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5

翻滚的石榴
首页 > 职称论文 > 研究少数民族社会史的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康泽装饰

已采纳

我是不知道啦!嘿嘿,

206 评论

小鸡炖蘑菇mimi

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最富时代感的研究课题。我国民族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把研究的重点从过去的社会形态理论转向了各个民族具体的文化现象和现代化进程,涌现出了一批有关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成果,但有关布依族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稀少,缺乏较深入的调查和理论研究。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布依族人口为2971460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居第十位,是少数民族中较大的民族。布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贵州红水河、南北盘江沿岸,是贵州的原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改革开放的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至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使得原本封闭落后的布依族社会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也在发生着显在或隐性的变迁,对这些文化变迁事项的描述和变迁深层原因的挖掘,以及对变迁所带来的对布依族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探讨,成为当今布依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对布依族聚居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文化人类学关于变迁的研究成果及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民族学等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主位和客位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变迁现象进行历时性的纵向梳理,并在共时性的背景下进行适当的比较研究。试图总结出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特点,并反思其得失及何以得失,以期能对布依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和现代化起到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并期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范式能对研究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提供参考。 本论文共分为八章: 绪论部分阐明了本论文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了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最新动态,一及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主要思路。 第一章在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的基础上,对变迁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介绍了本文拟采用的文化变迁理论。 第二章介绍布依族的历史源流。布依族是旧石器时代水城人、穿洞人、猫猫洞人以及飞虎山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后裔,是建立群柯国的主体民族,经过夜郎时代与濮人、越人融合而突出地继承濮人和越人的文化特征,开始形成单一的民族濮越(布依)人。 第三章首先对布依族社会文化植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用文化模式的有关理论上分析布依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和布依族文化的民族个性。 第四章通过展示田野调查的生动材料,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详细介绍布依族衣食住行方面变迁以及闲暇生活的变化,并进一步论述变迁的原因。 第五章重点介绍了布依族社会传承和整合系统,即传统社会组织、官方委任的行政系统、乡规民约、婚姻及家庭的特点和变迁的表现。 第六章对布依族地区的民族教育的历史沿革进行介绍,研究了现存的问题,分析了制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对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对变迁的阶段、表现形式和动因进行了总结。 第八章对布依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认为民族文化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民族文化的自我扬弃,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并实现异质文化互动,从而形成新的进步的民族文化,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和民族文化的全球化。 关键词: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发展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最新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第一章国内外文化变迁理论概述 第一节国外文化变迁理论 第二节国内文化变迁理论 第三节本文拟采用的变迁理论 第二章布依族历史源流 第一节布依族族源与族称 第二节远古时期的布依族先民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布依族先民 第四节秦汉至宋朝时期的布依族先民 第五节元朝到明朝时期的布依族 第六节清朝时期的布依族 第七节近代以来的布依族 第三章布依族文化植根的环境和文化个性 第一节布依族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布依族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 第三节布依族文化个性 第四章布依族物质文化变迁 第一节绚丽多彩的服饰的变迁 一、传统服饰特点 二、服饰的变迁 第二节厚重的饮食习俗的变迁 一、布依族的饮食习俗 二、饮食的变迁· 第三节体现农耕文化的建筑文化变迁 一、建筑的特点 二、居住的变迁 第四节交通与通讯方式的变迁 一、交通运输 二、邮电通讯· 第五章社会传承和整合系统及其变迁 第一节社会聚合的组织纽带 一、民间传统的社会组织 二、官方委任的行政系统 三、民族区域自治 四、习惯法与乡规民约 第二节婚姻与家庭的擅变 一、留传千古的婚恋习俗的变迁 二、婚姻的变迁 三、家庭的擅变 第六章喜忧参半的民族教育 第一节布依族教育概述 第二节双语教育 第三节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 第四节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 第五节发展布依族教育的建议 第七章对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变迁的阶段 第二节变迁的动因分析 第八章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和发展布依族社会文化 第一节研究民族文化变迁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布依族文化现代化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选择

269 评论

敏宝环保科技

五代时期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是晚唐民族关系的延续和发展,对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学术界对唐朝和宋朝的民族关系研究较多,对于处在唐宋之间的五代时期的民族关系关注的较少,论述某个民族的某些问题的居多,而没有把北方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察,不能全面展示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的全貌,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因此,对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我们对五代时期及整个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整体性的把握。 本论文意在通过对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致的分布及与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关系的探讨,从中找出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的特征及发展规律。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论,主要介绍有关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的研究现状、本文涉及的研究资料、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研究的意义。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研究的著作问世,笔者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应该是比较有意义的。 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对东北各少数民族、西北各少数民族在五代时期大致的分布情况做一介绍,以便更好地认识它们与中原王朝往来的程度。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三章是北方各民族与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具体研究。北方少数民族根据自身实力的强弱,与中原王朝有不同程度的联系。通过朝贡、册封、授予官职以及战争等形式,实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第四章是北方各民族与中原王朝经济关系的具体研究。在中原先进文明的影响和刺激下,北方少数民族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为商业贸易发展奠定基础。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商业贸易频繁,通过朝贡贸易、互市贸易等形式,实现彼此之间经济上的互补。这对促进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有积极的作用。第五章是中原文明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及影响的具体研究。随着北方各民族与中原王朝政治、经济联系的加强,在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北方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饮食、科学技术、艺术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和发展。 第四部分即第六章,研究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的一般特征与发展趋势,这是全文的重点所在。主要揭示出在五代这个特殊的时段内,由于北方各民族本身政治、经济、文化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差异,各自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福圣真玉。希望对你有帮助!!!

324 评论

yinyuyinyusuzezz

历史小论文要求不高,写清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基本的历史主线即可题目1难一点 必须要说清这些民族的发展以及相互的关系题目2相对简单 主要说明繁荣和开放的表现即可

143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少数民族社会史的论文

    我是不知道啦!嘿嘿,

    翻滚的石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民族音乐学家刘九达先生曾说过一段往事:有一次他坐船回四川老家,忽听得船工唱起了号子,便赶紧掏出本子想记下来。可是船工们一见那个阵势忽然都哑了。其中一位老船工说:

    123丶路亽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少数民族插画设计研究论文

    这儿给你一个例文作参照:三维水墨画“竹韵”开题报告课题内容简介: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新兴技术。三维动画软件在计算

    番茄妹妹1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云南历史与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绕三灵 又叫“绕三林”,始于南诏,最初是古代宗教祭祀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白族群众文体娱乐与郊游活动的民族盛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白族

    挪威森林北辰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少数民族合唱作品研究论文

    原生态声乐演唱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 回眸中国民族声乐及其历史,其昭示着原生态唱法这种民族声乐艺术形式的存在意义。原生态及原生态声乐演唱艺术的起源和不同分类所

    悠悠萋草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