君鲜明的性格特点。听闻侄女受苦,钱塘君义愤填膺,以真龙之身出场,“大声忽发,天拆地裂。宫殿摆簸,云烟沸涌。”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乃擘政青天而飞去。一出场便极具气势。顷刻之间便归。已至泾阳,午战于彼,未还于此。中间驰至九天以告上帝。帝知其冤而看其失。前所遣责,因而获免。粗中有细,可见一般。而他和洞庭龙王的三问三答,简短直接,与其个性相合。而其杀六十万,伤稼八百里,食负心子,其心澎湃,其行亦澎湃,虽深得我心,但终归过于暴躁,一个栩栩如生的猛将不禁跃然纸上。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竹坏水色,郎坏女心。这世上好多事总不能细细追寻,陷进去的也就陷进去了,不陷进去的总还有不陷进去的道理。

方杞说得好啊,喜鹊叫着的时候,庙里香火多是不旺,等到乌鸦叫时,那庙中顿时香烟缭绕,善男信女跪了一片。女子一生最幸福的莫过是被人倾心爱着、呵护着,至于那人是不是自己的心爱之人,似乎已经不很重要了。但是,如果此生似一狗尾巴花静静开放,路人经过视若无睹,就连那小孩儿也只是吹着蒲公英玩时,这女子恐怕就要哀叹了,要埋怨了,为何今身是我身?

想那龙女本是仙家女,荣华富贵自然不缺,就是人间的那一点子功名利禄在她眼里又算得了什么?所缺者,倒是她在仙界不曾得到的丈夫的疼爱和怜惜。

偏偏是落难人逢落第人,同病相怜。那柳毅面带冷色,长途跋涉,辗转回家,有什么可高兴的呢?秋闱应试,不中而归,满眼尽是萧索景色,落叶飘零。既然是君子,这信是一定要带的,而且一定是想方设法带到的。

接下来也就顺理成章了,龙女脱离了苦海,重新找到了仙家女的尊严,知恩图报也是当然的事。只是如何报才恰当。其实在民间,知恩不图报的事情也多,这就不在本讨论的范围当中了。

可是柳毅婉拒了,他说“知恩图报非君子,大义当前不可为。”秀才迂腐。所谓大恩不言谢,若要谢时以命相抵,《聊斋》中的田七郎即如此。不受别人的谢,那就是要别人欠你一辈子的情了,别说神仙做不到,就是有自尊的平常人也做不到。

子贡赎奴,高风亮节,可是却遭到了他的老师孔子的批评:你标榜自己,倒是取得了名人效应,但是国家的法律却因你不得继续有效的推行,孰轻孰重呢?当然了,柳毅不是名人,可能也没想到那么多,在自己心情郁闷的时候,意外地同情并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对于此刻的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具有成就感的事。

如果说求爱是一种能力,那么给予爱则是另一种能力。不论男人和女人,生命的天平总在这求和给中摇摆。有时,我自私地想,在爱与被爱当中,被爱是否会更甜蜜一些呢?终究不是平凡女子,心中有想法就大大方方地表露了出来,那龙女显然是爱了。

柳毅有能力送信,却未必有能力让龙女真正地得到幸福,仙凡毕竟殊途啊。按现如今时髦的话说:嫁丈夫不仅仅是他一人,还得接受他的家族和所有的社会关系,同理,娶妻子亦是如此。因此,从这点看来,柳毅好像又是明智的。

说到底,柳毅不曾真动心。同情和动心是两码事,喜欢和爱也是两码事。大马路上行走着一位漂亮的女子,她所得到的回头率一定是高,但是,看过之后,最多想想也就罢了,有几个男子一定要把这个女孩拽回家去当妻子?如果真的认了真,倒也有那痴情种子干出那出格的事,死追烂打,跟踪盯梢,甚至不惜卖身为奴倒插门,一句话,不达目的不罢休。

一切在未有实名之前都是可以由得别人自由选择的。

在我心里倒是颇看不上那个焦仲卿,他遇到了现今男人通常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我和你妈掉进水里,你先救谁?前提是我和你妈都不会游泳,而水又足可以淹死人,你只能救一个人,而且周围没有旁人等等,脑筋急转弯的漏洞全被堵死了。在情急、赌气之下,这个男人多半会说“我谁也不救。”这个说法未免显得心太狠,但终不至于违背了自己的良心,说出只救老婆不救老娘。可是,聪明的男人此刻却会说“你们俩谁也别掐了,干脆,让我淹死得了。”

焦仲卿偏偏碰到自己老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他有选择吗?其实他是有选择的,他选择了孝义——愚忠愚孝,迂腐糊涂。

当日三祖僧灿说过: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而后赵州从谂和尚却又出来一翻,他道:才有言语,是拣择?是明白?又说:老僧不在明白里,然而有着个护惜之意,也只能是护惜。

对于结发妻子,就连这“护惜”二字,焦仲卿也没有做到。唉,那刘兰芝却还要在回娘家的路上与他订下盟约: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真替兰芝不值,为着这样的男人。不过兰芝说得没错,这样的男人只能是比作石头而不是玉。

舒婷的诗有云: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我很欣赏这两句话。什么节义啊,门庭啊,职位啊,身外之物要来何用?倒不如像大春对着喜儿说:后晌你可不许下地了呵……喜儿对着大春一笑:你拿斧子的手,还用你擀饺子皮,还是我来吧。

《柳毅传》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交织在的戏剧作品,是梦想与虚无的体现,结果也完美的诠释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真谛。

柳毅在赴京赶考的路上偶遇了牧羊女,即为洞庭湖龙宫三公主。柳毅得知龙女遭遇,放弃科举,希望自己可以帮助到龙女。龙女因日思夜想柳毅,后同父亲化为渔家父女,以真情感化柳毅从而在一起。这是一段才子与佳人你侬我侬的爱情故事。

似乎在许多爱情故事里都是穷苦书生偶遇美丽少女,从而发生一系列的故事,形成一个流传千古唯美的爱情故事,这种情况大多与实际不相符合。例如《白娘子传奇》中的许仙和白素贞,还有《聊斋志异》中的宁采臣和小倩,均为一介书生遇上仙灵或者鬼魅。不论刚开始的偶遇起因如何,或好或坏,只要有相遇便是美好的开始。主角之间是因情而纠缠,忽略不了故事之中的爱恨交织。

但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在刚开始表面似乎疯狂拒绝女主人公的关心和爱护。一介书生与名不正言不顺的女子有关系,怕是会坏了名声,有辱斯文。且书生的目标在于考取功名,儿女情长只会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影响前程。

下面问题来了,为什么故事的男主人公都是穷酸书生呢?或许是因为写这类小说的基本上也是为了谋生而被迫营业的穷苦书生。作为书生一生平平无奇,唯读圣贤书,若无红花映衬,怕是作品无人问津。这类作者恰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将现实中两者不可合并的事物合并以达看点。即使主人公不是书生,那么后世读书的肯定有书生这一类人群,在万众笔墨传抄修改中也应改变了其中的人物形象。

在《柳毅传》中,书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与龙女成婚,几经波折之后才终成眷属。在柳毅与龙女的道别中:“使前泾阳女当席拜毅以致谢。夫人又曰:‘此别岂有复相遇之日乎?’毅其始虽不诺钱塘之情,然当此席,殊有叹恨之色。”其中“叹恨”两字已经表达完全柳毅的心意,也不难说柳毅对龙女为一见钟情,但因为当前时代背景以及书生于情于理对龙女的爱意不能表现出来。

当龙女决定嫁给柳毅时,他却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这或许是书生的不违背礼义精神,守住自己的礼节。因为他本是以救人为目的,而并非为了想娶龙女。若他娶了龙女,即使他人不知,但在他心中却背负了杀夫娶妻的罪名。可以说柳毅坚守着自己的礼和志,将书生之道做到极致。他面对着巨大的诱惑,或许有动心但不会有所行动,强大的自制力使他在最后获得了幸福和长寿之体。

90 评论

毛头猴子

本篇是写一个爱情的神话故事。在唐代仪凤年间,有个落第书生柳毅,在回乡途中路过泾阳,遇见龙女在荒野牧羊。龙女向他诉说了受丈夫泾川君次子和公婆虐待的情形,托柳毅带信给她父亲洞庭君。

柳毅激于义愤,替她投书。洞庭君之弟钱塘君闻知此事,大怒,飞向泾阳,把侄婿杀掉并吞下,救回了龙女。钱塘君深感柳毅为人高义,就要把龙女嫁给他,但因言语傲慢,遭到柳毅的严词拒绝。其后柳毅续娶范阳卢氏,实际是龙女化身。他俩终于成了幸福夫妇。

本篇故事富于想象,情节曲折,而结构谨严,柳毅的正直磊落,龙女的一往情深,钱塘君的刚直暴烈,性格刻画颇为鲜明。对龙女和柳毅的心理描写,尤细致真切。其文体在散行之中夹有骈偶文句和韵语。文辞亦颇华艳。

扩展资料:

柳毅传创作背景

《柳毅传》是唐传奇小说的典型代表。其人物及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无不体现了中唐传奇志怪小说的典型特征。

唐代以科举取士,科举制度的选才标准不是家庭出身,也不是一般的道德素养,而是个人才能,特别是文学才能。

这样一种制度以及由此带来的解放的社会氛围,使得广大士人从门阀制度和皇权威严的束缚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不再依靠门第,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包括远大的政治理想和现实的生活乐趣。

从一定意义上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制度培育了对个人价值的重视、个性的张扬以及自信的心态,形成了唐诗中集中表现出来的昂扬进取的心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毅传

82 评论

相关问答

  • 柳传志的毕业论文

    只要心中存在梦想,只要心中还有梦,我想总会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成功人士的事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刘永好 年龄:58

    jettyjia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么

    大学毕业论文写什么内容都可以。 一般大学毕业论文的题目及论文内容会由指导老师或者学生自己指定,经过导师的同意再敲定。大学毕业论文内容没有限制,想写什么都可以,但

    热爱每一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李元柳毕业论文怎么写

    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草拟初稿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需要花费心思的工作。初稿虽然只是文章的一个坯子,但却是下步进行加工的基础。不能因为它是初稿,写作时就可以草

    小年糕lc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本科毕业论文可以外传吗

    不可以,因为这个事情还是很严肃的,严重的话还会牵扯到你能否正常毕业,尤其是被人抄袭后导致自己被判抄袭是最恶心的。

    仁义小红累不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可以上传知网吗

    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否全部上传知网与所在学校的权限有关。有的学校是全部录入知网的,有的学校只选择优秀论文,分数在90分以上的录入中国知网系统。 会被知网收录的论文:

    友好环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