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6

mutouchoupihai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兰州工业学院论文查重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白贼黑

已采纳

兰州工业学院是本科学校,该校是甘肃省省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试点转型院校、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成员。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占地面积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亿元;馆藏图书万册。建有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75个,协议共建校企合作基地126个;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职业技能培训点8个;建有工程训练中心,办学条件能够满足学生车、铣、刨、磨、钳以及焊接、铸造、数控加工等多工种综合训练的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2017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2018年,入选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试点学校,获批成为省内首个组建人工智能学院的学校。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素质高、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建校以来,先后向社会输送各类专门人才8万余名。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0028人,其中本科学生8534人;各类成人本、专科学生3000余人。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居全省高校前列;研究生考试上线率达8%左右。在省人社厅进行的全省高校毕业生情况调查中,我校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30人,其中专任教师601人;有高级职称教师299人,其中教授7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91人,其中博士80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优秀专家1名,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3支,省领军人才2名,省"园丁奖"13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5名,省师德标兵3名,省"技术能手"2名。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基础学科部、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1个、专科专业13个,建立了以装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专业集群为支撑,以服务甘肃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与地方新兴产业对接、优势突出的专业体系,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5大学科门类。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4项、厅级教学成果奖43项;建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校级精品课程59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慕课3门。机械制造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个中心被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成果显著。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项目立项68项,省高校新型智库1项。建成省级重点学科3个。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等省、厅级成果奖励121项,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奖7项。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共计249项。学校教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7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50篇。

学校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工作,在机械装备与新材料方面完成了多项有突破性的实用创新项目,研发了冶金输送设备、冶金冶铸模具两个在国内市场领先的优势产品系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有省部、地厅级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9个,其中,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建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基地1个。"资源环境信息化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校重视学生技能训练,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学术论文和科技制作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中,先后获国家级奖励115项,其中,国家一等奖22项、二等奖74项、三等奖84项、优秀奖19项,省级奖励1243项。学校建有专创融合创新创业基地23个、综合创新创业支撑服务平台8个,我校A·力创客空间入选省级创客空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在校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先后派出多名学生到美国、德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乌克兰等国留学。我校被省上确定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后,积极开展骨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大学开展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多名教师及管理干部分别参加教育部、有关行业和协会组织的境外培训、研讨以及学术交流。成功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积极深化与联盟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区域教育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校秉承"开物成务、启智求真"的校训,大力弘扬"坚韧顽强、质朴无私、包容创新、和谐奋进"的办学精神,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先后被教育部、中央文明委、团中央、中共甘肃省委等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2018年,成功创建首届省级文明校园。

205 评论

lostangelus

一般是知网,你可以先用其他检测软件,试试

166 评论

autumngold

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查重采用知网论文查重系统

为了强化对研究生论文设计的检查,强化改善毕业生的论文质量和学术道德,避免学术腐败行为的爆发,该校决定将坚持采用中国知网论文检测工具对该校本科、硕士博士生毕业论文实行检测。

扩展资料:

兰州理工大学本专科生论文查重采用知网-PMLC本科论文检测

根据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设计)学术腐败行为严打及管理规定,对2018届研究生论文(设计)检测数据做如下管理:(1)小于等于30%复制比的研究生论文,将安排答辩;(2)在30%70%之间重复率的研究生论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修改,第二次查重通过后才能够安排答辩;(3)大于等于70%重复率的研究生论文,取消当年度研究生论文(设计)答辩资格,成绩按零分记;

(4)研究生论文经过修改后,第二次查重超过50%(含)按不及格管理,不再安排指导修改。

第二次查重后在20%-50%的,由各学院答辩领导小组做最终处理。    小编强烈推荐亲们预先实行论文查重,防止因为院系查重结果不合格,造成没办法顺利答辩和不能毕业。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论文查重系统入口

269 评论

偷吃月亮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查重网站:知网论文检测。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知识检索提供以下检索服务:

1、文献搜索;精确完整的搜索结果、独具特色的文献排序与聚类,是您科研的得力助手学术定义写论文需要引用权威的术语定义怎么办?CNKI学术定义搜索帮您轻松解决。

2、数字搜索;“一切用数字说话”,CNKI数字搜索让您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研究变得简单而明白学术趋势关注学术热点,展示学术发展历程,发现经典文献,尽在CNKI学术趋势。

3、翻译助手;文献、术语中英互译的好帮手,词汇句子段落应有尽有新概念。和您分享我们自动发现学术新概念。

4、图形搜索;各专业珍贵的学术图片,研究成果和复杂流程的直观展现表格搜索各专业珍贵的学术图表,为您汇总、对比各类信息数据提供方便。

35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兰州文理学院论文查重多少合格

    成都文理学院的论文要求标准较高,在满足学术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文章的叙事性和结构性,确保文章的表达透彻、条理清晰。

    垚垚姐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兰州工业学院论文查重

    兰州工业学院是本科学校,该校是甘肃省省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试点转型院校、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成员。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占

    mutouchoupiha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论文查重率

    论文查重要求多少合格:正常进行论文的查重率一般都是在30%以内。 1、论文查重是什么?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后,接下来就是进行论文查重,一般会选择学校的检测

    好多好多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兰州城市学院毕业论文查重率

    面对论文写作时,我们经常在翻阅众多文献后依然难以敲定自己的论文题目,但殊不知“仿效”并“学习”他人的作法确是文章写作的开端。在思考新的创意或独创的观点时,模仿别

    静水居士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兰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查重

    知网学术不端文献系统,简称知网系统,有知网vip5.1或知网tmlc2系统2个,他们都是一样的系统,我今年毕业在木木查重哪里测的

    Shiro白小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