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可同学
(1)1998年,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授予在宁夏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荣誉奖章和荣誉卡;(2)1999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2000年,受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同年,人事部等7部委授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2002年,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2003年,宁夏大学校长特别奖励计划奖励;(6)2005年,被评为宁夏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2006年,被宁夏党委宣传部、宁夏日报评为宁夏首届十大新闻人物;同年,被宁夏自治区科技厅推荐为2005年度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候选人;2006年,被评为宁夏大学2005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8)2007年,被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推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同年获宁夏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9)2008年获宁夏50年影响力人物;(10)2009年获国家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同年获100位为宁夏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11)2010年获科研贡献一等奖。 (1)2010年3月, 土建水利类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与实践,宁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名次一;(2) 2001年5月,水利工程企业经营管理学研究与实践,宁夏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获奖名次一;(3)2005年2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宁夏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名次二;(4)2005年2月,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宁夏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获奖名次二; (1)2007年2月, 国务院授予《宁夏干旱地区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2)2006年11月,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及20万港元奖金;(3)2005年5月,《宁夏引黄灌区水稻节水灌溉优化配水技术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名次一;(4)2005年5月,《温室蔬菜滴灌技术研究与示范》,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5)2002年,《微灌用高含沙水净化技术研究》,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6)1998年,《宁夏扬黄灌区节水灌溉优化配水技术研究》,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一;(7)1999年,《宁夏干旱地区渠沟田全防渗灌水技术研究》,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名次一;(8)2007年,《旱作高效节水补灌系列设备及技术示范》,宁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二;(9)1998年,《彭阳县白岔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研究》,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名次三;(10)1996年,《盐池县农牧交错区优化生态农业体系的组建及先进实用技术试验示范》,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名次四;(11)2001年,《宁夏扶贫扬黄(红寺堡)灌区开发技术咨询研究》,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名次二.(4)、优秀论文奖:省级,7项(1)1995.12,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水技术试验研究,《农田水利与小水电》核心期刊1994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名次一;(2),高含沙水微灌非全流过滤方法及装置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名次一;(3),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最佳组合方案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名次一;(4),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溉系统试验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名次一;(5)2005.01,关于制定宁夏节水型社会发展纲要和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的建议,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优秀提案,名次一;(6),宁夏灌区不同水肥处理对膜上灌玉米性状影响的模糊评判,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名次二;(7),缓释肥料在宁夏引黄灌区膜上灌玉米中的应用,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名次二。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0篇(1)2002-2005年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研究》,编号:2002AA2E4041,经费20万元;(2)2002-200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壤次生盐渍化过程的机理研究和模型预报》,编号:50376015,经费30万元;(3)2008-2010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干旱区膜下滴灌压砂瓜非充分水肥耦合效应及模型研究》,编号:50769007,经费21万元;(4)2007-2008年承担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科研基金项目,《宁夏干旱区硒砂瓜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研究》,编号:20060749001,经费6万元;(5)2007-2010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压砂地西甜瓜水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其专用设备研发与示范》,编号:2007BAQ0005501,经费426万元;(6)2010-2012年承担中以国际合作项目,《干旱地区节水技术引进及水肥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经费25万元;(7)2006-2008年承担宁夏自治区“十一五”科技重大攻关课题,《宁夏水资源配置与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经费51万元;(8)2003-2005年承担宁夏自治区“十一五”科技重大攻关课题,《宁夏引黄灌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经费60万元;(9)2009-2010年承担宁夏宁西供水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北干渠供水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经费33万元;(10)2006-2008年承担宁夏自治区农科院委托项目,《中部干旱带硒砂瓜节水灌溉技术开发与示范》,经费万元;
林佳(林巧洳)
1 儿童体育运动的营养问题 全国高校运动医学研究会 一等奖 徐芝芳 年度(共3项)2 学校体育与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全国八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学术委员会 三等奖 1.李晓玲 中学高中体育课程方案改革的思考探索 全国八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学术委员会 三等奖 1. 吴军 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学生1991-2000年体质状况分析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协调小组 三等奖 1.李晓玲 年度(共2项)5 论回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 国家民委、国家体育局 三等奖 咸云龙 回族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及对策研究 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组委会 三等奖 刘向平 年度(共1项)7 蒙古黄芪中药对提高持续运动大鼠心肌组织抗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学术委员会 三等奖 1.徐芝芳3.曾锡银 年度(共3项)8 足球与乒乓球锻炼对小学生注意集中性的影响 宁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 三等奖 吴广宏 蒙古黄芪中药对提高持续运动大鼠心肌组织抗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宁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 二等奖 1.徐芝芳3.曾锡银 我国CUBA选秀夏令营运动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CUBA组委会 一等奖 咸云龙 建构主义——革新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宁夏大学三等奖吴军足球与乒乓球锻炼对小学生注意集中性的影响宁夏大学三等奖吴广宏弯道起跑线渐开弧的研究与应用宁夏大学三等奖马生录篮球场地的演变与篮球技战术的互动关系的探讨宁夏大学三等奖崔凤祥关于半圆式田径场弯道不分道跑竞赛项目弧形起跑线画法的研究——再论椭圆式画法宁夏大学三等奖王全章开设大学体育游戏的必要性研究宁夏大学三等奖徐赟补液和运动后恢复问题的探讨西北师范大学三等奖徐芝芳
罗成or房谋杜断
10749是宁夏大学的代码,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宁夏大学(Ningxia-University),简称“宁大”(NXU),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Z14)成员,教育部首批批准接收外国留学生高校。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890亩,校舍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296人,研究生6355人,少数民族预科生997人,在校留学生179人。
截至2021年6月,学校下设30个二级教学单位(学院),共有80个本科专业。
2021年12月10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自2022年2月,学校新增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绘画、金融学专业。
历史沿革
宁夏大学的前身为1958年9月创建的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1962年9月,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与宁夏医学院合并成立宁夏大学。1970年1月,宁夏医学院、宁夏农学院从宁夏大学分出单独设院。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宁夏工学院、银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宁夏大学。2002年2月,宁夏大学与宁夏农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宁夏大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4项,10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群),20个省部级优势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学科群,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5个,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2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批建设了国家大学科技园,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1个,设有12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宁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199篇,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宁夏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1项、宁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6项;学校共获授权专利138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99项;学校共发表核心及其以上论文2470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82篇;出版学术专著313部。
“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22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5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4项。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690人,其中专任教师1429人,外聘教师70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柔性引进院士29人,柔性引进知名专家36人;3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数理学部委员,15人入选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入选自治区“塞上英才”工程,16人入选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15人入选自治区“国内引才312计划”,21人入选自治区“313人才工程”,4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优秀青年后备骨干人选;2人获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由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建设,先后与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结成交流合作关系,先后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与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二大学葡萄酒学院合作建设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的宁夏地区唯一的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自1992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先后有40多个国家20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宁夏大学图书馆由怀远校区逸夫图书馆(一馆)、文萃校区文萃图书馆(二馆)和金凤校区图书馆(三馆)三部分组成,共有纸质文献194余万册,其中,图书馆藏书148余万册,各学院藏书46万余册。图书馆藏有历代古籍和再造善本古籍近5万册,其中《汉石例》、《香南精舍金石契》两种善本先后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书馆有中国知网(CNKI)、万方知识平台、超星读秀、超星百链云、超星中文发现系统、Elsevier-SD、Springer-Link、SCI、EI、Dialog等92个数据库;电子图书218余万册;学术视频万余集。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教师教育)、农学(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生物科学类、汉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群、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汉语言文学、电气信息类专业群、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专业群、地理科学专业群、新闻学、美术学
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草业科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专门史、汉语言文字学、区域经济学、民族学、英语语言学、应用心理学、人文地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数学、基础数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凝聚态物理、临床兽医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宁夏大学学报分:人为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这两种都不是核心,应该不是一类期刊。但是每个学校划分的类别,都是自己划分的。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所以如果
运用 毕业 生优秀论文汇总表分析,探索一条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和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水平的路径,为提高高校实践教学水平而努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优秀毕业论
(1)1998年,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授予在宁夏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荣誉奖章和荣誉卡;(2)1999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怎么说呢,表面非常光鲜,我有一个同学上的华北电力,来了一次宁大,一个劲的夸宁大的校园大,漂亮。。你看宁大这几年一个劲的扩建校园,硬件有一些提升,但师资力量就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