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9

烟圈缠绕0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关于鲁迅祝福论文主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卷毛咕咕

已采纳

论妇女嫁到山里的利与弊

240 评论

竹林听雨57

沁凉如水的夜风如鬼魅一般划过城市的夜空,悄无声息,却惊醒了我沉睡的梦。迷惑懵懂的心还藏着昨日的忧绪与愁丝。一团一团,剪不断,理还乱。读完鲁迅先生的《祝福》,我有种压抑是说不出来的。我这个容易多愁善感的人,我常常会不由得读别人的故事哭自己。担这次,我却是压抑得落不下泪来。只是,突然好想打开窗,让呼吸更顺畅些。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时光飞转,如今已不再是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黑暗社会了。在当今这个提倡“人人平等”“民主自立”的社会主义下,却还是“隐藏”着许许多多不同概念的“祥林嫂”。现在这个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无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然而,在糖罐中长大的我们,却是有许多悲凉。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但在被关爱的过程中,却是既享受又害怕。我们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厉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给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理解。我们当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可,沉浮风景。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到处可见“沉浮风景”。有人浮起来,就必有人沉下去;有人在笑,就会有人哭泣。我们也许真的不是很惧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失去。失去父母鼓励的微笑,失去爬起来的信心。关爱,期望,学业,考试,升学……太多太多,压迫着我们。我们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种种压力。它束缚着我们,就好比束缚着祥林嫂的封建礼教,让我们身不由己,让我们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你不去踩别人,就要被人踩。但同时,我们却也在拥护着应试制度,认为那是现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达尔文是对的——“适者生存”。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适应,适应充满压力的生活,适应残酷的竞争,适应让自己更强壮与强大。

82 评论

angellingabc

1、此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中控诉。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

2、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更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这一现状的无动于衷而不知所措。

3、这篇小说更深刻有力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

310 评论

queeniechen2007

鲁迅《祝福》中三次描写到了“祝福”的景象,作为社会环境的描写,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小说开头写到:“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用心……女人……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忙碌制作“福礼”的是女人们,但“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句社会环境描写,为祥林嫂悲惨命运作了伏笔。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让读者初步了解什么是“祝福”,大典中的规矩禁忌,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给下文情节作铺垫和映衬。从整体上看,年底“祝福”的忙碌情景与祥林嫂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也暗示她最终悲惨的结局。 在鲁四老爷家的“祝福”中写到:“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 ……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 鲁四老爷的反复告诫集中体现了反动的理学观念和封建卫道士的淫威,揭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思想根源。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结尾写“祝福”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揭示了悲剧的社会根源,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通过三次“祝福”的环境描写,一个深受封建迷信的毒害、封建礼教的束缚、淡薄冷漠的鲁镇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157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鲁迅的作品故乡主题

    鲁迅写的故乡主题是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

    suiningxiaohh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鲁迅祝福论文主题

    论妇女嫁到山里的利与弊

    烟圈缠绕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鲁迅呐喊的论文题目

    首先,《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

    深夜黑暗厨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祝福的主题鉴赏论文

    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

    aifayewong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鲁迅关于医学的文章

    《藤野先生》: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

    加油嘴馋的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