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7

82海王子82
首页 > 职称论文 > 大黄的现代研究进展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issluckyg

已采纳

大黄 又有川军 将军、火参、肤如等多个别名。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大黄喜寒凉气候,忌高温。其野生品大多生长于我国西北及西南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区,尤以西宁大黄为道地药材。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可“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本草纲目》中记载大黄能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前临床处方中应用大黄较古方为少,皆因担心其泻下作用造成病人误解或引起其他病症,形成因噎废食的现状。实则大黄一药,功效独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治疗的疾病种类也很多,涉及到内、外、妇、儿、骨伤各科多种疾病。大黄是中医临床上最常用、最重要的药材之一。它不但是经方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同时在现代中成药中也是应用范围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数不多的几种重要中药之一。同时大黄也作为药物也被载入世界多个国家的药典。 大黄味苦而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用于实热便秘、泄痢不爽(代表方大承气汤),血热吐衄、目赤肿痛(代表方泻心汤),血瘀经闭、症瘕积聚、跌打损伤(下瘀血汤),时行热疫,暴眼赤痛黄热水肿、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痰热癫痫(茵陈蒿汤)。 大黄的适应症和功效较多,临床应用广泛,煎煮方法也各有不同,对应饮片也有多种,适应症也不同。有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等不同的饮片用于临床,其中酒大黄和熟大黄均是用酒炮制,酒大黄是酒炙法炒干,熟大黄则是酒酒炖或酒蒸透至内外皆为黑色。 现代植物化学研究 大黄主要含有: 1、蒽醌类成分 :蒽醌类成分有游离型蒽醌类和结合型蒽醌类两类。游离型蒽醌类成分中含有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土大黄素、异大黄素等成分。结合型蒽醌类成分中含有大黄酸苷A--D、大黄酸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酚葡萄糖苷等。在大黄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蒽醌类的研究最多。 2 、 蒽酮类成分  蒽酮类成分是大黄起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主要含有掌叶二蒽酮A--C和大黄二蒽酮A--C,及番泻苷A--F等。  3、二苯乙烯类成分,是大黄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的主要成分。 4、其他成分 :苯丁酮类成分,是大黄抗炎镇痛的主要成分;鞣质类的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儿茶素、大黄四聚素等;有机酸类的苹果酸、草酸、乳酸、琥珀酸、桂皮酸、柠檬酸、延胡索酸等;另外还含有脂肪酸、植物甾醇、挥发油等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大黄主要有 1、泻下作用  蒽酮类成分是大黄泻下的主要成分,作用机制为刺激肠壁,使肠壁的活动性增强,增加大肠的张力,促进大肠的蠕动性,减少水分的吸收,从而产生泻下作用。 2、抗菌作用  大黄中含有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成分, 是大黄抗菌的主要成分。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和链球菌及炭疽杆菌以及痢疾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3、止血作用  大黄中含有大黄酚,具有抑制血管收缩、 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大黄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促进血液凝固,进而达到止血作用。 4 、利胆作用 大黄具有利胆作用,大黄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同时也能够促进胰消化液分泌,具有利胆、利尿、排石、促进消化、降低血清主胆固醇的作用。 5、抗肿瘤作用 大黄具有抗肿瘤作用,与大黄有逐瘀通经的传统功效有关。目前,在抗癌研发领域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黄中含有的大黄素以及大黄酸对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大黄能够抑制黑色素瘤和乳腺瘤以及艾氏腹水癌等,另有研究发现,大黄能够抑制胰腺癌及舌癌等。 大黄是我国的四大中药材之一,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其作用的奇妙之处以其双向作用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大黄药性既升又降,在作用上既泻下又止泻、既祛邪又补益、既活血又止血、既止吐又止痢、既健胃又伤胃。其泻下与止泻的表现尤为突出,大黄在不同的条件下,对便秘和腹泻患者分别表现出泻下与止泻的双向调节作用,临床上既可用于中医“下”法治疗实热便秘,又可用于中医“通因通用”法治疗湿热泻痢。《血证论》云:“苦寒药能大伐生气,亦能大培生气”。大黄苦寒,具有泻下和止泻的双向调节作用。泻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实证,包括热秘、气秘、寒秘,以三承气汤为代表。但其用于止泻也非鲜见。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即以大黄治疗泻痢日久不愈。同时大黄的剂量、炮制、煎煮时间、机体的状态等因素均能影响泻下和止泻的双向调节作用。大黄大剂量有泻下作用,小剂量则表现出止泻作用。大黄生用沉降,泻下攻积之力猛;熟用时则泻下作用缓和;炒炭以后不仅不泻下,反能止泻。煎煮时间越长,致泻作用越弱,相反,收敛作用越强。 在现代研究的成果中最为常用和得到肯定的作用是大黄的抗肿瘤作用。鉴于大黄有破症瘕积聚,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的作用,因此一直以来临床抗癌处方中使用大黄的就有传统。如以大黄配合、玄参、生地、大青叶、天花粉、丹皮等治疗白血病。以大黄配合黄连、黄芩、白花蛇舌草、瓦楞子、牡蛎等治疗食管癌。以大黄配柴胡、半夏、枳实、过路黄等治疗胰腺癌。以大黄配熟地、土鳖虫、水蛭、桃仁、黄芩等治疗肝癌。临床中使用成药大黄蛰虫丸治疗癌症,尤其是肝癌、脑癌则更为更为常见。 而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则明确证实了大黄具有抗癌的作用。大黄中所含大黄素可抑制来源于不同组织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可使细胞侵袭能力降低,大黄素和大黄酸对小鼠黑色素瘤、淋巴肉瘤、乳腺癌及艾氏腹水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癌细胞有直接破坏作用;大黄素能有效抑制肺癌细胞H460和肝癌细胞7721的生长;大黄酸对能使乳腺癌SK-Br-3细胞中HER-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SK-Br-3细胞增殖抑制率提高,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临床中可用于乳腺癌治疗;大黄素由于可使细胞MMP2和MMP9的分泌量显著下降,显示其能能抑制肿瘤细胞转移。 当然,鉴于大黄的作用竣猛,在临床应用中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大黄性味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同时虽为通便良药,但可引起继发性便秘,因此不应长时间服用,一旦发生,则需要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食用量,用来缓解和消除大黄的副作用。 总之,大黄一药,在临床中尤其是癌症治疗中有着出乎意料的效果,只要辩证施治,不必因噎废食,当可大胆使用。

177 评论

小璐贝贝

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适用于大便不顺畅的患者。

158 评论

楼兰陶瓷

中药大黄的功效

大黄是常用的一味中药,又名将军、川军、锦纹,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大黄性寒、味苦,可归脾经、胃经、大肠经、肝经、心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传统上人们多用大黄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淤血闭经、跌打损伤、水火烫伤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病症。

《神农本草经》上说:

大黄“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虽然大黄以攻下泻实闻名而被称为“将军”,但其实际用途非常广泛。在可查到的清官医案中,大黄的用量在所有药物的用量中排名第十位。宣统皇帝溥仪6岁那年,因胃口壅滞导致恶心腹痛、手心发热。御医便采用熟大黄等药为他治疗,很快使其痊愈。年逾古稀的慈禧太后曾因肝胃积热而导致眼目不爽,也是在服用了酒制大黄等药后康复的。此外,清代不少皇帝还常用大黄泡茶来防病治病。这是因为大黄在具有泻下作用的同时,又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它虽然可使人的大便次数增加,却不会导致脱水,也不会因苦寒而影响胃肠的功能。而且,若将大黄久煎还可降低其泻下的作用。

从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看,大黄具有收敛、止血、解痉、利胆、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降血压等作用。根据大黄的这些作用,人们在临床上主要用其治疗以下疾病:

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取大黄20克,花椒10克,麻油100克。先将花椒置于麻油中加温,继投大黄,随即离火,晾凉后去渣,分两次服下。患者服药后约3小时开始排气,进而腹痛会减轻,连续服用可使蛔虫随大便排出。

可治疗麻痹性肠梗阻:

取大黄、芒硝各10克,厚朴、枳壳各6克,冰片3克。将上药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糊状后填敷脐部,再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并可将热水袋敷在其上。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

将生大黄放入50-100毫升的开水中浸泡,用晾至约37摄氏度的浸液给患儿灌肠(保留10~20分钟),每日灌2-3次。每次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决定大黄的用量:1岁以内的`患儿用5-10克;1”3岁的患儿用10~15克;3-6岁的患儿用15-20克;6-12岁的患儿用20-30克。

可治疗肠痈:

取大黄、芒硝各30克,大蒜20克,鲜败酱草50克,鲜紫花地丁40克。将上药共捣烂如泥,外敷于麦氏点(阑尾处),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肠胀气:

将大黄50克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外敷于双侧涌泉穴上,每次敷2小时,必要时可每日敷2-3次。患者一般敷药一小时后即可出现肠蠕动和排气现象。

可治疗痈肿疔疮:

取大黄末15克(局部有脓液者可加皂角刺末10克),用鸡蛋清调匀后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烫伤:

取生大黄末30克,将鸡蛋黄炼油后与大黄末混匀,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脉管炎:

取大黄、芒硝各60克,乳香、没药各30克,露蜂房、透骨草各20克,紫花地丁30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猪油将其调匀后外敷于患处,早晚各敷一次。

可治疗烧伤:

将大黄浸于95%的酒精中(按1:4的比例),半个月后滤取浸液,并装入无菌的喷雾器内,每日朝烧伤创面喷射4~5次。

目前,日本学者已从大黄中分离出120多种成分。澳大利亚人已经开始用大黄加三七片治疗肥胖症;比利时人则在咖啡中添加大黄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德国、瑞士等国家还把大黄作为糖果、饼干的辅料。国际性的大黄专题研讨会已举行过两次。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对大黄研究和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黄这味著名的“将军”必将更显神通。

231 评论

馋嘴鱼了乐

中药大黄,又名将军、川军、生军、锦纹。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牌、胃、大肠、肝、心包经。 作用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 1、抗菌及抗病毒实验证明,大黄煎剂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鼠疫杆菌、白喉杆菌、人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金葡菌的作用较强。大黄煎剂及水、醇、醚的浸出液在试管内对一些常见的致病性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大黄煎剂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雌激素样作用所含食用大黄素具有雄激素样作用,临床试用也有卵泡激样的功效。 3、利胆 ①胆囊炎和胆道感染。②胆道蛔虫 4、急性胰腺炎。大黄,水煎,1~2小时口服1次,直到腹痛减轻,尿淀粉酶、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后减量。呕吐或腹痛严重者用大黄水煎剂灌肠。 5、急、慢性肾功能囊竭及尿毒症大黄有明显的降低血中尿素氮的作用.用大黄或以大黄为主的复方,对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均有良好效果。如不能口服,则可灌肠。 6、感染性疾病。大黄,芒硝,玄参,甘草,水煎服.每次100毫升,4小时后体温不降者,再服1剂,最初24小时内可服3剂. 7、消化系统疾病。大黄或以大黄为主组成的复方,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胃炎、肠梗阻、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等。 8、妇科疾病。大黄及其制剂或与他药配伍,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功能失调、淤阻型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等疾病。 9、导泻及止泻 ①导泻:口服大黄后,6~8小时后发生泻下作用, ②止泻:当服用小剂量时,常出现便秘,这是由于收敛成分的作用掩盖了导泻成分的作用所致, 10、解痉 11、降血压及降血脂 12、皮肤疾病对于烧伤、带状疱疹、湿疹、皮炎、创伤性感染、化脓性感染、银屑病、暑疖、酒渣鼻、痱疮等均可用大黄,黄连,冰片,五倍子,芒硝,共研细末,加凡士林调匀涂敷患处。亦可视病情加减药味,但大黄是必用之品。 13、精神分裂症。生大黄,生石膏,生铁落,青礞石,芒硝,夜交藤,黄芩,黄柏。每剂煎3次,取汁,每2小时服药1次,分6次温服。先服2周,见泻不可加止泻药,可多饮水,4周为1个疗程, 14、急重症肝炎。生川军(后下),丹参,玄明粉(冲),枳实、川厚朴,茵陈、金钱草,水煎服,每周服1~2剂。 肝炎:大黄(酒浸几小时),青皮,二药烘干共磨粉,每日3次,每次3克,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 15、止血可用于治疗胆道出血、肺病咯血、外伤出血、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 16、尚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使用注意 1.妇女孕期、月经期、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 2.生大黄泻下作用强,欲攻下宜生用,人汤剂应后下、或开水泡服,煮沸时间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 3.大剂量时,可引起大肠痉挛性收缩、肠绞痛,加服巅茄可减轻肠绞痛,而不影响泻下。温馨提示:本人发表的文章中所涉及到各类中药方、验方、诊疗方法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治疗处方,请一般读者勿盲目试药,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281 评论

dlpengzhen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降血脂、抗溃疡、促进凝血、保肝、利胆、保护肾功能

219 评论

相关问答

  • 黄瓜的贮藏保鲜研究进展论文

    黄瓜的保鲜方法 黄瓜的保鲜方法,黄瓜在春季的时候大量上市,但新采收的黄瓜常温下贮藏几天容易开始衰老,那如何做到黄瓜能够慢点衰老,并延长其保持的时间,那么让我带大

    乌龟宝宝2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现代胃肠病研究进展论文

    李益农,男,河北昌黎人,1927年生。内科消化病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科副主任、消化科技北京医科大学消化

    添喜lucklil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大黄的现代研究进展论文

    大黄 又有川军 将军、火参、肤如等多个别名。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大黄喜寒凉气候,忌高温。其野生品大多生长于我国西北及西南海拔

    82海王子8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银屑病现代医学研究及进展论文

    不要盲目的投医用药,牛皮癣的治疗一定要先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检查,清楚具体的患病诱因,再结合病情针对性的治疗,治疗效果才会好。这个病不能拖,越拖越难治,而且对身体

    猫妖梦懿 1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花粉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论文

    人类对花粉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远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就曾传说“天上的神仙不吃凡人的食物,只吃花粉”。古有一位神农氏,在两千年前写了一部《神农草本经》,就把

    密果儿小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