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8

水中央1985
首页 > 职称论文 > sci论文要求补充实验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PWX遁遁

已采纳

最近在圈内看到部分医学研究生、临床医生在吐槽某些审稿人,因为审稿人一上来就要求补充临床样本测序结果和相关功能实验,不补就拒稿。 看到这样的审稿意见, 作者内心无疑是失落而又感到愤怒,但也只能万般无奈 。本来自己没有科研经费,只想发一篇1-2分纯生信数据挖掘来满足自己毕业或者评职称,结果审稿人上来就要求补充实验,没有相关科研经费和实验设备等条件,这条修改意见根本就没有办法实现。 要是具备相关科研经费和条件,估计作者不会选择1-2分的期刊,而是选择档次更高的期刊。 每一篇纯生信SCI论文都会有不同的命运,因为所投期刊不同,遇到的审稿人也不同。运气不好的话,遇到上面这样的强势审稿人,文章其他地方都不顾,直接让补充实验,文章难免会被拒稿。 收到这样的审稿意见,很多作者内心都是想骂审稿人的,但是又不能直接回复邮件骂审稿人,而是要礼貌回答审稿人的问题,并且要老实说明自己没有相关经费和条件补充相关实验,万一遇到那些可以理解你实际条件的审稿人和editor呢,说不定人家会手下留情。 纯生信数据挖掘遇到补充实验是正常现象,毕竟现在纯生信文章实在太多,竞争也非常大,期刊当然更加喜欢有实验验证的生信文章。 有时候这些人更想骂审稿人,本来自己做的是基础科研,相关该做的研究实验都做了,科研经费也花得七七八八,但是突然遇到审稿人要求补充额外的实验进行论证或者增加样本量。 谁都知道补充更多的实验或者增加样本量会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问题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没有条件根本就完成不了审稿人的修改意见。 每年都有这样的一群医学研究生( 被导师放养 )、临床医生,没有课题组,也没有科研经费,更没有人指导, 但是他们却要发表相关的SCI。 因此,这群人往往都是选择纯生信或者meta分析(这个比较少人研究了,毕竟现在很多单位不承认meta分析)。遇上这些强势要补充实验的审稿人或者editor, 需要做的就是要老实说明自己没有相关经费和条件补充相关实验,然后默默祈祷,希望审稿人或者editor可以开恩 。 不理解的还是不会理解没有资源做科研的艰难,更加体会不到延期毕业的痛苦,与其内心将审稿人骂上千百遍,还不如省些力气来祈祷,把文章的命运让运气来决定。

170 评论

非非1227

完全性退稿 完全性退稿( total rejectio即为绝对性的彻底退稿。该杂志的编辑部决定不再接受作者的再投稿,即使作者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修改。完全性退稿一般可区分为不经审稿的退稿和审稿后的退稿两种类型。 不经审稿的退稿 不经审稿的退稿( rejection without reviewing)是只经杂志编辑部初审,而未经进一步评审的退稿。这种退稿一般在1~2周内即可完成。退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文章所研究的内容与所投杂志的专业范围不符。作者没有认真阅读《投稿须知》中的“目的和范围”。如把研究呼吸系统的论文投到循环方面的杂志,其命运可能就是不经审稿的退稿。 ②论文学术水平明显偏低,不足以满足该杂志的基本要求。多发生于将一篇过于专业化研究论文投寄到一本质量很高的综合性杂志上。如作者在自己较小的研究范围中有点小小的发现,就把论文投到 science或 Nature上去试一试,其结果是编辑部给予不经审稿而退稿。另外,稿件经编辑评议或同行审稿人审理后,不管是哪类决定意见,编辑部都会寄给通讯作者一封正式的通知书——决定信( decision letter)。投稿被拒是十分正常的事,但作者应分析退稿的真正原因,以便从退稿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里,必须说明的是,编委会的这一决定只能代表该杂志编辑部的看法,并不是对你文章内容的最后结论和全盘否定,也决非对你的论文的“盖棺定论”。如果你对自己的研究有足够的信心和理念,完全不必心灰意冷、悲观失望。 审稿后的退稿 经过专家评审后再予退稿称为审稿后的退稿( reject after reviewing)。这种退稿是经专家审稿后对稿件评议的结果,即不接受再投稿。审稿后的退稿比未经审稿的退稿需要较长的时间,结果是一样的,也是编辑部经常使用的处理手段。通常在编辑部寄给作者的退稿信( reject letter中还附有审稿专家的意见或评论( reviewers comment)。聪明的作者都不会因为退稿而忽视审稿人的意见,相反,他们总是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有批判性地吸取,以便为修改稿件,乃至为今后的科研设计、论文撰写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 退修 退修(revise)也属于退稿的一种,但是编辑部鼓励作者修改后再投稿(reject,resubmission encouraged)。因此,这种退稿不同于完全性退稿,有人称之为退修,似更切合其义。退修包括编辑部对文稿的修改和综合整理审稿人的意见,以及退稿给作者的修正和加工。有些退修需要重大的修改,另一些可能要追加补充实验( major revision and additional experiments needed)通常在寄给作者的退稿信件中还包括审稿人的具体意见( reviewers' comments,如 Example2)。当作者收到退修稿后,首先应该仔细地阅读退修信和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然后再考虑能否接受审稿专家或编辑的意见,以及如何修改稿件。以笔者的投稿经历,对文章发表最有利的修稿方针是:在无原则分歧的条件下(请注意,这是重要的不能忽视的前提),尽可能按照编辑部和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修改。因为这样修改之后的论文,被接受发表的可能性很大。当然,有原则分歧而不能接受编辑部和审稿人的评审意见时,则另作别论。这就是下述的对编辑部和审稿人的意见应该做到“有问必答”,但不是“有求必应”。稿件修改后,这类稿件会被重新寄给审稿人进行新一轮的审稿及评议。修改后的稿件可能被接受发表,也可能被要求进行新一轮的修改,甚至最终被退稿。SCI论文润色/SCI润色编辑/SCI论文翻译/SCI论文查重/SCI论文去重降重 需要细微修改 应该说,需要细微修改( accept with minor revision)的文稿基本上是被编辑部肯定和接受的。而且这种需要细微修改的通知信中会给作者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如回答审稿人的某些疑问或问题,修改文字表述及论文格式等细节,当然还包括审稿专家意见。在收到通知后,必须认真地阅读退修信和审稿专家的意见,然后再考虑能否接受审稿专家或编辑的意见;如何最适当地修改自己的稿件,使之既符合编辑部要求,又不失真地反映自己的实验研究。 接受发表 文稿无需做任何修改,可以原样发表,即“接受发表”( accept)。这种决定可直接来源于杂志编辑部,常常不需要审稿。从作者的投稿心理学分析,所有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这一结果,但是谈何容易。实际上,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身上,或国际上顶尖级的科学家、专家学者的论文里。但却很少发生于一般的文稿,特别是第一次投稿的文章。初学者应着眼于研究中的新发现、新创造、新理论的出现,说不定有一天会得到一封“接受发表”的来信,而让你喜出望外。但请注意,“接受发表”的文稿绝不是说不能修改,而常常需要做相当的修订,有时甚至要反复修改才能发表( sample)。

96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答辩补充

    一般来说,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的论文答辩,关键在于对整篇论文的掌握。毕竟答辩评审老师他们相比论文的作者来说,对论文本身并不是那么的熟悉,只要你能掌握论文中的关键理

    臭臭的猪宝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sci论文实验步骤

    作为一个资深打酱油科研小白,第一篇SCI论文初稿到终稿历时两年修改了14遍最终成功发表到一区4.4分杂志Nutrients,到现在手握两篇一区文章,一篇unde

    奔跑的鱼肝油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毕业论文补充

    意思是进行脚注。毕业论文将带星号模块补充完整一般有问题需要说明的时候就需要脚注的。像论文的作者是有多个的,脚注就是对论文的一个介绍。论文作者带星号的意思通常是说

    chengjiebgjicom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sci论文要求补充实验

    最近在圈内看到部分医学研究生、临床医生在吐槽某些审稿人,因为审稿人一上来就要求补充临床样本测序结果和相关功能实验,不补就拒稿。 看到这样的审稿意见, 作者内心无

    水中央198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补充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Dell游匣G15、win10、Word2016 1、首先打开需要添加需要标注的文献文章,并且选择需要添加文献的段落

    青木震雷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