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4

liushuangr
首页 > 职称论文 > 文献阅读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mber已存在

已采纳

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论文阅读与撰写的影响

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论文阅读与撰写的影响有哪些你清楚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论文阅读与撰写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在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中,规定参考文献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和“着者-出版年制”.学术期刊往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编辑习惯选择参考文献标注方法,较少从学术研究过程的角度、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考量如何选择适宜的标注方法。在当下的学术期刊与作者的关系中,期刊居于强势地位,对于参考文献标注方法,作者通常只能无条件地服从期刊的要求; 但若放在知识创造、学术传播的大视野下,参考文献标注方法的选择就有重新审视的必要。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参考文献在以下2个环节产生直接作用: 一是文献阅读---学习、吸收知识; 二是论文撰写---传播新知识。因此,参考文献标注方法的选择必然会影响到这2个环节的效率。

1、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文献阅读效率的影响。

1. 1不同文本形态中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阅读效率的影响不同。

文献阅读是学习、吸收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客观层面,知识体系的复杂程度是决定文献阅读效率即知识吸收效率的主要因素,而知识的附载形式( 本文指学术论文) 的文本形态也会影响阅读效率。

目前,文献的文本形态可基本分为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2类。

纸质文本强调所蕴含信息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即尽可能在当前阅读页面获得更多、更完整的信息。所谓连贯性,是指前后文信息衔接紧密、层层递进,没有大的跳跃和断裂; 整体性则是指文本信息逻辑完整、自成一体,不需要频繁跳出文本之外补充新信息。

电子文本突出了信息的发散性和延展性,除了文本自身的信息外,还通过超链接甚至是超文本链接提供相关联的延伸和扩展的信息。

这种文本形态的差异导致了信息获取方式即阅读方式不同。阅读纸质文本时,越是顺畅连贯,越是有利于理解、掌握文本信息。如果阅读频繁中断( 这里指离开阅读页面) ,则会大大降低阅读效率; 所以,纸质文本阅读是整体性阅读。与之不同,电子文本通过超链接在文本和外部之间实现快速切换,在不需要中断阅读的情况下,完整地理解文本信息甚至获得新信息;因此,电子文本阅读不再强调整体性阅读,可以通过交叉阅读掌握相同甚至更多的信息。

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不同文本形态文献的阅读过程产生影响,从而使阅读效率不同。在纸质文本形态下,为求阅读的整体性,参考文献最好采用文下标注。由于国标的规定,参考文献必须文后标注,那么,不同标注方法对文献阅读效率的影响就表现为程度的不同。

“着者-出版年制”虽不能提供参考文献的全部信息,但由于提供了参考文献的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份,能使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了解相关研究人员及其工作进展,对参考文献的可靠性有一个快速的判断。“顺序编码制”除了标注一个表示对应关系的数字外,没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读者必须中断阅读翻到文末才能了解相关文献的内容; 如果是篇幅较长、参考文献较多的文献,其阅读的便利性和完整性更会大受影响。

在电子文本形态下,由于可以实现交叉阅读,这2种参考文献标注方法的影响没有差别。不过,所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很多文献是以PDF等阅读文件格式提供的,它不支持超链接,阅读方式与纸质文本没有本质区别,阅读体验甚至更差,只是方便储存和携带; 部分文献有网络页面,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文本,阅读方便,不过在目前我国的网络环境中,即时网络阅读受到极大限制,电子文本阅读的优越性无法体现。

此外,人们的阅读习惯是基于数千年来人类的纸质文本阅读产生的,电子文本阅读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取代纸质文本阅读,基于电子文本阅读的新的阅读习惯不会很快建立,也无法代替现在的'阅读习惯; 而越是习惯的,其效率越高,文献阅读也是如此。在纸质文本的阅读中,“着者-出版年制”更符合阅读习惯,因而阅读效率越高。

1. 2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影响记忆效率进而影响阅读效率。

在阅读中,记忆是影响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越容易记忆的内容,也越容易理解和掌握; 而影响记忆难易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文本信息的密集程度: 信息密度越高,所涉及的知识越复杂,记忆的难度越大。但在另一端,过于简单的信息同样不利于记忆,就如圆周率由极为简单的数字组成,其记忆难度却远远大于一首长诗或一篇散文。

人们往往运用联想等方法为过于简单的信息附加新信息以帮助记忆; 所以,适当的信息密度有利于记忆,也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在文献阅读中,对参考文献的记忆必不可少。在通常的记忆模式中,文献的作者、关键词、发表年份是最优先的信息点,不够精确但最容易记住; 文献的题名和发表的期刊是次级信息点,更精确但也不容易准确记忆。

人们搜寻记忆中的文献时,往往也是从作者、发表年份和关键词查起,搜寻效率较高,从而佐证了对文献的记忆方式。不同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包含的信息密度不同,导致记忆的难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阅读效率。“着者-出版年制”包含了记忆涉及的2个关键信息点,即作者和发表年份,与文中和关键词相关的内容一起构成参考文献的基本要素,很容易与原始参考文献建立映射关系,帮助实现记忆。

“顺序编码制”只提供一个没有实际含义的数字序号,信息密度过低,无法与原始文献建立映射关系,不利于记忆。为获取更多有助于记忆的信息,必须时时翻到文末与参考文献核对,文献的阅读过程就被迫经常中断,降低了文献阅读的效率。在纸质文本阅读的情形下,这种负面影响尤甚。在电子文本阅读的情形下,这种状况会得到改善,因为不需要翻到文末也能看到参考文献,这2种文献标注方法对记忆的影响没有差别。

2、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论文撰写的影响。

学术论文是对学术研究过程的梳理和总结,是对新知识的归纳,也是新知识传播的起点。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研究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知识传播的效率。论文撰写既是知识创造螺旋的一个环节,也是研究过程的延伸。

参考文献标注是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标注方法的选择会对论文撰写效率产生影响。“着者-出版年制”和“顺序编码制”在论文撰写中各有优劣。

“着者-出版年制”的优点: 其一,标注方便,只需在行文处依据引文需要标注作者及发表年份即可,不用顾及参考文献的先后顺序。其二,修改便捷。论文成文,常需数易其稿,参考文献的增删也就无可避免。采用“着者-出版年制”,仅需局部微调,而不需要对全文的参考文献大加改动。其三,错漏较少,且易于判别。文中标注与文末文献对应清楚,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着者-出版年制”的缺点: 对缺作者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标注存在困难。

“顺序编码制”的优点: 其一,参考文献组织简单,无须考虑作者姓氏、出版年份和语种的差别。其二,文中只有数字编码,行文简洁,节约版面。其三,能够有效应对缺作者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标注。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 其一,当参考文献较多或同一文献多处出现时,顺序编码困难。在此情形下,作者须付出很多额外的谨慎和精力,以确保编码顺序不出错,且一旦出现错误,很不易被作者、审稿人、编辑和读者识别,犯错容易纠错难。其二,增加论文修改难度。若需增删参考文献,则必须对文中的序号和文末的文献做整体调整和修改,而且修改过程中很容易再出错。其三,在编排过程中出错的概率更高。由于采用上角标的格式,序号经过排版软件转换时更易出错,因此对编辑和校对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四,行文简洁的同时减少了有效信息含量。序号除了表示对应关系外,本身并不提供与论文有关的有效信息,对理解论文内容并无帮助。从这个角度看,即便只有1个字符也是浪费,少反而不及多。

综上分析,“着者-出版年制”总体上更符合学术论文撰写规律,更有利于提高写作效率和参考文献引用的准确性。

292 评论

三尺优姬

一 确立课题阶段这期间大家希望通过看文献能放宽视野,启发思维,指明科研方向,对自己感兴趣的各大课题有所了解。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综述,因为综述性文章几乎全面的汇聚了近年来这一课题的所有成果和进展。只要一篇或几篇在手,你的视野可以横跨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比你自己一篇一篇的查,一篇篇的看效率要高得多。2二 确立课题开展研究阶段:看完综述,觉得某一课题有较好得研究前景,我们就要确立课题,这时我们就要把一些相关的重要文献查到并仔细阅读,反复研究,找到思路和方法,确立自己研究得突破口。另外,这些文献一定要精读,争取弄懂每一处,不放过每一个陌生专业词汇,以便积累这一领域的专业词汇和术语为以后各项事宜做好铺垫。3三 着手做实验阶段了这一阶段肯定会遇到众多问题,怎么办?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查文献,因为你的问题可能(通常可以)在其它文献中就能找到解决方案。即使不是一模一样,有很有借鉴价值。4四 写文章阶段这时要大量收集文献,看文献,一来可以尽最大努力全面了解前人的工作,防止有所疏漏;二来可以学习别人的语句和表达,帮助自己写好文章,使得文章表达清晰地道,易为编辑和审稿人接受。5五 另外,在做课题之余,我们要抽空看看文献。一方面及时了解自己所作课题有无最新进展;另一方面,看看自己领域或相关领域有无最新成果,以便拓宽视野,启发思维。END注意事项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阅读文献对于文献的使用有着重要作用。正确的阅读文献不仅对于论文写作,对于自己在以后的科研工作当中也有着有着重要作用。

139 评论

柏林熊77

我很赞同作者(菲利普·钟和顺)的观点,虽然很多人善意地告诉我们要多读论文,要具有批判性地阅读,但是很少能够让我们地清楚认识到底应该如何阅读。就好像,一个人让你去跑,但是并没有人告诉你要走哪条路,要到达什么地方,要跑多快等等。这时候的我们总是漫无目的的。相对而言,对于一直督促我们要加强锻炼的朋友来说,健身教练针对性的指导显得靠谱很多。对想要搞好科研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作者强调,想要写好论文,有效地阅读论文并梳理其中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作者整理创造的阅读密码,可以有效地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根据这样的结构把内容整理出来,用在论文写作之中。阅读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研究内容的思考过程,也是论文的创作过程。学习模仿论文写作框架。阅读的文章结构与论文写作的结构基本一致,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科技论文与其他文本不太一样的要求在于格式结构的严格统一,这样既严格限制了科研创作,又方便了创造过程,我们可以根据已经架好的框架填充内容,也可以根据框架找寻我们需要的内容。阅读的过程,积累了我们对写作的认识。同时能够让我们从读者的角度去写作,才是最佳的创作。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在论文写作中,文献综述的撰写是十分重要的,充分的论证,可以让自己的研究有理有据。而我们在学习他人文献综述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别人论文的研究结果和研究中的空白或不足,并作为自己的文献综述,在发现自己的研究点的同时,将其作用研究的背景和理论。- 广泛阅读。- 详细阅读。- 放缓阅读速度。- 整理关键内容。- 发现研究空白和不足。其实我,只想用广,细,慢来形容这个阅读的过程,但是却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形容。首先,还是积累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一般针对性的找近期和研究相关的60篇左右的文献。(数目大体做个参考,我想文献收集的过程,在这里不单独说了。)在筛选的过程中就可以作用结构化的阅读方式进行拆分,有目的的找寻与我们所需主题直接相关的内容。第二,仔细而缓慢的阅读。这两个合并在一起,是因为仔细就会慢,慢了才能仔细。这两者是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为了放缓速度更加仔细的阅读,我们需要借助三样工具:直尺、钢笔、荧光笔。- 直尺:指向阅读的那一行,遮盖其他部分,保证视野的无角度偏差。(防止你走神!)- 钢笔:标记文章的结构,即作者创作的阅读密码。(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空白,结果等等,文末会对阅读密码进行罗列。)- 荧光笔:标记重点——实验结果,研究空白和不足。(结果和空白是你论文的文献综述,你的理论依据,支撑你研究的根基。)第三,根据笔记和结构标记(阅读密码)的内容,当天整理完笔记,即将内容汇总到阅读密码整合表中。(如果当天整理不完,笔记也会帮助你回忆,但是尽量及时完成。)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文献综述部分是重要要简写的,需要我们慢慢熟悉这个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包涵60篇文献的阅读笔记和写作的内容提要。第四,根据阅读密码整合表,汇总以下内容作为我们论文综述的整体框架(提纲),进而进行论文的撰写工作。 - STL:8-10个主题 - CTL:3-5个主题 - GAP:3-5个主题具体论文的安排以8000字的社科论文为例,遇到不一样的就多参考拟投期刊的论文为参考。 具体的密码表就见下图所示了,可能有一点不清晰,但是足够说明密码与对应的含义,只要将阅读密码标注在文档空白处的右侧就可以清晰地显示文章的结构特点,进而对内容进行整理了。此外,左侧的空白则可以标注主题密码,具体的怎么设置要参考其他的内容了。整体文章的内容就在这里了,很多内容写的还是不够详细,可能不能很清楚的理解部分内容。推荐大家仔细读一读这本书,会有很大的收获。在读了一些文章不知道怎么思考和整理的时候,我感谢这本书明确了我关注的重点方向,把批判性阅读带入了这种以阅读密码标记的方式简化其难度。感谢菲利普·钟和顺的分享,愿这份知识让更多人收益!

248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生阅读教材的重要性论文

    六.填补空白,发挥审美想象想象是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爱因斯坦说:“想象有时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审美想象力是阅读教学的天职。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含蓄深

    莫强求Jt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男性杂志在线阅读

    1.龙源期刊网,全球最大中文杂志在线阅读网站,3000种刊物与纸版同步更新。收费的。http://www.qikan.com.cn/2.要免费的话,ZCOM电子

    丁锋8934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文献阅读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论文阅读与撰写的影响 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论文阅读与撰写的影响有哪些你清楚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对论文阅读与撰写的影响,希

    liushuang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阅读文献对论文写作的作用

    我觉得这样会让导师对你的印象更好一些,因为使用非常多的参考文献,显得你这个人非常的有才华,平时读的书非常的多。

    sizonghang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阅读重要性论文格式

    阅读的重要性议论文 阅读的重要性议论文,作文体裁有很多种,比如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而议论文又分为社论、评论、读后感等,想必大家对此都不陌生。下面是我

    时空归宿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