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爬的蜜糖
从清代末期开始,道情和莺歌柳两种曲艺形式的艺人逐渐合流,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合。
这时,有人将莺歌柳的伴奏乐器小鼓、三弦改制成了坠胡,并且改弹拨乐器为弓弦乐器,从而使新融合的唱腔伴奏旋律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促成新唱腔音乐发生了重大变革,新的唱腔和音乐结构的出现后,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即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给这个新唱腔取名为“河南坠子“。
后来,河南坠子以新鲜活泼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三弦书和山东大鼓艺人参加到改革创造的行列中来,使河南坠子增加了大量曲目,丰富了演唱技巧,促使这一新兴曲种日益成熟,并迅速流传到邻近的山东、安徽等地。
后来,河南坠子又传入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兰州、西安、武汉、重庆,香港等地,成为我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
1911年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河南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性艺人。1913年,河南坠子出现了第一个女演员张三妞,随后又出现了乔清秀、程玉兰和董桂枝3位名家。
其中,乔清秀和她的师傅乔利元从河南至天津行艺。其间,她和乔利元一起充分借鉴和吸收戏曲和曲艺诸曲种的精华,丰富发展了河南坠子的演唱艺术,创造出一套清新优美,别具一格的河南坠子的唱腔音乐,成为雅俗共赏的一个流派,即“乔派”。
在天津乔清秀获得了“坠子皇后”的桂冠。她的嗓音纯美甜脆,吐字清晰俏丽,以行腔明快、节奏流畅、音区变换自如而被时人称之为“巧口”或“俏口”。
乔清秀擅演长篇鼓书《杨家将》、《包公案》等,而短篇之《王二姐思夫》、《玉堂春》、《兰桥会》、《宝玉探病》则更受世人喜爱。
女演员的出现及家班的形成,使得河南坠子的表演在通常的自拉自唱之外又出现了男拉女唱或男女对唱的方式。
同时也促使河南坠子扩展了唱腔的音域,改革和丰富了唱腔的旋律,伴奏技巧也有所提高。影响也随之不断扩大。
这一时期,出现很多演唱河南坠子的艺人,先后有车姓男艺人在天桥撂地演唱坠子,因脸上有麻子,人称他“车大麻子”。他一个人自拉自唱,很有滋味,人们瞧着他又拉又唱,都听他唱一会儿,看得乐了,扔钱就走。
1928年左右,唱河南坠子的男女班纷纷来京,争演于天桥爽心园、天华园等杂耍园子,孙家、贾家等茶馆及露天棚场之中。
这一时期有鸳鸯档卢永爱、大老黑夫妻俩尤受欢迎。卢永爱唱做俱佳,身段好看,表情细腻。大老黑专会抓哏,形容态度,使人解颐。
女演员姚俊英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嗓音甜润,动作潇洒,她的表演是地道的河南滋味,唱一句弦儿跟一句的音韵,令人听了真有绕耳三日不断的妙趣。姚俊英的拿手段子有《小黑牛》、《刘二姐拴娃娃》、《许仙游湖》、《黛玉悲秋》、《剑阁闻铃》等。
男女拼档的赵勤堂、赵金兰生意同样很火,也能叫满堂座儿。
1930年以后,河南坠子进入兴盛时期,在1940年前后,河南坠子女演员董桂芝、宗玉兰姑嫂,程玉兰、周玉花及擅唱“武坠子”的男演员王永安等进入北京,除天桥外,也演出于城内各处杂耍园子,以各自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北京观众。
程玉兰以曲调朴实明朗、音色圆润柔美见长,人称“大口”坠子。董桂芝以唱腔含蓄深沉、板眼规整有致见长,人称“老口”坠子。
她二人与当时往返于京、津被称为“小口”坠子的乔清秀成鼎足之势,分别创立河南坠子三大唱腔流派。程玉兰的代表曲目有《王二姐思夫》、《小黑驴儿》、《小寡妇上坟》等。
董桂芝的代表性曲目有《宝玉探病》、《游西湖》、《俞伯牙摔琴》、《徐母骂曹》、《九字图》、《哭祖庙》等,程、董二人对唱的段子有《蓝桥会》、《相府借银》、《玉堂春》等。
这二人创立的程派和董派与乔清秀创立的乔派在天津形成鼎足之势。除此之外,在天津还有很多有名的女演员,郭文秋便是其中之一。
郭文秋演唱的河南坠子是以“乔派”为基础,并有所发展。她的声音甜美,清脆,吐字清楚,善唱贯口。她演唱的《偷石榴》感情细腻真挚,准确地把握了小女婿与未婚妻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把小女婿的愚顽,未婚妻的恼怒与哀怨,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郭文秋更发挥了乔派坠子把乡间曲艺所特有的自然美,与都市曲艺华丽、考究的艺术美相结合的特点,既保持了唱腔浓郁的地方色彩,又唱得酣畅、俏丽,使《偷石榴》传唱了很久。
女演员的出现使河南坠子的表演在大城市里的发展趋向短段“唱曲”,虽然丰富了唱腔旋律,扩展了唱腔音域,提高了伴奏技巧,但也丢失了长篇说唱的特质与优势。
1948年,河南坠子老艺人杜学勤,一次按照书中主要人物形象化了妆,藏在桌围后边,开书时突然钻了出来,引起听众的极大兴趣,艺人们也受到了很大启发。从此,艺人们对于河南坠子便开始化妆演出,由单口、对口说唱发展为多口说唱,并辅之以简单的表演动作。
1949年后,有些河南坠子的老艺人,在戏剧界老艺术家的指导下,用京剧、梆子的表演程式,加上锣鼓,把它搬上舞台,取名“化装坠子”。
我国威县、邢台、南宫、隆尧等县曾建有坠子剧团。这些剧团组建后,经过舞台实践和吸取各剧种之长,将原来的“水词”改为固定台词。乐器增加了笙、笛、扬琴、二胡、低胡、大提琴。同时采用了京、评、梆子等戏的唢呐牌子、行弦、曲牌,在唱腔上创造了坠子腔的尖板、摇板等。
到1956年,“化装坠子”已在我国发展成为具有文乐、武乐、灯光布景、文戏武打的完整剧种。1961年,坠子剧团到北京演出时,受到首都人民热烈称颂,并将此剧正式定名为“坠子戏”。
坠子戏
jason19203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汉族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 数是自拉自唱的。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现代题材曲目都是短篇。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dungmickey
河南坠子是一种以坠琴为伴奏的说唱艺术,发源于河南,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方广为流传,因为整场都是用河南话表演,又用坠琴(坠子弦)演奏,故称为“河南坠子”。河南坠子最早出现是在清朝末年,当时就只是由两个曲种道情和颖歌柳合并起来而已,经过了几十年的演变和创新,终于出现了新的唱腔和音乐结构,也就是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是自从出现以来,就不断的吸收三弦书和山东大鼓的文化和技艺,因此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因而能够在每一个传播的城市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融入到当地的曲艺文化之中。河南坠子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境内最广为流传的曲艺之一,但尽管如此,它也一直保持着浓厚淳朴的生活气息,是十分接地气的流行曲艺。
与豫剧相比,河南坠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它们同出河南,但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河南坠子是民间曲艺,豫剧是传统戏剧。民间曲艺的特点就在于口语说唱,即用口语说唱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传达人物情感,并且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各态;而传统戏剧则是兼容了说唱文学、音乐和舞蹈等各个方面的以戏剧为表现形式的歌舞表演。
除此之外,河南坠子兼备了说唱的形式,表演者一般为1~2人,要么采取一人饰多角的方式进行说演,要么通过1人或2人演唱,再配以几个乐手进行伴奏。而豫剧则是多人角色扮演,舞台之上各个角色分工仔细,包括但不限于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其伴奏人数更加庞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豫剧要更加复杂,内容更加多样,而河南坠子只需要说唱俱佳,生动简单就行了。
飞天小懒猫er
首先是曲腔流派。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告白、唱法、语言、句式等方面都独树一帜。语言以鲁南话为主,采用原唱法;节奏“稳而无眼”,全部用强拍,无次强拍或上拍;音域在十度以内,比较窄;唱腔为“曲腔”形式,有七字句、交叠、五字嵌、三字跳,借鉴河南沉子歌唱演变的叹、武、气、音。歌词多采用七字句和交叉句。句子灵活,语言简洁,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它可以用来唱长书或唱歌。
其次是大鼓京腔。是我国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说唱音乐。原名高台古尔胡姆,又名大古树,俗称古尔茨。并衍生出“豫东大鼓”、“京腔大鼓”、“豫南大鼓”、“豫西大鼓”、“淮北大鼓”、“淮南大鼓”、“河洛大鼓”等流派,统称为豫鼓书或河南鼓词。长短有致,一会儿如疾风骤雨,一会儿如雪飘云行,一会儿是凤凰三点头,一会儿是蜻蜓五戏水。
再者是下路坠。以抒发感情为主要目的,其演唱风格细腻、婉转、多变,能充分展现所要表达的情感。曲调曲折婉转悠扬,情节引人入胜。曲调多为降调,歌者用地方方言唱戏、旁白、口音。豫西鼓书作为古老的民间传统戏曲,已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民风淳朴,乡土气息浓厚。
另外河南坠子经过近40年的艺术奋斗,庐山古尔辞得到继承和发扬,内涵丰富,艺术气息地道,内容新颖丰富,场地大小不一,演出适应性强。多种因素形成了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挖掘和梳理这种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对于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鼓儿词的唱词通俗易懂,唱音整齐统一,唱腔音乐朴实流畅、口语化在语言音韵上艺术感染力较强。
我的家乡—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这里四季如春,鲜花盛开,人杰地灵,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①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整体效果。②湖前河 旧树兜河 铜盘河
随着电子的商务的高速发展,与之相关联的物流业也在高速增长,物流发展决定着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本文就目前电子商务发展为背景,对我国物流业管理目前的发展现状入手,对
建造质量 涉及到船舶的使用寿命 其中包括很多元素 比如最初的设计科学和合理性. 以及船厂的建造能力和管理水平. 以及在建造的过程中不可抗拒的非人为因素. 对于质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各国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壮大和深入。中国的学术研究也不例外,各个领域的论文层出不穷,尤其是在一些科技领域,中国的研究成果已经
河水污染治理措施论文 导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流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在国内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