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xinrose
1905年6月30日爱因斯坦于德国《物理年鉴》(Annalen der Physik)发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建立狭义相对论. 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创建,于1916年初在《物理年鉴》上发表论文《广义相对论基础》,建立广义相对论.
康夫君和小静
爱因斯坦于1905年首次提出狭义相对论原理,论文发表在《物理学年鉴》上,同年,他对狭义相对论作了重要补充,并为辐射问题建立了最初形式的质能关系式。1907年,爱因斯坦完成了一篇通俗性的相对论文,其中包含一般形式的质能关系式:E =mc2.他的卓越论文建立了全新的质量、时间和空间概念,并向同时 性观念提出了挑战。相对论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抛弃了“绝对”时空观和空间充满以太的思想;当时,以太被看作是光以及其它形式的电磁波传播媒介。现在看来,1905年6月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开创性论文在《物理学年鉴》上发表 《物理年鉴》(德语:Annalen der Physik),又译《物理学年鉴》、《物理学记事》,是自1799年刊行至今的德国物理学期刊。期刊刊发实验物理、理论物理、应用物理、数学物理等相关领域的原创、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四篇论文。这四篇论文中每一篇都足以获得一次诺贝尔奖,这些成就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爱因斯坦也由此变得举世闻名。在第一篇论文《关于光的产
1905年6月30日爱因斯坦于德国《物理年鉴》(Annalen der Physik)发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建立狭义相对论. 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广
查询国外学位论文的途径可使用PQDD-B(UMI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可查询欧美1000余所大学1861年以来的160多万篇学位论文的信息,其中1997年以来的
在百度里搜,能找到的,劝你下次问问题先找一下,很容易就找到了
1、烟雾探测器 由于镅的原子核不稳定,一旦裂开,质量似乎就消失了一些,因为碎片的质量比原来的原子核小。其实,镅原子的质量根本没有消失。这是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