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2

久美雍希
首页 > 职称论文 > 杨绛谈读书的文章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痴货小逗逗

已采纳

新的一天从读书开始,从这10本好书开始。

1.《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所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这便是本书的两大主题: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

——周国平《人生边上的智慧》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 探索 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杨绛

“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钱钟书

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了这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书后巧置精彩随笔,增补“百岁答问”,对其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

2.《人生智慧箴言》:叔本华的警世之言,流传最广的作品。

他的著名“粉丝”包括作家托尔斯泰、托马斯·曼、卡夫卡,作曲家瓦格纳、马勒,诗人博尔赫斯,也包括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尼采,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本书中,年逾花甲的叔本华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佛教的基本信条与欧洲的人生哲理熔于一炉,创立了悲欣交集的独特人生哲学。

人生面对两大敌人,窘迫贫困制造痛苦,平安富足产生无聊:“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本质上就实现了人世的幸福。”

3.《哲学家死亡录》

自古以来,如何建构一种“好的死亡”,始终是哲学家们最为关注的中心问题。

本书收录了190余位已逝哲学家的死法,跨越几千年。它调侃地介绍了 历史 上那些最出色的思想者,并对人类幸福的意义及可能性进行了积极的 探索 。通过学习如何死亡,我们学会了如何活着。

4.《桶的故事 书的战争》一种“故意装出来的真诚”,一本正经地对一个荒唐可笑的问题展开讨论,一座壮丽的文字迷宫。讽刺文学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经典作品集,多篇首次译介。

《桶的故事》

一部与《尤利西斯》类似的天书,

对现代学术、现代出版业的深度讽刺!

为什么说它是“为人类的全面进步而做”?

为什么把表扬比作养老金?

为什么把智慧比作奶酪、牛奶酒、母鸡、坚果?

《书的战争》

是什么能引起古代书与现代书之间的大战?

以弥尔顿为首的骑兵,笛卡尔率领的弓箭手,阿奎那率领的乌合之众!

荷马、品达等所向披靡,现代书阵脚大乱!

古今分享同一个自然,

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才智上是平等的。

斯威夫特曾经说过,他特别针对东方人做了优化,使其便于翻译成东方语言,尤其是中文。我们中国人至少对这一处英文的理解要超过英国人。

5.《泰戈尔谈人生》

泰戈尔在热情歌颂人间真善美的同时,也剖析了形形色色的 社会 现象,无情地贬斥了假、丑、恶。他在《盲目崇拜》中,对在传统习惯的驱策下盲目崇拜的 社会 现象作了深刻剖析;在《旅英的假洋人》中,对崇洋媚外的拙劣行径作了辛辣的讽刺;在《化缘者》中,以幽默的语言,勾勒了某些神职人员阿谀奉承、谋求好处的伪善面目;在《客死印度的瑞典人》中,严厉抨击了缺乏人性的殡葬制度;在《模仿的烦恼》中对无聊地模仿老爷派头、洋洋得意的人作了善意的批评;在《奢侈的绞索》和《远离奢华》中,揭示了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 社会 风气,分析了产生这种追求享受的深层次原因,提倡“与淡泊相伴”,过简朴的生活。泰戈尔的真知灼见,在 社会 财富日益扩大、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二、自然类

6. 《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第一次全方位展示两百余年的南极洲 历史 ,一部可歌可泣的南极探险史。

在个人故事背后,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间对土地和资源控制的竞争。这本书带我们进入紧张的氛围,遥远的南极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 《自然》

1929年12月挪威探险队到达恩德比地,芬恩·霍尔姆登陆后升起了挪威国王和王后送给他的丝质国旗。他回国后宣布“恩德比(地)属于挪威所有”。(挪威极地研究所)

7.《醉酒的植物学家》:50多种调酒配方和园艺爱好者的种植诀窍。在热爱生活的宴会上,你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嘉宾。

一部融生物学、化学、 历史 、词源和调酒术于一体的迷人著作。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亚马逊园艺百科类销售书第一名

国际烹饪专业协会评委推荐奖

北卡罗来纳图书奖

清酒始于米粒,

苏格兰威士忌源于大麦,

特基拉来自龙舌兰,

朗姆酒酿自甘蔗,

而波本酒出自玉米。

酒香、花香、果香、草香……

扑面而来!

8.《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深圳读书月2014年度推荐图书及十大好书第一名

“跟随行者的脚步,聆听、记录、保存大自然的声音,感受落雪的低语、松林的叹息,昆虫扑拍翅膀时的柔和曲调……”

9.《发现之旅》

本书以过去三百年间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 探索 之旅为题,聚焦在航程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极其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

10.《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2015年“中国好书”

你相不相信植物会告状?

它们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

《红楼梦》前 80 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 11 种,后 40 回每回 种。

《草木缘情》是一座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

不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就无法了解它的美。

269 评论

我喜欢小吃

文/垂进 01 一路风尘雨雪,一河漫长的岁月,她始终柔韧、晴朗。百里人生沉淀无数智慧,她是最贤的妻,她是最才的女。 她就是杨绛先生! 她曾说: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想的太多,人会感到无聊和空虚;而读书,则会让让人变得充实而富足。 02 杨绛在一篇《读书苦乐》里说: 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 文中写道:“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入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对质。 不问我们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属于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听斯多葛派匹克悌忒斯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 对于爱好读书的人,读书的极大乐处就在于此——可以追求完全的精神享受。通过文字所传达出的那个完全自由的精神世界,这是书以外很难得的。03 现在很多的公众号,名人都会推荐他们读的书,每当自己也去买来读时就发现,由于思维不在一个高度,很多书里的内容很难理解。这主要是因为阅读本身是有门槛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由浅入深,先博后精,分为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纯娱乐小说。 通过书中一个个小故事,诸如青春文学、校园恋情、江湖际遇等,引入人的阅读兴趣,主要在于 培养文字的敏感度。 网络上被嘲笑最多的文学青年就处于这个阶段。文学青年通常讲究腔调,能吟诗能作赋,闲来无事朋友圈发几句矫情的感慨: 你也作诗送老铁,我也作诗送老铁;江南江北蓼花红,皆是离人眼中血。 其实真正的出处是《西厢记诸宫调·小亭离别》里的: 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这个阶段大多是一些肤浅的见闻,没有思想的广度,大都是自我的自吟自唱。 04 阅读的第二个阶段:开始阅读传统经典小说。 当读了太多的娱乐性小说之后,你会发现,书里的很多情节情节,全是一个套路,换汤不换药。 纯娱乐小说没有什么不好,但要去读点深刻的人生故事!这些书中将人生哲理、人性解读融合在故事里,读他人故事,过自己人生。这类书籍对于人性人心也剖析的比较深刻,站在整个人生的视角,对于人性善与恶反映得比较全面。书中还有不同的人物性格,也有助于去了解不同的人。 到了这个阶段,也能够从自身出发,去理解他人,体会他人的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能够 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到了这一步, 不再自我,思维变得开阔 ,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 05 阅读的第三个阶段,进入史哲领域。 对于经典的广泛涉猎后,才能培养起这方面的兴趣。对于历史, 富兰克林说:几乎一切有用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历史来获得。 歌德说: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的人没有未来可言。 而哲学: 开始在这里,结束也在这里;问题在这里,答案也在这里。 哲学是有关智慧的学科,其他学科都是从哲学而来。 这个阶段的人是高雅的,有品位的,他们是这个社会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这个阶段的人有思想有智慧、能赚钱。但心里还在有无限的恐惧。 他们的思维是向前的,不再局限于周边。他们看得长远思索深邃但仍不知道如何去破局明心心里无时不刻的在担忧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恐惧导致一 点也不幸福。 他们是价值型的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高人思维,于是不再看短期的利益.而是看到长远的价值。比起人们时常谈论的道德,,他们更加注重规则。 06 阅读的第四个阶段:进人思想领域。 这类人对于自己的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建树,超越了第三个阶段所看到的长线思维和长期价值,他们更加在乎事物的持久性。 到了这个阶段的人不再专注于单一的某一个点,他们要做就做一个系统,做一个大平台。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面的政法大学教授高育良,人们评价他说: 他想要的是一片天。 这是这个阶段才有的境界。 07 阅读的第五个阶段:能够自建思想体系。 到达这个阶段的人,比如《晓说》中的高晓松老师,他在节目里走到哪说到哪, 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不仅深入浅出,而且旁征博引, 就像一本行走的教科书,自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 这个阶段的人的视角是深远的,他们的视角是上帝视角,能够于一个较高的视野之中帕瞰全部的问题。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不确定的人性人心只不过是天地自然的一个偶然片段。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够生出悲悯之心,而这个阶段的人,也是有能力的,财富充裕,能够帮助很多的人。 也只有达到这个阶段, 才能够摆脱自我和环境强加于你的所有束缚和羁绊,才能够获得心灵的与现实物质的多重自由。 08 读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在时代进步的阶梯上,通过读书,我们承前启后,总结过往,认识人性,洞明世事,再开启新篇。 有朋友问:是不是读书多就能发大财? 我也不知道答案,只能说:多读书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再纳万家言。当你的思想到达一个高度,就会发现,人都是很简单的,智者不言,下自成蹊;大道至简,细语其凄。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海无涯唯有苦作舟,驾一叶求索的扁舟,漫游书山学海,同古人切磋探讨,聊天说笑,自得其乐。 如果你想走得远些,读书绝对是讨巧的方法。

206 评论

毛毛爱囡囡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出自杨绛《我们仨》。《我们仨》(杨绛)内容简介《我们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

100 评论

相关问答

  • 读书文章查重

    读后感查重率40%-50%是比较合适的,现在有部分高校是已经开始了一些读书笔记或者是相关的读后感受里面要进行查重这样子的一个过程,并且是要求学生不能够整篇去抄袭

    无锡一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杨绛与堂吉柯德研究论文

    堂吉诃德是十七世纪西班牙伟大作家米盖尔&S226;德&S226;塞万提斯&S226;萨阿维德拉(1547—1616)的名著《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这个堂吉诃德是

    mercury2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谈读书论文题目

    谈读书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人类记几十年的知识教训。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书卷也日益繁多。当我面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的“书山书海”

    tiaotiao198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多读书的文章

    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涵养,我们应该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书的作文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

    注定孤独终X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杨绛谈读书的文章

    新的一天从读书开始,从这10本好书开始。 1.《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所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

    久美雍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