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a911213
1、黄继光,男,汉族,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出生,1951年4月参军,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党。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超级英雄”荣誉称号。时任第15军135团第2营通讯员。1952年10月,他所在的营对上甘岭高地进行了反击。当4号和5号阵地放下后,部队伤亡惨重,前面又发现了新的火力点,反击受阻。这时,他挺身而出,带领两位同志执行爆破任务。在击落了几个掩体后,野外的机枪前还有一个地堡火力点。他忍着枪伤,径直上前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穿孔,用生命换取了胜利。 2、李文亮是第一个明白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人,但人们并不相信。然而,李文亮继续与疫情作斗争,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感染疫情死亡。李文亮不顾个人安危,不顾防疫思想,舍己救人的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许多白衣天使,像李文亮一样,在灾难中出现。他们放弃了家庭,照顾每个人。他们致力于在武汉前线抗击疫情。他们很团结,整天睡觉吃饭。他们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让我们尽快出去活动,他们值得我们尊敬。 3、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敌后武工队”,刘胡兰觉得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不料敌人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昂首挺胸大义凛然,敌人故意在她面前用铡刀连铡几个人,她依然铁骨铮铮,向着气势汹汹的敌人怒吼一声:“我咋个死法?”然后坦然躺在刀座上,惨遭敌人杀害。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水水香蓝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英雄的作文素材,一起来看看吧!
读了李文亮医生的感人事迹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些反抗者的艰辛和可怕的疫情。
李文亮是第一个明白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人,但人们并不相信。然而,李文亮继续与疫情作斗争,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感染疫情死亡。李文亮不顾个人安危,不顾防疫思想,舍己救人的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许多白衣天使,像李文亮一样,在灾难中出现。他们放弃了家庭,照顾每个人。他们致力于在武汉前线抗击疫情。他们很团结,整天睡觉吃饭。他们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让我们尽快出去活动,他们值得我们尊敬。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每天站在社区门口无私服务每一个人的志愿者。他们一直站在门口为居民出入口,为居民进小区测温,永不离开。他们值得尊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尽管这一流行病正在威胁着我们,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就能克服困难。因此,白衣天使和志愿者都是最美丽可爱的反向行走者。
素材一:
黄继光,男,汉族,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出生,1951年4月参军,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超级英雄”荣誉称号。时任第15军135团第2营通讯员。1952年10月,他所在的营对上甘岭高地进行了反击。当4号和5号阵地放下后,部队伤亡惨重,前面又发现了新的火力点,反击受阻。这时,他挺身而出,带领两位同志执行爆破任务。在击落了几个掩体后,野外的机枪前还有一个地堡火力点。他忍着枪伤,径直上前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穿孔,用生命换取了胜利。
素材二:
17年前,钟南山教授领军抗击非典;17年后的这个冬季,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老人,再次成为绝对的超级明星、全民偶像。
他的言谈举止令全网疯狂刷屏,令无数人为之振奋与动容,很多经常看偶像剧的女性朋友都说:没想到被一个老爷爷圈粉,毫无抵抗。
84岁,在这个绝对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龄,支撑他出山,承担如此大的身体与精神负荷的,绝对是医者仁心和国士风范。
84岁高龄的钟南山,是一位长者,一位医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位老师这样概括:知识渊博,专业过硬;悬壶济世,心怀悲悯;勇于于担责,敢说真话;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我们一直在寻找读书之用,教育之本,或许这就是吧。
吉果0412
在各自岗位,做出贡献、服务于社会的人,是英雄。我整理关于英雄的高考作文素材,来看一下!
英雄观
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将会成为未来反复回味的历史片段,任何一个作家和戏剧家的作品都很难超越这历史本身。翻看再多的人物传记,都不及当下的现实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
在关乎选择、担当和道义的时刻,他们看到不少闪光的个人和群体,宛若星辰一般散射着光辉。他们拾起的几个名字,成为非常时期的“全民偶像”。如钟南山,曾号召“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院士,今年以84岁高龄再次挂帅出征;如陈薇,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女院士,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冲锋向前。
日新月异的时代,深刻变革的中国,年轻一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有的人曾认为不少90后、00后沦于英雄虚无主义,而事实证明,他们擅长在当今社会发掘闪光的偶像,并赋予崇拜行为全新的涵义。人类群星闪耀古今,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
抗疫吹哨人英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家张载写下的“横渠四句”即吹哨人之精神所系。世上没有从天而降、刀枪不入的超级英雄,只有一个又一个心怀众生、挺身而出的凡人。
他们是迷雾中的哨兵,在暴风雨来临前拉响警报,只为唤醒浑然不知的人民;他们是社会公义的守卫者,挺身而出对不公与黑暗说“不”,只为还世界以真相;他们是努力闪烁的萤火,在没有火炬的暗夜里发光发热,只为带来点点光明。
1.真正的英雄无需加冕!(拿破仑)
2.自古温柔乡,便是英雄冢。
3.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郭沫若)
4.(英雄就是)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后汉书》)
5.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当年明月)
6.英雄是一时的,但传奇是一世的。(科比)
7.像英雄一样战斗,或者像懦夫一样倒下。
8.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抗日英雄黄景升)
9.英雄的身影像一杆潇洒风神的竹,裁断有笛声,不裁见风骨。(汪国真)
10.我们不可能都成为英雄,总得有人在英雄走过的时候坐在路边鼓掌。(罗杰)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
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
现如今,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论英雄议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
舞台上的爱情比生活中的爱情要美好得多。因为在舞台上,爱情只是喜剧和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却常常招来不幸。它有时象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象那位复仇的女神。
1、黄继光,男,汉族,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出生,1951年4月参军,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党。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超级英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